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轮复习精品教学案:【专题9】现代文阅读(1)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三二轮复习精品教学案:【专题9】现代文阅读(1)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

1 【专题九】现代文阅读(一)社会科学类文本阅读 【考纲解读】 考纲内容 考纲阐释 考点分布 1.理解文中重 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 要句子的含义 3.筛选并整合 文中的信息 4.分析文章结 构,把握文章 思路 5.归纳内容要 点,概括中心 思想 6.分析概括作 者在文中的观 点态度 能 力 层 级 : B 级、C 级 1.根据上下文推断含义深刻的概念; 根据上下文把握重要概念的语境义;根 据作者的观点理解重要概念的隐含义 2.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在文中起重要作 用的关键语句 3.根据试题要求对原文信息进行筛选 和组合 4.研究文章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 之间的内在联系 5.理清顺序,抓住要点,从具体语言 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能概括段落 中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全文中心 6.在整体阅读中通过审读标题、寻找 文章的中心句、概括文中重点段落的大 意等方法,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 度。 1.含义深刻、蕴涵文章主题思想、 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概念 2.文眼、主旨句、过渡句、深化 句和总结句 3.文章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 对重要概念和新知识的阐释;能 集中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 主旨的语句;含意深刻、比较难 懂的句子 4.文章结构、段落结构、段与段 的逻辑关系、句与句的逻辑关系 5.概括段落中心、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全文中心 6.提取要点、抽象说明、综合归 纳 【真题共赏】 1、(2012 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 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 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 果。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 果都是科技黑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 知识进行选择。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 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 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 ——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 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 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 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 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 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 要。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 2 印记,这就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 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 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 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黑箱在使科技知识被使用者广泛共享之时,也往往使这部分知识因 共享而贬值甚至被人遗忘。那么还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例如 电磁理论、牛顿力学,甚至四则运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技术所构成的平台还有一 个历史维度。时至今日,历史上的很多技术已经失传或过时,但是也有相当多的技术流传至 今,例如中国的针灸,以及散落在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等科技黑箱都是如此。这提示我 们,对于历史上存在过的知识应予宽容。此外,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 于是就可能发生对科技黑箱的滥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 哪一刃都变得更为锋利。 (摘编自吕乃基《行进于世界 3 的技术》 1.下列对于科技黑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黑箱,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而科技黑箱,则至少它的设计者理解 和掌握其中所含有的知识。 B.与黑箱不同,科技黑箱的操作是可控的,使用者不必透彻掌握其工作原理,只需按 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C.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 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 D.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如电脑、手机,都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 学等知识,可以说,是科技造就了科技黑箱。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词语概念的理解。能力层级为 B。原文第一段第四句话 “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 原文是“选择”而备选项为“修正”,显而易见,不符合文意。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当今世界,每一个科技黑箱的使用者都能像牛顿一样“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 进,这个“巨人”就是科技黑箱。 B.知识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这是现在计算机天才、黑客和神 童不断出现的根本原因。 C.越是高端的科技黑箱,主体对它的干预就越大;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实践也随 之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 D.使用者表面上是在支配着科技黑箱,但实际上他们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了 科技黑箱潜移默化的影响。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理解和分析能力。B 项原文信息,“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 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每 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备选项说 法过于绝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A.新的科技黑箱能够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提供崛起和赶超的机会,他们即使 没有掌握科技黑箱中的知识,也可以享用这些知识。 B.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 但提示我们,应当对这些知识予以宽容。 C.科技黑箱不仅包括当代的高科技成果,也包括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很多技术,如中国 的针灸以及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 D.由于科技黑箱使用简单方便,于是就可能发生滥用的现象,其直接后果就是科技这 把双刃剑的那一刃都变得更加锋利。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信息推断的能力。将备选项与原文比较,“科学技术是一把 双刃剑,科技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为锋利”。可以看出 D 项在说法上明 显有问题,“科技黑箱”与“科 技”在概念含义上是不同的。 2、(2012 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5—7 题。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这是李白 《横江词》的第三首。横江即采石矶对岸的横江浦渡口。王琦《李太白集辑注》引有胡三省 《资治通鉴注》,“扬子津在今真州扬子县南,”扬子县位置在江都(扬州)西南,已靠近大 江,扬子津更在其南,则是江边的津渡了。李白在诗中所以会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正式 这个缘故。扬子津当时必然久已驰名,因为它乃是从江都入江的运河渡头,可是开元之后却 为瓜洲所取代,中晚唐人诗中提到瓜洲的很多,而扬子津却很少见。胡三省乃宋元间人。那 时候《资治通鉴》就已经需要有人来为扬子津做注了。扬子津作为运河渡口自然早已有之, 扬子县的得名因此有可能是出于扬子津,然而它自身却久已沉埋,不为人所知晓了。 扬子津原来是个近江面的较低洼处。可是它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并不正好相 对,嫌偏西了一些,而江中靠北岸处又有沙洲,这就造成了航行上的不便。《新唐书齐浣传》: “(浣)迁润州,州北距瓜步沙尾,纡汇六十里,舟多败溺,浣徒漕路由京口埭,治伊娄渠 已达扬子,岁无覆舟,减运钱数十万。”也就是说,渡江进入北岸的运河,不再通过扬子津, 而是通过新开的伊娄河到达扬子县。李白《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贪》诗云:“齐公凿新河, 万古流不绝。”指的便是这条河,而瓜洲从此也就取代了扬子津,成为大江北岸运河的著名 津渡。白居易有《长相思》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白居易的时代去开 元未远,而瓜洲就已经成了古渡头,至于比起瓜洲来更古的扬子津,自然是早已在人们的记 忆之中消失了。 瓜洲浦成为便利的津渡是犹豫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而京口的漕路是在开元二十五年 齐浣迁润州后才兴修的,换句话说,旧漕路原来并不通京口。而要开辟一条通京口的新漕路 却是十分艰辛的。宋代《新唐书音训》云:“京口在润州城东北甘露寺侧。”甘露寺正位于北 固山,所以迁徙这段漕路,势必要紧贴着北固山下与山根的顽石打交手战,这样的工程自非 一日之功。这也就是李白《丁督护歌》中所描绘的“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的施工场面。 过去有些注家以为“无由达江浒”是犹豫运载石头的缘故。其实水运主要看舟船的吃水量, 而不在于运石头还是运粮食,只要不超过吃水量,运什么都一样可行。其所以“无由达江浒”, 只是由于山下的顽石还没有被凿通而已。这里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可以为瓜洲浦取代扬子津这 一变迁作证,而同时《横江词》为李白早年作品,也就又多了一条证据。 (摘编自林庚《闲话扬子津》) 4 5.下列关于本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白《横江词》第三首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是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长江边上有 名的运河渡口。 B.中晚唐人的诗中很少提到扬子津,是因为当时瓜洲已经取代扬子津成为长江边上的 运河渡口了。 C.胡三省虽然是宋元间人,但是读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已经有困难,需要有人 来做注解才行。 D.扬子县位于江都的西南方,之所以被命名为“扬子”,可能是因为该县的南部有久已 驰名的扬子津。 答案:C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章意思的能力。结合原文理解,表述上有误。C 项,原 文的意思是胡三省时代,《资治通鉴》就已经需要为扬子津作注,不是说胡三省读《资治通 鉴》有困难。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扬子津是长江边上的低洼处,并且跟南岸的运河渡口又不正好相对,而江中正对扬 子津处又有沙洲,造成船舶航行十分不便。 B.齐浣迁官润州之后,把长江南岸的漕路迁徙到京口,又在北岸开凿了伊娄河,这样 船舶渡江以后,就不再通过扬子津北上。 C.瓜洲浦地处伊娄河的入江处,由于正对着南岸江边的京口,并且京口已经开凿了新 漕路,所以瓜洲浦就成为一个便利的渡口。 D.有注家认为李白诗句“无由达江浒”,是说由于石头过重,无法用船运到江浒。其实 用船运石头和粮食是一样的,注家此说不能成立。 答案:A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章意思的能力。A 项,“江中正对扬子津处又有沙洲” 没有依据。原文是说“江中靠北岸处有沙洲”,没有说“正对”。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来说,扬子津嫌偏西了一些,瓜洲浦则正对南岸的 京口,所以瓜洲浦在扬子津的东面。 B.齐浣对漕路的改造,使船舶渡江到达北岸运河渡口的行程缩短了,并减少了覆舟的 危险,为航运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C.从礼拜《丁督护歌》中的“万人凿磐石”一句,可以知道开辟京口漕路的过程是非 常艰辛的,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D.文中所引礼拜的三首诗正好反映了瓜洲浦取代扬子津的历史变迁,其中《横江词》 写作最早,《丁督护歌》则写作最晚。 答案:D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推断的能力,需要根据原文信息和科学知识推断。D 项中“其 中《横江词》写作最早,《丁督护歌》则写作最晚”的表述错误。原文只说了《横江词》为 李白早年作品。 3、(2012 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围棋与国家 林建超 5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 的源头想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 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 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 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 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 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 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 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 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他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 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他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 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动伦理观念。后来,人们逐步认 识别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 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 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 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 定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 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 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 术和技能形式。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 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 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 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 (节选自《围棋与国家》,有删改) 6.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 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B.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 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C.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 们的喜爱和重视。 D.魏晋时人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棋登入 “国艺”的殿堂。 答案:B 解析:A 项,“发源于”错,原文第一段是“极可能源自”,将或然表述为必然。C 项“西 6 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错误,原文第四段说“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东汉时” 错,原文第四段为“东汉中后期”,扩大了时间范围。D 项,“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 识”错,属张冠李戴,原文最后一段说魏晋时期的人们突破了儒家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 的范围。 7.对围棋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围棋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对个人修身养性,对民族社会的群体 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B.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在社会实 践的对比中确立起来。 C.自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后,围棋就成为儒 士必备的艺技。 D.围棋作为“国艺”,是一种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从国家层面上能够反映民族精神 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 答案:C 解析:C 项,“自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后”时 间界限与原文不符。原文第五段时间仅限定在“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 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围棋就成了儒士必备的艺技” 都是有利这一认识后产生的活动。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围棋的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情色彩的主观结论,而是随着人们对 其功能和价值认识的深入逐步确定的。 B.围棋因为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在东汉中 期就凭借着其本质上的优势而盛极一时。 C.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了围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 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 D.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过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 发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 答案:A 解析:B 项,“盛极一时”夸大了程度,原文第四段是说东汉中期后,“围棋更加受到人 民的喜爱和重视”。C 项,“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 错误,原文第六段说“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D 项,“只要把‘过艺价 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在文中无根据。 【命题趋势】 1.在选材上,既体现鲜明时代特色,又不乏地方特色;选文类型上,明确规定论述文 本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 2.阅读量加大,但阅读难度会有所降低,考生一般能读“懂”文章,不会在专业术语 上设置障碍。 3.在题型上相对稳定,仍是选择题和简答题。 4.在知识考查点上,词句理解、信息筛选是考查的主流,文意把握逐渐增加,注重对 作者态度观点的把握。 7 【考点透析】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某一事物的所有性质及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 系,是该事物的属性。其中,为该事物所特有并对该事物有决定意义的属性,是本质属性。 概念和词语有联系也有区别。概念是词语的思想内容,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思想;词语是概念 的存在和表现形式,是表示事物或概念的语言形式。不同的民族对于同一事物的正确反映是 相同的,同一民族的语言中,也常常用不同的词语去表示同一的概念。概念是思维的起点, 一切科学都是由一系列概念组成的理论体系。 所谓“重要概念”,就是指含义丰富深刻,能够蕴涵文章主题思想,能够体现作者观点 态度的概念,一般涉及以下三点:①根据上下文推断含义深刻的概念;②根据上下文把握重 要概念的语境义;③根据作者的观点理解重要概念的隐含义。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既 有对文章全局的“整体把握”,又要根据词语的具体语境来体会。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所谓“文中重要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是指对语段、意义层次、篇章 等内容或形式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句子。一般来说,这样的句子可以算是重要的句子。从内容 上看,是指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句子,段落中那些有概括段意作用的句子;从表达方式 看,是指那些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的句子,那些发表议论的句子;从结构上看,是指那些能 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句子,表示承前、启后、过渡的句子,有重要指示代词的句子,位于 全文或全段开头、结尾处的句子;从修辞上看,是指那些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反复、 象征手法的句子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句子。此外,还有一些警句。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阅读目的取舍信息的思维活动,捕捉和选取有效的、符 合阅读目的的重要的语句,体会有关语句的隐含信息,舍弃无关紧要的内容。整合,就是将 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整理综合。重要信息,是指文章的基本内容,比如基本概念、新的见解、 对概念的阐述以及那些表明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筛选和整合”一是指能够识别材 料中信息的正误,二是指能够从文章中筛选出符合试题要求的有关语句,进行简答表述。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是指对语言材料的组织安排,是文章的骨架和重要的表现形式。思路是指按照 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 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一个 方面到多个方面沿着一个中心线索,把要表达的思想通过内容组织成一个严密的整体。 文章的结构和思路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作者对事物内部联系的认识、思维发展的过 程都要通过结构、层次和段落传达出来,文章的结构安排是由思路决定的,思路是结构安排 的依据和理由。文章的结构组织是否清晰、严密,又表明对所写的客观事物是否形成了鲜明 的印象、想法、态度和感情。 高考对文章的结构和文章思路的考查,大多与文章的段落、句群相联系,考查对文章结 构、段落结构、段与段的逻辑关系、句与句的逻辑关系等。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就是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内容进行进一步分析 和整理的阅读思维过程。一般来说,一篇文章的每一个主体段落都相对集中表达了一个中心 8 思想。我们把这个中心思想叫做段落的中心。段落的中心有时用中心句或中心词加以概括, 这种中心句或中心词往往分布在段首的开启句或段末的收束句。有的段落没有中心句或中心 词,这就要在深入把握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找到一个上位的词句总括全部内容,这 就是概括段落的中心。一个段落的中心往往就是全文的一个内容要点。一般来说,文章有几 个主体段落就有几个内容要点。多个内容要点按或并列、或对比、或层进、或阐释等关系组 合在一块,就形成了文章的中心。论述文中的内容要点大多是全文的分论点,全文的中心意 思大多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与中心论点大多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是从具体语言材料中抽取文章主要内容,逐步上升到 理性认识的阅读思维过程。这个过程包含概括段落中心、归纳内容要点、概括全文中心三个 循序渐进的过程。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论述类文本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对论述的社会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一般来说,论述 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明确的。在整体阅读中可以通过审读标题、寻找全文的中心句、概括 文中重点段落的大意等方法,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论述文从总体上看作者的观点态度 是明确的,但具体到文中某一部分内容的观点态度,如引用、转述别人观点时作者本人的意 图就比较隐蔽,这时就需要对不同人的观点结合语境作求同存异的分析,以明确作者的态度。 概括的方法有三种:①提取要点,即判定中心句。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明的文 章;②抽象说明,即用自己的语言对文章的观点态度进行分析;③综合归纳,即把文中的分 论点综合起来进行阐述。 【方法指津】 1.做论述类文本阅读题,首先要有三个意识:文体意识、文本意识、规范意识。“文体 意识”即要把握论述文的文体特点,论述文是典型的议论文,要抓住议论文的三要素,根据 议论文的行文思路去阅读文章;“文本意识”即要把握答案来自文中的原则,考纲对论述文 的能力要求是基本阅读,不需鉴赏,所以一般答案都能在文中找到相关信息,答题时根据不 同问题在文中找到相应的答题区域,然后提取关键信息组合作答;“规范意识”即要规范作 答,如果是归纳要点的题要分点作答,不同点体现不同角度,另外要注意根据问题角度来作 答,不要答非所问,做到答案清晰简洁。…… 2.其次答题要做到六要: 一要整体把握。答题要在通读了全文之后再动手,有时甚至需要读两遍,才能真正读懂。 只有读懂了,答题才会准确。可以先浏览问答题内容,一般问答题都会涉及全文的主要内容, 带着问题阅读,有利于迅速把握文章要点。 二要找准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完整 的句子。 三要分析论据。一方面要分清是事实论据还是理论论据,另一方面要能分析此论据是用 来证明什么观点的。 四要明确论证方法。辨明文章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其中,举例论证比较好辨别,道理 论证一般指引用了名人名言做论据的,比喻论证指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对比 论证一般需找出正反两方面的论述。…… 五要分析文章的结构。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引 论——本论——结论)。要理清文章的思路:看开头提出了什么问题,是从几方面分析论证 9 的,其中着重论述的是哪个方面,再进一步思考这样安排的道理。 六要分析议论文的语言。要注意理解富有概括力的关键性词语,议论文的语言一般概括 性强,利用比较抽象的词语表现丰富的内容。只有联系作者观点和全文内容,才能有准确的 理解。 3.选择题答题技巧 ①筛选定位:找准、找全与选项对应的原文。 ②对照比较:看选项的话题、说法及遣词用语与原文相比在语言文字上有无变化,如何 变化,变化后的内涵外延等是否相同。 ③排除确认:每个错误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 据排除的。 要注意对选项中摘抄原文语句多、结构形式类似、上下文能找到某些词语的选项,不能 盲目认同;而对那些改换了说法,改换了表达形式,找不到相应词语和句子的选项,不能轻 易否定。这种流于形式的对比,实际上并没真正读懂文章。有些概括性较强的选项,原文根 本没这句话,若简单地与原文去对比,极易出错。一定要从是否符合原文意思,符合逻辑性 上去思考判断。另外还要了解干扰项的特点,干扰项的设置方式主要有:过于绝对、以偏概 全、混淆时间、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强加因果、答非所问等。要把握以下几组转换区别: 部分与整体、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先期与后期、主要与次要、原因与结果、言此与言 彼、肯定与否定、客观与夸大、有据与凭空。 4.主观题答题技巧 (1)理解重要词语 理解重要词语的含意,首先要注意断它们是否用修辞手法,组织答案时要化虚为实;其 次要注意所考的词语的词性和结构以及限制语,组织答案时务必做到词性、结构一致,同时 不要漏掉对限制语的解释, 要紧扣所写对象来理解。 (2)理解重要句子 答题时首先要把握句中的重点词语,重点揭示重点词语的内涵,原句的语序一般不需做 大的变动;其次要结合句子的结构特点,找准陈述主体;另外要注意抽象的句子一般要结合 上下文具体阐释。 (3)概括要点 首先要学会审读题干,按要求作答,不要答非所问,其次答题时要注意以下步骤:①锁 范围,定信息;②分层次,圈要点;③看赋分,配答案;④炼语言,分条答。 (4)分析材料的作用 议论文的材料是为论证观点服务的,所以此类题答题主要是要学会分析观点和材料的 关系,弄清所选材料是为论证哪个观点或中心句服务的,从而准确作答。 【应试策略】 总的来说,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方法技巧有以下几点: 1、通读原文。 先仔细阅读所给的文章,标记重要信息,做到句清段结。了解文章说的是什么事,或讲 的是什么理;文章涉及到什么人,什么观点等。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概括,我们都必须首先 通读全文,然后抓住文章里的那些关键性的词、句,这些关键性的词语或句子多出现在文章 的开头、结尾,还有一些就是在文章的过渡处。有的时候,文章的题目里也透露这作品主旨 10 的天机。总之,文章的一些敏感部位,常常明摆着或隐含着文章的中心思想,我们只有抓住 了这些,才能准确的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2、细读试题。 对材料有了总体印象后,应根据试题仔细审准题意,弄清题目要求,即从内容上弄清是 有关什么的选择,从选择标准上看清是选说法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要善于从题干中搜寻隐 含的信息。体会命题意图。题干的设置通常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 题意图。前两者是显性的,后者则是隐性的,但却又是最为关键的,它直接关系到答题的方 向,与命题意图吻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要努力通过题干去揣摩命题的意图。寻找阅读区间。 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信息,以题干的“此信息”去求答案区间的“彼信息”。传记作品包含 了议论和抒情,这些就是答题的重要区间。最终,我们要具有信息筛选与语言转换整合能力。 转换说法、语言重组、提炼概括等。还表现在试题的题干上,因为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题干 的设置十分巧妙,颇具匠心,具有很重要的暗示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有 效信息,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3、题文对应。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有一个基本原则:答案就在原材料中。为此,根据题意,从原材料 中找出与各个选项相对应的句段,并从这些句段中提炼有效信息,找准已知条件,作为解题 的依据。这是答题的关键。 4、筛选答案。 做客观题筛选时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变”。 如果选项在原文基础上出现了修饰、限制、补充成分的培养,那么就要特别小心是否出现了 范围的扩大或缩小,程度的加深或减轻,数量的减少,是否改变了原有的因果关系、先后顺 序、主次关系,是否将或然性变成了必然性,预见性变成现实性,将来时变成了完成时等等。 5、准确判断。 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必须做出客观周全的判断,不可以偏概全,不可主次颠倒, 不可主观臆断。文本的主要观点是隐藏在文本采用的材料之中的,基本倾向是隐含在作者对 材料的处理和评说之中的,对文本材料的解读、对作者材料处理与评议的分析是我们获取文 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认识的必由之路。离开了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准确判断, 就失去了对其进行“负责任”的评价的基础。 【名校模拟】 (2012 届山东潍坊高三仿真试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6~8 题。 从历史的角度看,儒学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大成,其后绵延不绝,及 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儒学既是安身立命之学,更是经世致用之学,是二者的有机 统一。 儒学作为一种安身立命之学,所突出的是儒学的“内圣”层面,所解决的是人的精神生 活、精神境界、精神寄托、精神安顿问题,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精神家园问题。孔子讲“乐 道”,讲“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孟子讲“养心”,讲“收其放心”,讲“理义之悦我 心,犹刍豢①之入我口”,皆在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生活的满足,皆在致力于精神境界、道德 境界的提升,并从此种满足与提升中获得精神的愉悦。 儒学作为一种经世致用之学,所突出的是儒学的“外王”层面,所要解决的是经济发展 和社会进步问题,是人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问题。儒学特别强调“学以致用”, 11 强调“兼善天下”,强调“立人达人”。孔子弟子子夏说过一句十分著名的话:“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表面上看,这是提倡一种读书做官论,然究其实质而言,这却是儒家入世 品格和用世精神的最通俗表达。在一定意义上,入世和用世是儒之为儒的关节点,在天下无 道的现实面前,以道家为代表的隐者认为洁身自好才是明智的选择,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则 认为,正因为天下无道,才有变革现实的必要,在变乱世为治世、变无道为有道的过程中, 人生才凸显出其意义与价值。 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包括儒学在内的传统文化的滋养和作用,这一点已为越来 越多的有识之士所普遍认同与接受。那么,儒学自身在未来中国将如何发展,或者说如何继 承发挥儒学的积极作用呢?儒学的未来发展、未来前途显然不在于儒学地位的刻意拔高或刻 意贬低,不在于将儒学玄学化或庸俗化,而在于实现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 儒学原本就有大众化、平民化的特点,原本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极高明”讲 的是,儒学与道学一样。“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综岁百代”是说儒学乃是古往今来历史 经验、思想文化的综合、总结,“广博精微”是说儒学的内涵丰富,见懈深刻。“道中庸”讲 的是,儒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众,很平常、很平实,不是“玄而又玄”的贵族化, 玄学化的学问。然而,现在儒学却被一部分学人弄得“玄而又玄”,即高明而不中庸,特别 是现代新儒家的努力,强化了儒学的高明的一面,削弱乃至舍弃了儒学的中庸的一面,以至 陷入纯粹的形而上学的歧途。这是一种值得注意,急需纠正的不良倾向。 儒学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从形而上落实到形而下,必须跳出“玄学化”的怪圈, 必须走出书斋,走向生活,走向实际,走向大众。这样说,并不表明儒学的学理探究不必要, 不重要,事实上,正常的儒学的学理探究正是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没有儒学的学理探究的不断深入,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便只是纸上谈兵,或误入庸俗化、 低俗化的新的岐途。应有更多的同仁来做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的工作,这是儒学自身发展 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节选自 2010 年 11 月《光明日报》) [注]①刍豢:泛指牛羊犬豕之类的家畜,也指供祭祀用的牺牲。 6.下列关于儒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学是孔子所创立的,但孟子和荀子分别为儒学的发展和集大成作出了极大贡献。 B.儒学创立虽然已有了上千年的历史,但发展至今仍有一定的生命力。 C.儒学将安身立命和经世致用做到了有机统一,“内圣”和“外王”并重。 D.儒学彻底解决了人类社会的精神家园问题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问题。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孔子和孟子都主张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生活的满足,都致力于精神境界、道德境界 的提升。 B.儒家原本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综合总结了古往今来历史经验、思想文化, 内涵丰富,见解深刻。 C.子夏说过“学而优则仕”,这虽然有提倡读书做官之嫌,但归根结底还是强调儒家的 入世品格和用世精神。 D.道家历来主张洁身自好才是明智的选择,而儒家无论何时都将变革现实、变无道为 有道作为自身的使命,并以此来凸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儒学既然具有安身立命之用,又有经世致用之效,所以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 12 作为传统文化的儒学的滋养和作用。这一点即将被有识之士认同与接受。 B.儒学原本就有大众化、平民化的特点,而“道中庸”体现的正是这一特点。所以, 儒学只要走大众化、平民化的道路就可以健康发展。 C.现代一些新儒家努力在强化儒学的高明的一面,削弱乃至舍弃了儒学的中庸的一面, 致使儒学被弄得“玄而又玄”。 D.儒学的学理探究正是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不断深入 儒学的学理探究,儒学才能避免走上庸俗化、低俗化的歧途。 参考答案:6.D(“彻底解决了”不当) 7.D(应为“在天下无道的现实面前,道家洁身自好,儒家变革现实”) 8.C(A.“即将被认同”错;B.“只要……就”错误;D.原文:“正常的”儒家学理探究是 前提和基础,“只有”不妥,绝对化) (2012 年唐山一中高三仿真考试)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的山水画作为文人对自己生存环境——大自然的观照,深深的打上了意识形态的烙 印,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哲学内涵。山水画虽然以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但在中国山水画的水 墨写意中,两度(平面)空间、多点透视及线的表现特点又不是客观真实的再现,这充分体 现了中国山水画“以形媚道”和“天人合一”的两大特征。西方人一直对中国画家早就能够 完整地表现出山水百思不解。山水画的出现的前提包括非拟人的自然哲学,在古希腊的地中 海地区,洛克利歇斯的《神圣的自然》就是这一哲学的最基本的文字表述。那时的古希腊地 中海地区出现了一种有创见的、有发展前途的西方山水艺术。它远远先于远东地区的山水画, 但后来的基督教改变了这一切。西方山水画艺术被扼杀、中断了,直到文化复兴运动后,一 些思想家和艺术家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山水画才得以重新发展。然而在中国,自然哲学一 直把人和自然看作是无法分割的整体,这种“天人合一”的观察自然的方式,为山水画提供 了创作前提。中国山水画在“以形媚道”的创作思想指导下,以似与不似、虚虚实实的创作 方法把自然和人格之美结合起来,通过对自然界的山川、草木、宇宙、大地的赞美来表现出 人的理想心态及人格。 传统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哲学思想,渗透在中国人生活的方 方面面,也同样影响着历代画家的审美世界观。在山水画史上,许多画家在创作中刻意表现 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并对人类心意与自然物性的对应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 老庄理论认为,最高的智慧不是站在客体之外去认识把握客观规律,而是需要尽可能地 融入客体之内去体会、理解,使主、客体完全融合。道家的这种哲学精神,转化成了中国艺 术的主要精神。作画时,不局限于同一时空的写实,而是凭记忆按照心想去表现景物,力求 达到“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的自由境界,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对道的感悟、 体验、转述、传达与表现。这种以道为本体存在,在空间意识上建构一个永恒的“质有而趣 灵”的空间艺术表现,惟有山水画特殊的散点透视法才可以表达。道家对自然的直观一直是 中国山水画家的神秘的一面,直至后来披上了禅宗的外衣。 禅宗是佛教中惟一推动山水画发展的部分。禅的实质是“释迦其表,老庄其实”;但是 禅对人生及宇宙的直觉体验,“顿悟”其中的奥妙玄机,比道家略高一筹。禅的神秘的哲学 精神是将儒、道、佛、印度教的思想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的观察宇宙人生的思维方式,其 本质是一种生活体验。禅宗无视保守主义、形式主义、公式主义即任何约束和限制的东西, 禅宗象征着绝对自由,这给画家们发挥创造力提供了无限的空间。禅宗还主张“心造万物”, 强调心是物质世界的主宰。这些观念对中国山水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画家们在作画时力求 13 简单、随意,把画作为纯粹的内心直觉体验。画家从第一笔开始到最后一笔收束,由心主宰 画面中天地间万物。禅宗对有限与无限的自然空间的体验,把中国山水画推向了更灵远的意 境。 (摘编自周小平《浅谈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山水画的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的自然哲学一直把人和自然看作是无法分割的整体。“天人合一”既是中国山 水画的特征,也是其创作前提。 B.古希腊的地中海地区,洛克利歇斯的《神圣的自然》就是对非拟人的自然哲学最基 本的文字表述,该哲学是山水画的出现的前提。 C.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赞美来表现人的理想心态,这是“以形媚道”在中国山水画创作 方法上的具体体现。 D.在禅宗的影响下,画家们作画力求简单、随意,把画作为纯粹的内心直觉体验,在 整个作画过程中,由心主宰画面中的天地万物。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山水画水墨写意中,两度(平面)空间、多点透视及线的表现特点决定了它不 以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 B.因为禅的实质是“释迦其表,老庄其实”,兼融两种哲学思想之长,同时禅对人生 及宇宙是直觉体验,所以比道家略高一筹。 C.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山水画家在创作中刻意表现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并 对人类心意与自然物性的对应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 D.中国传统的儒道释思想对山水画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禅宗更将其推向了 更灵远的意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论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西方人一直对中国画家早就能够完整地表现出山水百思不解,是因为西方山水艺术 的出现远远先于中国的山水画,但后来被扼杀、中断了。 B.老庄理论认为,最高的智慧是需要使主客体完全融合。中国山水画的精神,主要从 道家的这种哲学精神中转化而来。 C.“禅”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生活体验。禅宗象征着绝对的自由,这一点与 道家思想有所契合。 D.唯有中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能够使“质有而趣灵”的空间艺术得以实现,这使中国 的山水画在空间艺术表现上无法超越。 参考答案:1.B(“山水画的出现的前提包括非拟人的自然哲学,在古希腊的地中海地区, 洛克利歇斯的《神圣的自然》就是这一哲学的最基本的文字表述。”注意原文“包括”一词, 说明“非拟人的自然哲学”是山水画出现的前提之一。本句表述以偏概全。) 2.D(A 项,偷换概念,原文“山水画虽然以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但在中国山水画 的水墨写意中,两度(平面)空间、多点透视及线的表现特点又不是客观真实的再现”;B 项,“兼融两种哲学思想之长”无中生有,原文中找不到依据,同时“所以比道家略高一筹” 属于断章取义;C 项,原文“许多画家在创作中刻意表现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这里故意 扩大“画家”的范围。) 3.C(A 项 强加因果;B 原文 “道家的这种哲学精神,转化成了中国艺术的主要精神”, “主要精神”不等于“主要”发展来源;C 项 根据第三段第三行提到作画时受道家思想影 14 响,力求达到自由境界与禅宗象征着绝对自由有契合之处,可知 C 项正确。D 项 “这使中 国的山水画在空间艺术表现上无法超越”,原文无据,属无中生有。) (2012 学年度南昌市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技术风险与知识博弈 现代科技带来的技术风险分为技术本身扣使用者两类原因。技术本身的原因主要是技术 的局限性、不成熟,没有开发出和安全技术相配套的技术等。技术使用者酌原目主要是使用 者操作不当,忽视、粗心或不套使用与之相配套的安全技术等.但在现实中人为的原因可能 更多一些。我们无叔要求科学加为我们提供完全确定的知识与安全的技术,但若科技工作者 不是过分相信其知识和技术的确定性.而是对其中的不确定性加以关注的话,就有可能减少 技术风险导致的伤害。 技术风险本质的根源在于科技本身的不确定性和副作用。人类过分相信自己的科学理 性,竖信只要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就能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一切问题.竖持科擘至上静、科技 万能论。这种片面的乐观主义导致科技发展缺乏应有的规范和预警。科学技术不受限制的发 展,一方面加强了对自然的控制,但同时也使这种控制达到极限,因为由这种控制所产生的 是新的意外后果,即产生各种风险和危机。 现代化初期,人们总是试图利用科技手段来定位并控制风险,通过进一步发展技术来规 避风险,消除不确定性,认为只需掌握更好的技术、知识、方法,并且更准确地重建联系和 模型,就可对一切事情应付自如。事实上,这种认知往往会带来更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使 我们真正置身于后果严重的“风险社会”中。事实证明,为追求客观性和确定性而发展起来 的科学技术却会引起更大、更长期的不确定性,尤其在技术资本主义时代,这一问题变得更 为突出。为了执行和完成难度很大的确定性判断,各种门类的专业系统程序自身设计超乎寻 常的复杂,然而这种复杂性可能会将更多、更大的不确定性带入这个人类世界,可能会导致 更大范围、更大程度的混乱无序,甚至会导致更为迅速、更为彻底的瓦解和崩溃。可以说, 技术风险的存在,既体现了人类智慧的高度和理性的力量,同时也暴露了理性的弱点和限度。 另外,在控制和治理技术风险方面,又往往会陷入风险循环论的怪圈。用技术手段和方 法来化解风险、危险,建立灾难的风险预警与控制机制,又必然会导致另一种我们所不愿意 看到的结果,那就是这种风险预譬与控制机制可能会产生新的进一步扩展的风险.可能会导 致更大范围和更大程度上的危机和无序。这种多元复杂背后的风险循环和风险辐射问题不容 忽视。 技术风险的问题与技术政策密切相关.而技术政策的最终形成是多方知识博弈的结果。 传统技术政策注重促进技术,而较少关注对技术后果的控制。对于现代科技的技术风险控制, 是公共干预技术发展的主要领城之一。针对技术变迁对人的安全、健康、环境、工作和更新 的社会模式的影响,相应的应对系统显得迟钝而滞后,以至于很少能提供真正对技术改革的 机会。在这种情境中,工具理性垄断着关于风险的解释与判断标准,专家们控制着社会的技 术选择,掌握着关于科技风险的社会判断和政策制定,而作为外行的普通公众则因为知情不 充分而被剥夺了参与评论的机会。 (摘自《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1 年第 3 期,作者张彦,有删改) 7.下列关于“技术风险”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技术风险是指困受技术埽限性和不成熟影响以及缺乏与安全技术配套的技术而产生 的风险,科技本身的不确定性和副作用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B.技术风险包括技术本身的风险和技术使用者方面的风险,风险减少与否在某种程度 15 上与科技工作者能对技术的不确定性的关注程度有必然的关系。 C.技术风险中人为的因素较技术本身的因索可能更多一些,人类的科学理性和盲目乐 观使得科技发展缺乏规范和预警.从而产生新的风险和危机。 D.技术风险的相关问题与多方知识博弈之后形成的技术政策密切相关,多方公共干预 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领域就是对现代科技的技术风险控制。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技术风险的两方面原因中,技术使用者如果在使用技术时操作恰当,重视或会使 用与之相配套的安全技术等,也能够减少风险伤害。 B.利用科技手段控制、规避风险,在现代化初期产生过积极有效的作用,但随着各种 门类的专业系统程序的复杂化,可能导致更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C.控制和治理技术风险的同时,必须重视新的进一步扩展的风险的出现,因为技术风 险有时候会落入风险循环和风险辐射的怪圈。 D.现代科技条件下,既要注重技术,也要注重对技术后果的控制,其应对系统甚至要 超前考虑,提供真正对技术进行改革的机会。 9.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从某些方面来说,技术风险中人为的原因可能比技术本身的原因要多。科学家如果 能及早关注某些技术的不确定性,就有可能减少这些技术对人类的伤害。 B.现代社会技术风险是技术发展中的客观产物,但通过运用技术方法建立灾难的风险 预警与控制机制,就可以规避风险、化解危险。 C.利用科技手段来定位并控制风险,就可对一切事情应付自如,这种认知,往往会带 来更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 D.对技术风险的预警、控制和治理,体现了人类应对技术风险的智慧达到一个新高度, 从而更多地提供真正对技术改革的机会。 参考答案:7.D(A“因受技术局限性和不成熟影响以及缺乏与安全技术配套的技术而产生 的风险”只是“技术风险”的一个原因,即“技术本身的原因”;B“有必然的关系”错,原 文是“就有可能减少”;C“人类的科学理性和盲目乐观”错,原文是“人类过分相信自己的 科学理性”和“片面的乐观主义”。) 8.B(根据第三段“事实上,这种认知往往会带来更大的风险与不确定性,使我们真正 置身于后果严重的“风险社会”中。事实证明,为追求客观性和确定性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技 术却会引起更大、更长期的不确定性,尤其在技术资本主义时代,这一问题变得更为突出。” 可知) 9.B(这种风险预警与控制机制可能会产生新的进一步扩展的风险,可能会导致更大范 围和更大程度上的危机和无序。)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 2011 届高三第八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 环境文化与民族精神 什么是环境文化? 凡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型 态。即是环境文化。环境文化是人类的新文化运动,是人类思想观念领域的深刻变革,是对 传统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超越,是在更高层次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与回归。几十年来,环境文 化的理念广泛渗透到人类经济、科技、法律、伦理以及政治领域,预示着人类文明已从传统 工业文明逐步转向生态工业文明,并将以自然法则为标准来改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中国山地占全国总面积三分之二。自东向西的三大阶梯缔造了主要江河西水东流的基本 16 态势。汹涌澎湃的江河之水把中华民族紧紧相联,这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黄河文化、 长江文化乃至中华文化。形成了大中华特有的民族性格与伦理体系。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弘 扬环境文化,便是对中华民族大好河山的挚爱,便是对中华民族地理环境统一性的认同,便 是对中华民族团结稳定的奉献。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与当今世界方兴未艾的环境文化惊人的吻合。众所周知,中华 传统文化从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信道法自然,遵循自然法则,追求天人合一,信奉众 生平等,关注生命的安全和文明的延续。以此精神为基础,中国传统的哲学宗教、文学艺术、 医学养生、棋艺茶道,无不展现着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无不表现着深刻睿智的生态文明, 无不浸润着天地人文的和谐美感。综观世界,俯仰古今,数千年来,世界不少文明古国,都 曾有兴盛一时的文明,但终因破坏了自然,文明也就到了尽头。唯有中华民族同根同种同文 完整地保留下来,延绵不绝。 中华民族是个处处谈文化学文化的民族。环境文化所倡导的生态文明,必须从全社会的 各个层面予以推动。古人云:“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之难作于易,天下之大作于 细。”大事业的基础,体现于无数的小事与细作之中:从森林公园到宗教场所,从街头雕塑 到厕所文明,从公益娱乐到社区卫生,从幼儿启蒙到大学环教,从禁止随地吐痰到义务植树, 从绿色标签到绿色技术,从尊重历史到修复遗产……全社会所有层面都可以成为我们倡导弘 扬环境文化的领域。我们要用一系列手段去宣传、动员、组织环境文化的多种活动,要营造 全民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要将全社会环境文化的共识演化成人人皆守的规范准则。 (选自《新华文摘(精华本》) 12.下列对环境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环境文化研究的对象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 B.环境文化既是人类的新文化运动,也体现了更高层次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 C.环境文化具有渗透性,影响的范围不断扩大。 D.环境文化能改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只有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弘扬环境文化,就能形成团结稳定的民族精神。 B.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性格;中华民族是一个只重“小事”与“细 作”的民族 C.如果其他的文明古国重视环境文化,其文明就不会湮灭并能完整地保留下来, D.从小事作起,重视生态文明,有利于将全社会对环境文化的共识演化成规范准则。 14.结合文章内容,分条概括环境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6 分) 12.A(研究的对象不是关系,而是和谐关系) 13.D(A.混淆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B 只重不合文意. C 假言推理不当。根据文意,只 重环境文化,文明不一定完整保留。但不重环境文化,文明则难以完整保留。) 14.①有利于形成团结稳定的民族性格与伦理体系。②有利于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并由 此产生中华文化的内在精神。③有利于民族文化与文明的延续与传承。中华民族是个处处谈 文化学文化的民族苏轼的美学理想和审美情趣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浪漫注意思潮具 有重要的先驱作用。④有利于优化建立生态文明,形成文明氛围,提升民众的素养。 (山东省山师附中 2012 届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历史”的层次 王立群 17 “历史”一词的建构实际上包含着四个层次:一是“真实的历史”,二是“记录的历史”, 三是“传播的历史”,四是“接受的历史”。 “真实的历史”是指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和已经逝去的历史人物。“真实的历史”具 有两大特点:一是惟一性,二是不可重复性。 “记录的历史”是历史学家根据当事人与旁观者的口述、回忆、文字记录下来的历史, 比如《史记》。当事人的口述一般来说是可信的,但是,当事人的口述与回忆有时也会存在 问题。比如记忆本身的多寡、误记、有意掩盖和无意选择等;而且,当事人只是历史事件的 部分经历者,不可能了解历史事件的全过程。至于历史事件发生的独特背景、原因,更难为 每一位当事人所知晓。这样,当事人的口述和“真实的历史”之间已经有了误差。如果若干 或者一批当事人回忆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差别会更大。 史学家书写“记录的历史”,必然要对自己依据的文献进行选择。这不仅因为历史事件 的本身太复杂,太庞杂,没有选择就无法记写。更由于史学家书写历史的本身必然受到种种 制约。这种制约包括政治倾向、价值判断、逻辑鉴别、文艺修养、心理倾向、个人好恶等等, 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史学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记载的详略和褒贬。 我们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看到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是司马迁“记录的历史”。 就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而言,司马迁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重点记录了司马相如 的辞赋,对司马相如与县令王吉算计卓文君、卓王孙一事进行了回护,只是在个别叙述文字 上透露了“真实的历史”的部分原貌。我们只有细心阅读文本,才能发现琴挑文君绝不是一 件简单的事,而是一场周密计划和安排的事件。 “传播的历史”更为复杂。它存在两个极端:一是神化,二是丑化。神化是对历史事件 和历史人物的偶像化。偶像,包括政治偶像、娱乐偶像、学术偶像等。 宋元明清直至今天,大量的戏剧、小说演绎着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说明此类 故事塑造的卓文君的形象受到了观众和读者的热烈追捧。但是,这些演绎都删掉了司马相如 和王吉算计卓文君、卓王孙的相关情节,使得相如“琴挑”文君从“历史”演变成一个美丽 的爱情神话。神化也是一种对历史解读的方法,不过它是一种极端的解读。 为什么这些远离了历史真实的故事能够如此受到追捧?因为现实需要偶像。现实并不完 美,现实本身具有太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偶像恰恰弥补了现实的不足。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作为一对艺术偶像满足了广大百姓对理想爱情和理想婚姻的向往,尽管这种理想只是一种神 话,但是这种神化的本身也是一种现实的诉求。 历史文献往往具有多义性。历史文献本身的多义性也为传播历史带来了神化与丑化的现 实可能。特别是“文君夜奔”的多义性更加丰富:第一,浓烈的自由爱情与自由婚姻;第二, 不以贫富论婚姻;第三,才子与佳人的完美结合;第四,女儿的慧眼与父亲婚恋观的冲突等 等。事件本身的多义性为“解读的历史”带来了两种倾向:批判琴挑和神化琴挑。 丑化和神化一样是对“记录的历史”的另类解读。出于某种现实诉求,传播的历史也会 出现神化的反面——丑化。 从“历史”一词建构的四层意义来看,“接受的历史”是“历史”一词的终极意义。历 代百姓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了解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婚姻真相的人少之又少,绝大多数 读者是通过小说、戏剧知道了这个美丽的爱情“神话”。所以,经过数百年的沿习,今天我 们如果讲出《史记》中记录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婚姻故事,反而会被许许多多的读者和观 众看成是有意翻案,刻意颠覆。 6.下列与“记录的历史”有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18 A.“记录的历史”若是历史学家根据当事人可信的口述与回忆记录下来的,就是“真实 的历史”。 B.如果若干或者一批当事人回忆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据此记录的历史与真实历史之 间往往有较大差别。 C.因为历史事件本身的复杂性和史学家书写历史本身受到的种种制约,史学家记录的 历史必然是有所选择的。 D.《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重点记录了司马相如的辞赋,而对司马相如与县令王吉算计 卓文君、卓王孙一事进行了回护,可见其是“记录的历史”,并不是“真实的历史”。 7.下列与“传播的历史”有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传播的历史存在“神化”和“丑化”两个极端,这两个极端是对“记录的历史”的 一种另类解读。 B.传播的历史中的“神化”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偶像化,偶像能弥补现实的不 足,因而受到大众的追捧。 C.寄托了人们某种理想的“神化”本身也是一种现实的诉求;而其反面——“丑化” 的出现也是出于某种现实的诉求。 D.历史文献本身的多义性使历史在传播过程中必然会走向神化和丑化两个极端。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元明清直至今天,演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的大量戏剧、小说都删掉了 司马相如和王吉算计卓文君、卓王孙的相关情节。 B.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从“历史”演变成一个美丽的爱情神话,满足了广大百姓 对理想爱情和理想婚姻的向往。 C.今天的许多读者和观众很难接受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美丽爱情“神话”背后的婚姻 真相,因为他们都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的记载深信不疑。 D.“文君夜奔”故事本身的多义性为这个故事的解读带来了两种倾向:批判琴挑和神化 琴挑。 6.A(“记录的历史”很难等同于“真实的历史”,因为当事人的口述与回忆难免会存在一些 问题,此外还与史学家在选择文献、记载历史时难免受到种种限制有关。) 7.D(原文是“历史文献本身的多义性为传播历史带来了神化与丑化的现实可能。) 8.C(大多人是通过小说、戏剧知道这个美丽的爱情“神话”,对《史记》中记录的司马相 如和卓文君的婚姻故事并不了解。) 【课堂限时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竞技庆典是古罗马文化中一种独一无二的仪式,它集竞技、宗教庆祝、胜利游行、血腥 表演为一体,是几百年间最为流行的全民娱乐方式。 为罗马辩护的学者试图把竞技庆典中的血腥表演归结为古代民族中非常普遍的以活人 献祭的宗教行为。然而,史料显示,罗马社会中使用人牲的现象比较罕见,通常只用牛羊献 祭,只有在国家安全受到明显威胁时,出于迷信的原因,才象征性地处死少数异族人。更有 说服力的证据是,罗马人往往将活人献祭视为野蛮民族的愚昧行为,以此作为自身“文明性” 的反衬。公元2世纪至5世纪罗马人与基督徒的论战也从反面证明了罗马人憎恶人牲的立场。 在论战中,双方都互相指责对方以活人献祭,以此确立自己在道德和文化方面的优越地位, 19 将对方钉上野蛮人的耻辱柱。 如果说罗马人的部分屠杀行为具有某种宗教色彩,那也是与军国主义捆绑在一起的。作 为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公开处决战俘的确有向庇佑罗马的诸神感恩的意味,但这并不是主 要方面。正如普拉斯所断言,“竞技庆典从本质上说是为生者举行的仪式,而不是为死者举 行的献祭”。对于以军事立国的罗马民族来说,这些屠杀行为首先是国家强力的展示。但屠 杀行为竟会演变成娱乐节目,则与罗马人纵容和欣赏的态度有密切关系。罗马的所有阶层都 对血腥表演极为痴迷。上至皇帝、元老院议员,下至身无分文的城市贫民,都热衷于观看人 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等节目。这些被处死的人主要是战俘、罪犯和奴隶,他们被 称为“有害之人”,换言之是罗马帝国的害虫。因此,他们的死在罗马观众心中激不起任何 同情,按照塞内加的说法,屠杀他们只是出于“游戏和娱乐”的动机。正因为这样的屠杀没 有触动罗马人的道德底线,所以他们才毫不掩饰、甚至自豪地在雕刻和马赛克艺术中加以描 绘。 虽然仁慈一直是罗马人崇尚的道德准则,罗马历史上却从来没有大规模的抵制血腥表演 的运动。更令人惊讶的是,扮演社会良心角色的知识分子同样没有在原则上否定这样的血腥 表演。西塞罗虽然在一封信中批评了庞培的竞技庆典,但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表示,这样 的表演对于一个有教养的人来说毫无乐趣可言。塞内加是竞技庆典最严厉的批评者。但他并 不是从根本上反对表演性的屠杀,只是反对以娱乐为唯一目的的屠杀。他认为残酷的集体处 决是绝对正义的惩罚。他真正担心的是如此密集、强烈的暴力表演对观众道德的腐蚀作用, 所以他强调,竞技庆典中的死亡一定要体现出勇敢的品质和道德的警戒效果。另外一些哲学 家甚至称赞此类表演有助于培养罗马公民的勇气和斯多葛主义所追求的忍耐精神。 (选自李永毅、李永刚《死亡盛宴:古罗马竞技庆典与帝国秩序》,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竞技庆典”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竞技庆典是古罗马文化中最为流行的全民娱乐方式,罗马人都从中得到乐趣。 B.竞技庆典本质上不是为死者举行的献祭,而是为生者举行的仪式。 C.竞技庆典由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三项血腥表演构成。 D.竞技庆典有助于培养罗马公民的勇气和斯多葛主义所追求的忍耐精神。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确立自己在道德和文化方面的优越地位,基督徒和罗马人在祭祀活动中只用牛 羊献祭,将活人献祭视为野蛮民族的愚昧行为。 B.为了展示国家强力,罗马民族上至皇帝、元老院议员,下至身无分文的城市贫民, 都热衷于观看血腥表演。 C.崇尚仁慈虽然一直是罗马人的道德准则,但是在古罗马文化中,它与欣赏娱乐性的 血腥表演是并行不悖的。 D.罗马知识分子担心,尽管血腥表演没有触动罗马人的道德底线,但密集、强烈的暴 力表演会对道德产生腐蚀作用。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罗马人在祭祀中很少使用人牲,并以此作为自身“文明性”的表现,这就表明罗马 人已经具有敬畏生命的情怀。 B.罗马所有阶层都对血腥表演极为痴迷,把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当作娱 乐节目,可以说对人类的屠杀符合他们的道德准则。 C.罗马社会通常只用牛羊献祭,而且往往将活人献祭视为野蛮民族的愚昧行为,因此, 20 很难将竞技庆典中的屠杀理解为一种宗教行为。 D.罗马知识分子没有在原则上否定血腥表演,甚至对此称赞有加,可见他们普遍缺乏 社会良心。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李白、杜甫那样的伟大诗人的出现,是有原因的。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诗经》(尤其 是《国风》)和战国时期楚国诗歌(尤其是屈原的《离骚》),开创了中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 义两种风格的诗歌传统的先河。后来,曹操父子的大力提倡,声韵调分析方法的引进,南北 朝诗人在声韵格律上的讲究和艺术经验的积累等等,都为李白杜甫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 础,准备了必要的条件。李白和杜甫,都是站在前人搭好的台子上的诗歌巨人。 李白杜甫生活的时代,由唐太宗奠定的文艺政策,是无比宽松的。诗人们写什么、怎么 写,朝廷不加任何限制,没有任何要求。讥讽皇家奢靡、批评朝政、批判制度、揭露社会黑 恶、鞭挞官吏贪婪,都不会惹祸上身。唐代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众多皇帝后妃王公将相 加入作诗者行列、诗歌是唐朝最重要的文艺娱乐样式等等文化环境因素,使得诗人能够成为 当时社会耀眼的明星,给予他们必要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成就感和荣誉感,可以源源不断地 转化为诗歌创作的动力。唐朝对外开放,外国商人、文化人云集长安,使得诗人们眼界开阔, 心胸广大;价值观念多元化,审美理念国际化,这些又使得诗人们的作品更加大气隽永,传 之久远。太平日久,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空前富足,“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 不劳吉日出……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这使得包括李白杜甫在内的唐代诗人 少年时代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青年时代能到处游历,接受自然山水之美的熏陶,广 交朋友,增长见识,切磋诗歌艺术,丰富内心精神世界。 个人方面,杜甫学习诗歌的刻苦精神广为人知。有诗为证:“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 人死不休”,“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就是给许多人留下潇洒飘逸印象的李白, 在诗歌艺术上,也是有远大志向、下过苦功夫的。从《古风》(其一)中可以略见一二:“大 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 有立,绝笔于获麟”。 当然,原因远不止这些,但是,李白杜甫只有两个。理论充其量只是产生李白杜甫的可 能性,而不是产生李白杜甫的必然性。 当今中国,有十几亿人口,数量是唐朝全盛时期的二十余倍,许多方面的条件(例如交 通、旅游)远比唐朝要好,但仍然未能出现李白杜甫那样的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超一流成就与 地位、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学家,确实值得我们深入反思。 4.下列对于“李白杜甫那样的伟大诗人”在唐代出现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与《离骚》以来,历朝各代诗歌创作与理论的积累,都 为李白杜甫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B.唐代文艺政策非常宽松,朝廷对诗人的创作,没有任何要求和限制,他们可以自由 地 表达思想,批判现实,而不必担心惹祸上身。 C.诗赋既是唐代科举取士的依据,又是重要的文艺娱乐样式;诗人凭借写诗也可以成 为耀眼的明星,从而产生巨大的创作动力。 D.个人的努力是不可或缺的,杜甫学习诗歌的刻苦精神是广为人知的,潇洒飘逸的李 白,在诗歌艺术上也有远大志向,下过苦功夫。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李白、杜甫继承了中国诗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传统,受到了魏晋南北朝诗歌的 21 影响,就取得了远高于前人的艺术成就。 B.唐代的诗歌大气隽永,传之久远,这和唐朝对外开放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得益于诗 人们眼界开阔,价值观念多元化,审美理念国际化。 C.许多唐人的诗句,反映出唐代社会太平日久、经济发展、生活富足的社会现实,这 些为诗歌的发展与诗人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D.唐代诗人能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游历四方,接受自然山水之美的熏陶,能广交朋 友,增长见识,切磋诗歌艺术,丰富内心的精神世界。 6.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杜甫的诗歌创作取得巨大的成就,其中的原因可以从艺术积累、时代环境和 个人努力等诸多方面来解释。 B.李白、杜甫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的,但这些原因充其量只是产生李白杜 甫的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 C.当今中国人口数量是唐朝全盛时期的二十余倍,交通、旅游等远比唐朝要好,应该 说具备了出现杰出诗人的物质条件。 D.中国当今未能出现在文学史上有超一流成就与地位、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学家,原因 恐怕主要得从文学传统、政治环境等方面去寻找。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俗,与其说是一种文化现象,莫如说是一种文化养成或文化习惯。最初的“俗”,源于 人的生存本能,体现出人对自然的生存选择与适应。当人的生存选择与适应“习惯成自然” 时,我们就有了“俗”。“积习成俗”便是对“俗”之成因最原初的表述。 “积习”而“成俗”,说明“俗”是特定时空中特定人群的“集体无意识”,是无需言明 的默契也是无需理析的律令。随着人类社会组织日趋复杂且日趋精密,乡民社会的默契需要 规范并敞亮为“乡约”,于是“约定俗成”成为“俗”的自觉构建。这种体现出乡民社会“民 风世情”的俗,也往往成为“法”的适用基础。中国古人所说“王道无非人情”,讲的就是 这个意思。 俗,在一定语境中其实是人们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也是人们维护社会秩序的准绳。因 此,“约定俗成”之“俗”往往又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在我们这个格外看重“名正言 顺”的国度尤其如此。《荀子·正名》曰:“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 则谓之不宜。”这句话让我们联想到“命名”这个词。对一个事物的指称以及进而的评判“合 适”与否,可以“约之以命”,也可以以“约”代“命”。这种以“乡约”替以“天命”的方 式,体现出荀子“人定胜天”的理念。 无论是“积习成俗”还是“约定俗成”,都说明“俗”是一定乡民社会的内在秉性和价 值取向。当外乡人试图与之交往或融入之时,“入乡随俗”就成为一个必要的沟通方式。“入 乡随俗”是为着交往和融入的需要去附随某种文化养成;不过随着交往的深入,也有可能变 “附随”为“追随”,通过“文化认同”而实现“身份归属”。但是就一般情形而言,“入乡 随俗”并不意味着放弃原有的文化身份,“随俗”作为“入乡”的权宜之举,是为着缩短距 离感与释放亲和力. 但是,“积习”也好“约定”也好,“俗”的“群体性”呈现总有其“局限性”。“十里不 同风,百里不同俗,锐的是空间局限,“时过境迁,物是人非”说的是时间局限。固然,局 限性决定了“俗”的特殊性,众多的特殊性又构成了“俗”妁多样性并呈现出文化的丰富性; 但显而易见的是,适宜某一社会的“俗”,对其余乡民社会可能“不宜”;某一乡民社会彼时 22 之“俗”,也可能在时过境迁后变得“不宜”……“俗”的空间“界域”与时间“代沟”在 交流之时,既可能交融也可能交锋。 我国作为五千年不间断的文明古国,作为多民族一体化的文化大国,其最重要的构成特 征就是在发展中丰富,同时又在丰富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发展的动因是每一个体的“自 强不息”,丰富的成因则是个体之间的“厚德载物”,前者意味着“奋发”而后者意味着“包 容”。也因此,“和而不同”成为众多个体保持个体特质又顾及和谐相处的“公约”。“公约” 可为更大空域和更长时段的“约定”,成为众多个体超越一已“俗”念、求取“公约”的共 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因超越局限性、特殊性之“俗”而被称为“雅”,如《荀子·荣 辱》所言:“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 (节选自《中国艺术报》2011 年 11 月 23 日) 7.下列关于“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所谈的“俗”并非“俗气”“庸俗”之意,而是指民风民俗;俗可以说是一种文 化现象,但更确切说应是一种文化养成或文化习惯。 B.俗,最初是因“积习”而成。后来随着社会组织日趋复杂和精密,一定的乡民社会 需要规范、透明的公约,俗就依“约定”而成。 C.积习成俗表明“俗”是特定时空中特定人群的“集体无意识”,也是无需言明的默契 和无需说理的律令,而这是日后施行法律的基础。 D.俗,有着它的地域性和时间性,不论是“积习成俗”的“俗”还是“约定俗成”的 “俗”,都体现着一定乡民社会的内在秉性和价值取向。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俗,在一定情况下是人们维系人际关系的纽带,也是人们维护社会秩序的准则:对 一个人的言行进行评判,就可以用“乡约”的方式。 B.入乡随俗是外乡人与某个乡民社会进行沟通、交往和融入的一种方式,但随着交往 的深入,外乡人都会通过文化认同完全融入当地社会。 C.俗具有特殊性和多样性,不同空间界域和不同时间代沟的俗相遇时,有可能相互交 融,包容同化;也有可能互不相容,相互交锋。 D.作为多民族一体化的文化习俗既要不断发展,又要不断丰富。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个 体的奋发,而丰富的形成则有赖于个体间的相互包容。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人所讲的“王道无非人情”表明,国家的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乡民社会 的民风世俗,法律的制定也会照顾到百姓的风俗习惯。 B.荀子讲的“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表明,约 定俗成的“俗”往往具有道德“约法”的指向。 C.荀子所言“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讲的就是真正的贤人君子会跳出带有 局限性的一己之俗,而追求代表共同理想的“雅”。 D.当今时代,我们要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使我国成为文化强国,就应该彻底摒弃具 有个体特质的“俗”文化,而追求全民族共同认可的“雅”文化。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0~12 题。 词是按照乐谱填作的,所以大都是先有了歌谱然后才能填作歌词。作谱与填词的人都应 该深谙乐理。在宋代,不少词人同时又是音乐家,他们能够创调制谱,就往往自己作谱,自 己填词。如姜夔的自度曲十七首,歌谱与歌词皆出于他一人之手。但并不是每个词人都能作 23 曲,一人独自作谱作词的究属少数。大多数词人只是根据前代或当代现成流行的乐谱填词, 或者是一人作谱,一人填词,共同合作。如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说:“柳永字耆卿, 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 时。”又如《碧鸡漫志》卷二说:“江南某氏者,解音律,时时度曲。周美成与有瓜葛,每得 一解(曲),即为制词,故周集中多新声。”柳永和周邦彦都是懂得音律的大词人,他们都同 教坊乐工和作曲家密切配合,制词以填新腔。像这样歌谱与歌词分出于二人之手的在宋词中 不在少数。如《玉梅令》,姜夔《玉梅令》词序说:“石湖(范成大的号)家自制此声,未有 语实之,命予作。”又如《明月逐人来》,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六说:“乐府有《明月 逐人来》词,李太师撰谱,李持正制词。” 但是也有先作了词然后再配以乐谱的。如姜夔《长亭怨慢》词序说:“予颇喜自制曲, 初率意为长短句,然后协以律,故前后阕多不同。”他的自度曲可能好些是先作词后谱曲的。 又如《鱼游春水》一词,《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引《复斋漫录》:“政和中,一中贵 人使越州回,得词于古碑阴,无名无谱,不知何人作也。录以进,御命大晟府填腔,因词中 语,赐名《鱼游春水》。”不过这种先有词后作谱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按谱填词,往往会为 了迁就曲谱,在文字语句方面受到一些句法和声调上的限制,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容易充分、 圆满地表达出来。所以《碧鸡漫志》卷一说:“今先定音节,乃制词从之,倒置甚矣。”先作 词后配谱就可以不受拘束,如意表达。但是这必须作词者同时又能作曲,或者和作曲家密切 配合,才能使所作的词适宜于配上谐美的歌谱。 杨缵《作词五要》说:“第三要填词按谱。自古作词者能依句者少,依谱用字者百无一 二。词若歌韵不协,奚取焉?”张炎《词源》卷下也感叹道:“今词人才说音律,便以为难, 所以望望然而去之。”因为宋代词人并不都是通晓音律的,能够完全依照音谱拍眼作词的并 不多。一般词人作词,本来并不要求合乐歌唱,所以往往不协律腔。他们大都只是选取前人 的作品为范例,依其字句声韵填之。他们把词诗律化了,只按照词的诗律而不按照曲的音律 来填词,这已不是原来按谱填词的意义了。 (摘自中华书局夏承焘、吴熊和《读词常识》) 10.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是按照乐谱填作的,一般是先有乐谱再填作歌词,不过也有先作了歌词再配上乐 谱的情况。 B.更多的词人因为音乐知识匮乏,只能根据现成的乐谱填词,或找能作谱的人合作, 自己填词。 C.能够独自作谱作词的作者并不多,因为既要求作者通晓音乐,能独自创调制谱,还 要会填词。 D.按谱填词,因在语言上受句法声调的限制,不如先词后谱更便于如意地表达作者的 思想感情。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柳永与教坊乐工的合作,一词一谱,相得益彰,使其作品盛传于世,这也是柳永名 声大噪的缘由之一。 B.周邦彦与江南某氏有瓜葛,使他常常能近水楼台先得月,频频为新谱作新词,因而 词集中新调新谱更多。 C.范成大自创新曲《玉梅令》,但苦于自己没有词人的文学素养,只好请姜夔出手相助, 为其新谱填词。 24 D.吴曾所记《明月逐人来》由李太师撰谱,李持正制词,也是宋词中歌谱与歌词分别 出于二人之手的范例。 1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词人同时又能作曲,或者能和作曲家密切配合,就可以先作词,再配上谐美的 歌谱,从而创造出传世经典。 B.填词讲究歌韵合协,即曲谱与文字语句协调,但真正能做到乐句与词句合拍的少, 能依谱用字的更是少之又少。 C.好多词人谈及音律望而却步。若不能通晓音律,文学功底再好,要完全依照音谱拍 眼作词,也是难于登天的事。 D.一般词人作词,并不要求合乐歌唱,往往不协律腔,仅依前人作品的字句声韵仿作, 事实上已经把词诗律化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世界上最早出现律师行当的地方或许是中国。据《吕氏春秋》一书说,春秋早期,郑国 就有个叫邓析的人,专门帮人打官司,小案子要人一件衣服,大案子要人一条裤子作为报酬, 教人“以非为是,以是为非”,委托人想打赢官司他就有办法让他赢,想让人罪名成立他也 有办法使人身败名裂。弄得郑国“是非无度”,郑国的执政大夫子产于是就把邓析杀了。 中国律师出现虽早,可是被禁止的时间也早。儒家以为争讼是件不值得提倡的事,像邓 析这样教导人们如何去打官司,为蝇头小利争论不休,是毒化人们的善良天性,必须要予以严 惩。后世的统治者继续着这一思路,把这一行当称之为“讼师”,或者叫做“讼棍”,立法严 禁。秦汉律严格规定,凡是诉讼活动都必须当事人自行进行诉讼活动,不得有代理人代为办 理。除了妇女、老幼、现任或退休官员及士大夫,可以由家人代为出庭应诉,其他人一律都 要亲自出庭。 除了直接替人诉讼外,向人传授诉讼的知识更被视为大罪,南宋绍兴十三年敕规定:凡 是聚集生徒教授辞讼文书者,处杖一百。并允许告发。再犯者,不得因大赦减免刑罚,一律 要“邻州编管”。从学者,各处杖八十。明清律撰写“构讼之书”者,要比照“淫词小说例, 杖一百流三千里”,如果是为人写作诉状没有增减情节,真实反映事实的,才是被允许的。 尽管法律如此严禁,可是民间诉讼活动总是需要有人帮助,所以这一行当还是禁止不了 的,官府的禁令只不过是把这个行当变成了一种“地下行业”而已。在民间从事诉讼指导的 讼师,有不少人是正直的人士,尽力为委托人服务,“受人钱财,与人消灾”,为人们提供必 要的法律诉讼知识,颇有点近代律师的作用,不能一概都斥为“讼棍”。不过就总体上来说, 讼师的素质确实不高。大多数讼师确实是兴风作浪,惟恐天下不乱的无赖。很多人不顾事实、 法律,一味翻云覆雨,颠倒黑白。 由于讼师的名声太臭,到了近代,为了引进西方的法律,在翻译西文中 lawyer 一词, 学者们还是动了脑筋的。日本当初引进西方法律时,把律师翻译为“代言人”,后来又改为 “辩护士”。这个译法没有被中国的学者沿用。就想出了“律师”这个词。成书于 1879 年的 薛福成《筹洋刍议》,大概是最早采用“律师”一词的。以后律师一词被普遍接受。民国成 立后的不久就公布了第一部律师法律,这样在历史上第一个开业律师被杀两千五百多年后, 中国才有了正式的律师。 ——(摘自《豸的投影》,上海三联书店) 13.下列有关“律师”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邓析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专门帮人打官司的专业“律师”。 25 B.律师是替人们进行诉讼活动的,古代把从事诉讼活动的人称之为“讼师”,或者叫做 “讼棍”。 C.“律师”一词是由西文 lawyer 一词翻译而来的,翻译时故意避开了“讼师”这个恶 名称。 D.薛福成《筹洋刍议》最早采用“律师”一词,以后“律师”一词被普遍使用。 14.下列表述不能说明“讼师”在我们古代遭歧视的原因的一项是( ) A.邓析这个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从事从事诉讼活动的人,为了获得报酬混淆是非,弄得 郑国“是非无度”。 B.由于受儒家的影响,后世的统治者认为争讼只是为了为蝇头小利,毒化了人们的善良 天性。 C.讼师的行业是一种“地下行业”,我国古代法律上严令禁止专业性的“讼师”的存在。 D.讼师的素质总体上不高,大多数讼师确实是兴风作浪,惟恐天下不乱的无赖。很多 人不顾事实、法律,一味翻云覆雨,颠倒黑白。 1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秦汉律虽然规定可以让家人为妇女、老幼、现任或退休官员及士大夫代为出庭应诉, 但不允许专业讼师代理应诉。 B.明清律虽规定严禁写“构讼之书”,但允许替人写真实反映事实的诉状,说明此时已 经允许讼师公开存在。 C.古代民间不少讼师不能一概认定为“讼棍”,他们为了生活,“受人钱财,与人消灾”, 帮助不少需要帮助的人。 D.讼师这个行业在我国古代的漫长时期都戴着恶名,到了近代才为其正名,成为一种 正式的行业而存在。 参考答案: 1.B(信息在第四段:正如普拉斯所断言,“竞技庆典从本质上说是为生者举行的仪式,而 不是为死者举行的献祭”。A 项相关信息在第五段,“西塞罗虽然在一封信中批评了庞培的竞 技庆典,但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表示,这样的表演对于一个有教养的人来说毫无乐趣可言”, 可见,并不是“罗马人都从中得到乐趣”。C 项相关信息在第四段,“上至皇帝、元老院议员, 下至身无分文的城市贫民,都热衷于观看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等节目”。并没 有说“竞技庆典由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三项血腥表演构成”。D 项相关信息在 第五段,“另外一些哲学家甚至称赞此类表演有助于培养罗马公民的勇气和斯多葛主义所追 求的忍耐精神”。注意只是一些哲学家认为。) 2.C(A 项相关信息在第二段,注意文中说的“通常”。B 项相关信息在第四段,“屠杀行 为竟会演变成娱乐节目,则与罗马人纵容和欣赏的态度有密切关系”。并不是“为了展示国 家强力”。D 项相关信息在第五段,“他真正担心的是如此密集、强烈的暴力表演对观众道 德的腐蚀作用”。只是西塞罗个人的担心,他不能代表知识分子。) 3.C(A、“具有敬畏生命的情怀”无中生有。B、“可以说对人类的屠杀符合他们的道德准 则”错了,文中说的是“被处死的人主要是战俘、罪犯和奴隶,他们被称为‘有害之人’”。 D、“可见他们普遍缺乏社会良心”错了。文中说“双方都互相指责对方以活人献祭,以此 确立自己在道德和文化方面的优越地位”,可见他们还是有社会良心的。) 4.D 解析:D 项,表述的话题不一致。 26 5.A 解析:A 项,表述的范围缩小。 6.D 解析:D 项,“文学传统”错误。 7.C 解析:C 项,原文“成为‘法’的适用基础”的是“约定俗成”的“俗”。 8.B 解析:B 项,错在“外乡人都会通过文化认同完全融入当地社会”,原文是“也有可能”。 9.D 解析:D 项,错在“应该摒弃具有个体特质的‘俗’文化”,原文是“和而不同”。 10.B 解析:“因为音乐知识匮乏”表述有误,且“只能”与原文中“只是”意思不尽相同。 11.C 解析:范成大“苦于自己没有词人的文学素养”,属无中生有。 12. A 解析:原文“必须……,才能……”,转为“如果……,就……”,逻辑错误。 13.D 解析:薛福成《筹洋刍议》大概是最早采用“律师”一词的,D 项犯了绝对化的错误。 14.C 解析:C 项是“讼师”在我们古代遭歧视的具体体现,而不是其原因。 15.B 解析:在民国之前,讼师都作为一种“地下行业”而存在。 【精练提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为何热水冻结速度很快 有时候,热水的冻结速度反而会超过冷水,这是为什么呢?这种怪异的现象困扰了几代 科学家。经过数百次实验,纽约州立大学宾厄姆顿分校负责辐射安全的官员詹姆斯·布朗里 奇最终发现证据,证明这种现象可能与水中杂乱无章的杂质有关。 热水快速冻结现象被称之为“姆佩巴效应”,以坦桑尼亚学生埃拉斯托·姆佩巴的名字 命名。对于姆佩巴效应,物理学家曾提出几种可能的假设,其中包括水分更快蒸发导致热水 体积变小,一层霜隔绝了温度更低的水以及溶质浓度存在差异。但任何一种解释都很难让人 信服,因为这种效应并不可靠,冷水冻结速度往往还是超过热水。 布朗里奇认为,杂乱无章的杂质才是导致热水更快速冻结的关键因素。过去 10 年时间 里,他利用空闲时间进行了数百次有关姆佩巴效应的实验,最终发现这种效应基于不稳定过 度冷却现象的证据。 布朗里奇说:“水几乎从不在温度降到零度时冻结,通常是在更低温度下才开始冻结, 也就是所说的过度冷却现象。冻结点取决于水中与冰晶形成有关的杂质。通常情况下,水可 能含有几种类型杂质,其中包括尘粒、被溶解的盐类以及细菌,每一种杂质都能在特定温度 下触发冻结机关。核化温度最高的杂质决定了水的冻结温度。” 布朗里奇对两个同样温度的水样(20℃的自来水)进行了实验。他把水样装入试管,而 27 后放入冰箱中冷冻。由于杂质的随机混合导致其拥有更高冻结点,其中一个水样将首先冻结。 如果这种差异足够大,姆佩巴效应便会出现。布朗里奇选择自然冻结点更高的水样,并将其 加热到 80℃,另一个则只加热到室温,而后将试管放回冰箱。他表示,如果热水冻结点至 少高出 5℃,其冻结速度往往会超过冷水。 可能让人感到惊讶的是,区区 5℃就是一个足够大的差异,帮助温度更高的水首先“冲 过终点线”。而如果以 60℃作为起步点,它们在这场冻结较量中便要以失败告终。物体与周 围环境——具体到这项实验,指的就是冰箱——的温差越大,其冻结的速度就越快。也就是 说,在温度较低的水样达到零下 7℃这一冻结点前,热水样首先达到零下 2℃这一冻结点, 进而以更快的速度冻结, 为什么其他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布朗里奇表示,其他人在一次研究一个因素时并没有 很好地控制实验环境,例如必须控制容器的类型以及水样在冰箱中的位置。但布朗里奇所做 的工作不可能终结有关姆佩巴效应的争论。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乔纳森·卡 特兹便持怀疑态度。 根据卡特兹的理论,加热能够驱除二氧化碳等杂质,进而提高水的冻结点。这也就意味 着,加热实际上提高了水首先冻结的机会,而不是布朗里奇所说的与杂乱无章的杂质有关。 他说:“他可能发现了一种与姆佩巴类似的过度冷却效应。” (选自《科学大观园》,2011 年 5 月下半月) 1.下列对文中出现的几个概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姆佩巴效应”是指热水快速冻结现象,是以坦桑尼亚学生姆佩巴的名字命名,这是 一种不可靠的效应,困扰了几代科学家。 B.“过度冷却”是指水不在温度降至零度时冻结,而在更低温度下才开始冻结的现象, 这种现象对水来说是普遍存在的。 C.“冻结点”是指水开始结冰的温度,它取决于水中与冰晶形成有关的杂质的特点,核 化温度最高的杂质决定了水的冻结温度。 D.“不稳定过度冷却效应”是指过度冷却现象常常出现在特定的条件之下,带有不可靠 性,冷水冻结速度往往还是超过热水。 2.下列关于布朗里奇实验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用试管取两个温度相同的水样(20℃的自来水),随机混入一些杂质,将它们放入冰 箱冷冻,其中一个水样将首先冻结。 B.选择自然冻结点更高的水样,将它加热到 80℃,另一个只加热到室温,而后将试管 放入冰 箱,如果冻结点差异够大,姆佩巴效应就会出现。 C.要想热水冻结速度超过冷水,热水冻结点至少超过冷水冻结点 5℃,即冷水样达到 零下 7℃这一冻结点前,热水样首先达到零下 2℃的这一冻结点。 D.如果以 60℃为起步点,则热水样的冻结点超过冷水样冻结点不到 5℃,那么冷水冻 结速度仍然超过热水。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姆佩巴效应是一种过度冷却效应,布朗里奇的实验可能只是发现了另一个类似的冷 却效应,所以,他的发现不可能终结姆佩巴效应的争论。 B.布朗里奇做实验时特别注意控制实验的环境,即容器的类型和水样在冰箱中的位置, 这是他发现“杂质说”的关键因素。 C.根据布朗里奇的冻结点与水中的杂质有关的理论,我们可以推知含有少量水分的食 28 物在冰箱中的冻结速度一定比自来水冻结速度快。 D.归根到底,姆佩巴效应的出现,跟热水与冰箱的温差、溶质的浓度,以及溶于水的 杂质——盐类有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笑声中的雅俗之辨 蒋慧明 ①最近重读朱自清先生写于 1947 年的文章《论雅俗共赏》,颇有感触。文中提到:“中 唐的时候,比安史之乱还早些,禅宗的和尚就开始用口语记录大师的说教。用口语为的是求 真与化俗,化俗就是争取群众。”这其实讲的就是曲艺史中的古代说唱形式——俗讲。文章 的主旨其实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即“雅俗共赏”体现的是“自然而然的趋势”。 ②回顾整个文艺史,我们不难发现,但凡能够传世的作品,无不是遵循了雅俗共赏的原 则。而雅俗共赏也早已成为创作者与欣赏者的共识。“雅俗共赏不是高雅与通俗的混合,而 是深刻的思想、高尚的艺术追求与时代精神、群众的审美需求的辩证统一。”即内容上的深 入浅出、通俗易懂和形式上的生动活泼、大雅若俗。 ③作为通俗文艺(又叫大众文艺)的代表形式之一,传统的曲艺艺术,无疑是被列入俗 文化阵营中的。一方面,它以其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以及轻松诙谐、幽默风趣 的艺术特色,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另一方面,它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部分自我标榜 为雅文化之代表人士的偏见、歧视与冷落。事实上,传统曲艺特别是其中的优秀作品,恰恰 是具备雅俗兼备的艺术品格的,而雅俗共赏的美学境界,同样也是许多杰出的曲艺人长期以 来的艺术追求和自我认同。譬如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便毕生致力于此,他令相声艺术的整 体品格得以不断提升。另如,被誉为“一代滑稽戏宗师”的周柏春先生,也曾说过“有文化 的滑稽是幽默,没文化的幽默是滑稽”,他同样以其自身的艺术实践为观众奉献了众多高质 量的笑声。 ④所谓“雅者得其深,俗者得其浅”,真正优秀的经典的曲艺作品,传递给观众的正是 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和不可多得的艺术享受。曲艺之“俗”,当取其通俗、民俗、俚俗之意, 而绝非为人所不耻的陋俗、粗俗、庸俗、媚俗或流俗。文艺的雅俗之间,似乎并无难以逾越 的鸿沟,但曲艺之“俗”,却始终有着清晰的底线,一旦越界,则很容易滑入无视艺术品格、 匮乏审美价值的泥沼。这一点,从中国曲艺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其实不难找到例证。可惜的是, 当前的曲艺创演中确实存在着沉渣泛起、拿无聊肉麻当有趣、一味迁就甚至迎合个别观众不 良趣味的问题。认真反思起来,其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可能更主要的还是部分曲艺从业者的艺 术修养与文化品位的欠缺。 ⑤笔者认为,作为曲艺的从业者,理应不断提高自身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努 力增强自身认识社会生活、把握事物本质的本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于曲 艺创演的实践中去,力争使更多的曲艺作品达到雅俗共赏的美学高度,为广大群众奉献更多 优秀的精神食粮。 4.下列关于“雅俗共赏”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雅俗共赏是创作者与欣赏者的共识,而能够流行的作品都是遵循了雅俗共赏原则的。 B.雅俗共赏是高雅与流俗的混合交融,是深刻的思想、高尚的艺术追求与时代精神、 群众的审美需求的和谐统一。 C.雅俗共赏是内容上的生动活泼、大雅若俗,与形式上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D.真正优秀的经典曲艺作品,表现的是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传递给观众的是不可多 29 得的艺术享受。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被列入俗文化阵营的传统曲艺属于大众文艺的代表,它以其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 表现形式,以及轻松诙谐、幽默风趣的艺术特色,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B.传统曲艺都是具备雅俗兼备的艺术品格的,而雅俗共赏的美学境界,同样也是所有 曲艺人长期以来的艺术追求和自我认同。 C.文艺的雅俗之间并无难以逾越的鸿沟,但曲艺之“俗”却始终有着清晰的底线,绝 非陋俗、粗俗、庸俗、媚俗或流俗,而是通俗、民俗和俚俗。 D.曲艺创演中存在着沉渣泛起、拿无聊肉麻当有趣、一味迁就甚至迎合一些观众不良 趣味的问题,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业内外人士的批评。 6.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雅者得其深,俗者得其浅。”“雅俗共赏”的曲艺作品总是能给各类观众带来“高质 量的笑声”的,它不应受到偏见、歧视与冷落。 B.曲艺工作者应该向相声大师侯宝林、“一代滑稽戏宗师”周柏春等老艺术家们学习, 使更多的曲艺作品达到雅俗共赏的美学高度,为广大群众奉献更多优秀的精神食粮。 C.一些曲艺作品的媚俗现象之所以能产生和存在,其主要原因是观众素质低下,趣味 低俗,因而提高观众审美情趣乃拯救通俗艺术的根本出路。 D.曲艺的从业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努力增强自身认识社会生活、把握事物本 质的能力,明辨是非、善恶和美丑,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数字时代的网络美育 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文化深刻影响和形塑着社会文化,美育也不例外。 加强网络美育、优化网络生态环境也因此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网络美育的紧 迫性并不意味美育在网络传播时代只能深陷困境,无所作为。相反,网络美育不但是紧迫的, 而且是可能的。 在网络空间,现实社会道德与审美标准的统一性和确立性会变得模糊,因此容易导致审 美的多元化和杂语化。但是网际交往同样需要适合自身的游戏规则,需要形成和确立新的具 有统括性的网络审美标准,以规范网络空间秩序,优化网络生态环境,培育抵御网络犯罪的 “抗体”,推进网络空间的综合治理。 网络美育较之传统美育更符合以人为本的现代性文化精神。网络美育立足于全新的网络 环境,本身就有着传统美育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与传统美育在教育目的上的高度划一的、抽 象化的“完人”神话不同,网络美育并不苛求每个人都做那种模式化的“完人”。与传统美 育对人的单一主体性的培育和对单一的审美模型的维护不同,网络美育充分正视了生活方式 与审美实践的多元化,它要培育的是人的多元主体性,促进和维护的是人的审美生成的多种 可能性。互动是美育的灵魂,与传统美育居高临下、单向辐射的高台教化不同,网络美育始 终体现着相互交往、及时对话的民主精神。与传统美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实名身份不同, 网络美育具有匿名性,这淡化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身份区分,使得网络美育得以在更为自 由、平等、坦诚的思想情感交流中达成。这种充满新鲜气息,散发着勃勃生机的网络美育是 网络社会的精神希望。 传统的审美教育方式是实时实地化的情境教育。网络审美教育不再像以往那样仅仅局限 在物理时空中,也不再像以往那样主要局限在“熟人”世界中,因此网络美育更具包容性, 30 更要求人们养成宽容的胸怀,具备开放视野、当代意识和平等理念,从而以宽容的心态尊重 人们各自的文化趣味和审美选择。 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全球性、多元性、开放性、交互性、海量性的特点,来自五湖四海的 网民能便捷交流,轻松聚谈,这为网络美育赢得了规模大、覆盖面广、信息全的特点。由于 网民是按照自己的兴趣上网搜索信息,进行交流的,因此网络美育信息更能深入青少年的心 灵,其潜移默化的熏陶、引导效能是现实美育不可比拟的。当然,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它 使得全球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汇聚交织,信息垃圾充斥,而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观还没有最终确立,对这些信息难以做出理性的判断,网上海量的信息会给青少年的审美观 念带来巨大冲击,容易误导学生的审美情趣。 网络交往的匿名性、间接性、实时性,使青少年更易于依照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兴 趣点高度放松地进行网际交往。网络超乎想象地拉近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在 网络中有共同审美兴趣的人很容易聚到一起,推心置腹,深入交流。这样,美育工作者也就 可以在网络空间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和文化利导。和现实中的美育相 比,网络美育更容易实现开诚布公,畅所欲言,可以得到充分的互动和及时的反馈。但是, 由于网络不排斥任何对话,过量的异质信息也容易对青少年进行误导,这些不是美育工作者 能全面控制的,也增加了网络美育的难度。 教育的多维性。在网络环境中,教育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变为动态,从现时空趋向 超时空。因此,网络美育是一个介于审美行为和教育行为之间的交叉范畴。加强网络美育, 推进网络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一人、一单位、一行业可以独立完成,我们需要动 员社会多方面力量协同合作,建设绿色的网络生态环境。 7.从原文看,下列对“网络美育”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网络美育能净化生态环境、增强网民审美意识、培养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B.相对于传统美育追求教育目的的高度划一以培养抽象化“完人” 神话不同,促进和 维护的是人的审美生成的多种可能性。 C.网络美育能够充分正视生活方式与审美实践的多元化,培育人的多元主体性。 D.正在实施的网络美育是现代社会的精神希望,其民主精神是传统审美教育完全欠缺 的。 8.对网络审美特点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美育只是一种虚拟教育,不同于传统审美教育方式的实时实地的情境教育。 B.影响的深刻性、沟通的互动性、教育的多维性,是网络美育和传统美育的主要区别。 C.网络美育是把“双刃剑”,应依据这个特点来设计完整的审美教育方式。 D.网络交往的匿名性、间接性、实时性,既是网络美育的优良条件,又给实施带来难 度。 9.结合文章,略谈如何加强网络美育(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美的历程(节选) ①艺术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艺术各部类之间的不平衡,使人猜疑,艺术与社会 条件究竟有无联系?能否或应否去寻找一种共同性或普遍性的文艺发展的总体描述?民生 凋敝、社会苦难之际,可以出现文艺高峰;政治强盛,经济繁荣之日,文艺却反而萎缩。同 一社会、时代、阶级也可以有截然不同、彼此对立的艺术风格和美学流派。……这都是常见 的现象。客观规律在哪里呢?韦列克就反对作这种探究(见其与沃伦合著《文学概论》)。但 31 我不能同意这种看法,因为所有这些,提示人们的只是不应作任何简单化的处理,需要的是 历史具体的细致研究;然而,只要相信人类是发展的,物质文明是发展的,意识形态和精神 文化最终(而不是直接)决定于经济生活的前进,那么这其中总有一种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 转移的规律,在通过层层曲折渠道起作用,就应可肯定。例如,由于与物质生产直接相连, 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年代,某些艺术部类如建筑、工艺等等,就要昌盛发达一些,正如 科学在这种时候一般也更有发展一样。相反,当社会动乱、生活艰难的时期,某些艺术部类 如文学、绘画(中国画)却可以相对繁荣发展,因为它们较少依赖于物质条件,正好作为黑 暗现实的对抗心意而出现。正如这个时候,哲学思辨也可以更发达一些,因为时代赋予它以 前景探索的巨大课题,而不同于在太平盛世沉浸在物质岁月中而毋须去追求精神的思辨、解 脱和慰安一样……总之,只要相信事情是有因果的,历史地具体地去研究探索便可以发现, 文艺的存在及发展仍有其内在逻辑。从而,作为美的历程的概括巡礼,也就可以尝试地工作 了。 ②一个更大的问题是,如此久远、早成陈迹的古典文艺,为什么仍能感染着、激动着今 天和后世呢?人们为什么要一再去回顾和欣赏这些古迹斑斑的印痕呢?如果说,前面是一个 困难的艺术社会学的问题,那么这里就是一个有待于解决的、更为困难的审美心理学问题。 马克思曾经尖锐地提过这个问题。解决艺术的永恒性秘密的钥匙究竟在哪里呢?一方面,每 个时代都应该有自己时代的新作,诚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尽管是莎士比亚,也不能代替 今天的作品,艺术只有这样才流成变异而多彩的巨川;而从另一方面,这里反而产生继承性、 统一性的问题。譬如说,出现在上述种种古典作品中的中国民族的审美趣味、艺术风格,为 什么仍然与今天人们的感受爱好相吻合呢?为什么会使我们有那么多的亲切感呢?是不是 积淀在体现在这些作品中的情理结构,与今天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有相呼应的同构关系和影 响?人类的心理结构是否正是一种历史积淀的产物呢?也许正是它蕴藏了艺术作品的永恒 性的秘密?也许,应该倒过来,艺术作品的永恒性蕴藏了也提供着人类心理共同结构的秘 密?生产创造消费,消费也创造生产。心理结构创造艺术的永恒,永恒的艺术也创造、体现 人类传流下来的社会性的共同心理结构。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10.下列不是围绕“艺术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阐述的一项是( ) A.民生凋敝、社会苦难之际,文学等繁荣发展,并出现文艺高峰。 B.政治强盛,经济繁荣之日,或因沉浸在物质岁月中,文艺萎缩。 C.同一社会、时代、阶级可以有截然不同、彼此对立的艺术风格。 D.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年代,建筑、工艺等等,要昌盛发达一些。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艺术与社会条件有联系。有人认为没有,如韦列克持此观点。 B.社会动乱、生活艰难的时期,哲学思辨更发达一些,时代赋予它以前景探索的巨大 课题。 C.每个时代都应该有自己时代的新作;而另一方面,这里又产生继承性、统一性的问 题。 D.古典作品中民族的审美趣味与今天人们的感受爱好相吻合,体现了作品创造的前瞻 性。 12.综观全文,你认为作者所要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答: 32 参考答案: 1.B(原文是“几乎从不在温度降到零度时冻结”,该项缺“几乎”一词;而实验中看到的 现象不能说是“普遍存在”。) 2.A(原文中的“杂质的随机混合”是指水样本身的杂质在加热状态下的自然化学变化,而 非“随机混入一些杂质”。) 3.D(推论武断,在原文中也找不到依据。) 4.D(A 偷换概念,“能够流行的作品都是遵循了雅俗共赏原则的”说法错误,原文是“回 顾整个文艺史,我们不难发现,但凡能够传世的作品,无不是遵循了雅俗共赏的原则”。B “雅俗共赏是高雅与流俗的混合交融”错,原文说的是“雅俗共赏不是高雅与通俗的混合”; “……和谐统一”也与原文“辩证统一”不一致。C 表述与原文有出入,应为“内容上的深 入浅出、通俗易懂,和形式上的生动活泼、大雅若俗”。) 5.B(“都是”“所有”等措辞把话说绝对了。原文意思是,“传统曲艺特别是其中的优秀作 品,恰恰是具备雅俗兼备的艺术品格的,而雅俗共赏的美学境界,同样也是许多杰出的曲艺 人长期以来的艺术追求和自我认同”。) 6.C(颠倒主次,无中生有。作者认为:当前的曲艺创演中确实存在着沉渣泛起、拿无聊肉 麻当有趣、一味迁就甚至迎合个别观众不良趣味的问题。认真反思起来,其产生和存在的原 因可能更主要的还是部分曲艺从业者的艺术修养与文化品位的欠缺。) 7.D 无中生有,绝对化,民主精神与传统审美教育并不完全排斥。 8.D A 网络超乎想象地拉近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能便捷交流,轻松聚谈。 B 网络信息具有全球性、多元性、开放性、交互性、海量性的特点,传统教育也具有影响的 深刻性、沟通的互动性、教育的多维性等特点。C 原文要求美育工作者也就可以在网络空间 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对青少年进行审美教育和文化利导。 9.①建立完善的网络监管法律体系;②调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种有利因素,创造良好 的网络文化环境,③加强美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 10.D (答非所问。此项是围绕“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最终决定于经济生活的前进”来论述 的。) 11.C(A 项只是说“韦列克就反对作这种探究”,并没有明确说韦列克认为艺术与社会条件 没有联系。B 项说法太绝对,原文说“哲学思辨也可以更发达一些”。D 项“体现了作品创造 的前瞻性”系无中生有。) 12.①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最终(而不是直接)决定于经济生活的前进。②文艺的存在及发 展有其内在逻辑。③心理结构创造艺术的永恒,永恒的艺术也创造、体现人类传流下来的社 会性的共同心理结构。(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