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高中语文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教学要点: 学习表现孔子生存智慧的选文,讨论并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1、重点:学习有关语言知识,除第 6、10、11、12 则选文以外,其它选文都应精讲。 2、难点:结合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有关情境,努力使学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一、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一些内涵丰富、脍炙人口的成语,比如“欲速则不达”、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道不同,不相为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等。这些成语,其实都出自孔子之口,都包含了孔子的人生 智慧。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几则表现孔子人生智慧的语录。 二、疏通 12 则语录 (1)指明学生集体朗读 12 则语录,纠正读音错误。 (2)探讨重点字词。学生提出问题,互动解决,教师加以点拨。 翻译重点:①诲:教导;②女通汝(rǔ)你;③为:表判断,相当于"是"④知 1:明白; 知 2:知道;知 3:通智,智慧,明智.⑤是:指示代词,"这". 弘:扩大、发扬 躬:自己 宰:城邑的长官 无:通毋,不要 而:连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表示“如果”或“却”,这里可以理解为“却” 兵:武器 岁:时令 舍:停止 (3)翻译 12 则语录。学生翻译,互动解决,教师点拨。 不懂装懂的吃菱人 有个人学识很浅,却又喜欢不懂装懂。一次,他去人家那儿做客,主人端上一盘菱角。 他不认识这东西,更不知道怎么吃,就随手拿一只连壳一起塞进嘴里嚼起来。主人忙教他: “别忙,得剥了壳再吃。”他不想承认自己的无知,就说:“这谁不知道!我不过是想连壳吃 清清火而已!”主人又问:“这么说,你老家也种菱角?”这人很神气地回答:“当然啦,我 们家乡前山后山种的都是菱角树呢!” 沈括上山看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当读到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中的这两句诗 时,沈括的的眉头凝成了一个结,“为什么我们这里花都开败了,山上的桃花才开始盛开 呢?”,为了解开这个谜团,沈括约了几个小伙伴上山实地考察一番。 四月的山上,乍暖还寒,凉风袭来,冻得人瑟瑟发抖,沈括茅塞顿开,原来山上的温度 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来得比山下来得晚呀。凭借着这种勤于思考和实践取证的精神, 长大以后的沈括写出了《梦溪笔谈》。(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物理、化 学、生物、农业、水利、建筑、医药、历史、文学、艺术、人事、军事、法律等诸多领域。 被西方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已有多种外语译本。 ) 三、探究研讨 12 则语录的思想内容。 学生分组讨论 12 则语录的阅读体会,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发言,组内其它同学可以给 予补充。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加以总结、深化,要点如下: 1、结合文章的内容,回答我们应该如何来对等自己的“无知”呢? 一个人的聪明不在于他比别人知道得多,而在于他坦然地承认自己的无知。面对于“无 知”的问题,我们要经常念叨着“怎么办”,并且力图去解决它。 第一则: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不要装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这句话对我们有以下启 示。 一是不要强不知以为知,人生有涯而知识无涯,不知道是正常的,不知道却要装知道就 可能闹笑话;二是装知道就会关上学习求知的大门,老老实实承认不知道就有了求知的动力; 三是要分清知道的与不知道的,知道的不需要过分重复学习,不知道的才是学习研究的重点。 第二则:这几句对我们有以下启示。 一是要正视问题,遇到不会解决的问题就要想办法,不能应付搪塞,只有正视问题的人, 才会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别人对他才能提供具体的帮助,如果遇到问题搪塞应付,谁也帮 不了他,谁也拿他没有办法;二是在学习求知的过程中,只有自己不断动脑子,老师对他才 有用,如果自己不提出问题,不思考问题,老师对他来说,其作用就不大。 正视自己的无知,不是说安于自己的无知。面对问题,应该开动脑筋,勤于思考。 角度:求知方面---实事求是 2、根据文章的内容,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看等自己的过错呢? 在人生的征途上,犯错误是难免的。有过错却不改正才是真正的过错。要想改正错误, 首先就要正视自己的错误,不要试图去掩饰自己的过错。 第三则:一是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犯错误是正常的,所以不能害怕犯错误,畏惧犯错误 的人不可能取得进步;二是犯了错误不改正就是真正的错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三是要 学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不在同一个地方两次跌倒。 第三则:角度:对待错误-------知错能改 启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关键不在于过,而在于能否改过,保证今后不再重 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文中孔子以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炼语言,向人们道出了“知错能改”这一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 态度。 李逵负荆 梁山附近杏花庄开酒店的老王林,被冒称宋江、鲁智深的恶棍抢去了女儿满堂娇。正逢 李逵来店饮酒,王林向他哭诉。李逵听了大怒,回山斥责宋江。宋江为辩明事实,同他下山 质对。李逵在认识了错误之后,回山向宋江负荆请罪。恰好两个恶棍又送满堂娇回门,王林 上山报信,宋江即指派李逵下山捉拿,“将功折罪”。 沈从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他出生在湖南省凤凰县的一个农户家庭。小时候,沈从文 特别喜欢看木偶戏,常常因为看戏入迷而耽误了读书。 有一天上午,沈从文从课堂里溜出来,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戏,那天木偶戏演的是“孙 悟空过火焰山”。沈从文看得眉飞色舞,捧腹大笑。一直看到太阳落山,他才恋恋不舍地回 到学校。这时,同学都已放学回家了。第二天,沈从文刚进校门,老师就严厉地责问他为什 么旷课。他羞红着脸,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老师气得罚他跪在树下,并大声训斥道:“你 看,这楠木树天天往上长,而你却偏偏不思上进,甘愿做一个没出息的‘矮子’。”第二天, 老师又把他叫去,对他说:“大家都在用功读书,你却偷偷溜去看戏。昨天我虽然批评了你, 可这也是为了你好。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老师的一番话,使沈从 文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记住这次的教训,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此后, 沈从文一直严格要求自己,长大后成了著名的作家。 第四则:一是有过错,别人都能看见,不要以为别人不知道,对领导者、公众人物而言 尤其是这样;二是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反而会赢的人们的尊重。 第五则:一是掩饰错误是人格卑下的表现,会闹笑话,会让人瞧不起;二是要有把自己 的错误暴露出来的勇气,因为只有暴露出来,才能得到纠正;三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不在于 犯不犯错误,而在于能不能改正错误。 第四、五则: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他的弟子有时候也这样做。 3、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孔子在这儿提倡的“道”是指什么呢? 从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来回答。 第六则:人能把道扩大,不是道能扩大人。道在这里既是指孔子的主张、思想,人自觉 修身,可以扩大道,但道本身不能扩大人。境界是自己修炼来的,而不是别人赐予的。 4、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子在这一句话中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不要一味去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好,要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关键在于 改变自己:多责求自己,少苛求别人。 第七则:一是一个人要善于自省,善于从自身找原因,要少责怪别人,而不要老是责怪 别人会推托客观原因,这样才有利于真正解决问题,如果每个人都善于从自身找原因,善于 自我批评,就会减少社会内耗,提高办事效率;二是从自身找原因,是避免矛盾,减少怨恨 的重要途径。 角度:从政方面 --------欲速则不达 启发:“欲速则不达”,贯穿着辩证法思想,即对对立着的事物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文中 孔子强烈要求子夏从政不要急功近利,否则就无法达到目的;不要贪求小利,否则就做不成 大事。由此可知,干任何事物都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否则,“欲速则不达”。 5、同学们在读了“无欲速,无则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之后,联系 自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 第八则:一是做事不能急于求成,急于求成会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甚至使人学会作假, 而这些都会影响人达到真正的目的;二是不能被小利益吸引,一个人太在乎小利益,就会忘 记大根本,而区分小利益和大根本是至关重要的。 6、孔子是如何强调诚信的? 孔子善于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感悟出深刻的哲理。 孔子认为人没有信用是不行的,就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靠什么行走呢?诚信对 于个人来说,是处世之本。没有诚信的人可以在暂时取得成功,却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对 社会来说,诚信是政府有效运作的根本。政府如果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就不可能稳固。诚信 是社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根本。 第九则:一是信用是人的立足之本,没有信用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二是强调信用不仅 指对人要守信,还要注意对自己负责,守信自己的信仰、目标,不能迷失自己。 启发:孔子认为,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也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所以无论在工 作、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都要讲诚信,人无信而不立。在《论语》中信的含义有两种: 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 第十则:对一个政府来说,守信对人民的承诺是他站得住脚的根本。 启发:孔子认为,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也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所以无论在工 作、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都要讲诚信,人无信而不立。在《论语》中信的含义有两种: 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 第十一则:一个人的品质高下,只有在矛盾冲突的时候才能表现出来。 角度:为人处事-------要有骨气、远大志向及惜时奋干 启发:文中孔子认为:人应松柏一样,要有骨气、有远大志向且要经受得起各种严峻的 考验,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同时,孔子还认为时间如流水,奔流不息、一去不返。借此劝 戒后人要珍惜时间,用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 第十二则:一是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的流逝,从不因任何人任何事而停止;二是时间 流走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三是珍惜时间,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 (2)讨论课后第二题。先指导学生理解材料,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孔子对“信”的辩证 分析 小结:本文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分别从“求知、为人、从政、治国、处 世” 等方面给予我们后人深远的启示: 1、 求知-----实事求是、知错能改 2、 处世-------责人严,待人宽 3、从政-----切记“欲速则不达” 4、 治国处事-----“民(人)无信而不立” 5、 为人处事-------要有骨气和远大志向且要惜时奋干 四、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谈一谈松柏有什么样的品质,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小短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