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最新高中语文精品教案《父母的心》设计方案
中小学中青年骨干教师现代教育技术 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方案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本文一波三折的写法 细致的描写。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体会课文中父母亲对儿女的深情。 能结合实际生活,体验和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 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 面进行描述): 我校是一所农村初中,地处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茅山老区。近十年来,大量优质 生源流向了城区,可以说,大部分学生基础薄弱,思维品质不高,主动学习的习惯要 大力培养。当然,语文毕竟是国语,八年级的学生也有了七年多语文学习的经历,他 们或多或少也具备一些阅读能力,只是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相对弱了一些。 另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到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候,具备 了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地引导和培养。 现在的学生对父母的爱已经熟视无睹,视为当然,不知感恩,所以亲情教育、感恩教 育犹为重要。 《父母的心》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至爱亲情”中的第五篇课文。家庭 是生命的起点、人生的慰藉和社会的细胞,我爱我家,我爱亲人。这单元选了《背影》、 《甜甜的泥土》、《人琴俱亡》《我的母亲》,这些课文都是某个人物对另一人物的 爱,惟有这篇是介绍整个家庭浓浓的父母对子女的深爱,情感较完整。作者川端康成 的坎坷经历也造就了这篇致力追求的美好亲情,这篇小小说情节短小但是一波三折、 跌宕起伏,父母的形象也在其中得以升华。因此,我设计本节课由名言、谚语导入, 并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视频资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从生动的 形象中受到启发,引起思考,进而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感情,理解作品的主旨。 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注意说明各教学活动中 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 一、导入。 日本有句谚语: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人类最高尚纯洁 的、美好的感情。父母的心就如同屏幕上的郁金香,洁白无暇,沁人心脾。同学们都 知道 “可怜天下父母心”,那么父母的心为什么可怜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再次走近 父母,去感受父母的心。 二、作者简介。 他是日本小说家,曾写过《伊豆的舞女》等 100 多部小说,他的作品具体淡淡的 哀愁,浓浓的爱心。1968 年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他就是川端康成。 组织学生上网查川端康成的相关资料。 三、听课文朗读,概括小说故事情节。 整体感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完后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四、理解文中表现出的父母的心的内涵。 问题一:结合故事情节思考,父母的心是颗什么样的心? 问题二:父母对子女的爱在情节上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五、分析本文的写作手法。 讨论:本文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表现父母伟大的爱子女的心的? 提示:可以从情节和描写这两个角度去思考。 归纳总结:1、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2、细致的描写。 六、延伸总结。 让学生听两个故事,进一步体会父母崇高的爱子女的心。 组织学生谈谈自己父母的心。 七、作业 收集一些跟父母有关的格言、诗歌等,确定一个主题,制作一张卡片送给父母, 以表达对他们的理解、感谢。用电子邮件发给老师。 教学资源(说明在教学中资源应用的思路、制作或搜集方法): 1.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运用多媒体,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 度统一。课堂的主宰者不是教师。而是学生以主人公的身份去感受、品味。以学生自 主学习为基础,品味感悟为主导,尽展学生的心声。是我们今后教学的一个发展趋 势。 2.开发教育资源,激发课堂。本课在设计的时候,把整篇文章从结构到主题以及 语言特色、美好的祝愿融为一体。便于学生把握主脉,透析内容。要求学生在感悟亲 情的基础上,表达亲情,传递亲情,并生通过三节课关于亲情的学习,已经对爱并不 陌生,也对通过各种文体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有了一定的了解,已具备了一些自主分析 和理解的能力。学生的思维也由感知向感悟过度,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 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情感升华来来获得新的感悟。当然在此过程中,以一些感 性知识作为依托,借助多媒体电教手段加强情感的感染,便于学生理解。且使学生在 品读文本方面有所收获。基于此,本节课按照“层层剖析、梯级感悟、情感升华”来 设计。达到工具性教学和人文性熏陶的双重目的。 评价方法或工具(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将用到哪些评价工具,如何评价以及目的是 什么): 1.小组内自评。组内成员对各自任务的完成情况或对某些问题形成的意见进行评 价,并作修改、补充,最后在组内形成统一意见,班级交流。 2.小组间互评。主要对其他组同学回答问题的正确性、声音、语言表达、情感等 提出评价意见和建议,可以修改、补充,进一步完善。 3.教师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存在问题,提出修改、补充意见和建议。引 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