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赏析艺术技巧对点精练四
2019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 赏析艺术技巧 对点精练四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我们坐着山兜,停在一座山坡上,那里有一所三楼三底的中国式洋房。这种幽丽的地方,我们城市里熏惯了煤烟气的人住着,真是有些自惭形秽,虽然我们的外表强于他们乡下人,但是他们乡下人至少要比我们离大自然近得多,他们的心要比我们干净得多。就是我那老房东,虽然她的样子特别的朴质,然而她却比我们这些好像知道什么似的人,更知道些自然的趣味。 我们的女房东,天天闲了就和我们说闲话儿。有一天夜里,月色布满了整个的山,青葱的树和山,更衬上这淡淡银光,使我恍疑置身碧玉世界,我们的房东约我们到房后的山坡上去玩,她告诉我们从那里可以看见福州。我们越过了许多壁立的巉岩,一带的松树被风吹得松涛澎湃。东望星火点点,水光泻玉,那便是福州了。那福州的城子,非常狭小,民屋垒集,烟迷雾漫,与我们所处的海中的山巅,真有些炎凉异趣。(节选自庐隐《房东》,有删改) 1.请简要赏析第二段的写景艺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等角度,远近结合(变换视角),动静结合,描写了优美迷人的山中美景,使人如临其境,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赵掌柜是靠背米起家的。他不只背米,还看老板怎样验米、卖米,包括跟着出去看米、选米。他不多说话,心里头学了不少本事,三十岁从汉口回到袁店河。十年打拼后,就有了这袁店老街上的“赵家米铺”。人们对他有份敬,讲说“赵掌柜背米起家”的故事,来激励自己和别人。 米铺卖米。大米、小米、香米、糯米。米分等,好米当然是富有人家买去,糙米多是小户人家买的。赵掌柜就坐在柜后,看人流,看伙计量米。量米用升,斗。量时,吆喝,报数。别的不要求,赵掌柜要求升尖、斗满,有赚即可。薄利就多销。如此,来买米的就更多。不少人家成了常客。谁家喜欢什么米,谁家该来买米了,谁家买米的唤什么,赵掌柜都记得清。这也是本事。 还有个本事,是赵家米铺的大本事,别的米铺不干,也不敢干。逢腊月初八,逢五月端午,赵掌柜要开棚舍米、腊八粥、粽子。都用一个特大号的大铁锅。那锅特大,别的不说,熬粥,二百斤大米进去刚盖锅底。煮粽子,能管全袁店镇的人吃。逢这两天,赵家米铺前人满为患,不做生意。腊八就舍粥,为穷人,为要饭的,热气腾腾,黏黏稠稠。端午就煮粽子,头天晚上天一擦黑就上锅,直到端午早上,各色的粽子,摆开,摆在长长扁扁的竹匾里,任人来吃。民国三十年大旱,赵掌柜竟然舍了四个月的粥,从九月到腊月!包括罗汉山的“红枪会”员,也换了衣服,下山喝粥。赵掌柜一视同仁。人人都说好。 谈起赵掌柜的好,还有一件。进入腊月二十三,赵掌柜把好米掺入糙米,还当糙米卖。“过年了,都吃点好米吧。”晚上,在柜上,他看着伙计把一半好米、一半糙米掺匀,随手捻了几粒,在嘴里一嚼,点点头。(选自赵长春《赵家米铺》,有删改) 2.简析最后一段是如何塑造赵掌柜这一人物形象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通过语言描写,“过年了,都吃点好米吧”表现出赵掌柜的慈悲、善良、大义。②运用动作(细节)描写——“看着”“捻”“嚼”“点点头”——表现出赵掌柜做事认真。 3.赏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大量运用短句,语言富有节奏感。②整句与散句结合,句式富于变化,行文自如。③语言口语化,活泼、亲切、朴实。 三、(2017·山东)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①第二天,天刚亮,我就赶到昨天打猎的山坡,沿着伤鹿留在雪地上的蹄印追着。不知什么时候,雪地上多了一行奇怪的蹄印。突然,从左侧山脚的桦树林里传来咔嚓咔嚓的响声,六只野鹿在那里惊慌奔逃。我认出那头被我打伤的公鹿,它瘸了一条腿,跑在鹿群后面。一只狼在后面拼命地追赶,并且越追越近。公鹿扭头瞅瞅,撇开鹿群,一瘸一拐地直奔山坡跑来,它跑上山顶,到石崖前放慢脚步,一步一步蹬着石崖。看起来它很费力,忍着痛。 ②快点,狼追上来啦!我被这头危难中的受伤的鹿吸引了,忘记了自己狩猎的使命。 ③猛冲过去的狼一口咬住鹿的后腿,几乎就在同时,鹿猛地一蹬,狼怪叫一声,滚了下来。我看见鹿的后腿被连皮带肉撕下一块。啊,真有一手。为了弄死这家伙,甘心让它咬去一块肉。可惜那一蹄没踢在狼的脑壳上。 ④狼在地上打了个滚,弓着腰,咧着嘴,发疯似的朝石崖冲去。鹿低下头,把粗壮、尖利的犄角贴在脚下的石头上,沉着地等待着。 ⑤啊,这只狼真坏。它借助跑的冲力腾空朝鹿扑去。我的心一下子揪紧了。 ⑥就在狼对准鹿脖子下口的一刹那,鹿猛地扬起低垂的犄角,狼像被叉子叉中似的,从鹿的头顶上像块石头被甩过石崖,跌进山谷。 ⑦鹿胜利了。它骄傲地扬起头,把漂亮的犄角竖在空中。“呦——”七岔犄角的公鹿站在崖顶呼唤同伴,山谷里传来鹿群的回音。 ⑧我躲在它的下风,着迷地瞅着它。它那一岔一岔支立着的犄角,显得那么刚硬;它那细长的脖子挺立着,象征着不屈;四条直立的腿,似乎聚集了全身的力量。我想起特吉的话:“公鹿,那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它就是死也不会屈服。” (节选自乌热尔图《七岔犄角的公鹿》,有删改) 4.本文第①~⑥段描写公鹿与狼搏斗的过程,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动作描写。从正面对公鹿与狼恶斗的过程作了细致描绘,如公鹿忍着剧痛攀爬石崖的姿态,恶狼弓腰、咧嘴,凶残地发起进攻时的动作细节等,生动传神。(2)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被鹿角叉起的狼比喻成石头,表现公鹿的勇猛。(3)侧面烘托。通过“我”的心理描写,烘托出狼鹿恶战的紧张气氛,表达“我”对公鹿的赞美,强化对公鹿形象的塑造。(或:通过写狼的凶残,侧面衬托出公鹿的勇猛和机智) 解析 首先点明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结合文本分析表现手法的作用。 动作描写:如“公鹿扭头瞅瞅,撇开鹿群,一瘸一拐地直奔山坡跑来……一步一步蹬着石崖”“鹿猛地一蹬,狼怪叫一声,滚了下来”“狼在地上打了个滚,弓着腰,咧着嘴,发疯似的朝石崖冲去”“鹿低下头,把粗壮、尖利的犄角贴在脚下的石头上,沉着地等待着”,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公鹿的勇敢和狼的凶恶。 比喻:如“狼像被叉子叉中似的,从鹿的头顶上像块石头被甩过石崖,跌进山谷”,把被鹿叉起的狼比喻为石头,表现了公鹿为了鹿群的安全,迸发出的勇气和力量。 侧面烘托:如“快点,狼追上来啦!”“啊,这只狼真坏”,描写了“我”的心理,从侧面烘托出鹿、狼恶战的紧张气氛。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善 心 安石榴 小区院里有几只流浪猫。到底几只是不确定的。因为,五分钟之前,在草坪里见到一只灰黑相间的狸猫,五分钟之后,在楼头便利店的外置货架上又看到一模一样的一只蜷在那儿假寐,你不知道是刚才的那只过来了,还是它的同胞兄弟。这都是可能的。但是,涛子一家三口搬走之后,邻居们很快就搞清楚了,一共五只。尽管它们的关系有点暧昧,也挺复杂,院里人现在也没有真正看透,不过,数量是明晰的。 涛子一家搬走时正值初冬,不会是他——第三次中风的半残人,估计是他老婆或者儿子,把一扇窗户打开,在纱窗上剪出一个小方口——方口的最上一边没有剪,就像一个小方门帘。五只流浪猫竟然明白那是专门给它们预留的绿色通道,当天就迁进新居了。 猫们进进出出。有时候,只有一个小脸儿躲在纱窗后面,端庄威仪,就是一只小脸老虎嘛!有时候,“呼咙呼咙”从窗台上滚下来两只,打得难解难分。另外一只猫蹲坐在窗下自行车旁淡然地看了一眼身边激战正酣的一对儿,又冷静地转移了视线。屋里毫不相干的那只却突然冲了出来,直接坠到窗下加入了战斗。而窗对面墙根儿一辆落着积雪的电动三轮车下面,一只猫爬了出来,拖着长尾巴慢腾腾横过便道,一副吃饱喝足的慵懒样子,却瞬间起动,一溜烟儿完成跑、跳、抓、爬、钻的动作,回屋里去了。邻居就是通过这样的观察,知道这是个五口之家的。 涛子一家三口搬走之后已经一年多了吧,无论大雪咆天,还是春雨绵绵,这个房子的主人一直都是五只猫。涛子被送走之后再没回来过,老婆儿子也不见了踪影。 但是,邻居们并未在这些无聊的事情上下功夫。有人主动承袭了涛子老婆没搬走时的做法,在窗台上搁一只小吃碟,里面总有食物。猫们的日子过得挺好的。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一位平素和涛子相交极深的老邻居去一个叫“颐年园”的地方看望涛子。那一天飘着纷纷扬扬的雪花,不光是小孩,不少大人也出来放鞭炮了,地动山摇了一天,空气里弥漫的快乐都是火药味道的。老邻居从“颐年园”回家,低头看着一地的雪红雪白,竟然一路没有抬头。及至家门口,一抬头猛然看见昔日涛子家的窗台上摆着好几只小吃碟,里面的嚼果比照往日更是丰盛。老邻居目瞪口呆,眼泪差点掉下来了。他站在那儿看了半天,自言自语:好心人真多呀!好心人真多呀!我倒要问你们一句,该管的你们管没有呢? 5.小说第三段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内容上:①写出了猫活泼好动、惹人喜爱的神态和天性;②写出了流浪猫获得“家”的惬意和自在的神态,侧面表现了涛子家人的善心;③增添了小说的趣味,使小说更有可读性。 结构上:①在故事情节上照应上文,突出邻居对流浪猫的好奇和关注;②为下文弄清楚猫的确切数量和献爱心照顾猫做铺垫。 6.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文末画线的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用反复、反语、反问的手法,写出了老邻居对众邻居“关心猫而不关心人”的行为的不满及无奈之情;②卒章显志,引起读者对真正的“善心”与“善行”的思考,升华了文章的主旨。 7.小说表现善心这一主题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对比。①在涛子未搬走前,涛子对流浪猫的善心与邻居们的冷漠形成对比。②邻居们在涛子搬走前后对待流浪猫的态度对比:先是冷漠,后来关心。③邻居们对待流浪猫关心照顾,却从未关心照顾过那个中过三次风的涛子及其家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