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2)
2019届二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金陵怀古 许 浑 玉树①歌残王气终,景阳②兵合戍楼空。 松楸③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④拂云晴亦雨,江豚⑤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注】 ①玉树:指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②景阳:陈朝宫殿名,陈后主宴饮作乐之地。③松楸:坟墓上的树木。④石燕:传说中的一种有灵性的石燕,得风雨则飞翔,风雨停则复还为石。⑤江豚:传说每于浪间跳跃,风辄起。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句从陈后主专事游宴以致亡国的史事说起,以“玉树歌残”点染出陈后主的悲剧命运,字里行间隐含惋惜之情。 B.首联第二句一“合”一“空”二字,前者写隋朝大军的攻势凌厉,兵临城下;后者写陈的不堪一击,土崩瓦解。 C.颔联写金陵的衰败景象:六朝以来的英雄已成荒冢,昔日豪华的宫殿也已是禾黍遍野。作者吊今怀古,触目伤情。 D.“拂云”写石燕掠雨穿云的状态,“吹浪”表现江豚兴风鼓浪的气势,这些描写烘托出一种神秘的浪漫主义色彩。 E.全诗寄慨言志,格调高昂,手法高妙,借对六朝覆灭的哀叹,表现出对唐朝江山风雨飘摇、日益衰败的深沉忧思。 【解析】选AE。A项,“隐含惋惜之情”不正确;E项,“格调高昂”“深沉忧思”不正确。 (2)请对颈联中的“拂”“吹”二字作简要赏析。 答: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1)~(2)题。 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① 曹彦约② 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③。 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 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 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 【注】 ①舒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皖河上游。岁旦:一年的第一天。②曹彦约:南宋大臣、诗人,江西人。③吴门:指苏州或苏州一带,即诗题中的“平江门外”。岁时:每年一定的季节或时间,此指春节。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歌标题中的“冬至”交代了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留滞舒州”点明了这首诗的写作地点及缘由。 B.诗歌第三、四句写诗人回忆去年在吴门时,城门早早关闭,江面结冰,回家的行程被延误的情景。 C.诗歌第五句中的“再拜”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指拜两次,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对兄长的敬意。 D.最后两句写诗人想到自己身在异乡,又处于贫寒之中,无暇思念故乡,冬至时思念之情顿起,写下了这首诗。 E.这首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对往事的回忆和现实的担忧融为一体,扩大了诗歌的内涵。 (2)本诗第一联中“惊”字最为精练传神,它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 【答案】“惊”表示惊讶之意,诗人为冬至的到来、春节为期不远感到惊叹,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伤感之情,以及因留滞在舒州,担心不能及时赶回家与母亲春节团聚的忧虑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长安夜雨 薛 逢①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 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②桂玉:喻昂贵的柴米。 这首诗的“诗眼”是首联中的哪个字?试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眼的能力。本诗以“忧”字贯穿全诗,抒发了生活的艰辛,命途的不顺,生命的衰老。首联通过描写和比喻表现了作者的百忧缠心。颈联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写。树上聚集的早鸦是作者所见之景,沉闷的鼓声是作者所闻之声。这些景物凄冷萧条,传达出作者愁闷落寞的心情。 【答案】①“诗眼”是首联中的“忧”字。②全诗先写作者生活的艰辛(“心关桂玉” );次写命途的不顺(“运落风波”);最后写生命的衰老(“志气俱消”“白发新添”)。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睡 燕 [元]谢宗可 补巢衔罢落花泥,困顿东风倦翼低。 金屋昼长随蝶化,雕梁春尽怕莺啼。 魂飞汉殿人应老,梦入乌衣路转迷。 却怪卷帘人唤醒,小桥深巷夕阳西。 “睡”作为全诗的诗眼,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首联写睡因和睡态:燕子因衔泥补巢疲累,因此低垂下翅膀入睡。颔联、颈联写睡梦:燕子学庄周梦蝶,梦魂轻盈,来到汉宫探访与它同名的赵飞燕,又飞进了历经沧桑的乌衣巷,却迷失了当年熟识的回来路。尾联写睡醒:燕子被惊醒后嗔怪于卷帘人,而此时夕阳西下、小桥深巷的场景却还在似梦非梦中。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问题。 满江红 豫章滕王阁 吴 潜[注] 万里西风,吹我上、滕王高阁。正槛外、楚山云涨,楚江涛作。何处征帆木末去,有时野鸟沙边落。近帘钩、暮雨掩空来,今犹昨。 秋渐紧,添离索。天正远,伤飘泊。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着。向黄昏、断送客魂消,城头角。 【注】 吴潜:南宋词人,为人正直不阿,曾任朝廷要职,后遭权臣攻击被罢免,改任福建安抚使,此词应为吴潜前往福建道经南昌时所作。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万里西风”三句颇有气势,写出了词人登临滕王高阁时的兴致。 B.“秋渐紧”,“紧”字呼应上片的“西风”“暮雨”,突出了凄怆之感。 C.“何处征帆木末去”,既写出词人伫立之久,又暗含前途未卜之意。 D.“天正远,伤飘泊”与“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出了游子的心声。 E.“愁难着”的“着”意思是安放、放置,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悲慨。 【解析】选CE。C项,原句中并没有体现“伫立之久”;E项,还有壮志难酬的愁绪、痛苦之情。 (2)请任选一个角度(内容、结构、语言……)赏析词尾画线句的妙处。 答: 【答案】①内容上:这三句写出了黄昏时分,城头又响起了号角,传入了作者的耳中,引起了作者的羁旅之愁。作者的愁绪像号角声一样,萦绕于天空与心头,以景结情,回味无穷。②结构上:“黄昏”二字与上片的“暮雨”相呼应,点出作词的时间,傍晚时分,伴着萧瑟的西风和潇潇暮雨,听到远处传来的号角,渲染了悲凉萧瑟的气氛,将词人的愁绪融入萧瑟的秋景之中,言有尽而情不可终。(任选其一)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送人之军 贺知章 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 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 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注]忧。 【注】 汉国:指唐王朝。唐人多以汉喻唐。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联写边塞险要。“绝脉塞”指长城险塞,“断肠流”指陇头流水,分别以“绝脉”和“断肠”称之,使人感受到边塞的险要、荒凉、凄苦。 B.颔联写送别,以“常经”应“昔愁”,“复见”应“今别”,两相对照呼应,不仅加深了眼前的送别之愁,也可以看出当时战争的频繁。 C.颈联写景物节候。“晴半雨”“夏先秋”,写出了边塞环境气候的恶劣,同时“晴半雨”让人联想到“道是无晴却有晴”,表达了挽留之意。 D.全诗以时空传情。今昔相映,“复见”了“常经”,使“今别”再添“昔愁”;塞内塞外对比,塞内尚夏而塞外就已经有了秋意,无不言愁。 E.这是首送别诗,也是一首边塞诗。与“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王维《送杨长史赴果州》)”从题材类别上看是一致的。 【解析】选CE。C项,“‘晴半雨’让人联想到‘道是无晴却有晴’,表达了挽留之意”错误。“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是描写边塞的自然风貌,只是表示边关晴雨无常,气候寒冷,并没有包含挽留之意。E项,王维的《送杨长史赴果州》是送别诗,但不是边塞诗,表达的是希望朋友早日归来的感情。 (2)尾联常为人称道,请你赏析尾联的妙处。 答: 【答案】(示例)尾联是勉励之辞,诗人寄望戍边的男儿应像万里长城一样抵御外敌入侵,保家卫国,让大唐不再有后顾之忧。“万里长城”除写眼前景外,又暗用了檀道济的典故,在这里以长城比喻军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安全的关切和对至军戍边之人的期望。 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溪早春 杨万里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杨万里的诗描写细腻,语言清新颖秀。以颔联为赏析对象,请你就此特色加以鉴赏。 答: 【解析】对诗歌语言风格的赏析应该立足于整体,不能只从个别词入手,颔联主要意象为“柳”“桃”,应关注其修饰语,然后发挥想象,营造意境,分析其清新之处。 【答案】颔联“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描写细腻入微:柳枝返绿首先从下垂的枝条末梢开始,故说“垂处绿”;而桃花开放总是先从上伸的枝条末端开始,所以说“末梢红”。语言新颖活泼,体现在:“下来”“上去”分别写柳枝、桃枝的特点,让人耳目一新,又具有拟人意味。 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中送别 王 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试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送别诗的语言特色。 答: 【解析】王维善于从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运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来表达深厚真挚的感情。这首《山中送别》就是这样的。 【答案】这是一首送别诗,语言朴素、自然,像是从平凡生活中信笔拈来,如“相送罢”“归不归”。这种朴素、自然的语言,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了自己对朋友的那种朴素真挚的情感。 9.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①,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①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鸿鹄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词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夜 曲 (唐)张仲素 丁丁漏水夜何长,漫漫轻云露月光。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丁丁”表达了诗中主人公怎样的内心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丁丁”是古时计时的漏壶滴水的声音。深夜还能听到“丁丁”的声音,说明诗中主人公对身在远方的征人有无比的思念与牵挂;孤寂凄清,百无聊赖。 赏析“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的“见”与“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见”“知”二字采用了拟人手法,让大自然中的池塘观看疏雨,让襟袖感知微风。表达独特,使池塘、襟袖也有了生命力。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阮 郎 归 晏几道 天边金掌①露成霜,云随雁字长。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② ,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 注:①金掌:汉武帝在长安建章宫建高20丈的铜柱,上有铜人,掌托承露盘,此处代指汴京。②兰佩紫:即佩紫兰。紫兰,一种香草。 说说“人情似故乡”中的“似”和“欲将沉醉换悲凉”中的“换”字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似”,是说重阳时节,对着“红袖”佳人,举“绿杯”而饮,习俗犹如故乡,使人感觉到异乡的温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浪淘沙·秋江 张 炎 万里一飞蓬,吟老丹枫。潮生潮落海门东。三两点鸥沙外月,闲意谁同? 一色与天通,绝去尘红。渔歌忽断荻花风。烟水自流心不竞,长笛霜空。 注:张炎,南宋词人,宋亡后曾北游元都谋官,后失意南归,落魄而终。 (1)上片中的“飞蓬”“鸥”两个意象分别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飞蓬”用了比喻手法,作者把自己比作漂泊不定的蓬草,体现了孤苦无依、凄凉的心境。 “鸥”用了反衬手法,通过写鸥鸟的闲适反衬作者的悲苦。 (2)联系全词,谈谈你对最后一句“长笛霜空”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木 兰 花 钱惟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 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①朱颜惊暗换。 昔年多病厌芳尊②,今日芳尊惟恐浅。 注:钱惟演(977—1034)字希圣,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诗人,本诗是作者暮年谪居汉东时遣怀之作。①鸾镜:相传晋罽宾王曾获一鸾鸟,多年不鸣,后悬镜照之,鸾鸟乃鸣,故称梳妆镜为鸾镜。②芳尊:酒杯。 “城上风光莺语乱”一句的“乱”字用得很贴切,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乱”字写出了“莺”啼叫的热闹,和下文的“春拍岸”一起,描写了一副春光明媚、美景无限的画面。群莺乱啼也暗含着春光将尽之意,“乱”也写出了作者心中的那份忧虑,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光飞逝、生命无多的感伤之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