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8课小狗包弟(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8课小狗包弟(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第 08 课 小狗包弟 ·知识概览· 【作者简介】 巴金(1904—2005),四川成都人,男,汉族。原名李尧堂,字芾甘,巴金这个笔名得来,据专家 研究,是因为先生青年时代酷爱俄国革命作家、思想家克鲁泡特金、巴枯宁等人的著作,有心追随之,故 出此寓意。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1920 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参加反封建的进步刊物 《半月社》活动。为了追求光明,1923 年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牢笼,来到上海、南京,进东南大学 附中,并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1927 年旅法在巴黎读书,并开始了文学创作,次年回国从事文学活动,“九 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救亡工作。和鲁迅有交往。曾任《文学季刊》编委,文化生活总编辑,与靳以合编 《文季月刊》。抗日战争爆发后,和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新中国成立后, 历任中国文联二至四届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收获》和《上海文学》主编,曾任第五届 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灭亡》《爱情三部曲》(《雾》 《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抗战三部曲》(《火》之一、之二、之三), 中篇小说《春天里的秋天》《憩园》《寒夜》,散文集《新声集》《赞歌集》《随想录》(5 集)。译作有 长篇小说《父与子》《处女地》,回忆录《往事与随想》。 用托尔斯泰评价卢梭的话“18 世纪全世界的良心”来形容巴金先生,那是一点没错的。生命几乎贯穿 整个 20 世纪的巴金,他曾是多少代青年的航标与动力。爱与恨,泪与血,人性、良知、热诚,是巴金先生 丰碑一样的著述及其为人所表现出来的最鲜明的特质与基调。《爱情三部曲》《激流三部曲》《憩园》《寒 夜》《随想录》……这永远代表 20 世纪中国现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颠峰之作,势必如行星常运,放射出他 永不熄灭的光芒! 【重点理解】 这篇课文是巴金《随想录》中的名篇。它讲述了作者家中的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 从一个侧面反映那个疯狂时代的惨无人道的现实;文章还描写了小狗的悲惨遭遇留给作者心中永难磨灭的 创痛,表达了深重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 《小狗包弟》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动乱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的人们普遍的命运穷困、人性扭曲 的状况,由此而产生课文应有的认识教育作用,包括现在的高中生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那个年 代,就像我们经常教育下一代不应该忘记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新中国建设史、中国现代史、中国近代史 一样;课文的价值还在于作者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老年的巴金显示出一个正直的成 熟的作家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 本文内容要点和作者思路:(1)一位艺术家和狗的故事,借以带出小狗包弟故事。 (2)小狗包弟的来历,不是主要内容,故而略述。(3)小狗包弟的一些表现,以及它与家人的亲密关系, 突出它的伶俐可爱。惟其亲密、伶俐可爱,后惨遭厄运才显得太不合情理。此为蓄势,后面形势逆转,落 差极大。(4)小狗包弟惨遭厄运,为后面的忏悔埋下伏笔。同时侧面描写“文革”开始后红卫兵们抄家、 捉杀小狗的情形。(5)小狗包弟之死留给作者永久的心灵伤痛,这部分篇幅最长,显然作者事先想好在此 充分地表达思想,前面都是为写这一部分作准备、铺垫的。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按故事进程来观照课文,可以看出课文的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有开端(包弟来历)、 发展(在家七年,相处很好;“文革”来临,家人恐慌)和结局(痛别包弟),还有尾声(作者忏悔)。 如果觉得应该强化第五部分的作用,则可以把它作为结局,那么原来的结局(痛别包弟)成为故事发展的 一部分。文章第四、五部分占了全文一半的篇幅,而第五部分是全文中篇幅最长的部分,由此可以看出文 章的重心所在,或者说作者写作时的着力点所在。 散文固然可以叙事、写景、状物,但抒情写意是散文的当行本色,甚至可以说是散文的核心和灵魂。 在本文中,随着故事的展开,作者的情感呈波澜起伏状变化:悲伤(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欢快(与包 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 ─歉意(至今心不得安)。因此,本文的情与事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情感紧随叙事起伏变化:事件牵 动作者的情,作者的情牵动读者的心。本文既是叙事文,又是抒情文。 本文写法上的显著特点,是按“自然流”叙事抒情。“自然流”的特点,是文章段落、层次,过渡、 照应,叙事、议论、抒情,过去、现在、将来,一切都自然而然,不见刻意的技巧,又显出深层的技巧。 下面从几个方面来分述:(1)故事进展自然顺畅,其中无生硬的“焊接”或“阻梗”。开篇写一位艺术家 与狗的故事,下一段的一句“听了这个故事,我又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很自然地过渡到本文拟 述之事;中间写包弟的可爱,借用日本女作家的问话“您的小狗怎样”,一下就自然地过渡到包弟惨遭厄 运的叙述上来了;文章从叙事向抒情转化很自然轻巧,抒情大约是从作者送走包弟、卧榻难眠、思前想后 开始的,一直到文章结束,感觉不到其间从事到情、从叙到议的转变的生硬;再有,从过去到现在,是以 忏悔的心情连接起来的,也感觉不到其间过渡的唐突。(2)语言朴素自然,全无刀斧雕琢痕迹。读者读了 本文受到感动,与本文语言的魅力、震撼力是分不开的。本文的语言既有书面语的特点,又有口语的特点, 两种语体很自然地浑融一体。读者只是感觉到事件的自然发生、发展,情感的自然波澜起伏,而感觉不到 文章语言形式或语言技巧的存在,可以直击文章的深层和底蕴。(3)自然之中又有潜藏的起伏跌宕,而绝 非完全地平直板滞。与“无技巧”相伴的必定是深藏的技巧、高明的技巧,如果真的没有任何技巧,那文 章就不足观赏了。如果我们对本文细加品味,还是可以发现一些深藏的技巧的。略述一二便可知晓。开篇 讲述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是深思熟虑过的,其中必有深意;全篇写哪些事,哪些事详写,哪些事略写, 哪儿发议论抒真情,文章的着力点定于何处,文章的感情基调是什么,等等,都需要写前斟酌。本文发表 之后多得评论家欣赏,一定是它的内容的深刻和形式的巧构吸引了大众关注的目光。 【难点探究】 1.开篇写一位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有什么意义? 【探究】从思路章法说,先说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从思想内容说,艺术家与狗的 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二者似成对照,让人看到此类事在全国并非一二,而是遍见的,由此深化了文章 的主题;从写作效果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惨烈,而巴金与狗的故事之悲哀则在于心灵,是一种“润 物细无声”或“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精神折磨。 2.作者反映“文革”的现实,为什么要写一条小狗? 【探究】小狗包弟虽小,但也是一条生命,凡有血有肉的善良生命都应得到生存权,并免受侵害。这一观 念在今天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而巴金写作此文是在 80 年代初,思想境界显然高人一等,表现出先进性、 超前性。更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一条小狗遭遇,反映“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事实,一条 狗都保不住命。另外,作者写小狗包弟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一段心灵历程,写心灵是主要的,写小狗包弟 是次要的。写小狗是写实,写心灵是写虚,按散文的创作规律,写虚必定以写实为基础。 3.作者为什么要以歉疚、忏悔作为本文的感情基调? 【探究】在那个动乱的年代,多数群众卷入纷争之中,作者属于少数被侵害被侮辱的人,“文革”结束了, 国人应该自我反省,而率先反省的竟然是一个无过错的老人!巴金的《随想录》出版后,引发文坛的震动, 就是因为作者以自我反省的方式观照过去的一段历史,警醒人们记取历史教训。巴金由此赢得了社会的普 遍敬意和称颂。本文的歉疚和忏悔就是作者反省的具体体现,这种特殊的反省能够唤起人们的良心、良知。 我们透过本文可以揣测到巴金是一个善良人,他经历了一场浩劫,不仅失去了小狗包弟,而且失去了最亲 的亲人萧珊,可他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用文章作为声讨、控诉的工具(声讨、控诉并非不必要),而是自 责、自省,很像道德主义者、良心主义者之所为,这既符合巴金本人的习惯,又能引起读者的深思和自省, 引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心灵共鸣。 4.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情感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探究】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感情态度经历了由爱到嫌的前后变化。小狗的乖巧、伶俐让作者深为喜爱。“文 革”浩劫开始,红卫兵抄“四旧”,要杀死包弟,作者怕包弟牵连自己,便把包弟像甩包袱一样甩了出去。 对待包弟的态度和行为,反映了作者在强大政治风暴面前的无奈,经历磨难之后仍摆脱不了煎熬,反映了 作者的良知和作者的勇于自我解剖的精神。 5.你觉得作者是怎样的人? 【探究】老年的巴金显示出一个正直的成熟的作家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巴金老人身 上体现了深刻反省、勇于自律精神,他的这种精神起着唤醒社会公正、社会公德、人类善良天性的作用, 有着警醒人心的力量。 6.作者经历磨难之后仍摆脱不了“煎熬”,对此你有何评论? 【探究】狗是情义之兽,能与主人同生死,共患难。特别是动乱年月,人情殆尽、亲友疏远时,狗的出现, 就更衬托出人世间的冷酷与凄凉了。狗对主人的忠诚与情义,反照出社会中人的无情的万般世相。作者经 历磨难之后仍摆脱不了“煎熬”,主要来源于他对小狗包弟由爱到嫌的情感态度前后变化而感到内疚和自 责,所以,作者经历磨难之后仍摆脱不了“煎熬”。 ·能力提升· 【课内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狗爪.(zhuǎ) 作揖.(yī) 叱.骂(chì) 解剖.(pāo) B.散.步(sàn) 创.伤(chuànɡ) 煎熬.(áo) 租赁.(lìn) C.吹拂.(fú) 揪.住(jiū) 监禁.(jìn) 堕.入(zhuì) D.摄.影(shè) 相处.(chǔ) 吠.叫(fèi) 答应.(yìn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抄家 撕破脸 大喊大嚷 绿草如荫 B.熬煎 具乐部 坛坛罐罐 逆来顺受 C.谦意 通讯社 说谎成风 胆战心惊 D.款待 甩包袱 委曲求全 游街示众 2.D【解析】A 项,“绿草如荫”中“荫”应写作“茵”;B 项,“具乐部”中“具”应写作“俱”;C 项, “谦意”中“谦”应写作“歉”。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著名作家王蒙、刘慈欣等人 中国出版集团读书大会,就文学创作、主题出版、儿童阅读 等不同话题,与近千名读者交流互动。 (2)最近,一些动物维权激进人士齐聚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大规模游行活动,公开反对人类进行动物 活动。 (3)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 感 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A.作客 试验 往往 B.作客 实验 常常 C.做客 实验 常常 D.做客 试验 往往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清明时节已近,往年早已杨柳摇摇,绿草如茵....,而今年还仍是满目枯黄,这给上坟祭祖的人们平添了几 分凄凉。 B.“想当官吗?要想当官,你就得先当孙子,后当老子”,真的没想到,常日看起来惯于逆来顺受....的他, 内心却有着如此深重的谋算。 C.在著名剪纸艺术家朱曼华家中,祖孙三代九口人共同创作了《百羊图》,这套剪纸栩栩如生....,散发着浓 浓的年味和胶东乡土气息,堪称精品。 D.成熟的喜剧艺术,是让观众不知不觉间不由自主....地发出会心的笑,而不是靠吵、逗、骂、讽等来刺激观 众,煽情观众,换取笑声。 4.D【解析】D 项,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此处应换成“情不自禁”。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巴金老人是一位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的人,同时又是具有深厚爱心和人道精神,一位心胸开阔的仁者。 B.听了这个故事,使我又想起我曾经养过的小狗。那条小狗是一位熟人送给我的,我们给它起名叫“包弟”。 C.《随想录》的独特之处,《随想录》的价值,主要在于它是一个受害者的严肃反思,一个正直心灵的痛 苦自审,一个最无责任者对自己责任的拷问。 D.《小狗包弟》思想内容最深刻的地方,表现在对于“文革”罪恶的揭露,作品故事的背景正值十年浩劫, 那是个非人的年代,缺少人性,缺少温情,更缺少宁静的气氛。 5.C【解析】A 项语序不当,将第二个“一位”提到“具有”前;B 项缺少主语,去掉“使”;D 项成分残缺, 在“浩劫”后加“时期”。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作为一个敏感、单纯、热情而富有诗人气质的小说家 ,巴金把创作作为自己生活的有机部 分, , 。 ,加上他又总是常常带着感情去描写和讴歌青春,所以首先被广大 青年读者欢迎,成为青年信赖的朋友。 ①坦诚地描写和记录自己的生活经验 ②坦诚地记录和描写自己的生活经验 ③表达自己对生活独特的理解和追求 ④抒发自己对生活独特的追求和理解 ⑤在他那里,生活与艺术,人品与文品,是合二为一的 ⑥在他这里,艺术与生活,文品与人品,是合二为一的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③⑥ 6.B【解析】①②应先记录,再描写。③④考虑搭配问题。⑤⑥根据前面陈述内容的一致性。 7.下面是巴金先生的一段话,次序已经被打乱。请重新为之排序,使之通顺。(只填序号) ①但是有一点我没想到,我成为一个作家也许比较符合我的性格,所以是意外的顺利。 ②我对自己所走的道路,一直不满意。 ③我常说自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 ④我拿起笔写东西,就是因为对社会不满,肚子里有感情要倾吐,有爱憎要发泄,我才写东西。 ⑤我说过我不是个文学家,也不懂艺术,这是说真话。 ⑥我在年轻的时候,常常想搞社会革命,希望对人类有比较大的好处。但有时想想,还是做一个作家,用 笔写出自己心里的感情。 排序: 7.③②⑥⑤④① 8.下面是诗人流沙河为巴金写的一幅挽联,请你将下面拆开的部分挽联的内 容补到所给的上下联中。 如冰晚节映太阳 似火朝霞烧长夜 开模一代 风雨百龄 上联:乘激流以壮志抛家, ; 下联:讲真话而忧心系国, 。 8.风雨百龄,似火朝霞烧长夜 开模一代,如冰晚节映太阳 9.巴金获某项大奖,下面是某人为巴金先生写的颁奖词,其中有字形、标点、语病、句式不工整等错误, 请指出来,并加以改正。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苍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 忧患、良知,永远将在文学史册中闪耀着璀璨的光辉。他在掌声里彷徨,采一片朝花为自己送行;向黑暗 荷一杆长戟进攻!大星陨落,天地同悲;巨著行世,千秋共仰! (1)错别字: 改为 ; (2)标点: 改为 ; (3)语病: 改为 ; (4)句式: 改为 。 9.(1)苍 沧 (2)“采一片朝花为自己送行”后的分号 逗号 (3)永远将在文学史册中闪耀着璀璨 的光辉 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4)向黑暗荷一杆长戟进攻 荷一杆长戟向黑暗进攻 【解析】(1)“沧桑”为 “沧海桑田”的缩写。(2)“采一片朝花为自己送行,向黑暗荷一杆长戟进攻” 两个分句为同一层次,所以中间用“,”。(3)“永远”修饰“闪耀”,做其状语。(4)“采一片朝花 为自己送行,向黑暗荷一杆长戟进攻”两个句子的句式要一致。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一个多月前,我还在北京,听人讲起一位艺术家的事情,我记得其中一个故事是讲艺术家和狗的。据 说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款 待它。“文革”期间,城里发生了从未见过的武斗,艺术家害怕起来,就逃到别处躲了一段时期。后来他 回来了,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他不承认,就痛打,拳打 脚踢,棍棒齐下,不但头破血流,一条腿也给打断了。批斗结束,他走不动,让专政队拖着他游街示众, 衣服撕破了,满身是血和泥土,口里发出呻唤。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忽然一只小狗 从人丛中跑出来,非常高兴地朝着他奔去。它亲热地叫着,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舔舔,用脚爪 在他的身上抚摸。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的身边。最后专政队 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它发出几声哀叫,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地上添了血迹,艺术家的破 衣上留下几处狗爪印。艺术家给关了几年才放出来,他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几斤肉去看望那只小狗。邻居告 诉他,那天狗给打坏以后,回到家里什么也不吃,哀叫了三天就死了。 ………… 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听不见狗叫声,看不见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进屋,我反而感到轻松,真 有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但是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上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 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 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 在受解剖。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 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 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 幸运…… 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我仍然住在这所楼房里,每天清早我在院子里散步,脚下是一片衰草, 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隔壁房屋里增加了几户新主人,高高墙壁上多开了两扇窗,有时倒下一点垃圾。 当初刚搭起的葡萄架给虫蛀后早已塌下来被扫掉了,连葡萄藤也被挖走了。右面角上却添了一个大化粪池, 是从紧靠着的五层楼公寓里迁过来的。少掉了好几株花,多了几棵不开花的树。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 的人,在绿草如茵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 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 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这 绝不是容易的事。那么我今后的日子不会是好过的吧。但是那十年我也活过来了。 1.如何理解“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中“解剖”一词的内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终于”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倒数第二段在描写院子环境时,突出了景物什么特点?作者意在表现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文章写我与包弟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艺术家和狗的故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一是指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中,作者如包弟一样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只能任别人宰割。二是指作者为了 自保而送走包弟后对自己灵魂的自责、反省。 2.不能。“终于”强调了正直的人在那个时代的必然命运,即与小狗包弟一样,命运受到了摧残。删去就 不能表达这个意思。 3.突出了景物破败的特点。意在表现“文革”使人的生存环境变得很恶劣;“文革”使人产生隔膜。 4.从思路章法说,先说别人的事引出话题,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从思想内容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 巴金与狗的故事,二者似成对照,让人看到此类事在全国并非一二,而是遍见的,由此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从写作效果说,艺术家与狗的故事似乎更惨烈,而巴金与狗的故事之悲哀则在于心灵,是一种“润物细无 声”或“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精神折磨。 4.本题考查文章的构思技巧。解答这类题目,主要从思想内容、结构、艺术手法(或表达效果)等方面入 手,把握了答题思路,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即可。 【课外拓展】 父亲的玳瑁 鲁 彦 净洁的白毛的中间,夹杂些淡黄的云霞似的柔毛,恰如透明的妇人的玳瑁首饰的那种猫儿,是被称为 “玳瑁猫”的。我们家里的猫儿正是那一类,父亲就给了它“玳瑁”这个名字。 它什么时候来到我们家里,我不很清楚,据说大约已有三年光景了。父亲给我的信,从来不曾提过它。 在他的理智中,仿佛以为玳瑁毕竟是一匹小小的兽,比不上任何的家事足以通知我似的。 当我去年回到家里的时候,我看到了父亲和玳瑁的感情了。 每当厨房的碗筷一搬动,父亲在后房餐桌边坐下的时候,玳瑁便在门外“咪咪”地叫起来。这叫声是 只有两三声,从不多叫的。它仿佛在问父亲,可不可以进来似的。 于是父亲就说了,完全像对什么人说话一样: “玳瑁,这里来!” 我初到的几天,家里突然增多了四个人,玳瑁似乎感觉到热闹与生疏的恐惧,常不肯即刻进来。 “来吧,玳瑁!”父亲望着门外,不见它进来,又说了。 “小孩一样,看见生疏的人,就怕进来了。”父亲笑着对我们说。 但是过了一会,玳瑁在大家的不注意中,已经跃上了父亲的膝上。 “喏,在这里了。”父亲说。 我们弯过头去看,它伏在父亲的膝上,睁着略带惧怯的眼望着我们,仿佛预备逃遁似的。 父亲立刻理会它的感觉,用手抚摸着它的颈背,说:“困吧,玳瑁。”一面他又转过来对我们说,“不 要多看它,它像姑娘一样的呢。” 我们吃着饭,玳瑁从不跳到桌上来,只是静静地伏在父亲的膝上。有时鱼腥的气息引诱了它,它偶尔 伸出半个头来望了一望,又立刻缩了回去。它的脚不肯触着桌。这是它的规矩,父亲告诉我们说,向来是 这样的。 父亲吃完饭,站起来的时候,玳瑁便先走出门外去。它知道父亲要到厨房里去给它预备饭了。那是真 的。父亲从来不曾忘记过,他自己一吃完饭,便去添饭给玳瑁的。玳瑁的饭每次都有鱼或鱼汤拌着。父亲 自己这几年来对于鱼的滋味据说有点厌,但即使自己不吃,他总是每次上街去,给玳瑁带了一些鱼来,而 且给它储存着的。 白天,玳瑁常在储藏东西的楼上,不常到楼下的房子里来。但每当父亲有什么事情将要出去的时候, 玳瑁像是在楼上看着的样子,便溜到父亲的身边,绕着父亲的脚转了几下,一直跟父亲到门边。父亲回来 的时候,它又像是在什么地方远远望着,静静地倾听着的样子,待父亲一跨进门限,它又在父亲的脚边了。 它并不时时刻刻跟着父亲,但父亲的一举一动,父亲的进出,它似乎时刻在那里留心着。 晚上,玳瑁睡在父亲的脚后的被上,陪伴着父亲。 我们回家后,父亲换了一个寝室。他现在睡到弄堂门外一间从来没有人去的房子里了。 玳瑁有两夜没有找到父亲,只在原地方走着,叫着。它第一夜跳到父亲的床上,发现睡着的是我们, 便立刻跳了出去。 正是很冷的天气。父亲记念着玳瑁夜里受冷,说它恐怕不会想到他会搬到那样冷落的地方去的。而且 晚上弄堂门又关得很早。 但是第三天的夜里,父亲一觉醒来,玳瑁已在床上睡着了,静静地,“咕咕”念着猫经。 半个月后,玳瑁对我也渐渐熟了。它不复躲避我。当它在父亲身边的时候,我伸出手去,轻轻抚摸着 它的颈背,它伏着不动。然而它从不自己走近我。我叫它,它仍不来。就是母亲,她是永久和父亲在一起 的,它也不肯走近她。父亲呢,只要叫一声“玳瑁”,甚至咳嗽一声,它便不晓得从什么地方溜出来了, 而且绕着父亲的脚。 有两次玳瑁到邻居去游走,忘记了吃饭。我们大家叫着“玳瑁玳瑁”,东西寻找着,不见它到来。父 亲却猜到它那里去了。他拿着玳瑁的饭碗走出门外,用筷子敲着,只喊了两声“玳瑁”,玳瑁便从很远的 邻屋上走来了。 “你的声音像格外不同似的,”母亲对父亲说,“只消叫两声,又不大,它便老远地听见了。” “是哪,它只听我管的哩。” 对于寂寞地度着残年的老人,玳瑁所给予的是儿子和孙子的安慰,我觉得。 六月四日的早晨,我带着战栗的心重到家里,父亲只躺在床上远远地望了我一下,便疲倦地合上了眼 皮。我悲苦地牵着他的手在我的面上抚摸。他的手已经有点生硬,不复像往日柔和地抚摸玳瑁的颈背那么 自然。据说在头一天的下午,玳瑁曾经跳上他的身边,悲鸣着,父亲还很自然地抚摸着它,亲密地叫着“玳 瑁”。而我呢,已经迟了。 从这一天起,玳瑁便不再走进父亲的以及和父亲相连的我们的房子。我们有好几天没有看见玳瑁的影 子。我代替了父亲的工作,给玳瑁在厨房里备好鱼拌的饭,敲着碗,叫着“玳瑁”。玳瑁没有回答,也不 出来。母亲说,这几天家里人多,闹得很,它该是躲在楼上怕出来的。于是我把饭碗一直送到楼上。然而 玳瑁仍没有影子。过了一天,碗里的饭照样地摆在楼上,只饭粒干瘪了一些。 第五天早晨,母亲才发现给玳瑁在厨房预备着的另一只饭碗里的饭略略少了一些。大约它在没有人的 夜里走进了厨房。它应该是非常饥饿了。然而仍像吃不下的样子。 一星期后,家里的戚友渐渐少了。玳瑁仍不大肯露面。无论谁叫它,都不答应,偶然在楼梯上溜过的 后影,显得憔悴而且瘦削,连那怀着孕的肚子也好像小了一些似的。 一天一天家里愈加冷静了。满屋里主宰着静默的悲哀。一到晚上,人还没有睡,老鼠便吱吱叫着活动 起来,甚至我们房间的楼上也在叫着跑着。玳瑁是最会捕鼠的。当去年我们回家的时候,即使它跟着父亲 睡在远一点的地方,我们的房间里从没有听见过老鼠的声音,但现在玳瑁就睡在隔壁的楼上,也不过问了。 我们毫不埋怨它。我们知道它所以这样的原因。 现在距我们离家的时候又已一月多了。玳瑁应该很健康吧?我希望能再见到和父亲的灵魂永久同在的 玳瑁。 (选自《故乡的梦》,有删节) 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 A.文章第 16 段叙述父亲有事将要出去时,用“溜”“绕”“转”“跟”等动词描写玳瑁,生动地表 现了玳瑁对父亲的亲昵和依赖。 B.文章第 23—25 段以大家叫唤“玳瑁”无动静,衬托父亲只消叫两声,玳瑁就走来了,表现了玳瑁 对父亲的亲近。 C.文章饱含深情,叙述真实而有序,描写细腻而生动,记录了父亲和玳瑁的日常生活,字里行间流露 出了作者的真情实感。 D.文章 26 段“对于寂寞地度着残年的老人,玳瑁所给予的是儿子和孙子的安慰”,表现了玳瑁给孤 寂的老人带来儿孙般的慰藉和快乐。 2.文章中父亲与玳瑁情感深厚,请概括父亲对玳瑁的感情并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与巴金的《小狗包弟》在写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请结合这两篇文章的内容探究其在揭示主旨的技 法上有何共同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①亲近:父亲把玳瑁当作孩子,能领会它的感觉,亲近抚摸;父亲临终前,抚摸并亲密地 呼唤玳瑁。②疼爱:父亲厌鱼的味道,但经常给玳瑁带鱼回来,准备鱼汤拌饭。③挂念:父亲在新的地方 住宿,还挂念着玳瑁夜里受冷。 3.①通过真实的小事件的叙述(或以小见大),凸显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揭示文章主题。《小狗包弟》 叙述了包弟讨人喜欢、痛别包弟等生活小事件,表现出作者深重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本文叙述了父 亲与玳瑁的日常生活小事,表现父亲与玳瑁的深厚感情及作者丧父的悲痛之情。②运用了对比手法揭示主 旨。《小狗包弟》中文学家对待狗与后文红卫兵对待包弟、包弟的可爱与包弟的悲惨遭遇等形成鲜明对比, 揭示了“文革”时期的惨无人道的现实;本文玳瑁对“我”和母亲的态度与对父亲的态度形成对比,揭示 玳瑁与父亲感情之深。(意思对或言之有理即可) ·典型例题· 【真题展示】 (2016 年高考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 题。 在母语的屋檐下 彭 程 少年时代的伙伴自大洋彼岸归来探亲,多年未见,把盏竟夜长谈。我们聊到故乡种种情形,特别谈到 了家乡方言,兴之所至,后来两人干脆用家乡话谈起来。 本来以为这么多年不使用,很多方言都已忘记,不料却在此时鲜明地复活了,恍惚中,甚至忆起了听 到这些话时的具体情境,眼前浮现出了说话人的模样。友人感慨:真过瘾。 在一种语言中浸润得深入长久,才有资格进入它的内部,感知它的种种微妙和玄奥,那些羽毛上的光 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几乎只有母语,我们从牙牙学语时就亲吻的语言,才应允我们 做到这一点。 关于母语,英文里的一个说法,最有情感温度,也最能准确地贴近本质:mother tongue.直译就是“妈 妈的舌头”。从妈妈舌头上发出的声音,是生命降临时听到的最初的声音,浸润着爱的声音。多么深邃动 人的诗意!在母语的呼唤、吟唱和诵读中,我们张开眼睛,看到万物,理解生活,认识生命。 诗作为浓缩提炼过的语言,是语言的极致。它可以作为标尺,衡量一个人对一种语言熟悉和理解的程 度。“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坍了”,说的是世事沧桑,人生无常。“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说的是心绪流转,昨日迢遥。没有历史文化为之打底,没有人 生经历作为铺垫,就难以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其间的沉痛和哀伤,无奈和迷茫。它们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每一种语言都连接着一种文化,通向一种共同的记忆。文化有着自己的基因,被封存在作为载体和符 号的特有的语言中,仿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阿里巴巴的山洞里,藏着稀世的珍宝。 “芝麻开门吧!”咒语念起,山洞石门訇然敞开,堆积的珠宝浮光跃彩。 但洞察和把握一种语言的奥秘,不需要咒语,时间是最重要的条件。在一种语言中沉浸得足够久了, 自然就会了解其精妙。有如窖藏老酒,被时光层层堆叠,然后醇香。瓜熟蒂落,风生水起,到了一定的时 候,语言中的神秘和魅惑,次第显影。音调的升降平仄中,笔画的横竖撇捺里,有花朵摇曳的姿态,水波 被风吹拂出的纹路,阳光下明媚的笑容,暗夜里隐忍的啜泣。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有母语,才有这样的魅力和魄力,承担和覆盖。日升月落,春秋代序;昼夜不 舍的流水,亘古沉默的荒野;鹰隼呼啸着射向天空,羊群蠕动成地上的云团;一颗从眼角滑落的泪珠有怎 样的哀怨,一声自喉咙迸发的呐喊有怎样的愤懑。一切,都被母语捕捉和绾结,表达和诉说。 我骄傲于自己母语的强大生命力,五千年的漫长历史,灾祸连绵,兵燹不绝,而一个个方块汉字,就 是一块块砖石,当它们排列衔接时看,遍仿佛垒砌了一个广阔而坚固的壁垒,牢牢守卫了一种古老的文化, 庇护了一代代呼吸沐浴着它的气息的亿兆的灵魂。 童年在农村度过,记事不久的年龄,有一年夏天,大人在睡午觉,我独自走出屋门到外面玩,追着一 只蹦蹦跳跳的兔子,不小心走远了,一直走进村外一片茂密的树林中,迷路了,害怕得大哭。但四周没人 听到,只好在林子里乱走。过了好久,终于从树干的缝隙间,望见了村头一户人家的屋檐。 一颗悬空的心倏地落地了。 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人,母语熟悉的音调,带给他的正应该是这样的一种返归家园之感,一个汉语的 子民,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官秩加身应谬得, 乡音到耳是真归”,故乡的语言,母语的最为具体直观的形式,甚至关联到了存在的确凿感。 因为时时相与,反而熟视无睹。就像对于一尾悠然游弋的鱼儿,水的环抱和裹抉是自然而然的,不需 要去意识和诘问的,但一当因某种缘故离开了那个环境,就会感受到置身盛夏沙漠中般的窒息。被拘禁于 全然陌生的语言中,一个人也仿佛涸辙之鲋,最渴望母语的濡沫。那亲切的音节声调,是一股直透心底的 清凉水流。 每一种语言的子民们,在自己母语的河流中,泅渡,游憩,俯仰,沉醉,吟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 并经由翻译传播,成为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以诗歌为证,《鲁拜集》中波斯大诗人伽亚 谟及时行乐的咏叹,和《古诗十九首》里汉代中国人生命短暂的感喟,贯穿了相通的哲学追问;中世纪的 意大利,彼特拉克对心上人劳拉的十四行诗倾诉,和晚唐洛阳城里,李商隐写给不知名恋人的无题七律, 或者隽永清新,或者宛转迷离,各有一种入骨的缠绵,让不同的语言彼此尊重,在交流中使各自的美质得 到彰显和分享。 热爱来自母亲的舌尖上的声音,应该被视为是一个人的职责,他的伦理的基点,他可以走向天高地阔, 但母语是他的出发地,是他不断向前伸延的生命坐标轴线上,那一处不变的原点。 (原载《光明日报》,有删节) 1.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赏析文中画线的文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深情地诠释了母语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中引用英语 mother tongue,是为了引出“妈妈的舌头”这一形象说法,强调母语的温馨可亲。 B.作者用“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来形容母语的微妙和玄奥,是说 母语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C.文中引用阿里巴巴的故事,旨在说明封存在语言中的文化基因如珠宝般珍贵。 D.文中列举“昼夜不舍的流水”“亘古沉默的荒野”“一颗从眼角滑落的泪珠”等意象,意在说明, 只有用母语才能准确言说它们的内在情韵。 E.文章融记叙、议论、抒情为一体,引经据典,华美而不失厚重,有较深的文化意蕴。 【答案】 1.①内容上,用孩子迷路比喻游子离开母语,强调母语给人带来的庇护感和安全感。②结构上,呼应题目 “屋檐”,引出下面的议论。 2.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揭示出人和母语之间生死难离的关系,使事理具象化,生动形象。 3.①母语可以拉近彼此关系。②母语最早打通人与世界的联系。③母语可以自由地抒情状物。④母语包蕴 文化基因,守卫民族文化。⑤母语给人以家的归宿感。⑥各民族用自己的母语创造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4.BC 【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奔走的大树 刘 江 ①小区外的一块公共绿地,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大树的驿站。这驿站来过伟岸的松树,来过繁花似锦 的野海棠,还来过秋叶如金蝶翻飞的银杏,但长则一年短则几个月就都走了。不知他们从哪里来,也不知 奔向何处去。 ②我对树的记忆就是从奔走开始的,但那时候奔走的不是树,是我。 ③小时候最怕一个人走路,但偏偏有些路却非你一个人走不行,从那时候起,我对树就有了一种无由 的依赖和信任。每每提心吊胆地在那山与山、村与村之间奔跑时,只要远远地望见一棵大树,就有一种莫 名其妙的安全感,似乎那在风中哗哗摇曳的树们真在呼喊:来,到我身边来。所以当我奔向那一棵棵大树 时,好像那树也迎着我奔来。也只有跑到那树下,我才敢歇一口气,擦一把头上的热汗。 ④那时候的树是不走的。等过上三年五载,我也长高了,胆大了,再走小时候走过的路时,发现那些 树还在,就有一种老朋友重逢的感觉。 ⑤我们村最大的一棵槐树得十个孩子才能合抱,树冠能占三亩地。站在远处找我们村,那树就是标志。 由于它长在一片坟茔里,所以就连那树下的灌木丛也没人敢动,密密扎扎连成一片,成了鹰鹞狐兔出没的 地方。其实我们的村子基本处在槐树的包围之中,无论从哪个方向进村,迎接你的都是一棵大槐树。迎娶 新媳妇进村时几班子吹手摆擂台在槐树下,送过世的老人搭路祭也是在槐树下;远行的人儿告别在槐树下, 回家的游子团聚也是在槐树下。所以老人们在讲述村里发生的大事时都离不开那些老槐树。经年累月,村 里的老人一辈辈走了,但那槐树还在,它们见证着村子的历史,承载着村子的信息,护佑着一村的男女老 幼。秋夜里,躺在谷场上,你能听见风经过每一棵大树的脚步,能听见树与树的对话。 ⑥不只是村口,田间地头也是很有一些树的,或挺拔的白杨,或解馋的山杏,或苍劲的椿树,那树是 田野的风韵。劳累时,擦一把汗,望一眼树,心头就会生出一种慰藉和希望。而在外人眼里,那以树为背 景的劳作和歇息似乎都平添了几许田园的诗情画意。 ⑦万万想不到,有一天攀上走过了千百遍的山峁抬头望去时,路边的槐树不见了。站在那槐树离去的 地方再向村口望去时,村口的大树也都不知奔向了何方。没有了大树遮蔽的村庄,就像失去了灵魂的人, 散摊在那里,明晃晃地暴露在天地之间,任风吹雨打无遮无拦。沟畔上挂满了废弃的白色地膜,风起时像 有一种悲切的呐喊,简直惨不忍暗。据说理由是分田到户了,一分地要有一分地的收入,树影响庄稼的生 长。一家举斧,家家效仿,能伐的伐,能挖的挖,似乎一切只有变了现装进自己的腰包里才可靠。 ⑧冤屈的树,带着村庄的信息和留恋远走他乡。 ⑨一日出门,楼下停着一辆车,车上载着一棵大树,开车的是老家的一位相识。他说,那棵树卖了四 万。我的心口一震,但又从另一方面幻想,若是各地进城的大树都能站成一道风景,对那些来自同一块土 地的务工者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想那劳苦之余他们若能指认自己家乡的树木,在它下面歇歇脚、说说 话,就是抹抹委屈的眼泪,也可以聊解乡愁。可惜的是人们尽管给那棵来自我们家乡的树又是搭棚又是输 液,很是享受了一番城市的待遇,但它只捱过了一个夏季,在一个夜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不知以何种方式 奔向了何方。 ⑩人,找不到回家的路,树能够给你指引;但真到了路边连一棵树都没有的那一天,不知道人还能不 能找到自己的家? (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以“小区外的一块公共绿地,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大树的驿站”开头,意在引出对大树的描写, 说明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B.文章写“我”在成长过程中.对树的依赖和信任,并详细叙述人与树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以此来 暗示作品的主题。 C.第⑨段中的“另一方面的幻想”,是指那些大树被卖到城里后,能够慰藉进城务工者的乡愁,从而 肯定大树进城的意义和价值。 D.文章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成功刻画了那些从乡村“奔走”到城市里的大树形象,警示人们一旦失去 树木,也就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2.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以“奔走的大树”为题,有什么深刻内涵?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①开头借描述“犬树的驿站”扣题,并引出对“不走”的大树的回忆,为下文写大树的“奔走”张本。 (2 分。意思答对即可)②然后具体描进“冤屈”的大树“远走他乡”的惨状,与上文形成强烈的对比,进 一步揭示主题。(2 分。意思答对即可)③最后一段归结全文,卒章显志。(1 分。意思答对即可) 3.①揭露和批判了杀鸡取卵、自毁家园的行径。大树的“奔走”,反映了传统的乡村文明和宁静的田园生 活受到冲击的现实弊端。②讽刺了违背自然规律、人为造景等急功近利的做法。大树离开了故土,即便享 受“城市的待遇”,也改变不了枯萎死亡的结局。③警示人们不忘根本,善待自然,不要在经济利益的驱 动下迷失自我。文中的“大树”实际上是传统的农耕文化的象征,是乡愁的载体,大树“奔走”乃至不知 所终,归乡的游子有可能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每答出一点给 2 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等案,只 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A 项,“意在……重要作用”错误,不符合文本内容。C 项,“肯定大树进城的意义和价值”错误,曲解了文本的内容。D 项,“一旦失去树木,也就失去了人生的 方向”不妥,误解了文本的内容。 3.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标题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目以传神, 标题传出的是文章的主题之神,要结合文章的内容,从三个方面解答:揭露和批判了杀鸡取卵、自毁家园 的行径;讽刺了违背自然规律、人为造景等急功近利的做法;警示人们不忘根本,善待自然,不要在经济 利益的驱动下迷失自我。要有适当分析,以丰富答案的内容,但要语言简约,不可繁杂冗长。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