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第Ⅰ卷 一、(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1-3题。‎ 一个人的生活环境,( ) 会影响他的一生。我是在天津鼓楼一带长大的,从小就把闲逛当作一种乐趣。附近有一条古文化街,街上的店铺( ), 热闹极了。有位篆刻的老人家,白发苍苍,善用小篆,笔法圆熟遒劲。还有写毛笔字的张先生,人很清瘦,身后挂着颜体、欧体的条幅,除了写字,还会算命。在沿街的茶馆里,有扣人心弦的评书,到周末还有京剧,从黄昏到夜半,人流络绎不绝。很小就从课本上知道, ,然而,长期泡在园子里,我印象中的京剧,是一上台就满脸大汗的高个子青衣,是那把经常断弦的黑色京胡,还有每次给客人送来茶汤都会跟着叫几声好儿的白胖小哥。拐过去,还有一条街道,专门出售旧衣服或者加工衣料,所以叫估衣街。这些店铺里的裁缝,可以和五大道的洋人( ),绣在旗袍上的凤凰( )。‎ ‎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往往 触目皆是 比肩 栩栩如生 B.常常 触目皆是 媲美 惟妙惟肖 C.往往 俯拾皆是 比肩 惟妙惟肖 D.常常 俯拾皆是 媲美 栩栩如生 ‎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京剧是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B.京剧是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C.京剧是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它具有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D.京剧是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它具有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 ‎3.对选文中涉及的文化常识解说正确的是( )‎ A.文中提到的小篆,是春秋战国晚期鲁国使用的文字,秦统一六国后,成为通行全国的文字,而到了汉代,通行的主要字体则是隶书。‎ B.文中提到的评书有叙事文学的特点,我国古代的叙事文体源远流长,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是《孔雀东南飞》,讲述的是唐代的爱情故事。‎ C.汉字各种书体的代表性作品大多是靠碑帖保存下来的,如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楷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行书)、颜真卿的《多宝塔》(楷书)等。‎ D.文中提到的“黄昏”是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 时至21时,“黄昏”的下一个时辰是“夜半”。‎ 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脱贫攻坚战从取得决定性进展到实现全面胜利,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截至2018年9月,全国仍有670多个贫困县没有摘帽,特别是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三区三州”贫困发生率高达14. 6%。.“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滞后,道路交通、通信设施、教育培训、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还存在不少短板。2017 年年底各省区市确定的334个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达11.3%,有1.67 万个村贫困发生率超过20%,比全国贫困发生率3.1%高出好几倍。近3年,贫困县和贫困村贫困发生率平均每年下降3-4个百分点。照此速度,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将十分艰巨。‎ 截至2017年年底,因病、因残致贫人口分别占贫困人口总数的42. 3%、14.4%, 65岁以上贫困老人占17. 5%,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96. 6%。特别是一些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陈规陋习尚未根本转变。随着贫困人口总数减少,内生动力不足的贫困人口占比从2015年年底的11. 3%上升到2017年年底的13.2%,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屡禁不止,频繁填表报数和层层评估检查加重了基层负担。脱贫进度和脱贫标准把握不准,急躁情绪与消极拖延现象都有,盲目提高标准和随意降低标准并存,弄虚作假、数字脱贫问题在一些地方比较突出。贯彻精准方略存在偏差,有的发钱发物“一发了之”,有的统一入股分红 “一股了之”,有的低保兜底 “一兜了之”,而激发内生动力不够。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问题仍然存在,乡村两极“微腐败”多发,资金闲置浪费和使用不精准、效益不高问题突出,还有个别地方打着脱贫攻坚旗号过度举债。‎ ‎(摘自刘永富《有效应对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材料二:‎ 区域扶贫力度持续加大,整体减贫成效明显。‎ ‎2012年末 ‎2018年末 下降幅度 东部地区 农村贫困人口 ‎1367万人 ‎147万人 ‎89.2%‎ 农村贫困发生率 ‎3.9%‎ ‎0.4%‎ ‎3.5个百分点 中部地区 农村贫困人口 ‎3446万人 ‎597万人 ‎82.7%‎ 农村贫困发生率 ‎10.5%‎ ‎1.8%‎ ‎8.7个百分点 西部地区 农村贫困人口 ‎5086万人 ‎916万人 ‎82.0%‎ 农村贫困发生率 ‎17.6%‎ ‎3.2%‎ ‎14.4个百分点 材料三:‎ ‎2019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宁夏将坚持“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标准,着力提高脱贫质量和实效,确保完成今年10万贫困人口脱贫、109个贫困村脱贫退出、4个贫困县脱贫摘帽的目标任务,努力实现精准稳定可持续脱贫,为2020年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闽宁协作是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生动范例,也为我国扶贫开发的深化提供了诸多经验和启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不断深化、不断提高,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科技、旅游等领域进行了广泛协作。‎ 生态移民是一项有利于脱贫致富的民生工程。宁夏把生态移民作为脱贫攻坚的重大工程,统筹全区城乡发展空间,对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移民迁出后,迁出区人口、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趋于平衡,生态恢复修复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了脱贫致富与生态建设的双赢,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产业扶贫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扶贫方式。宁夏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农户参与的原则,立足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现状,精准挖掘特点产业资源,宁夏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农业科技水平和产业特色优势不断提升。‎ 金融扶贫是宁夏扶贫实践中的重头戏。一方面,宁夏以资金需求为导向,建立了多元化、多渠道的融资体系,精准发力,化解贷款难题;另一方面,瞄准产业落实贷款,促进产融结合,实现“企业+贫困户”的联动发展。‎ ‎(摘自人民网《宁夏咬定目标不动摇尽锐出战抓脱贫》)‎ ‎4.下列不属于到2020年实现脱贫攻坚全面胜利面临的问题的一项是( )‎ A.各贫困县均存在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滞后等问题,这些短板亟待解决。‎ B.没摘帽的贫困县发展滞后以及深度贫困县贫困发生率高影响脱贫进度,而时间不可等。‎ C.贫困群众思想陋习难以转变,扶贫工作作风不够踏实。‎ D.扶贫标准不够科学,扶贫资金管理不规范,精准扶贫方略执行不到位。‎ ‎5.下列不属于脱贫攻坚中具体措施的一项是( )‎ A.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发展公共服务,补齐道路交通、通信等短板。‎ B.科学调整脱贫标准,合理安排脱贫进度,遏制数字脱贫,贯彻精准扶贫政策。‎ C.降低农村贫困发生率,减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区域扶贫整体提效。‎ D.因地制宜地采取地区协作、生态移民和对口支援等方式,拓宽扶贫渠道。‎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必须解决区域不平衡,致贫不可控,脱贫不扎实等问题。‎ B.通过图表可以看出,从2012至2018年,中部地区贫困人口减少了2849万人,西部减少了4170万人,所以西部的扶贫减贫成效更加明显。‎ C.脱贫到后期,内生动力不足的贫困人口脱贫更加难,所以要落实好精准与可持续脱贫政策。‎ D.宁夏脱贫攻坚工作有目标,有举措,将为2020年打贏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三、(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一11题。‎ 别弟文 ‎ 清·施补华 光绪八年十月,施子之弟自喀什噶尔还湖州,施子饮之以酒,告之曰:‎ 吾家故寒敝也,今之所有已为异数矣。夫巨富中落,而余千金之产,愀然不可为生;贫人得十金以为资本,则左宜右有,所处之势异,所操之术殊也。此行归资之外,赢数百金,岂非贫人之雄乎?以此坐市上权量百货,贱入贵出,逐什一之利,终岁之所获,足以赡妻子。营心与力,非所耻也,贤于为官者夺民以肥己。‎ 吾忆道光二十又九年,吾父弃养,吾十五岁,尔九岁。家无一笥衣、一贯钱,租屋而居,月偿其值。岁又大凶,米价十倍。吾母晨起坐络丝,率至夜半,得钱一百,籴米作粥,杂以 菜根豆屑,母子乃得半饱。一日不络丝,即忍饥清坐,人有问之,则曰:“已食毕矣。”吾痛母氏之勤,涕泣自奋,读书不熟,至啮其指,血斑斑洒书本。尔亦拾薪担水,任炊爨,暇坐母侧,亦学络丝。姻连族党,恐其开口假货,不敢至吾门。母氏亦戒勿往来,虑为所厌。甚者议先大夫好施与,勿为子孙计,至有今日。尤笑吾读书,谓渠谋食不暇,尚想作秀才,取饿之道也。当是时,视邻里之有父而温饱者,如天上人。尔虽小,不应忘之。‎ 其后门户稍立,咸丰十年,寇乱又作。吾随赵忠节公守城,之同治元年,城中粮尽,全家啖马肉,并煮牛羊之革左之。五月城破,吾负母而逃,择野莱充饥,母子十月身亡寸棉。尔为贼掠几死,脱去至家,形色非人,疾病疮痛,相替而作。其饥寒视道光之末,而颠危忧困过之。管仲告齐桓公曰:“愿君勿忘在莒,臣亦念堂阜之囚。”故而与他人校则诚不足以一身先后自校尔亦苦尽之甘否极之泰矣。‎ 老氏有言:“知足不辱。”以今日为过望则乐,犹有奢望,则辱在其后。吾在军中,不无多费,然每对盛馔,念先人未及食也;每御华服,念先人未及衣也。甘在口,适在体,而痛在心。禄养既不逮,得立功名天壤间,使姓氏不朽,先人而有知,含笑地下矣。蹉跎中岁,此志不衰。至于富贵之乐,不能享,亦不忍享也。‎ 人须自量其力,吾才识学问,实过于尔,欲有所成就为先人光;尔则自安其分,积铢累寸,以足衣食,持门户,保子孙,抑其次也。彦诒长矣,持此篇归,使读其词而识其意,莒与堂阜,居之终身可也,告之后嗣可也。‎ 7.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愀然不可为生 愀然:忧愁的样子 B.此行归资之外,赢数百金 贏:获利 C.恐其开口假贷 假:借 D.尔为贼掠几死 几:几乎 ‎8.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读书不熟,至啮其指 其一人夜亡,告之 B.虑为所厌 既自以心为形役 C.以今日为过望则乐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D.先人而有知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9.文中断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故而与他人校/则诚不足/以一身先后自校/尔亦苦尽之甘/否极之泰矣 B.故而与他人/校则诚不足以一身先后/自校尔亦苦/尽之甘否/极之泰矣 C.故而与他人校/则诚不足以一身先后/自校尔亦苦/尽之甘/否极之泰矣 D.故而与他人/校则诚不足/以一身先后自校/尔亦苦尽之甘否/极之泰矣 ‎10.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作者及家人苦难经历的一组是( )‎ ‎①贱入贵出,逐什一之利 ②一日不络丝,即忍饥清坐 ③暇坐母侧,亦学络丝 ④并煮牛羊之革左之 ⑤脱去至家,形色非人 ⑥积铢累寸, 以足衣食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11.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送别题材的文章,作者的弟弟将要远离,作者与弟弟饮酒,并深情地加以教诲,其中回忆了很多苦难的岁月。‎ B.作者儿时身处贫困,难免抱怨和调侃,认为自己之所以家道中落,是因为先辈不为子孙考虑计划,将钱财全都给了穷人。‎ C.作者举管仲跟齐桓公说的话,是为了告诫弟弟不要忘记过去的困苦生活,要知道满足。‎ D.全文相当于一篇家训,以“知足不辱”为中心,告诫其弟珍惜今日家境稍好的来之不易,语言朴实而有真情。‎ 第Ⅱ卷 四、(26 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营心与力,非所耻也,贤于为官者夺民以肥己。(3分)‎ ‎(2)视邻里之有父而温饱者,如天上人。(2分)‎ ‎(3)每御华服,念先人未及衣也。(3 分)‎ ‎13.文章第五段段尾说“至于富贵之乐,不能享,亦不忍享也”,试解释这样说的原因。(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9分)‎ 蝶恋花 ‎ 清·王国维 满地霜华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一曲阳关浑未彻。车声渐共歌声咽。‎ 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词最初称为“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蝶恋花”是词牌,押仄声韵。‎ B.本词开篇中的“西风”是古诗词的常见意象,如“昨夜西风凋碧树”,“西风”暗指秋天。再如李煜“小楼昨夜又东风”的“东风”,则暗示春天的到来。‎ C.“阳关”是唐人送别的歌,一般要唱三遍。作者匆匆送别,一曲阳关还没唱完就上路了,车轮渐行渐远渐无声,写出了作者离别的悲伤,也更添了一分对前途的迷茫。‎ D.最后句的“耽”与《诗经.卫风·氓》里“士之耽兮,犹可说也”中的“耽”意思相同,都指“负担,承受”,此处词人直抒胸臆,人间最不能承受的就是离别之苦。‎ ‎(2) 请分析开头“满地霜华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一句的作用。( 3分)‎ ‎(3)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请根据这一理论分析词中的“草”与“辙”两个意象。(3分)‎ ‎15.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枉用相存。(曹操《短歌行》)‎ ‎(2)静言思之, 。(《诗经·氓》)‎ ‎(3) ,依依嘘里烟。(陶渊明《归园田居》‎ ‎(4)桂棹兮兰桨, 。(苏轼《赤壁赋》‎ ‎(5) ,初为《霓裳》后《六幺》。(白居易《琵琶行》)‎ ‎(6)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 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0题。‎ 大地 ‎ 毕飞宇 在村庄的四周,是大地。某种程度上说,村庄只是海上的一座孤岛。我把大地比喻成海的平面是有依据的,在我的老家,唯一的地貌就是平原,那种广阔的、无垠的、平整的平原。这是横平竖直的平原,每一块土地都一样高,没有洼陷,没有隆起的地方,没有石头。你的视线永远也没有阻隔,如果你看不到更远的地方了,那只能说,你的肉眼到了极限。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说,你的每一次放眼都可以抵达极限。极限在哪里?在天上。天高,地迥;天圆,地方。‎ 我想我很小就了解了什么是大。大是迷人的,却折磨人。这个大不是沙漠的大,也不是瀚海的大,沙漠和瀚海的大只不过是你需要跨过的距离。平原的大却不一样了,它是你劳作的对象。每一尺、每一寸都要经过你的手。“在苍茫的大地上”,每一棵麦苗都是手播的,每一棵麦苗都是手割的,每一-棵水稻都是手插的,每一棵水稻都是手割的。这是何等的艰辛,何等的艰辛。有些事情你可以干一辈子,但不能想,一想就会胆怯,甚至于不寒而栗。‎ 有一年的大年初一,下午,家里就剩下了我和我的父亲。我们在喝茶、吸烟、闲聊,其乐融融。我的父亲突然问我,如果把“现在的你”送回到“那个时代”,让你在村子里做农民,你会怎么办?我想了很长时间,最后说:“我想我会死在我的壮年。”父亲不再说话,整整一个下午,他不再说话。我说的是我的真实感受,但是,我冒失了,我忘记了说话的对象是父亲。我经常犯这样的错。父亲是“那个时代”活下来的人,我的回答无疑戳到了他的疼处。我还是要说,父亲“活下来”了,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壮举。他老人家经常做噩梦,他在梦里大声地呼叫。我能做的事情就是把他老人家叫醒,赶紧的。我相信,每一次醒来他都如释重负。他老人家一定很享受大梦初醒的轻松和快慰。庄稼人在艰辛地劳作,他们的劳作不停地改变大地上的色彩。最为壮观的一种颜色是鹅黄一-- 那是新秧苗的颜色。我为什么要说新秧苗的鹅黄是“最壮观”的呢?这是由秧苗的“性质”决定的。秧苗和任何一种庄稼都不一样,它要经过你的手,“一棵一棵”地、“一棵一棵”地、“一棵一棵”地插下去。在天空与大地之间,无边无垠的鹅黄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地上密密麻麻的,全是庄稼人的指纹。鹅黄其实是明媚的,甚至是娇嫩的。因为辽阔,因为来自“手工”,它壮观了。我想告诉所有的画家,在我的老家,鹅黄实在是悲壮的。‎ 我估计庄稼人是不会像画家那样注重色彩的,但是,也未必。“青黄不接”这个词一定是农民创造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世界上最注重色彩的依然是庄稼人。一青一黄,一枯一荣,大地在缓慢地、急遽地做色彩的演变。庄稼人的悲欢骨子里就是两种颜色的疯狂轮转:青和黄。青黄是庄稼的颜色、庄稼的逻辑,说到底也是大地的颜色、大地的逻辑。是逻辑就不能出错,是逻辑就难免出错。在我伫立在田埂.上的时候,我哪里能懂这些?我的瞳孔里头永远都是汪洋:鹅黄的汪洋——淡绿的汪洋一一翠绿的汪洋-乌青的汪洋——青紫的汪洋—— 斑驳的汪洋——淡黄的汪洋——‎ 金光灿灿的汪洋。它们浩瀚,壮烈,同时也死气沉沉。我性格当中的孤独倾向也许就是在一片汪洋的岸边留下的,对一个孩子来说,对一个永无休止的旁观者来说,外部的浓烈必将变成内心的寂寥。‎ 大地是色彩,也是声音。这声音很奇怪——你不能听,你一听它就没了,你不听它又来了。泥土在开裂,庄稼在抽穗,流水在浇灌,这些都是声意,像呢喃,像交头接耳,鬼鬼祟祟又坦坦荡荡,它们是枕边的耳语。麦浪和水稻的汹涌则是另一种音调,无数的、细碎的摩擦,叶对叶,芒对芒,秆对秆。无数的、细碎的摩擦汇聚起来了,波谷在流淌,从天的这一头一直滚到天的那一头,是啸聚。声音真的不算大,但是,架不住它的厚实与不绝,它成巨响的尾音,不绝如缕。尾音是尾音之后的尾音,恢宏是恢宏中间的恢宏。还有气味。作为乡下人,我喜欢乡下人莫言。他的鼻子是一个天才。我喜欢莫言所有的关于气味的描述,每- -次看到莫言的气味描写,我就知道了,我的鼻子是空的,有两个洞,从我的书房一直闻到莫言的书房,从我的故乡一直闻到莫言的故乡。‎ 福楼拜在《包法利夫人》里说过:“大自然充满诗意的感染,往往靠作家给我们。”这句话说得好。不管是大自然还是大地,它的诗意和感染力是作家提供出来的。无论是作为一个读者还是作为一个作者,我都要感谢福楼拜的谦卑和骄傲。‎ 大地在那儿,还在那儿,一直在那儿,永远在那儿。这是泪流满面的事实。‎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 分)( )‎ A.本文开篇就写了大地之大,而这种大同样也就表现出了农人的艰辛,所以“大是迷人的,却折磨人”。‎ B.文中我与父亲的谈话,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衬托出了以父亲为代表的传统农人的坚韧品格,也表现了我对农村的厌恶。‎ C.文中说“鹅黄实在是悲壮的”,是指鲜嫩的秧苗构成了壮阔的画卷,但又都来自手工,承载着农人劳作的艰辛,包含“悲”的成分。‎ D.文中说到“是逻辑就难免出错”,是指可能由于天灾或人祸的因素而出现青黄不接的差错,强调了乡村生活的无常。‎ E.文中引用福楼拜的话,既有对莫言的赞许,也暗含着对自己离开农村从事写作这一选择的解释。‎ ‎17.如何理解“意味着大地上密密麻麻的,全是庄稼人的指纹”这句话。 (4分)‎ ‎18.赏析画线句子。(4分)‎ ‎19.结合全文具体分析作者都从哪些角度描写了大地。(4分)‎ ‎20.有人评价毕飞宇的文章追求一种“诗性语言”,试结合本文具体分析。(6分)‎ 六、(9分)‎ ‎21.按要求完成填空。(6分)‎ ‎(1)《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金玉良缘”指 和 ,一个有金锁,一个有宝玉,两人应结成姻缘。“木石前盟”指 和 ,一个前生为绛珠仙草,一个前生为神瑛侍者,两者有恩有义,今世应结成姻缘。‎ ‎(2)请写出《三国演义》中与下列情节对应的两个主要人物的姓名:‎ 割须弃袍—— ;义释严颜—— 。‎ ‎(3)《论语》中有很多经典的文字需要我们牢记,比如:“ ,小人长戚戚。”再如:“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咏而归。”.‎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3 分)‎ 洗热水澡会使人体温度迅速升高, ①_ ,延迟大脑释放褪黑激素的时间。人一到晚上就想睡觉,主要是因为褪黑激素只在夜晚分泌,通常在晚上11:00至凌晨2:00分泌最为旺盛, ② ,直到早上8: 00停止分泌。如果洗完热水澡立刻上床,就会导致褪黑激素迟迟不分泌, ③ _ ;即便入睡,睡眠质量也不高,可能会经常做梦。‎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同学们,在你们面前的是一份答卷,此刻,不知你对自己完成的答卷是否满意。从小到大,我们需要完成无数的答卷。我们生活当中,也处处是考场,需要我们交出各种各样的答卷。每一个人都需要为自己、为他人交上一份答卷,同样,国家也需要为人民、为世界交上一份答卷,前不久,在纪念联合国成立75周年之际,《人民日报》发表了专题文章——《2020中国给世界的答卷》。‎ 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如何完成答卷,值得我们深思……请以“答卷”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天津市耀华中学202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1.选A。(1)往往:是对某种规律性的总结,不用于主观意愿。常常:侧重于经常性,多用于主观意愿。(2)触目皆是: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到处都是。俯拾皆是: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极多而易得。(3)比肩:“相当”的意思,多用于人,也可用于物。媲美:“比美”的意思,多用于物。(4)栩栩如生:像活的一样,多用于艺术形象。惟妙惟肖:像真的一样,多用于艺术手法,比如表演。‎ ‎2.选D。要保持全句的主语一致。‎ ‎3.选C。A.是春秋战国晚期秦国使用的文字。B. 《孔雀东南飞》,讲述的是汉末建安时期的爱情故事。D.黄昏的下一个时辰是“人定”。‎ ‎4.选A,以偏概全,并非“均存在”。‎ ‎5.选C。不属于具体措施。‎ ‎6.选B。两个地区的基数不同,不能如此比较,要看下降幅度。‎ ‎7.选B.贏:剩余。‎ ‎8. 选B.表被动。A.自己的;其中的。C.把;因为。D.如果;却。‎ ‎9.选A。故而与他人校,则诚不足:以一身先后自校,尔亦苦尽之甘,否极之泰矣。10.选D。‎ ‎11.选B。是别人的看法。‎ ‎12. (1) 运用自己的心力发财致富,不是丢人的事,胜过当官的人盘剥百姓养肥自己。‎ ‎(2)把那些有父亲且过着温饱生活的邻里,当作是天上的人一样。‎ ‎(3)每当穿上华丽的衣服,就想到死去的父亲未曾穿过。‎ ‎13.自己经历过苦日子,不习惯太安乐;己故的家人未享受过好日子;要有忧患意识;要存振兴家族之志。‎ ‎14.(1)D项,《诗经·卫风·氓》的“耽”是沉迷的意思。‎ ‎(2)点明季节,秋天。渲染萧瑟的气氛,烘托伤感的心情。‎ ‎( 3)词人观物,外物都有沾染词人的情感。草色变换,而车辙依然,对比鲜明,表现了人生无常,物是人非的无奈。‎ ‎15.越陌度阡 躬自悼矣 嗳暖远人村 击空明兮溯流光 轻拢慢捻抹复挑 夫人之相与 俯仰一世 ‎16.选B,并没有对农村的厌恶。E,意在强调作家们肩负着表现大自然的诗意和感染力的使命。‎ ‎17.比喻,将庄稼比作指纹;表现了庄稼人与大地的亲密关系,以及庄稼人的艰辛;表达了作者对庄稼人的赞美,对大地的崇敬。‎ ‎18.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写出大地声音的丰富与绵长。长短句结合,排比。‎ ‎19.色彩,声音,气味。需要具体解释。‎ ‎20、内容上富含哲理性和抒情性,比如“泪流满面的事实”,写出对大地的深刻思考和复杂的感情;意象隽永,如“孤岛”“指纹”等;句式上采用反复的手法,比如结尾,增强语势。‎ ‎21.薛宝钗和贾宝玉,林黛玉和贾宝玉,曹操,张飞,君子坦荡荡,风乎舞雩。‎ ‎22.抑制大脑褪黑激素的分泌;之后分泌量会慢慢降低;让人难以入睡。‎ ‎23.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