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6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年高考语文散文分类汇编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 Word 版,请按住 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 合适的观 看比例,点击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可返回目录。 考点 17 散文 一、(2013·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小题。 过 岭 师 陀 我不曾骑过马,对于“马性”是不大了解的。现在巧得很,一匹 马立在暮色苍茫的道上,只等我骑上去。它不停地摆耳蹬蹄,想是已 经饿得发慌。然而要骑上去,便觉得欠一点勇气,——就是说“欠一 点”吧。虽然不晓得“马上威风”,但关于马的传说是知道一点的。 我生长的地方有一句话,道是:“一马三分龙。”马似乎又有几分神 性了,但只说有“三分”,可见并不是龙。我既不憎马也不敬马。 据说马的脾气很大,性子也很暴烈。而望望前面的山,也颇有几 分神秘意味。要走上去的一面,正背着阳光,显得非常晦暗。上到山 顶约有五六里路的样子。山路颇险,倘一个不留神,岂但“翻身落 马”,且要“落山”,将有性命之虞。所以作起“一鞭残照里”的诗 句并不难,难的倒是骑上去,又如何来那么一鞭,何况从没有骑过马的 呢?这时凭空想起不如骑马阅兵了,那定然有一名“马童”将马带牢, 绝不听其发脾气:这气派倒是在画报上看见过。 来接的朋友同随从都已到齐,在马上扬鞭催促了。不便再磨延, 即耸身跨上鞍桥。还好,它并不如我曾料想的那般凶刁,在人将骑与 未骑稳之际猛地向前一撞。我一面暗自感谢马,一面感谢马的主人。 “这马几时也清高起来了?”我说。 马摆了摆头,很斯文,又像对我抗议。 人马一直升上去,是一种既危险又快意的感受。路折转而上,兼 之刚下过雨,脚下那些被磨得秃光秃光的石块,异常滑溜。马像溜冰 似的一面打着滑跌,为防备一失足落向深谷,一面还得跳着“狐步 舞”。蹄声咵咵响着,其雄壮是只有“马赛进行曲”可以比拟的吧。 晚霞发出彩绢般的光,一缕一缕横斜在头顶。人同马打着滑跌, 跳着舞,踏着进行曲渐渐接近彩霞,似乎马一跃身,就可以钻进去。回 望上下,溪谷间腾起茫茫浓雾,此身飘飘然,就如在云端里,觉得当真 要万念俱空似的。骑马登山竟是这样充满诗意,真是想也不曾想到。 但是,这诗境中的人物也不能一直做下去。当将要一脚踏进云端 时,马却停下来了。它知道云端不能驰骋,竟又是这样不通人意。呜 呼! 在这短短的行程中,我知道马与驴不同。倘是驴(不仅刁赖,而且 愚蠢),要决意怠工下来,就一个干脆,将人摔下脊背,算是给责打者的 一点惩罚。而马不然,比驴聪明,它懂得责打是为着要它前进,并非逼 它投崖自尽,所以任怎样处罚,它只是给一个不理。它很斯文地站着, 在鞭下还观赏山景,大“可以充吾师”的。不得已我只好请它上去。 来到山顶,已是暮色垂垂,四周昏暗。 一颗星像水银珠,在西南方光亮得灼灼闪耀。四山绝了飞鸟。最 远处,一座崇峦后面,尚残留着稀微的白光,照耀着积雪的山巅。谷上 弥漫着雾,有黑影在摇动。隐约中树丛下面送来吠声。经年的枯草瑟 瑟作响,山景益见荒凉。风吹得马的鬃鬣翻转来,尾巴顺风飘摆,一缕 一缕似要飞去。马四蹄打颤,迷茫地望着远处,悲抑地摇摇头,又继续 啮食枯草。问了同行者,说是还有十五里的山路要走。 现在回想,题目应作“荒山乘马图”,自己便做做“图”中的主 角,充充“风尘三侠”中的人物,在时下定会受欢迎的吧! (选自《师陀散文选集》,百花文艺,有删改) 1.文中说“它知道云端不能驰骋,竟又是这样不通人意”,你如何理 解?(4 分) 答: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对于此考 点,可从内容上分析其表达的作者情感态度,或从结构上理解其在行 文脉络上的作用。具体来说,要联系语境,前后勾连;结合主题,不忘 中心;关注手法,侧重修辞。 答案:马停下来了是表明要遵从现实,而“不通人意”是作者拟人的 说法,表现出作者对这种情况的无奈。 2.结合文意,分析“我”骑马后所认识到的“马性”。(5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和把握文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依据 题干围绕“马性”这一要求,通读全文,筛选出该信息在原文中的相 关合理句子,再加以提炼。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筛选信息要完整。 答案:清高、斯文;小心而又洒脱、雄壮;聪明。 3.“我”在过岭的三个阶段都有着丰富的心理感受,请结合全文进行 分析。(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和作者情感的理解。首先要理解 题目中“过岭的三个阶段”指的是什么,然后筛选出“我”在文章中 表现心理感受的语句和词语,最后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既危险又快意的感受;觉得当真要万念俱空似的;迷茫。 二、(2013·江苏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4 题。 何容何许人也 老 舍 粗枝大叶的我可以把与我年纪相仿佛的好友们分为两类。第一 类是因经济的压迫或别种原因,没有机会充分发展自己的才力。第二 类差不多都是悲剧里的角色。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 这些人们带着满肚子的委屈,而且还得到处扬着头微笑,好像天下与 自己都很太平似的。何容兄是这样朋友中的一位代表。 他没有一点“新”气,更提不到“洋”气。他的“古道”使他柔 顺像个羊,同时能使他硬如铁。当他硬的时候,不要说巴结人,就是泛 泛的敷衍一下也不肯。在他柔顺的时候,他的感情完全受着理智的调 动:比如说友人的小孩病得要死,他能昼夜的去给守着,而面上老是微 笑,希望他的笑能减少友人一点痛苦;及至友人们都睡了,他才独对着 垂死的小儿落泪。反之,对于他以为不是东西的人,他全任感情行事, 不管人家多么难堪。 怎样能被他“承认”呢?第一个条件是光明磊落。所谓光明磊落 就是一个人能把旧礼教中那些舍己从人的地方用在一切行动上。而 且用得自然单纯,不为着什么利益与必期的效果。光明磊落使他不能 低三下四的求爱,使他穷,使他的生活没有规律,使他不能多写文章— —非到极满意不肯寄走,改、改、改,结果文章失去自然的风趣。作 什么他都出全力,为是对得起人,而成绩未必好。可是他愿费力不讨 好,不肯希望“歪打正着”。他不常喝酒,一喝起来他可就认了真,喝 酒就是喝酒;醉?活该!在他思索的时候,他是心细如发。他以为不必 思索的事,根本不去思索,譬如喝酒,喝就是了,管它什么。他的心思 忽细忽粗,正如其为人忽柔忽硬。他并不是疯子,但是这种矛盾的现 象,使他“阔”不起来。对于自己物质的享受,他什么都能将就;对于 择业择友,一点也不将就。他用消极的安贫去平衡他所不屑的积极发 展。无求于人,他可以冷眼静观宇宙了,所以他幽默。他知道自己矛 盾,也看出世事矛盾,他的风凉话是含着这双重的苦味。 是的,他不像别的朋友们那样有种种无法解决的,眼看着越缠越 紧而翻不起身的事。以他来比较他们,似乎他还该算个幸运的。可是 我拿他作这群朋友的代表。正因为他没有显然的困难,他的悲哀才是 大家所必不能避免的,不管你如何设法摆脱。他的默默悲哀是时代与 个人都微笑不语,看到底谁能再敷衍下去。①他要想敷衍呢,他便须 和一切妥协:旧东西中的好的坏的,新东西中的好的坏的,一齐等着他 给喊好;自要他肯给它们喊好,他就颇有希望成为有出路的人。他不 能这么办。同时他也知道毁坏了自己并不是怎样了不得的事,他不因 不妥协而变成永不洗脸的名士。怎办呢?他只交下几个好朋友,大家 到一块儿,有的说便说,没的说彼此就愣着也好。他也教书,也编书, 月间进上几十块钱就可以过去。他不讲穿,不讲究食住,外表上是平 静沉默,心里大概老有些人家看不见的风浪。真喝醉了的时候也会放 声的哭,也许是哭自己,也许是哭别人。 ②他知道自己的毛病,所以不吹腾自己的好处。不过,他不想改 他的毛病,因为改了毛病好像就失去些硬劲儿似的。努力自励的人, 假若没有脑子,往往比懒一些的更容易自误误人。何容兄不肯拿自己 当个猴子耍给人家看。好、坏,何容是何容:他的微笑似乎表示着这 个。 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 1.“他们是旧时代的弃儿,新时代的伴郎。”请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 作用。(4分) 答: 【解题指南】关于“理解重要语句在表达上的作用”的解题对策,主 要可以从结构和语言两个角度来理解。而结构上,主要是从句子在文 中的位置来考虑;语言上,主要是从修辞、句式特点和标点等三个方 面来考虑。从结构位置及特殊句来看,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开头段:点 题,开门见山,(环境描写)烘托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倒叙、讲故 事、设问)有设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吸引读者的作用,总领全文, 统摄全篇,提纲挈领,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②过渡段:承上启下 (或启下)。③结尾段:总结全文,呼应前文,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 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从语言的角度看,要注意主要修辞手法 的作用及解题方法。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 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 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务必答清:①修辞本身的作用;②结 合句子语境分析。其答题模式为:手法+内容+作用+情感。 【解析】这句话,是对文题的回答,所以是点题;同时引出后面的“何 容兄”,从而引出下文写何容兄的性格特点。 答案:点题;引领全文。 2.文章多处描述了何容身上“矛盾的现象”,请分别从交往、生活、 心理三个方面加以概括。(4分) 答: 【解题指南】此题其实是分析人物形象题,文章虽在语言表达上有些 当时的口语化色彩,与我们相距有点远,但亦是容易读懂的,因而不存 在答题难度。 【解析】本题属于概括题,其要点依据题目提示可在原文中找到答案, 均分布于第二段至第四段中,而且都是作者的评价语(议论性语句), 只是要答出“矛盾”的双方来,所以审题相当重要。 答案:交往:柔顺像个羊,同时硬如铁。生活:不常喝酒,一喝起来就认 真。心理:心思忽细忽粗。外表平静沉默,内心矛盾痛苦。 3.联系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请分析“好、坏,何容是何容:他的微笑 似乎表示着这个”这句话,并说明它表现了何容什么性格特点。(6 分) 答: 【解题指南】首先要明确,此题有两问:第一问是理解语句含意题;第 二问是分析人物形象题。其次审题很关键,回答这两问,题干提示要 联系文中两处画线句理解,其意在给考生以作答的方向或者是暗示。 分析作品人物的性格特征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掌握文章背景与 作者的情感倾向;将人物置于文中的具体事件和特写中去把握;要掌 握规范的答题模式。 【解析】“好、坏,何容是何容”与文中两处画线句,都是讲何容的 性格特点的:第一处画线是言其不妥协,第二处画线是言其不改变, “何容是何容”暗含“坚持自我”。而“他的微笑”则是讲其能坦 然面对一切;对于“好、坏”,“何容是何容”,则还含有“置之不 理”之意。能抓住这些或明或暗的信息,便可得出答案。 答案:不管别人如何评价,何容都坦然地展示个性。性格特点:坚持自 我,不妥协、不改变。 4.“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探 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6分) 答: 【解题指南】这类题目中所选的句子一般是文中的中心句、点睛 句、过渡句、矛盾句、描写句、抒情句、修辞句、哲理句等。探究 句子内涵时,既要有抽象的表达,也要有具体的结合内容、主题的品 析,要探究出句子的生动美、韵律美、内蕴美。探究内涵时,还要注 意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纵观全篇,从整体上去分析、理解,注重上下 文的联系,依文释词,依文解句。 【解析】探究句子的内涵,首先要考虑句子的含意,而后要考虑作者 的情感态度、写作意图。 答案:①说明朋友是何容精神和情感的寄托。②表露出作者对何容的 理解、认可之意。③表明作者也是像何容这样的人。④暗示了何容 对时世的失望。 三、(2013·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樱 桃 黄 裳 ①富春江沿岸的几座县城,富阳、桐庐和上游的白沙(建德),几 乎没有例外都有一条沿江的长街。主要的商业店铺就都集中在这 里。一些行政机关和民居大抵都坐落在长街后面。有时江岸连山,没 有多少发展余地,新兴的建筑只能向长街侧边扩展,有时还免不了要 上山。这一格局,恐怕是一切沿江城市的通例。 ②桐庐的街,从公路车站开始,一直向东伸展开去,迤逦行来,约 有二三里远近。从八十年代新建的百货公司大楼、电影院,到五十年 代以来陆续修建的商店、机关,还有更早的、三五十年、百把年前留 下的老屋,杂然并陈地对峙在长街的两侧。这些时代脚步留下的痕迹, 它们的新旧比例、建筑规模与风貌的对比,说明本来是迂缓前进的步 伐显然是一天天加快了,尤其近两三年来是如此。前年到这里来时还 没有看到踪影的电影院,就是披着八十年代的新装新出现的“娇 客”。从簇拥在门前广告栏边人群的脸上,可以看到兴奋、专注的神 色。他们中间有小孩子,也有中年人;有城镇居民,也有进城来挑着担 子的农村男女。 ③这样一个中小县城居民的文娱生活,竟是出人意外的丰富。两 三年前在山上的大会堂里,我看到过金华婺剧团演出的广告;现在是 浙江绍剧团在那里上演《火焰山》,是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票 价是三角、四角、五角。好像比婺剧稍高一些。此外,桐庐越剧团在 上演《啼笑姻缘》,票价是一角(童票)到三角。一家旅馆“桐江饭 店”里还开设了评话人的书场,长街上新增设了旅游局的宣传栏。这 个局也是最近才出现的,就在南面长街尽头的城隍庙旧址里,门前有 一棵几百年树龄的老樟树。城隍庙不在城市中心,竟被挤到边远的角 落,无疑也说明了这个依江傍山的山城的特色。桐庐三个著名的旅游 点是桐君山、钓台和新发现的“瑶琳仙境”。这个古老的地下迷宫 几年来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旅游者,就在我们来到桐庐的当天,听说就 接待了五千名游人。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对比之下,前两处就要冷 落得多,不过我觉得论山水之美和历史气息,还是这两处有更多的吸 引力。 ④到桐庐的当天下午,我们踱过长街,来到“渔梁渡口”,乘渡船 到了桐君山下,接着又登了山。这山,比起两年前初访时,也已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登山的石级铺好了,桐君祠也正在重新整修。两三位上 了年纪的木工师傅正在大殿里细心地雕刻着镂空的“雀替 ① ”,殿内 一角堆着樟木的板材,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这些装在外檐梁柱尽头的 纯装饰性构件,被木工灵巧的双手雕成了镂空的人物亭台花样,有几 只已经加上了金碧斑斓的重彩,繁缛极了也美丽极了。殿中的桐君像 还是白垩 ② 的,两侧悬着一副新雕成的抱柱对联,是从山东来的老书法 家孟庆甲的指书。这可能是一副原曾有过的旧联: 大药几时成,漫拨炉中丹火。 先生何处去,试问松下仙童。 ⑤桐君,是古代一位采药的老人,住在山上。药,总是采了来给人 们服用的,所以老百姓记得他。不过他却不大喜欢回答人们的问讯, 终于连名字也没有留下。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在传说中却变成了 一位道士,像老君那样的“仙人”了。人们还指给我看他日常静坐在 树荫下的桐树。这树就在祠后的山崖旁边。据说那株古桐早已枯死, 现在的桐树是从原来的树根上生发出来的,亭亭地也已有了十多丈 了。 ⑥等我们走下山来,渡过江去,重新踏上长街,已是傍晚时分了。 街上的摊贩早已散去,只剩下一位老年农妇还坐在路边的石级上在等 候顾客,她身边放着一只编织精巧的半旧竹篮,手里拿了一杆小秤。 走近去时,我惊喜地发现篮里满盛着一颗颗晶莹如珍珠的樱桃。真的 已经很久没有吃到樱桃了,这种果子在城市的水果店里是难得看见的, 它的产量少,时令短,又经不起久藏,难怪不易发现它的踪迹。它似乎 只出现于词人的笔下,“樱桃落尽春归去”引来了李后主的叹息;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也是作为“流光容易把人抛”的论据提出来 的。词人好像无例外地一致惋惜春光的短暂,千方百计地想留它下来, 看见檐外蛛网上的落花瓣,敏感地发现蜘蛛竟也是自己的同志,也在 进行无效的挽留春光的努力。在他们看来,樱桃的出现,简直就是春 去的信号。其实又何必如此呢?晚春以后紧接着就是初夏,这才是更 为丰富、坚实、健旺、充满了生机的季节,也是人类努力工作的季 节。 ⑦齐白石为荣宝斋画过一幅诗笺,一只高脚水晶盘里,满满盛着 鲜红的樱桃,每只晶圆的颗粒上都缀着一根细柄。真是一片火红,饱 满地孕育着势将迸裂喷发的生命的力。老画家给了樱桃崭新的解释, 在他看来这应该是象征着未来更大更多收获的信息。不能不佩服齐 白石的见识与魄力,他的笔一下子就扫尽了多少年来围绕了樱桃凝聚 着的悲叹、哀愁的气氛。他在画幅上角的题词是“女儿口色”,一下 子竟从樱桃联想到女孩子的朱唇上去了。 ⑧老太太篮里的樱桃,并不全是红的,有些还带着浅绿嫩黄的奶 白色,也许是品种不同,或尚未完全成熟。不管这些,我们买了一大捧, 一面走一面吃,有的还带着微酸,甜味也是淡淡的。就这样边走边吃, 再走近那棵古老的香樟时竟自全部吃完了。 一九八二年五月十七日 (选自黄裳《过去的足迹》) 【注】①雀替:中国传统建筑中横梁与立柱相交处的托座。②白 垩:石灰岩的一种,白色,可用作粉刷材料。这里指用白垩粉刷塑像, 为上彩做准备。 1.根据②~⑤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6分) (1)②③两段写了“近两三年”桐庐当地的变化,请概括这些变化。 答: (2)从④⑤两段看,桐君山的历史气息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答: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1) 桐庐当地的变化,抓住关键句“说明本来是迂缓前进的步伐显然是一 天天加快了”“从簇拥在门前广告栏边人群的脸上,可以看到兴奋、 专注的神色”“这样一个中小县城居民的文娱生活,竟是出人意外的 丰富”“长街上新增设了旅游局的宣传栏。这个局也是最近才出现 的”,加以概括即可。(2)抓住关键句“桐君祠也正在重新整修” “两三位上了年纪的木工师傅正在大殿里细心地雕刻着镂空的‘雀 替’”“两侧悬着一副新雕成的抱柱对联”“他在传说中却变成了 一位道士”,加以概括即可。 答案:(1)新建筑陆续出现,人的精神面貌转变,文娱生活更为丰富,旅 游业快速发展。 (2)古老的建筑、精美的传统雕刻,留传的、富有诗意的抱柱对联,悠 久的、引人向善的民间传说。 2.第⑥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 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 术的能力。“作用”应该从内容与结构两个角度分析。内容上,引用 诗句,增强了文章的文化气息。结构上,转入对樱桃寓意的阐发,为下 文樱桃新的寓意埋下伏笔。 答案:①转入对樱桃寓意的阐发。 ②为樱桃新的寓意做衬托。 ③增强了文章的文化气息。 3.文章以“樱桃”为题,但后三段才集中写“樱桃”,这样安排的原 因是什么?(6 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后三段,首 先写游览桐庐,走下山,遇到老年农妇。其次,在叙述游览桐庐县城等 基础上,借樱桃来阐发人生思考。另外,后三段集中写“樱桃”,起到 升华主旨的作用。 答案:①按照游览顺序依次展开,行文舒徐自然。②在前五段叙述社 会生活变化的基础上,借樱桃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思考,丰富文章内 涵。③后三段从不同层面揭示樱桃寓意,升华文章主旨。 4.第⑦段称赞齐白石的“见识与魄力”,其实,作者当时根据自己对 社会发展变化的观察与思考写成的这篇文章,同样显示了他的“见识 与魄力”。请结合文本,从两个方面谈谈作者的“见识与魄力”。(8 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 人文精神的能力。首先通览全文,明确文章的主旨,其次明确题目的 要求:作者当时根据自己对社会发展变化的观察与思考写成的这篇文 章,同样显示了他的“见识与魄力”,抓住“社会发展变化”这个关 键词。再次,明确答题方向,可以从社会发展变化、改革发展前景、 百姓精神文化需求、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被赋予新的内涵等角度分析, 注意结合文本,忌脱离文本空谈。 答案:(1)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发现和积极肯定显示了作者的见识 与魄力。作者通过对桐庐长街变化的观察,敏锐地感受到时代前进的 脚步;并通过对桐庐风貌的描写,赞美与肯定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 (2)对改革发展前景的信心和期待显示了作者的见识与魄力。作者笔 下的樱桃,虽未完全成熟,甜味也只是淡淡的,但还是让作者欣喜:樱 桃“饱满地孕育着势将迸裂喷发的生命的力”,预示着未来更大更多 的收获,作者对此抱有坚定信心。 (3)对百姓精神文化需求的洞察和关注显示了作者的见识与魄力。改 革开放之初,人们更多关注物质生活的进步与变化;而作者却从影院 前人群兴奋、专注的神情,景区内游人激增的现象中,洞察到百姓对 精神文化生活多样化的渴求。 (4)大胆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显示了作者的见识与魄力。作 者赋予在古诗词中象征惜春的“樱桃”以新的寓意,再借品赏齐白石 的画丰富其内涵,以此体现一种积极奋发的人生态度,讴歌当时那种 坚实、健旺,充满生机的时代精神。 (5)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关注与思考显示了作者的见识与魄力。对桐君 山历史气息的描述,对桐君祠重修的肯定,表现了作者对改革开放之 初文化遗产传承问题的关注;同时,对这些景点被游客冷落的现象,作 者也流露了些许遗憾。 四、(2013·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瓦 王剑冰 ①瓦是屋子上面的田地,一垄一垄,长满了我的怀想。离开好久 了,怀想还在上面摇曳着。 ②我不能进入瓦的内部,不知道瓦为什么是那种颜色。在中原, 最黄最黄的土烧成的瓦,也还是瓦的颜色。 ③瓦完成了我们的先人对于土与火的最本质的认知。 ④当你对瓦有了依赖的时候,你便对它有了敬畏。在高处看,瓦 是一本打开的书。我拆过瓦,屋顶搭下来的长板上,瓦像流水一样滑 落,手不敢怠慢,一块块像码字样将它们码在一起。 ⑤屋子一直在漏。雨从瓦的缝上淌下来,娘要上到屋子上面去。 娘说,我上去看看,肯定是瓦的事。雨下了一个星期了,城外已成泽国, 人们涌到城里,挤满了街道的屋檐和学校走廊,后来学校也停课了,水 漫进了院子。我说娘你要小心。娘哗哗地踏着积水走到房基角,从一 个墙头上到房上去。我站在屋子里,看到一片瓦在移动,又一片瓦动 过之后,屋子里的“雨”停止了,那一刻我感到了瓦的力量。 ⑥鳞是鱼的瓦,甲是兵的瓦,娘是我们家的瓦。 ⑦风撞在瓦上,跌跌撞撞地发出怪怪的声音。那是风与瓦语言上 的障碍。风改变不了瓦的方向,风只能改变自己。瓦的翅膀在晚间巨 大的空间飞翔。 ⑧屋不嫌瓦丑,屋子实在支撑不住了,将瓦卸下,做好下面的东西 再将卸下的瓦盖上去。瓦是最慢的事物,从第一片瓦盖上屋顶起,瓦 就一直保持了它的形态,到机器瓦的出现,已经过去了两千年时光。 ⑨我一直不知道由土而成为瓦,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叫做 瓦的物质,竟然那么坚硬,能够抵挡上百年岁月。瓦最终从颓朽的屋 顶上滑落,在地上落成一抔土,那土便又回到田地去,重新培养一株小 苗。瓦的意义合并着物理和化学双重的意义。 ⑩在人们走入钢筋水泥的生活前,瓦坚持了很久,瓦最终受到了 史无前例的伤害。 ⑪一个孤寡老人走了,仅有的财产是茅屋旁的一堆瓦,那是他多 年的积蓄,每捡回一片较为完整的瓦,他都要摆放在那里,他对瓦有着 什么情结或是寄望?他走了,那堆瓦还在那里等着他,瓦知道老人的心 思。 ⑫邻家在瓦上焙鸡胗,瓦的温度在上升,鸡胗的香味浮上来,钻进 我的嗅觉,我的胃里发出阵阵声响,鸡胗越发黄了起来,而瓦却没有改 变颜色。瓦的忍耐力很强。 ⑬下雨了,我顶着一片瓦跑回家去,雨在地上冒起了泡泡,那片瓦 给了我巨大的信心,我快速地跑着,我的头上起了白烟,闪电闪在身 后。 ⑭瓦藏在草中。一坡萎顿又复生的草,一片不再完整的瓦,不知 道谁将它遗失,它一定承受过很长的岁月,没有可去处,不在这里又会 去哪里呢?草里埋着各种形态的瓦。这是一个废墟。我看到了瓦下面 的时光、欢乐甚至痛苦。 ⑮一片瓦在湖上飞。水上起了波澜,波澜变成花朵,瓦沉在花朵 下面,等待重新开花。 ⑯一条狗衔着一片瓦跑过来。不知道狗对这片瓦有什么情愫,难 道它认得这瓦或这瓦的主人? ⑰我不知道瓦的发音是如何出现的。瓦——,我感到那般亲切。 好久听不到这种亲切了,或以后愈加听不到这种亲切了。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作品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文章开篇运用比喻,引出“我”对瓦的怀想。“长满”形象地写出 “怀想”的丰富,“摇曳”写出了“怀想”的不时浮现。 B.第④段说“瓦是一本打开的书”,既形象地写出屋顶上“瓦”的形 态,也为下文叙写瓦在人们生活中的种种作用张本。 C.第⑤段描写“娘”在雨中修复屋顶这一细节,意在抒发“我”对 “娘”的感激之情,表达“我”对“娘”的深切怀念。 D.第⑦段说“风改变不了瓦的方向”,突出了瓦坚定不移的品性; “瓦的翅膀在晚间巨大的空间飞翔”,写出了瓦的灵性。 E.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出了瓦的朴实无华与充满力量,启迪 人们应该像瓦一样脚踏实地,充实自我,有所贡献。 【解题指南】本题涵盖面广,涉及内容、手法、语言等方面。除 E 项 是考查整体表现手法外,其他选项都指向具体的语段,需要我们全面 分析选项,落实相关文段,放眼全文脉络,慎重确定答案。 【解析】选 CE。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分析理解能力。C 项,偏离了 本文主旨,娘在雨中修复屋顶,是为了突出瓦的力量。E 项,把本文的 构思手法定位为“托物言志”有失偏颇,文章形散神聚,紧扣“瓦” 而又不拘于“瓦”,既有讴歌赞美,也有伤感担忧,而且说启迪人们 “脚踏实地,充实自我,有所贡献”,也有些偏狭和拔高。 2.“鳞是鱼的瓦,甲是兵的瓦,娘是我们家的瓦”这句话在文中有何 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重要语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我们应 从以下角度入手:句子所在位置、句子所用手法、句子的表达方式、 句子的组成结构。 角 度 分 析 功 能 位 置 第⑤段之后, 单独成段 总结第⑤段 手 法 博喻 “鳞”之于“鱼”,“甲”之于“兵”,“娘”之于 “家”,都是“瓦”,突出强调“瓦”的保护作用 表 达 方 式 抒情 表达依赖与敬畏之情 组 三个分句并 并列铺排,突出强调 答案:①结构上,收束上文,点明瓦的保护功能。②内容上,强调瓦对 人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表达了人们对瓦的依赖与敬畏之情。(意思对 即可。) 3.请根据文本,探析“我看到了瓦下面的时光、欢乐甚至痛苦”这句 话的含意。(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我看到了 瓦下面的时光、欢乐甚至痛苦”这句话揭示了这篇散文的主旨,彰显 了作者的主要情绪。从全文看,“在人们走入钢筋水泥的生活前,瓦 坚持了很久,瓦最终受到了史无前例的伤害”一句把全文分割为两部 分,这两部分分别照应“欢乐”“痛苦”。 答案:①(客观方面)对于土与火的结晶,先人早就有了认知;在漫长的 岁月中,瓦已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②(主观方面)人们在生活中 对瓦有着复杂的感情:既赞美瓦的无私,感激瓦带来的快乐,也为瓦即 将被取代而伤感难舍。(意思对即可。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亦可。) 五、(2013·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20 分) 牛铃叮当 李清明 ①水乡多水牛。 成 结 构 列,由物及人 ②从我记事开始,一直到成年走出水乡,多以水牛为伴。不但假 期要整天放牧水牛,即使上学了每天也带上镰刀和竹筐,放学的路上 割上满满一筐青草,回去喂养水牛。 ③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我们水乡,可谓是一方水土养 一方牛。洞庭湖多年淤积的湖洲上围垦成水乡一个个垸落,湖汊内 港、沟渠水塘星罗棋布,到处长满茂盛的芦苇、青草和野蒿,这些都 是水牛们上好的饲料。水牛生命力强,容易饲养。春、夏、秋三季均 以自然生长的草蒿为食;到了万物枯萎的冬日,每天也只需一捆干草 便能果腹。 ④漫长的农耕时代,水牛一直被视为农家的命根子。从牛犊学会 走路的那天起,它的脖子上便被精心挂上一串铜制的铃铛。农忙季节, 水牛可用于犁田、耙田;农闲时分,水牛能帮助拉磨,碾压菜籽、稻谷, 以便得到食油、大米。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村里就购买了东方红 牌拖拉机,还配备了犁、耙等成套的耕田机械。没承想几吨重的“铁 牛”开进农田却经常陷进淤泥中,有时淹得只看见顶部的烟囱,最后 还得用十头八头水牛合力,才能“拖拉”出来。 ⑤水牛天生就能游泳,还是长距离泅渡的高手。水浅处水牛游得 很慢,一边游还一边不忘啃食水中的荷叶、蒿草和野生水稻;一旦游 到水深处,它便变得特别快捷,一边用力划动四肢,一边高高抬起头角, “嗯呀——嗯呀”十分得意地叫唤不停。夏天,水牛成了我和一班好 伙伴最好的“游泳老师”。跟着水牛学游泳,我们先是用柳条鞭子将 水牛赶至河里,双手死死地拽住牛尾巴,待水牛飞速抢渡时,再使劲用 双脚拍击水面。不消两日,我们便掌握了“牛刨”“蛙泳”等全套的 游泳本领。 ⑥与水牛朝夕相处,我们也摸透了它温和、驯良的习性。只要你 往牛头前一站,哪怕它正在吞食草料,也会赶紧把头一低,让你攀住牛 角,爬到它背上。待你坐好,水牛还不忘摆动头角,“嗯呀——嗯呀” 撒娇般地叫唤几声,牛铃也会“叮当——叮当”地响个不停。骑在牛 背上的我们,头上扎着柳条帽,腰间别着把弹弓,右手高高扬起柳条鞭 子,活像一个个舞剑骑马、披挂出征的大将军。 ⑦别看水牛平日温驯,一旦打起架来却异常勇猛,尤以处于发情 期的公牛为甚。当攻击开始时,公牛们双眼通红,抵足弓背,头缩至前 腿中间,亮出尖尖的双角,冲撞挑击。一时间,牛铃骤响,沙飞石跳,响 声震天。这时,只有将干草燃成的火把投掷到牛头角力处,方能将它 们分开。 ⑧终于,水牛老了。连田也耕不动的水牛,静静蹲在牛栏中,等待 自己大限的到来。因为害怕掉膘,乡亲们往往会提前宰杀水牛。被牛 绳绑囚在树下的水牛,看到屠夫磨刀霍霍,都会掉下一颗颗好大好大 的眼泪,似有深深的不舍和无限的悲戚。想起水牛这一辈子所求最少, 干的却是最苦最脏最累的活,站在一旁的我们不禁泪眼模糊。 ⑨现今的水乡,早已不用水牛精耕细作,而是直接向稻田抛撒谷 种,等天收粮,靠天吃饭。放眼望去,湖洲上唯有水草疯长,久而久之 便成了放养水牛的天然牧场。春天里,不再耕田的水牛被赶至牧场, 脖子上换上了刻有记号的新铃铛,直到冬天才各自牵回。一起牵回的 还有傍着公牛母牛的新生牛犊。牛犊的认领沿用的是乡里的老规矩: 将各家的大牛小牛赶至一处,看哪头牛犊跟谁家的大牛走,哪头牛犊 就算是谁家的。 ⑩如今,利益的驱动让这样的老规矩开始面临挑战。由牛犊引发 的纠纷,每有耳闻。曾有相邻的两家因争六条小牛而互不相让,甚至 对簿公堂,一家甚至提出要用船装着大牛小牛去省城做“亲子鉴 定”。自然,鉴定最后平息了纠纷,但花去的鉴定费、差旅费和诉讼 费加起来远远超过几头小牛的价值,这一时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最 多的黑色幽默。 ⑪打那以后,水乡的水牛们大都由放养改成了圈养。岁月流逝, 牧童牛笛仿佛一夜之间成了绝响。没了广阔湖洲茵茵绿草的映衬,少 了骀荡和风的吹拂……牛铃依旧叮当,但总觉得少了往昔的悦耳与悠 扬。 (本文有删改) 1.第四段中“铁牛”“拖拉”加上引号,有什么特别用意?(3 分) 答: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将引号的作用与文本阅读结合起 来。 【解析】回答用意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这样写的目的、好处,在文 章结构上的作用等。给“铁牛”和“拖拉”加上引号能起到强调的 作用,在内容上和水牛形成对比。 答案:①起强调的作用,旨在引起读者的注意。 ②“铁牛”与水牛形成对照,突出拖拉机被“拖拉”的尴尬,有揶 揄、幽默的意味。 2.赏析第五段中画线句。(4分) 答: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可套用“通过……,表现了(刻画了)……,揭 示了(点明了)……”的格式。 【解析】画线句子写出了水牛在水中的表现及“我”和小伙伴们的 表现,注意一系列的动作描写。 答案:①通过动作(“划动”“抬起”等)描写和神态(“得意地叫 唤”)描写,以及在水浅处、水深处不同游泳姿态的对照描写,形象刻 画了水牛善于游泳的习性和生命的灵性。 ②通过动作(“赶”“拽住”“拍击”等)描写,生动表现了“我们” 自由嬉戏的天性以及与水牛的亲密关系。 3.作者为什么把牛犊引发的纠纷称作“黑色幽默”?(3 分) 答: 答案:①利益的争夺与得不偿失的结果形成反差,产生讽刺性的喜剧 效果。 ②追逐利益的现实与古老的乡村传统相冲突,折射出时代变迁带来的 无奈。 4.文中多次写到“牛铃”,有什么艺术效果?(5 分) 答: 【解析】解答此题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思考。结构上,“牛铃” 在题目中出现过,文中的“牛铃”应和题目呼应;文中多次出现可作 为线索,贯穿全文。内容上,作者对水牛充满了美好的回忆,“牛铃” 作为水牛的符号,也寄托着作者美好的情感,更是表达感情的载体。 答案:①呼应题目,点明文旨。②作为线索,使全文结构更加紧凑。③ 形成背景旋律,增添了感染力。④构成象征,承载了农耕时代的情感 与记忆。 5.简要概括本文主旨,并谈谈你的感悟。(5分) 答: 【解题指南】谈感悟应从两个方面回答:(1)本文表达的感情主旨;(2) 阅读本文生发的感慨。 【解析】第一问,文章第①~⑧段表达了对淳朴乡村的眷恋和热爱,第 ⑨~⑪段则对即将消失的美好表达一种惋惜、惆怅。第二问,言之成 理即可。 答案:①本文主旨:表达了对淳朴、诗意乡村的眷恋,以及对田园牧歌 图景消逝的怅惘。 ②随着经济的发展,古老、淳朴的乡村文明正在衰落,我们应该在发 展经济的同时,注意保护传统文化,因为这是我们的民族之根。 六、(2013·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 题。 未 婚 妻 (法)奥 杜 度过了几天假期之后,我要回巴黎了。 当我走进车站,火车已挤满了旅客。我发现靠近车门坐着的旅客 旁边,有一个空座位,但上面放着两个大篮子,里面的鸡和鸭把头伸在 篮子外面。 我犹豫了好一会之后,决定走进车厢。我说,很对不起了,让我来 把篮子移开。可是一位穿着工作服的农民对我说:“小姐,请等一等, 我就把它们从这里拿开。”当我把放在农民膝上的水果篮子提在手 中时,他轻轻地把两篮家禽塞在凳子下面。 我坐下以后,坐在对面的旅客问农民是不是把家禽带到市场上去 卖。农民回答说:“先生,不是的。后天,我的儿子就要结婚,我把鸡 鸭带来送给儿子。” 他脸上显出幸福愉快的神情。他看了看周围的人,仿佛要向所有 的人表达自己的快乐。另外的旅客都留心倾听,他们听了之后都感到 很高兴。只有一个老媪是例外,她占了两个人的座位,枕着三个枕头, 正在叱骂拥塞在车厢中的农民。 火车开动了。刚才说话的旅客开始阅读报纸,这时农民对他说: “我的儿子在巴黎,他是一家商店的职员,将和一位小姐结婚,她也是 一家商店的职员。” 这个旅客把已经打开的报纸放在膝上,问道:“未婚妻美丽吗?” 农民说:“不知道,我还没有见过她。” 这个旅客有些惊讶,又说:“真的吗?假如她长得丑,使你不喜欢, 将怎样办?” 农民回答:“这种事情可能发生,但我相信,她会使我们喜欢,因 为我们的儿子很爱我们,他不会娶一个难看的妻子。” 农民的妻子又补上一句:“再说,既然她使我们的儿子腓力普喜 欢,她也会使我们喜欢的。” 农民的妻子转过身来向着我,我看到她一双柔和的眼睛中充满着 微笑。 她想知道我是否也去巴黎,当我回答说也是去巴黎时,这个旅客 就开玩笑了。他说:“我打赌,这位小姐就是未婚妻,她是来迎接她的 公公婆婆而没有介绍自己使他们认识。” 所有的眼睛都向我注视,我羞得面红耳赤,这时农民夫妇同声说: “嗳!真是这样的话,我们将非常高兴。” 我向他们说明这完全是误会。可是这个旅客提醒他们,说我曾沿 着火车走过两次,好像我是尽力找认什么人;又说我在登上车厢前是 多么犹豫迟疑。 所有的人都笑起来,我在困窘中解释说,这个座位是我能够找到 的唯一的座位。 农民的妻子说:“这没有什么关系,你非常使我喜欢,假如我们的 媳妇能像你那样,我将多么高兴。” 农民接着说:“是啊,我们的媳妇最好能像你。” 这个旅客对于他自己的这番笑话感到得意,他带着开玩笑的样子 看了我一眼,对农民夫妇说:“你们相信我没有弄错。当你们到达巴 黎时,你们的儿子会对你们说:‘这位就是我的未婚妻。’” 他说完后,放声大笑一阵,便开始专心读他的报纸了。 过了一会儿,农民的妻子完全转身向着我,她在她带来的篮子底 层找寻一会儿,拿出了一块煎饼。她一面请我吃煎饼,一面对我说,这 煎饼是她今天早晨亲手做的。 我辞谢了她的好意。接着,她又请我吃一串葡萄,我不得不接受 了。 当火车在一个站停下时,我很难阻止农民下车为我购买一杯热的 饮料。 我看到这一对好人一心爱着他们儿子所选中的未婚妻时,自己因 不是他们的媳妇而感到遗憾。他们的爱情使自己觉得多么温暖。我 是孤女,从未见过父母的慈容,而和我一起生活的人,谁都对我漠不关 心。 我惊异地看到他们的眼光时时注视在我身上,好像他们是在爱抚 我那样。 到达巴黎时,我帮助他们把篮子从车上搬下来,并领他们向出口 处走去。 我看到一个身材高高的青年向他们扑过来,用双臂抱着他们,我 就稍稍离开他们远一些。他热情地吻着他父亲,又吻着他母亲。 他们在前面走,我在后面跟着。 他像他父亲,一双眼睛鲜明快乐,笑声爽快而响亮。 外面,天几乎全黑了。我撑起大衣的领子。我落在他们后面,稍 离开他们几步路。这时,他们的儿子去雇一辆车子。 农民爱抚着一只美丽的花母鸡的头,对他妻子说:“假如我早知 道她不是我们的媳妇,那么我早就把这只花母鸡送给她了。” “是啊!假如我早知道……” 农民的妻子向着已走出车站的长长人群做手势,眼睛望着远处说: “她已随人群走了。” 正在这时,他们的儿子已雇到一辆车子回来了。他看起来长得身 强力壮,性情温和,我想他的未婚妻一定是很幸福的。 他们的车子消失在黑暗中,于是我沿着每一条街道慢吞吞地走 去。孤零零的我不由自主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我已二十岁了,还没有一个人来向我谈过爱情。 (选自《世界名人散文精选》,百花洲文艺 2010 年版。有删改) 1.“看报纸的旅客”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 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设题点是人物在文中 的作用。第一点,从文中人物关系来考虑,此文人物很简单,而这位看 报纸的旅客一句玩笑的话引起了农民夫妇对“我”的热情,把“我” 与这对农民夫妇联系在一起。第二点从对情节发展来考虑,有了这位 旅客的话,才有了农民夫妇对“我”的误会和“我”对他们一家的羡 慕,所以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答案:①从情节发展的角度看,他的“玩笑”引起农民夫妇对“我” 身份的误会,从而推动情节发展;②从人物关系的角度看,他是一个穿 针引线式的人物,把“我”与农民夫妇、“未婚妻”联系起来。 2.作品运用了对比手法,请列举人物对比的两个例子,并分别谈谈其 艺术效果。(5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赏析能力,因为题干已经给出了“对 比”,所以难度不大。对比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 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做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此文中农民夫妇的热情,“我”明明知道自己不是他们的儿媳还是尽 力帮助他们,“看报纸旅客”的善意的玩笑,都是那么善良,而老媪蛮 横霸道。农民夫妇那么善良,对儿媳那么好,而孤苦伶仃的“我”只 是误会的儿媳,他们的儿媳多么幸福啊。这些都是人物之间的对比。 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人物的性格特点,突出人物的善良, “我”的孤单,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答案:①老媪与农民夫妇形成对比,老媪的自私、冷漠更加凸显农民 夫妇的善良、热情;(或:老媪与其他旅客形成对比,相互映衬,表现出 老媪的冷漠和其他旅客的热情) ②“我”与未出场的“未婚妻”形成对比,“未婚妻”的幸福,突出 了“我”的孤苦处境。(如答案不在以上要点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3.文中两处画横线的文字对农民夫妇的描写,表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 特点?后一处文字对深化作品主题有何意义?(6 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通过人物描写概括人物性格的能力。通过我对农 民夫妇从篮子底层拿煎饼,请我吃葡萄,为我购买一杯热的饮料,很容 易就概括出农民夫妇纯朴、善良、慷慨的性格特点。第二问考查人 物形象对“表现主题”的作用,这一问指向性很明确,化解了误会以 后,农民夫妇照样表现出对“我”的关爱,说明农民夫妇对“我”的 爱并非局限于家庭亲情,而是一种人间真情,这样就深化了作品的主 题。 答案:①这两处描写表现了农民夫妇纯朴、善良、慷慨的性格特点; ②后一处文字在描写农民夫妇误以为“我”是儿媳时表现出的亲情 的基础上,写误会消除后仍表现出对“我”的关爱,由表现家庭亲情 向表现人间温情拓展,深化了作品主题。 4.综观全文,作品表现了“我”这个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6 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人物形象情感的把握理解。要综合人物的 变化,全面作答。文中“这一对好人一心爱着他们儿子所选中的未婚 妻时,自己因不是他们的媳妇而感到遗憾。他们的爱情使自己觉得多 么温暖”,紧接着联想起了自己孤苦的身世。儿子来接站,“我撑起 大衣的领子。我落在他们后面,稍离开他们几步路”,走在他们身后 的“我”满满都是对他们的羡慕之情。文章最后一句“我已二十岁 了,还没有一个人来向我谈过爱情”,看到这样的温馨场面,让“我” 产生了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①“我”从农民夫妇对“我”父母般的关爱中感到了温暖,同 时产生对自己身世和处境的伤感之情;②看到农民夫妇一家的恩爱、 和谐,“我”产生了羡慕之情;③“未婚妻”的幸福,引发了“我”对 亲情、爱情的期待和渴望。 七、(2013·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 题。 胡杨人家 刘之蔚 分布在额济纳荒漠里的黑水城、红城还有无法考证的大同城,在 国人的感情世界和历史记忆里是复杂和纠结的。这里曾经的一切,胡 人、党项人、土尔扈特人、蒙古铁骑、丝绸之路、居延海、黑水 河、耶律阿保机、成吉思汗、萧太后、科兹洛夫、黑将军……如今 谁又在乎过?谁又知道,额济纳就是党项语发音的“黑水城”? 每年的九月下旬,黑水河的上游水闸都要放水,额济纳沿黑水河 生长的胡杨林仿佛一夜间被镀上了金色。因为得到黑水河的滋润,这 里的胡杨林要比其他地方的早黄一个月左右。 日出之前赶到二道桥,当走到四道桥,已接近晌午时分,刚过了一 座新修的木桥,想找个地方交个“地税”,但见有一处胡杨林煞是茂 密,便不及细想一溜小跑往里钻了进去。 不曾想到在这林子掩映之下居然“藏”有毗邻的两座蒙古包,心 中不禁窃喜,直奔过去。 从外观上可以判断出,这两座蒙古包不是旅游区常见的忽悠游客 的山寨包,而是真的有人在此居住。此时胡杨林外飞沙走石,而林子 里安静得仿佛时间都为此凝固了。 见蒙古包开着门,没敢靠近,朝里吆喝了声:“家里有人吗?” 随着应答声,门里探出一张中年妇女的脸,黑里透红带着油光,乐 呵呵地喊我进去喝茶。晃悠一上午的我此时的确已是口干舌燥、饥 肠辘辘,便腆着脸不客气地问:“有吃的吗?”那中年妇女回答脆脆的: “有,跟我们一块吃羊肉饺子吧。” “我还有朋友在林子外,能一块来吃吗?要多少钱?”我有点儿得 寸进尺了。 这一问,也许有些唐突,只见对方一愣。不知啥时她的身后又多 了一张年轻姑娘的脸,有着蒙古人特有的刚毅的线条,煞是好看。姑 娘接过话题问道:“你们几个人,还想吃啥?” “有手抓羊肉不?” “有!”回答一样是脆脆的,伴以银铃般的笑声。 我就纳了闷了,这哪像是不期而遇,明明是到亲戚家里。便回身 招呼伙伴们钻进了一座摆着一张折叠餐桌的蒙古包。不一会儿,蒙古 包外由远而近传来一阵摩托车的马达声,循声望去,一个男人出现在 门口。 老代,这是我真真切切在额济纳近距离见到的第一位蒙古汉子, 不高的个头,但十分的壮实,一样的黝黑发亮得让城里人无比艳羡的 肤色,健康阳光。不曾想到的是,在后面的交谈里我才发现,之前印在 我脑海里的蒙古汉子应该是端着苍鹰的姿势,个顶个儿膀大腰圆的摔 跤手模样,而老代很浓缩且很腼腆。 关系就这么在你一句我两句的沟通中变得融洽起来......................,就像一壶好..... 茶.,浸出物是慢慢地释放出来的............。 但我还是心里没底,提到了餐费的问题,老代憨憨地说昨天也有 人要吃手抓,给了 60 元。 我没说啥,心里有底了,见他们开始包饺子了,我说:“让我媳妇 儿来帮忙包可以吗?” “可以啊,来吧。” 我又认真地“调侃”了一句:“俺们山东人包饺子,肉馅儿要塞 得满满的。” 老代乐呵呵地回了一句:“没事啊,包成包子都行。” 饺子是用搁在外面空地上的炉子煮的,到了晚间这炉子就得抬进 蒙古包生火烧水取暖。姑娘在煮饺子,我就开始拍照,这时才开始观 察老代家周边的一切。荒漠深处的额济纳,秋天显得十分的短促,犹 如礼花般绽放的黄色叶片或繁如花海或星星点点,映衬着千年胡杨那 遒劲的枝干,美得让人窒息。 手抓羊肉上来了,是一整块羊胛骨肉,在甘肃,在青海,在陕西,没 少吃手抓羊肉,这回真长见识了。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吃到的最棒 的手抓!问起老代,为啥会给我们上这块肉。 “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我们就会杀一只羊,用最好吃的肉来招待 客人,你们吃完走了,这块骨头,我们洗一洗,拴上一根麻绳要挂在蒙 古包上的。” 呜呜,我差点没感动得冒泡儿。 慢慢聊着,我这才知道,之前最先打招呼的那位中年妇女是老代 的丈母娘,而那位年轻的姑娘是老代媳妇儿,我的眼镜差点儿没掉地 上,这关系一时我都没反应过来。老实说,刚开始我把他媳妇儿当他 女儿了。老代没生气,反而开怀大笑,蒙古人的豪情和大度一览无 余。 因为忙活我们这顿饭,等我们吃完了,人家一家才开始用餐,怪不 好意思的。又等了一袋烟工夫,才最后过去把饭钱硬塞给了老代。之 前说好了的:两盘羊肉饺子、一份手抓羊肉,共 60 元。给老代一张, 没让他找钱,老代有点不好意思收,这时候,我的态度有点强硬了,必 须收下!见他们也喝茶,也不管他们喜不喜欢,留下我摄影包里带的所 有的“大红袍”,挥一挥衣袖,与老代一家人道别,没有相约来年,轻 轻地带着一份纯真,我们走了,还觉得有点儿豪迈。 回来的路上,在想一件事儿,如果戴望舒是蒙古族的,他还会不会 潇洒地轻轻挥一挥衣袖,撑着那把油纸伞去幽会那丁香般的姑娘?扑 哧。 (选文略有删改) 1.“关系就这么在你一句我两句的沟通中变得融洽起来,就像一壶好 茶,浸出物是慢慢地释放出来的”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 分) 答: 【解题指南】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方法: 理解文中重 要句子的方 法 ①句子主干浓缩法:对于那些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要善于抽出主 干,明了大意,然后分析其修饰语、限制语,把握句意 ②句子作用定位法:重要句子指起始句、总结句、衔接句、主旨 句、情感句等。弄清句子在文中的地位、作用,对理解句子有重 要意义 ③结合语境阐发法:要善于抓住所在的段落,考查相邻语句的隐含 信息及其与该句之间的关系,然后勾连,从而阐发语句的含意 ④结合事例推断法:中心句绝不是孤立的,特别是句子的思想或感 【解析】结构上,用“你一句我两句的沟通”将谈话内容一笔带过, 运用比喻着力描写谈话的效果,详略处理得当,使情节紧凑,重点突出; 在结构上,上承“我”与“老代”的初次见面,下接“我”与“老 代”的逐渐熟识。 答案:略去谈话内容,突出谈话效果;结构上承上启下。 2.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答: 【解析】“犹如礼花般绽放”运用比喻,生动形象;“美得让人窒 息”运用夸张,鲜明突出;选取“黄色叶片”,突出景物之美,创设美 境,烘托人物形象。 答案:抓住典型景物,写出额济纳秋色之美;营造氛围,烘托胡杨人家;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使景物鲜明生动。 3.文章结尾处化用了哪两首中国现代诗?以拟声词“扑哧”收尾有何 效果?(4 分) 答: 【解析】“轻轻”“挥一挥衣袖”出自著名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 桥》,“撑着那把油纸伞”和“那丁香般的姑娘”皆改编自著名诗人 戴望舒的《雨巷》。作者试想多愁善感、诗风婉约的诗人,如果像蒙 古男子一样的豪迈,会是怎样的好笑。想到此,作者不禁发笑。作者 搞笑场景的设置,在书面语中夹杂口语如“扑哧”的写法,幽默风趣, 俏皮可爱,令人不觉浮想联翩,可笑之境如在眼前。 情并不明朗时,就必须结合事例、引用材料等来推断 答案:《再别康桥》《雨巷》。幽默俏皮,引发联想。 4.请概括老代的性格特点,并加以分析。(4分) 答: 【解析】“很腼腆”的形象和“憨憨”的神情,可见其“憨厚”; “乐呵呵”的表情和“没事啊,包成包子都行”的语言,可见其“豪 爽”;“老代没生气,反而开怀大笑”的表现,可见其“豪爽”和“大 度”;“老代有点不好意思收”的表现,可见其“淳朴”。 答案:性格特点:淳朴、憨厚、豪爽、大度等。分析:略。 5.有人认为第一自然段可删去,有人认为不应删,你有什么看法?请说 明理由。(3分) 答: 【解析】第一自然段属于交代背景的辅材料,而后文属于叙述重要情 节的主材料。若删去第一自然段,可称之为突出重点;若保留,则交代 背景,增加文章的文化氛围和历史厚重感。 答案:示例一:不删:具有历史感,文化意蕴更浓。 示例二:应删:直接叙写,行文简省。 6.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准确的两项是(4分) ( ) A.标题“胡杨人家”既点出了老代一家生活的环境,又暗指这家人具 有胡杨一样的品格。 B.本文时而使用当前流行语和网络语,富有时代气息,但也显得文风 不够庄重。 C.“我”与老代的邂逅,既颠覆了“我”心目中蒙古汉子的形象,又 印证了“我”心目中的蒙古汉子形象。 D.本文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和描写,通过细节展现人物性格,情节曲 折,文辞华丽,又不乏风趣。 E.文末“我”“与老代一家人道别,没有相约来年……还觉得有点儿 豪迈”,表现了“我”的豪爽与洒脱。 【解析】选 BD。B 项,借助“当前流行语和网络语”,能准确表现文 中“我”的性格特征,使用这些语言是刻画人物的需要。D 项,文章 故事情节简单,发展平缓,少有波澜和悬念;文章以质朴的叙述为主, 总体上看,文辞并不华丽。 七、(2013·北京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4 题。 浙江的感兴 我很想追怀自己在浙江的童年,却只记起了一些片断:随着母亲 去一个庙里看初期的电影,去曹娥江头看潮水,随着小舅舅到河埠头 石桥边的馆子里吃馄饨,那样好吃的馄饨,后来似乎再也没有吃到 过。如此等等,连不起来,而且越来越模糊了。 于是我怀疑自己是否配称浙江人。 这一次到杭州,住在西湖旁边,又有幸去了绍兴,看到鲁迅故居, 还在咸亨酒店里喝了加饭酒,并且站在店门外吃了一串油豆腐,上面 涂了厚厚的一层辣酱,吃着吃着,心里感到不管配不配,我是喜欢这乡 土的。 这里主要的色泽是黑和白。黑的瓦顶,白的粉墙,冲洗得发白的 石板路,连木柱子也是黑的,严谨、素净,然而空间是庞大的,人有足 够的地方可以移动,物件也是厚实可靠的,像那间大大的厨房里的那 口大大的腌菜缸,在朴质的生活里有温厚的人情,正如那三味书屋里, 既有严厉老师的戒方,又有那顽皮学童的小小乐园,而门前的石板路 下则是潺潺的流水。 水是浙江的灵秀所在,是音乐,是想象力。 在鲁迅的艺术素描里不是也有这样的黑泥、白石和绿水的配合 么?多么朴质,又弥漫着多大的温情!你看他用笔何等经济,总是短短 几句话就勾画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生处境,而同时他又总把这处境放 在一片抒情的气氛之内。他是最严格的,又是最温情的,这就使得他 最平常的叙述也带有余音,富有感染力——他的闰土成为我们一切人 记忆中的童年好友,他的乌篷船成为我们每个人梦里的航船,他的忧 郁、愤怒和向往也成为几代读者难以排遣的感情。 看着绍兴的街道、店铺和水乡景色,我以为我对这位大作家多一 点了解了。 回到杭州,又是另一番景色。1981 年我第一次来,忙于游览名胜, 但也抽时间陪一位老友去追寻他少年时代的踪迹,走了一个旧的市 区。像是有一家过去很有名的布鞋店,那里依然卖着素净而又雅致的 黑面白底的舒服鞋。接着进入一家咸肉店,面前是一条长长的洗得白 白的木柜台,上面摆着十几块干干净净的咸肉,随你挑选。这铺子的 旧式建筑有高高的屋顶,店堂里空空荡荡的,没有现代肉店那种血淋 淋的屠场味道,人们从容选肉,大刀切下去,一股醇厚的咸肉香随之而 起。 这次重来,我很想再出去看看那些犹有南宋遗风的街道和店铺, 却始终不得空儿,只在汽车里匆匆看了一下中心区的主要街道。在我 游历过的城市里,我总觉得杭州是最富于中国人情味的,即使车站旁 边的闹市也闹而不乱,人行道上人来人往却不拥挤,同时有一些老铺 子老字号还以传统的礼貌待客。 杭州难分市区与郊外,环湖的大道既是闹市,又因西湖在旁而似 乎把红尘洗涤了。任何风尘仆仆的远来人也是一见湖光山色而顿时 感到清爽。 在阳光下,西湖是明媚的,但更多的时候显得清幽,这次因为就住 在湖岸上,朝朝夕夕散步湖畔,总算把湖的各种面容看了一个真切,清 晨薄雾下,黄昏夕照里,湖的表情是不同的,沉沉夜色下则只见远岸的 灯火荡漾在黑黑的湖水里,千变万化,没有太浓太艳的时候,而是素抹 淡妆,以天然而不是人工胜。 在湖岸散步的时候,抬起头来,看到了环湖的群山在天边耸起,也 是淡淡的几抹青色。然而它们都引人遐想,给了西湖以厚度和重量。 没有人能把西湖看得轻飘飘的,它是有性格的,从而我也看到了浙江 的另一面:水固然使它灵秀,山却给予它骨气。 (取材于王佐良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饮食在作者关于故乡的感兴中占有重要地位,根源于作者无法追怀 的童年。 B.作者书写的是对故乡的追忆和游历,感物寄兴,表达了对浙江性格 的体悟。 C.作者插叙初次游览杭州的经过,揭示了这座城市日常生活中的传统 特征。 D.“水”既是浙江灵秀风景的精髓,也是本文组织结构展开叙述的核 心线索。 E.文章勾勒出一幅融汇了自然山水、风土人情、历史传承等因素的 江南图景。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要从文章具体内容入手分析,包括对重要 句子的理解,对文章手法的分析,对文章思想主旨的概括等。 【解析】选 AD。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A 项,文 中没有内容可以表明饮食占重要地位,“根源于作者无法追怀的童 年”更是属于无中生有;D 项,“水”的确是浙江灵秀风景的精髓,但 并非“本文组织结构展开叙述的核心线索”,“水”从文章前半部分 来看,介绍鲁迅与绍兴时,具有线索的作用,但文章后半部分,回到杭 州,虽也写到水,但更多讲到的是这里的风俗人情,所以很难讲“水” 是全文组织结构展开叙述的核心线索。 2.文中说:“看着绍兴的街道、店铺和水乡景色,我以为我对这位大 作家多一点了解了。”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7分) ①作者从鲁迅的故乡环境中看出了哪些特色?(3 分) 答: ②作者对鲁迅又多了哪些了解?(4 分) 答: 【解题指南】①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准答题的区间。第 4 段从色 泽、空间、物件三方面对鲁迅故乡的环境做了描述。 ②解答本题时注意答题的范围在第 6 段。在本段找出关键性的词 语、句子并加以整合即可。 【解析】①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题干提到了“绍兴 的街道、店铺和水乡景色”,这就明确了鲁迅故乡绍兴的环境这一 范围,在这个范围中去总结特色。 ②本题对信息的概括能力要求较高,对鲁迅的了解需要结合作者看到 的内容和了解的内容去分析整理概括,很容易丢失要点,这需要对文 章所涉及内容有一个层次上的梳理。 答案:①色彩鲜明、谨严素净以及质朴温厚的特色。 ②要点一:鲁迅创作中即使最平常的叙述也富于感染力。要点二:鲁 迅性格中既严格又不乏温情的一面。 3.作者从湖光山色中感受到西湖的哪些特点?(4 分) 答: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注意答题的范围在 10 至 12 段。答题的关 键是找准重要的词语,如第 10 段的“清爽”、第 11 段的“明媚” “清幽”“千变万化”“素抹淡妆”、第 12段的“厚度和重量”。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概括能力。在理清层次的基础 上,可以利用文中概括性很强的词语来概括西湖的特点,也可以根据 内容自己去概括,尤其注意概括的精练性和全面性。 答案:要点一:模糊了市区与郊外的界限,虽处闹市,却清净脱俗。 要点二:明媚但更显清幽、素淡,以天然而不是人工胜。 要点三:因环湖的群山而具有了厚重的性格。 4.有评论者曾用“一切景语皆情语”来概括本文带给读者的艺术感 受。请谈谈你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解,并结合本文进行具体阐 述。(不少于 200 字)(12 分) 答: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首先应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含义,然 后结合文本阐述描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即可。 【解析】“一切景语皆情语”是艺术手法中“情景关系”常用到的 术语,一般会放在诗歌鉴赏中去考查,这次放在现代文阅读的延伸题 中,而且没有“结合阅读体会和生活经验”这样的要求,而是“结合 本文”去阐述,相对而言是较为容易的,让学生有章可循。答题时,可 以先对“一切景语皆情语”做一简单的解释,然后可以结合一些情景 交融的诗句加以证实,答案的核心部分一定要结合文中典型的句子加 以分析,从而得出景语皆情语的结论即可。 答案(示例):“一切景语皆情语”,其含义,不外乎两点:一是一切写 景状物的文字都是作者表情寄意的载体,都必须为文章所要表达的情 感服务。二是一切景物又必然引起作者情感波动,进而付诸文字,形 成景语。景与情,情与景,两者相辅而成,不可分离。古诗中这种手法 最为常见。就本文而言,虽为散文但仍有景语情语之感。比如“这里 主要的色泽是黑和白。黑的瓦顶,白的粉墙,冲洗得发白的石板路,连 木柱子也是黑的,严谨、素净”这句描写,严谨素净的景物描写,何尝 不是作者对鲁迅故乡质朴温情厚重情感的抒发呢?再比如“在阳光下, 西湖是明媚的,但更多的时候显得清幽……沉沉夜色下则只见远岸的 灯火荡漾在黑黑的湖水里,千变万化,没有太浓太艳的时候,而是素抹 淡妆,以天然而不是人工胜”这段对西湖的描写,我们同样感受到作 者对西湖那种深沉的喜爱之情。用景物描写来展示内心情感,达到情 景合一的境界。 八、(2013·江西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平常的沈从文 黄永玉 从一九四六年起,我同表叔沈从文开始通信,积累到文化大革命 前,大约有了一两百封。可惜在“文革”时,全给弄得没有了。解放 后,他在人民文学第一次为他出的作品选的序言里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老去。”那是在五十年代中期,现在九十年代 了。这句伤感的预言并没有应验,他没有想到,他的作品和他的读者 都红光满面,长生不老。 他的一生,是不停地“完成”的一生。他自己也说过:“我从来 没想过‘突破’,我只是‘完成’。”如果想要在他头上加一个非常 的形容词的话,他是非常非常的“平常”。他的人格、生活、情感、 欲望、工作和与人相处的方式,都在平常的状态运行。老子说“上善 若水”,他就像水那么平常,永远向下,向人民流动,滋养生灵,长年累 月生发出水磨石穿的力量。 因为平常,在困苦生活中才能结出从容的丰硕果实。 好些年前,日本政府部门派了三个专家来找我,说是要向我请 教。日本某张钞票上古代皇太子的画像,因为在服式制度上出现了疑 点,所以怀疑那位皇太子不是真的皇太子。若果这样,那张钞票就可 能要废止了。这是个大事情,问起我,我没有这个知识。我说幸好有 位研究这方面的大专家长辈,我们可以去请教他。 在他的客厅里客人请他欣赏带来的图片。 他仔细地翻了又翻,然后说,“……既然这位太子在长安住过很 久,人又年轻,那一定是很开心的了。青年人嘛!长安是很繁荣的,那 么买点外国服饰穿戴穿戴,在迎合新潮中得到快乐那是有的,就好像 现在的青年男女穿牛仔裤赶时髦一样。如果皇上接见或是盛典,他是 会换上正统衣服的”。“敦煌壁画上有穿黑白直条窄裤子的青年,看 得出是西域的进口裤子。不要因为服装某些地方不统一就否定全局, 要研究那段社会历史生活、制度的‘意外’和‘偶然’”。“你们 这位皇太子是个新鲜活泼的人,在长安日子过得好,回日本后也舍不 得把长安带回的这些服饰丢掉,像我们今天的人留恋旅游纪念品的爱 好一样……” 问题就释然了,听说那张钞票今天还在使用。 客人问起他的文学生活时,他也高兴地说到正在研究服饰的经过, 并且说:“……那也是很‘文学’的!”并且哈哈笑了起来——“我 像写小说那样写它们。” 这是真的,那是本很美的文学作品。 沈从文对待苦难的态度十分潇洒。 “文革”高潮时,我们已经很久没见面了。忽然在东堂子胡同迎 面相遇了,他看到我,他又装着没看到我,我们擦身而过。这一瞬间, 他头都不歪地说了四个字:“要从容啊!”他是我的亲人,是我的骨肉 长辈,我们却不敢停下来叙叙别情,交换交换痛苦;不能拉拉手,拥抱 一下,痛快地哭一场。 “要从容啊!”这几个字包含了多少内情。好像是家乡土地通过 他的嘴巴对我们两代人的关照,叮咛,鼓励。 日子松点的时候,我们见了面,能在家里坐一坐喝口水了。有一 次,他说他每天在天安门历史博物馆扫女厕所,“这是造反派领导、 革命小将对我的信任,虽然我政治上不可靠,但道德上可靠……” 又有一次,他说,开斗争会的时候,有人把一张标语用糨糊刷在他 的背上。斗争会完了,他揭下那张“打倒反共文人沈从文”的标语一 看,说:“那书法太不像话了,在我的背上贴这么蹩脚的书法,真难为 情!他原应该好好练一练的!” 时间过得很快,他到湖北咸宁干校去了,我也在河北磁县劳动了 三年,我们有通信。他那个地方虽然名叫双溪,有万顷荷花,老人家身 心的凄苦却是可想而知的。他来信居然说:“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 烂极了,你若来……”在双溪,身边无任何参考,仅凭记忆,他完成了 二十一万字的服装史。 钱钟书先生,我们同住在一个大院子里。一次在我家聊天,他谈 到表叔时说:“你别看从文这人微笑温和,文雅委婉,他不干的事,你 强迫他试试!” 表叔是一个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人,他的才能智慧、人格品质是 从哪里来的呢?我想,是故乡山水的影响吧。 (本文有删改) 1.请概括本文的主题。(5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散文内容、归纳散文主旨的能力。回答此题, 首先要明确此文属于写人的抒情散文,其情感基调是怀念与敬仰。其 次要梳理全文,理清作者写了沈从文先生哪些事,并加以概括,总结出 这些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沈从文先生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等内 容。最后,按照本文通过写……内容,表现了人物……品质,表达了作 者……情感的思路进行规范答题。 答案:本文通过叙述沈从文平常而又不平常的工作、生活,表现了他 卓越的才华和从容潇洒的人生态度,表达了作者对沈从文的尊崇和缅 怀之情。 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1)他的作品和他的读者都红光满面,长生不老。 答: (2)这里周围都是荷花,灿烂极了,你若来……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答此两小题关键在于联 系其前后文,挖掘其内涵。第(1)小题,前文讲“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 老去”,这里的“老去”,表面指年岁的死去,实质有沈从文自谦之意: 他认为他的作品只适合上个时代的人读,之后可能没有人喜欢读。而 事实上,他的作品永葆魅力,不断有人喜欢他的作品。第(2)小题,揣 摩句子字里行间的意思,从“荷花”“灿烂”两词可以看出,沈从文 即便处境凄苦,内心也如圣洁的荷花一样灿烂乐观。 答案:(1)运用拟人等方法,形象地表现出沈从文的作品现在有魅力, 将来也会有永久的生命力,会拥有越来越广泛的读者。 (2)鼓励作者在逆境中要保持乐观心态,表达深厚的叔侄亲情,同时体 现沈从文身处逆境却豁然达观。 3.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文中不乏精彩的议论。试分析“这是真 的,那是本很美的文学作品”这句议论的作用。(5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重要句子在文中的作用。对于句子作用类题,一般 要从内容情感、结构、人物形象、主旨等方面进行分析。因为本句 是议论性句子,还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且放在文章之尾,所以有总结全 文、对前面所叙之事进行评价、表现人物的特点或寄托作者对人物 的情感三个方面的作用。具体分析时,要注意“那是本很美的文学作 品”中的“那”指沈从文研究服饰的经过;“很美的文学作品”是个 喻体,旨在赞美与肯定沈从文研究服饰也是很有意义的事,如很美的 文学作品。 答案:(1)对所叙之事进行总结。(2)肯定了所叙之事的价值和意义。 (3)包含着对沈从文的高度评价。 4.指出下面这句话所体现的人物语言特色并分析它的表达效果。(5 分) 那书法太不像话了,在我的背上贴这么蹩脚的书法,真难为情!他 原应该好好练一练的! 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语言特色的赏析能力。答此题时, 既要分析语句的具体风格特点,更要挖掘其中表达的作者的情感态度, 以揭示其表达效果。从语言风格来看,此句属于口语,并带有戏谑讽 刺之味,结合前文可知,沈从文这句话既洒脱又幽默,既表达了对贴标 语的人和那个时代的不满,又表现了人物面对苦难的从容潇洒。 答案:特色:幽默风趣、意味深长。效果:沈从文这句意味深长的话既 委婉地吐露了心中的不平之气,显示了自己的人格尊严,又含蓄地讽 刺了侮辱他的人,表达了对他们的轻蔑态度。 九、(2013·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 题。 罗曼·罗兰 徐志摩 ①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 ②他是一个音乐的天才,在幼年音乐便是他的生命。他妈妈教他琴, 在谐音的波动中他的童心便发现了不可言喻的快乐。莫扎特与贝多 芬是他最早发现的英雄。所以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而产生最强烈 的爱国主义的时候,这位年轻的圣人正在“敌人”的作品中尝味最高 的艺术。他的自传里写着:“我们家里有好多旧的德国音乐书。德国? 我懂得那个词的意义?在我们这一带我相信从没有人见过德国人。我 翻着那一堆旧书,爬在琴上拼出一个个的音符,这些流动的乐音灌溉 着我的童心。莫扎特与贝多芬的快乐与苦痛,想望的幻梦,渐渐的变 成了我的肉的肉,我的骨的骨。我是它们,它们是我。要没有它们我 怎过得了我的日子?我小时生病危殆的时候,莫扎特的一个调子就像 爱人似的贴近我的枕衾看着我。长大的时候,每回逢着怀疑与懊丧, 贝多芬的音乐又在我的心里拨旺了永久生命的火星。每回我精神疲 倦了,或是心上有不如意事,我就找我的琴去,在音乐中洗净我的烦 愁。” ③要认识罗兰不仅应读他神光焕发的传记,还得读他的长篇小说《约 翰·克利斯朵夫》,在这书里他描写他的音乐的经验。 ④他在学堂里结识了莎士比亚,发现了诗与戏剧的神奇。他早年的朋 友是克洛岱尔等近代法国三大诗人。瓦格纳是压倒一时的天才,也是 罗兰与他少年朋友们的英雄。但在他个人,更重要的一个影响是托尔 斯泰。他早就读他的著作,十分的爱慕他,后来念了他的《艺术论》, 那只俄国的老象,走进了艺术的花园里去,左一脚踩倒了一盆花,那是 莎士比亚,右一脚又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贝多芬。这时候少年罗 曼·罗兰走到了他的思想的歧路了。莎氏、贝氏、托氏,同是他的英 雄,但托氏愤愤地申斥莎氏、贝氏,说他们的艺术都是要不得的,不是 真的人道的艺术——他早年的自己也是要不得的。对罗兰这个热烈 的寻求真理者而言,这就好似晴天里的一个霹雳;他再也忍不住他的 疑虑。他写了一封信给托尔斯泰,陈述他的冲突的心理。他那年 22 岁。几个星期后的一天,罗兰接到一封写满 38 页纸的长信。那六旬 老人说:“我接到你的第一封信,我深深的受感在心。我念你的信,泪 水在我的眼里。”下面说他艺术的见解:我们投入人生的动机不应是 为艺术的爱,而应是为人类的爱。只有经受这样灵感的人才可以希望 在他的一生实现一些值得一做的事业。这还是他的老话,但少年的罗 兰受深彻感动的地方是在这一时代的圣人竟然这样恳切地同情他,安 慰他,指示他,一个无名的异邦人。他那时的感奋我们可以约略想 象。因此罗兰这几十年来每逢少年人写信给他,他没有不亲笔作复的, 用一样慈爱诚挚的心对待他的后辈。这样一来受他的灵感的少年人 更不知多少了。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凡是 一件不勉强的善事就如春天的熏风,它一路散布着生命的种子,唤醒 活泼的世界。 ⑤但罗兰那时离着成名的日子还远,虽则他从幼年起就不懈地努力。 他还得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才能实受他的劳力的报酬——对他天才 的认识与接受。他写了 12部长篇剧本,3部最著名的传记,10 卷本的 《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时代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但他的名字 还是在灰堆里掩着——直到他将近 50 岁那年,这世界方才开始惊讶 他的异彩。贝多芬有几句话,我想可以一样适用到一生劳悴不怠的罗 兰身上:“我没有朋友,我必得单独过活;但是我知道在我心灵的底里 上帝是近着我,比别人更近。我走近他我心里不害怕,我一向认识他 的。我从不着急我自己的音乐,那不是坏运所能颠扑的,谁要能懂得 它,它就有力量使他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 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 2分,有选错的给 0分)(4 分) ( ) A.罗兰在生病危殆时听莫扎特的音乐,在怀疑与懊丧时听贝多芬的音 乐,这主要说明罗兰对他们音乐的接受是有选择的。 B.罗兰把自己的音乐经验融入到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 这表明他对音乐的热爱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帮助。 C.第④段中以老象进入艺术花园踩倒花盆作比,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托 尔斯泰给罗兰带来的思想冲击和精神影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意指:罗兰传递了托尔斯泰的火炬, 以慈爱诚挚的心来散布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更多的年轻人 因此受益。 E.作者认为贝多芬的话同样适用于罗兰,是因为罗兰能够像贝多芬一 样,以音乐作品的力量来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解析】选 AE。A 项,“这主要说明罗兰对他们音乐的接受是有选择 的”错误。罗兰之所以在生病危殆时听莫扎特的音乐,在怀疑与懊丧 时听贝多芬的音乐,是因为此二人的音乐有着不同的风格:莫扎特的 音乐调子“像爱人似的贴近我的枕衾”,能够安慰人;贝多芬的音乐, 能“拨旺”“永久生命的火星”,能够激励人。E 项,“是因为罗兰 能够像贝多芬一样,以音乐作品的力量来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这 句话中“音乐作品的力量”理解有误。罗曼·罗兰的主要成就是在 文学领域,他应该是用文字来打动人、抚慰人们的心灵。 2.为什么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时,罗曼·罗兰却醉心于“敌人” (德国)的音乐艺术?请结合原文第②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答: 【解析】这个问题从文章第②段的总结句“他是一个音乐的天才,在 幼年音乐便是他的生命”,可以看出他对音乐的痴迷已经超过了一切, 所以音乐在他的头脑中已经没有了国界之分,更没有了敌我之间爱憎 分明的感情。“他的自传里写着:‘我们家里有好多旧的德国音乐 书。德国?我懂得那个词的意义?在我们这一带我相信从没有人见过 德国人。’”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他既没有见过敌人,更对德国没有 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没有所谓敌我之间针锋相对的情绪。 答案:①罗兰痴迷于音乐,音乐是他的生命。德国的音乐充满艺术魅 力,滋润了罗兰的心灵。 ②他开始接触德国音乐的时候,还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德国人, 也不了解“德国”一词意味着什么。 3.罗曼·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请结合原 文作简要概括。(4分) 答: 【解析】虽然罗曼·罗兰不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但是我们从文章的 ①②两段可以看出,他受到过良好的音乐熏陶,也能分辨出真正伟大 的音乐,并且能在不同的境况聆听不同的音乐来安慰鼓励自己,所以 他是音乐天才。剩下的几段,列举了他很多作品,也写到了他跟托尔 斯泰的书信往来,更谈到了他对青年的关爱……“莎氏、贝氏、托氏, 同是他的英雄,但托氏愤愤地申斥莎氏、贝氏,说他们的艺术都是要 不得的,不是真的人道的艺术——他早年的自己也是要不得的。对罗 兰这个热烈的寻求真理者而言,这就好似晴天里的一个霹雳;他再也 忍不住他的疑虑。他写了一封信给托尔斯泰,陈述他的冲突的心理”, 这些语句的表述无疑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断追求真理不断完善自己 的青年。所以,他的近乎完美的形象令人仰望! 答案:①音乐的天才,杰出的文学家。②真理的寻求者,时代的圣人, 理想人格的化身。 4.罗曼·罗兰的经历说明,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英雄”的影响。我 们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8分) 答: 【解析】文章中列举的这些影响罗曼·罗兰的伟大人物,无论是音乐 家还是文学家,他们都是世界的瑰宝;他们的作品,无论是音乐作品还 是文学作品,都是举世闻名的艺术佳作,所以他受到的教益是巨大 的。尤其是托尔斯泰老先生,那一封写满 38 页纸的长信,不仅让他受 到了鼓舞,感受到了流淌在人与人之间那真实可触的温情,更是为他 树立了人生的榜样。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别人的帮 助,无论这些帮助或大或小,但是那真挚的情感会永远流淌在你我之 间,成为联系你我看不见的纽带…… 答案:①一个人应该转益多师。罗兰在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英 雄”。莫扎特与贝多芬奠定了罗兰的艺术基础;莎士比亚拓展了罗兰 的艺术世界;托尔斯泰为他树立了人生的榜样。②要选择真正的“英 雄”。罗兰的“英雄”莫扎特、贝多芬、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都 是世界性的先圣与时贤,是人类艺术史上的丰碑。③在“英雄”的影 响下,自身还应不懈地努力。罗兰在坚持不懈并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 后,才逐步被世界认识与接受。 联系现实略。 十、(2013·大纲版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林肯中心的鼓声 木 心 搬到曼哈顿,与林肯中心几乎接邻,听歌剧,看芭蕾,自是方便,却 也难得去购票。 开窗,就可望见林肯中心露天剧场之一的贝壳形演奏台。那里每 天下午、晚上,各有一场演出。废了室内的自备音响,乐得享受那大 贝壳中传来的精神海鲜。节目是每天和每晚更换的:铜管乐、摇滚 乐、歌剧清唱、重奏,还有时髦得名称也来不及定妥又变了花样的什 么音乐。我躺着听,边吃边喝听,比罗马贵族还惬意。但夏季没过完, 我已经非常厌恶那大贝壳中发出的声音了:不想“古典”的日子,偏 偏是柔肠百转的惹人腻烦;不想摩登的夜晚,硬是以火爆的节奏乱撞 耳膜。不花钱买票,就这样受罚了。所以每当雷声起,电光闪,阵雨沛 然而下,我开心,看你们还演奏不! 可惜不是天天都有大雷雨,只能时候一到,关紧窗子。如果还是 隐隐传来,便开动自己的音响与之抗衡,奇怪的是,但凡抱着这样心态 的当儿,就也听不进自选的音乐。可见行事必得出自真心,强求是不 会快乐的。 某夜晚,灯下写信,那大贝壳里的频率又发作了,看看窗外的天, 不可能下雨,窗是关紧的,别无良策,管自己继续写吧……乐器不多, 鼓、圆号、低音提琴,不三不四的配器……管自己写吧…… 写不下去了——鼓声,单是鼓声,由徐而疾,疾更疾,忽沉忽昂,渐 渐消失,突然又起翻腾,恣意癫狂,石破天惊,戛然而止。再从极慢极 慢的节奏开始,一程一程,稳稳地进展……终于加快……又回复凝重 的持续,不徐不疾,永远这样敲下去,永远这样敲下去了,不求加快,不 求减慢,不求升强降弱,唯一的节奏,唯一的音量……其中似乎有微 茫、偶然的变化,变化太难辨识,却使听觉出奇地敏感,出奇敏感的绝 望者才能感觉到它。之后鼓声似乎有所加快,有所升强……后又加快 升强,渐快,更快,越来越快,越来越快……快到不像是人力击鼓,但机 械的鼓声绝不会有这“人”味,是人在击鼓,是个非凡的人,否定了旋 律、调性、音色,各种记谱符号。这鼓声引醒的不是一向由管乐、弦 乐、声乐所引醒的因素。人,除了历来习惯于被管乐、弦乐、声乐所 引醒的因素之外,还确有非管乐、弦乐、声乐所能引醒的因素,它们 一直沉睡着,淤积着,荒芜着,原始而古老。在尚无管乐、弦乐、声乐 伴随时,这些因素出现于打击乐,在漫长的遗弃废置之后,被今晚的鼓 声所引醒,显得陌生新鲜。这非音乐的鼓声使我回到古老的蛮荒状态, 更接近宇宙的本质。这鼓声接近于无声,最后仿佛只剩下鼓手一个人, 而这人必定是遒劲与美貌、粗犷与秀丽浑然一体的无年龄的人—— 真奇怪,单单鼓声就可以这样顺遂地把一切欲望击退,把一切观念敲 碎,不容旁骛,不可方物,把它们粉碎得像基本粒子一样分裂飞扬在宇 宙中…… 我扑向窗口,猛开窗子,鼓声已经在圆号和低音提琴的抚慰中作 激战后的喘息,低音提琴为英雄拭汗,圆号捧上了桂冠,鼓声也将息 去——我心里发急,鼓掌呀!为什么不鼓掌,涌上去,把鼓手抬起来,抛 向空中,摔死也活该,谁叫他击得这样好啊! 我激动过分,听众在剧烈鼓掌,尖叫……我望不见那鼓手,只听得 他在扬声致谢……掌声不停……但鼓声不起,他一再致谢,终于道晚 安了,明亮的大贝壳也转为暗蓝,人影幢幢,无疑是散场。 我懊丧地伏在窗口,开窗太迟,没有全部听清楚,还能到什么地方 去听他击鼓,冒着大雨我也会步行去的。 我不能荏弱得像个被遗弃的人。 又不是从来没有听见过鼓声,我是向来注意各种鼓手的,非洲的, 印度的,中国的……然而这个鼓手怎么啦,单凭一只鼓就使人迷乱得 如此可怜!我承认他是个幸福的人,我分不到他的幸福。 (有删改) 1.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我不能荏弱得像个被遗弃的人。 答: (2)我承认他是个幸福的人,我分不到他的幸福。 答: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 术的能力。解读这类问题,答题时首先要审准题干,获得提示信息;同 时需要联系前后文,把握重要词语,分析文句的字面含意和深层含意, 还应适当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本题的两句都属于内涵较为丰富 的句子,在表达上比较含蓄,显示着作者在听到鼓声后的感慨。(1)结 合上句“还能到什么地方去听他击鼓”,表现了现场鼓手的演奏结束 后,“我”听不到鼓声后的情绪;“不能荏弱得像个被遗弃的人”,这 里表现的是鼓声对“我”的鼓舞。(2)这句要结合重点词语和文本内 容去理解。结合鼓手的演奏,了解鼓声的演奏特征,体会“我”对鼓 手“幸福”的具体理解;“分不到”,表现了作者不能分享他击鼓时 的愉悦。 答案:(1)①现场鼓手的演奏结束了,我因不能再次听到鼓声和听众一 起疯狂而失落;②受到鼓声的鼓舞,我希望能过上一种新鲜有力的生 活。 (2)①鼓声让我相信,这个鼓手是近于自然的,因而也是幸福的;②作 为听众,我被鼓手的鼓声吸引,却不能分享他击鼓时的愉悦,这让我感 到有些遗憾。 2.文章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鼓声?请简要分析。(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根据题干要求,重点 鉴赏作品突出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主要有夸张、象征、比喻、对 比、借代、拟人、排比、对偶等,先通读文本,再结合具体语句点明 使用的排比、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后根据内容点明效果。 答案:①用排比的手法,表现鼓声的节奏和声音由缓转急、不断强化 的过程;②用夸张的手法,表现鼓手技艺的高超,极大地渲染鼓声非凡 的感染力;③用对比的手法,表现“我”的感情激动和失落的变化,以 此突出鼓声对“我”的影响。 3.林肯中心的鼓声唤起了“我”的哪些感悟?请简要分析。(6分) 答: 【解析】回答本题,首先,通读文本,整体掌握作品内容和主旨。其次, 审清题干“鼓声唤起了‘我’的哪些感悟”的要求,这里的“感悟” 即作者听到林肯中心的鼓声后的最初的触动,或曰直观认识。在理清 层次的基础上,明确答题区间。最后,分条阐述,整合形成答案。 答案:①鼓声打破了“我”所习惯的管弦乐和声乐的表现方式,让 “我”重新感受到打击乐的原始魅力;②鼓声唤醒了“我”精神中一 直沉睡着、淤积着和荒芜着的因素,让“我”认识到它们的陌生和新 鲜;③鼓声打破了欲望和观念的束缚,让“我”体会到重回自然的自 由和幸福,表达了“我”寻求精神动力的愿望。 4.对林肯中心的演出,“我”表现出哪些情感变化?请结合全文简要 分析。(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探讨赏析作品的内涵的能力。赏析内涵,要求能分 析作品的主旨、情感和审美取向。本题重在分析情感。回答本题,先 通读文本,整体掌握作品内容和情感取向;再根据题干提示,阅读有关 林肯中心的演出的内容,找到反映“我”情感变化的语段,其中,有关 心理描写是重点关注的地方;后整合形成答案。 答案:①初来曼哈顿,“我”对能够免费享受林肯中心丰富多样的音 乐而感到舒心惬意;②不久,“我”对从林肯中心传出的、不合意愿 却又不得不听的音乐感到痛苦和厌恶;③最后,“我”被林肯中心的 鼓声所吸引,震撼,甚至为之疯狂。 十一、(2013·四川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 题。 负重的河流 黄 毅 ①这是每一本地理书上都提到过的著名河流。一条河流在哪里 出现,从哪里经过,又归属于哪里,决不是偶然的事。塔里木河的出现, 再一次证明作为一条河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②环峙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冰峰雪岭,阻隔着来自外界的声音。 那些充满雨意的雷声只能在别人的天空奏响。那些令人神往的潮音, 只能打湿他乡的梦。极度干旱的沙漠,裸陈着对天空的一次次叩问, 而降雨量几乎等于零的天空,又一遍遍让塔克拉玛干落寞失意。巨大 的苍黄壅塞着胸间,铺天盖地的尘沙装满眼眶。多么需要水,她是生 活的全部,是生命中的生命。 ③这是一条多么率直的河流,坦荡、刚烈而勇敢。该扬波的时候 必定扬波,该隐忍的时候必定隐忍,该奔涌的时候一定奔涌,该潆洄的 时候一定潆洄;流就流出气魄,纵横捭阖,摧枯拉朽;流就流出韵味,一 波三折,百转千回。 ④你再不会见到反差如此巨大的河流。在枯水期,那是生命的一 次休整与放松,河水浅吟低唱,嘤嘤细语,有些地方甚至大段大段露出 河床,看上去是那样的羸弱;而洪水期却是一次生命的张扬与放纵,浩 浩荡荡,左奔右突,把河床扩大到几倍,处处呈现的是强悍与力量,时 时迸射的是阳刚和霸气。 ⑤就是这样一条河,最终却不能冲出沙漠。当塔里木河挟着昆仑 山的冰雪,一路呐喊冲向沙漠的时候,塔克拉玛干却不动声色,集合了 亿万的沙粒,用最柔软的办法,让河水就范。当塔里木河切割开沙漠 柔软的皮肤,你看到河的确是赢家,可是到最后,它却锈蚀在沙漠的肌 体里,最终折断;当塔里木河饱蘸着冰雪水,在塔克拉玛干这张巨大的 纸上写出一笔劲道的点画,那个 2 750 公里的笔锋却在意犹未尽的时 候,被沙漠吸尽了最后的墨迹…… ⑥有河总是有树。树是河流的另一种形式,是河接近蓝天白云的 一种方式。站立起来的河,哗哗的林涛,让鸟像鱼一样游来游去。追 随塔里木河的,是郁郁苍苍的胡杨林。他们高壮精神,粗枝大叶,缘着 塔里木河这条苍青的脉管,排列着森森然的汗毛,英姿勃发。但是离 塔里木河愈远就愈让人感到吃惊甚而震惊——那是些脱去了绿色的 树——他们死了,但是还以树的姿态直立着。是塔里木河抛弃了他们, 还是他们走得太远?他们成了沙漠上没有归宿、没有目的、不知道要 往哪里去的流徙者,他们永远挺起胸膛在走,而永远走不出这块沙质 的土地。 ⑦塔里木河在不断萎缩,他的退却不仅让百万胡杨流离失所,更 严重的是让人类自己饱尝苦果。罗布泊这个巨泽的消亡,与三大水源 之一的塔里木河的断流,有着直接的关系。据清代《西域水道记》记 载,罗布泊人“素习水居,不便陆徙”,而罗布泊据说在上世纪 60 年 代还有水,彻底干涸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罗布泊人实际上应该是沙 漠中的渔民,常以中空的胡杨树一劈为二作为行舟,在水面往来穿梭, 迅如利箭。如今没有了水,罗布泊人只能以土为生。他们曾经以湖泊 为伴,渔歌唱晚,渔樵互答,何曾想到周围的沙漠日近?何曾想到有一 天河水会断流?又何曾想到一片汪洋的大湖会彻底干涸?他们在罗布 泊生活了几十代人之久,有一天忽然就被湖泊抛弃了!这是上苍对他 们的戏弄,还是对世代拥有汪洋大泊的人以往的漫不经心和虚掷的惩 戒? ⑧这是每一本地理书上都写进去的著名河流。我们愈是热爱,我 们愈是惶恐;我们愈是负疚,我们愈是失魂落魄。一条河从昨天流到 今天还要去明天,而我们的内心竟不能轻松如浪波。哦,塔里木河,你 为什么这样浑浊?为什么又这样滞重?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文章两次提及塔里木河是每一本地理书上都写到的著名河流,前后 照应,反复强调,蕴含着对塔里木河现状的深沉喟叹。 B.“那些令人神往的潮音,只能打湿他乡的梦”,形象地表现出沙漠 对水和生命的渴望,蕴含着作者对沙漠缺水少雨的无奈与同情。 C.作者赋予河流与沙漠以生命,河流率直勇敢,任何时候都浩浩荡荡, 奔流不息;沙漠静寂无声,却用柔软的办法让河水就范。 D.文章用历史材料证明罗布泊人在清代依然与湖为伴,古今对比,更 能说明塔里木河的萎缩对人类文明产生的巨大影响。 E.作者认为缺乏对河流的珍视与保护,人类最终将自食其果,为此从 不同方面对塔里木河的断流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解析】选 CE。本题综合考查分析作品结构、表现手法,概括作品 主题和欣赏作品形象、内涵的能力。C 项,“任何时候”与文章第④ 段“你再不会见到反差如此巨大的河流”及相应的阐述矛盾。E 项, 第⑦段“这是上苍对他们的戏弄,还是对世代拥有汪洋大泊的人以往 的漫不经心和虚掷的惩戒?”,选择问句表明作者并没有确定“人类 最终将自食其果”。 2.文中第⑥段写胡杨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审题 中需要抓住“胡杨林”“作用”“分析”等字眼,答案应该起笔于 “胡杨林”,即谈胡杨林的形象特点和胡杨林在内容及结构上的作 用。 答案:①生动地刻画出胡杨林坚韧顽强的形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② 深化主题,以胡杨树的生死暗示河流的变化,表现生命离开河流后的 困顿;③由河到树,由树到人,承上启下,结构更加严密。 3.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说塔里木河是一条“负重的河流”?(6 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题目,需要抓住 “为什么”入题,简单说,就是“负重”表现在哪些方面。而“负 重”这个词语不是对塔里木河的赞扬,而是蕴含着作者深深的慨叹, 这是我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需要把握的情感基调,也是我们寻找答案 的着力点和出发点。我们需要从三个方面去把握,首先是塔里木河本 身的行为让我们慨叹,其次是塔里木河的发展变化历程让我们慨叹, 第三是塔里木河直接引发的作为人类的我们的慨叹。 答案:①塔里木河身处沙漠,不得不与沙漠进行长期的坚韧的较量;② 塔里木河给沙漠带来生命与文明,却又不得不亲历文明的衰落;③塔 里木河的奔腾和消失承载着人们的热爱、惶恐等复杂情感,引发了沉 重的思考。 4.塔里木河带给我们很多启示。请结合文章,就河流与文化的关系 谈谈你的思考。(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和人文精神,对 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审清题 干要求,第一是结合文章。所以我们的观点必须要以塔里木河为出发 点,谈论的方向是“河流与文化的关系”,这个也是命题人给出的答 题限制或者方向。无论怎么回答,都必须要承认河流与文化密切相关, 如果认为两者没有关系,那实际是答非所问。第二是“启示”。在对 河流与文化的关系进行定位的前提下,才可以自由发挥。另外在答题 中,必须要开门见山,展示自己的观点。即尽量遵循“观点、阐述、 再次总结观点”这个模式,唯一可以省去的就是最后的“再次总结观 点”。 答案:示例一:河流是人类文化的源头。塔里木河曾赋予罗布泊人浪 漫的生活气息,长江、黄河乃至家乡的每一条河流,都滋养了中华民 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如今地球上的许多河流正像塔里木河一样在萎 缩,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应该以破坏自然为代价,否则将会给人类及其 文化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示例二:河流具有超越自然生命的文化魅力。塔里木河的率直坦 荡,既是自然属性的体现,也是文化人格的写照。在漫长的历史中,自 然的河流也许会因为种种原因萎缩乃至消失,但我们依然可以从现存 的文化中感知河流的形态与历史,感悟河流的文化意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