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

www.ks5u.com 第二单元 古代记叙散文 烽火硝烟,演绎出多少英雄豪杰的故事;政治外交的风云变幻,再现了谋臣辩士的良策与胆识;辅君相国的谏言表疏,记录了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曾有深明大义、爱国爱家、洞察利害的烛之武;曾有智勇过人、慷慨悲歌、仗剑直行的荆轲;曾有知人善任、巧言机变的刘邦……不管他们高贵还是卑微,成功还是失败,高歌还是低吟,他们都曾在这片土地上走过,还会生活在后人的记忆里。‎ 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让我们走进本单元,走进古人用优美的文字记录下来的历史,欣赏用真情和细节凝铸成的不朽形象,从而领略古人的才华和美德,汲取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让我们穿越到群雄逐鹿的春秋时期,去感受不计个人私怨的烛之武力挽狂澜、为国纾难的深明大义,去领略智慧深藏、辩才超群的烛之武“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不凡风采;再让我们一起追随史家洗练的文笔,在脑中重现秦燕斗争的壮烈场面,走近刺秦王的荆轲,感受其视死如归、义薄云天的侠士形象,领会其“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情怀;再让我们走进秦汉交替之际那段浪潮澎湃的历史,走近曾经创下叱咤风云之伟业却以悲剧告终的项羽,继而去思考这段悲剧的根源。“欲知大道,必先知史。”让我们走进本单元的三篇史传散文,去积累,去思考,去领悟。‎ ‎【图说·画中有话】‎ ‎【概说·单元内容】‎ 本单元学习古代记叙散文。三篇记叙散文分别选自《左传》《战国策》和《史记》。从时间上看,是我国古代(先秦、汉代)的散文;从文体上看,又属于记叙类历史散文。这几篇文章或记载能言善辩的外交奇人,或描绘侠肝义胆的抗秦义士,或展现波诡云谲的会见场面。在记人叙事上,《左传》在真实记述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很注意描写的形象性,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战国策》围绕谋臣策士的游说活动,描写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往往在一篇作品中集中笔墨叙写一个人的事迹,表现人物性格,揭示其内心世界。《史记》既是历史的“实录”,同时也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它的艺术性首先表现在运用真实的历史材料成功地塑造出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在人物塑造上,又竭力做到将历史、人物和主题统一起来,既写活了历史,人物也栩栩如生。总之,这些源于先秦和汉代的记叙散文不仅在我国的历史著作中占有极高的地位,也对后世历史学家和古文学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师说·单元所学】‎ ‎1.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有效地积累文言知识,形成一定的语感。‎ ‎2.借助课本注释和工具书,对文本逐字逐句地翻译,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3.理清思路,把握层次结构,体味古代散文高超的艺术特色。如《烛之武退秦师》文章篇幅虽然短小,但故事情节波澜迭起,曲折有致,层次井然。‎ ‎4.学习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烛之武、荆轲受命于危难之际,以国家利益为重,置个人的安危于不顾;刘邦能言善辩,善于应变,巧妙脱险。‎ ‎5.通过表演、评述或辩论等方式,培养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互助的学习习惯。如《烛之武退秦师》和《鸿门宴》可表演课本剧,真正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研读和理解,切实理解、把握、感受文中的人物形象。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他,其貌不扬,却机智聪慧;须发尽白,仍心怀天下;‎ 临危受命,且义无反顾。为了维护和平,游说于战火之间;为了挽救苍生,斡旋在死亡边缘。逞抱负于交锋,息蜗争于顷刻;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个老人不知疲倦地奔走,前方,是他必赴的使命;身后,是让他骄傲的祖国。小人物,大英雄!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他那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 ‎1.走近作者 生平 经历 ‎  左丘明(约公元前502—约公元前422),姓左,名丘明(一说复姓左丘,名明),春秋末期鲁国人。相传为炎帝后裔,博览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大量古籍,学识渊博。任鲁国左史官,在任时尽职尽责,德才兼备,为时人所崇拜。孔子曾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相传左丘明编修国史,日夜操劳,历时30余年,终于完成纵贯200余年、18万余字的《春秋左氏传》。‎ 作品 ‎  《春秋左氏传》‎ 评价 ‎  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李世民封左丘明为“经师”,明世宗封左丘明为“先儒”,朱由俭封左丘明为“先贤”。‎ ‎2.背景解读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向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好,派人出使晋国,试图与晋修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使两国重归于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合围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强大的伙伴。秦、晋关系一向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强强联合也是必然。‎ ‎3.相关知识 关于《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 ‎《左传》以《春秋》为纲,又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悼公四年)。记事比《春秋》详细而具体。《春秋》和《左传》原本各自成书,到晋代杜预作《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始把两书合在一起。‎ ‎《左传》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述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作者在选材、描写和评论时,往往带有自己的褒贬和爱憎。作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文学修养,对许多大小历史事件,作了深刻生动的记述。‎ ‎《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是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有条理,叙述精准,详略得当、简洁;写人精简,委婉有致,人物栩栩如生,常常是几句话,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史书体例 ‎①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春秋》《左传》。②纪传体,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如《国语》《战国策》。④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如《通鉴纪事本末》。⑤典志体,记述历代典章制度及其因革损益,如唐代史家杜佑所撰的《通典》。⑥通史,不间断地记叙史实,如《史记》《资治通鉴》。⑦断代史,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与课文相关的历史事件 ‎(1)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等人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晋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2)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3)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詹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詹劝告,对重耳无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4)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人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4.文化常识 ‎(1)晋侯、秦伯围郑 ‎“侯”“伯”:春秋时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两种。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先秦爵制,与世袭的宗法、分封等制度互为表里,爵位往往就是政治权力的标志。秦以后的爵制(分赐爵与封爵),与先秦爵制的性质有所不同。爵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西周春秋爵称,可大致分为王、公、侯、伯、子、男六级。‎ 王:在周王朝辖区内,王是指周天子。另有个别并非天子的王者,如吕王、丰王等,都属戎狄首领。春秋金文中的称王诸侯,仍限于同周室关系较疏的蛮夷君长,即徐、楚、吴、越四国。 ‎ 公:身居高位的天子重臣称公,所见有周公、召公、毕公、明公、井公、毛公、芮公等。‎ 侯:西周春秋时代行用最普遍的爵称是侯。称侯的异姓国君,除与周室关系非同寻常的姜齐以及取而代之的田齐外,大都是周初褒封的前代帝王之后,或者早已存在的“先封”之国,有铸、陈、纪等。 ‎ 伯:西周时代称伯的诸侯,多为文献记载较少的小国之君,有的是畿内封君,如荣伯、井伯、杜伯、单伯、散伯、徵伯、过伯、夷伯等。春秋时代明确称伯的国君,主要有郑伯和曹伯。 ‎ 子:金文中的子明确属于爵称的,主要有北子和沈子。‎ ‎(2)敢以烦执事 ‎“执事”:在古代有多种意思:①从事工作,主管其事;②有职守之人,即官员;③指供役使者,仆从;④对对方的敬称;⑤侍从。本文指对办事的官吏的敬称。‎ ‎            ‎ ‎1.读准字音 ‎(1)单音字 氾南(fán) 佚之狐(yì)‎ 烛之武(zhú) 缒(zhuì)‎ 阙秦(quē) 秦伯说(yuè)‎ 杞子(qǐ) 逢孙(pánɡ)‎ 共其乏困(ɡōnɡ) 敝之(bì)‎ ‎(2)多音字 伯 薄 济 与 ‎2.认清字形 ‎3.熟语积累 ‎(1)因人成事: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 ‎(2)秦晋之好:‎ 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泛指两家联姻。‎ 即时小练:(1)婚礼上一对新人结为了秦晋之好,幸福写在他们脸上。‎ ‎(2)我们要自力更生,决不低三下四,因人成事。‎ 一、阅读课文第1自然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且贰于楚也  贰:从属二主 ‎(2)晋军函陵 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军 ‎2.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句式类型。‎ ‎(1)以其无礼于晋。‎ 答: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以其于晋无礼”。‎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答: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应为“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3.下面各选项中属于秦、晋围攻郑国原因的一组是( B )‎ ‎①晋侯、秦伯围郑       ②以其无礼于晋 ‎③且贰于楚也 ④晋军函陵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①句是交代秦、晋围郑这件事,不属于原因;②③是郑国被围攻的两个原因;④是晋军驻扎位置。‎ ‎4.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交代秦晋之军分驻两处作用的一项是( B )‎ A.交代秦晋之军分驻两处,为下文烛之武能赴秦营单独拜见秦伯埋下了伏笔。‎ B.交代秦晋之军分驻两处,表明弱小的郑国同时受到两个大国的围攻,可见当时的形势危急。‎ C.交代秦晋之军分驻两处,表明郑国离间秦、晋有机可乘。‎ D.交代秦晋之军分驻两处,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方便。‎ 解析:B项是说的“晋侯、秦伯围郑”句的作用,而非“秦晋之军分驻两处”的作用。‎ 二、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辞:推辞 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同“矣”,了 ‎(3)许之 许:答应 之:代词,这件事 ‎6.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句式类型。‎ ‎(1)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答:佚之狐对郑伯说。状语后置句,还原后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 ‎(2)是寡人之过也。‎ 答:这是我的过错。判断句,用“也”表判断。‎ ‎7.下列各句中属于侧面表现烛之武非凡能力的一句是( A )‎ A.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C.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D.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解析:A项是佚之狐之言,是典型的侧面描写,符合题干要求。B项是烛之武推辞之言。C、D两项属于郑伯诚恳地道歉与分析形势。‎ ‎8.下列对本段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本段一方面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另一方面也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 B.作为国君的郑伯能接受佚之狐的规谏,可见他是一位敢于负责、勇于自责的国君。‎ C.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辞”后“受”,既流露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也有故意刁难郑伯之意。‎ D.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本段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做了必要的铺垫。‎ 解析:本段中烛之武“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句流露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没有故意刁难之意。‎ 三、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夜缒而出      ‎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2)敢以烦执事 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 ‎(3)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远:形容词作名词,远方的国家,指郑国 ‎(4)焉用亡郑以陪邻 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陪:增加 ‎(5)邻之厚,君之薄也 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厚,薄:形容词用作动词,力量变雄厚,变薄弱 ‎(6)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今异义词,把……当作 东道主:古今异义词,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7)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古今异义词,出使的人 共:通“供”,供给 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乏的东西 ‎(8)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在早上,在傍晚 ‎(9)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使动用法,使……减少、侵损、削减 焉:哪里 ‎(10)唯君图之 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 图:考虑 ‎(11)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10.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句式类型。‎ ‎(1)夫晋,何厌之有?‎ 答: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答: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11.下列各句不属于烛之武从对秦国有“利”的角度巧攻心理的一句是( C )‎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D.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解析:C项是从对秦国有“害”的角度分析形势。‎ ‎12.下列对本段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烛之武充分陈述了秦、晋、郑之间的三角利害关系,准确、深刻而又独到,他的成功之处在于恰当地把握了当时当地的国情、人情,准确地利用了对方心理,恰如其分地引导了秦伯的思路。‎ B.烛之武游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首先,坦言知亡,避其锐气;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其次,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C.烛之武游说的成功还取决于语言的得体。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大国的君主,本是求人,却能够不卑不亢,从容辞令,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可谓是有理有利有节有体,从而出色地完成了游说使命。‎ D.烛之武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他见秦穆公之后,只字不提郑国利益,在以“利”攻其心理,以“害”巧析形势的同时,始终不忘离间两国关系,始终用历史事实赤裸裸地挑拨秦晋关系。‎ 解析:烛之武在“亡郑”还是“舍郑”的利害分析上,他的挑拨离间是隐性的,不是“始终用历史事实赤裸裸地”。‎ 四、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没有 夫人:古今异义词,那人,这里指秦穆公 ‎(2)因人之力而敝之 因:依靠 敝:损害 ‎(3)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4)亦去之 去:离开 ‎14.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句式类型。‎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答: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判断句。‎ ‎15.下列对本段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不仁”“不知”“不武”,排比分析,表现出晋侯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 B.烛之武说秦伯而退晋师,一箭双雕,本段又一次从正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机智与出色的辞令。‎ C.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 D.“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的作用。‎ 解析:B项,本段是从侧面表现烛之武的才能。‎ 烛之武有勇有谋,但直到晚年才得到为国效力的机会。他的“被埋没”,有人认为是因为郑伯不能知人善任,有人认为是因为他自己不会“毛遂自荐”。你同意哪一种看法?‎ ‎[他人之见]‎ 观点一:因为郑伯不能知人善任。晋公子重耳曾到郑国避难,郑伯礼节甚倨,招致了今天的“秦、晋围郑”;大军压境,危在旦夕,才想到重用人才;遭到拒绝后,才想到自责。可见郑伯是一个目光短浅之人。所以,烛之武到晚年才被重用,郑伯应负主要责任。‎ 观点二:因为烛之武不会“毛遂自荐”。在烛之武的心里,还存留着作为“士”的标志之一的清高与孤傲。他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安天下济苍生的路径,但却得不到展现自我的机会。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国君不可能了解每一个人,烛之武的默默无闻,主要是因为他不会抓住机会推销自己。‎ ‎[吾之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主旨归纳 本文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2.结构图示 ‎3.写法赏析 ‎(1)伏笔与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本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文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说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 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灭亡的郑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4.课文全译 名词活用作动词的类型及辨析方法 本课出现的名词作动词的用法比较典型,这种用法在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中经常考查,大家应掌握其活用知识,具备辨识这种活用的能力。‎ 一、明确相关知识 名词活用作动词是指原属于名词的词,在特殊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用作动词,临时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点。‎ 二、掌握活用规律 ‎1.名词带宾语,则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如“愿为市鞍马”(《木兰诗》)中的“市”,本义是名词“集市”,这里后带宾语“鞍马”,应该活用作动词“购买”。‎ ‎2.名词放在“所”字后面,则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如“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中的“罾”,本义是名词“渔网”,这里用在“所”之后,意思为“用渔网捕”。‎ ‎3.名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后。如“狼不敢前”(《狼》)中的“前”,本义是名词“前方”,这里用在“不敢”‎ 之后,意思为“上前”。‎ ‎4.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如“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中的“宾客”,受“稍稍”修饰,意思为“把……当客人”。‎ ‎5.名词用“而”连接时。如“进城梯而下之”(《李愬雪夜入蔡州》)中的名词“梯”,用在连词“而”之前,与动词“下”连接,用作动词“拿梯子”。‎ ‎6.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本课中的“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句中的两个“军”后均省略了“于”,这里的两个“军”都活用为动词“驻军”。‎ 三、实战演练 ‎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出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来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馀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刘向《说苑·敬慎》)‎ 译文: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做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最后来吊唁(他)。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要点:第一个“衣”和“冠”是名词用作动词,“吊”是“吊丧”的意思,“正”是“整理”的意思)‎ 参考译文:‎ 孙叔敖担任楚国的令尹时,全国的官吏和百姓都来祝贺(他),有一个老人,穿着麻布做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最后来吊唁(他)。孙叔敖整理好衣帽出来接见了他,对老人说:“‎ 楚王不了解我没有才能的事,让我担任令尹这样的高官,人们都来祝贺,只有您最后来吊唁,莫非有什么话要说?”老人说:“是有话要说。当了大官而对人傲慢的人,百姓就要离开他;职位高而独揽大权的人,国君就会厌恶他;俸禄已经优厚却不知满足的人,祸患就会跟着他。”孙叔敖向老人拜了两拜,说:“我诚恳地接受您的教诲,还想听听您其余的教诲。”老人说:“地位越高,神情越要谦卑;官职越大,处世越要小心谨慎;俸禄越丰厚越要谨慎,不取不义之财。您严格地遵守这三条,就足够治理楚国了!”‎ 秦、晋两国联合围攻郑国。郑国被这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国大夫佚之狐向郑王推荐烛之武,郑文公于是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畏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以一己之力拯救了弱小的郑国。‎ ‎{素材点金} 1.坚定勇敢。在秦、晋两大强国大军压境、兵临城下的危急关头,烛之武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夜缒而出”,只身赴难。在强秦面前,他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明机智,以三寸不烂之舌说退秦军,维护了国家安全,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坚定和勇敢。‎ ‎2.伯乐与千里马。在郑国处于危难之际,佚之狐慧眼识英雄,力荐烛之武;烛之武智勇双全,最终不辱使命,说服秦伯退兵,从而在历史上留下凭三寸舌退百万师的千古佳话。没有佚之狐这个伯乐,烛之武这匹千里马就很难脱颖而出。可以说,小到单位、企业,大到国家、民族,从长远的眼光看,都应该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为人才施展才华、建立业绩创造良好、宽松的外部环境。‎ ‎3.爱国精神。烛之武虽然因为郑伯以前对他的冷落而略有介怀,但不计前嫌,深明大义,临危受命,说退秦师。郑国之安危,亦个人之荣辱也。他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精彩运用} 示例1:古之成大业者,在历史这部戏剧中,从来都不缺少勇气与创新。当烛之武毅然决然地踏上说服秦伯的道路时,难道他不知道凶多吉少吗?当他与秦王正面交锋时,就不怕失败吗?怕,他当然怕。那么是什么让他如此大义凛然,决定扮演一个国家的使臣且面对强敌呢?是勇气,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创新思维。‎ 示例2:勇气,让烛之武的生命飘香!在春秋战国时期,秦晋乃两大强国也。郑曾“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这成为秦、晋围郑的导火线。然而就在这复杂的战争形势下,烛之武依然答应郑伯,舍身卷进一片混乱的局势中。这是怎样的勇气啊!“夜缒而出”,这几个字让我震惊,我的脑海里瞬间闪出无数个问号:难道他不怕摔坏自己的老骨头吗?难道他不怕被秦王发现,惹来杀身之祸吗?即使一切都顺利,难道他不怕这样危险的行动给他带来负面影响吗?……哦!我明白了:在这复杂的情形中支撑着他的,是勇气。‎ 示例3:郑伯直面批评,让国家转危为安。秦、晋围郑,郑国存亡仅在旦夕之间。佚之狐向郑伯推荐烛之武,郑伯立即召见他,当烛之武拒绝出使的时候,郑伯没有大发雷霆,而是直面错误,诚挚地道歉,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如果没有这样的道歉,恐怕郑国难逃灭亡的命运!一个为国者需要大度量,更需要知错能改的品德,这样才能造福于人民。直面错误,有如黑暗中的明灯,有如迷雾中的灯塔。‎ ‎[拓展阅读]‎ 舌头的力量 ‎——《烛之武退秦师》读后感 人的身上最有力量的是什么呢?不是拳头,也不是牙齿。我说是舌头,舌头的力量大无边,烛之武的故事就可以充分地证明这一点。‎ ‎《论语》中说:“出使四方,不辱使命。”我国古代有很多外交使节以三寸不烂之舌完成了自己肩负的使命,他们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 春秋后期齐国的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大智大勇,完璧归赵;战国时期唐雎代表安陵弱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三国时期蜀国的邓芝从容镇定,与吴联盟;汉代的张骞不畏艰险,开拓了丝绸之路;汉代的苏武出使匈奴十九年,坚贞不屈,名垂青史。历数这些历史上出色的外交官,他们无一不是善于辞令的。‎ 有人说,弱国无外交,就让我们看看春秋末期的郑国的烛之武是怎样颠覆这个观点的。秦、晋围郑,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守城守不住,杀出去无疑是自杀式进攻,此时此刻,拯救郑国,唯有外交。‎ 在这个紧急的关头,烛之武深明大义,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恩怨,只身入虎穴。见到秦伯之后,不卑不亢,只给对方讲道理。各位同学,如果烛之武动之以情,哀求秦伯,请求成为秦的附属国,可以吗?不可以,虽然也可以保全国家,但失去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烛之武采用的方法是先表示谦卑,说郑国要灭亡,我们郑国已经知道了,这样会满足秦伯骄傲自满的心理。紧接着烛之武对秦伯晓之以理,用事实说话,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 烛之武的游说之辞包括三个方面:一、消灭了我们对你们秦国没有任何好处。二、不消灭我们对你们秦国有很多的好处。三、你和晋国联盟,晋国说话不算数,忘恩负义,吃亏的还是你们秦国。这番说辞处处站在秦国的立场上,最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成功瓦解了他们的联盟。于是连老练的政治家秦穆公也顺理成章地心悦诚服,一改初衷。‎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作战的最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至此我们看到了春秋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话,领略了烛之武的说服艺术。‎ 古人常说“祸从口出”,其实“福也从口出”,舌头的力量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就看你怎么去利用。为国为民,摇唇鼓舌就强于百万之师;造谣诬陷,搬弄是非就会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口乃心之门户,要想练就好的舌头,助你人生收获成功,就要“修心”。推根究底,舌头的力量,不在于你有伶牙俐齿,有铜齿钢牙也不行;舌头的力量,不在于你肚子里有多少华丽辞藻,有诗词歌赋也不够;舌头的力量,不在于你有悦耳的嗓音,莺歌燕语也无济于事。舌头的力量源泉,在于你的德行,你的勇气,你的智慧。‎ 烛之武如果不是心系国家的利益,怎么会在危急的关头,只身入虎穴呢?如果不是勇气过人,怎么会在秦国霸主面前不卑不亢呢?如果不是智慧过人,又怎么会抵上兵车千乘、郑师十万呢?‎ ‎“用舌”,即是“用心”。各位同学,让我们在人生的根本上下功夫吧!‎ ‎{美点借鉴} 三寸之舌屈百万雄兵,这就是舌头的力量。是什么使舌头有如此威力?正如文中所说“不在于你有伶牙俐齿”“不在于你肚子里有多少华丽辞藻”“不在于你有悦耳的噪音”,而“在于你的德行,你的勇气,你的智慧”。什么才是人最高尚的德行?那就是爱国心,爱国心才是至高无上的美德,文中的晏婴、蔺相如、唐雎、邓芝个个心系国家,个个大智大勇,个个能言善辩,因而他们被世人称颂,他们的事迹世代流传。同学们,“舌头”听从“心”的呼唤,让“舌”为“心”役,用心用舌,让爱国之心永驻心间。‎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