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新题型——文言文阅读专练(四)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届高考语文新题型——文言文阅读专练(四) Word版含解析

- 1 - 文言文阅读专练(四)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王晙,沧州景城人,少孤,妤学。擢明经第,除殿中侍御史。会朔方元帅魏元忠讨贼不 利,劾奏副将韩思忠败,律当诛。晙以“思忠偏裨,权不已制,且其人勇智可惜,不宜独诛”, 國争,得释。景龙末,授桂州都督。州有兵,旧常仰饷衡、永。晙始筑罗郛,罢戍卒;埭江, 开屯田数千顷,以息转漕,百姓赖之。后求归,州人诣阙留。有诏:“桂往罹寇暴,户口雕 瘠,宜即留,以须政成。”在桂逾期年,人丐刻石颂徳。开元二年,吐蕃以精甲十万寇临洮, 次大来谷。晙率所部三千与临洮军合,料奇兵七百,易胡服,夜袭。去贼五里,令曰:“前 是寇,士大呼,鼓角应之。”贼惊疑伏在旁自相斗死者万计俄而薛讷至武阶距大来三十里贼 阵两军间唆往迎讷夜使壮士衔枚鏖突虏骇引去追至洮水,败之,俘获如积。明年,突厥默啜 为拔曳固所杀,其下多降,分置河曲。虏叛,乃敕晙将并州兵济河以讨。晙间行,卷甲舍幕 趋山谷,夜遇雪,恐失期,誓于神曰:“晙事君不以忠,不讨有罪,天所殛者,当自蒙罚, 士众无罪。心诚忠,则止雪反风,以奖成功。”俄而和霁。时叛胡分二道走,唆自东道追及 之,获级三千。仆固都督勺磨等散保受降堿之鄙,潜引突厥内扰,唆晙密言上,尽诱而诛之。 为朔方军大总管。九年,兰池胡康待宾据长泉反,陷六州,诏郭知运与唆讨平之。卒,谥曰 忠烈。晙气貌伟特,时谓为熊虎相。感慕节义,有古人风。其操下肃壹,吏人畏爱。始,二 张之诬魏元忠,晙独上疏申治。宋璟曰:“魏公全矣,子再触逆鳞,其殆乎!”唆曰:“魏公 以忠获罪,苟得辨,虽死弗悔。” (摘编自《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四》)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贼惊疑/伏在旁/自相斗死者万计/俄而薛讷至武阶/距大来二十里/贼阵两军间/晙往迎讷/夜使 壮士衔枚鏖突/虏骇引去/ B.贼惊/疑伏在旁/自相斗死者万计/俄而薛讷至武阶/距大来二十里/贼阵两军间/晙往迎讷夜使 壮士衔枚鏖突/虏骇引去/ C.贼惊/疑伏在旁/自相斗死者万计/俄而薛讷至武阶/距大来二十里/贼阵两军间/晙往迎讷/夜使 壮士衔枚鏖突/虏骇引去/ D.贼惊疑/伏在旁/自相斗死者万计/俄而薛讷至武阶/距大来二十里贼阵两军间/晙往迎讷夜使壮 士衔枚鏖突/虏骇引去/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 A.明经,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 以“明经”为名。 B.都督,中国古代的军事首长的官名。兴于三国时期,其后发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明以后成 为中央军事长官。 C.吐蕃,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延续两百多年。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 确史料记载的政权。 D.鼓角,指战鼓和号角的总称,是古代军队为了发布进攻命令制作的吹擂之物。如杜甫诗句“五 更鼓角声悲壮”。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晙禀性正直,敢于直谏。在二张诬陷魏元忠时,他不顾劝告,为其申诉冤屈。宋璟担心他 因此获罪,他表示只要元忠的事情辨明,虽死无憾。 B.王晙文武兼备,屡建奇功。他从小好学,依靠精通明经考中了进士;而在从政生涯中,他经 常带兵打仗,多次打败来犯的突厥军队和吐蕃军队。 C.王晙善于治理,颇有政绩。他担任桂州都督时,修筑城郭,撤去驻军,兴修水利,开垦屯田, 使百姓丰衣足食,后来百姓刻石立碑歌颂其功德。 D.王晙讨叛顺利,如有神助。渡河平定叛乱时,他抄小路进军,不料夜遇暴风雪,他怕误期就 向神灵祷告,请求雪停止、风转向,结果如其所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桂往罹寇暴,户口雕瘠,宜即留,以须政成。 (2)晙率所部二千与临洮军合,料奇兵七百,易胡服,夜袭。 5.王晙为什么坚决反对处死韩思忠?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 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 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 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 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 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 3 - 李牧至,如故令。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 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 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入。李牧多为奇阵, 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 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 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 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齐将颜聚遂灭赵。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意义和用法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击数牛飨士 飨:动词犒劳 B.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 具:动词准备 C.匈奴小入,佯北不胜 北:名词作状语向北 D.赵使人微捕得李牧 微:副词暗中 2.文中画框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齐将颜聚/遂灭赵 B.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齐将颜聚/遂灭赵 C.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齐将颜聚/遂灭赵 D.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齐将颜聚/遂灭赵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牧对待匈奴进犯的态度是防守不战,并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 原因是他明白攻打匈奴时机尚未成熟,不能够作无谓的牺牲,另一方面是为了消磨匈奴的斗 志。 B.“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以及“赵王乃使赵葱及齐 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这些事例充分表明了李牧坚持固执的一面。 C.李牧复职后,依照王令施行严守政策。后来他一战大败匈奴,使其后十余年匈奴不敢接近赵 国的边境的城池。 D.李牧不仅能守,而且善战。大战匈奴,他采取了一系列的准备措施,以充实强化自己,引诱 麻痹敌人,最后战术得当,击败了入侵者。 4.将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 4 - (1)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5.赵王召回李牧并任用他人代之将兵,可为什么后来又重新任用李牧?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赵人举之赵相赵午,午言之赵王张 敖所,赵王以为郎中。数岁,切直廉平,赵王贤之,未及迁。会陈豨反代,汉七年,高祖往 诛之,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 谓张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卒私相与谋弑上。会事发觉,汉 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于是赵午等皆自杀。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唯 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随赵王敖至长安。赵王敖得出,乃进言田叔等 十余人。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叔为汉中守 十余年。后数岁,梁孝王使人杀故吴相袁盎,景帝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景帝曰: “梁有之乎?”叔对曰:“死罪!有之。”上曰:“其事安在?”田叔曰:“上毋以梁事为 也。”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 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景帝大贤之,以为鲁相。鲁相初到,民自言相,讼王取其财物 百余人。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余各搏二十,怒之曰:“王非若主邪?何自敢言 若主!”鲁王闻之大惭,发中府钱,使相偿之。相曰:“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 相为善也,相毋与偿之。”于是王乃尽偿之。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 暴坐待王苑外。王数使人请相休,终不休,曰:“我王暴露苑中,我独何为就舍!”鲁王以 故不大出游。数年,叔以官卒。太史公曰:孔子称曰“居是国必闻其政”,田叔之谓乎! (选自《史记·田叔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B.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C.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D.鲁王好猎/相常从入苑中/王辄休相就馆舍/相出/常暴坐待王苑外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文中意为升官。一般指官职的调动,古代有贵右贱左之说,故将贬官称为“左迁”。 B.赭衣,在古代只有囚犯才穿的衣服,是用赤土染成赭色,后来借用为囚犯的代称。 C.景帝,这是用谥号来指称帝王。谥号是人死后给予褒奖的称号。 - 5 - D.卒,古代是指大夫死亡,一般士的死叫“不禄”,地位不同,称呼也就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田叔为人率直,清廉公正。他以严谨廉洁为追求,喜欢与诸位前辈交游,被推荐给赵王张敖, 任职郎中,因德行突出而得到赵王看重。 B.田叔忠诚侠义,不惧死亡。高祖傲慢无礼,赵王臣属密谋行刺却被发觉,赵王被逮捕时,田 叔敢冒着罪及三族的风险,装扮成家奴追随赵王。 C.田叔为官有才,善于理事。他被赵王张敖推荐给高祖时,才能胜过朝廷所有大臣,故而先后 被任命为郡守和诸侯国相,施政才能被皇帝赞赏。 D.田叔处事圆通,柔中带刚。田叔刻意公开袒护鲁王,从而使鲁王羞愧而自愿偿还百姓;又故 意不在馆舍休息,以此来讽劝鲁王不要大肆游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 (2)王自夺之,使相偿之,是王为恶而相为善也,相毋与偿之。 5.田叔替景帝调查袁盎被刺杀的事情,景帝为什么认为他“大贤”而任命他为鲁相?请简要说 明。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洪彦昇仲达,饶州乐平人,登第调常熟尉奉母之官既至前尉欲申期三月以规荐而中分奉 入彦昇处僧舍却奉不纳如约始交印历郴州判官,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彦昇尝辟广西经略府, 或称其才,擢提举常平。御史中丞石公弼荐新提举广西学事幸义可御史,及陛辞,适与同日, 徽宗两留之,遂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彦昇孤立,任言责阅五年,论:“蔡京再居元 宰,假绍述之名,一切更张,败坏先朝法度,朋奸误国,公私困弊。既已上印,而偃蹇都城, 上凭眷顾之恩,中怀跋扈之志。愿早赐英断,遣之出京。”“何执中缘潜邸之旧,德薄位尊, 当轴处中,殊不事事,见利忘义,唯货殖是图。愿解其机政,以全晚节。”“吕惠卿与张怀 素厚善,序其所注《般若心经》云:‘我遇公为黄石之师。’且张良师黄石之策,为汉祖定 天下,惠卿安得辄以为比?”他如邓洵仁、蔡薿、刘拯、李孝称、许光凝、许几、盛章、李 、任熙明之流,皆条摭其过,一不为回隐。右仆射张商英与给事中刘嗣明争曲直,事下御 史。彦昇蔽罪商英,商英去。又累疏抨郭天信以谈命进用,交结窜斥;因请禁士大夫毋语命 术,毋习释教。先是,诏诸道监司具法令未备,若未便于民者,久而弗上。彦昇言:“吏狃 于势,随时俯仰,不能上承德音,因缘为奸者众。有因追科而欲害熙宁保伍之法,因身丁而 故摇崇宁学校之政,省事原情,当有劝沮。宜遣官编汇,辨其邪正,以行赏罚。”皆从之。 - 6 - 迁给事中。尝谒告一日,而张商英复官之旨经门下,言者以为顾避封驳,出知滁州。寻加右 文殿修撰,进徽猷阁待制,知吉州。久之,知潭州,未行,卒,年六十三。赠太中大夫。 (选自《宋史·洪彦昇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登第/调常熟尉/奉母之官/既至/前尉欲申期三月以规荐/而中分奉入/彦昇处僧舍/却奉不纳/如 约/始交印/ B.登第/调常熟尉/奉母之官/既至前尉/欲申期三月/以规荐而中分奉入/彦昇处/僧舍却奉不纳/如 约/始交印/ C.登第/调常熟尉/奉母之官/既至/前尉欲申期三月/以规荐而中分奉入/彦昇处僧舍/却奉不纳/如 约始/交印/ D.登第/调常熟尉/奉母之官/既至前尉/欲申期三月以规荐/而中分奉入/彦昇处/僧舍却奉不纳如 约/始交印/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宰,文中指宰相。宰相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 B.潜邸,指皇帝即位前居住的宅第,有时借指太子尚未即位。 C.释教,即佛教。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取其第一个字作为宗教名称,故称佛教为释教。 D.保伍,古代为了有充足的军力而将百姓五家编为一伍,又立保相统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洪彦昇为人忠厚,拒绝不劳而获。他带着母亲奔赴任职之地,在尽孝的同时又为国尽忠;能 够宽待前任县尉,给别人提供方便却不收取好处。 B.洪彦昇不畏权贵,数次指责权奸。他在担任御史的时候,丝毫不隐瞒权臣的过错,指责吕惠 卿德不配位,将邓洵仁、任熙明等人的过错逐条列出。 C.洪彦昇不信邪说,敢于明断是非。当官员发生争执的时候,他不怕得罪人,明确归责;又多 次上疏抨击郭天信用不正当手段获得朝廷重用。 D.洪彦昇关心时政,提出治理良方。他深知社会积弊太久,主张对违法乱纪者有所规劝和阻止, 建议派遣官吏汇编作奸犯科之事,以便实行赏罚。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当轴处中,殊不事事,见利忘义,唯货殖是图。 (2)吏狃于势,随时俯仰,不能上承德音,因缘为奸者众。 5.洪彦昇从哪些方面对蔡京进行了指责?请简要说明。 - 7 - - 8 -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C; 2.D; 3.B; 4.(1)桂州从前遭受敌寇的侵害,户籍人口减少,王晙应当就留在 那里,来等待政治教化的成功。 (2)王晙率领自己所辖士兵二千人与临洮军会合,选拔了七百名优秀士兵,换上胡人服装,夜 里袭击敌人。 5.①韩思忠身为偏将,没有主事之权,不应承担兵败的主要责任。②韩思忠是个忠勇之将,杀 之可惜。③王晙本人禀性正直,心存社稷,不愿看到忠勇之臣被杀。 解析:1.第一处,如果在“疑”后面断开,则“伏在旁”的主语是“贼”,与其后面的“自相 斗”的行为矛盾,由此排除 A、D两项。第七处,如果在“讷”前面断开,则“使壮士衔枚鏖 突”的人就是讷,这样就与王晙无关了,不合传记之意。“使壮士衔枚鏖突”应是讷与晙共 同的行为。传记主要是赞美王晙的。 2.错在“为了发布进攻命令”,不单是进攻的命令。鼓角有多种功能,军队用以报时、警众或 发出号令等。 3.错在“多次打败来犯的突厥军队和吐蕃军队”,文中并未记录突厥来犯之事。“多次打败突 厥军队”的意思更不准确。 4.参考译文: 王唆,是沧州景城县人,小时候就成了孤儿,喜爱学习。考中了明经科进士,被任命为 殿中侍御史。怜逢朔方元帅魏元忠讨伐贼人失利,弹劾副将韩思忠战败,按法徫应当诛死。 王晙认为,韩思忠只是一个偏将,自己掌握不了权力,况且他勇敢有智谋,杀了可惜,不应 当单独被处死。他坚持己见,韩思忠得以被释放。景龙末年,被任命为桂州都督。桂州有军 队,原来总是仰仗衡州、永州供给军饷。王晙开始修筑大城,撤去驻军;临江筑坝,开发屯 田凡千顷,又停止了漕运转蝓,他成了百姓的依靠。后来请求回去,州人到京城请求他留下。 皇帝下诏说:“桂州从前遭受敌寇的侵害,户籍人口减少,王晙应当就留在那里,来等待政 治教化的成功。”在桂州任职一周年后,人们请求刻立石碑歌颂他的功徳。开元二年,吐蕃 用精兵十万进犯临洮,驻扎在大来谷。王晙率领自己所辖士兵二千人与临洮军会合,选拔了 - 9 - 七百名优秀士兵,换上胡人服装,夜里袭击敌人。距离敌人五里的地方,下令说:“前面就 是敌人,士兵们都大声呼喊,击鼓吹角来应和它。”敌人吃惊,怀疑在一旁有埋伏,自相残 杀,死了上万人,不久薛讷来到武阶,距离大来有二十里,敌亼在王晙和薛讷两军之间列阵, 王晙前往迎接薛讷,夜里派遣壮士衔着枚奋力冲击敌阵,敌人害怕,引兵撤退。追赶敌人到 了洮水,打败他们,俘获的东西积成了山。第二年,突厥默啜可汘被拔曳园部落袭杀,部下 大多都投降唐朝,被安置在河曲地区。这些降人反叛后,诏命王晙率领并州军队渡河平叛。 王晙抄小路进军,卷起铠甲,扔掉帐幕,奔向山谷,夜里遢到大雪,他怕耽误时间,对神灵 祷告道:¨如果我王晙不以忠心事君,不讨伐有罪人,上天要杀死什么人,应当我自己受到 这惩罚,士兵们是没有罪的。我的内心如果确实忠诚的,就请上夭停止下雪,调转凤向,助 我讨贼成功。”随即风停雪止。当时叛军分成两路逃跑,王晙沿东路追击,斩首三千。仆固 都督勺磨等分散守卫在受降城的郊外,暗中勾引突厥向内地侵扰,王晙秘密上报皇帝,把他 们全都诱出予以诛杀。担任朔方军大总管。开元九年,兰池的胡人康待宾占据长泉发动叛乱 攻陷六个州,皇帝上诏让郭知运和王晙讨伐并平定了叛乱。去世,谥为忠烈。王睃相貌堂堂, 当时人称之为熊虎宰相。他仰慕节操和义行,有古人的风范。他对待下属的庄重态度始终如 一,官吏百姓对他又怕又爱。当初,二张诬陷魏元忠,只有王晙上巯为其申辩。宋璟说:“魏 公已经保全性命了,您还是再次触犯龙鳞,恐怕很危险啊。”王唆说:“魏公因为忠心而获 罪,如果得以辨明冤枉,我即使死了也不后悔。” 2.答案:1.C; 2.D; 3.C; 4.(1)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赵王就又强迫他出任边将, 派他去统率军队。 (2)借助船只的人,并非善于游泳,却能够横渡江河。 5.后来每次匈奴来侵犯,赵军就出兵交战,结果赵军屡次失利,损失伤亡很多,边境上无法耕 田、放牧。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任。 解析:1.北:动词败北、败逃; 2.本题,“后三月”意思是三个月之后,作句首状语,可以在其后停顿,排除 B项。“王翦因 急击赵”意思是王翦趁机猛攻赵国,大败赵军。“赵”作“击”的宾语,应在“赵”之后停 顿,排除 A、C项。故选 D。 3.C项,错在“依照王令施行严守政策”。“如故令”的句意理解错误正确的意思是按照原的 法规、号令办事。故选 C。 4.(1)“杜门”,闭门;“固”,坚持;“将兵”,统率军队。 (2)“假”:借助;“水”:游泳、游水;“绝”:横渡。 - 10 - 参考译文: 李牧是赵国北部边境的良将。长期驻守代地雁门郡,防备匈奴。他有权根据需要设置官 吏,防地内城市的租税都送入李牧的幕府,作为军队的经费。他每天宰杀几头牛犒赏士兵, 教士兵练习射箭骑马,小心看守烽火台,多派侦察敌情的人员,对战士待遇优厚。订出规章 说:“匈奴如果入侵,要赶快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有胆敢去捕捉敌人的斩首。”匈奴每 次入侵,烽火传来警报,立即收拢人马退入营垒固守,不敢出战。像这样过了好几年,人马 物资也没有什么损失。可是匈奴却认为李牧是胆小,就连赵国守边的官兵也认为自己的主将 胆小怯战。赵王责备李牧,李牧依然如故。赵王发怒,把他召回,派别人代他领兵。 此后一年多里,匈奴每次来侵犯,就出兵交战。出兵交战,屡次失利,损失伤亡很多, 边境上无法耕田、放牧。赵王只好再请李牧出任。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有病。赵王就一再 强使李牧出来,让他领兵。李牧说:“大王一定要用我,我还是像以前那样做,才敢奉命。” 赵王答应他的要求。 李牧来到边境,还按照原来的章程。匈奴好几年都一无所获,但又始终认为李牧胆怯。 边境的官兵每天得到赏赐可是无用武之地,都愿意打一仗。于是李牧就准备了精选的战车一 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敢于冲锋陷阵的勇士五万人,善射的士兵十万人,全部 组织起来训练作战。同时让大批牲畜到处放牧,放牧的人民满山遍野。匈奴小股人马入侵, 李牧就假装失败,故意把几千人丢弃给匈奴。单于听到这种情况,就率领大批人马入侵。李 牧布下许多奇兵,张开左右两翼包抄反击敌军,大败匈奴,杀死十多万人马。灭了襜褴,打 败了东胡,收降了林胡,单于逃跑。此后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城镇。 赵王迁七年(前 229),秦国派王翦进攻赵国,赵国派李牧、司马尚抵御秦军。秦国向赵王 的宠臣郭开贿赂很多金钱,让他施行反间计,造谣说李牧、司马尚要谋反。赵王便派赵葱和 齐国将军颜聚接替李牧,李牧不接受命令。赵王派人暗中乘其不备逮捕了李牧,把他杀了, 并撤了司马尚的官职。三个月之后,王翦趁机猛攻赵国,大败赵军,杀死赵葱,俘虏了赵王 迁和他的将军颜聚,终于灭了赵国。 3.答案:1.D;2.C;3.C 4.(1)您侍奉皇上礼节完备,现在(他)像这样对待您,我们请求您准许我们造反。 (2)大王自己抢夺来了财物,让丞相去偿还,这是大王做了坏事而让丞相去做好事,丞相不 能参与偿还财物的事。 5.因为田叔查清了案件的事实,认定了梁王有罪责;又给皇帝处理此案提供了周全妥当的建议, 使皇帝不会陷入维护国法和不使太后悲戚的两难境地。 - 11 -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好猎”的是“鲁王”,“常从入苑中”的是“相”, 故应在“相”的前面断开,据此排除 B、C两项。“暴坐待王苑外”是“出”之后的动作,“常” 则表明其频率,故应在“常”前断开,据此排除 A项。 2.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C项,“谥号是人死后给予褒奖的称号” 错,“谥号”指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谥号有褒 有贬。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才能胜过朝廷所有大臣,故而先后 被任命为郡守和诸侯国相”错误。根据原文“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说, 尽拜为郡守、诸侯相”可知,皇上是认为孟舒、田叔等十多个跟随赵王张敖的人的才能胜过 朝廷所有大臣;且“先后”在原文中并未体现,封官的也不只是田叔。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事:侍奉。遇:对待。请:请允许说话人做 某事。(2)偿:偿还。……也:判断句。与:参与。 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原文“具得事”“梁有之乎……有之”可知,田 叔完成了景帝交代的任务,查清了案件的事实,认定了梁王有罪责;而由原文“今梁王不伏 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可知,他给出 了合理建议,让景帝不会陷入法和情难两全的境地。 【参考译文】 田叔是赵国陉城人。田叔为人严正清廉,洁身自好,喜欢和诸位前辈交游。赵国人把他 推荐给赵相赵午,赵午又在赵王张敖那里称道他,赵王任命他为郎中。任职几年,他切峻刚 直,清廉公平,赵王认为他贤能,却没有来得及升迁他。恰逢陈豨在代地谋反,汉七年,高 祖前去诛讨,途经赵国,赵王张敖亲自端着食盘献食,礼节十分恭敬,高祖像箕一样地张开 两腿坐在地上大骂他。当时赵相赵午等几十人都发怒,对赵王张敖说:“您侍奉皇上礼节完 备,现在(他)像这样对待您,我们请求您准许我们造反。”终于私下里互相谋划要杀皇上。 偏巧事情被发觉了,汉朝下命令逮捕赵王和群臣中谋反的人,于是赵午等人都自杀了。这时 汉朝下诏书说:“赵国有胆敢跟随赵王的人,罪及三族。”只有孟舒、田叔等十多人穿着赤 褐色的囚衣,自己剃掉头发,用铁圈钳住脖颈,称(自己是)赵王的家奴,跟随赵王张敖到 了长安。赵王张敖得以释放出狱,就进言推荐田叔等十多人。皇上全都召见了,跟他们谈话, (认为)朝中的大臣没有能超过他们的,皇上十分高兴,将他们全都任命为郡守或诸侯国的 丞相。田叔做汉中郡守十多年。几年后,梁孝王派人刺杀从前的吴国丞相袁盎,景帝召回田 叔(让他)到梁国查办,(田叔)查清了这个案件的全部事实,回朝报告。景帝说:“梁国 - 12 - 有那件事吗?”田叔回答说:“臣有死罪!梁国有那件事。”皇帝说:“那事情到底怎么样?” 田叔说:“皇上不要追究梁国的事了。”皇帝说:“为什么呢?”田叔说:“现在梁王如不 被处死,这是汉朝的法律没有执行啊;如果他认罪伏法,太后就会吃饭不香,睡眠不安,这 样忧虑的就是陛下您了。”景帝认为他很贤能,让他做了鲁国的丞相。田叔刚刚到任,百姓 自发地向他上言,状告鲁王夺取财物的人有一百多名。田叔抓住他们中为首的二十个人,每 人笞打五十下,其余的人各拍打二十下,对他们发怒说:“鲁王不是你们的君主吗?怎么自 己竟敢谈论你们的君主呢!”鲁王听说了这件事,非常惭愧,从内库中拿出钱来,派丞相偿 还给他们。田叔说“大王自己抢夺来了财物,让丞相去偿还,这是大王做了坏事而让丞相去 做好事,丞相不能参与偿还财物的事。”于是鲁王就尽数偿还给百姓。鲁王喜欢打猎,田叔 经常跟随进入苑囿中,鲁王总是要他到馆舍中(休息),田叔出来,常常坐在苑囿外面烈日 下等待鲁王。鲁王多次派人请他去休息,他始终不肯去休息,说:“我的大王在苑囿中暴晒, 我为什么偏偏要去馆舍!”鲁王因为这个缘故不大出外游猎。几年后,田叔在鲁国丞相的任 上去世。太史公说:孔子称述“住到这个国家一定要与闻它的政事”,(这样的话)说的大 概是田叔吧! 4.答案:1.A;2.D;3.B 4.(1)官居要职,(却)根本不做事,看见利益就忘了大义,只贪图财货。 (2)官员们对情势习以为常,顺应时势应付周旋,不能秉承朝廷旨意,趁机做奸诈之事的人 很多。 5.①败坏法纪;②结党营私;③恃宠而骄。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了解句子大意,然后仔细观察四个选项, 从词语搭配、句式特点、专有名词、虚词位置等方面加以辨析。本题画框部分,“彦昇处僧 舍”是个完整独立的句子,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 B、D两项;“始交印”中的“始”是“交” 的修饰语,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 C项。 2.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D项,“古代为了有充足的军力”错,保 伍只是一种基层户籍编制制度。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指责吕惠卿德不配位”错,原文中, 洪彦昇指责的是何执中德不配位。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当轴:官居要职。事事:做事。图:贪图、 谋取。(2)狃:惯习。俯仰:应付。德音:帝王诏书,引申为朝廷旨意。 - 13 - 5.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题,需先在原文中找出相应语句,然 后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分析。如说蔡京身居宰相之位,却败坏法令制度,可以总结 他“败坏法纪”;他与奸臣结党,造成公私两方面的困顿,可以总结出他“结党营私”;他 已经辞官,却仍然凭借恩宠在都城里骄横傲慢,可以总结出他“恃宠而骄”。 【参考译文】 洪彦昇字仲达,饶州乐平人。应试得中,调任(他)为常熟县尉。他带着母亲去赴任, 到了之后,前任县尉想延长三个月的时间以求举荐,并且将俸禄均分(给他)。洪彦昇住在 僧人的住所里,拒绝俸禄不接受,依从约定,(约定的期限到了,)才移交官印。先后担任 郴州判官、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洪彦昇曾经被征召到广西经略府,有人称赞他的才能,提 拔他为提举常平。御史中丞石公弼推荐刚提举广西学事的幸义,(认为他)可以充任御史, (幸义)向皇上辞别时,正好与洪彦昇是同一天,宋徽宗就把他们两个留下来了,于是就授 任洪彦昇为监察御史,后来升任殿中侍御史。洪彦昇孤立无援,担任进言的官职经历了五年 时间,他论述说:“蔡京又一次居于宰相的位置,假借绍述的名义,把一切都加以更改,败 坏先朝的法令制度,和其他奸臣结党危害国家,公私两方面都遭到困难和毁坏。既然已经上 交了相印,却在都城里骄横傲慢,凭借皇上眷顾(他)的恩情,专横暴戾。但愿(皇上)早 早作出英明的决断,把他打发出京城。”“何执中因为有与皇上未即位前的情谊,德行不淳 厚而地位尊贵。官居要职,(却)根本不做事,看见利益就忘了大义,只贪图财货。但愿解 除他的枢密职务,来保全他的晚节。”“吕惠卿和张怀素交情深厚,为张怀素所注释的《般 若心经》作序说:‘我对待张怀素就像黄石之师(的故事里张良对待黄石)一样。’张良学 习黄石的用兵之策,为汉高祖平定天下,吕惠卿怎能动不动就把自己和他相比?”其他像邓 洵仁、蔡薿、刘拯、李孝称、许光凝、许几、盛章、李 、任熙明等人,洪彦昇都逐条列出 他们的过错,一条都不替他们回避隐瞒。右仆射张商英和给事中刘嗣明争论是非曲直,这件 事被下移给御史。洪彦昇判张商英有罪,张商英被罢免。又多次上疏抨击郭天信凭借谈论命 相被提拔任用,交结同党排斥他人;于是请求禁止士大夫再谈论命相之术,不要研习佛教。 在这之前,朝廷诏令各路监司整理法令不完备的地方,如果是对百姓不方便的,时间长的就 不必上报。洪彦昇说:“官员们对情势习以为常,顺应时势应付周旋,不能秉承朝廷旨意, 趁机做奸诈之事的人很多。有趁着催征赋税而想损害熙宁时保伍之法的,有通过人口而故意 动摇崇宁时学校政策的,省察现在的事情和原来的情况,应当有所规劝和阻止。应该派遣官 员分类汇编,辨别邪恶与正直,以便实行赏罚。”(皇上)听取了他的意见。后来升任给事 中。曾经请假一天,而张商英恢复官职的圣旨经过门下省,进言的人认为他不过是为了避开 - 14 - 封还诏令,后来他被调出京城管理滁州。不久加任右文殿修撰,进徽猷阁待制,管理吉州。 过了一段时间,又管理潭州,(还)没有去,去世,享年六十三岁。追赠太中大夫。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