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配套学案:散文部分 第三单元【精读】都江堰 Word版含解析
- 1 - 【精读】 都江堰 学 习 目 标 1.诵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点。 课前预习 (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 走近作者 余秋雨,1946 年生,浙江余姚人。在家乡小学毕业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 留校任教。著有理论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艺术创造工程》等多部。20 世纪 80 年代末开始创作散文,结集有《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等。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中的散文,大都以记游的方式进行文化思考。他在 记述自己对某一名胜古迹的游历和感受的同时,也介绍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知识,并传达对 于民族文化的思考,从而,将“人、历史、自然混沌地交融在一起了”(余秋雨《〈文化苦旅〉 自序》)。余秋雨的散文有很强的文化反省意识,或者在历史时间回溯中感叹文化和山水的兴 衰变迁,或者在对古代文化踪迹的探询中思考知识分子的使命和命运。虽然他借助大量的文 化史知识,但并没有把散文写成简单的“文化”加“山水”,而是强调“人气”,即作者的 文化思考和个人体验渗入景观,他将之称为“个人与山水的周旋”(余秋雨《关于散文、读书 和艺术修养——答〈新民晚报〉〈解放日报〉等》)。余秋雨的散文语言追求雅正,正如篇名“风 雨天一阁”“寂寞天柱山”“一个王朝的背影”等所显示的。行文常常直抒胸臆,但情感的 表达有时过于夸张。在篇章结构上,也有雷同现象。 (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 1.读准字音 邈.(miǎo)远 濡.(rú)养 修缮.(shàn) 遴.(lín)选 浚.(jùn)理 长锸.(chā) 玉玺.(xǐ) 圭臬.(niè) 衮衮.(ɡǔn) 2.掌握词语 (1)濡养:滋润抚养 (2)突兀:①高耸,②突然发生,出乎意外,本文使用①义。 (3)遴选:①选拔(人才),②泛指挑选。 (4)浚理:疏通治理。 (5)圭臬:比喻标准或法度。 (6)衮衮诸公:各位高官。 - 2 - 进入课堂 (一)精读文本,质疑析疑 1.文章第一部分作者从哪些角度对都江堰和长城进行了比较? 比较角度 长城 都江堰 修建时间 ①秦始皇时 ⑧比长城早数十年 修建规模 ②宏大 ⑨表面远不如长城宏大 占据内容 ③辽阔空间 ⑩邈远时间 社会功用 ④早已废弛 ⑪至今输送清流 外观形态 ⑤突兀在外 ⑫细细浸润,节节延伸 文明特征 ⑥僵硬的雕塑 ⑬灵动的生活 表现心态 ⑦摆老资格等人修缮 ⑭卑处一隅,绝不炫耀毫无所求,只知 贡献 2.作者为什么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而作者却慧眼独具地认为,都江堰才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 人心的工程。其实,作为同样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都江堰和长城各有其独到的美感和风采, 各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似乎很难进行价值优劣判断。而作者却发前人之未发,以独特的 视野对两者进行了令人信服的睿智比较。文章认为: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都江堰占据了 邈远的时间;长城的社会功用已经废弛,都江堰为老百姓输送清流的功能绵延至今;长城讲 排场,都江堰求低调。通过对两者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的对比,作者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 对都江堰的褒扬之情和对长城的贬抑之意。 3.作者写李冰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比喻、对比。①以“金杖玉玺”“铁戟钢锤”比喻权势,比喻手法的使用使得文章 生动形象。②将李冰与其他封建官僚对比,比出李冰人格的魅力;将治水经验与此后的典籍 对比,比出治水经验的长久生命力。 4.作者为什么说“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李冰通过轰鸣的都江水传达的遗言是:政治家应当完全抛弃一己私利,尽心尽力地 去为百姓谋福利,中国历史上有这样杰出的人物,这样璀璨的精神,当然值得骄傲,当然应 当产生某种乐观。另一方面,作者相信这个遗言会长留人间,李冰的精魂不会消散,继承其 精魂者会代代繁衍,这当然是更加值得乐观的。 - 3 - (二)教师点拨,引领思路 疑 难 点 析 1.本文在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 文章第一部分以长城为参照系,表现作者对都江堰的独特感悟;第二部分绘声绘色地表 现都江堰的壮丽图景;第三部分由堰及人,展现李冰父子的精神风采。三个部分层层推进, 脉络清楚。第一、三部分写“虚”,以作者独特的主体感悟为中心;第二部分写“实”,以 对客观景物的生动描绘为重点,“虚”与“实”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第一部分以“它,就 是都江堰”收尾,自然过渡到第二段对都江堰自然风貌的描绘。第三段以“这一切,首先要 归功于遥远得看不出画影的李冰”开头,通过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巧妙完成了文章结构 由“景物”向“人物”的转移。文章结构流转自如,衔接自然。 2.作者对都江堰的情感有何变化?这样写有何好处? 在游览都江堰前后,作者的情感态度发生了明显变化。游览前作者没有体会都江堰的价 值,参观后作者对其高度赞美并深为陶醉。“我去都江堰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 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但游览之后,作者不仅对其“景”情有独钟,认为“看云看 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而且对其“神”无比崇敬,“突然产生 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这种欲扬先抑的艺术手法的成功运用,既深刻地表现了都江堰 难以抗拒的无穷魅力,又使文章波澜起伏,可读性强。 3.对比手法的使用有什么好处? 文章除了将长城与都江堰进行多方面的对比之外,还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如将“茫茫 一片”的大海之水与“可捧可掬”的都江堰之水对比,将都江堰的水系图谱与 20 世纪的裁军 数据、登月线路对比,将李冰“永远水气淋漓”的真学问与后世“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 的“厚厚典籍”对比,将秦始皇筑长城的“雄壮、蛮吓、残忍”的指令与李冰筑都江堰的“智 慧、仁慈,透明”的指令对比。这些对比手法的成功使用,不仅充分表现了作者对都江堰、 李冰的赞美之情,而且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4.文章在构思和表达方面有什么特色? 余秋雨写散文,善于从有限的景物和事件中挖掘出深广的历史积淀、文化内涵。其文化 散文常常以山水风景为“出发点”,以文化思考为“归结点”,即通过对景物和事件的速写 式描绘,表达作者对社会、历史、文化、人生、宇宙的独特思考,表现了作者强大的主体性、 主观性,以及对客观景物、事件的“观照”和“审读”能力。《都江堰》以个性思考开始,以 主体感悟结束,处处显示出作者对隐含在水利工程都江堰和历史人物李冰形象后面的社会、 历史文化内涵进行深刻挖掘的明显动机,即使文章对都江堰壮丽图景进行生动描绘的第二部 分,也充分表现出作者对“有我之境”的偏爱。 结 构 图 解 - 4 - 总 结 中 心 本文通过描写都江堰来反思历史,反思文化,歌颂和赞扬李冰的精魂,进而传诵中华民 族的文化精义——贴近苍生,造福百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