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宁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甘肃宁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www.ks5u.com 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班级: 姓名:‎ 温馨提示: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代诗派 翟长兴 ‎   现代诗派,是对三十年代到抗战前新崛起的有大致相似的创作风格的年轻的都市诗人的统称。现代诗派因《现代》杂志而得名,其兴起的标志,即是1932年在上海创刊的由施蛰存、杜衡主编的《现代》杂志。‎ ‎   戴望舒是现代派诗歌领袖,重要的诗人还有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施蛰存、金克木、废名等,他们都以各自意象新颖、想象独特的诗作,推进现代派诗歌的发展。‎ ‎   在20世纪30年代阶级对垒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现代派诗人们大多是游离于政党与政治派别之外的边缘人;同时,许多人来自乡土,在都市中感受着传统与现代双重文明的挤压,又成为乡土和都市夹缝中的边缘人。他们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影响,濡染了波德莱尔式的对现代都市的疏离感和陌生感及魏尔伦式的世纪末颓废情绪。而五四运动的退潮和大革命的失败,更摧毁了年青诗人的纯真信念,辽远的国土由此成为一代诗人的精神寄托。‎ ‎   戴望舒的《雨巷》典型地表达了一代青年普遍的理想幻灭的忧郁情绪。作为理想象征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像梦飘过一样,在面前一闪,转瞬即逝了。就这样用暗示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追求美好理想而不得的那种孤苦心情。这点深受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的影响。‎ ‎   在诗艺上,现代派诗人注重暗示的技巧,很少直接呈示主观感受,而是采用意象隐喻、通感、象征来间接传达情调和意绪,这使得现代派诗歌大多含蓄、朦胧,既避免了狂叫、直说,又纠正了初期象征派晦涩难懂的弊病,创造性地转化了波德莱尔、魏尔伦的象征主义诗艺。‎ ‎   现代派诗人重视向内在的心灵世界和平凡的日常生活开掘诗的题材,运用象征的意象与曲折隐藏的方法,表达其忧伤之思情,追求“象征派的形式、古典派的内容”的统一。现代派诗歌的现代诗形体体现在表层形式上,它有以象征主义为主、兼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意象派的艺术特点;而在审美趣味和文化心理取向上则显示出鲜明的古典主义特征,呈现出朦胧而又明朗、单纯而又丰富的东方民族审美特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东方民族现代诗。‎ ‎   正是现代派诗人们这样孜孜不倦,兼收并蓄,不断地进行着“化古化欧的创造性的转化工作”,使中国新诗既民族化又现代化,从而构建起真正的东方民族现代诗。‎ ‎   现代派诗歌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诗坛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标志着中国新诗的成熟,是东方民族现代诗构建发展的开始。其所追求的开掘内心和传达朦胧的美学原则,对于新诗艺术表现的含蓄与丰富,对诗的艺术本质的思考与探索,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无疑是有积极意义与独特的贡献。‎ ‎(有删改)‎ - 12 -‎ ‎1.下列有关“现代诗派”的表述,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 A.现代诗派是指在20世纪30年代到抗战前新崛起的创作风格上大致相似的年轻都市诗人的统称。 B.现代诗派以施蛰存、杜衡主编的《现代》杂志为阵地,他们创作的诗歌标志了中国新诗的成熟。 C.现代诗派的诗人多无政治派别,是来自乡村、在城市生活而遭受乡村、都市文明挤压的边缘人。 D.现代诗派诗人追求化古化欧的创造性工作,使中国新诗成为具有民族性、现代化特征的现代诗。‎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现代诗派的得名源于1932年在上海创办的《现代》杂志,杂志汇集了许多大城市的诗人,并刊发了许多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作。 B.戴望舒是现代诗派的领袖,其《雨巷》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诗人理想的象征,诗歌表现了当时青年普遍存在的理想幻灭情绪。 C.现代诗派诗人创作的诗歌很少直接表达主观感受,往往采用暗示的方法,间接表达内心情感,纠正了初期象征派晦涩难懂的问题。 D.现代诗派有两个明显的特点:诗歌注重使用象征手法;具有鲜明的古典主义风格,审美特色有东方民族矛盾心理,如朦胧而明朗。‎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诗派的诗人都各自以意象新颖、想象独特的诗作,推进了现代诗派的发展,形成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诗坛的美景。 B.由于现代诗派诗人深受法国象征派的影响,再加上大革命失败对诗人信念的摧毁,使得他们的视野投放到祖国更广阔的天地。 C.波德莱尔、魏尔伦的诗歌特征等对现代诗派的诗人影响很大,但现代诗派的诗人并没有生搬硬套,而是进行创造性转化。 D.现代诗派重视内心世界和平凡生活,诗人用曲折、隐藏方式和象征的意象表达内心情感,在中国新诗发展中有独特贡献。‎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5分)‎ 献给艾青的红玫瑰 曹积三 ‎①十多年过去了,那束红玫瑰,依稀仍在眼前灿灿地绽放着。按说,送仙逝者驾鹤西去,应献白色或黄色的菊花,可我觉得,艾青是浪漫的诗人,更是世俗的反叛者,他一生追逐太阳,为光明战斗,为光明歌唱,献一束充盈着太阳颜色的红玫瑰更为合适。于是,那天,我捧着一束如火的红玫瑰,赶到东四十三条97号艾老的府上送他远行。高瑛大姐欣喜地对我说:“艾青喜欢红玫瑰。”我感到一阵宽慰。后来得知,艾老走后,赶来献花的人络绎不绝,所献之花,满满地拉了两卡车,还没有运完。‎ - 12 -‎ ‎②戴红领巾的时候,我因读到《大堰河》,而晓得了艾青。岂料这位可敬的诗人命途多舛。他的诗集一度被图书馆“禁借”,为此,我曾备感困惑和惆怅,但不管有人怎么往他身上泼污水,那些美丽的诗行仍令我的心头发烫。值得庆幸的是,波诡云谲里,虽经七灾八难,他终于挺了过来,如同涅槃的凤凰。然而,直到1988年的初秋,我才得以见到心仪多年的诗人。‎ ‎③那是一个下午,北影有个剧组开机,约我去写点什么。并告诉我说,拍摄地点在东城丰收胡同21号四合院。到了那里才知道,那是艾青的家。处于京华一隅的这个小院,像是远离尘嚣,别有一番天地,它静谧、安适,特别是那斑红灿烂的花木和葡萄架上缀满的果实,更平添了几分温馨。拍戏,是个扰人的活儿,把原本整洁的院子弄得很凌乱。艾老的夫人高瑛大姐古道热肠,对此毫不介意,还替剧组找东拿西,不停地张罗着……小憩时,她从葡萄架上,剪下葡萄,请大家尝鲜。就在这时,我望见艾老透过书房的窗子,正笑吟吟地望着我们。我急忙去向他问好。‎ ‎④那天,艾老身着中山装,笑容可掬,热诚得如同相识多年的朋友。我们聊起了电影,他告诉我,他很喜欢电影,在延安的时候,放的是几部苏联的原版影片,一边放,一边由萧三翻译,人们看得津津有味。如今,我们国家的电影进步很大,可惜,他眼力不济了。他说:“银幕,是神奇的王国,可以充分展示才情。艺术家描画人物,表现命运,可以呈现一种诗境和画境,让人羡慕。”我说:“艾老的许多诗,不仅富有哲理,而且有画境,就像一幅幅电影的定格镜头,让人遐想,充满魅力。”他笑了。‎ ‎⑤艾老夫妇对电影的喜爱与支持,让人心里暖暖的。1990年春天,我编罢《中国影人诗选》,想到这是历史上首部电影人的诗选,序请阳翰笙阳老写就,封面题字非艾青艾老莫属。我便把想法告诉了高瑛大姐,大姐爽快地说:“我去说,艾青肯定会答应的!”艾老果然满足了我的心愿。谁能料想,就在艾老为《中国影人诗选》题签后的第三天,1990年3月21日,他去中纪委招待所参加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编委扩大会时,跌倒在洗手间里,右臂不幸骨折。最后,时年八秩高龄的艾老,不得不切除了右肱骨头,装上了人造的假体。此后,再也无法自由运笔、挥毫题字了。《中国影人诗选》竟成为他留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题签!‎ ‎⑥‎ - 12 -‎ 当我再去拜望艾老时,艾老满面春风,没有因为装了金属假肢而沮丧,尽管有说不出的痛苦,但坚强、坦然、幽默依然。高瑛大姐告诉我,艾老曾与探望他的诗人邹荻帆有过一番苦涩的趣谈,说道:“我这个人真奇怪,1957年打成右派之后,老是在右边出毛病。1959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场割麦子时,镰刀把右腿膝盖割了个大口子,一个多月不能治,也不能走,更不能打弯,受了很多罪。‘文化大革命’期间,在连队阴暗的地窝子里住了五年多,里面没有电灯,在煤油灯下读‘圣书’,还要写这个写那个,又缺少营养,瞎了右眼。1988年在自己家小院里跌了一跤,右眼眶起了个大包,引起脑血肿。这一次又摔断了右胳膊,真是太巧了,都是发生在右边。”说罢,朗然一笑……‎ ‎⑦艾老笑谈天灾人祸,风雨淡定,真乃豁达人生!‎ ‎⑧诗坛的巨人走了,已经13年了,但悠长的岁月抹不去对他的敬重和怀念。这敬重和怀念,就是我们献给他永不凋零的红玫瑰。‎ ‎(选自《文汇报》,有删节)‎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艾青深受人们的敬重,这一点从其逝世后,“赶来献花的人络绎不绝”中可见一斑。‎ B.诗人艾青命运多舛,其诗集被“禁借”,但他的《大堰河》仍激励着作者奋勇前行。‎ C.作者对艾青家中的花木、葡萄架及葡萄的描写,渲染出一种静谧、安适、温馨的氛围。‎ D.作者认为,艾青的诗歌和电影有相通之处,寓有哲理,画境美,让人遐想,充满魅力。‎ ‎5.作者运用了哪种叙述方式来写自己与艾青的交往?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 ‎ ‎ ‎6.结合全文探究“红玫瑰”的内涵及作用。(6分)‎ ‎ ‎ 三、诗歌鉴赏(共2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9分)‎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 12 -‎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935年2月 忆 秦 娥 李 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7.下列对毛泽东《忆秦娥》一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描绘了清晨时分西风凛冽、雁声穿空、霜华铺地、残月在天的景象。‎ B.上阕前两句作者通过听觉、视觉勾勒出一幅铁铸似的凄清的清晨画面,其用词造境,呈现出一种暗淡冰冷的色调。‎ C.“马蹄声碎”中“碎”的意思是“碎杂”,生动地刻画出急行军时的景象;“喇叭声咽”中“咽”的意思是“发不出声”,写出了当时物质条件的恶劣。‎ D.“漫道”的意思是“莫道”,“真如铁”的意思是真的像铁一样坚固,表现了红军蔑视困难、不畏强敌的雄心。‎ ‎8.两首词都通过景物描写渲染气氛,所渲染的气氛是否相同?请加以简要分析。(6分)‎ ‎ ‎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1题。(17分)‎ 我爱这土地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B],‎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C]……‎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 12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9.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两行诗作为《我爱这土地》的开头,为全诗定下了怎样的基调?(6分)‎ ‎ ‎ ‎10.指出诗中的[A]“这土地”、[B]“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C]“无比温柔的黎明”分别比喻什么。(6分)‎ ‎ ‎ ‎11.鸟的喉咙本来就是嘶哑的吗?怎样理解诗人“用嘶哑的喉咙歌唱”?(5分)‎ ‎ ‎ 四、填空(共14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①、《沁园春•长沙》上片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沁园春•长沙》中起过渡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面对大千世界,诗人发出概叹,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康河的流水和水草呈现出的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徐志摩心向往之的境界,《再别康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直接抒发了这种情感。‎ ⑤、我与康桥离别时的“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的比喻句:_____________。‎ ‎13、读下面的仿拟词,填空。(4分)‎ 神州大地,千万蜗居,亿人盼房。望北京上海,高楼大厦。售楼中心,房奴滔滔。祖孙三代,倾尽所有,欲与房价试比高。须钞票,清储蓄贷款,分外心焦。‎ 楼价如此虚高,逼无数白领竞折腰。昔秦皇汉武,闻听无奈;唐宗宋祖,紧捏钱包。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好屈身蒙古包。俱往矣,数天价楼盘,还看今朝!‎ - 12 -‎ 这首词是拟    (填作者)的词《    》而作的,按字数划分它属于    它讽刺的现象是 。‎ 四、基础过关(26分)‎ ‎14.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遒劲(jìn) 遏止(è) 惆怅(chàng)  载歌载舞(zǎi)‎ B.长篙(gāo) 漫溯(shuò) 浮藻(zǎo) 百舸争流(gě)‎ C.斑斓(bān lán) 颓圮(pǐ) 青荇(xìng) 悄无声息(qiǎo)‎ D.团箕(qí) 冰屑(xiè) 妄自菲薄(fěi) 峥嵘(zhēng róng)‎ ‎15.下面四项中,诗歌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B.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C.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D.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16.下列词语中加粗字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谁主沉浮(主宰)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逆流而上)‎ B. 峥嵘岁月稠(不平凡) 浪遏飞舟(阻止)‎ C. 激扬文字(抨击、褒扬;激浊扬清)挥斥方遒(强健有力)‎ D.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卖弄)携来百侣曾游(同学、战友)‎ ‎17.下列对课文中的句子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长沙》) ——这一问句激励所有的革命者应该保持革命的蓬勃朝气,做革命的中流砥柱。同时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示要像祖逖中流击水那样,勇敢地投身于革命风浪中,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的重任。‎ B.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雨巷》)——“悠长”“寂寥”象征当时社会现象的黑暗沉闷。这几句,以情而言,是独自彷徨、寂寥、愁怨;以景而言,是纸伞、雨巷、丁香、姑娘。此情此景,水乳交融,幻化为一体。‎ C.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再别康桥》)——“榆阴下的一潭”即拜伦潭,在康河上游,相传拜伦曾在那里游玩。在这里,诗人融情于景,将自己对祖国的留恋全部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D.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 (《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 - 12 -‎ 问句间接地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离开时的依依不舍和对乳儿的无比疼爱。‎ ‎18.下列语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B.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情澎湃。 C.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青年小伙子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D.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女作家兼诗人赫塔·米勒的作品多以二战为背景,反映的是峥嵘岁月中罗马尼亚裔德国人的生活。‎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历史如潮,橘子洲上的江风吹落了多少春华秋实 ‎②当毛泽东临江赋诗,踌躇满志的时候 ‎③物换星移,血雨腥风的史篇早已离我们远去 ‎④眼前只见欲一睹领袖风采的游人如织 ‎⑤谁会相信中国的命运就掌握在这个书生意气的青年手中 A.②⑤③④① B.②⑤①③④ C.①③④②⑤ D.③④①②⑤‎ ‎20.喝完喜酒,微醉的爸爸要开车回家,张明对爸爸进行了耐心劝导。下面是父子二人的对话片段,请补写出其中的空缺部分。要求:符合情境,简明得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3分) 张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爸爸:没事,我只喝了一点,稍微有点醉而已。 张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爸爸:我知道。但是,现在没有交警,没事! 张明:③_____________ 爸爸:嗯!张明,你说得对!‎ ‎21.在下面诗中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句子,使上下文连贯通畅。(5分)‎ ‎       秋   实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 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 我是怎样变得成熟?‎ 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 - 12 -‎ 不是雨,__________。‎ 不是光,我怕早已灰暗苍白。 ‎ ‎__________,我怕早已憔悴丑陋。 ‎ ‎__________,给了我成熟的筋骨,‎ 感谢光照日晒,__________。‎ 22. 作文(60)‎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文章。‎ ‎    生活中,有许多人和事是我们高度重视、感触颇深的,但也有一些人和事,我们司空见惯却熟视无睹。 也许有一天,你在偶然间突然发现,那些看似平淡的人和事中却蕴含着美好的情感、深刻的哲理……从而深深地震撼了你的心灵。‎ 请以“曾被我忽视的世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 - 12 -‎ 答案 ‎1.答案:1.C; 2.D; 3.B 解析:1.范围弄错。现代诗派的诗人并不是都来自乡村,“许多人来自乡土”。 2.曲解文意。“审美特色有东方民族矛盾心理”错误,原文“呈现出朦胧而又明朗,单纯而又丰富的东方民族审美特色”的意思是多层面的审美特征,不是矛盾心理。 3.曲解文意。由“而五四运动的退潮和大革命的失败,更摧毁了年青诗人的纯真信念,辽远的国土由此成为一代诗人的精神寄托”可知,“使他们的视野投放到……天地”的只是“大革命失败对诗人信念的摧毁”。此外“使他们的视野投放到……天地”也表述不当。‎ ‎4.【答案】B ‎【解析】B项,“但他的《大堰河》仍激励着作者奋勇前行”是对原文第②段有关内容的误读。‎ ‎5.【答案】倒叙。作者先由送红玫瑰参加艾青葬礼写起,接着写自己与艾青的第一次见面,再由“当我再去拜望艾老时”过渡,记叙了表现艾青乐观、豁达的性格的两件事,最后以议论作结。‎ ‎【解析】本题考查对叙述的方式的把握与分析能力。要明确有顺叙、倒叙、插叙等基本的叙述方式,本文作者运用的是倒叙,先由送红玫瑰参加艾青葬礼写起,接着写自己与艾青的第一次见面,再由“当我再去拜望艾老时”过渡,记叙了表现艾青乐观、豁达的性格的两件事,最后以议论作结。‎ ‎6.【答案】内容上:“红玫瑰”既指作者参加艾青葬礼时所送的红玫瑰,又是艾青“浪漫、反叛世俗、讴歌光明”性格的具体体现,同时,还表达了作者对艾青的敬重和怀念。结构上:文章由红玫瑰开篇,以红玫瑰贯穿全文,是作者行文、抒情的线索,彰显了作者谋篇布局的匠心。‎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能力,要结合全文抓住作者的情感进行分析。答题角度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由表及里去分析它的内涵及作用。‎ ‎7.答案:C解析:C项,“咽”的意思是低沉,渲染了战争场面的悲壮。‎ ‎8.解析:抓住能体现气氛的意象分析即可。如“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等渲染了紧张、悲壮的气氛,“灞陵伤别”“西风残照”等营造了悲凉、伤感的气氛。‎ 答案:不相同。毛词渲染了一种紧张、激烈、悲壮的战斗气氛,李词的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凄凉、冷落、伤感的气氛。‎ ‎9.【答案】在诗的开头,诗人把“我”假设为一只“鸟”的形象,而且这“鸟”‎ - 12 -‎ 是饱受磨难的喉咙嘶哑的鸟,使读者立刻被诗人的忧患意识所感染。这忧患意识来自对多灾多难的祖国博大深沉的爱。诗歌就在这样的基调下,进一步展开了对鸟儿歌唱对象的描述,它们是:土地、河流、风、黎明。从四个歌唱对象前面的修饰词语看来,它们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与下文鸟儿献身于土地的精神正相吻合,这就强化了诗人所要表现的“爱土地”“爱祖国”的主题。‎ ‎【解析】解答本题需知人论世,解读好修辞。在炮火连天、国运危急的时刻,一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鸟也要奋力抗争,用自己的歌喉发出不屈的声音。诗人化人为鸟,这使人联想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更能感受到诗人对祖国大地的爱是如此执著、坚贞和顽强。‎ ‎10.【答案】[A]繁衍孕育着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B]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C]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的独立自由的曙光。‎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结合诗歌创作背景来准确理解三个意象的含义。‎ ‎11.【答案】不是。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热爱。‎ ‎【解析】“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看到这是一只饱受磨难的鸟,它的歌声,是用整个生命发出的。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喉咙嘶哑的鸟”,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热爱。‎ ‎12、答案:1、漫江碧透;百舸争流。2、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3、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4、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5、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13、 毛泽东  《沁园春·雪》  长调 房价过高 ‎【解析】要注意每一句的关键字,写正确,不要写错别字。‎ ‎14.答案:C解析:A,遒 劲(jìng),载歌载舞(zài) ;B,漫溯(sù);D.团箕(jī)。‎ ‎15.答案:B解析:应在“心头”后断开,而不是在“我的”之后。‎ ‎16.答案:D ‎17.答案:C解析:“对祖国的留恋”表述有误,这首诗是诗人“离别康桥”时所写,应该是“对康桥的留恋”。‎ ‎18.答案:D解析:A项,搭配不当。“风华正茂”指风采和才华正在最好的时候,形容年轻有为、才华横溢。不能用来修饰“学习和生活的故事”。B项,望文生义。“指点江山”指评论国家大 事。C项,张冠李戴。“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不能用来称呼“小伙子”。D项,使用恰当。“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19.答案:B解析:②承接“谁主沉浮”,引出下文;⑤承接②,表达对往事的回忆;①与③形式相近,由史至今;④回到现实。‎ ‎20.略 ‎21.答案:我怕早已枯落山沟; 不是热; 感谢风吹雨打; 给了我成熟的俊秀 解析:此题考査对诗句的仿写,注意上下句间的对偶关系,选取相近的意象即可。‎ ‎22.略 - 12 -‎ - 12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