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开封市五县高一期中联考卷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试卷主要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3。‎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最近,读到国内几位名师有关《红楼梦》的整本书导读,都不约而同地把人物命名方式以及相关判词,当作理解小说人物和故事情节的关键。‎ 关于人物的姓名,他们或以为给小说中的人物取姓命名是一门十分讲究的学问,它往往起到点化人物、睹寓褒贬,活跃气氛,甚至是提纲孥领的作用,《红楼梦)中的谐音正是“这样”,或认为“这700多个人名,个个有讲究。个个凝结着作者的心血”。诸如此类的夸张说法。虽不必过于较真,但用以指导普通读者和青年学生理解(紅楼梦》,可能会出观某些偏差.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不错,《红楼梦》中 部分人物的姓名,确实含有某种特殊功能,对理解作品或者人物有一定的指向性。比如小说采用谐音方式,或者提示作者整休的创作原则,如甄士隐(真事隐)和贾雨村(假语存),或者点出了人物的特珠遭遇,如”娇杏”诗音“侥幸”,“冯洲“谐音“造冤”,“元、迎、探、惜”诗音“原应叹息”等。虽然这似乎是小说中已然存在的事实,也是大家熟知的,但由此出发来理解人物。总有贴标签的嫌疑:容易陷自己于教条主义的泥潭。‎ 这里的关键在于,文学作品主要是以形象感人的,‎ ‎ 形象又是偕助人物的生动具体的言行,通过展示特定情境中的复杂人物关系表现出来的。对形象的鉴赏,哪怕用概念介入,也不能脱离形象,不能采用贴标签的方式来对形象加以一一对应或寓意上的一一落实,即使《红楼梦》人物的姓名在谐音,上给人以某种暗示或寓意,但这种暗示和寓意仅仅代表着形象的某个侧面,况且也只是对部分人物形象的理解起指向性作用,而对另一些形象的理解作用甚微,甚至根本不起作用。‎ 总体来看,《红楼梦》对一些相对次要或者边缘化的人物,用名字讲音方式突出其某方面的特征,以方便读者阅读,而最主要、最关键的人物,则较少给人以谐音双关方面的联想,力图以人物自身的言行来展示出形象的立体性,这是作者在处理数以百计的人物时,采取的一种基本策略。诸如王燕凤、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我们很难从谐音中找到某方面的符号性特征,道理正在此。即便在某些场合,脂观斋评语对有些人物的名字给出了意义的指向,比如把“元、迎、探、慢”谐音为“原应叹息”,但这种带有倾向的抽象阐释之意义,并不能涵盖自然生命的渐次推进,即从作为起点意义的元春,到阶段性的迎春和探春,再到“三春去后诸芳尽”的惜春这一过程。当然,更不能涵盖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的每一个饱满的人物形象。在理解人物命名时,即便撇开具体人物的言行,但仅是在抽象层面因谐音而引发一种符号式把握,对有些人物也是不能作简单化处理的。比如“秦可脚”,究竟是“情可亲”还是“情可轻”,或者是“情可倾”乃至“情可清”。从清代开始直到今天,有持续的争议。‎ 所以,理解人物从形象本身的具体言行出发,即便某些人物的姓名谐音给人以意义的指向,但仅仅把这种谐音作为理解的一个侧面,并通过自己阅读的具体感受,努力发现这一侧面所涵盖的以及不能涵盖的其他方面,这才是阅读伟大作品的正道。因为相比揭示名字的符号性功能来说,对人物具体形象的真切感受。才是更为重要的。‎ ‎(选自詹丹《猜迷不是理解<红楼梦>的正道》。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一些名师的导读书籍把人物命名方式和判词当作理解《红楼梦》的关键,会使读者误人阅读歧途。‎ B.少数人夸大《红楼梦》中人名寓意的作用,其影响并不大,但若用这些观点指导青年学生就要慎重了。‎ C.曹雪芹处理《红楼梦》主要人物时,力图立体地塑造形象,很少使读者产生谐音双关方面的联想。‎ D. “原应叹息”的阐释,只能概括作为终点意义的惜春的命运,不能涵盖四个女性渐次推进的过程。‎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二两段从几位名师有关《红楼梦》的整本书导读的观点切入,引入论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B.第三段先肯定了部分人物的姓名有一定的指向性,然后指出由“谐音”解读人物的危害,体现了作者的思辦性。‎ C.第四、五两段,运用举例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了对人物形象不能用贴标签的方式加以分析的观点。‎ D.末段收束全文,强化了“理解人物从形象本身的具体言行出发”,而不能依据人物的姓名谐音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过度地强调《红楼梦》人物姓名的符号性功能会误导普通的读者。‎ B.甄士隐和贾雨村两人的姓名谐音暗示了他们未来命运的发展趋势。‎ C.对《红楼梦)冲次要人物,可以通过谐音的符号性特征去分析理解。‎ D.秦可卿的姓名暗示了她生性风流的特点,是对其有关情节的映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1月7日,权威数据研究与分析机构——速途研究院发布《2019年中国网络作家影响力榜》,评选出国内最具影响力男作家TOP50及女作家TOP50。从榜单来看,作为网络文学行业发展的基石力量之一,作家群体正在拥抱快速变化的内外部环境。2019年,男频作家的排名波动较大,共有9位作家首次上榜,15名作家排名上升;女频作家排名变化更加显著,首次上榜作家有16位,占整体榜单的30%以上,17位作家排名上升。‎ 凭借优质的创作实力、扎实的粉丝基础、超强的开拓能力以及广阔的IP衍生前景,众多中生代作家以领航者的姿态崛起,冲刺头部作家行列。其中,男频作家“爱潜水的乌贼”凭借王牌作品《诡秘之主》从去年的25位跃居今年榜首,稳居榜单前十的“会说话的肘子”十年厚积薄发,以作品《牧神记》刷屏各大榜单的“宅猪”,以史诗型玄幻见长的“净无痕”等均是中生代作家崛起的代表。‎ ‎(摘编自“中国经济新闻网"2020年1月8日)‎ 材料二:‎ 当前,网络文学在创作风格及内容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在写作风格上,传统网文“逆天改命”的愤怒感逐渐转变为温馨幽默、轻松吐槽的风格;写作题材方面,早期以玄幻、仙侠为主流的情况已发生转变,目前形成了都市、历史、游戏等二十余个大类型,上百种小分类,并重点推动和孵化了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 在女频网文市场中,由于读者的审美变化、作家主流化意识加强,女频作品告别了“风花雪月”的固化标签。女频作品现代题材侧重在女性的生活、职场和家庭等,而古代题材则更多地聚焦于女性独立、抗争等。此外,还有更多覆盖美食、科幻、生活职场、侦探悬疑、电竞游戏、历史军事、民俗文化等多元题材的网络文学作品不断涌现,加速市场趋向多元化、主流化发展。‎ ‎(摘编自“中青网"2020年1月8日)‎ 材料三:‎ ‎“中文在线”“掌阅科技”和“纵横文学”等重点网络文学门户纷纷布局海外市场,引发了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的集群效应。海外文化传播涉及的不仅仅是作品,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也很重要。在商业模式上,中国网络文学运用自己创造的模式进军海外。‎ 首先是突破国产文学的出版授权、作品输出和IP改编等模式,利用海外平台支持当地作者进行内容创作与运营。这一模式不仅占据了海外文学阅读的市场份额,而且有效推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互动。其次,在地域拓展上,国产网络文学平台不仅登陆北美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并且开始通过国产手机制造商和海外电信运营商等渠道,迅速进入非洲、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在网络时代,中国文化以令世人瞩目的创新之举建构了网络文学这一新的表现形式,并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适应互联网传播的模式,给全球文化带来了活力和动力。‎ ‎(摘编自《网络文学的未来不但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网络作家群体是网络文学行业发展的基石力量之一,他们主动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B. 以“爱潜水的乌贼”为首的中生代网络作家正以领航者的姿态崛起,冲刺头部作家行列。‎ C. 中国网络文学不仅占据了海外文学阅读的市场份额,而且推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互动。‎ D. 中国网络文学通过国产手机制造商和海外电信运营商等渠道,迅速进入非洲等新兴市场。‎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2019年,网络作家排名发生很大的变化,男作家首次上榜人数占整体榜单的18%。‎ B. 中生代网络作家具有优质的创作实力、扎实的粉丝基础、超强的开拓能力等优势。‎ C. 当前,网络文学在创作风格及内容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D. 中国网络文学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适应互联网传播的模式,给全球文化带来了活力和动力。‎ ‎6.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网络文学的发展现状。(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祝福》选段,按要求完成7~9题,‎ 然而这一回,她的境遇却改变得非常大。‎ ‎……‎ 四叔家里最重大的事件是祭祀,祥林嫂先前最忙的时候也就是祭祀,这回她却清闲了。桌子放在堂中央,系上桌帏,她还记得照旧的去分配酒杯和筷子。‎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 她讪讪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慌忙的说。‎ 她转了几个圆圈,终于没有事情做,只得疑惑的走开。她在这一天可做的事是不过坐在灶下烧火。‎ ‎……‎ 鲁镇永远是过新年,腊月二十以后就忙起来了。四叔家里这回须雇男短工,还是忙不过来,另叫柳妈做帮手,杀鸡,宰鹅;然而柳妈是善女人,吃素,不杀生的,只肯洗器皿。祥林嫂除烧火之外,没有别的事,却闲着了,坐着只看柳妈洗器皿。微雪点点的下来了。   “唉唉,我真傻。”祥林嫂看了天空,叹息着,独语似的说。       “祥林嫂,你又来了。”柳妈不耐烦的看着她的脸,说,“我问你:你额角上的伤疤,不就是那时撞坏的么?”       “唔唔。”她含胡的回答。       “我问你:你那时怎么后来竟依了呢?”     ‎ ‎  “我么?……”       “你呀。我想:这总是你自己愿意了,不然……。”       “阿阿,你不知道他力气多么大呀。”       “我不信。我不信你这么大的力气,真会拗他不过。你后来一定是自己肯了,倒推说他力气大。”       “阿阿,你……你倒自己试试看。”她笑了。   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干枯的小眼睛一看祥林嫂的额角,又钉住她的眼。祥林嫂似乎很局促了,立刻敛了笑容,旋转眼光,自去看雪花。      “祥林嫂,你实在不合算。”柳妈诡秘的说,“再一强,或者索性撞一个死,就好了。现在呢,你和你的第二个男人过活不到两年,倒落了一件大罪名。你想,你将来到阴司去,那两个死鬼的男人还要争,你给了谁好呢?阎罗大王只好把你锯开来,分给他们。我想,这真是……”      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这是在山村里所未曾知道的。       “我想,你不如及早抵当。你到土地庙里去捐一条门槛,当作你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赎了这一世的罪名,免得死了去受苦。”      她当时并不回答什么话,但大约非常苦闷了,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早饭之后,她便到镇的西头的土地庙里去求捐门槛,庙祝起初执意不允许,直到她急得流泪,才勉强答应了。价目是大钱十二千。‎ 她久已不和人们交口,因为阿毛的故事是早被大家厌弃了的;但自从和柳妈谈了天,似乎又即传扬开去,许多人都发生了新趣味,又来逗她说话了。至于题目,那自然是换了一个新样,专在她额上的伤疤。‎ ‎“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竟肯了?”一个说。‎ ‎“唉,可惜,白撞了这一下。”一个看着她的疤,应和道。‎ 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莱,淘米。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请假到镇的西头去。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掏米。‎ ‎“祥林嫂怎么这样了?倒不如那时不留她。”四婶有时当面就这样说,似乎是警告她。‎ 然而她总如此,全不见有伶俐起来的希望。他们于是想打发她走了,教她回到卫老婆于那里去。但当我还在鲁镇的时候,不过单是这样说;看现在的情状,可见后来终于实行了。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7.下列对《祝福》全文和节选部分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中多次写到祥林嫂眼神的变化,眼睛与其他肖像描写相配合、生动地表现了祥林嫂的遭遇和内心世界的变化。‎ B.不管祥林嫂的境遇多么悲惨,鲁镇照榉是过新年,二者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了祥林嫂处境的悲凉。‎ C. 许多人对祥林嫂额上的伤疤都发生了新趣床,又来逗她说话了,这说明了众人的无聊、自私与冷漠。‎ D.选文最后一段通过“我”之口,交代了祥林嫂沦为乞丐的结局,表现了“我”对祥林嫂的同情和对四叔一家的不理解。‎ ‎8.选文中画线句子的句式有何不同?四婶的话对祥林嫂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6分)‎ ‎9.从选文看,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直接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6 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B.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C.君子之学也/入平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D.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青取之于蓝 不拘于时 B.吾尝终日而思矣 惑而不从师 C.小人之学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輮以为轮 作《师说》以贻之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首先提出全文的观点,接着运用形象的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 B.第二段.运用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的方法.论证了学习的重要作用。‎ C.第三段,分三个层次论述了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即积累、坚持、专一。‎ D.第四段,通过君子与小人、古人与今人学习的对比,强调了学习要戒骄戒躁。‎ ‎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5分)‎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赠饯征君①少阳 李白 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 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秉烛唯须饮,投竿②也未迟。‎ 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 ‎[注]①征君:指着被朝廷征聘而不肯受职的隐士为征士,君为尊称。②投竿:钓鱼。姜太公未遇时,在渭水上垂钓,遇文王出猎,被聘为师。后辅佐武王灭商有功,封于齐。‎ ‎14.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直接交代举酒对饮的场景,然后再交代时间,起势突兀。‎ B.次句“绿杨”画出杨柳依依的秀丽,渲染了恬淡闲静的隐居氛围。‎ C.颔联上承第二句,抒发了由暮春而触发的对暮年的无限感慨。‎ D.全诗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在音情顿挫中透出豪放雄奇的气势。‎ ‎15.诗歌最后两联,抒发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以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山路的曲折盘旋。‎ ‎(2)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中描写巫峡波浪滔天和周围群山风起云涌画面的两句是:“ ,‎ ‎ ”。‎ ‎(3)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指出实行“王道”时,在农业方面需要采敢的措施是“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有人说,杜甫是悲伤的。但是谁又会想到,年轻时的杜甫也曾是_ ,酒入豪肠,提笔如神,不逊李白,( )毫不掩饰地表达了他的壮志。他幻想用双手打透一幅盛唐美景。但当贬谪的消息传来,理想 。但只要还有一丝希望,他永远不会放弃对这个世界的眷恋。‎ 即使自己身遭不幸,却仍能收起悲已之伤,对友人写下“若必救苍,满目疮痍,先应去蟊贼”的殷切劝告。但当现实向他一次次泼以冷水,那个杜甫的豪放渐行渐远,他在历史的角落里哭泣,他也不到自己的坐标。‎ 杜甫对自已的评价是“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被排挤在朝廷之外的杜甫,开始了四处游历的生活,杜甫有一根敏感的神经。这是杜甫与其地诗人的不同,臣大的落差非但没有使他像李白那样_ ,反而使他更加清醒,他用最真实辛辣的语言,拔开现实的云里雾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在艰难的路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他的魄力,他的悲壮,融化在诗中,他并不想成为一个诗人,但为了不在历史的洪流中 ,他无奈以笔作桨,奋力向前划去。‎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血气方刚 幻灭 醉生梦死 湮没 B风流倜傥 泯灭 风花雪月 淹没 C.血气方刚 泯灭 风花雪月 湮没 D.风流倜傥 幻灭 醉生梦死 淹没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B.“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C.“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D.“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但当现实一次次向他泼以冷水,那个杜甫的豪放渐行渐远,他在历史的角落里哭泣,他找不到自己的坐标。‎ B但当现实向他一次次泼以冷水,那个豪放的杜甫渐行渐远。他找不到自己的坐标,他在历史的角落里哭泣。‎ C.但当现实一次次向他泼以冷水,那个杜甫的豪放浙行渐远,他找不到自己的坐标,他在历史的角落里哭泣。‎ D.但当现实一次次向他没以冷水,那个豪放的杜南渐行渐远,他找不到自已的坐标,他在历史的角落里哭泣。‎ ‎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空不超过12个字。(6分)‎ 蝙蝠是进化上最为成功的类群,因此它们的适应性强,还表现在食物的多样性上。①_ ,因此它们是各种昆虫的天敌,能控制这些昆虫的种群数量。蝙蝠的体形大小不一,通常体形越大,② ,波长越长,更适合探测体形较大的昆虫。而体形越小,发出的超声波频率越高,波长越短,③ 。‎ ‎2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5分)‎ 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簇拥着三个姊妹来了。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大家归了坐。丫鬟们斟上茶来。不过说些黛玉之母如何得病,如何请医服药,如何送死发丧。不免贾母又伤感起来,因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说着,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众人忙都宽慰解释,方略略止住。‎ 一语来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的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1)请依次写出第一段中出场的三个人的名字。(3分)‎ ‎“第一个”: “第二个”: “第三个”: ‎ ‎(2)第二段中人物出场的方式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何作用?(2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草原上有对狮子母子,小狮子问母狮子:“妈,幸福在哪里?”‎ 母狮子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 于是小狮子不断道着尾巴跑,但始终咬不到,母狮子笑道:“傻瓜,幸福不是这样得到的,只要你昂首向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随着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开封市五县高一期中联考卷·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 D(曲解文意,原文是:比如把“元、迎、探、惜”谐音为“原应叹息”,但这种带有倾向的抽象阐释之意义,并不能涵盖自然生命的渐次推进,即从作为起点意义的元春,到阶段性的迎春和探春,再到“三春去后诸芳尽”的惜春这一过程。) .‎ ‎2. C(没有用对比论证的方法。)‎ ‎3.‎ ‎ A(B项,“暗示了他们未来命运的发展趋势”错,原文是:提示作者整体的创作原则。C项,扩大范围,比较原文,缺少了“一些”的限制。D项,背离文意。从第五段可知。)‎ ‎4.B(“以‘爱潜水的乌贼’为首”于文无据。)‎ ‎5. C(“网络文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错。)‎ ‎6.①作家群体方面:众多中生代作家崛起,成为行业领航者。②创作风格和题材方面:创作风格由“逆天改命”的愤怒变为温馨幽默轻松吐槽;创作题材多元化,并重点推动和孵化了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③传播方面:重点网络文学门户纷纷布局海外市场,引发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的集群效应。(每点2分,酌情给分)‎ ‎7. D(“对四叔一-家的不理解”错,文中没有体现。)‎ ‎8.前两个句子是--般祈使句,第三个是倒装祈使句,突出强调“你放着罢”,命令的意味更强烈,表现了四婶内心的恐慌和愤怒。(3分)‎ 影响:前两次,祥林嫂只是“讪讪的缩了手”“转了几个圆圈”“只得疑感的走开”,说明此时的祥林嫂只是感觉难为情、不理解而不知所措,对她的伤害主要是浅表性的。四婶第三次呵斥后,祥林嫂发生了一连串的反应,精神上受到极大打击,“只是失神的站着”“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说明对她造成的是更深层次的精神伤害。(3分)‎ ‎9.①柳妈的阴司分尸论,加重了祥林嫂的精神负担;②柳妈和“许多人”对祥林嫂的揶揄与嘲弄;③祥林嫂捐过门槛后,四婶、四叔拒绝祥林嫂参加祭祀活动,使她精神上彻底绝望,最后“打发她走”,使她彻底沦为乞丐。(每点2分)‎ ‎10. D(原文是:君子之学也,人乎耳,着平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11.C(C项,“之”助词,都是用在主谓之间;A项,介词,从/介词,被;B项,连词,表修饰关系/连词,表转折;D项,介词,把/连词,表目的。)‎ ‎12. D(通过君子与小人、古人与今人学习的对比,强调了学习的目的在于修身。)‎ ‎13.(1)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跑得快,却能到达千里远的地方;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能够横渡江河。(“者”“利足”“水”“绝”各1分,句意1分)‎ ‎(2)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硬的筋骨,却能向上吃黄土,向下饮泉水,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爪牙”“上”“下”“一”定语后置各1分)‎ 附最后一段参考译文:‎ 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现在的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啰嗦;浮躁啰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象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14. D(“对仗工整”错,首联对仗,颔联对仗不工整。)‎ ‎15. ①“秉烛唯须饮”表现了诗人及时行乐、过隐居生活的愿望;(2分)②六、七、八三句借用姜太公垂钓渭水,被文王重用的典故,赞扬钱少阳年老仍怀出仕建功的抱负。同时也抒发了诗人渴望一遇明君建功立业、壮心不已的气概。(4分)‎ ‎16. (1)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2)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3)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每空 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17. A(血气方刚: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风流倜傥:形容人有才华而言行不受世俗礼节的拘束。幻灭:希望、理想等像幻境一样地消失。泯灭:消灭;消失。醉生梦死:像喝醉酒和做梦那样,昏昏沉沉,糊里糊涂地过日子。风花雪月:比喻堆砌辞藻、内容空泛的诗文,亦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淹没:指大水漫过,也形容被声音盖过。湮没:指名声和成就被埋没。)‎ ‎18. D(A项表现了诗人的忧民情怀;B项表现的是国家动乱的担忧;C项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情怀;D项表现的是辅佐君主,改变社会的远大志向。故选D项。)‎ ‎19. D(原句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一次次”状语位置不对;二是“豪放渐行渐远”,主谓搭配不当;三是“他在历史的角落里哭泣,他找不到自己的坐标”两句顺序不当。)‎ ‎20.①绝大多数蝙蝠以昆虫为食②发出的超声波频率越低③更适合探测体形较小的昆虫(每空2分)‎ ‎21.(1)迎春探春惜春(3 分)‎ ‎(2)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以及侧面描写。(1 分)作用:突出了王熙凤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1 分) .‎ ‎22.[参考立意]①幸福不是刻意的寻找,而是难得的不期而遇。②刻意的追寻,不如勇敢地往前走,幸福或许就在你必经的路上不期而遇。③幸福属于昂首向前、不懈奋斗的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