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三轮冲刺考前三个月第三章古诗鉴赏综合训练8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1 综合训练 8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渔翁①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②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 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期。②欸乃:指渔歌,一说指摇橹声。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以时间为序,描述了渔翁的活动:夜宿晨起,汲水燃竹,日出打渔。 B.三、四句的描写内容,既有自然景色,又有人物行踪:渔翁不知何时已离岸。 C.日出之后,“欸乃一声”打破了山水的宁静,诗歌的感情也由低沉转入昂扬。 D.苏轼说“子厚晚年诗极似陶渊明”,此诗与“采菊东篱下”一诗风格正相似。 答案 C 解析 “打破了山水的宁静”错误,这里是以动写静的手法;“诗歌的感情也由低沉转入昂 扬”也是错误的,原诗没有体现这种感情变化,表现的依然是诗人内心的孤寂。 (2)诗人借渔翁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本诗刻画了一位自由闲适的渔人形象。他饮清湘,燃楚竹,伴山水,唱渔歌,夜宿晨 起,驾船打渔,悠闲淡然。诗人借此表达自己遭贬之后对恬淡安适生活和自由人生的向往之 情。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墨花(并叙) 苏 轼 世多以墨画山水竹石人物者,未有以画花者也。汴人尹白能之,为赋一首。 造物本无物,忽然非所难。 花心起墨晕,春色散毫端。 缥缈形才具,扶疏①态自完。 莲风尽倾倒,杏雨半披残。 独有狂居士,求为墨牡丹。 兼书平子赋②,归向雪堂③看。 注 ①扶疏:枝叶繁茂分披貌。②平子赋:张衡字平子,《文选》卷十五有张衡《归田赋》,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2 李善注:“张衡仕不得志,欲归于田,因作此赋。” ③雪堂:苏轼被贬黄州时居住躬耕之 所。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认为尹白画墨牡丹,一如万物的生成一样自然而然,不是什么难事。 B.三、四两句描述画家运笔创作的效果,墨晕由花心散开,春色在笔端显露。 C.五至八句借创作莲花、杏花的有关经历,描摹墨牡丹的优美形貌和情态。 D.结尾两句表明诗人钟爱墨牡丹,将带着这一书画作品回到雪堂用心守护。 答案 C 解析 “五至八句借创作莲花、杏花的有关经历”有误。“莲风尽倾倒,杏雨半披残”写出 了莲花与杏花受风雨摧残的状态,此处是用莲花和杏花衬托墨牡丹。 (2)“狂居士”是苏轼谪居黄州时的自称,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苏轼“求为墨牡丹”的举 动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虽然以墨画花少见,但是眼前的墨牡丹依然在墨晕中显出春色殊为不易。苏轼被贬黄 州而能躬耕不辍,人生际遇也像墨牡丹一样不寻常。墨牡丹能够引起苏轼情感上的共鸣,他 对墨牡丹坚忍不拔品格的赞美意在表明自己在面对厄运时也要坚贞不屈的心志。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感遇① 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②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 ①开元末,玄宗耽于政事,贬斥贤臣,本诗是作者被贬荆州时借丹橘言志的作品。② 孔子曾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语,故后世常用“岁寒”借指砥砺节操。 (1)下列对本诗的解说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一、二句写丹橘区别于一般树木,能够经受住严冬的摧残,“犹”字的运用包含着作者对 丹橘的赞颂之意。 B.三、四句先以反诘语“岂伊地气暖”一“纵”,又以肯定语“自有岁寒心”一“收”,赞 美丹橘具有耐寒的节操。 C.五、六句的意思是,丹橘作为上好的水果可以用来款待嘉宾,可是从中原到江南却有山水 阻隔,嘉宾难以到来。 D.七、八句承接前句而来,是说那些嘉宾们的命运难测,只能听其自然,如同寒暑变更四季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3 交替让人无法追寻。 E.最后两句指出人们只顾栽种桃李而不种丹橘,并以“此木岂无阴”反诘收束全诗,进一步 抒发了诗人的怨愤之情。 答案 CD 解析 C 项这两句是说丹橘虽好,无奈山高水深,重重阻隔,难以把它运出去,进献给嘉宾。 D 项这里说的是丹橘的命运。 (2)杜甫曾称赞张九龄“诗罢地有余”,意思是说他的诗意给读者留有驰骋想象和联想的余 地。结合具体诗句,说说这首《感遇》能让人联想到哪些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①诗人赞颂丹橘经冬犹绿,并不是因江南地气温暖,而是因为它有耐寒的本性, 由此可以联想到诗人自己虽遭权贵排挤,却坚贞不屈保持正直高洁的品质与情操。 ②“自有岁寒心”一句充分显现了丹橘坚韧的性格,历霜雪而弥坚的高尚情操。使人联想到 诗人一副自我肯定、充满自信的神情,表现出威武不屈、挺拔峥嵘的英雄气概。 ③诗中写道丹橘由于路途阻隔无法进献给嘉宾,不能受到嘉宾的青睐,这不由使读者联想到 当时朝政的黑暗和诗人遭贬斥的坎坷遭遇,诗人借橘喻人,感叹自己空怀报国之才而无用武 之地,不能得到朝廷的赏识。 ④最后两句写桃李受世人重视,而被人们忽视的丹橘却也能绿树成阴,不禁使人联想到诗人 当时的心境,虽因遭受排挤而心情抑郁,但又保持着自己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重九夜偶成 黄仲则① 悲秋容易到重阳,节物②相催黯自伤。 有酒有花翻寂寞,不风不雨倍凄凉。 依依水郭人如雁③,恋恋寒衣月似霜。 差喜④衰亲⑤话真切,一灯滋味异他乡。 注 ①黄仲则:清代诗人。一生漂泊求仕,作此诗时短驻家中。②节物:随时节改换的事 物,此指重阳节的菊花。③人如雁:谓人似旅雁,终年南北翔游,栖无定所。④差喜:幸好。 ⑤衰亲:老母。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重阳”“节物”紧扣诗题的“重九”,而“节物”又关联下一句中的“花”。 B.颔联写重阳节饮酒赏菊,且无风无雨,这些雅事乐景与诗人内心寂寞凄凉形成对比。 C.颈联写极目所见:水郭边还有那些身着寒衣的旅人们奔波在外,增添了诗人的忧伤。 D.尾联的内容情感与前三联明显不同,语意与情感的突转,使得诗歌的内涵更为丰富。 答案 C 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4 解析 C 项是想象或回忆的内容,不是极目所见。 (2)“差喜衰亲话真切,一灯滋味异他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两句诗中有“喜”:诗人能在家里陪老母亲过重阳节,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这两 句诗中也有“悲”:诗人长期漂泊在外,常有寂寞凄凉之感,虽有短暂回家之喜,但可能很 快又要踏上漂泊之旅。这“喜”是以“悲”为底色的,喜中有悲。 5.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梦中作 蔡 襄 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 嵩阳居士今何在?青眼②看人万里情。 注 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阮籍 用青白眼表示对人的喜爱、尊重(用青眼)或讨厌、蔑视(用白眼)。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修的诗一、二两句用对比的手法描绘了梦中奇幻的景象。 B.欧阳修的诗第三句借用棋人的感受来说明世事变化无常。 C.蔡襄的诗一、二两句梦境奇妙,一边乌云翻滚,一边红日高照。 D.蔡襄的诗第三句用问句说明才高不仕之人已经很难见到。 答案 A 解析 “对比”应为“对仗、对偶”。 (2)请分别概括两首诗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欧阳修的诗表达了因仕途失意而感觉前途渺茫,以及希望返回家乡的感情;蔡襄的诗 表达了对高洁隐士的倾慕,以及对归隐山林的向往之情。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