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长春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长春市实验中学 2019-2020 学年下学期阶段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总分:150 分 答题时间: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试论“家”对于中国人的精神价值 陈午晴 中国文化历来强调“家”的存在意义,尤其是“家”的精神价值。此处“家”取广义, 指人们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为基础且主观认定的生活共同体;而“家”的精神 价值,则是“家”对人们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及性情意志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作用。 中国人历来看重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对自己子女知识技能的培养,更是特别强调对其德 性的培育。此处的“德性”,是指人们以道德价值追求为核心的精神气质、品性,也可以说 是一种道德心灵。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丰富的家庭教育文本即透露出对德育的偏重。譬如,《三 字经》《弟子规》等发蒙读物虽然也含有部分生活常识,但更偏向伦理教化;而大量的《家训》 《家规》简直就是道德读本。当然,中国人更懂得“身教重于言教”“正人先正己”的道理。 相应地,晚辈学“做人”则首先要懂得关爱亲人,而“关爱亲人”的起点自然着落在“家” 的生活世界里。所以我们说,“家”是中国人德性成长的摇篮。 “家”还是中国人道德价值追求的平台。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看来,家人、亲人之间原 本就应该知道相互关爱。“亲情”一词虽然没有出现在古代汉语当中,但“爱亲”“敬 长”“亲亲”等说法在感情层面的含义即等同“亲情”。可以说,儒家思想的起点正是从道 德修养、道德规范的意义上来看待亲人之间的关爱方式,进而确立“亲亲、尊尊”原则,对 亲人之间的“关爱之情”与“情义”进行一致化的诠释。其中最突出的一个亲情表现方式自 然是“孝”,“孝”就是为人子女者对父母特有的关爱,就是对父母的情义。诚然,从今天 科学的立场和时代发展的视角来看,亲人之间形成的深厚亲情一定有多种源头,“亲亲、尊 尊”原则也不完全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不过,道德价值追求无疑仍然是亲情发展最重要的 一个动力,同时也是维系亲情稳定的一个保障。正因为有道德价值追求,我们明白自己对 “家”的维系与发展必须有所担当;正因为有道德价值追求,我们懂得亲情不能超越道德规 范;正因为有道德价值追求,我们自觉自愿地对亲人给予关心、体贴、照顾和爱护,如尊老 爱幼、育儿养老、扶危解困及感恩回报等。也就是说,人们一旦意识到自己在“家”中的道 - 2 - 德责任,即有可能自觉自愿地对家人、亲人采取相应的关爱行动。故此,“家”为我们中国 人的道德价值追求提供了一个独特的途径或平台。 现在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家”的精神价值,自然是为了更好地弘扬“家”的精神价值所 具有的积极意义,而弘扬“家”的精神价值则应该是当下有关民族复兴战略的题中之义。首 先,民族的真正复兴必然包括文化复兴,因为,文化复兴才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内核,而“家” 的精神价值原本就是中华文化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次,“家”的精神价值不是简 单地见诸文化典籍中的信条,而是一种文化机制,这种机制让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潜移默化地 接受文化的影响;可以说,“家”的精神价值在一定意义上铸就了我们中国人的民族特性。 再次,文化复兴需要从多个向度和层面上展开,而“家”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形态,因此, 践行“家”的精神价值也是最基本、最可行的一个文化复兴途径。 (选自《人民论坛》,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家”的精神价值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家”的精神价值指“家”对人们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及性情意志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 作用。 B. “家”的精神价值体现在“家”不仅是中国人德性成长的摇篮,还是中国人道德价值追求 的平台。 C. “家”的精神价值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是它铸就了所有中国人的民族特性。 D. “家”的精神价值是一种让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的影响的文化机制。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中国人历来看重家庭教育,不仅注意对子女进行知识技能的培养,更注重对子女德性的培 育。 B. 中国人懂得“身教重于言教”“正人先正己”的道理,所以晚辈学“做人”只能从关爱亲 人开始。 C.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爱亲”“敬长”“亲亲”等说法在感情层面的含义即等同于现 在的“亲情”。 D. 践行“家”的精神价值是最基本、最可行的一个文化复兴途径,因为“家”是人们最基本 的生活形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传统文化中《三字经》《弟子规》等发蒙读物以及大量的《家训》《家规》都是专门的 道德读本。 - 3 - B. 从时代发展的视角来看,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中的“亲亲、尊尊”原则也不完全符合时代友 展的潮流。 C. 人们如果意识到自己在“家”中的道德责任,就有可能自觉自愿地对家人、亲人采取相应 的关爱行动。 D. 更好地弘扬“家”的精神价值所具有的积极意义是我们今天进一步认识和把握“家”的 精神价值的目的。 【答案】1. C 2. B 3. A 【解析】 【1 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C 项,“正是它铸就了所有中国人的民 族特性”表述绝对化,原文是“‘家’的精神价值在一定意义上铸就了我们中国人的民族 特 性” 【2 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 项,属于强加因果,另外,“只能从关 爱亲人开始”与原文“首先要懂得关爱亲人”的表述不一致。 点睛:这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 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 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 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 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3 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 项,“都是专门的道德读本” 的表述太绝对化,与原文观点不一致。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 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 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 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 点睛: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 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 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 4 - 文学类文本阅读 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 王奎山 1982 年我读大四。那年的春节,我领着徐美红一起回乡下过年。徐美红的爸爸当时是我 们省财政厅厅长。一个厅长的千金,能看上我这乡下娃,那是因为我有三篇论文上过学报。 徐美红的到来,简直像在我们那个村子里刮了一场十二级的台风。女人们、孩子们都挤到我 家的院子里来看稀奇,一时间,院子里热闹成了一锅粥。男人们到底矜持一些,远远地站在 那里看、议论。父亲拿着香烟,满面春风地上前挨个儿给大家敬。大家也不客气,会吸的, 当场就点着吸了起来;不会吸的,就夹在耳朵上。 这是刚刚到家那天的事。此后的几天里,家里也是人来人往,像赶集一样,没个冷清的 时候。母亲高兴地说:“咱老王家几十年都没有这样热闹过了。”父亲点点头,说:“那是 哩,那是哩。” 直到年三十下午了,家里才算清静下来。母亲麻利地剁好饺子馅,妹妹和好面,和父亲 三个人包起饺子来。我和徐美红表示要帮忙,被母亲坚决地拒绝了。于是,我躺在厨房一角 父亲平时睡觉的地铺上看书。徐美红也找了一本闲书,懒懒地靠在我的身上看。这中间,徐 美红上了一趟厕所。黄昏时候,饺子包完了。妹妹说:“呀,憋死我了。”就往厕所里跑。 一会儿妹妹就回来大惊小怪地喊:“猪跑哪里去啦?咱家的猪跑哪里去啦?”父亲母亲都慌 了,忙着往厕所里看,厕所里空空如也,哪里还有猪的影子。我们这里,厕所和猪圈是在一 起的。 突然,妹妹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大声说:“俺嫂中间上厕所了,肯定是出来的时候忘记 拴栅栏门了。”这是极有可能的事。一到乡下,徐美红就暗中朝我抱怨:“啥都好,就是解 手太恐怖了,身边那么个大东西朝你虎视眈耽的,吓死人了。”因此她匆忙离开时忘记拴栅 栏门,以至于让猪逃了出去,这是极有可能的事。母亲忙给徐美红打圆场,批评妹妹说:“你 胡说个啥,你嫂出来咋会忘记拴栅栏门!”徐美红也是个实心人,也不知道推卸责任,说: “我也忘记拴没拴栅栏门了。”父亲宽厚地笑笑,说:“我出去找找看,二百多斤个大肥猪, 还能丢了?”说罢,父亲就出去找猪了。跟着妹妹也说:“反正没事,我也出去找找。” 天黑透了,四周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别人家都在过大年了,我们家却连灯都没有点, 五口人有两口还不知在什么地方奔波呢。 终于,父亲回来了。停了一会儿,妹妹也回来了。父亲把手一挥,朝母亲说:“烧火吧, 不能因为丢了一头猪,就连年也不过了,该咋过还咋过。”父亲还特意朝我和徐美红笑笑, - 5 - 说:“丢不了,一头二百多斤的大肥猪,往远处跑,它又跑不动,肯定就在这附近。我明天 再找,保准找得到。” 话是这样说,但一家人谁也无法轻松下来。特别是徐美红,因为整个事件是因她的粗心 大意而造成的,所以更显得心事重重的样子,饺子吃了没几个,就丢下饭碗早早地上床歇息 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父亲就出发找猪去了。然后,妹妹也出去了。母亲说:“反正我在家也 是闲着,我也出去,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强。”这样,家里就剩下我和徐美红两个人了。我想 起母亲的话,“多一个总比少一个强”,就征求徐美红的意见:“要不我也出去找?”徐美 红说:“谁不让你出去了?你出去吧,你想上哪儿上哪儿!”我有些尴尬地笑笑,走过去拍 了拍徐美红的脑袋,也出去找猪了。在那样一种特定的情况下,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 我只能选择一头猪。我希望徐美红能理解这一点。 一直找到中午,连根猪毛也没有找到。我垂头丧气地往回走。刚进村,就见妹妹远远地 迎了上来。一看见妹妹脸上灿烂的笑容,我就知道猪找到了。果然,是父亲在附近的崔庄找 到的。原来,头天下午猪跑到人家的包产地里吃麦苗,被人家赶到自家的猪圈里圈了起来。 父亲给人家买了两盒烟,才把猪赶回来的。回到家里,父亲母亲脸上都是一脸的欢笑。 突然,妹妹发现了一个新情况,说:“哎,我嫂哩?”又问我:“哥,我嫂不是跟你一 块儿找猪去了吗?”母亲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知道出大事了,像个孩子一样“哇”地哭了起 来。母亲一哭,本来就是个孩子的妹妹也跟着哭了起来。父亲虽然没有哭,眼圈也红红的, 对我说,我马上就去国营家借车子,你赶紧到新安店去。 新安店,是京广线上离我们家最近的一个火车站。 (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从徐美红与“我”回乡下过年,到后来因为一头猪,徐美红逃离,应该说两人爱情的过失 是一种偶然。 B. 作为厅长的千金,徐美红因为“我”的才华而来到乡村,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那个时代 的超越以及她对爱情的大胆与执着。 C. 整篇小说通过细腻的对话描写与心理描写,讲述了一个生动的乡村闹剧,反映出较为深刻 的社会问题。 D. 小说用诗化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令人遗憾的爱情故事,小中见大,展现了中国社会中存在着 的城乡矛盾冲突。 - 6 - 5. 小说开头写徐美红到农家过年的情形,有什么作用? 6. 小说中的父亲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4. B 5. ①渲染气氛,写出厅长千金徐美红到农家过年的轰动效应,从侧面交代 了小说的社会背景。②呼应下文,与小说结尾徐美红离开乡村的平静形成对比,引发读者思 考。 6. ①对人和气、客气,不论是与乡里乡亲还是与邻村的村民,都能和睦相处;②细心周 到,爱面子,对猪的走失心中着急,但生怕伤及徐美红而故作掩饰;③宽厚待人,对于徐美 红的错误能够包容理解;④内敛要强,得知徐美红离开,虽然心中苦闷,却能极力抑制自己 的感情。(任答三点即可) 【解析】 【4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 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 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 A 项,“应该说两人爱情的过失是一种偶然”不准确。两人爱情的过失虽有偶然性,但更是城 乡矛盾冲突的必然。C 项,“细腻的”“心理描写”错误。结合全文内容分析,“细腻的”“心 理描写”无中生有。D 项,“诗化的语言”错,本文的语言朴素而平淡。故选 B。 【5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及语段作用的能力。分析某句话或某段话在文中的作用, 可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入手。结构上,文首句(段)的作用一般有;开篇点题,渲染气氛, 暗示社会背景,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引起下文或呼应后文,总领下文等。 内容上,要结合文中内容做具体分析。开头,徐美红到农家过年,引得众多村人来看“稀奇”, “我”家很热闹;过程中,徐美红可能弄丢了“我”家的猪,在父母与妹妹都去找猪后,“在 那样一种特定的情况下,在亲爱的人与一头猪之间,我只能选择一头猪”;结尾,徐美红一 个人离开“我”家。徐美红的到来,从侧面交代了小说的社会背景,她的到来的轰动与离开 的平静构成对比,引人思考。 【6 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①从小说交代的人物的身份、地位、职业、技能、经历、教养、气质、品质等方面入手。② 从塑造人物形象运用的方法入手,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③从情 - 7 - 节的发展入手,透视人物思想性格。④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形成人物的命运及思想性格的 社会原因。⑤从作者或作品中其他人物对要分析的人物的议论和评价入手。解答此题,即可 通过对“父亲”这一人物的描写或相关情节的叙述,由表及里地去分析概括。结合“父亲拿 着香烟,满面春风地上前挨个儿给大家敬。大家也不客气,会吸的,当场就点着吸了起来; 不会吸的,就夹在耳朵上”“此后的几天里,家里也是人来人往,像赶集一样,没个冷清的 时候”分析,父亲对人和气、客气;结合“父亲宽厚地笑笑,说:‘我出去找找看,二百多 斤个大肥猪,还能丢了?’说罢,父亲就出去找猪了。跟着妹妹也说:‘反正没事,我也出 去找找’”分析,父亲细心周到,爱面子;结合“父亲把手一挥,朝母亲说:‘烧火吧,不 能因为丢了一头猪,就连年也不过了,该咋过还咋过。’父亲还特意朝我和徐美红笑笑,说: ‘丢不了,一头二百多斤的大肥猪,往远处跑,它又跑不动,肯定就在这附近。我明天再找, 保准找得到’”分析,父亲宽厚待人;结合“父亲虽然没有哭,眼圈也红红的,对我说,我 马上就去国营家借车子,你赶紧到新安店去”分析,父亲内敛要强。 【点睛】本题做法即通读全文,把握与人物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人物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 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或人生追求、思想个性;把握人物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把握作者对 人物的态度与评价;把握人物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等。筛选归纳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特质、 与众不同之处等)。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 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的要先概括然后结合文章的列举出能表现 该种性格的事例。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楚元王交字.游,高祖同父少弟也。好书,多材艺。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受《诗》 于浮丘伯。汉六年,立交为楚王。既至楚,以穆生、白生、申公为中大夫。高后时,浮丘伯 在长安,元王遣子郢客与申公俱卒业。元王好《诗》,诸子皆读《诗》。文帝时,申公始为《诗》 传,元王亦次之《诗》传。元王薨.,郢客嗣,是为夷王。薨,子戊嗣。景帝即位,封元王宠 子富为休侯。 初,元王敬礼申公等,穆生不者酒,常为设醴。及王戊即位,常设,后忘设焉。穆生退 曰:“可以逝矣!”称疾卧。申公、白生强起之曰:“独不念先王之德与?今王一旦失小礼, 何足至此!”穆生曰:“《易》称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 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岂为区区之礼哉?”遂谢病去。申公、白生独留。 - 8 - 王戊稍淫暴,为薄太后服私奸,削东海、薛郡,乃与吴通谋。二人谏,不听,胥靡之, 衣之赭衣,使杵臼雅舂于市。休侯使人谏王,王曰:“季父不吾与,我起,先取季父矣。” 休侯惧,乃与母太夫人奔京师。景帝三年,戊起兵应吴王反。汉绝吴楚粮道,吴王走,戊自 杀。 既平吴楚,富等皆坐免侯,后闻其数谏戊,乃更封为红侯。富子辟强,亦好读《诗》,清 静少欲。辟强子德,修黄老..术,有智略。昭帝时,杂案上官氏、盖主事。德常持《老子》知 足之计。德妻死,大将军光欲以女妻之,德不敢取,畏盛满也。盖长公主孙谭遮德自言,德 数责以公主起居无状。侍御史以为光望不受女,承指劾德诽谤诏狱,免为庶人。光闻而恨之, 复白召德。岁馀,与立宣帝。 宣帝五凤元年,德子向坐铸伪黄金,当伏法,德上书讼罪。会薨,大鸿胪奏德讼子罪, 失大臣体,不宜赐谥置嗣。制.曰:“赐谥缪侯,为置嗣。” (选自《汉书·楚元王传第六》,有删改)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易》称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 /是忘道也/岂为区区之礼哉 B. 《易》称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 是忘道也/岂为区区之礼哉 C. 《易》称/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 /是忘道也/岂为区区之礼哉 D. 《易》称/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 是忘道也/岂为区区之礼哉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是古人在本名之外,为自己另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名字,如岳飞字鹏举,王绩 字无功。古代对人称字,表尊重。 B. “薨”,称诸侯或大官的去世;中国古代等级森严,阶层不同,死的说法各异:天子死曰 “崩”,诸侯死曰“薨”。 C. “黄老”,黄帝和老子,传说为黄老之学的创始人;黄老之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取 各家观点,融汇而成的学说体系,又称黄老思想。 D. “制”,是圣旨的一种,内容与当朝典章制度有关;圣旨因不同的内容而采用不同的名称, 主要有策书、诏书、制书、戒敕四种。 - 9 -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楚元王不仅本人“好书”,学《诗》并为之作注,还注重以文化传家,送儿子刘郢客去自 己老师那里完成学习《诗》的学业,其后代有很多读书人。 B. 刘富受父亲影响,也学习《诗》;楚元王宠爱他,估计也与此有关。他的后代受老子思想 影响较大,清静少欲,知足畏满,但刘向是例外。 C. 刘德曾与其他官员共同审理盖长公主一案,公主的孙子在路上拦住刘德,为自己的祖母申 辩,刘德则反复责备公主,说她生活起居不成体统。 D. 穆生曾做楚地中大夫,他受到楚元王和刘戊的优待,后来刘戊有一天忘记给予其这一优待, 穆生接受不了,先称病不出,后来干脆离开。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休侯使人谏王,王曰:“季父不吾与,我起,先取季父矣。” (2)德妻死,大将军光欲以女妻之,德不敢取,畏盛满也。 【答案】7. D 8. C 9. C 10. (1)休侯刘富派人去劝谏楚王刘戊,楚王刘戊却说:“叔父不帮助我,我起兵以后,就 先捉住叔父。” (2)刘德的妻子死后,大将军霍光想把女儿嫁给刘德,刘德不敢娶,害怕自己盛极而衰,圆 满而亏。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 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 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句意为:《易》里面讲,‘征兆是事物变化最初最细微的部分,事情的好与坏从那里就可以看 出来’,楚元王尊重我们三人,是‘道’存在的缘故。如今楚王忽视了这个,是忘记了‘道’, 我哪里是为了区区一杯甜酒的礼数呢? “《易》称”意思是“《易经》说”,后文都是“说”的内容,做宾语,句子较长,需要断 开,排除 AB;“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为“者也”判断句式,两个分句较长, 从标志后断开,排除 C。 故选 D。 【8 题详解】 - 10 -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 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 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 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 C 项,“黄老之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错误,“儒家思想”应为“道家思想”。 故选 C。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 “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 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 C 项,“反复责备”不合文意,“数”是“责备”的意思。 故选 C。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 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 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 (1)休侯刘富派人去劝谏楚王刘戊,楚王刘戊却说:“叔父不帮助我,我起兵以后,就先捉 住叔父。”关键词:“使”,派;“谏”,劝谏;“季父”,叔父;“与”,亲附,帮助; “取”,捉。 (2)刘德的妻子死后,大将军霍光想把女儿嫁给刘德,刘德不敢娶,害怕自己盛极而衰,圆 满而亏。关键词:“欲”,想;“妻”,动词,嫁;“取”,通“娶”;“盛满”盛极而衰, 圆满而亏。 【点睛】文言文翻译六方法——留、对、拆、增、删、调 (1)留。古今意义相同、专有名词(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 保留不译。如:“晋侯、秦伯围郑”,“晋侯”、“秦伯”不译。 (2)对。将单音节词对译成双音节词,有三种情况。 ①原单音节词加前缀或后缀。如:“鼠度其无他技”,“鼠”译“老鼠”;“石之铿然有声 者”,译“石”译“石头”。 ②原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同义词。如:“不患贫而患不安”,“贫”译“贫困”,“安”译“安 定”。 - 11 - ③原单音节词换成另一个双音节词。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译“荒年”。 (3)拆。现代汉语的一个双音词有时是古汉语中两个连在一起的单音词,译时不能以今度古, 要拆开。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祖父”译“祖辈、父辈”。 (4)增。增补句子省略成分或词语活用后新增内容。 ①增省略成分。如:“黑质而白章”,译时补出省略的主语“蛇”;“一鼓作气,再而衰, 三而竭”,译时补出省略的谓语“击鼓”;“则与斗卮酒”,译时补出动词的宾语“他”; “竖子不足与谋”,译时补出介词的宾语“你们”;“今以钟磬置水中”,译时补出省略的 介词“在”。 ②增活用后需要的内容。如:“吾从而师之”,译时加“把当作”;“吾妻之美我者”,译 时加“认为”;“项伯杀人,臣活之”,译时加“使”。 (5)删。一些无法译出的虚词(语气助词、表停顿、凑足音节)可删去。如:“师道之不传 也久矣”,这里的“之”、“也”不译。 (6)调。古汉语中的倒装句子(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译时要调整到 它应在的位置。“甚矣,汝之不惠”,译时谓语应回到主语后面,“你太不聪明了”。 参考译文: 楚元王刘交字游,是高祖刘邦同父的小弟弟。刘交喜欢读书,多才多艺。年轻的时候曾 经和鲁穆生、白生、申公一起向浮丘伯学习《诗》。西汉六年,刘交被封为楚王,刘交到自己 的封国楚之后,任命鲁穆生、白生、申公三人为中大夫。吕后时期,浮丘伯在长安,楚元王 让儿子刘郢客和申公一起(到长安见浮丘伯,)完成学业。楚元王喜欢《诗》,他的儿子们也 都研读《诗》。汉文帝的时候,申公开始为《诗》做注释,楚元王也为《诗》做注释。楚元王 死后,刘郢客继承王位,就是后世所称的楚夷王。楚夷王死后,他的儿子刘戊继承了王位。 汉景帝即位之后,封楚元王最宠爱的儿子刘富为休侯。 当初,楚元王很尊敬申公等人,穆生不喜欢喝酒,楚元王就常常在饮酒的时候为他准备 甜酒。等到刘戊登上王位后,最初也常常在宴饮时专门为穆生准备甜酒,后来有一次忘记准 备了。穆生就退席归家,说:“可以离开了,”便对外声称自己生病卧床。申公、白生让他 勉强起来,说:“难道你忘记了楚元王的恩德了吗?眼下楚王不过是一时失掉了琐碎的礼节, 哪里用得着这样呢!”穆生说:“《易》里面讲,‘征兆是事物变化最初最细微的部分,事 情的好与坏从那里就可以看出来’,楚元王尊重我们三人,是‘道’存在的缘故。如今楚王 忽视了这个,是忘记了‘道’,我哪里是为了区区一杯甜酒的礼数呢?”于是穆生以生病为 - 12 - 借口,离开了楚王刘戊,只有申公、白生两人留下来。 楚王刘戊逐渐变得淫乱、暴虐,在为薄太后服丧期间私下通奸,被削去东海和薛郡(两 地职权),于是和吴王共同谋划准备作乱。申公和白生劝谏楚王刘戊,楚王刘戊没有接受,还 把申公和白生抓起来,强迫他们去服劳役,让他们穿上囚犯穿的衣服到市集上去干囚犯舂米 一类的事。休侯刘富派人去劝谏楚王刘戊,楚王刘戊却说:“叔父不帮助我,我起兵以后, 就先捉住叔父。”休侯听了很害怕,就与母亲一起逃到京城。汉景帝三年,刘戊起兵响应吴 王作乱。后来朝廷截断了吴楚运粮的道路,吴王逃跑,刘戊自杀。 平定吴楚之乱后,刘富等人都因此事而被免去了侯位,后来朝廷听说楚王刘戊作乱的时 候刘富曾多次劝谏过刘戊,于是改封刘富为红侯。刘富的儿子辟强,也喜欢读《诗》,并且为 人清心寡欲。刘辟强的儿子刘德,研习道家的学问,很有智慧和谋略。汉昭帝的时候,(刘德) 与其他官员一起主持上官氏、盖长公主的案子。刘德一直按照《老子》中“知足不辱”的思 想办事。刘德的妻子去世后,大将军霍光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刘德不敢娶,害怕自己盛 极而衰,圆满而亏。盖长公主的孙子王谭曾拦住刘德的车驾为盖长公主喊冤,刘德却责备盖 长公主日常生活没有礼貌。侍御史认为霍光怨恨刘德拒娶自己的女儿,迎合其心意弹劾刘德, 以诽谤罪公开审理,刘德因此被免去爵位,成为平民。霍光知道后非常遗憾,又向皇帝说情 召回刘德做官。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刘德参与了拥立汉宣帝的事情。 汉宣帝五凤元年,刘德的儿子刘向因铸造假黄金犯罪,按照法律应该被杀,刘德上书皇 帝为儿子辩解。就在这个时候,刘德去世。大鸿胪上书说刘德辩解儿子的罪状,失掉了大臣 应有的风度,不应该赐予他谥号、为他安排继承人,(皇帝还是下圣旨,)圣旨上说:“赐予 刘德‘缪侯’的谥号,并为刘德安排继承人。”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小寒食舟中作① 杜甫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②。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注】①此诗是杜甫(712 年-770 年)于 770 年春羁留长沙时所作。②鹖冠:传说为楚隐者鹖 冠子所戴之冠。这首诗写于大历五年春诗人淹留潭州时,即诗人去世前半年多。 - 13 - 1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寒食那天诗人在异乡水上行船,他强打精神饮酒,吃着冷食,靠着几案休息。 B. 远眺舱外江水浩浩荡荡,岸边百花盛开,诗人因年老眼花故有雾中看花之感。 C. 尾联总收全诗,诗人北望长安,思朝廷,忧愁顿生,有沉郁苍茫之美。 D. 全诗写景先由远到近,层次分明,转换非常自然,境界小巧别致。 12. 抒发了诗人的那些愁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1. D 12. ①羁旅漂泊之愁。“羁留长沙”“强饮”等词语表达了诗人的异乡漂 泊之愁;②年老体衰、穷困潦倒之愁。“老年”“萧条”等词语写出了诗人年老体衰、生活 穷困;③壮志难酬、忧虑朝廷之愁。“愁看”“长安”等词语表达了诗人渴望得到重用、担 忧朝廷之情。 【解析】 【11 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 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尽可能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 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 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要求选 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D 项,“境界小巧别致”错误。诗句中的“春水”“天上”“云白”“山青”这些景物别致清 新,自然阔大,突出一种独特的意境,所以全诗写景所展示的境界阔大,而不是“境界小巧 别致”。D 错误。 故选 D。 【12 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抓意象,挖内涵,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意象 所体现出来的色调是情感的反映;然后还要品诗句,悟感情,作者在诗词中常常会有情感的 流露,这些自然流露的情感往往体现在只言片语上,要善于把握这样的词语,借此领悟感情; 另外还可以结合注释来理解诗人感情。“强饮”不仅说多病之身不耐酒力,也透露着漂泊中 勉强过节的心情;再结合注释“羁留长沙”“这首诗写于……诗人去世前半年多”的词句, 我们可以判断出诗人有异乡漂泊之愁。“萧条”一词可以看出诗人生活困苦;结合注释“鹖 冠”点出诗人失去官职不为朝廷所用的身份,我们可以判断出诗人穷困潦倒之愁。“老年花 似雾中看”,诗人年迈体衰,老眼昏花,看岸边的花草犹如隔着一层薄雾,写出了诗人年老 - 14 - 体衰之愁。颈联“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用蝶鸥往来自如的景色引出困居州中 的作者“直北”望长安的忧思。尾联中“长安”代指国都,诗人望国都,是传统表达希望自 己受到朝廷重用的手法,有诗人壮志难酬的慨叹,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国家时局不稳的担忧。 最后总结,分点作答。 【点睛】诗歌鉴赏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 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 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意象意境 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 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 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三)名篇名句默写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踮起 脚极目远望,也“______”。 (2)《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______,______”两句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写蜀道的来历,为 诗歌增添了浪漫气息。 (4)《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而出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苏轼在《赤壁赋》中形容乐声的悲伤感人,以“______,______”两句写箫声能使深渊 里的蛟龙为之起舞,孤舟中的寡妇听了落泪,从侧面写箫声的魅力。 【答案】 (1).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 不如登高之博见 (3). (2)位卑则 足羞 (4). 官盛则近谀 (5). (3)地崩山摧壮士死 (6).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7). (4)千呼万唤始出来 (8). 犹抱琵琶半遮面 (9). (5)舞幽壑之潜蛟 (10). 泣孤舟之嫠妇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情境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 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 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须臾”“谀”“摧”“钩”“幽壑”“嫠妇” 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三、语言文字运用 - 1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先秦文士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苏秦、张仪,_________,没什么操行,只要有官做、能富 贵,既可以悬头于梁、刺股以锥,也可以朝秦暮楚、_________。而他们中的走运者,最终也 进入了实际的政治生活,成为统治者中的一员。 孔、墨、孟、荀等属于第二类人,他们并不随波逐流,他们有自己坚持的价值观,有如 身家性命,且还有一种“有道则出,无道则隐”的气节,故而也就只能常常不得志,常常对 诸侯发牢骚,对第一类人吹冷风。他们眼看着人家把天下闹得_________、一塌糊涂,而自己 的呼声愈来愈被淹没,愈来愈受诸侯的白眼,便只好把满腔不平和才气都写在竹简上,给后 世留下一部部著作。 而第三类凤毛麟角,除了一些在历史典籍中忽隐忽现_________的隐者外,有大著作、大 人格并且以大背影遮挡后世的,就只有那位表情古怪的冷嘲大家庄周先生了。当别人在都市 中热闹得沸反盈天时,他独自远远地站在野外冷笑,而当有人注意他时,( )他是乡野文 化的代表,他的作品充满着野味,如遍地野花,在晨风中仪态万方,令人目眩神迷。 14.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唯利是图 卖友求荣 动荡不安 扑朔迷离 B. 见利忘义 苟且偷生 内忧外患 扑朔迷离 C. 唯利是图 苟且偷生 动荡不安 眼花缭乱 D. 见利忘义 卖友求荣 内忧外患 眼花缭乱 15.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他们有自己坚守的价值观,有如身家性命,且常常不得志,故而成就“有道则出,无道则 隐”的气节 B. 他有一种“有道则出,无道则隐”的气节,且还有自己坚持的价值观,有如身家性命,故 而也就只能常常不得志 C. 他们有自己坚守的价值观,有如身家性命,且还有一种“有道则出,无道则隐”的气节, 故而也就只能常常不得志 D. 他有一种“有道则出,无道则隐”的气节,有如身家性命,且还有自己坚守的价值观,故 而也就只能常常不得志 16.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背过身后,使得他直走到江湖的迷蒙中去了。 B. 他又背过身,直走到江湖的迷蒙中去了。 - 16 - C. 背过身后,江湖的迷蒙中他走了进去。 D. 他又背过身,江湖的迷蒙中他走了进去。 【答案】14. A 15. C 16. B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 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第一处:“唯利是图”,只贪图利益,不顾及其他。“见利忘义”,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 义。第一处语境说的是苏秦和张仪没有原则,只贪图利益,所以用“唯利是图”较为合适。 第二处:“卖友求荣”,出卖朋友以谋求名利、地位。“苟且偷生”,得过且过,勉强活着。 根据后文“出卖朋友以谋求名利”来看,应选“卖友求荣”。 第三处,“动荡不安”,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内忧外患”,国家内部的动乱和来自 国外的侵略。此处不涉及国外,所以应该是“动荡不安”。 第四处,“扑朔迷离”,原意指把兔子耳朵提起,雄兔扑腾,雌兔眯眼,可是在地上跑的时 候就雌雄难辨了。后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 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语境是指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所以用“扑朔迷离”较 为合适。 故选 A。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 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他们有 自己坚持的价值观,有如身家性命,且还有一种‘有道则出,无道则隐’的气节,故而也就 只能常常不得志”,“坚持的价值观”搭配不当,应为“坚守的价值观”; A 项,“且常常 不得志,故而成就‘有道则出,无道则隐’的气节”不合逻辑,“常常不得志”与“气节” 因果倒置。B 项,“他有一种‘有道则出,无道则隐’的气节,且还有自己坚持的价值观……” 语序不当,“气节” 与“价值观”前后语序不当,应先是“价值观”,再是“气节”,且“坚 持的价值观”搭配不当; D 项,“他有一种‘有道则出,无道则隐’的气节,有如身家性命, 且还有自己坚守的价值观……”不合逻辑,“有如身家性命”的应是“坚守的价值观”,且 应先说“价值观”,再说“气节”。 故选 C。 - 17 - 【16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 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 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根据上下文来看,结合前后的语境可知,此处说的是“庄 子”,且应从“庄子”的角度来说,即以“庄子”为主语,这就排除 AC 两项,A 项,第一句 的主语是“他”,即“庄子”,但第二句“使得”变换主语,C 项,第一句的主语是“官场”, 这与前后的语意不连贯,且第二句“成为”的主语又变成“他们”,导致结构混乱;分析 BD 两项来看,这两项的前半句都以“他”为主语,与前后的内容连贯,但 D 项“江湖的迷濛中 他走了进去”语言混乱,排除 D 项。 故选 B。 17. 关于元杂剧的一些分析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元杂剧是在金宫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 形式。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话剧一幕,是戏剧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是 音乐组织的单元。 B. 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和独白,用以开展剧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白,有散文, 也有韵文。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一般的舞台程式、武打和舞蹈。 C.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丑、、杂等。 D. 元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词一套曲子,每支曲子用一个宫调。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每支曲子用一个宫调错,应是每套曲子用一个宫调。 考点: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点评:对元杂剧的认识,不但要了解其人物情况,还要注意其曲调,如一套曲子的宫调,一 折戏的曲调等。 18.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绣闼 鳏寡孤独 前合后揠 罪愆 B. 墙橹 羽扇纶巾 宸翰之宝 敕造 C. 惫懒 弃甲曳兵 度长絜大 杜撰 D. 氓隶 不知句读 金石可缕 跬步 【答案】C - 18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识记能力。重点在于辨别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和形近字。如果怀疑 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 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意,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 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 对整个词语的理解,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 A 项,前合后揠——前合后偃; B 项,墙橹——樯橹; D 项,金石可缕——金石可镂。 故选 C。 1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反腐工作的开展让我们发现了一些“两面人”,他们表面上个个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私 下里却是利欲熏心、中饱私囊。 ②室外寒风凛冽,室内春意融融。为了欢迎各位同学,我们略备薄酒,借花献佛....,希望各位 开怀畅饮,尽兴而归。 ③共享单车虽然方便,但是当骑车距离较远的时候体验并不好,后续出现的共享电动单车是 一个很好的补充产品,但过了这么久共享电动单车却依然不瘟不火....。 ④我理解中的工艺美术在造型或用色诸方面的装饰化,不是一般化的锦上添花....,而是体现独 特审美感受的特殊形式。 ⑤在这 100 年中,前一半是四海翻腾内战频仍的时期,少数敦煌学的先驱者单枪匹马,万里 孤征,靠个人的努力与牺牲,宵衣旰食....,筚路蓝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一般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 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 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①两袖清风,意为两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比喻做官廉洁。 现多数比喻为官清廉、不贪 赃枉法严于律己的人。符合语境中某些官员表面上为官清廉。②借花献佛,比喻拿别人的东 西做人情。语境对象是自己的薄酒,用在句中对象错。③不瘟不火,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 19 - 语境对象是共享单车,使用对象错误。⑤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 容勤于政务。此处对象是敦煌学者,使用对象错误。故②③⑤错误。 故选 B。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①_______。记忆型阅读是我 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读 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②________,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让 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疑问,③________,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问 题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日益普遍的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答案】 (1). ①阅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 (2). ②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 (3). ③通过质疑找出问题的根源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仔细阅读全文,根据横线 上文确定答案,第一处是总括全文的句子,整个语段是阅读并且分为两类,所以此句应为“阅 读有记忆型和批判型之分”;第二处谈论的是“创造性阅读”,所以应该和前面的“盲从书 本知识”对应,填写“简单的、机械的知识记忆”;第三处注意前面的“质疑”和后面的“分 析根源”填写衔接句“通过质疑找到问题的根源”。 21.某中学将于 2018 年 10 月 30 日举行 2019 届毕业生成人礼仪式。以下是 X 班班委会代表同 学向全体家长发出的邀请信。其中有两处语言运用不简明,三处语言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 修改。 尊敬的各位家长: 我校将于 2018 年 10 月 30 日早 8 时在学校操场举行 2019 届毕业生成人礼仪式,我们谨 代表班级全体同学诚邀家父家母到场观礼。18 岁,意味着责任、义务,意味着勇敢、担当。 在这个庄严时刻,您的到场实属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成人之际更要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届时我们还将惠赠礼物一份。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拨冗出席,对此我们敬谢不敏。 X 班班委会 2018 年 10 月 27 日 语言运用不简明的两处是: - 20 - 语言运用不得体的三处是: 【答案】语言运用不简明的两处是: (1)“实属是”改为“实属”或“是”(2)“抽出时间拨冗”改为“抽出时间”或“拨冗” 语言运用不得体的三处是: (1)“家父家母”改为“家长(您)”(2)“惠赠”改为“敬赠”(3)“敬谢不敏”改为 “深表感谢”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表达连贯、简明、得体。语言表达简明就是不说多余的话,没有语义重复。 语言得体就是要根据语境条件来使用语言,使言语得当。语言得体要注意四点:看清对象,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适应场合,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区别语体,写什么文用什么体;明确目 的,有什么事说什么话。 本题中,“实属是”语义重复,改为“是”或者“实属”;“抽出时间”和“拨冗”语义重 复,改为“抽出时间”或“拨冗”。 “家父、家母”是称呼自己的父母,而语境中是想邀请同学们的家长参加成人礼仪式,所以 改为“家长”;“惠赠”是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语境中是表达我们赠送家长礼物,所 以改为“敬赠”;“敬谢不敏”是表示推辞的客气话,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语 境中是想表示我们对家长的感谢,所以改为“深表感激”。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 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 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 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 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 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身 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 ——摘自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 材料二 十年前,你问起学生最想成为的职位是做什么,大多数人都会告诉你,他们想 当“科学家”“老师”“警察叔权”等等。到了今天,据新华网的职业意愿调查显示,超过 - 21 - 一半 95 后最向往的职业是主播和网红,参与调查的大部分是大学生。很多大学生认为:靠读 书来改变命运,需要寒窗苦读二十余载,而当一个网红,似乎只需要你对着屏幕唱唱歌聊聊 天。 ——摘自搜狐网《当下大学生最想成为的职业:网红主播?》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择业观,而当代青年的择业观不只是个人的事,还与社会、国家息 息相关,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在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上,写一篇发言稿 和同学们交流。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不少于 800 字;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例文: 择心之所属,立利国之业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高兴能和大家聊一聊“职业选择”。新华网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 95 后最向往的职业 是主播和网红,这当中有你的一票吗?我们究竟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呢?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择业观,我们这一代无疑是幸福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兴行业不断 涌现,电竞选手、AI 设计师等新兴职业应运而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然而越是多元的 选择,越需要有清晰的规划和坚定的原则。正如伟大哲人马克思告诉我们的:“职业选择应 该遵循的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我认为,职业的选择应将个人兴趣与时代 需要相结合,才能既无愧于心,又实现价值。 作家路遥曾说,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了解自 己兴趣,发现自身特长是职业选择的依据。很多人艳羡网红,向往成为主播,其实并非源于 兴趣,而只是想像李子柒“一夜成名”、如李佳琦“一夜暴富”,只需对着屏幕笑靥如花, 便有打赏源源不断。还能告别秉烛的夜晚,告别如山的试卷,告别酸涩的眼和僵直的背。想 当网红,不过是想避开寒窗苦读的苦与泪罢了。这种选择的背后不是理性的思考与责任的指 引,只是拒绝奋斗的颓丧,是目光短浅的浮躁与功利。 何况,他们对“网红”职业的认识有失偏颇,只看到轻松获取日进斗金的舒适和惬意, 却看不到“网红”成功背后的漫长奋斗与艰辛付出。其实,没有哪份职业是轻松的,只有内 心真正地热爱,才能不惧工作中的困难,坚持到底;也只有干一行,爱一行,脚踏实地才能 做成、做好一番事业。 - 22 - 职业的选择还与国家、社会息息相关。“无尽的远方,无穷的人,都与我有关”,无数 人对此作出了生动的诠释。58 年前,一群平均年龄不到 24 岁的青年人扎根塞罕坝,从一棵松 到百万亩林海,在风沙肆虐的的茫茫荒原创造了绿色事业;同在那一年,年轻的樊锦诗深入 大漠,在艰苦与孤寂中坚守半世纪,以保护敦煌为终身事业。还有放弃百万年薪选择回到最 贫困山村的秦玥飞,疫情当前不计报酬的最美逆行者……“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成为 他们自觉践行的择业观。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社会,才能在每一份职业中无愧于心,才能实 现自身的完美与人类幸福的统一。 诚如马克思所言,在职业的选择上,个人的完美与人类的幸福并非敌对、互相冲突的。 时代与祖国的发展给了我们更多职业选择,我们的奋斗与收获,也能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 为时代的幸福增色,这是一个成就与自我成就的过程。将个人选择与国家发展相统一,融“小 我”于“大我”,则涓滴可汇聚成汪洋,个人与时代共成长。 愿我们摆脱不劳而获的思想,带着热爱,选择理想的职业并为之奋斗,做时代中的一颗 星,点缀时代的天空,让更多人分离璀璨星光! 谢谢大家!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重点考查写作能力。 审题:本题为材料作文,本次作文紧扣当下高考作文的命题特点,采用新材料+情境化+任务 驱动的命题形式,将关注目光投向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同时也是与学生发展切实相关的 “职业生涯规划”与“择业观”这一话题,选取富有哲理又凸显时代特色的两则材料,设置 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给出了“写发言稿”的具体任务指令,指向当下高考所重视的实际 应用。作文题瞄准社会热点,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注重培养 其社会责任意识,体现了对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的落实。作文题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 具体材料,第二部分为写作任务指令。审题时要两者兼顾,仔细审读。试题提供了两则材料, 第一则材料是马克思的青年择业观,第二材料是当代许多大红的事。前者指出青年在择业时 既要考虑到自身的成长,更要以人类的幸福为目标,强调择业时只有努力为他人的幸福而工 作才能使自己过得完美,强调职业的高尚情怀和奉献精神;第二则材料联系社会热点,给出 当下不少大红的现象,突出了许多大学生不愿吃苦就想成功的思想。写作时应对两则材料进 行辩证分析。我们在敬仰马克思伟大择业观的时候,不能生硬地要求每个人都成为人类的思 想者,但一定要有奉献精神;运用第二则材料时也不要极力批判网红,想当网红没有错,错 - 23 - 的是材料中的不良思想,对这种一味追求付出少、收入多的思想要加以批判。不能只看到网 红的光鲜,更要看到网红背后的“精耕细作”。写作时应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为核心, 联系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建议,结合实际谈做法,可按议论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的思维法则展开,也可以采用驳论法,注意两则材料都要有涉及,辩证地看待。同时关注立 意的格局与深度。 立意: (1)无尽的远方,无穷的人,都与我有关; (2)择业要综合考虑个人爱好与社会需要; (3)人生没有捷径,请多一些脚踏实地的付出; (4)正确择业,辛勤付出,成就卓越人生。 素材: (1)在我看来,择业正应首先考虑国家民族之需。鲁迅先生弃医从文,选择用笔来唤醒麻木 的民;孙中山先生弃医从政,通过革命来救国救民;钱伟长弃文从理,立志造出中国人自己 的飞机大炮。“我没有专业,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钱伟人质朴的话语道出了那个时 代中国脊梁的择业心声。没有国何来家?一个人唯有将自身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连在一起, 才能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国家与民族之需,就是我们择业的方向。 (2)青年具有什么样的职业理想,我想做老板也好,当网红也罢,都值得赞许,值得提倡, 因为都是为了理想。是山,就要挺拔,直耸云天;是水,就要奔流,润泽万物。职业的选择 自当去追逐理想,以成就卓越人生。 (3)当然,职业的追求亦有高下之分。孔博回乡创业,济物利民,功在桑梓。有些毕业生愿 当网红,本无可厚非,动机却“网红不需要努力工作,拍拍视频就能出名”,理想之低,懒 惰之甚,头脑之简单,见识之浅薄,令人顿觉可怜。 (4)青年择业还得考虑自己的才华,靠扎扎实实的辛勤付出,实现人生价值。我们择业时应 该把目标确定得更实际一点。每一个网红都需要成千上万的粉丝助力出资,所以网红永远是 少数。怀有不切实际的想法的人,需要用清水洗把脸,清醒清醒。唯有认清自己,了解世界, 我们才能对自己有个准确的定位。鱼儿应该在水里游,鸟儿应该在天上飞,能做好药材的植 物,就不必非要当盆景。“深处种菱浅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古人诚不我欺。 (5)选好了职业,我们还应该为之扎实奋斗。清人袁枚诗曰:“白日不到处,青春自来。苔 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们当孜孜不倦,奋力以求,使青春充实有意义。在学校,抓紧 一分一秒,刻苦学习,以知识充实自己;到社会,拒绝自满懈怠,工作认真负责,创造优异 - 24 - 成绩。不管道阻且长,只顾溯游从之。春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好色,鸟且啭几句好音。时当 中国快步走向复兴的美好时代,我辈青年必须放弃“不需要努力工作”的错误思想,让“天 之健,君子以自强”成为座右铭,让“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时常回响在耳边,让“数风流人 物,还看今朝”激励自己,正确择业,辛勤付出,成就卓越人生。 结构层次:文章开篇由材料引出观点:职业的选择应将个人兴趣与时代需要相结合,才能既 无愧于心,又实现价值。文章接下来列举李子柒和李佳琦的例子,论证了这种选择的背后不 是理性的思考与责任的指引,只是拒绝奋斗的颓丧,是目光短浅的浮躁与功利;举一群青年 人扎根塞罕坝和年轻的樊锦诗深入大漠的例子,从正面论证了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社会,才 能在每一份职业中无愧于心,才能实现自身的完美与人类幸福的统一。文章结尾提出愿望: 愿我们摆脱不劳而获的思想,带着热爱,选择理想的职业并为之奋斗,做时代中的一颗星。 - 2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