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全国)(十三)
2018届一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 训练(全国)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9分) 裴潾,本河东闻喜人。笃学,善隶书。以荫仕。元和初,累迁左补阙。于是两河用兵宪宗任宦人为馆驿使检稽出纳有曹进玉者尤恃恩倨甚使者过至加捽辱宰相李吉甫奏罢之。会伐蔡,复以中人领使。潾谏曰:“凡驿,有官专尸之,畿内以京兆尹,道有观察使、刺史相监临,台又御史为之使,以察过阙。犹有不职,则宜明科条督责之,谁不惕惧?若复以宫闱臣领之,则内人而及外事,职分乱矣。夫事不善,诫于初;体有非,不必大。方开太平,澄本正末,宜塞侵官之原、出位之渐。”帝虽不用,而嘉其忠,擢起居舍人。帝喜方士,而柳泌为帝治丹剂,求长年。帝御剂,中躁病渴。潾谏,帝怒,贬江陵令。 穆宗立,泌等诛,召潾,再迁刑部郎中。前率府仓曹参军曲元衡杖民柏公成母死,有司以死在辜外,推元衡父廕赎金。公成受赇不诉,以赦免。潾议曰:“杖捶者,官得施所部,非所部,虽有罪,必请有司,明不可擅也。元衡非在官,公成母非所部,不可以荫免。公成取贿仇家,利母之死,逆天性,当伏诛。”有诏元衡流,公成论死。 久之,由给事中为汝州刺史,越法杖人辄死,以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迁左散骑常侍、集贤殿学士。改刑部侍郎,为华州刺史。召拜兵部侍郎,出为河南尹,复还旧官。潾以道自任,悉心事上,疾党附,不为权近所持。尝裒古今辞章,续梁昭明太子《文选》,自号《大和通选》,上之。当时文士非与游者皆不取,世恨其隘。宪宗竟以药弃天下,世益谓潾知言。卒,赠户部尚书,谥曰“敬”。 (节选自《新唐书·裴潾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于是两河用兵/宪宗任宦人/为馆驿使检稽/出纳/有曹进玉者/尤恃恩倨甚/使者过/至加捽辱宰相/李吉甫奏罢之。 B.于是两河用兵/宪宗任宦人为馆驿使/检稽出纳/有曹进玉者尤恃/恩倨甚/使者过/至加捽辱/宰相李吉甫奏罢之。 C.于是两河用兵/宪宗任宦人为馆驿使/检稽出纳/有曹进玉者/尤恃恩倨甚/使者过/至加捽辱/宰相李吉甫奏罢之。 D.于是两河用兵/宪宗任宦人/为馆驿使检稽/出纳有曹进玉者/尤恃恩倨甚/使者过/至加捽辱宰相/李吉甫奏罢之。 【解析】选C。根据语法,“宪宗任宦人为馆驿使”为完整句子,中间不停顿,“有曹进玉者”中“者”为助词,其后要停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人,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又称寺人、奄(阉)人、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内监、宫闱臣等。 B.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形体方正,笔画平直”。 C.户部,古代官署名,是古代的六部之一。六部是吏、户、礼、兵、刑、工各部的总称,隋唐始定以六部为尚书省的组成部分,裴潾先后任刑部、兵部侍郎,去世后被追赠户部尚书。 D.谥,是古代帝王或大臣死后被评的称号。与皇帝比,臣属的谥号要简明一些,或一字,或二字,所选之字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解析】选B。“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是楷书特点。隶书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裴潾为臣尽忠。对于皇上任用宦官,他上疏进谏,皇上不再任用宦官为馆驿使,并赞赏他的忠诚,提拔重用。 B.裴潾自觉维护法律尊严。有司对柏公成与曲元衡等人的处理不合法规,他积极进谏,最终让两人都受到了法律制裁。 C.裴潾为人正直。他因为向皇上进谏,惹怒皇上,被贬出京城;但是这样的遭遇并没有影响他积极进谏、主持公道的意志。 D.裴潾以道自处,尽心侍奉皇帝。曾收集历代好文章,续梁昭明太子的《文选》,名之为《大和通选》,后将其献给皇帝。 【解析】选A。“皇上不再任用宦官为馆驿使”表述有误,原文中的“帝虽不用”是说皇上没有采纳他的谏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犹有不职,则宜明科条督责之,谁不惕惧?(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成取贿仇家,利母之死,逆天性,当伏诛。(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倘若还有不负责的,则该明示科条,督促加责,谁还敢不警惕? (2)柏公成从仇家收受贿赂,以母死谋利,悖逆天性,也应判罪。 附【译文】 裴潾,本来是河东闻喜人。年轻时学习刻苦,善写隶书。因祖上功德而入官。元和初年,逐步升迁至左补阙。那时两河用兵,宪宗任用宦人担任馆驿使,检验稽查进出之人。有个叫曹进玉的,倚仗皇帝的恩宠十分傲慢。有使者过往,甚至加以打骂,宰相李吉甫奏明情况,罢了他的官。恰逢讨伐蔡州,又派宦官为领使。裴潾上疏进谏说:“凡是驿站,均有专职官员,京畿内有京兆尹,外道有观察使、刺史前往监督他们,台中又有御史任馆驿使,专门检查错误或缺漏。倘若还有不负责的,则该明示科条,督促加责,谁还敢不警惕?倘若再派内宫之臣来主管,那就是内臣管外事,职分乱了。若事有不好的,应在初起时责戒;行为有错误,也必不会扩大。现正开太平至理之风气,澄清本原,扶正末梢,应该堵塞侵犯官员的源头,铲除错位的萌芽。”皇帝虽不能采纳,但仍嘉奖他的忠心,提升为起居舍人。宪宗皇帝喜爱方士,柳泌为皇帝炼治丹剂,以求长寿。皇帝服用后,心中烦躁,口渴不解。裴潾上疏进谏,皇帝很生气,把他贬为江陵县令。 穆宗即位,柳泌等人被杀,召回裴潾,升任刑部郎中。前率府仓曹参军曲元衡,杖打死了百姓柏公成的母亲,有司认为柏公成的母亲无辜而死,就以曲元衡父亲的荫庇给了柏公成钱。柏公成收了钱就不告官了,曲元衡也就得以赦免。裴潾上奏说:“用杖捶打人,官员们可以在他管辖范围之内施行,若不是他的管辖范围,即使有罪,也必须交由有司处理,以表明不得擅自施刑。曲元衡不是官员,柏公成的母亲不在他的管辖范围,不能因父荫而免罪。柏公成从仇家收受贿赂,以母死谋利,悖逆天性,也应判罪。”皇帝下诏曲元衡流放,柏公成依法处死。 后来,裴潾由给事中出任汝州刺史,逾越法度杖打人致死,以太子左庶子在东都任职。升左散骑常侍、集贤殿学士。转任刑部侍郎,任华州刺史。召入任兵部侍郎,出为河南尹,又回来还任兵部侍郎。裴潾以道义自处,尽心侍奉皇帝,嫉恨朋党,所以不被当权者、宠幸者所喜欢。曾收集历代好文章,续梁昭明太子的《文选》,名之为《大和通选》,献给皇帝。当时的文士若不是与裴潾有交往的,其文章均不中选,所以时论认为他很狭隘。后来宪宗终因服丹药而死,时人更认为裴潾有远见。死,追赠户部尚书,赐谥“敬”。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19分) 崔瞻字彦通,聪明强学,有文情,善容止,神采嶷然,言不妄发。年十五,刺史高昂召署主簿,清河公岳辟开府西阁祭酒。崔暹为中尉,启除御史。魏孝静帝以人日登云龙门,其父忄夌侍宴,又敕瞻令近御坐,亦有应诏诗,问邢邵等曰:“此诗何如其父?”咸云:“忄夌博雅弘丽,瞻气调清新,并诗人之冠。”宴罢,共嗟赏之,咸云:“今日之宴,并为崔瞻父子。” 天保初,兼并省吏部郎中。寻丁忧,起为司徒属。杨愔欲引瞻为中书侍郎。时卢思道直中书省,因问思道曰:“我此日多务,都不见崔瞻文藻,卿与其亲通,理当相悉。”思道答曰:“崔瞻文词之美,实有可称,但举世重其风流,所以才华见没。”愔云此言有理便奏用之事既施行愔又曰昔裴瓒晋世为中书郎神情高迈每于禁门出入宿卫者肃然动容崔生堂堂之貌亦当无愧裴子 皇建元年,除给事黄门侍郎。与赵郡李概为莫逆之友。概将东还,瞻遗之书曰:“仗气使酒,我之常弊,诋诃指切,在卿尤甚。足下告归,吾于何闻过也?”肃宗践祚,皇太子就傅受业,诏除太子中庶子,征赴晋阳。敕专在东宫,调护讲读,及进退礼度,皆归委焉。太子纳妃斛律氏,敕瞻与鸿胪崔劼撰定婚礼仪注。仍面受别旨曰:“虽有旧事,恐未尽善,可好定此仪,以为后式。” 大宁元年,除卫尉少卿,寻兼散骑常侍,聘陈使主。瞻词韵温雅,南人大相钦服。还除太常少卿,加冠军将军,转尚书吏部郎中。因患急十余日。旧式,百日不上解官,吏部尚书尉瑾性褊急,以瞻举指舒缓,曹务繁剧,遂附驿奏闻,因而被代。瞻遂免归乡里。天统末,加骠骑大将军,就拜银青光禄大夫。武平三年卒,时年五十四。谥曰文。 (选自《北齐书》)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愔云/此言有理便奏用之/事既施行/愔又曰/昔裴瓒晋世为中书郎/神情高迈/每于禁门出入宿卫者/肃然动容/崔生堂堂之貌/亦当无愧裴子 B.愔云/此言有理/便奏用之/事既施行/愔又曰/昔裴瓒晋世为中书郎/神情高迈/每于禁门出入/宿卫者肃然动容/崔生堂堂之貌/亦当无愧裴子 C.愔云此言有理/便奏用之事/既施行/愔又曰/昔裴瓒/晋世为中书郎/神情高迈/每于禁门出入/宿卫者肃然动容/崔生堂堂之貌/亦当无愧裴子 D.愔云此言有理/便奏用之/事既施行/愔又曰/昔裴瓒晋世为中书郎/神情高迈/每于禁门/出入宿卫者/肃然动容/崔生堂堂之貌/亦当无愧裴子 【解析】选B。“云”是停顿的标志。由此排除C、D。另外,“此言有理”是“云”的内容,而“便奏用之”不是。所以排除A。原来标点:愔云:“此言有理。”便奏用之。事既施行。愔又曰:“昔裴瓒晋世为中书郎,神情高迈,每于禁门出入,宿卫者肃然动容。崔生堂堂之貌,亦当无愧裴子。”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辟,征召。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B.吏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隋、唐、五代,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C.丁忧,本义是遭逢父母丧事。一般指封建社会的道德礼仪制度: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制,期间除非特殊情况不准为官。 D.谥,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谥号由朝廷赐予。一般文人学士则由其亲友、门生所加。 【解析】选B。吏部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崔瞻很有文采。他曾与父亲一起在魏孝静帝的宴席上应诏作诗,并受到孝静帝的赞扬;出使陈时,他的词也受到当地人的称赞。 B.崔瞻容貌举止优美,神态超绝清高。世人因此很推重他,但也有人认为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他的文采被外表的风采掩盖。 C.崔瞻很受肃宗的器重。肃宗登上帝位后,任命他为太子中庶子,让他专在东宫调教太子,并让他与崔劼共同制定太子纳妃的礼仪。 D.崔瞻举止舒缓,言不妄发。他曾经因为行动舒缓的原因被吏部尚书上奏,丢掉了吏部郎中的职位,回归乡里。 【解析】选A。“受到孝静帝的赞扬”不符合原文。是邢邵等人赞扬了他们父子诗写得好。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仗气使酒,我之常弊,诋诃指切,在卿尤甚。足下告归,吾于何闻过也?(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仍面受别旨曰:“虽有旧事,恐未尽善,可好定此仪,以为后式。”(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任性发酒疯,是我的老毛病,申斥指责我的,你尤其厉害。你走了,我到哪儿才能听到别人批评我的过错呢? (2)并一再当面授旨意说:“虽有旧的典章制度,唯恐不能尽善,你们可要好好制定这次的仪式,以它作为后世的典范。” 附【译文】 崔瞻,字彦通,聪悟勤学,有文才,容貌英俊,举止优雅,神态超绝清高,不随便发言。十五岁时,被刺史高昂召去任主簿,清河公高岳征用崔瞻为开府西阁祭酒。崔暹为中尉,启奏朝廷任崔瞻为御史。魏孝静帝于人日登云龙门,崔瞻的父亲崔忄夌陪同宴饮,又命崔瞻坐在孝静帝近边,也让崔瞻作应诏诗,孝静帝问邢邵等人道:“此诗与他父亲作的诗相比怎么样?”众人都说:“崔忄夌的诗博雅弘丽,崔瞻的诗格调清新,都可被称为诗人之冠。”宴会结束后,众人共同感叹赞赏他们,都说:“今天的宴会是同时为崔瞻父子举办的。” 天保初年,崔瞻兼任并省吏部郎中。不久还家守丧,后被起用为司徒属。杨愔准备引荐崔瞻为中书侍郎。当时卢思道在中书省当职,于是杨愔问思道说:“我今天处理了许多事务,都没有见到崔瞻的文字,你与他亲近往来,理当了解他。”思道回答说:“崔瞻文词之美,的确有值得称赞之处,但世人都看重他的风流,所以他的才华被埋没了。”杨愔说:“此话有理。”于是上奏朝廷任用崔瞻。事情办成了。杨愔又说:“过去裴瓒在晋世为中书郎,神情高迈,常在禁门出入,卫兵们见了他都肃然起敬。崔生的堂堂相貌,也应当无愧于裴子。” 皇建元年,任给事黄门侍郎。崔瞻与赵郡李概为莫逆之友。李概即将东还,崔瞻送去书信说:“任性发酒疯,是我的老毛病,申斥指责我的,你尤其厉害。你走了,我到哪儿才能听到别人批评我的过错呢?”肃宗登位,皇太子要从师受业,诏命崔瞻为太子中庶子,崔瞻应征赶赴晋阳。命崔瞻专在东宫,调教护理太子为其讲读,以及举止行动的礼仪,都委派给崔瞻来做。太子纳妃斛律氏,皇帝命崔瞻与鸿胪崔劼撰定婚礼仪式礼节。并一再当面授旨意说:“虽有旧的典章制度,唯恐不能尽善,你们可要好好制定这次的仪式,以它作为后世的典范。” 大宁元年,任卫尉少卿,不久兼任散骑常侍,出使陈担任主使。崔瞻词韵温雅,南人非常钦佩他。回来后任太常少卿,加授冠军将军,改任尚书吏部郎中。因病请假十余日。旧时制度,一百日不上朝便被解职,吏部尚书尉瑾性情狭隘急躁,因崔瞻举止舒缓,而公务极其繁重,于是派驿使奏报朝廷,崔瞻的官职因此被取代。崔瞻于是免官回乡。天统末年,加授骠骑大将军,就任银青光禄大夫。武平三年去世,时年五十四岁。谥号为文。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19分) 崔涣博综经术,长论议。十岁居父丧,毁辟加人,陆元方异之。起家毫州司功参军,累迂司门员外郎。杨国忠恶不附己,出为巴西太守。玄宗西狩,迎竭于道帝见占奏,以为明治体,恨得之晚,房琯亦荐之,即日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元载辅政,与中官董秀槃结固宠,涣疾之,因进见,慨然论载奸。代宗曰:“载虽朴重慎,然协和中外无间然,能臣也”对曰:何之为贵者,由礼节也,不节之以礼,焉得和?今干戈甫定,品物思乂。载为宰相,宜明制度,易海内耳目。而怙权树党,毁法为通,鬻恩为恕,附下苟容,乃幽国卑主术,臣所未喻。”帝默然,会涣兼税地青苗钱物使,以钱给百官,而吏用下直为使料,上直为百司料。载讽皇城副留守张清擿其非,诏尚书左承蒋涣按实,且载所恶,由是贬道州剌史。卒,赠太子太傅。涣子纵。纵由协律郎三迁监察御史。会招择令长,授蓝田令,德化大行,县人立碑碌德。涣之贬,纵弃金部员外郎就养。后为汴西水陆运等使,王师围田悦,乏食,诏纵饷四节度粮,军无乏。德宗出奉天方镇兵未至纵劝李怀光奔命悉军财称所须怀光兵疲久战次河中迁延不进。纵以金帛先度,曰:“济者即赐。”众趋利争西,遂及奉天。迁京兆尹。上言:“怀光反覆不情,宜备之。”及帝徒梁州,追扈不及,左右短纵素善怀光,殆不来。帝曰:“知纵者,朕也,非尔辈所及。”后数日至,授御史大夫。处大体,不急细事。卒年六十二,谥曰忠。 初,涣为元载所抑,纵讫载世,不求闻达。涣有嬖妄,纵以母事之。妾刚酷,虽纵显官而数笞诟,然率妻子候颜色,承养不懈,时以为难。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列传第四十五》,有删节)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帝见占奏,以为明治体,恨得之晚 恨:遗憾 B.怙权树党,毁法为通,鬻恩为恕 怙:凭借 C.乃幽国卑主术,臣所未喻 喻:明白 D.处大体,不急细事 急:着急 【答案】D (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德宗出奉天方镇/兵未至/纵劝李怀光/奔命悉军/财称所须/怀光兵疲/久战次河中/迁延不进 B.德宗出奉天方镇/兵未至/纵劝李怀光奔命/悉财称所须/怀光兵疲/久战次河中/迁延不进 C.德宗出奉天/方镇兵未至/纵劝李怀光/奔命悉军/财称所须/怀光兵疲久战/次河中/迁延不进 D.德宗出奉天/方镇兵未至/纵劝李怀光奔命/悉军财称所须/怀光兵疲久战/次河中/迁延不进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断句的能力。首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上下的语境理解句子的意思,“德宗出奉天/方镇兵未至/纵劝李怀光奔命/悉军财称所须/怀光兵疲久战/次河中/迁延不进”,这段话的意思是“德宗避乱到奉天,各方镇的勤王之师还没到达,崔纵力劝李怀光不顾一切去保护德宗,表示将所有为军队准备的财物拿出来满足李怀光的需求,李怀光的军队久战之后疲劳不堪,渡黄河时滞留河中,徘徊不进”;专有名词有“德宗”“奉天”“纵”“李怀光”“怀光”“河中”,“出”的目标是“奉天”,故“奉天”后应断开,排除AB两项;崔纵劝李怀光去保护德宗,故应在“奔命”后断开,排除C项。 (3)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崔涣不阿权贵。先因得罪杨国忠被贬出京任职,后因痛恨勾结宦官的元载被贬道州。 B.崔涣明于治乱。安史之乱刚结束时,崔涣认为当务之急应严明制度,安定天下人心。 C.崔涣父子皆有孝行。崔涣为父守丧悲痛超过一般人,崔纵曾为服侍父亲而辞掉官职。 D.崔涣父子旨受天子器重。崔涣初见玄宗,即得要职;崔纵追息不及,德宗仍然信任。 【答案】A 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② 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考生可以先到第一段找到选项A对应的文字,“会涣兼税地青苗钱物使,以钱给百官,而吏用下直为使料,上直为百司料。载讽皇城副留守张清擿其非,诏尚书左承蒋涣按实,且载所恶,由是贬道州剌史”,“由是贬道州剌史”,可见前面应是被贬道州的原因,“诏尚书左承蒋涣按实,且载所恶”,意思是“皇帝下令尚书左丞蒋涣调查清楚是否确有其事。蒋涣调查结果显示,张清揭发的情况属实,加上元载又恨厌恶崔涣”,可见被贬道州并非仅仅是“因痛恨勾结宦官的元载”。 (4)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和之为贵者,由礼节也,不节之以礼,焉得和? (2)初,涣为元载所抑,纵讫载世,不求闻达。 【答案】(1)“和”之所以被人们看重,那是因为有“礼”的节制(约束),不用“礼”去节制(约束),怎么能得到真正的“和”呢? (2)当初,崔涣被元载排挤(压制),崔纵在元载执政期间,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者,……也”判断句;“为贵”,被看重;“节”,节制,约束;“不节之以礼”,状语后置句,应为“以礼节之”;“焉”,怎么。第二句中,“涣为元载所抑”,被动句,“为……所”表被动;“求闻达”,追求名誉和地位。 参考译文: 崔涣通晓经学,擅长论议。崔涣十岁时,他的父亲去世,在守丧期间,崔涣的悲痛超过了一般人,陆元方因此认为崔涣不同寻常。崔涣进入仕途的第一个职务是亳州司功参军,之后不断升迁直至担任司门员外郎。杨国忠厌恶崔涣不依附自己,就将他调出京去担任巴西太守。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逃往四川,崔涣去迎接并谒见玄宗。玄宗接见了崔涣,并当场跟他讨论问题,(玄宗听了崔涣的回答)认为崔涣精通治国的道理,为现在才得到崔涣这样的人而感到遗憾,房琯也大力推荐崔涣,就在当天,玄宗任命崔涣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元载执政期间,与宦官董秀槃勾结,想要长期得到皇帝信任。(崔涣)很痛恨元载这种做法,于是去求见皇帝,义正词严地揭发元载的奸心。代宗皇帝说:“元载虽然算不上持重谨慎的人,但能够让朝廷内外和谐融洽没有隔阂,也算是能臣。”崔涣说:“‘和’之所以被人们看重,那是因为有‘礼’的节制(约束),不用‘礼’去节制(约束),怎么能得到真正的‘和’呢?现在动乱刚刚平息,各个阶层的人都希望能天下太平。元载作为宰相,应该申明国家制度,让天下人改变对朝廷的看法、对朝廷充满信心。可是元载却凭借权势培植私党,把破坏国法当成变通,把乱施恩惠当成宽容,迁就下属,通过屈从附和来获得世人的接纳,这是让国家政治昏暗、让皇上威权不振的做法啊,我不明白为什么皇上还认为他是能臣!”代宗听了崔涣的话没有再说什么。刚好这时候崔涣兼任税地青苗钱物使,按照朝廷当时制度,青苗税被用作百官的料钱,崔涣的手下将不值钱的东西作为使者的食料,值钱的为百官的食料。元载暗示皇城副留守张清揭发崔涣的过错,皇帝下令尚书左丞蒋涣调查清楚是否确有其事。蒋涣调查结果显示,张清揭发的情况属实,加上元载又恨厌恶崔涣,崔涣因此被贬为道州刺史。后来崔涣去世,朝廷赠与了他太子太傅的荣誉职衔。 崔涣的儿子叫崔纵。崔纵从协律郎的职位连续升迁至监察御史,刚好碰上皇帝下诏挑选县级行政长官,崔纵就被朝廷授予蓝田县令的职位,在担任蓝田县令期间,崔纵大力推行德政去教化百姓,蓝田县的人民因此为崔纵立碑以歌颂他的功德。崔涣被贬为道州刺史后,崔纵辞去了金部员外郎的官职去奉养父亲,之后崔纵陆续担任了汴西水陆运使等职务。(田悦造反)朝廷军队围困叛军时粮草短缺,朝廷下诏让崔纵为奉命平叛的四个节度使的军队提供粮草,(崔纵事情办得很漂亮)此后军粮充足。德宗避乱到奉天,各方镇的勤王之师还没到达,崔纵力劝李怀光不顾一切去保护德宗,表示将所有为军队准备的财物拿出来满足李怀光的需求,李怀光的军队久战之后疲劳不堪,渡黄河时滞留河中,徘徊不进。崔纵带着金帛财物率先过河,然后下令说:“渡过河的士兵马上给予赏赐。”士兵们为得到赏赐争先恐后的渡河西进,于是顺利赶到奉天与德宗汇合。崔纵之后升迁为京兆尹,并给皇帝进言说:“李怀光立场不坚定,做事不近人情,应该防备他。”后来皇帝转移到梁州,崔纵没有来得及追随皇帝,皇帝左右的人就说崔纵的坏话,说崔纵向来与李怀光交好,恐怕不会再跟来。皇帝却说:“了解崔纵的人是我啊,我对崔纵的了解不是你们这些人赶得上的。”后来过了几天,崔纵果然赶了过来,皇帝授予他御史大夫的职务。崔纵处理政事从大局出发,不重视细枝末节。崔纵死年六十二。谥号为“忠”。 当初,崔涣被元载排挤(压制),崔纵在元载执政期间,不追求名誉和地位。崔涣在世时有个爱妾,崔纵把她当母亲侍奉。崔涣的这个爱妾个性暴躁乖戾,虽然崔纵是朝廷高官,她仍然多次打骂崔纵,但是崔纵带领妻子儿女看她脸色行事,奉养从不懈怠,当时的人认为这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