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古诗词鉴赏作业(34)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古诗词鉴赏 作业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9分) 狂 夫① 杜 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筿②娟娟净,雨裛③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 ①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诗中“故人”指严武,杜甫初到成都时,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分赠禄米。②筿(xiǎo):小竹,细竹。③裛(yì):通“浥”,沾湿。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即沧浪”三字,用《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典故,暗示诗人操守。“即”字有知足意味,有此清潭,又何必“沧浪”呢? B.这是一个斜风细雨天气,光景饶有情趣: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细雨出落得荷花格外娇艳,而微风吹送,清香可闻。 C.颈联写严武音书断绝,作者失去了经济支持,饥饿波及幼子,以至形于颜色,则家人忍饥挨饿的情形可以想见,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D.尾联“填沟壑”本为悲哀之事,诗人却能以“疏放”的态度对待,而这样的人生态度却使世俗中人耻笑其“老来更狂”。 解析:选D D项,“而这样的人生态度却使世俗中人耻笑其‘老来更狂’”错误,“自笑狂夫老更狂”一句是作者自嘲,而不是世俗人耻笑他。 2.本诗塑造了“狂夫”怎样的形象?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以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第一问应当立足原诗内容,可以抓住诗歌中的“疏放”“自笑”等内容考虑;第二问要理解原诗内容,本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写人,作者写的是自然界的优美景物,人却是穷困潦倒之人,两者反差极大,因此手法可以确定为反衬或乐景衬哀情。根据以上分析总结答案,意思对即可。 参考答案:(1)写出了生计潦倒却仍能赞赏自然景物之美,潦倒穷愁中“疏放”“自笑”、消愁遣闷的狂夫形象,表现了狂夫疏狂和贫困不能移的精神。(2)反衬(乐景写哀情)。前两联描写了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细雨出落得荷花格外娇艳,而微风吹送,清香可闻,这样的赏心悦目之景;后两联写的却是忍饥挨饿、濒临死亡的可悲可叹之事,反差鲜明。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1)~(2)题。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 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① 王维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重物华。 [注] ①圣制:天子所作的诗。蓬莱:即唐大明宫。兴庆:兴庆宫,唐玄宗为诸王时以旧宅改建。阁道:谓大明宫入曲江芙蓉园的复道。留春:游春。应制:受天子命作和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王维的这首七律,是唐玄宗由阁道出游时在雨中春望赋诗的一首和作,紧扣“望”字去写,写得集中,勾勒出了一个完整的画面。 B.首联中的渭水、黄山、秦塞、汉宫,作为长安的陪衬和背景出现,意境开阔,历史色彩浓厚,时空感因之而增强。 C.皇帝的车驾在空中的阁道上,回看宫苑自是一番景象。“花”和“柳”点出了春天,“花”字也透露了些许惋惜之情。 D.尾联是说,这次天子出游是因为阳气畅达顺天道而行时令,是一次有政治意义的活动,并非是为了赏玩景物。 答案 C 解析 C.“‘花’字也透露了些许惋惜之情”有误。从诗中来看,诗人是回看宫苑和长安,这里用一个“花”字渲染繁盛气氛,并无惋惜之意。 (2)本诗颈联历来为人称颂,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答: 答案 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作者通过描写雨中春树、人家和高大的凤阙,烘托渲染了一种祥瑞的气氛,表达对盛唐的热爱赞叹之情;②衬托,春雨之下的春树、人家和宫阙互相映衬,更显出帝都的阔大、壮观和昌盛;③呼应题目“雨中春望”,也透露了这个春天风调雨顺,为过渡到下文作铺垫;④对仗工整,“云里帝城”与“雨中春树”相对,点明了春雨天气;“双凤阙”与“万人家”相对,写出了皇城与百姓房屋都处于春雨的润泽中,表现了当时政通人和的社会状况。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首先要判定鉴赏的角度,然后结合诗句所写的内容进行分析。“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这两句承颔联写回看中的景象。这是一幅带着立体感的春雨长安图。由于云遮雾绕,其他的建筑,在视野内变得模糊了,只有凤阙更显得突出,更具有飞动感;由于春雨,满城在由雨帘构成的背景下,春树、人家和宫阙,相互映衬,更显出帝城的阔大、壮观和昌盛。这两句不仅把诗题的“雨中春望”写足了,也表明了这个春天风调雨顺,为过渡到下文作了铺垫。考生可以从修辞、表现手法、抒情方式及诗歌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白话诗歌 渭水萦绕着秦关曲折地东流,黄麓山盘绕在汉代的黄山宫脚下。阁道上的皇辇远出千重宫门夹道的杨柳,回看上林百花恰似锦绣。帝城中一对凤楼高耸入云,春雨润泽千家树木生机勃发。乘阳气顺天道把农事政令传布,天子出行并不是为赏玩景物。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浣溪沙·和无咎①韵 陆游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注] ①韩元吉,字无咎,南宋许昌人,与陆游友善,多有唱和。陆游通判镇江时,韩无咎从江西来镇江探母,陆游与其交游两月。《浣溪沙》作于韩无咎即将离开镇江之际。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写词人与朋友不愿舍近求远去沙洲边饮酒,只想和友人一起欣赏窗外风景。 B.开头两句把词人不忍分别的心情表述得含蓄婉转,字里行间散发着依恋不舍之情。 C.夕阳晚照,角声悠扬,作者与友人尽情欣赏这美丽的景色,暂时忘却分别的忧伤。 D.因为整天忙碌,清闲的日子太少,所以词人总感觉生活不快乐、太苦闷。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诗词综合鉴赏能力。C.“尽情欣赏这美丽的景色,暂时忘却分别的忧伤”错,此景应是一种凄凉哀伤之景,更增添作者的离愁。 (2)作者的“愁”有哪些?请结合全词分析。 答: 答案 ①对镇江边防的安危的忧虑与关切。南宋时,镇江为抗金边防前线,吹角声乃军队行动的号令。陆游作为戍边官员,自然对此最为关切,因此诗人说“夕阳吹角最关情”。②“忙日苦多闲日少”的劳累。③朋友将要离别的离愁。④对朋友旅途孤行无伴的担忧。⑤对朋友远行后自己的孤单无友的忧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情感的能力。答题时,要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写这首词时,陆游与韩元吉在镇江相聚两月。在即将离别之际,夕阳引发依恋之情,暮角引发凄凉之感,此情此感共同营造了一种适于促膝倾谈的环境气氛,所以说它“最关情”。此时的“情”千头万绪而难以表述,既有朋友将要离别的离愁,也有对朋友旅途孤行无伴的担忧,作为戍边官员,更有对镇江边防的安危的忧虑与关切之情。下片起句“忙日苦多闲日少”道出了词人的劳累辛劳。“客中无伴怕君行”既表达了对朋友旅途孤行无伴的担忧,也表达了对朋友远行后自己的孤单无友的忧虑。综合以上内容,对作者的“愁”加以分析即可。 白话诗歌 懒得再去沙洲边饮酒,就和你一起欣赏窗外风景吧。黄昏时分吹起的号角,最牵动人的情怀。 忙碌的日子很多,休闲的日子很少;旧愁未已,新愁又生。漫长的旅途中没人陪伴,所以担心你远行孤独。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倦寻芳慢 [宋]王雱 露晞向晚,帘幕风轻,小院闲昼。翠径莺来,惊下乱红铺绣。倚危墙,登高榭,海棠经雨胭脂透。算韶华,因循过了,清明时候。 倦游燕①,风光满目,好景良辰,谁共携手?恨被榆钱②,买断两眉长斗③。忆高阳④ ,人散后,落花流水仍依旧。这情怀,对东风、尽成消瘦。 [注] ①燕:通“宴”。②榆钱:榆树早春未生叶时先开花,果实不久成熟,名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呼榆钱。③两眉长斗:形容因愁苦而双眉紧锁的样子。④高阳:《史记·郦生列传》:“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县中皆谓之狂生。”他见刘邦时,自称“高阳酒徒”。“高阳”之人即指游燕时的狂朋怪侣。 (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由景及情,上阕景中有情,下阕以情带景,笔锋细腻,用语婉媚,韵致翩翩,堪称诗人王雱的孤篇力作。 B.“翠径莺来,惊下乱红铺绣”写黄莺飞来,惊动枝上的花瓣纷纷下落,表现了词人内心烦躁凌乱。 C.“海棠经雨胭脂透”中“胭脂透”写经雨的海棠已经开放到最鲜艳最鼎盛的时刻,也暗示着盛极而衰、即将凋落的暮春信息。 D.上阕最后三句略略点明题意,这清明时节美丽的春光轻易流逝,有一种“无计留春住”的叹惋。 答案 B 解析 B.“翠径莺来,惊下乱红铺绣”表现了暮春的凋零残败而又清新红艳。虽清新红艳但终将凋零,词人的内心应是伤感的、孤寂的。因此说体现了词人“内心烦躁凌乱”不准确。 (2)结合下阕内容,具体赏析词人有哪些伤春意绪。 答: 答案 ①春来懒事游宴。虽然“好景良辰,风光满目”,只因无人携手同乐,对游宴之事就意懒情倦了。②一春之不欢,春愁之长之深。自有榆钱以来,所“买”得者是“两眉长斗”,因愁苦而双眉紧锁。③因循岁月,蹉跎时光。酒侣星散,又值“落花流水”的春暮,这一年又是这样。④结尾三句写自己因春消瘦,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惜春、惜时之情的深重。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内容和评价作者情感的能力。关键是要吃透诗词大意,在理解诗词大意的基础上依次提炼答案即可。可以充分利用选择题的题肢中的内容来帮助理解诗歌的深层意蕴。 诗歌鉴赏 本词上片前三句为抒情主人公勾勒了一个具体环境,时间是春季的一个傍晚,地点是闲静的小院。这里是说快到傍晚的时候,花木的水露已经干了,和风轻轻地吹拂着帘幕,庭院里显得非常幽静。接着写小院景致:翠径落红与着雨海棠。通幽小径,青草匀铺,经雨冲洗,碧绿如翠,故曰“翠径” 。雨停云霁,黄莺飞来,枝上经雨的花瓣缤纷下落,绿径点缀上落红,色彩斑斓,犹如织锦盖地,故曰“铺绣”。此处联想巧妙,用笔工致,着一“惊”字,把花与鸟关联起来,使景物变活,极具匠心。海棠经雨,花色变得绯红,犹如美女搽上胭脂,更为艳冶动人。这里写海棠盛开,红色浸透了每个花瓣。“胭脂透”三字,说明经雨的海棠已经开放到最鲜艳最鼎盛的时刻,也暗寓盛极而衰,即将转向凋落的消息。“乱红铺绣”“海棠经雨胭脂透”,都寓有感春叹春的情愫,为下文收束到叹春伏了暗线。“算韶华”三句,以“算”字领起,略点明题意。韶华,美好的年华,此指春光。因循,等闲、随意、轻易之意,过了清明,春光将尽。这里,“算”又急促相承,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惋。 下片以“倦游燕”起。“燕”通“宴”,说春来懒事游宴。虽然时是“好景良辰”,景是“风光满目”,只因无人携手同乐,于游燕之事就意懒情倦了。“谁共”二字反诘,意即无人与共。以下再用“恨”字承接,进一步形容春愁之深。“恨被榆钱,买断两眉长斗”,其意是说春愁之深长。“两眉长斗”,形容因愁苦而双眉紧锁的样子。词巧用“榆钱买断”为说。榆树早春未生叶时先开花,果实不久成熟,名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呼榆钱。因“钱”之称而得“买”字意,又榆钱早春即见,几与春光同起讫。“买断”即买尽,自有榆钱以来,所“买”得者是“两眉长斗”,则其一春之不欢,至此已曲折写出。以下“忆高阳,人散后”,似转仍承,申上“游燕谁共携手”意。“高阳”之人,即指游燕时的狂朋怪侣。酒侣星散,又值“落花流水”的春暮,其愁闷之情可知。说的是前一年的事,故曰“忆”,而这年亦复如是,故曰“仍依旧”。春光如彼,情怀如此,总因春色虽好,无共游赏之人,以至因循过去。最后三句“这情怀,对东风、尽成消瘦”,是说春愁深至人形体消瘦,比“买断两眉长斗”之愁又深一层,总收全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