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
- 1 - 贵州省思南中学 2019—2020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 I卷(阅读题 共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拿去主义 “拿来主义”是鲁迅的一篇杂文的题目,现在已成为引进、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专用名 词,同样重要的是“拿去主义”,虽然未经鲁迅述及,却也值得一提。 在“文化热”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呼声越来越高。可是在有些同志的心目中,所谓 “交流”,就是指“拿”,至于“拿去”,对不起,意识不强,也许是没有考虑。这实际上 是单向流程,而不是双向流程。“来而不住,非礼也。”中国人是礼义之邦,总不能光拿人 家的啊! 有些同志认为我国的民族文化落后、陈旧,对是否有输出价值和竞争能力表示怀疑。其 实,这些同志未熟谙西方的心理和行情。须知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互为补充, 不可代替,从而构成世界文化整体。中国文化,诸如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汉代墓葬中的金 缕玉衣、唐诗、宋词、《红楼梦》等等闻名世界,这是众所周知的。即使是未被我们重视的所 谓“糟粕”,西方人的评价也常常出乎意外。例如老庄哲学和《易经》,我们认为是完全过了 时的东西,而目下在西方却大为走运。许多科学家对目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无法进行概括, 他们找来找去,终于在老庄的“道”和《易经》的爻象中找到了合适的语言,并给以很高的 评价。这里说明一个问题,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毕竟是一座内容丰富的宝库, 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说得一无是处。 但是,历史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如果我们拿出去的永远是一些陈年百代的古董、祖传 的遗物,那也不能使我们今天的炎黄子孙脸上增光。对西方读者来说,他们既想了解中国的 昨天,当然也想了解中国的今天和明天。所以拿出去新的文化成果,才是今天中国人的光荣 职责。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近几年来,西方学者对中国当代文化艺术有了较多的关注,就 以文学方面来说,王蒙、冯骥才、谌容、张贤亮、王安忆等作家的作品已陆续有了各种译本, 被介绍到西方,有的还有专著论述,成为新一代的汉学家的研究课题。但也应该承认,我国 当代文化在西方的影响还是有限的,要在国际上占一席之地,赢得声誉,看来还要经过一番 - 2 - 艰苦的努力。 推出中国当代的文化产品,当然必须顾及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如果不能反映八十年代 中国的风貌,如果“拿去”的和“拿来”的是一样货色、一副面孔,人家是决不会报以青睐 的。所以对热衷于“拿来”的同志来说,切忌以照搬为能事,以模仿为时髦。否则,“拿来” 容易,“拿去”就困难了。正如一位来自美国的汉学家所说:“中国作家切不可费力去迎合 西方读者的品味,要完全为中国读者而写,写出中国自己民族的特色,写出西方没有的风格。 这样,才能引起西方读者更强烈的兴趣。” “拿来主义”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拿去主义”也是我们所要强调的。中国的文学家、 艺术家、文化人应该有勇气,有志气,广泛吸收、消化外来的营养,发展自己的优势,努力 攀登文化高峰,拿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先人的优秀成果,贡献于全人类。 (选自《文学报》1986 年 8 月 21 日) 1. 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谈的是“拿去主义”,与《拿来主义》一文中谈到的“送去主义”实质相同。 B. 从论证方法上看,《拿来主义》第一段主要运用了例证法,而本文的第三、四段也是如此。 C. 本文与《拿来主义》一样,以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展开对“拿去主义”的论述。 D. “拿去主义”是仿用鲁迅的“拿来主义”一词,主要是谈如何正确地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 2. “‘拿来主义’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拿去主义’也是我们所要强调的”,对这句话的理 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文化交流是双向流程的关系,不能只是拿来。 B. 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在中国文化中,有许多值得西方人“拿去”的东西,我 们不能妄自菲薄。 C. 提倡“拿去主义”有助于中国的文学家、艺术家、文化人艰苦努力,拿出去新的文化成果, 促进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 D. “‘拿去主义’也是我们所要强调的”,意思是“拿去主义”比“拿来主义”更为重要。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拿来主义”与“拿去主义”有一定的区别,但从实质上来说,两者是一致的。 B. 西方的科学家对目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无法进行概括,最终在中国老庄的“道”和《易 经》的爻象中找到了合适的语言,并给以很高的评价。 C. 中国文化,诸如长城、秦始皇兵马俑、汉代墓葬中的金缕玉衣、唐诗、宋词、《红楼梦》 等等闻名世界,具有输出价值和竞争能力。 - 3 - D. “对热衷于‘拿来’的同志来说,切忌以照搬为能事,以模仿为时髦。否则,‘拿来’容 易,‘拿去’就困难了”意思是说要有创新精神和民族特色。 【答案】1. B 2. D 3. B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 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 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 有依据。 A项,《拿来主义》中的“送去主义”的实质是卖国求荣,本文中“拿去主义”的实质是文化 交流。 C项,“本文与《拿来主义》一样,以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错,《拿来主义》是破立结合, 而本文无破立结合。 D项,“‘拿去主义’……主要是谈如何正确地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错,根据原文“在‘文 化热’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呼声越来越高”可知:“拿去主义”主要是谈文化交流的问 题。 故选 B。 【2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文中句子含义的能力。主要错误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 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一般为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 的句子进行转换,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 项的表述与文中概念的内涵、外延的细微差别。 D项,“拿去主义”比“拿来主义”更为重要”错,原文没有说“拿去主义”比“拿来主义” 更为重要,只是说“‘拿来主义’是我们所要提倡的;‘拿去主义’也是我们所要强调的”。 故选 D。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 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 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B项,“西方的科学家”错,原文是“许多科学家对目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无法进行概括, - 4 - 他们找来找去,终于在老庄的“道”和《易经》的爻象中找到了合适的语言,并给以很高的 评价”。所以,原文说的是“许多科学家”,而选项说的是“西方的科学家”。 故选 B。 【点睛】解答论述类文本的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比对法” 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 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 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 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 (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 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 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 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 词、时间词(如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 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 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 单纯地筛选信息, 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直播电商”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直播者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或直播软件来推销相关产品, 使受众了解产品各项性能,从而购买自己的商品的交易行为,可以统称为“直播电商”。它 既包括直播者为原有的电商企业利用直播推销产品,也包括娱乐型社交直播平台上直播者通 过直播方式向其他平台的电商企业引流,还包括直播者在平台上有自建或者合作商户,直播 者通过直播将受众吸引到其他非平台商户交易。 近年来,随着网购消费升级的日益加速,消费领域新场景、新业态、新应用不断涌现。 2016 年开始,“直播十电商”成为一种新兴的网购引流方式,消费者对于网红流量的关注度、 对于商品的兴趣度、对体验互动的认知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观 看网络直播下单购物。预计未来直播电商行业总规模将继续扩大主播们卖力的讲解、真切的 体验分享,商品的直观呈现,刷屏的评论,让消费者乐于下单。因此,不少直播平台和电商 平台都在大力发展直播电商购物模式。受疫情影响,消费者“云逛街、云购物”的热情高涨, - 5 - 更是助推了这种模式的演进。 (摘编自《直播电商购物消费者满意度在线调查报告》) 材料二: (摘编自《2020-2021 年中国直播电商行业运行大数据分析及趋势研究报告》) 材料三: 直播带货为什么这么火?除了主播个人效应和品牌折扣诱惑的“催化”外,线上替代线 下所带来的即时性、互动性以及社交化的消费场景,缩短了商品抵达用户的心理距离,带来 了更便利、更新鲜、更快捷的消费体验,从而有效提高了商品转化率,本质上是一种“注意 力经济”或“体验经济”的延伸。显然,直播的特有功能,正在颠覆人们对于零售的既有印 象,尤其是直播模式带来的市场下沉,是一个几乎双赢的思路探索。 随着 5G 时代的到来,叠加新一轮消费升级风口,“直播”无疑将会撬动更为巨大的市场, 甚至会激发消费产业的重新洗牌和业态重构。可以预见,一个更加智慧、有趣、透明的商业 世界正在拉开帷幕。这种趋势,在政府层面也得到佐证。近日,由国家多部委联合印发的《关 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强调,鼓励线上线下融合等新消费 模式发展、加快构建“智能+”消费生态体系。一言以蔽之,直播带货,或许仅仅是这场深刻 变革的开始。依托世界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以及十四亿人口基数的市场空间,“直播+” 能够引领中国经济到达的未来,或许比想象中还要广阔。 毫无疑问,直播带货已经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热衷的营销方式。但快速发展之下,直播带 - 6 - 货中的“翻车”事件屡有发生,给消费者带来不少困扰。价格优惠绝对是直播带货的一大利 器。价格是优惠了,但质量和服务还有隐忧。有的主播在推荐某产品时夸大其词,产品与宣 传严重不符;有的所谓爆款单品存在质量问题,有些甚至是“三无产品”;有的平台直播数 据造假,误导消费者;还有的商家直播一卖了之,售后没有保障。前有某主播把阳澄湖“洗 澡蟹”说成阳澄湖大闸蟹,后有某网红直播推荐小龙虾因发布虚假广告被处罚。这些“翻车” 事件,直接从“带货”变成“带祸”,透支了消费者的信任,影响了直播带货的整体口碑。 (摘编自《直播带货:一阵“风”还是新“风口》《新华日报》2020 年 4 月 8 日) 4. 下列关于“直播电商购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直播电商购物是伴随网购消费升级而产生的不同于传统电商购物的新型购物方式。 B. 直播电商购物既可以在电商企业平台上进行,也可以通过娱乐型社交直播平台实现。 C. 直播电商购物即时互动性强、顾客体验真切等特点,能给顾客带来更便利、更新鲜的消费 体验。 D. 直播电商购物受此次疫情期间消费者网上购物热情的影响,其模式得到进一步演进。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4-2018 年,我国网络零售额和网络零售占比逐年上升,这表明网购消费在人们生活中 地位不断提高,网购已成为国人的重要消费渠道。 B. 预计 2020 年,我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将比去年扩大超一倍,但增长率将大幅放缓,这与 我国近年来网络零售增速逐年下降有关。 C. 随着新一代通讯技术和新一轮消费的升级,加上政府的政策鼓励和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 “直播+”将会给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D. 比起主播个人效应和品牌折扣力度,优质的产品质量与服务才始终是直播带货的生命,如 果透支消费者的信任,其整体口碑将会受到影响。 6. 假如你要为“两会”写一份关于促进直播电商购物发展的微议案,你将如何撰写你的议案 要点?请结合文本,从电商平台、商家主播、监管部门角度列出要点。 【答案】4. C 5. B 6. ①电商平台:要加强自我管理,完善评价机制,规范平台内商家与主播的销售行为,对失 信的商家和主播进行处罚。②商家主播:要保证产品质量,诚信经营,增强服务意识,做好 售后服务保障;③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直播购物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诚信评价机制,加大 违法成本(惩处力度),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解析】 - 7 - 【4 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注意细节。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 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 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 C 项,曲解文意,“顾客体验真切”表述有误,结合原文“主播们卖力的讲解、真切的体验 分享’可以看出,是主播有真切的商品体验、并向顾客分享,并非是顾客的体验真切。 故选 C。 【5 题详解】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整合和分析作者观点的能力。答题时要根据题干的要求,找准文章的对应 位置,结合文中的对应句子对读选项,找到细微的差别,重点注意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 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 B项,“这与近年来网络零售增速逐年下降有关”曲解文意,结合材料二可知,近年来网络零 售的增速并非逐年下降,而是有升有降。另外,直播电商购物增长率将大幅放缓,主要与市 场规模基数有关。 故选 B。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首先粗读全文,重点阅读相关段落,然后根据题 干要求,筛选出相关信息,并归纳概括,分点作答。 由“价格是优惠了,但质量和服务还有隐忧。有的主播在推荐某产品时夸大其词,产品与宣 传严重不符;有的所谓爆款单品存在质量问题,有些甚至是‘三无产品’”可以概括出“电 商平台:要加强自我管理,完善评价机制,规范平台内商家与主播的销售行为,对失信的商 家和主播进行处罚”; 由“有的平台直播数据造假,误导消费者;还有的商家直播一卖了之,售后没有保障”可以 概括出“商家主播:要保证产品质量,诚信经营,增强服务意识,做好售后服务保障”; 由“前有某主播把阳澄湖‘洗澡蟹’说成阳澄湖大闸蟹,后有某网红直播推荐小龙虾因发布 虚假广告被处罚。这些‘翻车’事件,直接从‘带货’变成‘带祸’,透支了消费者的信任, 影响了直播带货的整体口碑”可以概括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直播购物的监管力度,建立 健全诚信评价机制,加大违法成本(惩处力度),促进行业良性发展”。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解题方法: (1)比较材料。在当今这个大数据时代里,阅读新闻、报告类文本,要加强比较分析能力的 - 8 - 培养。要从材料来源、主要内容、中心观点、数据图表等多角度比较分析,辨明异同,深入 探究规律。 (2)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一方面浏览全文,找到相应语句并在原文中标注出来。另一方面, 逐一把选项和原文比对,不一致的即可判定错误。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首先读懂文本,标记包含相关信息的重要语句。可以 从概括性的句子、文中运用的材料和作者的评价三方面入手。其次,从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 作意图出发,结合新闻材料提炼观点。最后,观点必须于文有据,合情合理。要做到客观公 正,不能任意拔高或者贬低。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抓药 莫小谈 那天,我去济世堂为爷爷抓药,发现除了纪先生与药铺伙计外,还有几个人立着,气氛 有些凝重。搭眼一看,供堂上药师爷的牌位也扣放在那里。 之前,我和父亲也曾来过几趟。纪先生总是乐呵呵的,抚摸着我的脑袋:小鬼,又长高 了。父亲一笑:过些时,就能单独来了。随后父亲又说:再抓几副药,我爹还是咳得厉害。 接下来,纪先生口述药方子,药铺伙计照方抓药:丹参六钱,当归三钱,白术四钱,砂仁、 七叶一枝花各两钱,胆南星一钱……记着加水煎 15 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 20 分钟,去 渣,日服两次。 父亲收起药方和药包,又补问一句:去哪里买药引子? 中医注重药引子,纪先生也不例外,他要么说去西街百货店里找赵四爷买白酒半斤;要 么说到大王村洪恩家讨几只蝎子蜈蚣;要么说晚饭时再遣人送来一味配伍的药,等等不一。 回家后,父亲总是把药包放在案台上,随后取出药方揣到怀里,捂了捂,又按了按,对 爷爷说:我去取个药引子。 爷爷一阵猛烈地咳,声音大得四邻八舍都听得到。然后说:去吧,快去,路上小心些。 我隐约觉得,爷爷与父亲都非常在意纪先生开的药方子。 一切妥当后,父亲开始煎药,空气中的中药味儿像雾一样弥散开。 有一次,父亲把我叫到身边:臭小子,几岁了? 九岁。 都成小伙了。 - 9 - 嗯。 以后能自己为爷爷抓药不? 能。 父亲笑笑:兔崽子,出息了。 一天半夜醒来,我听见父亲和爷爷谈话,大多数话都听不懂。最后,父亲冲着爷爷磕了 三个头,爷爷扶起他低声说:走吧,快走,路上小心些。 父亲没有和我告别,但我清晰记得头天与他的对话:你单独抓药时,要注意什么? 看到药师爷牌位扣着放时,不多说话,听纪先生的,他问啥我答啥。 父亲点了点头。 今天,药师爷的牌位是扣着的。 我看了一眼立着的几个人,又看了看纪先生。 喔,小鬼,是来给爷爷抓药的吧? 是。 这几天还咳得厉害? 厉害。 带血不? 带。 喊疼不? 喊。 纪先生面朝立着的几个人说:他爷爷肺痨,老病号了。 立着的几个人相互看看,打头的人示意纪先生开药方。 纪先生对药铺伙计说:乌骨藤、槲寄生各六钱,前胡、苦参、山慈姑各三钱,白及、花 蕊石各四钱,松香、乳香各三钱……还按之前的方法煎服,一日一剂。 包好药,纪先生特意交代我:我这里冰片成色不好,你去东桥头栓祥药铺买一钱冰片入 药,就妥当了。 嗯。我正要接过药方,却被一个胖子抢先夺了去。 纪先生冲胖子笑笑:就是一药方,别吓哭了孩子。 我一听,当即哇哇大哭,伸手和那人抢:还我,还我,这是爷爷的救命方子。 打头的人向胖子发话:你拿着方子,陪孩子一起去。 到了栓祥药铺,我说:栓祥叔,纪先生药铺没了冰片,让来补个方子。 - 10 - 栓祥医生看看我,又看看我身后的胖子,说:把方子给我看看。 胖子不给,一脸严肃地说:只缺一钱冰片,你只管抓就是了。 那不行,冰片有毒,肝肾虚者不宜用,气血虚者忌用,慢惊属虚寒者不可用,小儿吐泻 后成惊者切不可服。栓祥叔态度坚决,不让我看药方,我万不敢抓药。 我又哭了:爷爷咳血,还喊疼,没药吃会死的。我哭喊着去抢胖子手里的药方,还不给, 就咬他,哭着求他救救爷爷。最后,胖子无奈,把药方给栓祥医生。栓祥医生细致,默念着 方子,反复核对每一味药的每一种计量。 补完药方后,胖子又随我回家。爷爷注视着胖子,问我:他是谁?我说:从纪先生药铺 跟来的,还陪我去了栓祥叔那里抓药。 爷爷“哦”了一声,又咳,身子一颤一颤。 又咳血没?我问爷爷。 一阵剧烈地咳嗽后,爷爷抹一把嘴角,有血。 疼吗?我又问。 疼。 我忙为爷爷煎药。至此,胖子神情才稍放松些,问爷爷:病多久了? 爷爷只顾咳,喊疼,不理他。 胖子站在旁边看我煎完药,才打算离开,走到门口时,突然折身回来,蹲在爷爷身边, 冷冷地问:为什么不喝药? 爷爷不理会,好大会儿,等到药汤温热正好时,才一饮而尽。 胖子还不放心,又在我家左瞧右看了半天,实在没什么可疑,才悻悻地离开。 这一天,我觉得所有人的表现都很异常,但又觉得所有人的表现都很正常。 当晚,街坊来我家串门,和爷爷闲聊着说:纪先生被捕了。听说,是地下党,街坊压低 声音。街坊走后,爷爷摸索着起身熬药,并将那张药方子烧成灰烬。 之后,我再也没有看见过父亲。但令人欣喜的是,爷爷的病就此好了。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亲去取药引子之前,把药方“揣到怀里,捂了捂,又按了按”,此处动作描写反映了父 亲对药方的谨慎态度,体现了父亲的孝心。 B. 以对话推进情节是这篇小说突出的叙事特征,而人物对话大多简洁、交际目的性强,这正 是由当时的特殊环境和人物的特殊身份所决定的。 - 11 - C. 小说插叙部分写“我”和父亲一起去抓药节奏较快;写“我”独自去抓药,则慢节奏详写, 这种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增强了小说的吸引力。 D. 小说聚焦于“抓药”这一特定事件,讲述了地下工作者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故事,表现出地 下革命斗争的艰难,赞颂了他们无畏的牺牲精神。 8. 小说中“我”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9. 小说善用伏笔与照应增添其艺术性。请从小说中找出三处为结尾埋伏笔、作暗示的例子, 并简要分析。 【答案】7. A 8. ①“我”是小说的叙述者,以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增强了小说的真实 性;②“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小说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想实现了现实和回忆的 巧妙对接,使小说情节顺畅,结构紧凑;③推动情节的发展,“我”在抓药过程中的言行表 现使得“我”顺利将药方交给栓祥叔并顺利抓到药。④小说以儿童视角来叙述,作为九岁的 孩子,“我”对成人世界无法完全理解,因此形成了小说含蓄蕴藉的表达效果,给读者留下 想象与思考的空间。⑤运用第一人称“我”来写,有助于突显主旨。通过“我”这个年幼的 孩子都能感到“所有的人表现异常”,更加突出了地下工作者斗争的艰难、无畏、智慧勇敢。 (或者以“我”的视听感受来突出地下斗争的艰难,纪先生等地下党人的机智勇敢,大无畏 的斗争精神) 9. ①父亲抓过药,回到家后,取出药方揣到怀里捂了捂,又按了按,“揣”“捂”“按”三 个动词,能够看出父亲对药方谨慎小心格外重视,由此能够看出纪先生所开的药方并非普通 的药方,暗示结尾纪先生的地下党的身份,也为纪先生被捕后,爷爷把药方烧掉的行为做出 了解释。②父亲在离开的头天对“我”交代,药师爷牌扣着放时,听纪先生的,他问啥就答 啥,父亲的特意交代也是在最大程度地预防意外,暗示抓药并非只是抓药而已,暗示结尾纪 先生地下党的身份。③爷爷咳嗽时声音大得四邻八舍都听得到、空气中的中药味儿像雾一样 弥散,文中说爷爷的病是“多年的肺痨并且“疼痛咳血”,与结尾处“爷爷的病就此好了” 形成了鲜明对比。多年的病,却好得如此迅速,不免不合常理,而文中特意写到爷爷咳嗽的 声音之大与药味儿的弥散,能发现爷爷实则在有意营造生病的假象,也在力图使四邻八舍相 信他在生病。暗示爷爷实则没有病,为结尾“爷爷的病就此好了”做出解释。④爷爷对父亲 的两次叮嘱,暗示父亲要做的事是有危险的,暗示结尾纪先生是地下党,也为结尾“之后, 我再也未看见过父亲”做出了解释。开头写济世堂药铺气氛的凝重,后写胖子抢夺药方,以 及跟随“我”回家查问,胖子的一系列行为,都表明着他在警惕消息的传递,暗中查访相关 人员,都能够暗示纪先生的地下党身份。(写胖子的某一次行为即可)⑥每次在济世堂抓完药 - 12 - 都要再去另一个地方抓药引子的情节暗示抓药行为的不同寻常,暗示地下党在用这种方式传 递某种信息。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 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 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 A项,“体现了父亲的孝心”理解有误,结合后文“之后,我再也没有看见过父亲。但令人欣 喜的是,爷爷的病就此好了”看,父亲应该也是地下党,而爷爷是装病,他们利用药方在传 递信息。因此这个动作应该是暗示药方十分重要,里面藏有重要的信息。 故选 A。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次要人物的作用。次要人物的作用主要是:为主要人物服务,烘托突出主人公性格 (性格上对比差异);深化主题(次要人物性格与主题间联系);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站在次 要人物角度推动故事发展);让读者感觉更真实可信;烘托气氛等。 首先看“我”的身份,从文中描写来看,“有一次,父亲把我叫到身边:臭小子,几岁了? 九岁。都成小伙了”,可见“我”是一个只有九岁的孩子,而“我”又是第一人称,因此小 说是采用第一人称,以“我”的视角来讲述故事,这样写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增强了小说的 真实性,以儿童视角来叙述,作为九岁的孩子,“我”对成人世界无法完全理解,因此形成 了小说含蓄蕴藉的表达效果,给读者留下想象与思考的空间。 从情节角度来看,“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小说描写了“我”的见闻感受,开头描写 “那天,我去济世堂为爷爷抓药,发现除了纪先生与药铺伙计外,还有几个人立着,气氛有 些凝重。搭眼一看,供堂上药师爷的牌位也扣放在那里”,这个倒扣的“药师爷的牌位”引 起了“我”的警觉,于是开始回忆与之有关的情节,提到“父亲没有和我告别,但我清晰记 得头天与他的对话:你单独抓药时,要注意什么?看到药师爷牌位扣着放时,不多说话,听 纪先生的,他问啥我答啥”,这样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想实现了现实和回忆的巧妙对接, 使小说情节顺畅,结构紧凑。同时“我”也推动了情节发展。比如后面“我”抓药的过程, “我正要接过药方,却被一个胖子抢先夺了去。纪先生冲胖子笑笑:就是一药方,别吓哭了 孩子。我一听,当即哇哇大哭,伸手和那人抢:还我,还我,这是爷爷的救命方子”“我又 哭了:爷爷咳血,还喊疼,没药吃会死的。我哭喊着去抢胖子手里的药方,还不给,就咬他, - 13 - 哭着求他救救爷爷。最后,胖子无奈,把药方给栓祥医生”,“我”两次机智地哭闹,推动 了情节发展,使得“我”顺利将药方交给栓祥叔并顺利抓到药。 从主题展现上来看,通过“我”的视角看纪先生、父亲等这些共产党员的表现,比如用扣着 的祖师爷牌位来暗示情况有变;靠爷爷装病来做掩护,通过药方传递消息;以及“我觉得所 有人的表现都很异常,但又觉得所有人的表现都很正常”等感受,突出了地下工作者斗争的 艰难、无畏、智慧勇敢。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小说情节结构手法。情节结构手法通常有,线索、悬念、抑扬、伏笔、照应、 对比、衬托、突转等手法。考生要学会分析判断这些手法的特点,能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例 子,结合语境分析其妙处。本题要求从小说中找出三处为结尾埋伏笔、作暗示的例子,并简 要分析。"伏笔"是文学创作中叙事的一种手法,就是上文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或者物,对下文 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某种提示或暗示,或者说是前文为后文情节埋伏的线索。 首先来看结尾,“当晚,街坊来我家串门,和爷爷闲聊着说:纪先生被捕了。听说,是地下 党,街坊压低声音”,纪先生是共产党,前文有几处伏笔。 比如“回家后,父亲总是把药包放在案台上,随后取出药方揣到怀里,捂了捂,又按了按, 对爷爷说:我去取个药引子”,“揣”“捂”“按”三个动词,能够看出父亲对药方谨慎小 心格外重视,由此能够看出纪先生所开的药方并非普通的药方,暗示结尾纪先生的地下党的 身份,也为纪先生被捕后,爷爷把药方烧掉的行为做出了解释。 父亲临走前对“我”的叮嘱“你单独抓药时,要注意什么?看到药师爷牌位扣着放时,不多 说话,听纪先生的,他问啥我答啥”,提示“药师爷牌扣着放”时“听纪先生的,他问啥就 答啥”,父亲的特意交代也是在最大程度地预防意外,暗示抓药并非只是抓药而已,暗示结 尾纪先生地下党的身份。 爷爷对父亲的两次叮嘱“爷爷一阵猛烈地咳,声音大得四邻八舍都听得到。然后说:去吧, 快去,路上小心些”“最后,父亲冲着爷爷磕了三个头,爷爷扶起他低声说:走吧,快走, 路上小心些”,这些话暗示父亲要做的事是有危险的,暗示结尾纪先生是地下党,也为结尾 “之后,我再也未看见过父亲”做出了解释。 还有环境描写以及胖子的行为,也暗示了纪先生身份特殊,如“那天,我去济世堂为爷爷抓 药,发现除了纪先生与药铺伙计外,还有几个人立着,气氛有些凝重。搭眼一看,供堂上药 师爷的牌位也扣放在那里”,“我正要接过药方,却被一个胖子抢先夺了去”“胖子不给, 一脸严肃地说:只缺一钱冰片,你只管抓就是了”“补完药方后,胖子又随我回家”“至此, - 14 - 胖子神情才稍放松些,问爷爷:病多久了?”“胖子站在旁边看我煎完药,才打算离开,走 到门口时,突然折身回来,蹲在爷爷身边,冷冷地问:为什么不喝药?”,济世堂药铺气氛 的凝重,后写胖子抢夺药方,以及跟随“我”回家查问,胖子的一系列行为,都表明着他在 警惕消息的传递,暗中查访相关人员,都能够暗示纪先生的地下党身份。 还有爷爷的咳嗽,“爷爷一阵猛烈地咳,声音大得四邻八舍都听得到”,以及煎药的描写, “一切妥当后,父亲开始煎药,空气中的中药味儿像雾一样弥散开”,似乎爷爷病得很重, 但结尾却写“但令人欣喜的是,爷爷的病就此好了”,文中还说爷爷的病是“多年的肺痨并 且“疼痛咳血”,多年的病,却好得如此迅速,不免不合常理,而文中特意写到爷爷咳嗽的 声音之大与药味儿的弥散,能发现爷爷实则在有意营造生病的假象,也在力图使四邻八舍相 信他在生病。暗示爷爷实则没有病,为结尾“爷爷的病就此好了”做出解释。 关于药方的描写,如“中医注重药引子,纪先生也不例外,他要么说去西街百货店里找赵四 爷买白酒半斤;要么说到大王村洪恩家讨几只蝎子蜈蚣;要么说晚饭时再遣人送来一味配伍 的药,等等不一”“包好药,纪先生特意交代我:我这里冰片成色不好,你去东桥头栓祥药 铺买一钱冰片入药,就妥当了”,每次在济世堂抓完药都要再去另一个地方抓药引子的情节 暗示抓药行为的不同寻常,暗示地下党在用这种方式传递某种信息。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小题,19 分) 范晔,字蔚宗,顺阳人,车骑将军泰少子也。母如厕产之,额为砖所伤,故以砖为小字。 出继从伯弘之,袭封武兴县五等侯。 少好学,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年十七,州辟主簿,不就。高祖..相国 掾,彭城王义康冠军参军,随府转右军参军,入补尚书外兵郎,出为荆州别驾从事史。寻召 为秘书丞,父忧,去职。服终,为征南大将军檀道济司马,领新蔡太守。道济北征,晔惮行, 辞以脚疾,上不许,使由水道统载器仗部伍。军还,为司徒从事中郎。顷之,迁尚书吏部..郎。 元嘉元年冬,彭城太妃薨,将葬,祖夕,僚故并集东府。晔弟广渊,时为司徒祭酒,其 日在直。晔与司徒左西属王深宿广渊许,夜中酣饮,开北牖听挽歌为乐。义康大怒,左迁晔 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在郡数年,迁长沙王义欣镇军长史, 加宁朔将军。兄皓为宜都太守,嫡母随皓在官。十六年,母亡,报之以疾,晔不时奔赴。及 行,又携妓妾自随,为御史中丞刘损所奏。太祖爱其才,不罪也。服阕..,为始兴王浚后军长 史,领南下邳太守。及浚为扬州,未亲政事,悉以委晔。寻迁左卫将军、太子詹事....。 晔长不满七尺肥黑秃眉须善弹琵琶能为新声上欲闻之屡讽以微旨晔伪若不晓终不肯为上 - 15 - 弹。上尝宴饮欢适,谓晔曰:“我欲歌,卿可弹。”晔乃奉旨。上歌既毕,晔亦止弦。 (选自《宋书·列传第二十九》,有删改) 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晔长不满七尺肥/黑秃/眉须/善弹琵琶/能为新声/上欲闻之/屡讽以微旨/晔伪若不晓/终 不肯为上弹 B. 晔长不满七尺/肥/黑秃眉须/善弹琵琶能/为新声/上欲闻之/屡讽以微旨/晔伪若不晓/终 不肯为上弹 C. 晔长不满七尺/肥黑/秃眉须/善弹琵琶/能为新声/上欲闻之/屡讽以微旨/晔伪若不晓/终 不肯为上弹 D. 晔长不满七尺/肥黑/秃眉须/善弹琵琶能/为新声/上欲闻之/屡讽以微旨/晔伪若不/晓终 不肯为上弹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祖”是对曾祖父的父亲的称呼,而与之对应的亲属称谓是玄孙,文中用于皇帝的庙号。 B. “吏部”是古代中央官署之一,掌管天下官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和科举考试等事 务。 C. “服阕”,古代在父母丧期满后脱去丧服称为“服阕”。 D. “太子詹事”是中国古代内侍职官之一,秦朝起设立,主要掌管皇太子宫中的事务。 1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范晔勤奋聪慧。从小爱好学习,博览经史,善于写文章,能写隶书,通晓音乐。十七岁时, 州里征召他为主薄,没有赴任。 B. 为彭城太妃设奠的那天晚上,范晔与司徒左西属王深畅饮,打开北面的窗户听挽歌取乐。 义康大怒,贬范晔为宣城太守。范晔在宣城待了好几年,才升任长沙王刘义欣的镇军长史。 C. 范晔曾任高祖刘裕的相国掾,彭城王刘义康的冠军参军,后来随府转任右军参军,入朝补 任尚书外兵郎,又离京任荆州别驾从事史。不久被召回朝廷任秘书丞,但因父亲担心所以辞 职。 D. 范晔善弹琵琶,能够作曲。皇上想听范晔弹奏,多次委婉地表达这一意愿,范晔却假装听 不懂,不肯为皇上弹奏。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济北征,晔惮行,辞以脚疾,上不许。 (2)及行,又携妓妾自随,为御史中丞刘损所奏。太祖爱其才,不罪也。 - 16 - 【答案】10. C 11. B 12. C 13. (1)檀道济向北征伐,范晔害怕随行,以脚有病为借口推辞,皇上没有答应。 (2)等到范晔起程去看望嫡母时,又携带了侍妾跟从自己,这件事被御史中丞刘损上奏给皇 上。太祖爱惜范晔的才华,没有降罪。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 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 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判断的时候,可以先找出断句一致的地方, 再利用断句规则分辨断句不一致的地方的正误。 “晔长不满七尺”,是说“范晔身高不超过七尺”。“不满七尺”说的是“长”,即身高, “肥黑”是说体态和肤色,“秃眉须”是说没有眉毛和胡须,这是对范晔外形的描述,各自 应该断开,排除 AB 两项; “弹”的宾语是“琵琶”,动宾短语后应停顿,且“能”说的是“为新声”,所以“能”应 放在后句中,排除 D 项。 此句的完整翻译是“范晔身高不超过七尺,又胖又黑,没有眉毛和胡须。(他)善于弹琵琶, 能够作曲。皇上想听范晔弹奏,多次委婉地表达这一意愿,范晔却假装听不懂,最终也不肯 为皇上弹奏”。 故选 C。 【11 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 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 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 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B项,“‘吏部’……掌管天下……科举考试等事务”错误,“科举考试”是礼部主持的事务, 且出现在唐以后。 故选 B。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 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 - 17 - 较分析。 C项,“因父亲担心所以辞职”错误,“忧”在文中指父亲去世。 故选 C。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 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 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第一句中,“北”,名词作状语,应理解为“向北”;“惮行”应理解为“害怕随行”;“辞 以脚疾”是状语后置句。 第二句中,“及”应理解为“等到”;“自随”应理解为“跟从自己”;“为御史中丞刘损 所奏”是被动句;“罪”是名词动用,应理解为“降罪”。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 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 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 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 “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范晔,字蔚宗,是顺阳人,是车骑将军范泰的小儿子,他的母亲上厕所时生下了他,(他 的)额头被砖弄伤了,所以把“砖”作为他的小名。(他)出生后被过继给他的伯父范弘之, 继承爵位被封为武兴县五等侯。 (范晔)从小爱好学习,博览经史,善于写文章,能写隶书,通晓音乐。十七岁时,州 里征召他为主薄,(他)没有赴任。(他曾任)高祖刘裕的相国掾,彭城王刘义康的冠军参军, 随府转任右军参军,入朝补任尚书外兵郎,离京任荆州别驾从事史。不久(范晔)又被召回 朝廷任秘书丞,因父亲的丧事而离职。服丧期满,(范晔)担任了征南大将军檀道济的司马, 兼任新蔡太守。檀道济向北征伐,范晔害怕随行,以脚有病为借口推辞,皇上没有答应,让 他由水路统率军队、装载兵器北上。军队回来以后,(范晔)担任司徒从事中郎。不久,升任 尚书吏部郎。 元嘉元年冬天,彭城太妃去世了,在将要安葬、祭奠的那天晚上,同僚故旧都聚集在东 府。范晔的弟弟广渊,当时任司徒祭酒,那一天正好当值。范晔与司徒左西属王深在广渊处 住宿,夜里二人畅饮,打开北面的窗户听挽歌取乐。刘义康大怒,贬范晔为宣城太守。(范晔) - 18 - 不能得行其志,如愿以偿,于是删削多人所著的《后汉书》变成自己一人的作品。(范晔)在 宣城待了好几年,才升任长沙王刘义欣的镇军长史,又加官为宁朔将军。范晔的兄长范皓任 宜都太守,嫡母跟随范皓住在任所。元嘉十六年,嫡母去世了,但前来报告的人却只说她生 病了,范晔没有及时奔向兄长任所,等到范晔起程(去看望嫡母时),又携带了侍妾跟从自己, (这件事)被御史中丞刘损上奏给皇上。太祖爱惜范晔的才华,没有降罪。为母亲服丧期满 后,(范晔)担任了始兴王刘浚的后军长史,兼任南下邳太守。等到刘浚治理扬州时,(他) 没有亲自过问过政事,全都委托给范晔。不久(范晔)又升为左卫将军、太子詹事。 范晔身高不超过七尺,又胖又黑,没有眉毛和胡须。(他)善于弹琵琶,能够作曲。皇上 想听范晔弹奏,多次委婉地表达这一意愿,范晔却假装听不懂,最终也不肯为皇上弹奏。皇 上曾经在一次宴会上畅饮,便对范晔说:“我想唱歌,你来伴奏。”范晔才依旨(为皇上弹 奏)。皇上唱完了,范晔也停止了弹奏。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临江仙 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常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今夜画船 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14.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两句直写别离,“恨”字点明本词的主题。“回头”写词人不忍离去的情态,又以重重 烟柳衬托出了行人心头的迷惘。 B. 四、五两句描绘的是行人眼中的惨淡画面,移情于景,写出了浪迹飘零之苦。 C. 该词写的是离别后的情景。上阕实写,下阕虚写,虚实结合,写尽羁旅之情,含蓄隽永, 耐人寻味。 D. 词的下阕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巧妙地将情与景融于一体,来表现词人内心的离愁别恨。 15. 这首词的下阕与《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烧凤残月”有相同之处,请结合 两首词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 ①两者都写了离人不堪离别之苦,借酒消愁,表达出深深的离愁别绪。 ②都通过想象来虚写,都设想酒醒后的情景,突出离别后的孤独无依、凄苦难耐之感。③都 采用意象“月”来渲染羁旅之愁,从而产生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④都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通过景物描写来渲染羁旅之情。 - 19 -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 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把握意象,分析意境,领悟思想情感,思考 表现手法,再对比选项得出答案。本题中, D项,“没有直抒胸臆”错,“酒醒人静奈愁浓”,一旦酒醒,回到现实,只能更增愁情,不 是三杯两盏淡酒就冲刷得掉的。一个“奈”字,突出了词人万般无奈的苦闷心情。 故选 D。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分析两首诗内容和艺术手 法两个方面的相同之处,首先要准确分析每一首诗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然后找出其相同之处, 再结合诗的内容具体分析即可。题干问的是“这首词的下阕与《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有相同之处,请结合两首词简要分析”,要注意与课本内容《雨霖铃》 的对比分析。从情感、形象、艺术手法及效果等角度整理答案。 在情感上,两者都抒发了离别之苦,“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词人辞别亲故,纵 一叶孤舟西去,水路迢迢,暮色苍苍,想到归宿,词人不禁自问,愁绪充塞。夜深了,当词 人从船舱里探出头来时,只见船已行在平波万顷的淮水上,空茫迷濛,孤月映水,朦胧凄清。 “淮月”,照临淮水上空的月亮。词人通过气氛的渲染和景物的烘托,使内心的感伤之情与 外在的空冷之景交融为一,传达出词人此时此地的冷寂情怀。这时候,词人愁绪难以排遣, 只有借洒消愁了。“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写酒醒后的心境,也是他飘泊 江湖的感受。这两句妙就妙在用景写情,真正做到“景语即情语”。“柳”、“留”谐音, 写难留的离情;晓风凄冷,写别后的寒心;残月破碎,写此后难圆之意。这几句景语,将离 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充分、真切,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意境。 从技巧上,都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想想自己酒醒之后的场景,然而,醉酒只能求得一时 的解脱,“酒醒人静奈愁浓”,一旦酒醒,回到现实,只能更增愁情,不是三杯两盏淡酒就 冲刷得掉的。一个“奈”字,突出了词人万般无奈的苦闷心情。结句:“残灯孤枕梦,轻浪 五更风。”又进一步写他的这种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3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让读者意犹未尽。 - 20 -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演奏音乐到达高潮时戛然而止,产生余味无穷的音乐魅 力。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样的诗句,给读者留下了涵咏回味的广 阔空间。 (2)往事不堪回首,回忆总让人怅然若失。李商隐在《锦瑟》里表达这种感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时间的潮水洗尽历史铅华,让曾经辉煌的人事 渐次淡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东船西舫悄无言 (2). 唯见江心秋月白 (3). 此情可待成追忆 (4). 只是当时已惘然 (5). 舞榭歌台 (6).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 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 后 再 结 合 具 体 的 语 境 回 顾 诗 句 。 默 写 的 时 候 要 注 意 如 下 字 的 书 写 : “舫”“唯”“惘”“榭”。 【点睛】 第Ⅱ卷(表达题 共 80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5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是中国古今第一奇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鲁迅认为:“自有《红 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我们知道:封建社会把人不当人,尤其把女人不当人。《三国演义》是男人的世界,女人 是附属品;《西游记》中女子无非是些点缀;而《水浒传》中女人或淫荡如潘金莲或粗暴如母 夜叉孙二娘。唯有《红楼梦》让我们真正看到女人的精彩,领略什么叫作“水做的骨肉”。 豪迈如史湘云,(①);稳重如薛宝钗,(②);敏感如林黛玉,(③);而薄命如香菱,跟着黛 玉学诗,竟取得突飞猛进的成绩,令人悲欣交织;即使风趣诙谐如王熙凤,她的精明强干、 处变不惊、势利狠毒都值得欣赏,甚至令人喜欢。 《红楼梦》与其他的作品相比绝对是__________的。这部不朽的文学巨作,曹雪芹 __________,“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了前 80 回。我们在拜读时要认真研究,多方 探讨,还要多读读红学家的言论,多看看其中对诗词歌赋的解读,多想一想才能明白其中的 主旨,对的就接受,不对的就抛弃,__________是要不得的。 - 21 -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即使势利狠毒如王熙凤,她的精明强干、处变不惊、风趣诙谐都令人喜欢,甚至值得欣赏。 B. 即使精明强干如王熙凤,她的势利狠毒、处变不惊、风趣诙谐都值得欣赏,甚至令人喜欢。 C. 即使势利狠毒如王熙凤,她的精明强干、处变不惊、风趣诙谐都值得欣赏,甚至令人喜欢。 D. 王熙凤势利狠毒,即使她的精明强干、处变不惊、风趣诙谐都令人喜欢,甚至值得欣赏。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①也有花间扑蝶的稚气 ②也有醉卧芍药的娇憨 ③才有掩埋落花的幽情 B. ①也有醉卧芍药的娇憨 ②也有花间扑蝶的稚气 ③才有掩埋落花的幽情 C. ①也有醉卧芍药的娇憨 ②才有掩埋落花的幽情 ③也有花间扑蝶的稚气 D. ①才有掩埋落花的幽情 ②也有醉卧芍药的娇憨 ③也有花间扑蝶的稚气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出类拔萃 呕心沥血 囫囵吞枣 B. 与众不同 处心积虑 生吞活剥 C. 鹤立鸡群 呕心沥血 囫囵吞枣 D. 卓尔不群 处心积虑 生吞活剥 【答案】17. A 18. B 19. A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应先浏览选项,依据语感推断法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 后用提取主干法,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 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是否有问题。 原文所给语句不合逻辑,“值得欣赏”的是王熙凤的“精明强干、处变不惊、风趣诙谐”, 而“势利狠毒”则不值得欣赏,据此排除 BD。 另外,“值得欣赏”与“令人喜欢”语序不当,应该先是“令人喜欢”,继而“值得欣赏”, 两句形成递进关系,据此排除 BC。 故选 A。 【1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意衔接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先看补写句子的位置,依据上下句内容的 提示,从主语一致、时间逻辑等顺序、词语搭配、意境氛围是否一致等角度判定出正确答案。 解答时,请注意联系史湘云、薛宝钗、林黛玉的性格和故事。“醉卧芍药”体现湘云的“娇 - 22 - 憨”,对应前面的“豪迈”;“花间扑蝶”体现宝钗的“稚气”,对应前面的“稳重”;而 黛玉葬花则是大家熟知的故事情节,借花喻人,对应“幽情”,据此得出答案,只有 B 项语 序最恰当。 故选 B。 【1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平时多积累成语,多练习辨析近义成语。辨 析时从适用对象、褒贬情感、结构搭配、语意轻重、范围大小等角度进行判定。 卓尔不群:卓尔,突出的样子。不群,跟一般人不一样。优秀卓绝,超出常人。侧重指人的 才华,多用于书面语。与众不同:跟大众不一样。多用于口语。出类拔萃:指超出同类。可 以形容物。鹤立鸡群:比喻人的仪表才能超群脱凡。句中指《红楼梦》优秀非凡,不同凡响, 故用“出类拔萃”更恰当,故排除 BCD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处心积虑: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多含贬义。句中指曹雪芹费劲 心力创作,故用“呕心沥血”更恰当,故排除 BD。 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理论、经验方法等)。圆囵吞枣:把枣儿整 个儿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句中指拜读《红楼梦》时,不能不加分析地 笼统接受,故用“囫囵吞枣”更好,故排除 BD。 故选 A。 【点睛】病句题中常见的六种类型为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句式杂糅、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学生平时要注意归纳这几种病句类型,同时还要多做题,熟悉各种病句的特点, 做到熟能生巧,形成解答病句题的能力。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古代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喜欢用典来使诗意含蓄深沉。用典包括引用或化用前人诗文成句、引 用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两种形式。为何诗人们青睐典故呢?因为用一个典故,①__________, 是符合诗歌的精练原则的。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可惜流年,忧愁风雨, 树犹如此”,这几句从字面上看是很浅显的,②________________:晋朝的桓温北伐,途中 见到自己早年栽下的柳树已粗过十围,便叹息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以此来抒发自 己壮志未酬,徒然虚度时光的感慨。懂得了这一点,③____________。 【答案】 (1). 可以省去一大篇文字 (2). 但其中就有典故 (3). 才能领略到诗句 更深沉的意蕴 - 23 - 【解析】 【详解】此题主要考查学生语言连贯能力,属于补写上下句题。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 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 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 顺。答题时要注意话题要保持一致,还要注意字数要求。 第一空,结合上下文“因为用一个典故”“是符合诗歌的精练原则的”,推断①处可以填入 “可以省去一大篇文字”之类的内容。 第二空,结合上下文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 如此!’,这几句从字面上看是很浅显的”“晋朝的桓温北伐,途中见到自己早年栽下的柳 树已粗过十围,便叹息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推断②处应该填入“但其中就有 典故”之类的内容。 第三空,主要结合上文“以此来抒发自己壮志未酬,徒然虚度时光的感慨。懂得了这一点”, 推断③处应该填入“才能领略到诗句更深沉的意蕴”之类的内容。最后还要注意字数要求, 以及表达的是否简洁连贯自然。 【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 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 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 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 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会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21.请对下面对联的语序、结构进行正确调整,并与相关诗人对应。 铁板铜琶 金石录里 大明湖畔 美芹悲黍 漱玉集中 趵突泉边 颠沛仍怀爱国心 故居在杨柳深处 歌咏总带忧民泪 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词作有后主遗风 继东坡高唱大 江东去 杜 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杜甫:歌咏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2). 辛弃疾:铁板铜琶, 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3). 李清照:大明湖畔,趵突 泉边,故居在杨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词作有后主遗风。 【解析】 - 24 -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识记文学常识,考生要注 意平时整理积累,可以按照一定顺序或线索梳理文学文化常识,侧重名家名作,分类整理记 忆。做题时要仔细分辨,注意时间、国别等重要信息。本题的形式是对联题。解答此类题目 首先要看字数,对联要求字数相等,内容相关;其次要求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诗圣杜甫一生堪称“颠沛”流离,却一直怀有一颗忧国忧民的“爱国心”,可以确定“颠沛 仍怀爱国心”和“歌咏总带忧民泪”是评价杜甫的。而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 末字用平声。可以明确评价杜甫的对联应为“歌咏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铁板铜琶”形容豪放激越的文词,“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的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辛弃 疾继承发展了豪放词风,与苏轼并称“苏辛”。“美芹”指的是《美芹十论》。“冀南宋莫随 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辛弃疾写 作了《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可以确定以上内容是评价辛 弃疾的。然后找出结构内容两两相对的内容,按照对联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用平 声的要求,可以明确“铁板铜琶”对应“美芹悲黍”,“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对应“冀南 宋莫随鸿雁南飞”。评价辛弃疾的对联应为“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 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大明湖畔,灼突泉边”是说的济南,而李清照的故乡就在那里;漱玉词由济南李清照故居 前的漱玉泉得名,“漱玉集”是后人编辑整理李清照的词作后,为此取名《漱玉集》;“金石 录”是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后,将文集取名为《金石录》;“词 作有后主遗风”是对李清照词作风格的评价,她的词作风格与李煜(李后主)的相似,同属 于婉约风格。然后找出结构内容两两相对的内容,按照对联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下联末字 用平声的要求,可以明确“大明湖畔,趵突泉边”对应“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故居在 杨柳深处”对应“词作有后主遗风”。上联是说李清照的“故居”,下联是说李清照词作的 “文采”。评价李清照的对联应为“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杨柳深处;漱玉集中,金 石录里,词作有后主遗风”。 【点睛】解答识记文化常识类题目,需要考生熟记大纲规定的文化常识,平时注意分类整理 记忆。对联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上下两句相对偶,对偶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一是字 数相等。这是对联的基本特点。二是句式相问。它首先要同类相当。上下联对应的词,要做 到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其次,上下联的结构要相应,要做到上谓 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偏止结构对偏正结构等。做 到了句式上的相问,对联形式上就有一种匀称和整齐的美。三是平仄和谐。对联讲究声律节 - 25 - 奏,具有音乐美。平仄和谐要求上下联相应处的词平仄相对。对联严格规定上联末字用仄声, 下联末字用平声。除平仄要求外,每句最末一个字即句脚的平仄也要协调,通常采用“平仄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这种方式反复进行。四是语意相关。要求上下联 在内容上密切关联,是一个有机整体。任何一种对偶形式的对联,意脉必须是相通的,这样 的两句才不是生拉硬扯杂凑在一起的,而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荀子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强调人的本性没什么差别,提倡要善于借助 外物;《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倡要依靠自己, 自力更生。 你是怎样看待“假于物”的?请就此提出明确的观点,并展开论述,自拟题目,写一篇不 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答案】例文: “借外物”,也要靠自己 君子如何将“物”归于自己掌下?很简单,“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即为借托 万物,成就自身。而《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提倡要依靠自己,自力更生。那么,一个是“借外物”,一个是“靠自己”,二者是不是矛 盾的对立面呢?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呢? 我认为,它们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那么,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关键是要把握好一 个“度”,既要善用外物,成为外物的主人,不要被外物役使,又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内因是主体,外因是客体,只有这样,才能锦上添花,成就自我。 印度圣雄甘地,曾见一蝎子落于水中,便伸手去救,却被蝎子蜇了,他再次伸手去救, 又被蜇了,别人问他为何蝎子如此待他,他仍然以德报怨,甘地回答:“为什么要让蝎子的 世界观来影响我的世界观?”甘地没有被外物所影响,着眼于自身,反而运用外物的不利成 就了自身的伟大,只因他善于掌握并运用物的规律,此可谓善假于物也。 不知你是否听过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座右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身为一国之君, 享受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支配着百姓的生活。百姓可以拥护你,也可以颠覆你以及你的王朝。 所以,唐太宗懂得既要凭借“百姓”这个“外物”坐稳自己的江山,也要明白要发挥自己“以 民为本”的主观能动性;而秦始皇一心想要专制,集权,犯下“焚书坑儒”的滔天罪行,强 制“规范”百姓思想,而不是充分的借用“百姓”来稳固自己的霸业,结果适得其反。 - 26 - 同样的,放眼当下社会,人类同样通过无节制的利用“外物”来满足自己的贪欲,自然 资源被人类一点一点地吞噬。当人们坐享其成,陶醉于自然所带来的利益之时,不料,沙尘 暴来了,泥石流来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接踵而至。所以,这也告诉我们可以利用外物, 但凭借“外物”是应该有一个限度的,自问一下,人类利用自然给我们带来无尽的资源的同 时,是否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保护了自然,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呢?正如管子曰: “君子使物,不为物使”。没错,世界是物质的,君子作为万物之灵,主宰世界,自然使物, 又如何能被物使?也是一个把握好“度”道理。 因此,我们提倡荀子的“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 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的“借外物”的主张,同时也要发挥我们自身的主观能 动性成就自我。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文的能力。审题是高考写作的第一步,也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是 考生写作的重中之重。虽然高考写作时间很有限,但“磨刀不误砍柴工”。不同类型的作文 在审题上有不同的侧重点。立意力求新颖、高远而深刻。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而没 有主题的文章则是无根之木。立意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立意是否新颖、高远、 深刻是拉开作文档次的关键。要使立意深刻高远并非要宏大叙事,而是要能以小见大,见微 知著,要能用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事,甚至是一个动作、一句话、一次微笑、一个眼神等来 揭示重大的思想意义,反映震撼人心的主题,来反映考生正确而高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 “作文”与“做人”相统一,才能提高作文的思想格调与社会价值,才能用笔下的文章启发 人、感染人。 审题:这是两则表面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材料。第一则强调君子要“善于凭借外物”,强 调外因对人的作用;第二则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倡要依靠自己,自力更生,强调内因对 人的作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写好这篇文章的关键。我们说, 一个人成功的因素是离不开自身的努力的,同时,也要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善于利用外在 的因素,二者是缺一不可的。所以我们立意时不能只肯定一方面,而否定另一反面,二者同 等重要。关键是如何把握一个“度”的问题,也就是荀子所强调的“善假于物也”中的一个 “善”字。当然我们也可以以其中的一则材料为主,重点来谈,有所侧重。 立意: 既要“借物”,又要靠自己 “内因”与“外因”并重 - 27 - 我们要“善假于物” 靠自己 素材: 1.仔细解析 “善假以物”,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三个因素:一是“物”。要有“马”、舟”, 说的是对象、在条件和时机。 二是“假”。要认识对象,看准目标;要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要把握时机,适时利用。三是“善”。这不是有否的问题,而是高低的问题,反映的是一种 智慧,表现的是一种水平,体现的是一种效率。 2.当资本主义在西方萌芽发展时,明清政府却实行闭关锁的政策;当牛顿发现万有引律引致 一场科学革命时,乾隆帝大兴土木,建造颐和园。洋务运动成为封建社会的装饰品;戊戌变 法只留下谭嗣同的“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悲壮感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蔡元培等热心于 学习西方科技终于流产;五六十年代中国人民以极大的活力和创造力在向世界进军时,被“红 色”海洋吞没。……呜呼!一次又一次腾飞的机会从指缝端滑溜了,这是历史的发展,也是 历史的惩罚。今天,我们再也没有资本重蹈覆辙了:我们输不起了。 荀子云:“假舆马者,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从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来,这是十分朴素的唯物论,是人的外因起作用,内因发挥主观能动性 之类的高见。 3. 当今世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人们似乎太注重外物的作用,而渐渐 将思想的价值淡化,文化市场需要从包装来遮掩其腐烂的内里。书店里,各种书籍凭借着夺 人眼球的封面、书封,还附带各种签名、海报等赠品吸引人们的购买,而许多文字创作者更 是因为金钱的驱使,迎合社会主流的媚俗意识形态,放下自己真正的思想而拾起那虚假却沉 甸甸的包裹。更多网络作家更是一计字数赚稿费为自己写作的动力,语言累赘不堪,矫揉造 作。 4.在中国古代,这场抗争的主力队员分别是士人与名利。名节与钱财是士人们制造的“工 具”。前者用以评估品行以督促自身提高修养,后者则用以购置屋所、田地,来成家立业, 保全一家温饱。然而,却是从什么时候起,名利二字竟也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蛊惑人 心蒙蔽人眼了呢?又是什么时候起,人们心中的天平开始向名利倾斜。宙斯幻化成了趋人追 名逐利的长鞭。当人们自诩超越凡尘一等之时,却不知名利已爬到人的头顶,讥笑着看人们 自己俯首称臣。难怪孟子会发出这样的悲叹:“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 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而受之。”名利诚然是立世的物质根本,但我们怎能忘了人 生于世的真正目标应是完善自身,应是一酬壮志,应是造福社会,而非庸庸碌碌,只知跟着 - 28 - 名利东奔西跑。 层次结构: 这篇文章让我们看到了犀利的逻辑分析背后透出的沉稳与老练,以及作者驾驭文章的能力。 文章开头从材料入手,点题并表明自己的态度。然后从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一个是要善 于“凭借外物”,一个是要把握好一个“度”,充分发挥我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运用正反对 比论证方法;结尾点题。阅读这篇文章,可以感受到逻辑推进的力量与缜密的思维,文章结 构层次的布局与逻辑推进的进程合拍妥帖,精巧的结构能够把作者的观点清晰地凸显出来。 【点睛】高考作文技巧点拨:把握五个层面,即把握时代、社会、生活、人文、哲理五个层 面。高考作文命题,始终体现着时代性、社会性、生活性、人文性和哲理性。虽然命题本身 不一定体现高考当年的热点,但作文肯定要体现出生活年代的特征,所以高考作文即使不考 热点问题,仍然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事件的看法,考查学生对社会上一些现象 的看法,这些都是和学生的所学、所思、所想分不开的。高考既然提倡学生说真话、抒真情, 那就离不开学生的实际,同时也离不开时代生活和时代精神。另外,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辨是 文章走向深刻的标志,也是高分佳作的亮点所在,考生在备考时应予以高度重视。 - 29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