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新题型——文言文阅读专练(六)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届高考语文新题型——文言文阅读专练(六) Word版含解析

- 1 - 文言文阅读专练(六)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魏玄同,定州鼓城人也。举进士,累转司列大夫。坐与上官仪文章属和,配流岭外。上 元初赦还。工部尚书刘审礼荐玄同有时务之才,拜岐州长史。累迁至吏部侍郎。玄同以既委 选举,恐未尽得人之术,乃上疏曰:“臣闻制器者必择匠以简材,为国者必求贤以莅官。匠 之不良,无以成其工;官之非贤,无以致于理。君者,所以牧人也;臣者,所以佐君也。君 不养人,失君道矣;臣不辅君,失臣任矣。任人者,诚国家之基本,百姓之安危也。方今人 不加富盗贼不衰狱公未清礼义犹阙者何也下吏不称职庶官非其才也。官之不得其才者,取人 之道,有所未尽也。”疏奏不纳。弘道初,转文昌左丞,兼地官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则 天临朝,迁太中大夫、鸾台侍郎,依前知政事。垂拱三年,加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纳言,封 钜鹿男。玄同素与裴炎结交,能保始终,时人呼为“耐久朋”。而与酷吏周兴不协。 永昌初, 为周兴所构,云玄同言:“太后老矣,须复皇嗣。”太后闻之,怒,乃赐死于家。监刑御史 房济谓玄同曰:“何不告事,冀得召见,当自陈诉。”玄同叹曰:“人杀鬼杀,有何殊也, 岂能为告人事乎?”乃就刑,年七十三。玄同富于词学,当为典选之时,备疏择才之理。但以 高宗弃代之后,则天居位之间,革命是怀,附己为爱,苟一言之不顺,则亲族以难逃。是以 唐之名臣,难忘中兴之计;周之酷吏,常谋并进之谗。玄同欲复皇储,固宜难免,死而无过, 人杀何妨。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七》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方今人不加富/盗贼不衰狱/公未清礼义/犹阙者何也/下吏不称职/庶官非其才也 B.方今人不加富/监贼不衰狱公/未清礼义犹阙者/何也/下吏不称职/庶官非其才也 C.方今人不加富/盗贼不衰/狱公未清/礼义犹阙者/何也/下吏不称职/庶官非其才也 D.方今人不加富/盗贼不衰/狱公未清礼义/犹阙者何也/下吏不称职/庶官非其才也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配流,是古代惩治犯人的一种刑罚。指把犯人发配、流放到偏远的地方:“流”指流放,封 建社会的五刑(笞、杖、徙、流、死)之一。 B.牧人,古代指掌管畜牧的人,也指管理民事的地方官,或指治理百姓。文中魏玄同认为:国 君,是来治理天下百姓的。 C.魏晋时期,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者,称金紫光禄大夫;加银章青绶者,称银青光禄大夫;唐 - 2 - 代银青光禄大夫是知政事的实职。 D.皇储,又称“储君”,为已确定的皇位继承人。中国古代皇储一般是指皇帝册立的“皇太子”。 通常被授予的对象是皇帝嫡子。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玄同科举得意。他原是定州鼓城人氏,考中进士科,后官至司列大夫,因为与上官仪文章 唱和而受牵连获罪。 B.魏玄同为官尽职。他主管选拔人才,担心不能很好选人定职,就在这方面写了很有价值的书 面意见上呈皇上。 C.魏玄同珍视友谊。他和裴炎交情深厚,而且能善始善终,被世人称为“能长久保持友谊的朋 友”。 D.魏玄同为人忠厚。他讲太后老了应当让皇位给皇帝,被周兴告发而赐死。他宁死也不愿诬告 别人来偷生。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闻制器者必择匠以简材,为国者必求贤以莅官。 (2)玄同富于词学,当为典选之时,备疏择才之理。 5.魏玄同被任命为选拔官吏的官职,在官吏选拔任用方面,他有哪些主要观点?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孝景皇帝者,孝文之中子也,母窦太后。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及窦太后得幸,前 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元年四月乙卯,救天下。五月,除田半租,为孝文立太宗 庙,令群臣无朝贺。匈奴入代,与约和亲。 三年正月乙已,救天下。长星出西方。天火燔雒阳东宫大殿城室。吴王濞、楚王戌、赵 王遂、胶西王昂、济南王辟光、畜川王贤、胶东王雄渠反,发兵西乡。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 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六月乙亥赦亡军及楚与谋反者。封 大将军窦婴为魏其侯,立楚元王子平陆侯礼为楚王,立皇子端为胶西王,子胜为中山王。 徙 济北王志为畜川王,淮阳王馀为鲁王,汝南王非为江都王。齐王将庐、燕王嘉皆薨。 七年十一月晦,日有食之;春,免徒隶作阳陵者。丁已,立胶东王为太子,名彻。中元 年四月乙已,救天下,赐爵一级,除禁铟。 后二年正月,地一日三动。郅将军击匈奴,酺五日。令内史郡不得食马粟,没入县官; 令徒隶衣七緵布,止马舂。为岁不登,禁天下食不造岁。省列侯,遣之国。十月,租长陵田。 - 3 - 后三年十月,日月皆赤五日。十二月晦,袴。日如紫,五星逆行守太微。月贯天廷中。 正 月甲寅,皇太子冠。甲子,孝景皇帝崩。遗诏赐诸侯王以下至民为父后爵一级,天下户百钱; 出宫人归其家,复无所与。太子即位,是为孝武皇帝。 太史公曰:汉兴,孝文施大德,天下怀安,至孝景,不复忧异姓;而晁错刻削诸侯,遂 使七国俱起,合从而西乡,以诸侯太盛,而错为之不以渐也。及主父偃言之,而诸侯以弱, 卒以安。 安危之机,岂不以谋哉? (节选自《史记•孝景本纪》) 诸侯骄恣,吴首为乱,京师行诛,七国伏辜,天下翕然,大安殷富。作《孝景本纪》。 (节选自《太史公自序》) 1.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盘/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六月乙 亥/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蓺等与谋反者/ B.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六月乙 亥/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蓺等/与谋反者/ C.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六月乙 亥/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蓺等/与谋反者/ D.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诛之/六月乙 亥/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蓺等与谋反者/ 2.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最早有三皇五帝,如羲皇、娲皇、黄帝等。 B.和亲,即“和戎、和蕃”,是指中原王朝统治者与外族出于各种目的而达成的政治联姻。 C.囊,古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之死,也用于皇帝高级妃嫔和皇子公主或封王的贵族等。 D.甲子,我国古代纪年法的一种,古人用十天干、十二地支组合而成,居六十纪年循环首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景帝排行中间,福运加身。生母窦太后得宠后,前一个王后去世,生母的三个儿子也相继死 亡,景帝方得以继承帝位。 B.景帝宽厚薄省,善待臣民。即位元年五月,就下诏减去一半田租;为孝文皇帝修建太宗庙时, 也诏令群臣不必为此上朝拜贺。 C.景帝施政惠民,废除禁锢。大赦天下,赐给民众每户户主爵位一级;废除不准商人、入赘女 婿做官和不准犯过罪的官吏重新做官的旧令。 - 4 - D.景帝节俭用度,重视农业。粮食歉收时,诏令全国节约用粮,减少驻京的列侯,让他们回到 自己的封国;把长陵附近官田租给农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令内史郡不得食马粟,没入县官;令徒隶衣七緵布,止马舂。 (2)京师行诛,七国伏辜,天下翕然,大安殷富。 5.结合全文内容、写法和司马迁经历,你认为司马迁对景帝持何态度,请简要说明。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欧阳德,字崇一,泰和人。甫冠举乡试。之贛州,从王守仁学。不应会试者再。嘉靖二 年,策问论守仁,德与魏良弼等直发师训无所阿,竟登第。除知六安州,建龙津书院,聚生 徒论学。入为刑部员外郎。六年,诏简朝士有学行者为翰林,乃改德编修。迁南京国子司业, 作讲亭,进诸生与四方学者论道其中。寻改南京尚宝卿。召为太仆少卿。以便养,复改南京 鸿胪卿。父忧,服阙,留养其母,与邹守益、聂豹、罗洪先日讲学。以荐起故官。累迁吏部 左侍郎兼学士,掌詹事府。母忧归服未阙即用为礼部尚书丧毕之官命真无逸殿时位久虚帝惑 陶仲文二龙不相见之说讳言建储德恳请会有诏,二王出邸同日婚。德以裕王储贰不当出外, 疏言:“曩太祖以父婚子,诸王皆处禁中。宣宗、孝宗以兄婚弟,始出外府。今事与太祖同, 请从初制。”帝不许。德又言:“《会典》醮词,主器则曰‘承宗’,分藩则曰‘承家’。 今裕王当何从?”帝不悦,曰:“既云王礼,自有典制。如若言,何不竟行册立耶?”德即 具册立仪上。帝滋不悦,然终谅其诚。裕王母康妃杜氏薨,德请用成化朝纪淑妃故事,不从。 德遇事侃侃,裁制诸宗藩尤有执。或当利害,众相顾色战,德意气自如。当是时,德与徐阶、 聂豹、程文德并以宿学都显位。于是集四方名士于灵济宫,与论良知之学。赴者五千人。都 城讲学之会,于斯为盛。德器宇温粹,学务实践,不尚空虛。晚见知于帝,将柄用,而德遽 卒。赠太子少保,谥文庄。 (选自《明史·欧阳德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母忧归服/未阕/即用为礼部尚书/丧毕之官/命直无逸殿/时储位久虚/帝惑陶仲文二龙不相见 之说/讳言建储德/恳请/ B.母忧归/服未阕/即用为礼部尚书/丧毕之官/命直无逸殿/时储位久虚/帝惑陶仲文二龙不相见 之说/讳言建储德/恳请/ C.母忧归/服未阕/即用为礼部尚书/丧毕之官/命直无逸殿/时储位久虚/帝惑陶仲文二龙不相见 之说/讳言建储/德恳请/ - 5 - D.母忧归服/未阕/即用为礼部尚书/丧毕之官/命直无逸殿/时储位久虚/帝惑陶仲文二龙不相见 之说/讳言建储/德恳请/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由礼部主持,在京师举行考试。因考试时间是春天, 又叫“春闱”。 B.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从隋朝开始设置,掌管刑法、狱讼、军令等事务,最高长官是刑 部尚书。 C.翰林,官名。古代封建社会皇帝选任有文化、有学识的朝臣充任翰林学士,入选翰林院被称 为“点翰林”。由科举至翰林,是非常荣耀的。 D.赠,朝廷为表彰大臣生前的功绩,追授给他一个较高的官职、爵位或称号。追封功臣的父祖 也叫“赠”。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欧阳德为人正直。他曾跟从王守仁学习,策问试题曾议论王守仁的思想,他与魏良弼等人坦 率地阐发老师的学说,并不曲徇试题的观点。 B.欧阳德学问渊博。皇帝诏令选择有学问和德行的读书人为翰林,欧阳德改任为编修,他设置 讲亭,召集国子生与四方学者在那里讲学论道。 C.欧阳德讲求孝道。他曾被召入京做太仆少卿,但是为了便于奉养父母,他调任南京鸿胪卿。 父亲去世,他守孝期满后仍留在家中奉养母亲。 D.欧阳德敢于直谏,欧阳德认为裕王作为储君人选不能出京,后来还用《会典》进行劝谏,皇 帝虽然不高兴,但最终还是体谅了欧阳德的诚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甫冠举乡试。之赣州,从王守仁学。 (2)晚见知于帝,将柄用,而德遽卒。 5.“德意气自如”这一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天祥以法天 不息为对,其言万余,不为稿,一挥而就。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 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寻丁父忧,归。成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 江万里。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 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赣州。 - 6 - 德佑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 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其友止之,曰:“今大兵 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内地,君以乌合万余赴之,是何异驱群羊而搏猛虎。”天祥曰:“吾 亦知其然也。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 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 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 使,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天祥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 州,遂移漳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 执之。 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 杰。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过零丁洋》诗与之。 厓山破,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 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天祥临刑殊从容,南乡拜 而死,年四十七。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B.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C.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D.天祥捧诏涕泣/使陈继周发郡中/豪杰并结溪峒蛮/使方兴召吉州兵/诸豪杰皆应/有众万人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指科举时代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进士要经过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一 关覆核和决定名次,殿试分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 “进士出身”。 B.对策,古时就政事、经义等设问,由应试者对答,自汉起为取士考试的一种形式。 C.勤王,尽力于王事,后多指君主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王朝。 D.社稷,“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用社稷代指国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天祥才华出众。他二十岁时参加进士考试,应对时不打草稿,一挥而就,考中状元,考官 王应麟祝贺他考中。 - 7 - B.文天祥堪当重任。他任湖南提刑时,与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为之动容,认为他 有治理国家的能力。 C.文天祥忠君爱国。长江上游告急时,他积极应诏勤王;被捕之后,张弘范让他写信招降张世 杰,他拒绝了并书写《过零丁洋》,以明心志。 D.文天祥守节不屈。厓山被攻破后,他被元将张弘范送往京师,元朝廷劝降,他坚决不屈服, 视死如归,最后从容就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 (2)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5.文天祥为什么不听友人劝阻,仍然入卫京师?请简要说明。 - 8 -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1.C; 2.C; 3.D; 4.(1)臣听说制造器具的人必须(一定)选择工匠来挑选材料,治理 国家的人必须(一定)寻求贤者来担任官职。 (2)玄同在词赋方面很精通,在担任掌管选拔人才官职的时候,详备上疏(阐述)选择人才的道理。 5.①治理国家的人必须寻求贤者来担任官职。任用官吏,是国家的根本,关系到百姓的安危。 ②官吏不贤良不称职,官职没有委任给有才德的人,表明选拔方法不完善。③大臣的作用是 辅佐君王。大臣不能辅佐国君,就丢掉了作为大臣的责任。 解析:1.句意:现在人民没有更加富裕,盗窃作乱人没有减少,争斗诉讼没有平息,礼仪教化 还缺乏,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下面的官吏不称职,众多的官员没有当官的才能。 2.C 项,“唐代银青光禄大夫是知政事的实职”错误,唐代定制文武散官,以银青光禄大夫为 从三品文散官。散官,有官名而无固定职事之官。与职事官相对而言。可见并非实职。故选 C。 3.D 项,“他讲太后老了应当让皇位给皇帝”错误。原文说“永昌初,为周兴所构,云玄同言: ‘太后老矣,须复皇嗣。’”可见太后老了应当让皇位给皇帝并非魏玄同讲过,而是周兴诬 陷、编造的谎言。故选 D。 4.【参考译文】 魏玄同,定州鼓城人。考中进士后,多次调换职务做到了司列大夫。因为与上官仪唱和 过文章而获罪被发配流放到岭外地区。上元初年逢上大赦天下而回归京城。工部尚书刘审礼 推荐玄同,说他有处理重大事务的才华,于是授予岐州长史。后来又多次升迁做到了吏部侍 郎。玄同因为已经被任命为选拔官吏的官职,担心自己的做法不能完全符合招揽人才的方法, 于是上书说:“臣听说制造器具的人必须选择工匠来挑选材料,治理国家的人必须寻求贤者 来担任官职。工匠不优良,就无法把器具做得精,官吏不贤良,就无法治理天下。国君,是 统治人民的;大臣,是辅助国君的。国君不能养育人民,就失去了做国君的正确方法;大臣 不能辅佐国君,就丢掉了作为大臣的责任。任用官吏,实在是国家的根本,关系到百姓的安 危。现在人民没有更加富裕,盗窃作乱的人没有减少,争斗诉讼没有平息,礼仪教化还缺乏,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下面的官吏不称职,众多的官员没有当官的才能。官职没有委任给有才 德的人,就是选拔官吏的方法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啊。”奏折没有被采纳。弘道初年,转任文 昌左丞,兼任地官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则天主持朝政,升任太中大夫、鸾台侍郎,依照 先前仍掌管政事。垂拱三年,加授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纳言,封钜鹿男爵。玄同向来和裴炎 交情深厚,而且能善始善终,被世人称为“能长久保持友谊的朋友”。而与酷吏周兴关系不 - 9 - 和。永昌初年,被周兴诬陷,编造玄同坏话说:“太后老了,应该将皇子们恢复继承人位置。” 太后听说后很愤怒,于是赐死家中。监刑御史房济对玄同说:“为何不上告此事呢,希望能 获得被召见的机会,到时应该可以自己说明实情。”玄同叹息着说:“被好人杀死和被恶鬼 杀死,有什么不同呢?难道能做告发别人的事吗?”就接受了处罚,死时七十三岁。玄同在词赋 方面很精通,在担任掌管选拔人才官职的时候,详备上疏(阐述)选择人才的道理。只是因为高 宗被废黜帝位后,武则天居皇帝之位期间,怀恨想改朝换代的革新者,宠爱依附自己的人, 如果有一句话不顺耳,那么整个家族难以活命。因此唐代有名的大臣,难忘振兴国家的大计; 周兴这些残酷的掌管刑狱的官吏,常常密谋进谗言诬陷忠心正直的名臣。玄同想恢复皇家子 孙继承人的做法,本来就难以逃脱责罚的,死了却没有过错,被人杀了又有什么妨碍呢。 2.答案:1.D; 2.A; 3.A; 4.(1)诏令内史和各郡不能用粮食喂马,(违者将其马匹)没收归入 官府。规定囚徒和奴隶穿粗糙的七緵布衣,禁止用马舂米。 (2)京城(朝廷)军队讨伐,七国服罪,天下安宁,太平稳定殷实富足。 5.(1)作者对景帝的功绩基本上是肯定的。(2)《孝景本纪》行文简略,不太符合人物传记详细 刻画的写法,说明景帝份量不重。(3)本文行文省俭,在于司马迁对景帝之子武帝心存戒惧, 唯恐言多语失,招致祸患。(4)表面上指责晁错削夺诸侯封地操之过急,实际上暗刺景帝审时 不明,谋划不周。 解析:1.天子为诛晁错,遣袁盎谕告,不止,遂西围梁。上乃遣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将兵 诛之。六月乙亥,赦亡军及楚元王子蓺等与谋反者。 2.三皇五帝,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都不是真正帝王,仅为部落首领或 部落联盟首领,其“皇”或“帝”号,为后人所追加。 3.曲解文意,前后有三男,前一个王后生有三个男孩,她三个儿子也相继死亡 4. 文言文译文: 孝景皇帝刘启,是孝文皇帝排行在中间的儿子,生母是窦太后。孝文皇帝在代国时,前 王后有三个儿子,等到窦太后得宠,前王后去世,三个儿子也相继死亡,所以景帝得以继承 帝位。元年四月乙卯日,大救天下。五月,下诏减去一半田租。为孝文皇帝修建太宗庙,诏 令群臣不必为此上朝拜贺。这年,匈奴侵入代地,朝廷与匈奴定约和亲。 前 154 年(三年)正月乙已日,大救天下。流星出现在西方。天火烧掉了洛阳的东宫大殿和 城楼。吴王刘濞、楚王刘戌、赵王刘遂、胶西王刘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和胶东王 刘雄渠反叛,起兵向西进发。景帝为安抚反叛的诸侯王而杀了晁错,派遣袁盎通告七国, 但 他们仍不罢兵,继续西进,包围了梁国。景帝于是派了大将军窦婴、太尉周亚夫率军讨伐, - 10 - 平定了叛乱。六月乙亥日,下诏救免被打散逃亡的叛军和楚元王的儿子刘蓺等参与谋反的人。 封大将军窦婴为魏其侯。立楚元王的儿子平陆侯刘礼为楚王。立皇子刘端为胶西王, 刘胜为 中山王,改封济北王刘志为淄川王,淮阳王刘余为鲁王,汝南王刘非为江都王。齐王 刘将庐、 燕王刘嘉都去世了。 七年十一月最后一天,发生日食;春天,救免(释放)修建阳陵的囚犯和奴隶。丁已日, 立 胶东王为太子,名叫彻。 中元元年四月乙已日,大救天下,赐给民众每户户主爵位一级,废除不准商人、入赘女 婿做官和不准犯过罪的官吏重新做官的法令。 后元二年正月,一天之内连续地震三次。郅都将军率军回击匈奴,下令准许民众聚会饮 酒五日。诏令内史和各郡不准用粮食喂马,(违者将其马匹)收归官府。规定罪犯和奴隶穿粗糙 的七缓(zdng)布衣,禁止用马舂米。因为这年粮食歉收,诏令全国节约用粮,严禁不到收获时 节吃完口粮。减少驻京的列侯,让他们回到自己的封国。十月,把高祖陵墓长陵附近的官田 租给农民耕种。 前 141 年(后元三年)十月,太阳和月亮连续五天呈现红色。十二月最后一天,打雷了。 太 阳变成紫色,五大行星倒转运行,在太微垣区域。月亮从太微垣星区穿过。正月甲寅日,皇 太子刘彻举行加冠典礼。甲子日,孝景皇帝逝世。遗诏赐给诸侯王以下至平民应该继承父业 的人每人爵位一级,全国每户一百钱;把后宫宫人遣散回家,并免除终身赋税不用上交。太 子即位,这就是孝武皇帝。 太史公说:汉兴以来,孝文皇帝广施恩德,天下安宁。到了孝景时代,不再担心异姓诸 侯王(反叛),然而晁错急切建议(削夺)同姓诸侯王的封地,使得吴、楚七国一同起兵反叛,联 合向西进攻朝廷。这是由于诸侯势力太强大,而晁错又没有采取逐步削减的办法。等到主父 偃提出准许诸侯王分封自己的子弟为侯的建议,才使诸侯王的势力弱下来,天下终于安定了。 这样看来,国家安危的关键,难道不在于谋略吗? 3.答案:1.C;2.B;3.B 4.(1)(欧阳德)刚满二十岁就乡试中举。到赣州,跟从王守仁学习。 (2)欧阳德晚年被皇帝赏识,即将被重用掌权,但欧阳德突然去世。 5.运用对比手法,欧阳德的神态自若与前文众人的神色惶恐形成对比;从而突出人物形象,说 明欧阳德是一个坦荡磊落的人。 - 11 - 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服阕”古代指守丧期满除去丧服,“服未阕”则指服 丧期未满,其为固定短语,中间不可断开,由此排除 A、D 两项。“德恳请”中“德”为人名, 是传主欧阳德的简称,作主语,“恳请”作谓语,句子结构、语意完整,排除 B 项。 2.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B 项,“军令”属于兵部的事务,不属于 刑部。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欧阳德是在调任南京国子司业时设置讲亭, 召集国子生与四方学者在那里论道,而不是“改任为编修”时。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甫:刚刚。冠:年满二十岁,泛指古代男子 成年。之:到。(2)于:表被动,注意翻译为被动句。知:赏识。遽:突然。 5.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分析其作用,要联系语境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 众人“色战”,“德意气自如”运用对比;另外,还要从展现人物性格的角度入手。 【参考译文】 欧阳德,字崇一,泰和人。(欧阳德)刚满二十岁就乡试中举。到赣州,跟从王守仁学 习。两次不参加会试。嘉靖二年,会试策问试题议论的是王守仁,欧阳德与魏良弼等人直接 阐发老师的学说,并不曲徇试题的观点,最终进士及第。欧阳德被授任为六安州知州,修建 了龙津书院,聚集学生讲学。调入京城任刑部员外郎。嘉靖六年,皇帝下诏令选拔朝士中有 学问和德行的人做翰林,于是改任(欧阳德)为编修。升任南京国子监司业,设置讲亭,召 集诸生与各方来学习的人在那里讨论学术。不久,改任南京尚宝卿。(随后)被征召入京担 任太仆少卿。为便于奉养父母,又调任南京鸿胪卿。父亲去世,守孝期满后仍留家中奉养母 亲,与邹守益、聂豹、罗洪先等每日研习学术。因为被荐举而起任原官。又经过多次升迁任 吏部左侍郎兼学士,掌管詹事府。母亲去世,他归家服丧,丧期未满就被起用为礼部尚书。 服丧期满赴任,皇帝命令他在无逸殿当值。当时,皇太子之位久已空缺,皇帝被陶仲文的“二 龙不相见”的说法所迷惑,避讳谈及立皇太子之事。欧阳德诚恳地请求(立储君)。恰逢(皇 帝)有诏令,二王子(裕王)出王府至其分封藩地,并于同日完婚。欧阳德认为裕王作为储 君人选不应出京,上疏说:“从前太祖以父亲的身份为儿子操办婚事,诸位王子都住在宫中。 宣宗、孝宗以兄长的身份为弟弟操办婚事,才会搬到外府,现在的事和太祖那时相同,请按 照当初的旧制。”皇帝不答应。欧阳德又说:“《会典》中祭告天帝的辞章,说太子是继承 祖宗,说藩王是继承家业。现在裕王应当归于哪类说法呢?”皇帝不高兴地说:“既然说是 王礼,自有典章制度。如你所言,何不直接举行册立呢?”欧阳德立即准备册立礼仪呈给皇 上。皇帝更加不高兴,然而最终体谅他的诚意。裕王的母亲康妃杜氏去世,欧阳德奏请仿效 - 12 - 成化朝纪淑妃的旧例(进行丧葬),皇帝不答应。欧阳德遇事刚直,裁断众多被分封的宗室 诸侯尤其有坚守的原则。有时遇上利害之争,众人面面相觑、神色惶恐,(只有)欧阳德神 态自然,不变常态。在那时,欧阳德与徐阶、聂豹、程文德都因学识渊博处在显要地位。于 是他们在灵济宫聚集天下名人学士,和他们共同讨论良知这门学问。前来聚会的人有五千位。 都城讲学的聚会,在这时最兴盛。欧阳德仪表气概温和纯正,做学问讲求实践,不崇尚空谈 虚论。欧阳德晚年被皇帝赏识,即将被重用掌权,但欧阳德突然去世。追赠他为太子少保, 谥号为“文庄”。 4.答案:1.B; 2.A; 3.A; 4.(1)只是国家抚养臣民三百多年,一旦国家遇到紧急情况,向天 下征集兵员,竟然没有一个入关的人马,我对这件事非常遗憾。 (2)不久又授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朝廷)派他到元营请求和好,跟元丞相伯颜在皋亭山谈判时据 理力争(大声争论)。 5.①国家危急,却无人应召,他需要挺身而出;②以身报国,希望感召忠臣义士; 解析:1.句意为:文天祥捧着诏书大哭,派陈继周征发州中豪杰,联合溪峒少数民族,派方兴 召吉州军队前来,各路英雄都回应,聚集了一万人的军队。“郡中豪杰”是指郡中的豪杰, 偏正短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 CD;“诸豪杰”作“皆应”的主语,其前应断开,排除 A。 2.A 项,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二甲若干(清朝时一般为七人), 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世人统称录取者为“进士”。 3.A 项,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是指考官王应 麟上奏说:“这份卷子中存在的古代典籍之义理犹如明镜,可以起借鉴作用,这个人忠肝义 胆如同铁石,所以臣敢为陛下得到人才而庆贺。”祝贺皇帝得到如此贤才。 4.(1)第:只是;恨:遗憾;一人一骑入关者:定语后置句 (2)寻:不久;除:授予官职;如:到;抗论:大声争论,据理力争; 参考译文: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二十岁参加进士考试,在集英殿对答皇上的策 问,文天祥以“遵守天道,勤奋不息”为题,回答皇帝的策问,他的对策文章写了一万多字, 不打草稿,一气呵成,被皇上亲自选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上奏说:“这份卷子中存在的古 代典籍之义理犹如明镜,可以起借鉴作用,这个人忠肝义胆如同铁石,所以臣敢为陛下得到 人才而庆贺。”不久父亲去世服丧而归。咸淳九年,被提拔为湖南提刑,顺便拜见原丞相江 万里。江万里一向认为文天祥有极高的意志节操,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改变容色说:“我 - 13 - 已经老了,综观天时将有变化,我见过的人才很多,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就落在你的 身上了。你可要竭尽全力。”咸淳十年,改任赣州知府。 德佑元年,元军进逼愈急,江上告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捧着诏 书大哭,派陈继周发动郡里各路豪杰,并且联合溪峒一带的少数民族,派遣方兴在吉州召兵, 郡中豪杰群起响应,有众万人,朝廷知道后,让文天祥凭江西提刑安抚使的身份领兵入卫。 他的好友劝阻他,说:“如今蒙古大军分三路击鼓前来,攻破京郊,逼近内地,你率领一万 多乌合之众奔赴京师,这与驱赶羊群和猛虎搏斗有什么不同。”文天祥说:“我也知道是这 样,只是国家抚养臣民三百多年,一旦国家遇到紧急情况,向天下征集兵员,竟然没有入关 的一人一马,我对此非常遗憾,所以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行动来对众宣示, 期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道义占优势,那么治国的谋略就可以确立了, 人数众多就能成功,像这样国家还能保住。”于是倾尽家财为军费。第二年正月授任临安知 府,不久又授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朝廷派他到元营请求和好,跟元丞相伯颜在皋亭山谈判时 据理力争。元丞相伯颜气愤地扣押了他,后来趁夜色逃到真州,渡海到了温州,于是到了漳 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逃到南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抵达,文天祥仓皇出逃,千户王惟义 上前抓住了他。 文天祥被押解到潮阳,带去见张弘范,张弘范的近侍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拜,张 弘范以礼相待,带他一起到崖山,让他写信去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自己的 父母,却教唆别人也背叛自己父母,这可能吗?”张弘范还是坚决要求他就范。文天祥于是写 下自己所作的《零丁洋诗》给他。崖山被攻破,张弘范派遣使者护送到首都,文天祥在燕京 共呆了三年,元世祖知道文天祥最终不会屈服,于是把文天祥召入宫中,对他说:“你有什 么心愿?”文天祥说:“我受宋朝的恩惠,做了宰相,怎么能够侍奉别的皇帝?希望赐我一死就 满足了。” 文天祥临刑时非常从容镇定,向南方叩拜而死。文天祥终年四十七岁。 5.根据“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 可知,文天祥为国家危机,竟然没有人愿意起兵勤王而感到遗憾痛心;根据“以身徇之,庶 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义胜者谋立,人众者功济,如此则社稷犹可保也”可知,他 希望自己做个示范者,能够感召天下的忠臣义士一起前来保家卫国,这样或许可以让国家延 续下去。 - 14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