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六县(市区)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龙岩市六县(市区)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六校联考”半期考高二语文试卷 第 1 页(共 18 页) 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永定、漳平”六校(一中)联考 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 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0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说起最近最受关注的通信技术革新,恐怕非 5G 莫属。当人们还在享受 4G 带来的红利时, 5G 已经在很多重要场合频频向人们招手了。2 月 28 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落下帷幕的 2019 年世 界移动通信大会上,5G 当仁不让地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多款 5G 商用手机发布、5G 技术在汽车驾驶方面的应用展示、5G 技术支持远程手术的展示……种种围绕 5G 展开的操作让 人们对 5G 将如何改变生活充满更多想象和期待。 具备高速度、泛在网、低功耗和低时延等特点的 5G 可以实现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多的设 备连接。其建立的高速信息通路、推动的新型智能终端,都将促进数字化生产要素与产品的高 效流通,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触发文化产业尤其是数字文化产业的业态创新与生态蜕变。 不止 5G,近年来,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越来 越多的新技术横空出世并得到广泛应用,为文化产业创造了层出不穷的新玩法,让文化更加多 彩。这种多彩体现在通过 VR、AR 等技术,人们不用赶赴敦煌,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如身临其境 般地欣赏莫高窟的精美壁画;体现在借助 8K 超高清互动技术、高清动态动画技术、全息影像, 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动” 了起来、“活”了起来,原本静态的文物有了更真切灵动的全 新表达;体现在杜比全景声、4K 超清、VR 等在演唱会直播中流畅应用,使得人们足不出户就 能“置身”演唱会现场,与偶像一起互动。 再向前追溯,从更长的时间尺度上看,从纸质乐谱到黑胶、留声机,从磁带到 CD,从网 络下载到在线收听;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 2D 影片到 3D 立体电影;从早早去影院现场排 队购票到通过各种 App 提前几天选好心仪的场次和座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一批批应运而生 的新技术,全方位地改变了文化内容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消费方式。 凡此种种都表明,正是有了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更加多彩,人们的生活也更加精彩,也证 明了科技和文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要继续做好科技和文化的深度融合,就要主动 拥抱新技术,提高文化产业创作、生产、传播、流通和消费等环节的科技含量,将丰富的文化 “六校联考”半期考高二语文试卷 第 2 页(共 18 页) 资源以更现代更多样的方式呈现,更便捷更高效的手段传播;提升创意水平,让文化资源与科 技手段找到恰到好处的结合点,在创意创新的护航下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美好记忆;注重内 容生产,倾听和满足大众高品质的文化需求,在技术创新的同时补齐内容生产短板。唯此,科 技才能更好地与文化共舞,才能为提升文化产业的活力注入强大动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 更多精彩。 (摘编自陈晨《科技,让文化更多彩》)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享受 4G 的红利时,具有高速度、泛在网、低功耗和低时延等特点的 5G 时代已到来。 B.5G 所能促进的数字化生产要素与产品的高效流通,能够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 C.文化依靠 VR、AR、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创造了不少新玩法。 D.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内容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都因新技术的产生得到全方位的改 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引出倍受关注的 5G 技术到来的话题。 B.文章提出了拥抱新技术、提升创意水平、注重内容生产等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方法。 C.文章用莫高窟和《清明上河图》两个事例,论证了 5G 技术与文化融合的成果。 D.文章在论证科技对文化的影响时,层层推进地分析了由 5G 到各种新技术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多的设备连接,这样的通讯技术革新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关注。 B.从时间尺度上看,新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应运而生,也使得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C. 拥有新技术,就能有利于文化资源更好地传播,使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更多精彩。 D. 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能使文化产业更加多彩,也能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2 小题,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5 题。 材料一 2004 年中国就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生产国。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年产量为 4 亿吨左右, 并以大约每年 8%的速度递增。 垃圾在不分类的情况下,往往只有两种处理方式,填埋和焚烧。然而,填埋浪费土地资 源,产生有害渗滤液,存在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隐患;焚烧会产生有害的灰渣和气体。那些未 经安全处理的垃圾,兜兜转转,甚至可能回到我们的身体内。美国 CNN 做过一个调查,追踪 8 “六校联考”半期考高二语文试卷 第 3 页(共 18 页) 名志愿者的一周饮食,在他们体内发现了几乎所有的塑料类型。当我们还在为站在食物链最顶 端而沾沾自喜的时候,殊不知,链条的底端早已一片疮痍。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所以,垃圾分类,不仅是分类,更是在自救。有分类,才可能更好地无害化处理。 最近,网络上嘲笑上海强推垃圾分类的段子铺天盖地,因为对很多人来说,垃圾分类的 最大影响就是自己的生活变得不那么便捷了。其实早在 2000 年,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就 被确定为全国首批 8 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但 19 年过去了,收效甚微。看来,垃圾分类 绝非只是“政府重视,资金到位”就能快速达成的。 (摘编自新浪微博 2019 年 8 月 21 日《垃圾分类,刻不容缓》) 材料二 1962 年,林恩(Lynn W.R.)提出废弃物综合管理理念,其中垃圾管理的“金字塔”优先 度层级已被全世界广泛接受。2017 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简易处理比例为 2.3%,卫生填埋处理 比例为 55.9%,焚烧处理比例为 39.3%,生物处理比例为 2.5%。 (摘编自《垃圾处理与利用的“金字塔”层级》,《科学世界》2019 年第 9 期) 材料三 垃圾生命周期管理的策略依次为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尤以减量化为优先。减量化 要求从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中就要考虑产品废弃后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例如通过减少材料 用量、降低重量和缩小体积等一系列手段减少产品废弃后的生活垃圾产量。在产品的消费过程 中推进可持续消费模式,通过缩减不必要的消费、减少不必要的包装以及尽可能重复利用产品 等策略,减少消费过程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处理要坚持大力推进资源化,尽可能回收资 源和能量,例如从电子废弃物中提炼金、银、铜等金属资源,废弃塑料进行再生和建材化处置, “六校联考”半期考高二语文试卷 第 4 页(共 18 页) 有机垃圾进行堆肥和厌氧发酵等生物处理回收有机肥和生物燃气,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对于 最终无法资源化的生活垃圾要进行安全的填埋处置,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 (摘编自杨建新《生活垃圾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科学世界》2019 年第 9 期) 材料四 垃圾随意抛掷意味着社会文明还没起步;能够集中堆放,可认定社会文明的开始;如果 进行分类处理,就算融入现代文明;只有精细化管理,该国家和地区方能进入先进社会行列。 德国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其垃圾循环利用率达 65%左右。其城 市垃圾分类实施开始于 1904 年,至今累计出台与垃圾管理相关的法律 800 余项、行政管理条 例近 5000 条。从前端收集到末端处理,德国实现了全覆盖和全方位垃圾管理。配有专门的环 境警察,每天展开专项巡逻,每周抽查各居民区的垃圾分类情况。 日本人认为“资源使用不当是垃圾,垃圾利用恰当是资源”,所以日本的垃圾分类环保教 育从幼儿园开始,小学四五年级还专门开设了垃圾分类的课程。日本每户家庭的墙上都贴有两 张时刻表——《电车时刻表》和《垃圾回收时间表》;每个社区都有垃圾分类的咨询电话;政 府编有详细的《垃圾分类手册》。如果乱丢垃圾,很可能被处以 5 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罚款 可达 1000 万日元。 (摘编自汪中求《垃圾分类背后的真相》,《企业管理杂志》2019 年 7 月) 4.依据前三则材料,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垃圾管理的“金字塔”优先度层级中,“减量化”在最顶端,具有最高综合效益;“简易处 置”处于最底层,对环境影响也最大。 B.依据林恩的废弃物综合管理理念,至 2017 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约 95%都采用卫生填埋和 焚烧的处理方式,将基本实现“无害化”。 C.“减量化”意味着先从源头减量,在产品设计、生产时就要考虑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后 续消费过程中也要尽量减少垃圾的产生。 D.我们要坚持大力推行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对其中可以成为资源的部分尽可能地提取、 回收、再生、利用,变废为宝,循环使用。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生产国,垃圾处理方式和分类意识还处于落后阶段,因而推行垃 圾分类管理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B.“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是说垃圾造成的环境问题,每个人都脱不了干系,所 以参与垃圾分类管理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C.日本人认为“资源使用不当是垃圾,垃圾利用恰当是资源”,由此可见,垃圾和资源可以 “六校联考”半期考高二语文试卷 第 5 页(共 18 页) 相互转化,不存在无法资源化的垃圾。 D.垃圾处理的水平反映了社会文明程度,对垃圾进行精细化管理,是国家和地区进入社会先 进行列的前提。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 6—8 题。 不平的镜子 契诃夫 我和我的妻子走进客厅里。那儿弥漫着霉气和潮气。房间已经有整整一个世纪不见亮光, 等到我们点上烛火,照亮四壁,就有几百万只大老鼠和小耗子往四下里逃窜。我们关上身后的 房门,可是房间里仍然有风,吹拂墙角上堆着的一叠叠纸张。亮光落在那些纸上,我们就看见 了古老的信纸和中世纪的画片。墙壁由于年陈日久而变成绿色,上面挂着我家祖先的肖像。 我们的脚步声响遍整个房子。我咳嗽一声,就有回声来接应我,这类回声从前也接应过我 家祖先发出的响声呢…… 房外风声呼啸和哀叫。壁炉的烟囱里似乎有人在哭,哭声响着绝望的单调。大颗的雨点敲 打乌黑昏暗的窗子,敲打声惹得人满心愁闷。 “啊,祖宗呀,祖宗!”我说,意味深长地叹气。“假使我是作家,那么我瞧着这些肖像, 就会写出篇幅很大的长篇小说来。要知道,这些老人当初每一个都年轻过,每一个男的或者女 的都有过爱情故事……而且是什么样的爱情故事呀!比方说,看一看这个老太婆吧,她是我的 曾祖母。这个毫不俊俏、其貌不扬的女人,却有过极其有趣的故事。你看见了吗?”我问妻子 说,“你看见挂在那边墙角上的镜子了吗?” 我就对妻子指着一面大镜子,它配着乌黑的铜框,挂在墙角上我曾祖母的肖像旁边。 “这面镜子有点邪气:它生生把我的曾祖母毁了。她花很大的一笔钱买下它,一直到死都 没有离开过它。她黑夜白日地照这面镜子,一刻也不停,甚至吃饭喝水也要照。每次上床睡觉, 她都带着它,放在床上。她临终要求把镜子跟她一块儿放进棺材里。她的心愿没有实现,因为 棺材里装不下那么大的镜子。” “她是个风骚的女人吧?”我的妻子问。 “就算是吧。然而,难道她就没有别的镜子?为什么她单单非常喜欢这面镜子,却不喜欢 别的镜子呢?莫非她就没有更好点的镜子?不,不,亲爱的,这当中包藏着一宗吓人的秘密呢。 据人们传说,这面镜子里有个魔鬼作祟,偏巧曾祖母又喜爱魔鬼。当然,这些话都是胡扯,可 是,毫无疑问,这面配着铜框的镜子具有神秘的力量。” 我拂掉镜面上的灰尘,照一照,扬声大笑。原来这面镜子不平整,把我的脸相往四下里扯 “六校联考”半期考高二语文试卷 第 6 页(共 18 页) 歪,鼻子跑到左边面颊上,下巴变成两个,而且溜到旁边去了。 “我曾祖母的爱好可真是奇怪!”我说。 我的妻子迟疑不决地走到镜子跟前,也照了一下,顿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她脸色煞白, 四肢发抖,大叫一声。烛台从她手里掉下来,在地板上滚一阵,蜡烛灭了。黑暗包围了我们。 我立刻听见一件沉重的东西掉在地板上:原来妻子倒在地上,人事不知了。 风哀叫得越发凄厉,大老鼠开始奔跑,小耗子在纸堆里弄得纸张沙沙响。等到一扇百叶窗 从窗口脱落,掉下去,我的头发就根根直竖起来,不住颤动。月亮在窗外出现了…… 我抱起我的妻子,迅速离开了祖宗的住所。她一直到第二天傍晚才醒过来。 “镜子!把镜子拿给我!”她醒过来以后说,“镜子在哪儿?” 这以后她有整整一个星期不喝水,不吃东西,不睡觉,老是要求把那面镜子拿给她。她痛 哭,扯着脑袋上的头发,在床上翻来覆去。医生说她可能会死于精力衰竭,她的情况极其危险, 我这才勉强克制恐惧,来到祖宗的住所,从那儿取来曾祖母的镜子拿给她。她一看见它,就快 乐得哈哈大笑,然后抓住它,吻它,目不转睛地瞅着它。 如今已经过去了十多年,她却还是在照那面镜子,一会儿也不肯离开它。 “难道这就是我吗?”她小声说,脸上除了泛起红晕以外,还现出幸福和痴迷的神情。“对, 这就是我!大家都说谎,只有这面镜子例外!人们都说谎,我的丈夫也说谎!啊,要是我早点 看见我自己,要是我早知道我实际上是什么模样,那我就不会嫁给这个人!他配不上我!我的 脚旁边应当匍匐着最漂亮和最高贵的骑士才对!……” 有一次我站在妻子身后,无意中看了一下镜子,这才揭开可怕的秘密。我看见镜子里有一 个女人,相貌艳丽夺目,我生平从没见过这样的美人。这是大自然的奇迹,融合了美丽、优雅 和端庄。然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我那难看、笨拙的妻子在镜子里却显得这么漂亮? 这是什么缘故? 这是因为不平的镜子把我妻子难看的脸往四下里扯歪,脸容经过这样的变动,说来也凑巧, 倒变得漂亮了。负乘负等于正嘛。 现在我俩,我和妻子,坐在镜子跟前,眼巴巴地瞧着它,一刻也不放松:我的鼻子跑到左 边面颊上,下巴变成了两个,而且溜到旁边去了;然而我妻子的脸却妩媚迷人,我心里猛然生 出疯狂而着魔的热情。 “哈哈哈!”我狂笑着。 我的妻子却在小声说话,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 “我多么美啊!” (选自《契诃夫小说选》,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六校联考”半期考高二语文试卷 第 7 页(共 18 页) A.这篇小说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记叙了“我”在老祖宗住所的客厅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 感,人物虽少,故事虽简单,但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 B.曾祖母的镜子“有点邪气”,这“邪气”就是下文所说的“神秘的力量”,即镜面不平整, 会改变人的形象,正是镜子这“神秘的力量”让我和“我”的妻子喜欢上了它。 C.“我”的妻子第一次照镜子之所以“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昏倒在地,是因为她在镜子 里看到了“我”变形的可怕的脸和她自己的从来没有注意到的美丽动人的脸。 D.“我”的曾祖母和妻子两个女人都痴迷那面神奇的镜子,因为那面镜子不说谎,让她们看 到了自己的真实模样,给予了她们自信和幸福。 7.“我”的妻子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8.文中画线处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二、古诗文阅读(38 分) (一)文言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 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 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 谋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 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年而有晏子焉。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 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 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 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戄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 “六校联考”半期考高二语文试卷 第 8 页(共 18 页) 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诎于不知己而信于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 夫子既已感寤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 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 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节选自《管仲晏子列传》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B. 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C. 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D. 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古人一般有名、有字,有的还有谥号。古人出生后取名,二十岁取字,如管仲名夷吾,字 仲;晏婴,名婴,字仲,号"平",后人习惯上多称其为"平仲"。 B.四维:旧时称礼、义、廉、耻为四维;四维不张往往比喻纲纪废弛,政令不行。 C.缧绁:指捆绑犯人的绳索,借指监狱、囚禁。 D.左骖:骖,古代指驾在车辕两旁的马。左骖,指车辕左边的马。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齐国虽然弱小,管仲出任齐相执政以后,凭借其在海滨的条件,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 国富兵强,并与百姓同好恶。他还认为国家下达政令就像流水的源头,应顺着百姓的心意流 下。 B.越石父是个贤才,晏子外出,在路上遇到他,就把他赎下,用车拉回家。越石父认为晏子 了解自己却不能以礼相待,请求与晏子绝交。晏子于是以上宾之礼对待他。 C.晏子在齐国做宰相的时候,在朝廷上,国君说话涉及到他,就小心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国 君的话不涉及他,就小心地去办事。国君能行正道,就顺着他的命令去做,不能行正道时, 就对命令斟酌着去做。因此,他名声显扬于诸侯。 D.太史公给予了晏子很高的评价,并说假使晏子还活着,他即使替他挥动着鞭子赶车,也是 非常高兴和十分向往的啊! “六校联考”半期考高二语文试卷 第 9 页(共 18 页)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5 分)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13—14 题。 临江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 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 仙居住的地方。 13.对“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 般的美丽。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 B.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 的组合变化。 C.“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 D.作者写朋友到一个神仙之地任职,实际上是以诙谐的语气,表达出对朋友到另外一个蛮荒 之地任职的鼓励之情。 14.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10 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宋荣子能够看淡荣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 (3)郦道元的《三峡》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写了三峡两岸连绵的山峰没有断开 的地方,“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两岸山峰的高耸入云、遮挡天日的状态。 “六校联考”半期考高二语文试卷 第 10 页(共 18 页) (4)《小石潭记》中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溪身、溪水的语句是: “ , 。” (5) ,铁马秋风大散关。 (6) ,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课内知识(本题共 5 小题,10 分) 16.下列字音、字形无误的一项是(2 分)( ) A.瘦削.(xiāo) 勾当..(gòu dàng) 优渥.(wò) 茕.茕孓立(qióng) B.酒馔.(zhuàn) 讥诮.(qiào) 连累.(lèi) 落霞孤骛.(wù) C.闷.热(mēn) 多舛.(chuǎn ) 笃.信(dǔ) 不矜.名节(jīn) D.壶殇.(shānɡ) 埋.怨(mán) 嗔.怒(chēn) 东隅.已逝(yí )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 朝菌不知晦.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形影相吊.(安慰) B. 但以刘日薄.西山(迫近,靠近) 气凌.彭泽之樽(超过) C. 景.翳翳以将入(景致) 彩彻.区明(通贯) D. 聊.乘化以归尽(姑且) 不矜.名节(怜惜) 1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全都不同的一项是(2 分)( ) ①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②虽然..,犹有未树也 ③恨.晨光之熹微 ④幼稚..盈室 ⑤抚孤松而盘桓.. ⑥臣欲奉诏奔驰奔驰.. ⑦听臣微志..,庶刘侥幸 ⑧阮籍猖狂.. ⑨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⑩胜地..不常,盛筵难再 ⑪至于成立.. ⑫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A.①②④⑤⑥⑧⑨⑫ B.①③⑥⑦⑧⑩⑪⑫ C.①③④⑥⑧⑨⑩⑪ D.①②③④⑥⑨⑪⑫ 19.下列加点字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①乐琴书..以消忧 ②腾.蛟起.凤 ③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④善.万物之得时 ⑤彼于致.福者 ⑥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⑦襟.三江而带.五湖 ⑧臣具以表闻. ⑨时.矫首而遐观 ⑩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⑪梓泽丘墟.. ⑫愿陛下矜悯愚诚. A.④⑩/①③/②⑤⑧/⑥⑪/⑨/⑦/⑫ B.①⑪/②⑤⑧/④/⑦/③⑨/⑥⑫/⑩ C.①⑪/②⑤⑧/④⑩/⑦/⑥⑫/③⑨ D.①⑩/③⑨/④/②/⑥⑪⑫/⑤⑧/⑦ 20.下列特殊句式归纳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①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③纤歌凝而白云遏 “六校联考”半期考高二语文试卷 第 11 页(共 18 页) ④彼且恶乎待哉 ⑤寓形宇内复几时 ⑥奉宣室以何年 ⑦而刘夙婴疾病 ⑧非谢家之宝树 ⑨都督阎公之雅望 ⑩乐夫天命复奚疑 ⑪且臣少仕伪朝 ⑫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A.①⑥/②/③⑦/④⑩/⑤⑪/⑧⑫/⑨ B.①⑧/②/④⑩/⑨/⑥/③⑦/⑤⑪/⑫ C.①⑥/②/③⑦/⑤/⑧⑫/⑨/④⑩/⑪ D.①⑥/③⑦/②④⑩/⑤⑪/⑧/⑨⑫ 四、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4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21-23 题。 睿智豁达的苏轼认为,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不懂 ,不能自用其才。 而历经宦海沉浮的王安石比苏轼更为洞明,在《贾生》诗中他提出了自用其才的标准。他写道: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意在表明,君王 待臣厚薄,臣子是否自用其才,评价的标准不在于官爵高低,主要原因关键要看臣子的谋议得 到采纳和施行。这是很有见地的经验之谈,显然,政治家们要比诗人们眼光更为深笃,值得后 人深思和借鉴。 透视贾谊的人生际遇和苏轼、王安石等人的诗作情怀,我们可从中受到启迪,那就是要学 会刚愎自用,方能成才。 刘禹锡在《学阮公体》诗中曾言:“(甲)”,可谓 了古代有才华的读书人或知识分 子,即贾谊们的痼疾。他们往往多愁善感,情绪多变。遇有顺境,就激情满怀,意气风发,“(乙)”; 而遇到逆境,就心怀愤懑, ,且自感怀才不遇,“(丙)”。有的甚至意气用事, , 于事无补,于己有害。 今天我们生正逢时,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以“出世”情怀,自用其才。因为古人早就告诉 我们:“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2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韬光养晦 一语中的 一筹莫展 妄自菲薄 B.卧薪尝胆 一语道破 走投无路 妄自菲薄 C.韬光养晦 一语道破 一筹莫展 自暴自弃 D.卧薪尝胆 一语中的 走投无路 自暴自弃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君王待臣厚薄,臣子自用其才,评价的标准不在于官爵高低,主要原因是臣子的谋议得 到采纳和施行。 B.君王待臣厚薄,臣子自用其才,评价的标准不在于官爵高低,主要原因是臣子的谋议是 “六校联考”半期考高二语文试卷 第 12 页(共 18 页) 否得到采纳和施行。 C.君王待臣厚薄,臣子是否自用其才,评价的标准不在于官爵高低,关键要看臣子的谋议 得到采纳和施行。 D.君王待臣厚薄,臣子是否自用其才,评价的标准不在于官爵高低,关键要看臣子的谋议 是否得到采纳和施行。 23.依次填入第三段甲、乙、丙三处的语句,句意连贯、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①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②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 ③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2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 A.今天下午三点左右,本人在学校操场不慎丢失一枚惠存多年的猴年邮票。 B.记者采访李教授时说:“听说您最近有一项重要的科研成果问世。您真是好样的!我代表 全国人民向您表示衷心祝贺。” C.今日亲聆诸位先贤的高论,真是茅塞顿开。 D.小李在医院顺利产下一女婴,她在朋友圈致谢:喜得小女,平安顺利,感谢大家垂爱。 五、写作(60 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无论是山川自然美、劳动创造美、青春靓丽美,还是文化艺术美、人性心灵美、传统道德 美等等,都会受到人们的欣赏和由衷的赞美。 有人说,84 岁的钟南山是美的,他用自己的坚守和智慧,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健康;有人 说,勤劳的环卫工人是美的,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给人们带来清洁和美丽…… 究竟什么才是美,你对美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限文体,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 “六校联考”半期考高二语文试卷 第 13 页(共 18 页) 1. D(A 项,原文说“在很多场合频频向人们招手了”,而不是 5G 时代已到来。B 项,“推动文 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应是 5G 建立的信息通路和推动的新型智能终端。C 不是“文化”,而是 “文化产业”。) 2.C(论据与论点没有关联,两个事例论证的是“各种新技术为文化产业带来的新玩法,让文 化更加多彩。”而非“5G 技术与文化融合的成果”。) 3.C(推断绝对化,拥有新技术是文化资源传播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4.D(不是“无害化”,而是“资源化”。) 5.C(“日本人认为‘资源使用不当是垃圾,垃圾利用恰当是资源’”不能得出“不存在无法资 源化的垃圾”的结论。而且材料三中说“对于最终无法资源化的生活垃圾要进行安全的填埋处 置,实现生活垃圾的无害化”,由此可知是存在无法资源化的垃圾的。) 6.A( B 项,是让我的曾祖母和“我”的妻子喜欢上了它,不是“我”;C 项,妻子第一次照镜 子之所以“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昏倒在地”,主要是因为她在镜子里看到了自己的从来没 有注意到的美丽动人的脸。D 项,正好说反,她们看到的是变形后的美丽模样,表现了她们爱 慕虚荣、心理变态,陶醉于虚假的美丽中不能自拔。) 7.①不能正视自我,缺乏自知之明;②没有清醒的头脑,思想愚昧,是非不分,容易被生活中 的假象所蒙骗和迷惑;③爱慕虚荣,心理变态,陶醉于虚假的美丽中不能自拔。(6 分,每答 出 1 点得 2 分) 8.①渲染恐怖气氛;②烘托“我”内心的恐惧;③照应上文情节:镜子中“包藏着一宗吓人的 秘密”“这面镜子里有个魔鬼作祟”“这面配着铜框的镜子具有神秘的力量”;④暗示了后文“我” 无意中发现了镜子的秘密,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这段景物描写,写出了风凄厉的哀叫,大老鼠的四处乱窜,小耗子的惊慌,百叶窗掉 落,“我”的头发根根直竖、颤动,月亮出现在窗外。联系上文“包藏着一宗吓人的秘密”“这 面镜子里有个魔鬼作祟”“这面配着铜框的镜子具有神秘的力量”以及后文交代“我”发现了 镜子中的秘密的情节,可以看出,这里的景物描写,让人害怕得头发直竖,表现了人物内心的 恐惧,照应了前文的情节,推动了后面故事情节的发展。 9.B(该句翻译为:读了他们的著作,还想让人们了解他们的事迹,所以就编写了他们的合传。 至于他们的著作,社会上已有很多,因此不再论述,只记载他们的轶事。) 10.A(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 ) 11.C(错在“小心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小心地去办事”,原文“危”应是“正直地”的意思。) 12.(1)桓公凭借管仲而称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合诸侯,使天下归正于一,这都是管仲 “六校联考”半期考高二语文试卷 第 14 页(共 18 页) 的智谋。( “以”、 “匡”、判断句各 1 分,句意 2 分) (2) 我想奉命急速上路,但祖母刘氏的病日渐严重,想暂且迁就自己的私情,可申述不被允许。 ( “日”、“笃”、“告诉”、被动句、句意各 1 分。) 参考译文: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明、有才 干。管仲家贫,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 不久,鲍叔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即位,立为齐桓公以后,桓公让鲁 国杀了公子纠,管仲被囚禁。于是鲍叔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 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合诸侯,使天下归正于一,这都是管仲的智谋。 管仲出任齐相执政以后,凭借着小小的齐国在海滨的条件,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得国富 兵强,与百姓同好恶。所以,他在《管子》一书中称述说:“仓库储备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 衣食丰足了,百姓才能分辨荣辱;国君的作为合乎法度,“六亲”才会得以稳固,不提倡礼义廉耻, 国家就会灭亡。国家下达政令就像流水的源头,顺着百姓的心意流下。”所以政令符合下情就容 易推行。百姓想要得到的,就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替他们废除。 管仲逝世后,齐国仍遵循他的政策,常常比其它诸侯国强大。此后过了百余年,齐国又出了 个晏婴。 晏平仲,名婴,是齐国莱地夷维人。他辅佐了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国君,由于节约俭仆 又努力工作,在齐国受到人们的尊重。他做了齐国宰相,食不兼味,妻妾不穿丝绸衣服。在朝廷 上,国君说话涉及到他,就正直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国君的话不涉及他,就正直地去办事。国君能 行正道,就顺着他的命令去做,不能行正道时,就对命令斟酌着去办。因此,他在齐灵公、庄公、 景公三代,名声显扬于各国诸候。 越石父是个贤才,正在囚禁之中。晏子外出,在路上遇到他,就解开乘车左边的马,把他赎 出来,用车拉回家。晏子没有向越石父告辞,就走进内室,过了好久没出来,越石父就请求与晏子 绝交。晏子大吃一惊,匆忙整理好衣帽道歉说:“我即使说不上善良宽厚,也总算帮助您从困境 中解脱出来,您为什么这么快就要求绝交呢?”越石父说:“不是这样的,我听说君子在不了解自 己的人那里受到委屈而在了解自己的人面前意志就会得到伸张。当我在囚禁之中,那些人不了 解我。你既然已经受到感动而醒悟,把我赎买出来,这就是了解我;了解我却不能以礼相待,还不 如在囚禁之中”于是晏子就请他进屋待为贵宾。 太史公说:我读了管仲的《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和《晏子春秋》,这些 书上说的太详细了!读了他们的著作,还想让人们了解他们的事迹,所以就编写了他们的合传。 “六校联考”半期考高二语文试卷 第 15 页(共 18 页) 至于他们的著作,社会上已有很多,因此不再论述,只记载他们的轶事。 当初晏子枕伏在庄公尸体上痛哭,完成了礼节然后离去,难道是人们所说的“遇到正义的 事情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的表现吗?至于晏子直言进谏,敢于冒犯国君的威严,这就是人们所 说的“进就想到竭尽忠心,退就想到弥补过失”的人啊!假使晏子还活着,我即使替他挥动着鞭 子赶车,也是我非常高兴和十分向往的啊! 13.D(实际上是以诙谐的语气,表达出对朋友到两外一个蛮荒之地任职的同情之情。) 14.(6 分)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 ①久别重逢的喜悦:上片前二句写出了诗人与远道来访的朋友相聚时,回忆往事的高兴和久别 重逢的喜悦之情。 ②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上片后三句表达了诗人被贬滁州后,对宦海沉浮、人生艰难的无奈。 ③离别在即的愁绪:下片后三句写出了孤城寒日,天色将晚,与友人分别在即,离愁难尽。 (每点 2 分,其他答案如“对朋友的同情、留恋、关心,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恋”等酌 情给分。) 15. (10 分) (1)定乎内外之分 辩乎荣辱之境 (2)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3)略无阙处 隐天蔽日 (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楼船夜雪瓜洲渡 (6)三顾频烦天下计 16.C(A.削 xuē, 孓—孑; B.累 lěi,骛—鹜;D.殇—觞,隅 yú ) 17.B(A.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C.景:日光 ; D.矜:自夸) 18. D(海运:古义,海动;今义,海上运输。虽然: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连词,用在上半 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与它呼应。恨:古义,遗憾;今义,怨恨。幼稚:古义, 小孩;今义,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奔驰:古义,赶快向前,奔走效力;今义,很快 的跑。猖狂:古义,狂放,不拘礼法,不含贬义;今义,狂妄而放肆,含贬义。上报: 古义,报答;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成立: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 构)正式建立。童子:古义,谦辞,晚辈,后生;今义:男孩子,泛指儿童。) 19.C(名作动/使动/形作动/意动/形作名/名作状) 20.A(状后句/固定结构/被动句/宾前句/省略句/判断句/定后句) 21.C(“韬光养晦” 意为隐藏才能,不使外露。“卧薪尝胆”意思是形容刻苦自励,立志雪耻 图强。语境说的是贾谊不懂隐藏才能,应选“韬光养晦”。“一语道破”意思是一句话就说穿了。 “一语中的”指一句话就说中要害。一句话就说清了事情的重点。语境是说刘禹锡一句用就点 破了古代有才华的读书人或知识分子,即贾谊们的痼疾,应选“一语中的”。 “六校联考”半期考高二语文试卷 第 16 页(共 18 页) “一筹莫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比喻处境 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语境说这些有才华的知识分子遇到逆境就毫无办法,应选“一筹莫展”。 “自暴自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妄自菲薄”形容看轻自己,形容自责、自 卑心理,自轻自贱。指对自己的品德、能力等没有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完成。“自暴自弃” 侧重于形容行动表现,“妄自菲薄”侧重于形容精神状态。语境侧重行动,与“意气用事”搭 配,应选“自暴自弃”。) 22.D(本句存在两种错误:一是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君王待臣厚薄”“臣子是否自用其才” “臣子的谋议是否得到采纳和施行”,只有这样才能前后对应。二是句式杂糅,“主要原因是” 与“关键要看”两种句式同用,保留一种即可。只有 D 项符合上述条件。) 23.A(甲处结合后面内容“可谓一语道破了古代有才华的读书人或知识分子,即贾谊们的痼 疾。他们往往多愁善感,情绪多变”选填“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乙处根据前面内容“就 激情满怀,意气风发”,因此选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剩下一句填在丙处。 故选 A。) 24.D(A 项,“惠存”是敬辞,是希望别人好好保存自己的东西,这里使用不得体。B 项,“您 真是好样的!”太口语化,不合场合;“我代表全国人民向您表示衷心祝贺!”口气太大,不合 身份。C 项中“先贤”是指已故之人,不能用于健在之人。D 项,垂爱:指上对下赏识爱护, 也用做敬辞,指别人对自己赏识爱护。使用正确。) 25.【审题】 材料中提到,“山川自然美、劳动创造美、青春靓丽美,还是文化艺术美、人性心灵美、 传统道德美”,可见,话题的中心是“美”,无论是什么样的“美”,只要能够有自己的认识, 围绕其中一个来谈,或综合几点来谈,如“山川自然”与“文化艺术”相联系,产生“保护山 川自然也是保护文艺创作源泉”的新观点;“劳动创造”与“心灵”“道德”等相联系,阐发“对 社会有益即为美”的观点等;再结合第二段的材料,谈到什么样的人最美,钟南山的“美”体 现在他的责任与担当精神,环卫工人的美体现在他们的甘于平凡与默默奉献。总而言之,话题 范围极广,学生可以在积极健康的范畴内就自己对“美”的独特认识发挥。如能推陈出新,结 合时事更好。 【参考立意】 1.美无处不在。 2.多种多样的美。 3.内在美与外在美。 4.要懂得欣赏美。 5.真正的美。 【素材】 1.“最美女教师”,在人性光辉闪耀的一瞬间,迸发出了感天动地的美丽,是我们身边千千万 “六校联考”半期考高二语文试卷 第 17 页(共 18 页) 万普通人民教师的代表与缩影。我们只有共同铭记住“最美”,才会让“最美”在民族的文化 血脉之中代代传承。今天,我们会铭记“最美”,明天我们将汇聚力量建设最美的祖国,抒写 最美的历史,塑造最美的中国人! 2.奉献,是一种美德,我们为人要善于奉献,只有奉献了,付出了,才会领悟到其中的乐趣。 3.面对突发疫情,83 岁的钟南山呼吁大家不要去武汉,自己却来到武汉。有人在朋友圈贴了 一段话,评价钟南山的“最美逆行”: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大医精诚,国士无双。 4.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卢梭 地球上一切美丽的东西都来源于太阳,而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来源于人。——普利什文 貌虽美但如果没有纯洁的灵魂,就好比是晶亮的玻璃眼睛,不辨世事。 美本身必须是真的。——德国 美是善的另一种形式。——彼翁 美有三个要素:第一是一种完整或完美,凡是不完整的东西就是丑的;其次是适当的比例或和 谐;第三是鲜明,所以鲜明的颜色是公认为美的。——托·阿奎那 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契诃夫 人们是为着美而生活在真理和自由之中,谁能更虚怀若谷地拥抱世界,谁更深切地热爱世界, 谁说是最优秀的;谁是最自由的,谁也就是最优秀的,在他们身上,才会有最大的美。——高 尔基《母亲》 我一向认为,只有把善付诸行动才称得上是美的。——卢梭 【例文】 最美逆行者 美是什么? 是光鲜亮丽的外表吗?是只有一次的青春吗?是人人渴望的荣誉吗? 不,都不是。这些都是美的,但在我眼里,还有一种美,更动人心弦,更能百世流芳,那 就是在每一个艰难时刻,总是义无反顾挺身而出的一个个身影! 新冠疫情肆虐之际,84 岁的钟南山院士亲赴武汉,全国 4 万余名医务人员驰援湖北,每 一个义无反顾的身影,都是最美的身影,每一个医务人员都是伟大的逆行者,都是这场战“疫” 中的英雄! 美哉,伟大的中国逆行者! 也许,他们的工作画面并不美。一张张被口罩勒到破皮的脸颊,一双双被汗水浸到泛白的 双手,一个个手术室外席地而眠的身影…… “六校联考”半期考高二语文试卷 第 18 页(共 18 页) 也许,他们的面貌都模糊不清。在疫情没有发生之前,他们是父母眼中照顾不好自己的孩 子,是妻子眼中不懂浪漫的丈夫,是孩子眼中永远爽约的妈妈……是千千万万普通中国人中的 一员。然而,当他们穿上防护服、戴上护目镜,英勇奋战在抗疫最前线那一刻,就成了人民心 中的“超级英雄”。 美哉,平凡而不普通的中国逆行者! 无数白衣天使用他们逆行的身影阻挡疫情肆虐,撑起患者的希望。“国有战,召必回,战 必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医护人员冒着生命的风险,冲锋在前,有人年届高龄仍奔 赴武汉;有人身患重症仍战斗在最前沿;有人骑车 4 天 3 夜赶回战“疫”一线,有人染上病毒离 开了人间……他们不计牺牲,不惜代价的身影,成为无数人心中最美的形象。 美哉,不惧艰险的中国逆行者! 白衣战士深知前方“疫”线的艰险,依然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选择离开家乡、暂别亲人, 把小家放在心底,为大爱冲锋在前。有时,我们佩服与感念的不只是白衣战士的不屈意志,更 有再次抉择时的坚定姿态。他们就是这个时代的最美的英雄! 广大医务人员医者仁心,无私奉献,甘于付出,为国纾难,为民解忧,在病魔与人民之间 垒起“隔离带”,筑牢“防火墙”,撑起“保护伞”,靠坚守传递希望,以生命守护生命,为亿 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疫长城”。他们就是这个时代的最美的英雄! 为致敬抗“疫”斗争以来,这些勇敢的逆行者,媒体纷纷发起“致敬最美逆行者”网络活 动。我愿为战“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点赞,让我们把最美逆行者作为应该追求的明星,成为 我们心目中真正美的形象! 愿我们每一次对英雄的仰望,都是一次唤醒人生目标的自我昭示;每一次对英雄的赞美, 都成为一次砥砺奋进的郑重宣誓。中华民族就会永远群英荟萃,雄风浩荡! 【简评】 文章以设问起笔,引发读者阅读兴趣,接着引入对疫情中医护人员之“美”的叙述,通过 环境恶劣、身份平凡与义无反顾、甘于奉献等精神的对比,突出“逆行者”精神之美,最后表 达对英雄们的赞美之情。结构清晰,情感饱满。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