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第04课新题(含解析)
第 04课 新题 1.(重庆市第一中学 2017 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 题。 儒家对于隐居的态度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积极推销自己的社会理想,这使得孔子和隐士之间产生了很大的距 离,并因此遭到当时隐士(像长沮、桀溺、荷蓧丈人、楚狂接舆等)的嘲弄。他强调社会伦 理关系,尤其强调君臣大义,这种思想和彻底回避社会的隐士思想大异其趣。在参与社会的 层面上,隐居不是孔子的选择。“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 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孔子正是为了“行其义”才积极入世的。 但面对黑暗、混乱的社会政治,孔子认识到一味地进取对于个人非常危险,而且很可能 会损害大义。所以,他提出了一整套的隐居理论作为自己进取思想的一个补充环节。 避祸是孔子隐居理论的最低层次,“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邦有道,则 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都是讲在乱世之中远离政治旋涡,明哲保身。孔子如此强 调“邦有道”“邦无道”,并不仅仅是从消极避祸的角度立论,而是有更深的含义。孔子的 出仕是为了“行义”,如果不能行道,则要停止出仕,否则就会损害道德。孔子主张的隐居 并不仅仅是避祸,而是为了坚守道义志向,这样的隐居是对高尚道德的坚守。在孔子看来, 是否坚守道义是检验品质的试金石,他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这也被孔子视为 评价古代隐士高下的标准。 如果没有隐居,孔子“守死善道”的主张就可能遭到政治阻挠而不能一以贯之。这样看 来,隐居实在是孔子思想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与出仕相辅相成。由此,孔子把人的 一生中出仕和隐居两种基本状态都包括进来,从而把他的道德人生原则一以贯之。他的学生 原宪深明老师这一思想,后来就隐居了。原宪很穷困,但是他认为自己是学道而能行之的人, 并批评子贡。 但是,孔子主张的隐居是有限度的,只回避无道的政治,不回避人类社会。这和后来庄 子的隐居理论很不一样。当长沮、桀溺嘲笑他是避人之士,不是避世之士时,孔子告诉学生 们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里“天下 有道,丘不与易也”有两层含义:第一,如果天下有道,就不出来做事。这和“有道则见” 似乎有矛盾。但是,从隐居能够考验士人的道德节操来看问题,我们就能理解它。天下完全 清平,就无需士人再出来从政,士人应该隐居求志,磨炼自己。但是,“天下有道则见”中 的“有道”还没有达到完全清平,所以还要出仕。故此,两者不矛盾。第二,意味着正是因 为天下无道,才出来改革社会的意思。这似乎和“无道则隐”矛盾,其实也不然。因为在参 与社会的层面上,孔子是坚决入世的,而他的“无道则隐”则仅仅指出仕为官层面。不做官, 依然要参与社会改造。尽管孔子对于在无道时代的隐居作了肯定,但是对于完全逃避社会的 隐居则是不赞同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因为孔子主张隐居要有限度,所以,他只回避无道的政治,而不回避人类社会,这个 庄子很不一样。 B. “避人之士”写作 “避世之士”在隐居上表现出的差异实质是对社会参与、社会责 任承担的差异。 C. 因天下无道才出来改革社会,强调的是对社会的参与、对社会的责任,并不是对“无 道则隐”的否定。 D. 彻底回避社会的隐士也坚守道义,但这种“义”与孔子的“义”相比,在社会性上显 然有所不及。 2.(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 2017 届高三下学期零模测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小题。 地理学在我国常说是“地学”,研究地上的自然环境。后来考虑到“人”的因素,于是 加上“人地关系”。不过,这并不完整,还应加上“人与人”的空间关系。从这个内容上再 来定性,人文地理应属“人学”或“社会”之学,研究“人山”、“人海”组成的社会空间。 在“本国本民族的历史”中,人文地理本十分发达,既有一整套“体国经野”载之典籍 的成熟思路,也有社会纵横表里的实践操作,而历史实际中不由人意的客观呈现,更具琢磨 价值。从理论上说,经过夏商周以及秦汉的长期历史酝酿,在《禹贡》和《汉书·地理志》 中,已然形成了垂范百代的一系列重要人文地理概念。可以说,为在偌大一块地域中安排好 庞大帝国的空间秩序,我们那个时代的祖先既树立了社会地理的“主义”,也解决了社会地 理的“问题”。“主义”就是“九州”、“五服”、“移风”、“易俗”,这是“普天之下”: “问题”则是州、郡、县、乡、亭、里,这是“莫非王土”。需要我们虚怀而勤恳考察的, 当然是古代社会人文的“地理”,即古人如何建州域、物土疆、辨方经野、因人纬俗。 不少学者认为,最早的人文地理是行政地理。中国古代社会每一回在地域上的大幅度变 化(或者“开边三面”,或者“衣冠南渡”),都要求当朝的人士拿出一套办法,或说法, 去解决实际问题或心理问题。所谓内府“版图”、朝廷“大簿”(均为人文地理档案),都 是王朝管理不可或缺的凭“籍”。 还有许多全非制度性的社会地理现象,由社会自己滋生而出,研究起来,更觉贴近事实。 它们虽多发生在县以下的社会里,但规模却可能比县大,甚至连州跨县也打不住,比如教帮、 商帮、匪帮、庙会、山香、市集之类的活动。 文化地理是一个重要的人文地理话题。人类创造文学艺术,离不开大地,李白说“大地 假我以文章”。认识这些文学艺术也离不开大地,俗话说,“不开万卷,不行万里,不能读 杜诗”。我国古时候的所谓“人地关系”,不少都是人地的文化关系,古代士大夫即使面对 的是鸟兽树木、高山流水,“关系”出来的也还是文化,而不是自然科学。 古人记录的博物知识中有不少自然地理的内容,但古代地理之学的主流内容是人文地理。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在传统地理学中,对山水的宏观格局有系统认识,但那些宏观格局是 作为华夏大地的不易骨骼看待,其最高意义是为人文大局规定永恒分野,《禹贡》“九州” 便是一例,僧一行的天下河山“两戒”也是一例,它们叙述的是河山布列,表达出来的却是 人文大局。 中国古代重水利,记叙河渠的书很多,其中有些内容很接近今天所说的自然地理。天然 河流与人工渠道并述,已经说明其本意重在社会水利而不是自然水文。司马迁“观”“望” 过不少河渠湖水,他的感慨是“甚哉,水之为利害也!”(《史记·河渠书》) 最后,试总括一下人文地理学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潜力与实力。就文化思想学问来讲, 人文地理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书,有思想,有价值观,有文学艺术。就治国 平天下的作为来讲,人文地理是古人的一番成就,有尝试,有曲折,有治乱之变 a 就社会的 结构成分来讲,人文地理是社会诸多事物的基本属性,有实体,有层次,有过程,有全国与 地方之区别。几十年来,经老一辈学者的开启,在历史人文地理方面,对全国范围的政区演 变研究、历代城镇规制与区位研究已相当成熟。 (摘编自唐晓峰《人文地理:一门历久弥新的学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代士大夫即使面对的是鸟兽树木、高山流水的“人地关系”,“关系”出来的也还 是文化。由此可见当时整个社会对自然科学的忽视。 B.僧一行提出“天下山河两戒”的地理观念,固然代表了传统地理学对山水宏观格局的 系统认识,但表达的主要内容仍是人文大局。 C.司马迁“观”“望”河渠湖水,发出“甚哉,水之为利害也”的感慨,说明古人兴修 水利重在社会水利而非自然水文。 D.从文化思想学问、治国平天下的作为、社会的结构成分等层面来讲,人文地理学在社 会历史研究中的潜力与实力巨大,这将推动人文地理学历久而弥新。 3.(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 2017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实验班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论述 类),回答小题。 中国人很早便与茶发生关系了。《诗经•谷风》中的“谁谓荼苦,其甘如怡”的“荼”许 多人便认为是“茶”。西汉初马王堆墓葬中的随葬品中即有茶叶。不过两汉以前,茶不是作为 一种饮料存在,而是一种“菜肴”。晋代郭璞为《尔雅》作的注中曾说道茶“叶可煮作羹饮”。 作羹自然少不了油盐酱醋、姜桂葱椒等调料,还要用一些碾碎的米粉勾芡。现在,在某些地 区还有其遗孑存在,如湘西的“擂茶”、陕西的“三炮台”、洛阳的“罐罐茶”等等,这些都 是介于饮料与菜肴之间的。 茶的“文人士大夫化”或说“雅化”是由唐代的“茶圣”陆羽完成的。他的那部《茶经》 不仅总结了前代饮茶的经验并民加以提高与规范化,其中充满了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趣味。这 是世界茶的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茶的著作,是茶的“雅化”的标志,至今仍被全世界的茶人 们奉为经典。唐代主要饮的是饼茶,它由茶叶蒸、捣、拍、焙等方法制成,在煮茶之前还要 烘烤、碾碎,在釜中煮沸而饮。在烹煮和品饮过程中,所用器具也是饮茶艺术的重要组成部 分。陆羽还研制了十分细致考究的二十四种茶具,大都小巧玲珑,可以贮存在一个美观的笼 中,携带方便。使得“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与现在仍在日本流行的茶道类似,当然 那是极富诗意的艺术品。从此饮茶就多了一重意义论述类阅读答案 中国人很早便与茶发生关 系了。《诗经?谷风》中的“谁谓荼苦论述类阅读答案 中国人很早便与茶发生关系了。《诗经·谷 风》中的“谁谓荼苦。在这种情态下,自然会刺激诗人的想象,于是,便产生了著名的卢全 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人饮茶后的感觉竟是“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甚至要乘此清 风遨游蓬莱仙境。 唐代的饼茶还是比较大众化的,虽然一般平民百姓饮的还只是采下晾干即可饮用的散茶。 宋代的饼茶则是特别贵族化的饮料了。尤其是官家监制的,制作时选料严格,其价格超过金 玉,还往往被皇家垄断。朝中大老重臣,每逢年节,才有可能得到朝廷一、两饼的赏赐。平 民饮的散茶,宋代称之为“草茶”。 冲泡散茶,虽然自古就有,但正式风行于元末明初。当时战争消耗大量的生产力,那些 过度奢侈、徒耗民力的龙团凤饼,显然为民众负担不起。明初洪武间,正式停止了让民间供 奉饼茶,改为散茶,日久便成为风气论述类阅读答案 中国人很早便与茶发生关系了。《诗经·谷 风》中的“谁谓荼苦文章论述类阅读答案 中国人很早便与茶发生关系了。《诗经·谷风》中 的“谁谓荼苦”。散茶的兴盛也与文人士大夫审美趣味有关系。他们人生的价值取向是“清”。 《尚书•尧典》上就有“夙夜惟寅,直哉惟清”的教诲。其后清介、清心、清白、清名、清廉 等等,许许多多带有“清”字的价值判断为他们所向往。那么日夜相伴的茶水怎么能是浑浊 不堪的呢?从宋代开始,文人饮茶如无特殊的目的,便很少加其他佐料了。宋代的饼茶也努力 向清澈无色靠拢,而散茶只要茶叶的品质好、采摘及时、加工得法,“清”是完全有保障的。 到了明代,以“清”为特征的茶的风格已经形成。有人说它是“清虚之物”,把品饮茶的 嗜好称之为“清尚”,人们把它看作纯洁的象征。它宜于和人世间摆脱了名缰利锁的“清高” 者相匹配。因为茶是至洁之物,所以要求采摘者、烘焙者以及茶具和水质的清洁;在品饮过程 中也强调环境氛围的清雅、清幽。明代罗察说:“山堂夜坐,汲泉煮茗。至水火相战,如听松 涛,清芬满怀,云光浇激,此时幽气,故难于俗人言矣。”明代特别是明中叶以后有些文人雅 士以“茶人”自称,在园林之内建立茶室。文震亨说:“构一斗室,相旁山斋,内设茶具,教 一童专主茶役,以供长日清谈,寒宵兀坐,幽人首务,不可少废者。”这是在与少数几个知心 朋友品饮时所需要的氛围,它充满了清趣论述类阅读答案 中国人很早便与茶发生关系了。《诗 经·谷风》中的“谁谓荼苦阅读答案。有人甚至提出具有清德之人才配品饮清茶。从这里本 来可以进一步迈进“茶道”之门,但此论终是电光石火,稍纵即逝,没有人认真执行过。 (节选自《茶的演变与风格》,作者王学泰,有删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唐代的“茶圣”陆羽完成的茶的“雅化”体现为茶的制作方法、烹煮和品饮过程中 的器具的细致考究,这使得饮茶就多了一重艺术的意义。 B. 茶道在中国没有出现,和要求过高有关。有人提出具有清德之人才配品饮清茶,而这 些要求不易于实行。 C. 茶并不是一早就作为“至清之物”出现的。茶的种类、饮茶的方式、饮茶的风格在历 史中都经过了一些变化。 D. 宋代士大夫所饮的茶饼和散茶都能做到向清澈无色靠拢,这种以“清”为特征的茶的 风格到明代已经形成。 4.(河北省衡水中学 2017 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帝王排场虚荣政治学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称帝称王,都要讲排场。就是泥腿子翻身, 黄袍加身,称孤道寡,也一样。难怪当年跟陈涉一起刨垄沟的伙计,见了造反的陈涉要惊叫: “伙颐,涉之为王者沉沉!”其实,陈涉这点儿讲究,不算什么,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仪 仗要排出几十里,这边进了王府,那边还在城门外呢! 最能讲排场的皇帝,要数隋炀帝杨广。他父亲杨坚,虽说小舅子鹊巢鸠占,天下取自北 周的孤儿寡母之手,没费刀兵,但却懂得勤俭持家的道理,日子过得相对抠门儿,舍不得吃, 舍不得穿,好不容易挣下个大帝国来,谁想天下落到儿子手里,手脚大得不得了,好像这个 皇帝当起来,就是为了花钱,不,糟蹋钱的。大兴土木,广修宫室,里面塞满了各处来的美 女,自己坐上羊拉的车,走到哪里,随幸哪里的美女。这种把戏,西晋武帝司马炎已经玩儿 过了,隋炀帝一试,也就够了,他要出去走走,让四边的蛮夷之人,见识一下中国皇帝的威 仪。 就这样,隋炀帝在位那些年,每年都要出行,或者游幸,或者巡边,或者督师征讨,每 次都排大阵仗的仪仗,数十里长。队伍里不仅有卤簿、舞乐,而且还有别的皇帝没有的和尚、 尼姑、道士和女冠(女道士),以“四道场”自随,大概是边走边让这些出家人为自己念经 祈福。这一套流毒甚广。直到民国期间,有钱人死了娘老子,大抵还是要安排“四道场”念 经超度,排不出四队人马,就让人看不起。 破落贵族项羽发了,好好的阿房宫不住,立刻要回家,说是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漂亮衣服白穿了,显摆富贵,显摆给家乡人看。无怪乎当时就有人讥笑这个西楚霸王,说是 楚人没出息,沐猴而冠。人家隋炀帝杨广就不这样想,他的排场主要给外国人看。只要巡边, 就一定设法招引边外的胡人来瞻仰汉皇天威。第一个节目,就是参观皇帝的仪仗,第二个节 目,奏九部之乐,演鱼龙之戏,把自家的宫廷乐队和舞蹈队,统统派上用场。最后一个节目, 最惬意,就是皇帝散钱,来者有份,玉帛金珠,毫不吝惜。为了配合皇帝的排场,在哪儿“演 出”,哪儿就得打扫得干干净净,装饰得金碧辉煌,仕女穿上最好看的衣服出来,连车马都 得漆得耀眼锃亮,马头上要扎上花,尾巴要编上辫子。总之,来的外国人只能有一个感觉, 中国皇帝的排场大,中国有钱。 讲究排场的皇帝,在都城接待外宾的时候,更是排场。知道的人,能来看看,都会来, 陆路海路,相望于道。每年正月里,是各国使节和番客集中的时候,因此,皇帝下令,每年 正月十五起,一个月内,都城洛阳,全城街道,路两旁的树上,都要用彩绸结成花球,处处 张灯,昼夜不息,皇城前面的端门街,天天上演百戏,不是后来那种有情节的戏剧,而是杂 耍和杂技,成万的乐者奏乐,丝竹之声,声闻几十里以外,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全城不夜, 钱花得就像流水一样。 当然,排场里面,也有不用皇帝从国库掏银子的好事。为了向外人证明中国的富庶、国 人的好客,隋炀帝还下令,凡是城中的店铺,一律装饰得漂漂亮亮不说,凡是来吃饭喝酒的 番客,任其酒足饭饱,不许要钱。过后皇帝给补偿吗?不给。负担不起了,想要关张,对不 起,不行。借钱也要撑住,否则,有碍国家形象,吃不了,兜着走。只要能换得外人的惊叹、 夸赞,再大的代价,也值。 从来跟国人虚荣心最匹配的,都是外人的表扬,当表扬变成奉承,这边的虚荣也就升了 级,为了得到这种奉承,对于爱虚荣的人来说,花点儿银子,什么时候都是值得的。 (节选自《张鸣说历史·朝堂上的戏法》) (3)下列各句中,对原文内容分析和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 A.民国期间,家里若有父母去世,大部分都要安排“四道场”念经超度,这种恶习就是 源自于隋炀帝讲究排场的行为。 B.只要能换来外人的表扬与奉承,花再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这也是中国皇帝为了满足 自己的虚荣心,在讲究排场方面变本加厉的原因。 C.并不是所有排场的花销,都出自于国库或者皇帝那,过节期间,城中的商铺都被硬性 要求要有华丽的装饰、不得向番客收钱等。因此,是建立在老百姓的痛苦之上的。 D.皇帝下了如此大的本钱来讲排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当虚荣心上升到极点 的时候,也就是他们面临灭亡的时候。 5.(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 2017 届高三第六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 公众对现代诗的认知,一般停留在朦胧诗到海子阶段,越往后越觉得“困惑”。海子之 后的诗歌格局,探索与出轨并行、追新与偏激携手、诗与非诗交叉、有序与混乱重叠。无论 是对西洋诗人的文本引进,还是本土日常诗性的挖掘,写作资源都越来越敞开,呈现出更为 复杂的面貌。反映在诗歌接受上,便出现了“现代诗比古诗更难进入”的不满与控诉,“懂” 与“不懂”的老生常谈再次被提出来。对现代诗的阅读与接受,除了诗歌观念、审美趣味、 教学方法等众多因素牵扯外,我以为被忽略的下述三点,应引起充分的反思。 其一,现代诗是一种新型的“特殊知识”。按照布罗茨基的说法,进入现代诗歌,需要 拥有一套“感官加速器的装置”。这意味着现代诗有它特异的质地以及与其相适配的方法论, 如果不与时俱进,最终只能望洋兴叹,苦无舟渡。有人会说:我也学得几十种现代修辞格, 可是并不灵验呀。这里要提醒的是,熟悉几十种修辞格,并不等于理解掌握诗歌。况且新诗 经过近百年实践,发展积累起许多新元素,说夸张一些叫“日新月异”。这些“特殊知识”, 是古典、域外、现代新诗自身的“小传统”三者的融合与变异,并非传统文学常识与传统修 辞学所能覆盖的。重要的是,现代诗与生命体验、精神、潜意识、情绪、悟性等心理图式有 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科书上“死”的修辞格,尚未转化为活的、有生命的、针对对象的感 悟,即便你掌握再多,也很难得心应手,更遑论那些对基本常识处于半空白状态的人,其尴 尬可想而知。所以,进入现代诗,要从叩响“特殊知识”的门环开始。 其二,现代诗与文言诗是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很多人把现代诗与古诗作为一个“共 同体”看待,但大量实践证明,现代诗在思维、感受、语境、语言等方面已然与旧体诗产生 巨大差异,若死死抱住旧体诗与现代诗这一“共同体”,在传统审美惯性与惰性的驱使下, 把古诗那一套评价鉴赏体系移用到现代诗身上(好一点的略加变通),就必然出现某种方凿 圆枘;而且愈是固执地执行“古今通用”标准,阻抗愈大。“古今一体”的审美绿道通行, 在某些时候(比如遇到早期白话诗)勉强还能凑合,但如果遇到稍微“怪”一点的现代诗, 比如遇到某些超现实文本,势必捉襟见肘。如若遇到更怪诞的后现代诗,简直就不知所措了。 由于现代诗写作更趋于一种个人化的体验写作,讲究自我体验的微妙散发,所以有必要 来一次观念疏通,清除一下误区:不是死死抓住古今诗歌的共通性,而是寻找、发现双方的 差异,从差异中重新审视现代体验的瞬间、碎化、游动,从差异性入手去解读。 其三,文本细读与微观分析是有效进入途径。这就不能不提到英美新批评,尽管新批评 被诟病为内在循环的封闭容器,但在打通文本间各环节上不乏机杼独出。许多新批评的核心 术语都成为现代诗解读的利器,细读与微观分析的方法针对现代诗内部的架构更是十分有效。 一个词的含义,词句之间的精微联系,意象选择、搭配及隐显,上下文关联及言外之意…… 都在细读与微观分析的“分层扫描”之内。读者仿佛是在用放大镜和显微镜阅读诗歌的每一 条纹理,那么,再深厚的漫天雾霭,还能不露出点“庐山真面目”吗? (摘编自陈仲义《读诗就是再做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诗经过近百年的实践,积累了许多新元素,在思维、感受、语境、语言等方面已 与旧体诗大相径庭,因此,解读现代诗的方法也需与时俱进。 B.采用“古今一体”的审美标准解读现代诗,在某些超现实文本面前将难于应付,在怪 诞的后现代诗面前更是不得其门而入,可见“古今通用”的标准是行不通的。 C.解读现代诗时,可以从现代诗与古体诗的差异中重新审视现代体验的瞬间、碎化、游 动,而细读和微观分析是解读现代诗内部的架构的基本前提。 D.细读与微观分析可“分层扫描”现代诗中词的含义、词句之间的精微联系、上下文关 联及言外之意等等,这会让读者面对现代诗时多少读懂些。 6.(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 2017 届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天地之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日月更迭,寒暑交替,万物化育,生生不息。今日异 于昨日,明日又将不同,甚至没有任何一刹那不在变动之中。中国古代的哲人自然而然地接 受了这种可以观察到的变易现象,竭力使自己的日常行为和社会生活规范符合自然变化的规 律,于是“天道”成为“人道”的法则。《周易》在很大程度上是探索如何驾御变化的学说。 《周易》有“经”与“传”两部分。“经”是最早的资料。据说那是周文王被拘禁时所 作的。所以,后来有“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易经·系辞下》) 的说法。所谓“中古”,即指周文王的时代;所谓“忧患”,即指文王为天下人而忧患。 《周易》的主体是六十四卦。每一卦皆由六爻组成,爻有阳爻与阴爻之分。由三爻组成 的基本卦有八个,就是:乾、坤、震、艮、离、坎、兑、巽。有一个简单的口诀是:乾三连, 坤六断,震仰碗,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这八卦即是符号,用以代表 自然界的八大现象,亦即依序是:天、地、雷、山、火、水、泽、风。由基本八卦再两两配 合,就成为六十四卦了。每一卦皆有简单扼要的卦辞与爻辞,这些就构成了“经”的部分。 “经”之外,还有“传”,是最早的注释。“传”有十部分,又名“十翼”(翼为辅助之意), 就是: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关于《十翼》 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孔子的弟子数代相传的结晶,因为其中屡见“子曰”,并且基本立场是 要人进德修业。 太极图中的阴阳鱼,阴鱼的眼睛是白的,而阳鱼的眼睛是黑的,蕴含着“易”的道理。《周 易》的经典思想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绎万物。这些告诉我们, 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在变化的,都有两面性。《周易》的基本原则,正是观察自然规律以安排人 的言行。自然规律是循环不已而永葆生机。因此,人要学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系 辞下》)。古代圣人制作这一部经典,目的是:“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 疑”(《系辞上》),希望能够了解天下人的心意,使大家和衷共济;能够成就天下人的事业, 使大家安居乐业;能够决断天下人的疑惑,使大家充满信心。 《系辞上》有一段话对于《周易》的功能,作了中肯的描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表面看来,人期待得到上天的助佑,但是这个天已经不再保障“绝对正义”。因此,人需要 自求多福,由圣人(异于原来的天子)来设计一套卦象,借着掌握自然界的变化规律,配合 古人一千多年的生活经验所凝聚的智慧,希望由此提供人们明确的指引,使自己“吉无不 利”。而另一方面,则处处提醒人们进德修业是不可或缺的。六十四卦的各“传”,在标志 吉凶时,总是留了一线生机,也就是:不可安于小成,也不必为小祸而失去上进的意志,因 为变化是一直在进行的,只有把握主体自觉的行善要求,以日新又新的德行走向君子的目标, 才是逢凶化吉的上策。于是,原本可能由变化带来的危机,一变而为转机,使人随遇而安, 顺势而行,充分实现生命的创意与活力。 自周初至春秋战国,《周易》即被视为重要典籍。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的两千多年封 建社会,《周易》始终作为“众经之首”而受到尊崇。千百年来,易家辈出,学派林立,著述 浩瀚,学说繁多,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易学。历代哲学家、经学家及思想家大多精通 易学,都程度不同地受到易学的滋养。总之,易学对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国哲学的发展, 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摘选自傅佩荣《哲学与人生》,有删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天道”成为“人道”的法则,与中国古代哲人观察自然变化,进而以其规律规范日 常行为及社会生活的认知与实践息息相关。 B. 大自然因循环不已而永葆生机,人类也应当学会适时变通,方可长久地葆有生机与活 力。 C. 《周易》一书的创作,并非仅仅为了占卜,而是为了给予天下人明确的指引,使大家 和衷共济,安居乐业,充满信心。 D. 从古至今,历代哲学家、经学家及思想家都受到了“易学”的滋养,“易学”对中国 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7.(四川省双流中学 2017 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小题。 唐朝的学校以官办为主。中央设国子监,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官学,为中国古 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唐承隋制,武德元年(618)唐设国子学,学额 300 人,学生皆为 贵族子弟,教师 24 人。贞观元年(627),唐将国子学改为国子监,同时成为独立的教育行政 机构。监内设祭酒一人,为最高教育行政长官,主持政务。下设司业为副,及丞(掌判监事)、 主簿(掌印)、录事。诸学有博士、助教、典学、直讲等学官,掌教学。国子监,下辖六学, 为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唐设这些学校主要招收贵族官僚子弟,也招 收少量平民子弟。由博士与助教等授课,学生称生徒。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传授以九经为 主的儒学经典,按生徒家中官位的高低分级招收。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孙可入国子学,有生徒 三百余人;五品以上官员子孙可进太学,有五百余生徒;四门学兼收五品以下官员及庶民子 孙,生徒多达千人。律学、书学、算学教授实用学问,收纳八、九品官员及庶民子弟,名额 限于十余人。地方设立州学、县学,每校有学生十来人。 学校旨在培养官僚书吏,亦为科举考试服务。名望好的学校保送生徒参加科举考试。科 举制度在唐朝进入了逐渐完备期,分为常举和制举两种。常举每年举办考试,科目有明 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此外还有秀才、道举、童子、一史、三史等科目。常举的 应考举子有两个来源,一是保送的生徒,二是乡贡选拔出来的自学者。应考举子主要集中在 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难度较低。生徒所习儒家经典分为大中小三种: 《礼记》、《左传》为大经,《诗经》、《周礼》、《仪礼》为中经,《易经》、《尚书》、《公羊传》、 《谷梁传》为小经。通三经者,大、中、小经各一;通五经者,大经皆通,余经各一;《孝经》、 《论语》则都要掌握。进士科主要考诗赋和政论,难度高,但其是主要的高官晋身之阶。明 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二,进士科不过百分之一二。时有谚日: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 士。而制举则是临时考试,是为了网罗非常人才,不常举行。因为科举制度比较公平且机会 相等,平民得以晋身,所以成为士族末落、门第消融的起点。 科举制度除外,还有门荫和流外入流两种入仕渠道,门荫即晚辈承接前辈职务。流外入 流指九品以下的官员通过考验,升职为品官。唐初,以此二途入仕的为主流,后来唐太 宗大力推广学府,科举制度逐渐取代九品中正制。唐代教育的普及,削弱了传统世族的特权, 加强了有效的行政管理,扩大了政权的社会基础。盛唐时期,东亚多国遣送其贵族子弟来唐 入学,又将儒家文化传授国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门荫”和“流外人流”是科举制度外的两种人仕途径,在唐初,曾为人仕的主要途 径。 B. 科举制度之所以成为士族末落、门第消融的起点,是因为它能使才华出众的平民有机 会 得以晋身。 C. 科举制度在唐朝得到发展,最终取代了传统的九品中正制,彻底消除了传统土族的特 权。 D. 唐代教育的普及,不仅对唐代社会本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国外也有较大影响。 答案与解析 1.(3)【答案】 A 2.(3)【答案】A 【解析】文段的内容只是强调“文化地理是一个重要的人文地理话题”,选项“文化地理 是一个重要的人文地理话题”无中生有。 3.(3)【答案】B 【解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 观点的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茶道没出现的原因,原文并未说是和要求过高 有关。 4.(3)【答案】D 【解析】D.皇帝下了如此大的本钱来讲排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当虚荣心上 升到极点的时候,也就是他们面临灭亡的时候。根据对原文的理解,本题选项 D 属于曲解文 意中的无中生有。 5.(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 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 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 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考 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题中 C 项“细读和微观分析是解读现代诗内部的架构的基本前提” 偷换概念。 6.(3)【答案】 D 7.(3)【答案】C 【解析】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C程度加深。“彻底消除” 有误,应为“削弱”。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