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效仿真模拟练四
高效仿真模拟练(四)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渊源和特点。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才 能认清中西文化的差别,从而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应有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走自 己的文化道路。 中国汉字的最早起源与祭祀、巫术、占卜有关,代表了人与天、地、神灵的沟通。一画 开天,二分阴阳,三为天、地、人,汉字体现的这种神圣性,实际是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 思想。中国的汉字文化一脉相承。汉字从甲骨文、金文演变到楷书、宋体,前后相继又特色 鲜明;从李斯的小篆到许慎的《说文解字》,从毕昇的雕版印刷到清代的《康熙字典》,中国 文字、文化的演变有非常清晰的传承谱系。中国汉字成千上万,它的发生与发展有自身的规 律性。汉字虽以象形造字开始,但绝大多数是形声字,既表音又表义;汉字结构有左右、上 下、内外之分,但都有一个中心,都是一个四四方方的方块字。同时,作为书写性文化,汉 字最能体现中国人的艺术个性与审美情趣。真、草、隶、篆、行,五体变化,气韵生动。书 法家的一笔一画,结构章法,都有情感和个性因素在里边。中国汉字还具有地域性特点。一 方面各地方言百花齐放,多姿多彩;另一方面它又基于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多样的统一性, 这种方言和汉字加强了人们的交往,促进了人们的感情。 然而,近一百年来,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些人迷失了自己的文化方向,丧失了应有 的文化自信和理性认知,他们认为中国文化落后于西方,应该废除汉字走拼音化道路。从 20 世纪 20 年代开始,就有人过激地主张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倡导文 字改革,即推行简化字、推广汉语拼音方案。人们出发点是好的,但事实上,这两项改革的 效果并不理想。 中国汉字是否非要走西方拼音化的道路?笔者认为,汉字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它是 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文化个性。与西方的拼音文字相比,它 主要是一种“以形表意”的文字,集形、音、义三位一体,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简明、最形象、 最丰富的一种文字体系。况且,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历史,历来注重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这 种吸收不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而是通过翻译融入中国文化,实现外来文化的中国化。如我们 的许多日常用语,如世界、平等、相对、清规戒律等都来自佛教用语。正是基于上述道理, 汉字与西方的拼音文字不是谁优谁劣、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各自在保持文化个性和文化特 点的同时,相互学习、借鉴,共同发展的问题。正如《礼记·中庸》讲的“万物并育而不相 害,道并行而不悖”,《论语·子路》讲的“君子和而不同”。 (节选自汪振军《汉字传承与国家文化安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汉字最早起源于祭祀、巫术、占卜,因而具有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的思想。 B.中国汉字因为方言而多姿多彩,因为共同的文字表述获得了多样的统一性。 C.在笔者看来,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倡导两项文字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 D.结尾提及《礼记》《论语》中的名言,意在说明汉字不必走西方拼音化道路。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作者首先总述自己的观点,然后以“汉字文化”为例,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证。 B.文章具体阐述文字的渊源和特点,为下文同西方拼音文字进行对比做好铺垫。 C.文章在论证中列举了人们迷失文化方向的一些错误认识,矛头直指外来文化。 D.文章结尾与开篇紧密呼应,并具体阐述了汉字走自己文化道路的原因和策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如果认清了本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就能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走自己的文化道路。 B.汉字被称为世界最简明、形象、丰富的文字体系,其主要因素是形声字占绝大部分。 C.汉字有左右、上下、内外之分,但都有一个中心,可见汉字具有对称、平衡等特点。 D.中国文化可以向西方文化学习、借鉴,但是要以保持本国文化的个性和特点为前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草木恩典 李丹崖 草的香,似乎只有在两个时间可以闻出来。 一是在被碾压或拦腰斩断的时候,这时候的草,像是慷慨就义,被镰刀、被车轮,割断、 碾压,散发出奇特的生命的香,这香味,让人觉得有一种拿生命才换得来的美。我小时候喂 过牛,给牛铡过草,当祖母把成捆的青草放到铡刀下,我奋力挥动胳膊,向下一压,咔嚓, 草被斩成了两段,旋即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我追求这种香,似乎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 人是具有动物性的,格外爱这些草木滋味。 另一是在草被熬煮的时候。我的父亲是一位中医,小时候,我常常爱在他的中药橱边转 悠,可以闻到与众不同的草木香味,就好像这些香味纠缠在一起,我置身其中,可以免除疾 病的侵扰一样。遇到病人前来抓药,父亲把那些或叶、或花、或根、或果的中药材用纱布包 起来,放到砂锅内熬煮,满屋子的中药香。在滚沸的高温作用下,我觉得这样才能彻彻底底 地闻到草木的香味。 秋天到了,草木走向成熟。似一个男孩走向青年,一个女人发育完善。旧时,在乡间, 我喜欢睡在小溪边的草甸子上,一边看蓝天白云,一边嚼草根,我觉得,这简直是神仙般的 日子。小时候,身小力薄的我干不了农活,放羊是我唯一的活,我把羊拴在溪边的小树上, 确保它们只吃草,不会啃食庄稼,我就往地上一躺,看着羊羔吃奶,母羊反刍,我呢,则效 仿羊的样子,去尝一尝草根。 羊吃草,在我看来,简直是一件艺术。用舌头把草揽到嘴里,嚓嚓而食,羊毛洁白似雪, 羊的嘴唇粉红似桃,青草如翡翠一样耐看,整幅画面简直太有感觉了。 草木的根深深扎进土地,通过叶面来进行光合作用,它是最能吸纳天地灵气的。所以, 维生素多蕴含在很多青草当中,牛羊通过青草来摄取营养,我们再通过牛羊的肉来摄取营养, 然后,牛羊和人的粪便又可作为肥料给青草带去营养。这个循环看起来有些吊诡,实际上, 又是多么巧妙的一个轮回。 青草,在这样的一个轮回中,无疑扮演了“双面人生”。成全人畜,又替人畜打扫垃圾, 还这个世界天蓝水碧,它们的一生近乎伟大。 我有一位诗人朋友,他有种奇怪的感觉,每次在城市居住久了,吃得大鱼大肉,诗性会 逐渐泯灭,会写不出东西,这个时候,他都会到山区的寺院里,找一处周遭长满茂密树木的 禅房来住,日日食蔬,这样,就能诗性重返。他说,他获奖最多的诗作,一般都是寺院里的 那些草木和蔬菜给予的。 ——这是何其美妙的草木恩典! 有时候,我实在羡慕那些古人,居住的全部是木材架构的房子,戴的帽子是斗笠,披的 是蓑衣,穿的是木屐或草鞋,这样,才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现如今,你披着满是 塑料味道的雨衣,穿着不透气的胶鞋,能“任平生”吗? 我不是过激。只是想表达,人一亲近草木,就滋生了健康,就培育了高雅,就构建了和 谐。草木的恩典,也许是它们自己都不知晓的义举,但,一岁一枯荣,它们一直在照做。也 多亏了草木的这份坚守,这种任性,才让我们有机会——食草,刷新自己;闻香,愉悦心智; 观色,养眼醒神。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草木在被碾压或拦腰斩断时会散发出奇特的香,这种香有一种用生命换来的美。 B.文中关于羊吃草的描写,色彩鲜明,用词精准,比喻形象,具有一种艺术美。 C.作者借古人亲近自然草木,拥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情怀,抨击今人远离自然。 D.全文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由实而虚逐步揭示了草木恩典的内涵。 5.文章是以“草木”为核心谋篇布局的。请简要说明。(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全文,说说“草木恩典”的具体内涵。(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张弥曼:摘取“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傻瓜” 3 月 22 日,自嘲为“傻瓜”的张弥曼在巴黎摘取了“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该奖由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欧莱雅基金会于 1998 年设立,每年授予全球五位为科学进步做出卓越 贡献的女性。 1936 年生于南京的张弥曼,是家中长女。父亲学成归国后,在上海的一家医学院谋得 教职,教人体生理学。父亲开明,常带她去溪边网虾,到菜地捉虫,到麦田看蚂蚁怎么沿着 麦秆爬上去寻找蚜虫,用放大镜观察花的雌雄蕊和昆虫复眼等。张弥曼笑言:“我一直想当 医生,而不是科学家。”因为父亲单位有不少敬业、有教养的医生,令她仰慕。 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无忧无虑的日子戛然而止。父亲带着全家疏散到南京,又辗 转江西各地。有件小事几乎成了她日后学地质学的先兆。有一次,她和弟弟在流亡路上偶得 《木偶奇遇记》和《谈天说地》两本书。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后来在大学上《普通地质学》 时,老师居然讲到了书中的一些内容。 她说:“这段逃难的经历决定了我一生为人处世的取向。” 1953 年,17 岁的张弥曼响应国家“地质报国”的号召,放弃学医理想,考入北京地质 学院。1955 年,张弥曼被送到莫斯科大学学习古生物学。但是,这位地质学专业的学生, 完全不知道该学哪类古生物。 “学鱼!”当时在苏联访问的鱼类学家伍献文先生建议张弥曼。她听了伍先生的建议, 从此开始了对鱼化石的研究。1960 年,张弥曼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研究所工作,开始了她的寻“鱼”生涯。 在生命“进化树”上,人类属于四足动物。大约在 3.8 亿年前,肉鳍鱼类登上陆地,演 化出了四足动物。但哪一种肉鳍鱼类,才是人和鱼的最近共同祖先呢?数百年间,这个“谜” 在古生物学界悬而未决。 张弥曼还原的是云南曲靖的杨氏鱼。按照瑞典学派的观点,杨氏鱼应有一对内鼻孔,头 颅分成前后两半,由一个颅中关节连接。张弥曼在做这个鱼标本时,既没找到内鼻孔,也没 找到颅中关节。内鼻孔是鱼类“登陆”时学会呼吸的关键构造。她画了 540 多张图,把所有 的剖面“拼装”出一个 20 倍等比例放大的标本。 后来,她用更多证据动摇了瑞典学派的权威,认为杨氏鱼和奇异鱼都是一种原始的肺鱼, 在国际古生物界激起轩然大波。由于她的工作无可挑剔,人们开始对内鼻孔的起源,乃至四 足动物的起源有了各种新的认识。直到 1995 年,世界古生物学界才普遍认同她的观点,肉 鳍鱼类起源的中心地区也逐渐从欧洲和北美转向了中国云南曲靖。 在大庆油田开发之初,不少人都认为含油层应该在距今 1.5 亿年的早白垩纪,石油勘探 也应该集中在相应的地层内进行。但张弥曼根据地层中的化石样本,结合对东亚地区古鱼类 演变规律的研究,提出含油最丰富的地层应该在距今 1 亿年左右的晚白垩纪时代。此后,随 着大庆油田里第一股石油从地下汩汩而出,张弥曼的观点也被随之证明并引起轰动。 张弥曼最敬佩的学者是已故的英国古生物学家柯林·帕特森。她记得柯林在一篇论文 中,曾大胆提出一种主张:“我们要把自己脚下的踏脚板抽掉。”化石材料,就是每一个古 生物学家的“踏脚板”,吸引着科学家进入未知而引人入胜的世界。 张弥曼在科研中是有勇气抽掉自己“踏脚板”的人。上世纪 90 年代初,她把成果“金 矿”——泥盆纪鱼类研究,移交给了朱敏等年轻人,转而研究很多人不屑的新生代鲤科鱼类 化石。她说:“年轻人做得比我好。”鲤科鱼类化石分布广、比较常见,很难在短时间内发 表高质量的论文。她说:“我不是没有思想斗争。但是没有寂寞、枯燥的基础工作,怎么会 有真正的大发现?!” 有人不明白:对古鱼类的研究跟今人生活有何关系呢?张弥曼说,没有直接关系。但这 个研究能帮我们认识生物演化,而关于生物演化的科普能激发孩子们逻辑思维的萌芽,“这 些对于地球和人类的未来很重要。” (2018 年 03 月 26 日新华每日电讯)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张弥曼的父亲非常开明,常带她网虾,捉虫,用放大镜观察花的雌雄蕊和昆虫复眼 等,这说明她想当医生的愿望是受父亲影响。 B.1955 年,张弥曼被送到莫斯科大学学习。她听了伍献文的建议后,开始了对鱼化石 的研究,她的寻“鱼”生涯由此开启。 C.张弥曼根据地层中的化石样本、结合对东亚地区古鱼类演变规律的研究而提出的观 点,对大庆油田的发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D.上世纪 90 年代初,张弥曼把泥盆纪鱼类研究移交给了朱敏等年轻人,践行了她提出 的“把自己脚下的踏脚板抽掉”的主张。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受逃难途中读到的《木偶奇遇记》和《谈天说地》两本书的影响,张弥曼放弃学医 理想,考入北京地质学院。 B.张弥曼通过研究认为杨氏鱼是一种原始的肺鱼,解决了古生物学界人和鱼的最近共 同祖先这一数百年悬而未决的“谜”。 C.张弥曼用证据否定了肉鳍鱼类起源于欧洲和北美地区的说法,使人们对内鼻孔的起 源有了新的认识。 D.张弥曼研究很多人不屑的新生代鲤科鱼类化石,主要是她认为寂寞、枯燥的基础工 作,会产生真正的大发现。 9.作为一名古生物学家,张弥曼从对地质学一无所知到摘取“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 经历颇多。请结合材料,就张弥曼个人经历对其专业研究的影响进行概括。(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贾应春,字东阳,真定人。嘉靖二年进士。授南阳知县,迁和州知州。入为刑部郎中。 历知潞安、开封二府。迁陕西副使。进右参政。宁羌贼起,会兵讨平之。迁按察使,左、右 布政使,皆在陕西。就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三十二年进兵部右侍郎,总督三边军务。 俺答诸部岁扰边,应春言:“诸边间谍不通,每寇入莫测其向,我则无所不备。兵分势孤, 往往失事。夫寇将内犯必聚众治器腊肉饲马传箭祭旗其形先露而我民被掠者间亦临边传报颇 有左验使边臣厚以官赏,令密侦候,视漫然散守者,功相十百。”乃定赏格以请。帝立从之。 其秋,寇大入延绥,杀掠五千余人。应春督诸将邀击,获首功..二百四十,以捷闻。而巡按御 史吉澄极言败状。帝竟录应春功,官其一子。明年罢宣、大总督苏佑,以应春代。时秋防将 届,代应春者江东未至,令仍旧任。套寇数万人屯宁夏山后,先遣骑五百余入掠。总兵官姜 应熊守红井以缀敌,而密遣精兵薄其营,斩首百四十余级,进应春右都御史。逾月,寇别部 入永昌、西宁,为守将所破。番人入镇羌,总兵官王继祖击败之,并赐应春银币。久之,寇 五千骑犯环庆,为都督袁正所破,掠庄凉,守将邀斩百二十人,再予应春一子官。在镇数载, 筑边垣万一千八百余丈,以花马池闲田二万顷给军屯垦..,边人赖之。征拜南京户部尚书。论 边垣功,进秩.一等。旋召为刑部尚书,改户部..。国用不足,应春以为言。因命征不及七分者, 所司毋迁官。漕政废弛,运艘多逋负,亦以应春言重其罚。岁余,致仕去。卒,赠太子太保。 (节选自《明史·贾应春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夫寇将内犯必聚众治器/腊肉饲马/传箭祭旗/其形先露/而我民被掠者/间亦临边/传 报颇有左验/ B.夫寇将内犯/必聚众治器/腊肉饲马/传箭祭旗/其形先露/而我民被掠者/间亦临边传 报/颇有左验/ C.夫寇将内犯必聚众治器/腊肉饲马/传箭祭旗/其形先露/而我民被掠者/间亦临边传报 /颇有左验/ D.夫寇将内犯/必聚众治器/腊肉饲马/传箭祭旗/其形先露/而我民被掠者/间亦临边/ 传报颇有左验/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功,以斩获敌首计功。古代打仗主要依据士兵杀敌数量来赐予爵位或奖赏金银。 B.屯垦,指聚居垦荒。屯垦戍边是历代王朝治理边疆的重要政策,以军屯和民屯为主。 C.秩,原来指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后来又引申为根据功过评定的官员品级。 D.户部,古代尚书省六部之一,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长官为户部尚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贾应春胸有谋略。针对边关各戍所各自备战,兵力分散、势力孤弱的问题,他提出 建议,并定下奖赏标准,得到皇帝的应允。 B.贾应春军事才能出众。当敌寇大举入侵延绥时,贾应春率领将士半路迎击,痛击边 寇,斩杀敌军二百多人,受到皇帝奖赏。 C.贾应春善于治军。他不仅屡立战功,镇边期间,还大量修筑边墙,让军队驻扎花马 池开垦闲田,保障了边境安全,造福于民。 D.贾应春善理政务。针对国家费用不足的实际问题,贾应春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下令 凡是征收税费不足七成的官员不得升迁。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使边臣厚以官赏,令密侦候,视漫然散守者,功相十百。 译 文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兵官姜应熊守红井以缀敌,而密遣精兵薄其营,斩首百四十余级,进应春右都御 史。 译 文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咏零陵① 欧阳修 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城郭恰临潇水上,山川犹是柳侯②余。 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欲买愚溪三亩地,手拈茅栋竟移居。 【注】①零陵:永州在隋朝以前的称谓。②柳侯:即柳宗元,他曾被贬永州,在愚溪买 地安家,写下大量山水游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首联总写对零陵的感受,作者认为真实的自然山水胜过画图上的。 B.零陵依山傍水,山川景色优美秀丽,就好像是柳宗元笔下的永州。 C.零陵有幽雅寂静的驿亭,宽敞明亮的岩洞,是垂钓读书的好去处。 D.本诗即兴即事,自然率真,道出作者欧阳修对零陵郡山水的向往。 15.作者是如何表现对零陵郡的感情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 氓 》 一 诗 中 女 子 对 婚 事 推 迟 而 进 行 的 解 释 的 诗 句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女子的善良、天真。 (2)《出师表》中,诸葛亮回顾自己当初临危受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秦国统治 者将剽掠而来的美丽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的情形,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9 分) 路是人类向大山虔诚的叩首,一阶一阶地修下来,不异于朝圣路上的长揖匍匐。大自然 才是时空真正的主人,把地球史浓缩成一年的话,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葳蕤的植被, 把山体包裹得密密匝匝,层层叠叠的绿意中,时时有嶙峋山岩跑出来透气,这多少泄漏了山 的年龄,也是对其不俗来历的一点小小的提示。更有当头的棒喝,______________,让你心 生敬畏。那两三层楼高的一块碣石,明明是从山顶滚下来的,却如何能在临渊处戛然而止? 如梦中人的夜游,在即将失足的________________顿然醒悟,岂不惊出一身冷汗?那朵朵石 莲花在绽放之初,肯定伴着一声盘古开天辟地时的巨响,那声音与光阴碰撞,碎成了三分烟 尘,七分流水。更有一座天生拱桥,掏心掏肺地要度你到更遥远的高山草甸、原始森林。山 梁便是桥面,( )。 变质片麻岩、冰川遗迹、灾害地质遗迹,躺在书本上的这些文字全都立体、骨感得 ________________。浩劫与创伤、不屈与桀骜,全都原始地裸露着,棱棱角角,没有被精于 世故的圆熟覆盖,也没有来得及被________________的传说消费。我的目光与之相撞,仿佛 碰到了时光凌厉的刀锋上,那刀刃伤着了我的心,好疼。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大自然才是真正时空的主人,地球史如果被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 最后一天。 B.大自然才是真正时空的主人,把地球史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 一天。 C.大自然才是时空真正的主人,如果把地球史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 最后一天。 D.大自然才是时空真正的主人,把地球史如果被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 在最后一天。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桥侧便是万丈深渊,脚下便是滔滔流水 B.脚下便是滔滔流水,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桥侧便是万丈深渊 C.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桥侧便是万丈深渊,滔滔流水便在脚下 D.滔滔流水在脚下,桥侧宽敞到让你放心地忘记了万丈深渊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醍醐灌顶 危在旦夕 唾手可得 牵强附会 B.振聋发聩 危在旦夕 触手可及 穿凿附会 C.醍醐灌顶 千钧一发 触手可及 牵强附会 D.振聋发聩 千钧一发 唾手可得 穿凿附会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 15 个字内。(6 分) 每当夜幕降临时,三叶草的三片小叶就会折迭在一起,合欢树的小羽片就成对地闭合, 实际上,__①__。科学家们对植物这种有趣的现象进行了研究,有的观点认为植物叶子闭合 时会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发,有的认为是植物为了在夜间保持温度而正常生长,还有 的认为这是植物为了恢复“体力”。总而言之,植物睡眠的目的是__②__。与生长在乡村的 植物相比,__③__,部分原因是噪音及光线不断地干扰植物睡眠。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一 特性,采取适当的措施,为植物创造适宜的休息环境。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参照①的推断方式,合理反驳对方的观点。(5 分) 材料一 李贺考进士,反对者说:他父亲名字中的“晋”与进士的“进”谐音,按照避 讳的原则,他不能考进士。韩愈反驳说:如果这样的话,①那么父亲叫“仁”,儿子就不能 做人了吗? 材料二 有人说,好的作品永远是少数人的专利品,作品的水平越高,看懂的人必定就 越少。 鲁迅反驳说:如果这样的话,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一个学生表示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他说:我的梦想是像爱因斯坦一样,写出 一 部 伟 大 的 科 学 著 作 。 语 文 老 师 反 驳 说 : 如 果 这 样 的 话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某位杰出人士对自己追求的美德做了排序。他认为排在第一位的是节制,所谓节制就是 有所限制,不使过度;第二位的是沉默,所谓沉默就是避免无聊闲扯,言谈必须对人有益; 第三位的是秩序,所谓秩序就是生活物品安置有序,工作时间要合理安排。也有人不赞成这 样的排序,认为顺序应该是沉默、节制、秩序。还有人认为顺序是…… 假如你也追求这三种美德,你是如何排序的,原因是什么,请写一篇文章加以阐述。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范围作文,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高效仿真模拟练(四) 1.D A 项,强拉因果,选项前后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另外“汉字最早起源于祭祀、 巫术、占卜”错误,原文“中国汉字的最早起源与祭祀、巫术、占卜有关”,并不代表“起 源于”;B 项,“中国汉字因为方言而多姿多彩”错误,原文“一方面各地方言百花齐放, 多姿多彩”,选项偷换概念;C 项,“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不理想”错误,原文只说“这两 项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根本就没有实施。 2.C C 项,“矛头直指外来文化”错误,原文“汉字与西方的拼音文字不是谁优谁劣、 谁取代谁的问题,而是各自在保持文化个性和文化特点的同时,相互学习、借鉴,共同发展 的问题”。 3.A A 项,原文“认清中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才能……走自己的文化道路”是必要 条件,选项“如果认清了本国文化的渊源与特点,就能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走自己的文化 道路”是充分条件,混淆逻辑范围。 4.C C 项“抨击今人远离自然”错。原文说“我不是过激。只是想表达,人一亲近草 木,就滋生了健康,就培育了高雅,就构建了和谐”,可见作者并无此意。 5.①闻草木香:铡青草或熬草药时闻其香;②观色悟意:放羊时尝草根、看草色,继 而联想到草木的一生,感受草木的伟大;③受恩忆古:朋友亲近草木,诗性重返,古人亲近 自然,情怀潇洒;④赞草木品质:揭示草木恩典的内涵。 6.①滋养健康:草药治病,食草充饥,替人畜打扫垃圾,还世界天蓝水碧;②培养情 趣:愉悦心智,养眼醒神,使诗性重返,培养“任平生”的潇洒情怀;③构建和谐:生态系 统的循环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④启迪人性:草木养人而不知晓,坚守却不居功。 7.C A.张弥曼想当医生的原因是“因为父亲单位有不少敬业、有教养的医生,令她 仰慕”。B.时间错位,原文“1960 年,张弥曼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 研究所工作,开始了她的寻‘鱼’生涯”。D.“践行了她提出的‘把自己脚下的踏脚板抽 掉’的主张”理解有误,这一主张不是她提出的。 8.C A.放弃学医理想的原因是:1953 年,17 岁的张弥曼响应国家“地质报国”的号 召,放弃学医理想,考入北京地质学院。B.张弥曼通过研究认为杨氏鱼是一种原始的肺鱼, 解决了古生物学界人和鱼的最近共同祖先这一数百年悬而未决的“谜”。事件张冠李戴。原 文未决之谜是“肉鳍鱼类登上陆地,演化出了四足动物。但哪一种肉鳍鱼类,才是人和鱼的 最近共同祖先呢?”D.张弥曼研究很多人不屑的新生代鲤科鱼类化石,原因是:鲤科鱼类化 石分布广、比较常见,很难在短时间内发表高质量的论文。 9.(1)父辈影响;(2)逃难经历;(3)导师建议;(4)自我追求。 10.B “必聚众”“传箭祭旗”省略的主语都是“寇”,前面都要断开;“其形”是 所在句子的主语,前面要断开;“而……者”,是后面句子的主语,“者”表停顿,后面要 断开。 11.D D 项,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是刑部而不是户部。 12.D D 项,“贾应春下令征费不足的官员不得升迁”错,应为皇帝下令。 13.(1)(如果)让守边大臣重赏报信人,让他们秘密侦察敌情,比起分散守卫边境,可 以收到十倍百倍的功效。 (2)总兵官姜应熊把守红井来牵制敌人,而暗中派遣精兵迫近敌人的营寨,斩敌一百四 十多人,贾应春升为右都御史。 【参考译文】 贾应春,字东阳,真定人。嘉靖二年进士。授官南阳知县,迁任和州知州。调入朝廷任 刑部郎中,历任潞安、开封二府知府。迁任陕西副使。进职右参政。宁羌有反贼作乱,他聚 集兵力讨平反贼。调迁按察使,又升任左、右布政使,都在陕西任职。就地封为右副都御史, 巡抚陕西这个地方。嘉靖三十二年进为兵部右侍郎,总督三边军务。俺答诸部年年侵扰边关, 贾应春说:“各边境之间没有互相通报侦察的情况,每逢敌寇入侵不能测知动向,而我们每 个戍所都得进行备战。兵分多路,势力孤弱,往往误事。而敌寇准备侵犯我们时,必然会聚 集部众整理武器,腊肉喂马,传递令箭,祭祀军旗,他们的形迹就先暴露出来。我方遭受抢 掠的百姓,有时也会到边境上传递情报,消息多被证实。如果让守边大臣重赏报信人,让他 们秘密侦察敌情,比起分散守卫边境,可以收到十倍百倍的功效。”于是定下奖赏的标准请 求批准。皇帝当即听从。当年秋天,敌寇大举入侵延绥,杀戮抢掠五千多人。贾应春率各将 士半路迎击,获敌首级二百四十个,向皇帝奏捷。但巡按御史吉澄极力言说战败状况。皇帝 最终给贾应春记功,并赐贾应春的一个儿子官职。第二年皇帝罢免了宣府、大同总督苏佑官 职,以贾应春代替。当时秋防日期将到,代替贾应春的人江东还未到达,于是命令贾应春留 任。河套敌寇数万人屯兵宁夏山后,先派骑兵五百多人入侵抢掠。总兵官姜应熊把守红井来 牵制敌人,暗中派遣精兵迫近敌人的营寨,斩敌一百四十多人,贾应春升为右都御史。过了 一个月,敌寇他部入侵永昌、西宁,被守将击破。番人入侵镇羌,被总兵官王继祖击败,王 继祖、贾应春均获赐银币。过了很久,敌寇五千骑兵进犯环庆,被都督袁正击破,敌寇又抢 掠庄凉,守将阻截斩杀敌寇一百二十人,皇帝再赐贾应春一个儿子官职。在贾应春镇守边境 的几年里,修筑边墙一万一千八百多丈,并将花马池一带闲田二万顷让军队驻扎开垦,边关 人民因此得到保护。征召贾应春为南京户部尚书。论贾应春修边墙的功劳,进俸禄一等。不 久召任刑部尚书,改派到户部。国家费用不足,贾应春为此向皇上进言。皇上于是下令凡征 收不到规定征收费用十分之七的主管官员,主管部门不能提拔他们。漕运事务废弛、运船拖 欠税费的很多,也因为贾应春的建议而被加重处罚。一年多后,贾应春辞职离去。死后被赠 太子太保。 14.B B 项,“零陵依山傍水……就好像是柳宗元笔下的永州”对诗意理解有误,从 注释①可知零陵就是永州。 15.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通过描写城郭、山川、驿亭、岩石等典型景物,表达对零 陵美景的喜爱。 ②用典,尾联借柳宗元的典故,表明自己欲学柳侯在愚溪筑草堂而居,抒写对零陵山水 的渴慕。(或“用典,颔联借柳宗元的典故,说零陵山水仍保留着柳宗元笔下的美好景致, 抒写自己对零陵美景的赞叹”。) 16.(1)匪我愆期 子无良媒 (2)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3)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17.C 文中画横线句有一个错误,中途易辙,即后半部分中的“地球史”这一主语后 还没有出现与之对应的谓语部分,就更换了另一主语“人类出现”。A 项、B 项将“真正” 移到“时空”前,把原句中正确的改错了;D 项调了“如果”的位置,同样是给改错了;只 有 C 项把“被”字句改为“把”字句,使“地球史”不能再充当主语是正确改法。 18.A 注意从语意和句式两个角度去比较分析。 19.C “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振 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响声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用来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第一横线处应该用“醍醐灌顶”。“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就在眼前。“千钧一发”,比喻 情况万分危急,第二横线处应该用“千钧一发”。“触手可及”,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 接触到。 “唾手可得”,比喻毫不费力就可以得到。第三横线处应该用“触手可及”。“牵 强附会”,把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硬说成有,也指把不相关联的事物强拉在一起,混为一谈。 “穿凿附会”,生拉硬扯地解释,把讲不通的道理硬要讲通或不相干的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 解释。 20.①这是植物的睡眠现象(或:这是植物在睡觉) ②适应环境以便恢复“体力”(或: 恢复生长活力) ③在城市生长的植物缺乏活力(或:生命力不够旺盛) 21.②那么谁也看不懂的作品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作品吗 ③那么你那伟大的科学著作将 用什么样的语言文字来写作呢 22.【写作提示】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的材料作文,材料要求对三种美德“节制”“沉 默”“秩序”进行排序,同时列出某名人的排序和相关的解释,此题立意较为简单,排出自 己的顺序,明确自己的观点即可。关键在行文的处理,行文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论 述,论述中注意把重点放在排在第一位的“美德”上突出其重要性,同时还要用简洁的语言 对另外两种美德进行论述,在论述中突出和被自己列到第一位的美德进行适当的比较,以突 出其重要性,强调自己的观点。如强调“节制”,可先论述“节制”的含义和重要性,然后 分析没有“节制”就不可能“沉默”,也不可能有“良好的秩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