-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分解七语言连贯练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专题分解(七) 语言连贯 12 练 [语句复位题组] 1.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灯笼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庙堂中、房宇外,处处都有灯笼张挂。仔细推算, 中国有灯是秦汉以后的事,有纸灯笼又可能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中国的灯笼,不仅是 用以照明,它往往也是一种象征, 因“灯”与“丁”语音相同,故灯意味着人丁兴旺, ________。不过,灯笼最让人遐思、期盼的,恐怕还是元宵节的花灯,元宵观灯的习俗 起源于汉代初年,至唐开元年间,为庆祝国泰民安,乃扎结花灯,象征“彩龙兆祥,民 富国强”,花灯风气至此广为流传。 A.以至,过去每家每户都有姓氏灯,悬挂在屋檐下或客厅中,借以讨个口彩。今天迎神 赛会上,神明的阵头前仍有两盏大灯笼,就是在延续这种风俗 B.以至,过去每家每户都有姓氏灯,悬挂在屋檐下或客厅中,借以讨个口彩。今天迎神 赛会上,神明的阵头前仍有两盏大灯笼,就是这种风俗的延续 C.以至,过去每家每户都把借以讨个口彩的姓氏灯悬挂在屋檐下或客厅中,今天迎神赛 会上,神明的阵头前仍有两盏大灯笼,就是在延续这种风俗 D.以至,过去每家每户都把借以讨个口彩的姓氏灯悬挂在屋檐下或客厅中,今天迎神赛 会上,神明的阵头前仍有两盏大灯笼,就是这种风俗的延续 解析 这是一道句子衔接和句式选择的综合的题目,首先注意整个文段以短句为主,“过 去每家每户都把借以讨个口彩的姓氏灯悬挂在屋檐下或客厅中”是一个表意较复杂的长 句,由此排除 C、D,再看 A、B 两项的不同,A 项“就是在延续这种风俗”,B 项“就是 这种风俗的延续”,A 项表现出一定的目的性,从文意看没有目的性,由此排除 A 项,因 此选 B。 答案 B 2.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灰喜鹊叫晨之时,闲庭信步银杏黄叶铺就的小路,十分怡然恬静,置身其中平添宁 静致远之意境。驻足树下,仰观枝上螺旋状散生和簇生的叶片,顿觉其生动和灵慧。安 坐长椅,摘上几片,详端其细长的叶柄和扇形的叶状,可品味其幽雅与古朴。登高俯瞰,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小巷名园十里长街,________,愈发瑰丽。 A.升腾宣泄着的霞光与银杏枯叶交相辉映 B.银杏黄叶与升腾渲染着的霞光融汇交织 C.升腾渲染着的霞光与银杏黄叶交相辉映 D.银杏枯叶与升腾宣泄着的霞光融汇交织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根据前文“驻足树下”“安坐长椅”两个分句观 赏的主体都是银杏叶,可推知选项应以银杏叶为主,排除 A、C 两项。枯叶与黄叶,无论 是从美感上,还是从语段的优雅意境上来说,用黄叶更好,况且前文已有“银杏黄叶” 一说,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答案 B 3.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不止一位先贤指出,一个人无论看到怎样的美景奇观,如果没有机会向他人讲述, 他绝不会感到快乐。一个人无论遭遇怎样的不幸,如果有向心爱的人倾诉的机会,他的 痛苦自然会减轻。________。没有任何人倾听,绝对的孤独,快乐会成为失望,痛苦会 成为绝望! A.没有人分担的痛苦是最可怕的痛苦,没有人分享的快乐绝非真正的快乐 B.没有人分享的快乐绝非真正的快乐,没有人分担的痛苦是最可怕的痛苦 C.痛苦没有人分担是最可怕的痛苦,快乐没有人分享的绝非真正的快乐 D.快乐没有人分享的绝非真正的快乐,痛苦没有人分担是最可怕的痛苦 解析 从连贯上讲,“有……没有”是一致的句式表达:从意思和结构上讲,先说“快乐” 再说“痛苦”是对前文的自然衔接和对下文的提示。 答案 B 4.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既有条件,读书万万不能狭窄。凡能找到的书,都要读读。若读书面窄,思路就不 广。但是,切切又不要忘了精读,真正的本事掌握,全在于精读。你若喜欢上一本书了, 不妨多读:________。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 A.第一遍可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二遍就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三遍便要一 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 B.第一遍可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 要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C.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第三遍便要一 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 D.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读,这叫享受;第二遍就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第三遍便要 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 解析 解答此题,可根据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将选项分别代入原文进行比较分析,找出 选项与原文内容的细微差别,读后可知,文段是按照“粗读”“精读”“研究”来讲的, 依此思路判断,很容易得出答案为 C。 答案 C 5.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气自对流层顶向上至 55 千米高度的平流层,水汽含量已经极少。因紫外线的照射, 位于平流层顶部的一部分氧分子被分解为氧原子,再与未分解的氧分子结合生成臭氧, ________。逆温层的存在阻止了大气的上下对流。 A.逆温层由臭氧吸收大部分短波紫外线升温而形成 B.大部分短波紫外线被臭氧吸收升温而形成逆温层 C.臭氧吸收大部分短波紫外线而升温形成逆温层 D.臭氧吸收大部分短波紫外线而升温,逆温层形成了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从下文语意看,横线上应填关于“逆温层”的语 句。C 项以“臭氧”开头承接上文,运用顶真手法谈“逆温层”的形成过程;以“逆温层” 结尾,运用顶真手法引出下文“逆温层”的影响。 答案 C 6.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人对小说的欣赏习惯,讲究的是无巧不成书,________。也就是不喜欢一般化, 而喜欢特殊化。 A.爱看不知道的事情,而不爱看已经清楚知道了的事情 B.爱看新鲜的事情,而不爱看已经清楚知道了的事情 C.不爱看已经清楚知道了的事情,而爱看不知道的事情 D.不爱看陈旧的事情,而爱看新鲜的事情 解析 由横线前面的“无巧不成书”和后面的“不喜欢一般化,而喜欢特殊化”可知横 线内容应与其后面内容一样,是阐释“无巧不成书”的。“无巧不成书”即人们喜欢“巧”, 在此基础上分析四个选项的内容,即可得出结论。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答案 C 7.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如果将腾格里大沙漠比喻成浩瀚的天空,那沙坡头和通湖草原就是围绕其运转的一 双日月,________。站在沙坡头上,一面是起伏纵横的大漠,一面是生命怒放的绿洲,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是何等气势。 A.日月、草原、沙漠组成了一种世界逆袭性的山川奇观 B.大漠、草原、黄河组成了一种地球逆袭性的山川奇观 C.大漠、草原、黄河组成了一种世界垄断性的旅游奇观 D.日月、草原、沙漠组成了一种地球垄断性的旅游奇观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日月”是比喻性的说法,并不是画面中确实存 在的景象,因此不能与“草原”“沙漠”并列出现,后文中描绘了“大漠”“绿洲”“黄 河”,从表达主体一致的角度考虑,可排除 A、D 两项。“大漠、草原、黄河”之景还不 足以上升到“地球逆袭性”的高度,因为它并非违背了自然规律,只是“世界”上的奇 特景观。因此,选择 C 项。 答案 C 8.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山涧有泉水在动,水色灰黑,________,冰上绣满花纹,冰下有水在流,气泡儿就 浮在水里游走,像一颗灵动的卵石,走走停停,走着走着就不见了。 A.一层厚厚的冰在水面宽阔处 B.水面宽阔处是一层厚厚的冰 C.水面宽阔处就有着一层厚厚的冰 D.一层厚厚的冰冻结在水面宽阔处 解析 从前句对水的描写来看,A、D 两项与前文不衔接,故排除 A、D。由后文的“冰下 有水在流”可知 C 项“就有着”更符合语境,故选 C。 答案 C 9.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祭祀是我国古代社会中较婚姻更为经常的一种礼制和生活内容。那么,茶是什么时 候开始用作祭祀的呢?一般认为“________”。这也即是说,茶叶只有在成为日常生活 用品之后,才慢慢被用诸或吸收到我国礼制之中。 A.我们把茶当作饮料以后,就派生出了一系列的次生文化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5 B.饮料吸收了茶元素以后,才派生出一系列的次生文化的 C.茶是在被当作饮料以后,才派生出一系列的次生文化的 D.茶被我们当作饮料以后,就派生出了一系列的次生文化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生动的能力。首先要整体把握段意,此外 要从话题是否一致、语气是否贯通等方面考量。逻辑上看,B、C 两项突出了前后条件;A、 D 两项突出前后顺承关系。原句强调的是条件关系,排除 A、D 两项。B 项主语是“饮料”, 与后面的“茶”不吻合。选 C 项。 答案 C [语句排序题组]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科幻小说是一种展示不同可能性的文学。《三体》作者刘慈欣借着主人公之口给出了 这样的回答:“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 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 ①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 ②竭力不让脚步发出一点儿声音,连呼吸都必须小心翼翼 ③因为林中到处都有与他一样潜行的猎人 ④他必须小心 ⑤轻轻拨开挡路的树枝 ⑥如果他发现了别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开枪消灭之 A.①⑥④⑤②③ B.④⑤②③⑥① C.①⑤②④③⑥ D.④⑤⑥③②①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所给几个句子中的“他”指的是“猎人”,因此 ①应该排在首位,排除 B、D 两项。③中的“因为”这个关联词表示解释说明,应该与④ 紧密连接,构成因果关系的复句。同时,⑤②的内容是对①中的“像幽灵般潜行于林间” 的补充说明,应该连在一起。 答案 C 1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循环经济是对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 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助于构建资源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①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一个突破口 ②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 ③促进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 ④通过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生产—消费—再循环”的模式 ⑤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⑥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举措 A.①④⑤③②⑥ B.①⑥④③⑤② C.④⑤⑥③②① D.④②③⑤①⑥ 解析 建立模式④——利用保护②——是手段措施;结果是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少的废 物排放和最小的环境代价③——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⑤;最后是评价突破口①——“也 是”重要举措⑥,完全符合逻辑顺序。 答案 D 1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寒冬一过,气候转暖,家燕就从南洋、印尼、澳大利亚等地飞到我国各地筑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材料干燥后, 就变得很坚硬,好像“混凝土”一样。 ①白居易在诗里写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便生动地描述了这个场面 ②从外面叼来泥丸子 ③这时,雌雄家燕合力协作 ④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家燕的泥巢,可以发现泥土里混有其他东西 ⑤一个一个粘在屋梁等处,砌造成碗形的泥巢 ⑥原来,家燕是用湿土混合着稻草、羽毛、毛发及唾液来筑巢的 A.③②⑤①④⑥ B.③⑤①②④⑥ C.①⑤④⑥②③ D.①④②③⑥⑤ 解析 横线后面“这种材料”显然指的是“稻草、羽毛、毛发及唾液”,所以⑥放在最 后。备填句中的“白居易在诗里……”(第①句)是对燕子筑巢的描述,应承接在②⑤之 后。 答案 A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