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曙光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上海市奉贤区曙光中学2020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上海市奉贤区曙光中学 2019—2020 学年 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应用 ‎1.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 ‎(2)执手看泪眼,________________。(柳水《_________》) ‎ ‎(3)姜夔《扬州慢》这首词下阙中运用了以乐景村哀情手法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锦江春色来天地 (2). 竟无语凝噎 (3). 雨霖铃 (4). 二十四桥仍在 (5). 波心荡、 冷月无声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以及文化常识掌握情况。考查名篇背诵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1)锦(2)竟(3)凝噎(4)霖(5)荡。关于文化常识只要记牢背熟即可。‎ ‎【点睛】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2.按要求选择。‎ ‎(1)下列引用《论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如何理解学习与思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B.教学不要“填鸭式”,要在学生思考后想弄明白时进行,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C.孔子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虚心请教,不管是谁,这应该成为我们的学习原则。 ‎ D.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环境、态度决定教学进度、效果。 ‎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科幻作品的贡献是独特的,是其它各种作品通常无法提供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这个意义上说,___________。而且,现在看来似乎也只有科幻在着力承担着这方面的社会责任。___________。 ‎ ‎①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非常发人深省的现象。‎ ‎②这就是对技术滥用的深切担忧,对未来世界的悲观猜测。‎ ‎③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至少可以理解为对科学技术的一种人文关怀。‎ ‎④这些幻想作品,无疑是当代科学文化传播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A.②③④① B.③②④①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答案】(1)D(2)A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句子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翻译句子,选择直译为主,然后结合原文,理解作者的用意,最后和题干信息比较,看哪一个引用的是错误的。‎ 本题:‎ A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及学习方法。指的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所以此处正确。 ‎ B项,“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所以“教学不要‘填鸭式’,要在学生思考后想弄明白时进行”的理解是正确的。‎ C项,“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意思是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这应该成为我们的学习原则。此处是正确的。‎ D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更快。这一则讲的是关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才能够灵活地运用。所以此处“教学环境、态度决定教学进度、效果”的理解是错误的。‎ 故选D。 ‎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解答此类试题,需通读语段。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 本题:‎ 分析题干信息“科幻作品的贡献是独特的,是其它各种作品通常无法提供的”,抓住陈述对象“科幻作品的贡献”和关键信息“独特”“无法提供”,②③两句的“这”应该紧随其后,而且③中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承接②句中的“悲观猜测”;下一步抓住③句中的关键词句“对科学技术的一种人文关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幻想作品,无疑是当代科学文化传播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三空选择④句,而①句放在最后起总结概括性作用。‎ 故选A。‎ 二、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漫说姓名文化 ‎①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以为,其实遗忘了最大的一笔遗产,这就是姓名文化。汉族的姓名文化经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系统,蕴涵着丰厚的人文信息、民俗资源、历史积淀、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趣、家族身份、修养成果。这一文化系统不但影响了其他民族,也辐射至周边地区。可惜,姓名文化这一遗产已经明显衰落,到了必须抢救并且难以传承的地步。我们的姓氏尽管依然保存,但是姓氏文化原本代表的乡土情怀和根源归属却多被斩断。 ‎ ‎②根的意识曾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根的文字载体就是绵延不断的谱牒,根的终极意义是宗亲归属感。从前,谱牒和宗亲的广博关怀可以让人千里之外也互为依托;现在,宗亲仍可以令个人与家庭在茫茫人海中,在生疏的大千世界里,在冷漠的现代社会内,寻求到一份精神的慰藉。这宗亲早已不是血缘之亲,而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横向联系。 ‎ ‎③在根的延续中,我们拥有了一代代祖先的迁徙史,拥有了祖先的业绩或名望,与之相联的是那个岁月的社会风情、时代风云,于是,厚重的历史感自然落在了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阅读、想象自己的祖先那一次次艰难经历,让我们与文化与祖国与民族的历史密不可分。‎ ‎④在姓氏文化浓浓的熏陶下,不管走在哪里,仰望“四知堂”的匾文,我们知道了主人姓氏的归属;远远看见“陇右名望”,我们也明白了这一村的大姓是什么。 ‎ ‎⑤可是,当祠堂大多毁灭无存,剩余的祠堂早已失去了原有意义;当匾额一扫而空,只剩下残片断字遗留在博物馆里;当谱牒遗弃一净,三代以上不知为何物时,姓氏文化就不再是文化,只不过是个人称谓的前缀而已。 ‎ ‎⑥姓氏文化若与名字相比,还算幸运,毕竟所有的姓氏延续至今。可是名字早已无所谓文化,仅仅是一个个再简单不过的符号罢了,而且,高度一致、大面积雷同,已成定局。 ‎ ‎⑦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包涵更为丰富。从商代的干支入名,到后来的“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由春秋战国时期打破禁忌,好以贱丑隐疾为名,再到西汉以后尊崇圣洁文雅为风尚;从新莽禁用双字,到南北朝盛行二字;由唐宋时代形成的以辈次命名,再到清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三十个,非但组成了绵延不绝的人名历史,也在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文学礼仪。人名文化还包括字、号,还有学名、小名、诨名,互补互衬,传递出长辈的期待,自己的志向、性情和旨趣。 ‎ ‎⑧人名文化的衰败以至断裂,首先是由于蜂拥趋附。这种趋附中间毫无文化意义可寻,趋的是一时的政治风云,附的是暂且的社会大潮。时过境迁,趋附的名字大多成了一模一样的时代政治符号,简单得只剩有口号和追风的标记,不见任何情趣与素养。另外,则是因为人名文化传承载体的丧失。过去很多目不识丁的人,许多没有读书经历的农民,却可以起一个非常有文化内涵的名字,这是因为他们的邻里和同族中总有一两位识文断字的人,可能是过去的秀才,或许是私塾先生。他们的历史文化涵养和代代相传的人名文化知识,让他们负起了传承之责。然而,这样的人早已作古。那个时代,即使许多乡土情调浓郁的名字,也带有山野特色,不像后来,连山乡渔村也和各地一样,都是跟风赶潮的产物。 ‎ ‎⑨人名不再成为文化,在于大量的名字简单直白。如果少数名字简单直白,也不妨看作名称原始意义的回归,甚至算作一类风格。可是,当简单直白的名字以千万百万计,不但失去了文化,就连最直接的区别功能也荡然无存。有人以为现在人口众多,重名难免,可是,过去那些名字,比如元济、斯年、相伯、寅恪、平伯、寅初、廷黻、用彤、实秋、语堂、云五、右任,怎么可能高度重复?那时,即便有几个重名,相遇也是一种惊喜;现在遭逢重名,大概只觉得在批量复制的符号堆里又添了一个同类而已。 ‎ ‎⑩人名不再成为文化,还在于起名不讲究,甚至非常草率。过去名字是文化,那是因为许多名字通伦理,讲蕴藉,有出处,求承载。名字伴随人的一生,特别是汉字,声形义并茂,因而名字有可能影响终生的志趣和品貌。当一个人自己的名字随随便便时,也就不会对名字有多少文化认识;当大多数人对名字无所谓时,名字也就不再是文化的载体。 ‎ ‎⑪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一种活的传承,而这传承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如何传承我们的姓名文化,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思考并且担当。‎ ‎3. 文中“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 ‎4. 第⑨段中列举了众多不可能“高度重复”的名字,可印证第⑦段“______”这句话。‎ ‎5.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姓名文化与长城、故宫等均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 B. 为避免词语的重复,作者或用“姓氏文化”或用“人名文化”,其实两者意义相同。‎ C. 自商代直至清代,人们在取名字时,始终严格遵循着统治者规定的各种禁忌入名。‎ D. 过去目不识丁的农民能起很有文化内涵的名字,主要靠有文化的秀才或私垫先生。‎ ‎6. 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现今社会,宗亲仍可以让人们在茫茫人海中和生疏的世界里获得一份精神慰藉,这在一定程度上正体现了现代社会的人们对自己的原初之根和文化之根的认同。‎ B. 人名的走向转变正显示了我国历代的官风民俗,由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这一现象可看出,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 C. 春秋战国前期,有“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如今这种禁忌在人名文化中消失。‎ D. 姓名文化之所以是我国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要原因是没有任何一种文化遗产像姓名文化那样与所有人都息息相关。 ‎ ‎7. 分析本文行文思路。‎ ‎【答案】3. 指每个姓氏宗亲或祖先可追溯的渊源和历史。 ‎ ‎4. 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包涵更为丰富。 5. D 6. B ‎ ‎7. 首先:第①段开篇引出“姓名文化这一遗产已经明显衰落”的话题;其次:②-⑤段论述姓氏文化原本代表的乡土情怀和根源归属多被斩断;接着:⑥-⑩段论述人名文化及其衰败的原因;最后:第⑪段提出倡议“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传承姓名文化这一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解析】‎ ‎【3题详解】‎ 考查的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此类题目作答时强调现代文阅读教学应回到文本本身,应重视阅读基本技能的训练,考生在理解文本文意的基础上,应多体味文本语言,并在具体实在的文本中去与作者对话、交流。做好该题主要是根据具体语境,联系上下文内容推断出其含义。‎ 本题:‎ 答题区间在原文第②③段,找出关键语句如第②段“根的意识曾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根的文字载体就是绵延不断的谱牒,根的终极意义是宗亲归属感。”第③段“在根的延续中,我们拥有了一代代祖先的迁徙史,拥有了祖先的业绩或名望,与之相联的是那个岁月的社会风情、时代风云,于是,厚重的历史感自然落在了我们每个人的身上”,结合此二处进行总结得出答案“指每个姓氏宗亲或祖先可追溯的渊源和历史”。‎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解答此类题目,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角度一,从句中不同的关键词语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二,从句子内部结构的层次性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三,从句内句外两个层面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四,从因果关系分析其丰富含意。‎ 本题:‎ 第⑨段中“过去那些名字,比如元济、斯年、相伯、寅恪、平伯、寅初、廷黻、用彤、实秋、语堂、云五、右任,怎么可能高度重复?”,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名字不可能“高度重复”,原因是,它们不是“简单直白”的名字,而是具有“丰富文化”的名字,如此正与第⑦段中“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包涵更为丰富。”是相照应的。这句话在原文段中起总结概括性的作用,其“包涵更为丰富”具体表现在下文如“从商代的干支入名……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文学礼仪……传递出长辈的期待,自己的志向、性情和旨趣。”注意关键词语“官风民俗”“ 文学礼仪”“ 长辈的期待”“ 自己的志向”“ 性情和旨趣”等,正是“人名文化”的体现。‎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 本题:‎ A项“中国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无中生有。本文是在讲“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并没有因此就说明“中国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 B项“为避免词语的重复”错误,文中“姓氏文化”和“人名文化”是两种文化,两者意义是不相同的;‎ C项“始终严格遵循着统治者规定的各种禁忌入名”错误,依据原文第⑦段“春秋战国时期打破禁忌,好以贱丑隐疾为名”来判断;‎ D项,正确;‎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本考生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针对题干内容筛选文中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断,推断要立足文本,不可随意生发。‎ 本题:‎ B项,“由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这一现象可看出,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推断错误,依据原文第⑦段,“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这一现象”只是在说明“组成了绵延不绝的人名历史,也在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文学礼仪。”,但不能得出“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这一结论。‎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结构层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读懂全文,准确概括文章首中尾的内容,注意专用术语,答题模式为:首先以……开篇;以……引出……话题;提出……开门见山点明中心;其次,阐述……;列举……阐明……;描写……;记叙……;‎ 最后,以……收束全文;卒章显志,点明……;首尾呼应,强调……等。‎ 本题:‎ 第①段“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以为,其实遗忘了最大的一笔遗产,这就是姓名文化。”“这一文化系统不但影响了其他民族,也辐射至周边地区。” 可惜,“姓名文化这一遗产已经明显衰落,到了必须抢救并且难以传承的地步。”由此引出话题;由第⑤段“当祠堂大多毁灭无存,剩余的祠堂早已失去了原有意义;当匾额一扫而空,只剩下残片断字遗留在博物馆里;当谱牒遗弃一净,三代以上不知为何物时,姓氏文化就不再是文化,只不过是个人称谓的前缀而已。”可见,“姓氏文化原本代表的乡土情怀和根源归属多被斩断”;第⑥段是过渡段,⑦-⑩段抓住首句关键句“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包涵更为丰富。”“人名文化的衰败以至断裂,首先是由于蜂拥趋附”“人名不再成为文化,在于大量的名字简单直白。”“人名不再成为文化,还在于起名不讲究,甚至非常草率。”可总结出这一部分在论述“人名文化及其衰退的原因”;最后第⑪段“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一种活的传承,而这传承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是在倡议我们每一个都应该引起注意和思考。‎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呼兰河传(节选)‎ 萧 红 邻居家磨房里边住着冯歪嘴子。‎ 那磨房的窗子临着我家的后园。我家的后园四周的墙根上,都种着倭瓜、西葫芦或是黄瓜等类会爬蔓子的植物;倭瓜爬上墙头了,在墙头上开起花来了,有的竟越过了高墙爬到街上去,向着大街开了一朵火黄的黄花。‎ 因此那磨房的窗子上,也就爬满了那顶会爬蔓子的黄瓜了。黄瓜的小细蔓,细得像银丝似的,太阳一来了的时候,那小细蔓闪眼湛亮,那蔓梢干净得好像用黄蜡抽成的丝子,一棵黄瓜秧上伸出来无数的这样的丝子。丝蔓的尖顶每棵都是掉转头来向回卷曲着,好像是说它们虽然勇敢,大树,野草,墙头,窗棂,到处的乱爬,但到底它们也怀着恐惧的心理。‎ 太阳一出来了,那些在夜里冷清清的丝蔓,一变而为温暖了。于是它们向前发展的速率更快了,好像眼看着那丝蔓就长了,就向前跑去了。因为种在磨房窗根下的黄瓜秧,一天爬上了窗台,两天爬上了窗根,等到第三天就在窗根上开花了。‎ 再过几天,一不留心,那黄瓜梗经过了磨房的窗子,爬上房顶去了。‎ 后来那黄瓜秧就像它们彼此招呼着似的,成群结队地就都一齐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了。‎ 从此那磨房里边的磨馆就见不着天日了。磨房就有一张窗子,而今被黄瓜掩遮得风雨不透。从此那磨房里黑沉沉的,园里,园外,分成两个世界了。冯歪嘴子就被分到花园以外去了。‎ 但是从外边看起来,那窗子实在好看,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满窗是黄瓜了。‎ 还有一棵倭瓜秧,也顺着磨房的窗子爬到房顶去了,就在房檐上结了一个大倭瓜。那倭瓜不像是从秧子上长出来的,好像是由人搬着坐在那屋瓦上晒太阳似的。实在好看。‎ 夏天,我在后园玩的时候,冯歪嘴子就喊我,他向我要黄瓜。‎ 我就摘了黄瓜,从窗子递进去。那窗子被黄瓜秧封闭得严密得很,冯歪嘴子用手扒开那满窗的叶子,从一条小缝中伸出手来把黄瓜拿进去。‎ 有时候,他停止了打他的梆子。他问我,黄瓜长了多大了?西红柿红了没有?他与这后园只隔了一张窗子,就像关着多远似的。‎ 祖父在园子里的时候,他和祖父谈话。他说拉着磨的小驴,驴蹄子坏了,一走一痴。祖父说请个兽医给它看看。冯至嘴子说,看过了,也不见好。祖父问那驴吃的什么药?冯歪嘴子说是吃的黄瓜子拌高粱醋。‎ 冯歪嘴子在窗里,祖父在窗外,祖父看不见冯歪嘴子,冯歪嘴子看不见祖父。‎ 有的时候,祖父走远了,回屋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磨房的墙根下边坐着玩,我听到了冯歪嘴子还说:‎ ‎“老太爷今年没下乡去看看哪!”‎ 有的时候,我听了这话,我故意的不出声,听听他往下还说什么。‎ 有的时候,我心里觉得可笑,忍也不能忍住,我就跳了起来了,用手敲打着窗子,笑得我把窗上挂着的黄瓜都敲打掉了。而后我一溜烟地跑进屋去,把这情形告诉了祖父。祖父也一样和我似的,笑得不能停了,眼睛笑出眼泪来。但是总是说,不要笑啦,不要笑啦,看他听见。有的时候祖父竟把后门关起来再笑。祖父怕冯歪嘴子听见了不好意思。‎ 秋天,大榆树的叶子黄了,墙头上的狗尾草干倒了,园里一天一天地荒凉起来了。‎ 这时候冯歪嘴子的窗子也露出来了。因为那些纠缠缠的黄瓜秧也都蔫败了,舍弃了窗模而脱落下来了。‎ 于是站在后因里就可看到冯歪嘴子,扒着窗子就可以看到在拉磨的小驴。那小驴竖着耳朵,戴着眼平。走了三五步就响一次鼻子,每一抬脚那只后腿就有点痛,每一停下来,小驴就用三条腿站着。‎ 冯歪嘴子说小驴的一条腿坏了。‎ 这窗子上的黄瓜秩一干掉了,磨房里的冯歪嘴子就天天可以看到的。‎ 冯至嘴子喝酒了,冯歪嘴子睡觉了,冯歪嘴子打柳子了,冯歪嘴子拉胡琴了,冯歪嘴子唱唱本了,冯歪嘴子摇风车了。只要一执着那窗台,就什么都可以看见的。‎ 一到了秋天,新鲜粘米一下来的时候,冯歪嘴子就三天一拉磨,两天一粒粘糕。黄米粘糕,撒上大云豆。一层黄,一层红,黄的金黄,红的通红。三个铜板一条,两个铜板一片的用刀切着卖。愿意加红糖的有红糖,愿意加白糖的有白糖。加了糖不另要钱。‎ 冯至嘴子推着单轮车在街上一走,小孩子们就在后边跟了一大帮,有的花钱买,有的围着看。‎ 祖父最喜欢吃这粘糕,母亲也喜欢,而我更喜欢。母亲有时让老厨子去买,有的时候让我去买。‎ 不过买了来是有数的,一人只能吃手掌那么大的一片,不准多吃,吃多了怕不能消化。祖父一边吃着,一边说够了够了,意思是怕我多吃。母亲吃完了也说够了,意思是怕我还要买。其实我真的觉得不够,觉得再吃两块也还不多呢!不过经别人这样一说,我也就没有什么办法了,也就不好意思喊着再去买,但是实在话是没有吃够的。‎ 当我在大门外玩的时候,推着单轮车的冯歪嘴子总是在那块粘糕上切下一片来送给我吃,于是我就接受了。‎ 当我在院子里玩的时候,冯至嘴子一喊着“粘糕”“粘糕”地从大墙外经过,我就爬上墙头去了。‎ 因为西南角上的那段土墙,因为年久了出了一个豁,我就扒着那墙豁往外看着。果然冯歪嘴子推着粘糕的单轮车由远而近了。来到我的旁边,就问着:‎ ‎“要吃一片吗?”‎ 而我也不说吃,也不说不吃。但我也不从墙头上下来,还是若无其事地呆在那里。‎ 冯至嘴子把车子一停,于是切好一片粘糕送上来了。‎ ‎8. 简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9. 结合故事情节,概括“我”的形象。‎ ‎10. 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 ‎11. 如果给本文拟一个标题,你会选“磨房里外”还是“冯歪嘴子”?为什么?‎ ‎【答案】8. ①使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出黄瓜蔓蓬勃的生命活力。②句式上长短交错,使语言生动活泼。③每句都用“了”字,反复强调黄瓜生长迅速。④语调轻快,传达出叙述者的喜悦之情。 ‎ ‎9. ①给冯 歪嘴子摘递黄瓜,可见“我”的友善。②“故意的不出声”,逗冯歪嘴子说话,表现出调皮可爱的一面。③想吃粘糕,又听话,可见“我”的乖巧。④想吃粘糕又呆在那里不说话,表现出矜持的一面。 ‎ ‎10. ①用第一人称,显得真实、自然、亲切。②通过孩子的视角,呈现天真有趣、温暖美好的一面。③按照时间顺序自然展开,叙述散文化,节奏舒缓。④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细腻、生动、传神。 ‎ ‎11. 选“磨房里外”。‎ 理由:①交代故事发生的空间。②小说通过“磨房里外”来架构故事情节。③富有意蕴:磨房外的后园是个童话般的美好世界,磨房内则是艰难的现实世界,但“我”与冯歪嘴子能够友好相处。‎ 选“冯歪嘴子”。‎ 理由:①他是本文的主人公,以此为题,可突出人物形象。②本文通过冯歪嘴子这一形象牵出小说其他人物,串联故事情节。③关涉小说主旨:寄托了对善良又寂寞的底层劳动者的亲近和同情。‎ ‎【解析】‎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品味文学作品句子中精彩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赏析句子,首先指出句子运用的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是如何运用该手法的,最后指出句子运用该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什么情感。句子“一天爬上了窗台,两天爬上了窗棂”,使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出黄瓜蔓蓬勃的生命活力。句子“再过几天,一不留心,那黄瓜梗经过了磨房的窗子,爬上房顶去了。”句式上长短交错,使语言生动活泼。句子中有“快了”、“长了”“跑去了”、“开花了”等,每句都用“了”字,反复强调黄瓜生长迅速。句子“后来那黄瓜秧就像它们彼此招呼着似得,成群结队地就都一起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了。”语调轻快,传达出叙述者的喜悦之情。‎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作品人物形象的的能力。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由原文“我就摘了黄瓜,从窗子递进去。”可知,给冯歪嘴子摘递黄瓜,可见“我”地友善。由原文“有的时候,我听了这话,我故意的不出声,听听他往下还说什么。”可知,“故意的不出声”,逗冯歪嘴子说话,表现出“我”调皮可爱的一面。由原文“其实我真的觉得不够,觉得再吃两块也还不多呢!不过经别人这样一说,我也就没有什么办法了,也就不好意思喊着再去买,但是实在话是没有吃够的。”可知,想吃粘糕,又听话,可见“我”的乖巧。由原文“而我也不说吃,也不说不吃。但我也不从墙头上下来,还是若无其事地呆在那里。”可知,“我”想吃粘糕又呆在那里不说话,表现出矜持的一面。‎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赏析小说的叙事技巧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三抓一想”,一抓作者的写作视角,首先确定作者是运用第几人称进行叙述的,然后要根据人称的表达效果,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二抓小说的叙述方式,阅读作品,了解其叙述方式,然后分析具体的表达效果。三抓小说的叙事线索,首先确定叙述线索,是单线还是双线,然后根据具体线索分析其作用。一“想”作品的叙述背景,叙述背景主要起衬托人物、渲染气氛的作用,有的背景还富有象征意义,在分析时考虑这方面的作用。由原文“那磨房的窗子临着我家的后园。我家的后园四周的墙根上,”可知,文章运用第一人称,显得真实、自然、亲切。由原文“有的时候,我听了这话,我故意的不出声,听听他往下还说什么。有的时候,我心里觉得可笑,忍也不能忍住,我就跳了起来了,用手敲打着窗子,笑得我把窗上挂着的黄瓜都敲打掉了。”可知,文章通过孩子的视角,呈现天真有趣、温暖美好的一面。文章从“夏天”到“秋天”按照时间顺序自然展开,叙述散文化,节奏舒缓。由原文“从此那磨房里面的磨倌就见不着天日了。磨房就有一张窗子,而今被黄瓜掩遮得风雨不透。从此那磨房里黑黑沉沉的,园里,园外,分成两个世界了。”可知,文章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细腻、生动、传神。‎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探究文章标题的能力。解答时要思考标题自身义(表层含义)和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思考标题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或写作内容,是否表达作者的感情和态度,是否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是否是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本题不管是选“磨房里外”还是“冯歪嘴子”都可以,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如果选“磨房里外”为标题,理由可以从交代文章发生的背景、构建故事情节和“里外”的深层含义来考虑。如果选“冯歪嘴子”为标题,可以从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和文章主旨方面考虑。‎ ‎【点睛】有的作品的标题,直接点出了作者所写作的对象。解答时要特别关注其对象的特点,探究作者为何写这一对象。有的则在对象前添加了修饰性或者限制性词语,组成偏正结构的标题。解答时,更要注意对象前面的修饰语,同时结合文章内容仔细揣摩其内在的意蕴,‎ 明确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有些标题是以句子为标题的,它常常就是作者表达的主旨或揭示的哲理,在这些标题中要特别注意表达感情的词语,这些词语往往是作者对对象的主体特征或内在感情的一种概括,要结合文章内容准确理解其含义。‎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太白岭 王安石 太白巃嵷①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 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 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生民何由得处所,与兹鱼鸟相谐熙。‎ ‎【注】①巃嵷(lóng sǒng):山势高峻的样子。‎ ‎12. 某学生收集整理古诗,适合收录这首诗的自编集是( )‎ A. 《格律菁华》 B. 《古体集锦》 C. 《诗余精选》 D. 《乐府诗选》‎ ‎13. 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 A. 刚劲凝练 B. 清新隽永 C. 哀婉柔美 D. 沉郁顿挫 ‎14. 赏析这首诗颈联景物描写的精妙之处。‎ ‎【答案】12. A 13. B ‎ ‎14. (1)动静结合。“鸟语乐”是动景,“溪水不动”是静景,写出太白岭宜人的美景,表达诗人愉悦的心情。(2)视听结合。“鸟语乐”诉诸听觉,“溪水不动”“鱼行迟”诉诸视觉,描绘太白岭动人的美景,表达诗人的喜爱之情。(3)衬托。用“鸟语乐”的欢闹反衬太白岭的宁静,用“溪水不动”“鱼行迟”衬托太白岭的清幽,表达诗人的欣悦之情。(4)拟人。“鸟语乐”和“鱼行迟”,把人的心情与行为赋予鸟和鱼,具体可感,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古代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本题:‎ A项,‎ ‎《格律菁华》,由“格律”可知此集是一部律诗。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起源于南朝盛行于唐宋时期,在字句、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其常见的类型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本文王安石的《太白岭》是一首七言律诗,符合题干; ‎ B项,《古体集锦》,由“古体”可知此集是一部古体诗。唐代以前的诗歌,包括《诗经》、楚辞、乐府和汉魏六朝的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古体所作的诗歌,都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是不大讲究格律的,它不要求平仄和对仗。而王安石是宋朝诗人,其作品属于“近体诗”,所以此项不符合题干;‎ C项,《诗余精选》,由“诗余”可知此集是一部词作。指诗词中词的别称,因词是由诗发展而来并被认为是诗的降一格的文学式样,故称“诗馀”。本文《太白岭》是王安石的一首七言律诗,所以不符合题干; ‎ D项,《乐府诗选》,由“乐府”可知此集是一部乐府诗集。“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其中采集了大量民歌,后来,“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汉魏六朝以乐府民歌闻名。本文《太白岭》不符合题干;‎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掌握最基本的几种风格,然后通读全诗,把握诗歌的内容,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本题:‎ 首联“太白巃嵷①东南驰,众岭环合青纷披。”化静为动,形象地写出了太白岭山势的高耸绵延和山色的青翠纷披;颔联“烟云厚薄皆可爱,树石疏密自相宜。”借厚薄变幻的烟云和疏密相间的树石,表达的是诗人物我相谐,心情平静舒适的情感。颈联“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鸟语乐”和“鱼行迟”,把人的心情与行为赋予鸟和鱼,具体可感,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总之诗人认为太白岭这样景色宜人的地方,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处所。全诗语言精炼而圆熟、意境清丽而含蓄,所以用“清新隽永”来评价。‎ 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掌握常用的表达技巧,首先明确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表手法的,最后阐明此种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本题:‎ 颈联“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两句,意思为:明媚的春天已到来,鸟儿欢快地说着话,溪水也不愿流动,鱼儿也贪恋这美好而行动变得迟缓。作者写初春美景,鸟儿已开始鸣叫,而溪水还未开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鸟语”是声,“鱼行”是视,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以“乐”“迟”形容鸟的欢快,鱼游动的迟缓,其实是把诗人的心境投射到鸟鱼之上,移情于景,用了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英宗即位之三月,擢右佥都御史,练兵平凉、西宁。正统二年,蒋贵讨阿台、朵儿只伯,亨信参其军务。至鱼儿海,贵等以刍饷不继,留十日引还。亨信让之曰:“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贵不从。亨信上章言贵逗遛状。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明年进兵,大破之。亨信以参赞功,进秩一等。 ‎ ‎②父丧归葬。还朝,改命巡抚宣府、大同。参将石亨请简大同民三之一为军,亨信奏止之。十年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时遣官度二镇军田,一军八十亩外,悉征税五升。亨信言:“文皇帝时,诏边军尽力垦田,毋征税,陛下复申命之,今奈何忽为此举?塞上诸军,防边劳苦,无他生业,惟事田作。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况边地硗瘠,霜早收薄,若更征税,则民不复耕,必致窜逸。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帝纳其言而止。 ‎ ‎③初,亨信尝奏言:“也先专候衅端,以图入寇。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不然,恐贻大患。”兵部议,寝不行。及土木之变,人情汹惧。有议弃宣府城者,官吏军民纷然争出。亨信仗剑坐城下,令曰:“出城者斩!”又誓诸将为朝廷死守,人心始定。也先挟上皇至城南,传命启门。亨信登城语曰:“奉命守城,不敢擅启。”也先逡巡引去。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遁,并按其罪。当是时车驾既北寇骑日薄城下关门左右皆战场。亨信与总兵杨洪以孤城当其冲,外御强寇,内屏京师。洪既入卫,又与朱谦共守,劳绩甚著。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明年,年七十有四矣,乞致仕。许之。归八年,卒于家。 ‎ ‎(节选自《明史·罗亨信传》)‎ ‎15. 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参将石亨请简大同民三之一为军( ) (2)并按其罪( )‎ ‎16.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是。‎ ‎(1)也先逡巡引去( ) ‎ A.退让 B.迅疾 C.迟疑 D.从容 ‎ ‎(2)亨信与总兵杨洪以孤城当其冲( ) ‎ A.冲撞 B.要道 C.平地 D.谦虚 ‎17. 用“/”为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可断三处。‎ 当是时车驾既北寇骑日薄城下关门左右皆战场。‎ ‎18. 把第①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至鱼儿海,贵等以刍饷不继,留十日引还。亨信让之曰:“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 ‎19. 第②段中罗亨信从哪些方面劝诫皇帝停止征税?请分点概括作答。‎ ‎20. 第③段表现出罗亨信________与____________的形象特点。‎ ‎【答案】15. (1). 选拔 (2). 追究 ‎ ‎16. (1)C(2)B ‎ ‎17. 当是时/车驾既北/寇骑日薄城下/关门左右皆战场 ‎ ‎18. 到鱼儿海,蒋贵等人因粮饷不继,停留十日率军返回。罗亨信责备他们说:“你们这些人受到国家优厚的恩待,怎敢面对敌人就退缩?因触犯国法而死与和敌人作战而死,哪一个更值得呢?” ‎ ‎19. (1)边塞土地贫瘠,环境恶劣(2)边疆军队为国辛劳,没有闲暇(3)稳固民心 ‎ ‎20. (1). 有远见 (2). 刚正勇敢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 本题:‎ ‎(1)“参将石亨请简大同民三之一为军”译为:参将石亨请求选拔大同三分之一的百姓参军。“简”,选拔。‎ ‎(2)“并按其罪”译为:一并追究他们的罪责。“按”,追究。‎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意思,注重和现代汉语的比较,然后审清题干,逐项对比。‎ 本题:‎ ‎(1)“也先逡巡引去”译为:也先迟疑后带兵离开。“逡巡”,迟疑。故选C。‎ ‎(2)“亨信与总兵杨洪以孤城当其冲”译为:亨信与总兵杨洪凭借这座孤城守卫着交通要道。“其冲”,交通要道。故选B。‎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省略、对偶、反复等修辞;尤其要关注“曰”“乎”“于”“而”“之”“也”“矣”“焉”“耳”“则”这些关键词。‎ 本题:‎ 画线句“当是时车驾既北寇骑日薄城下关门左右皆战场”,译为:在这时候,战车向北行驶,敌寇的军队渐渐地接近城关,城关的周围都成了战场。此句在断句时注意:“当是时”,在这时候,是时间状语,其后应该断开;“车驾”,战车,名词做主语,引起下一个句子,“既北”是其谓语部分,“北”,名词作动词,向北行驶,句子表达完整,其后断开;“寇骑”, 敌寇的军队,名词做主语,引起下一个句子,“日薄”,渐渐接近,是谓语部分,“城下”,是“薄”的宾语,紧随其后,“城下”后断开;最后“关门左右”引起下一个句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本题:‎ 画线句“至鱼儿海,贵等以刍饷不继,留十日引还。亨信让之曰:‘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译为:到鱼儿海,蒋贵等人因粮饷不继,停留十日率军返回。罗亨信责备他们说:“你们这些人受到国家优厚的恩待,怎敢面对敌人就退缩?因触犯国法而死与和敌人作战而死,哪一个更值得呢?”翻译时注意得分点:至,到;等,这些人;以,因为;刍饷,粮饷;留,停留;引,率军;还,返回;让,责备;之,代词,他们;厚,优厚的;恩,恩待;敢,怎敢;临,面对;死法,触犯国法而死;死敌,和敌人作战而死;孰与,固定句式,与……相比,哪一个更……。‎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题干,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最后整理概括。‎ 本题:‎ 结合原文“塞上诸军,防边劳苦,无他生业,惟事田作。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况边地硗瘠,霜早收薄,若更征税,则民不复耕,必致窜逸。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来看,塞上的军队守卫边疆非常辛苦,没有其他生计,惟有从事田耕。每年从冬天到第二年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才开始耕种,七月又要割草,八月以后,修缮关塞,一年中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况且边塞土地贫瘠,霜露早降,收入微薄,如果再征税,那么百姓不会再耕种,必然会导致逃逸。这样恐怕会导致人心不稳固,对国家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因此,他分析了“边塞的环境”“边疆军队的辛劳”和“稳定民心最重要”之后,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停止了向边疆军队的征税。‎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等总体上把握人物形象特点,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 本题:‎ 原文“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译为:应事先在正北要塞,增加城池的守卫来防备。此句是罗亨信上奏的一句:他预知也先专等时机挑起事端,以图入侵。应事先在正北要塞,增加城池的守卫来防备。不然,恐怕贻留大患。但是兵部商议后,将这个意见搁置没有施行。后来终于发生土木之变。这里表现出罗亨信“有远见”的形象特点。原文“又誓诸将为朝廷死守”、“奉命守城,不敢擅启。”译为:又让诸将发誓为朝廷死守和奉命守城,不敢擅自开启。这两处是土木之变时,人心惶恐不安,官吏军民纷纷争着出城。而罗亨信持剑坐在城下,让诸将发誓为朝廷死守,人心才安定下来。当也先挟持太上皇到城南,传令开门时,罗亨信登城告诉他说:“奉命守城,不敢擅自开启。”这里充分表现了他“刚正勇敢”的形象特点。‎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如本题,主要从语境内容分析。‎ 参考译文:‎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英宗即位后的第三个月,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在平凉、西宁操练兵马。正统二年,蒋贵征讨阿台和朵儿只伯,罗亨信参预军务。到鱼儿海,蒋贵等人因粮饷不继,停留十日率军返回。罗亨信责备他们说:“你们这些人受到国家优厚的恩待,怎敢面对敌人就退缩?因触犯国法而死与和敌人作战而死,哪一个更值得呢?”蒋贵不听从。罗亨信上奏章说蒋贵逗留的状况。皇帝把他的奏章给监督尚书王骥等人看。第二年进兵,大破敌军。罗亨信凭借参赞功劳,提高俸禄一个等级。‎ 父亲去世后回家送葬。返回朝廷,改任为宣府、大同巡抚。参将石亨请求选拔大同三分之一的百姓参军,亨信上书制止了这件事。正统十年,晋升为右副都御史,仍任宣府、大同巡抚。当时朝庭派遣官员测量这两个地方的军田,每军八十亩,超过的每亩全都要征收五升的税。罗亨信说:“文皇帝在位时,下诏让边防军队尽力开垦荒田,不征税,陛下又重申这条命令。现在为何忽然有这种举动呢?塞上的军队守卫边疆非常辛苦,没有其他生计,惟有从事田耕。每年从冬天到第二年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才开始耕种,七月又要割草,八月以后,修缮关塞,一年中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况且边塞土地贫瘠,霜露早降,收入微薄,如果再征税,那么百姓不会再耕种,必然会导致逃逸。谋臣只知务求积粮,不知人心不稳固,即使有粮,将和谁一起来防守?”皇帝采纳了他的话,停止了这种做法。‎ 当初,罗亨信曾上奏说:“也先专等时机挑起事端,以图入侵。应事先在正北要塞,增加城池的守卫来防备。不然,恐怕贻留大患。”兵部商议后,将这个意见搁置没有施行。等到土木之变,人心惶恐不安,有建议放弃宣府城的,官吏军民纷纷争着出城。罗亨信持剑坐在城下,下令说:“出城的斩头。”又让诸将发誓为朝廷死守,人心才安定下来。也先挟持太上皇到城南,传令开门。罗亨信登城告诉他说:“奉命守城,不敢擅自开启。”也先迟疑后带兵离开。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逃跑,一并追究他们的罪责。正当这时候,皇帝被俘,敌骑兵日日逼近城下,关门左右都是战场。亨信与总兵杨洪凭借这座孤城守卫着交通要道,对外抵御强敌,对内保卫京城。杨洪到京城守卫后,亨信又与朱谦共同守卫宣城,功劳显著。景帝即位,晋升为左副都御史。第二年,亨信已经七十四岁了,请求辞官。皇帝答应了他。亨信回去八年后,在家中去世。‎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菱溪石记 ‎(北宋)欧阳修 ‎①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其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卧于溪侧,以其难徙,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 ‎ ‎②菱溪,按图与经皆不载。唐会昌中,刺史李濆为《荇溪记》,云水出永阳岭,西经皇道山下。以地求之,今无所谓荇溪者,询于滁州人,曰此溪是也。杨行密①有淮南,淮人为讳其嫌名,以荇为菱,理或然也。 ‎ ‎③溪傍若有遗址,云故将刘金之宅,石即刘氏之物也。金,伪吴时贵将,与行密俱起合肥,号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金本武夫悍卒,而乃能知爱赏奇异,为儿女子之好,岂非遭逢乱世,功成志得,骄于富贵之佚欲②而然□?想其陂池、台榭、奇木、异草,与此石称,亦一时之盛哉。今刘氏之后散为编民③,尚有居溪旁者。 ‎ ‎④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可爱而弃也,乃以三牛曳置幽谷,又索其小者,得于白塔民朱氏,遂立于(丰乐)亭之南北。亭负城而近,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 ‎ ‎⑤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可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嗟夫!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孙泯没而无闻,况欲长有此石乎。用此可为富贵者之戒。而好奇之士闻此石者,可以一赏而足,何必取而去也哉? ‎ ‎【注释】①杨行密:唐昭宗时淮南节度史,后称帝自号为吴,据有淮南一带地盘。②秩欲:深失之欲。③编民:编入户籍的平民。‎ ‎21. 填入第③段方框处最恰当的虚词是( )‎ A. 矣 B. 邪 C. 焉 D. 夫 ‎22. 对第①②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交代了菱溪之石的数量与各自的命运。‎ B. 溪旁人把最大的石头当作神祭祀因其姿态非凡。‎ C. 菱溪之名原无记载,只有通过考察与询问了解。‎ D. 菱溪得名的真实原因是避杨行密的名讳而改名。‎ ‎23. 下列表现手法中,本文未运用的一种是( )‎ A. 叙议结合 B. 对比反衬 C. 欲扬先抑 D. 借题发挥 ‎24. 分析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 ‎25. 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 ‎【答案】21. B 22. D 23. C ‎ ‎24. 内容上:介绍了刘金在世时的盛极一时;结构上:引出下文,与后文叙述刘氏后代泯然无闻之状形成对比;主旨上:突出了作者的兴废之感。 ‎ ‎25. 借菱溪石的或被取或被弃的命运,慨叹人事兴衰无常,表达与民同乐的思想。‎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常见虚词。解答本题,一要积累、熟记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二要利用语法知识等帮助判断。文言虚词是指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单用,但能组织实词、完成句子结构的词。一般认为,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感叹词六种。本题主要考查句末语气词。‎ 本题:‎ A项,“矣”为中国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 ‎ B项,“邪” 古同“耶”,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 C项,“焉”语气词,用于句尾,补足某种语气; ‎ D项,“夫”用于句尾,表示感叹、疑问和反诘语气;‎ 此处结合语境“金本武夫悍卒,而乃能知爱赏奇异,为儿女子之好,岂非遭逢乱世,功成志得,骄于富贵之佚欲而然□?”译为:刘金本来是一个剽悍武夫,却也知道喜欢、欣赏奇异的事物,有了像小孩子一样的爱好,难道不是因为在乱世之中功成志得,满足于富贵的安乐与嗜欲无节而使他这样吗?分析此句语气是一种“疑问”,与前文“岂非”相搭配表疑问语气,应该是“邪”比较恰当;‎ 故选B。‎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本题:‎ D项,“菱溪得名的真实原因是避杨行密的名讳而改名。”理解错误,依据原文“以荇为菱,理或然也”意思是:把“荇”改为“菱”,从道理上说也许就是这样。注意关键词“或”,理解为“也许”,这是一种推测,所以说“真实原因”是不恰当的;‎ 故选D。‎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最常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掌握表现手法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来进行判断。‎ 本题:‎ A项,“叙议结合”即把叙事与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本文前三段是叙述,交代菱溪石的处所、环境和名字的来源等,后两段属议论,叙述为后面议论作伏笔,说理紧联前面叙述,最后一段议论卒章显志,前后呼应,环环相生使得抽象的道理生动形象;‎ B项,“对比反衬”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所谓反衬,就是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本文昔日刘宅“陂池台榭、奇木异草与此石称,亦一时之盛哉。”而今时过境迁,“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孙泯灭而无闻”。作者于今与昔的鲜明对比中,发出富有警策性的告诫:“嗟夫!刘金者虽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乎生志意, 岂不伟哉。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孙泯没而无闻,况欲长有此石乎?用此可为富贵者之戒。”‎ C项,“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此文中没有运用这种手法对人物进行描写;‎ D项,“借题发挥”借着某件事情为题目来做文章,以表达自己真正意见或主张,或发表与之无关的议论。也指假借某事为由,做其它的事。本文作者以石为题,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对比,于平凡小事中,挖掘出治国为政以民为本的深刻道理,可谓于微见著,平中见奇。即运用了“借题发挥”的手法;‎ 故选C。‎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中间段落一般涉及在结构和内容两方面的作用。(1)(总括)过渡,承上启下。(2)(具体)内容上、结构上作答。一般思路如下:① 上承(或照应)……,下启(或呼应)……②总括上文,为下文……作铺垫。③文章由……转为……(如由叙述转为抒情议论;由写物转为写人;由历史转为现实;由感性转为理性等)。‎ 本题: ‎ 第③段从内容上详细介绍了刘金是一个勇猛之人,身处乱世,志向远大,事业有成,他收藏菱溪奇石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骄奢淫逸。而在欧阳修手中供百姓观赏,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这说明二人境界悬殊。从结构上看,此段讲刘金在世时的盛极一时,下文又叙述了刘氏后代泯然无闻之状,因此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目的就是引出作者的兴废之感。‎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的思想内容和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其实是一个“主旨题”。 解答此类题目,概括作品主旨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对文本进行分析,根据文章的写作脉络和材料,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 本题:‎ 文章首先开篇点题,交代菱溪石的处所、环境, 以“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神”来突出石之“奇”。然后追溯其源,石的处所原为五代时权贵刘金的园囿。刘金为吴国杨行密的部将,以骁勇知名。其视菱溪石为奇物,据为已有。岁久废圮,石亦湮没。作者借助那些奇异的事物,被弃置在偏僻悠远的地方就很可惜,被放在大家都看得到的地方,则喜欢它的人免不了会把它拿走的命运,慨叹“人物之废兴”;最后一段议论卒章显志,表明了写记的目的,是希望“富贵者”不要因好奇而将石据为已有,其一是富贵如浮云,奇物难以永远占有;其二是告诫世人不要玩物丧志。对于这样的“奇物”应该供百姓观赏,从而表达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点睛】参考译文:‎ 菱溪的奇石共有六块,其中四块被人取走了,一块稍微小一点但形状特别奇异,也藏在老百姓家里;最大的一块仰面躺在溪边,因为它难以移动,所以能够独自存留下来。每年天寒霜降,江水干涸而露出了石头,溪旁住的人见它形状怪异,常常把它作为神灵祭祀。‎ 菱溪在各类图册经籍中都没有记载。唐代会昌年间,刺史李濆写了一篇《荇溪记》,说:“荇溪水出永阳岭,向西从皇道山下经过。”从地理上寻找,现在没有称为“荇溪”的河流。问滁州人荇溪在什么地方,他们回答说就是菱溪这条河。杨行密占据淮南的时候,淮南人为了避讳他的名字,把“荇”改为“菱”,从道理上说也许就是这样。‎ 溪旁有一处遗址,听说是以前将军刘金的住宅,奇石就是刘金的。刘金,伪吴的时候的贵将,和杨行密同时在合淝举事,号称“三十六英雄”,刘金就是其中之一。刘金本来是一个剽悍武夫,却也知道喜欢、欣赏奇异的事物,有了像小孩子一样的爱好,难道不是因为在乱世之中功成志得,满足于富贵的安乐与嗜欲无节而使他这样吗?遥想这宅院当年的水池台榭、奇木异草,和这些石很相称,也是一时的盛事!现在刘金的后人,散居为平民,还有住在溪两岸的。‎ 我感叹于那些人与物的兴盛与衰废,尤其可惜这块大石让人喜爱却反而遭到遗弃,就用三头牛拖出来,放置于幽谷之中,又寻找那块稍微小一点的,在白塔的老百姓朱某家得到了它,就将它们立在丰乐亭的南北。丰乐亭靠城路近,可以作为滁州人每年游玩的好去处。‎ 那些奇异的事物,让它们弃置在僻远的地方则可惜,把它们放在大家都看得到的地方,则喜欢它的人免不了会将它取了去。唉!刘金虽然不值一提,但也可以说是一个勇猛的人,他平生的理想志向,难道不大吗?可是到了他的后辈,衰败零落,以至于子孙没落而不知是谁,何况是要想长久地占有这块石头呢?通过它可以作为那些富贵者的警戒。而那些喜欢奇异事物的人听到了这块石头的故事以后,也就可以欣赏就行了,何必取走占为己有呢!‎ 三、作文 ‎26.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横在昏睡和清醒之间的距离才是最大的距离,横在欲望和行为之间的空间才是最大的空间。”‎ 这句意蕴丰富的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 字。‎ ‎【答案】范文:‎ 理性意识+主观努力=成功 ‎“横在昏睡和清醒之间的距离才是最大的距离,横在欲望和行为之间的空间才是最大的空间。”这句哲理意在告诉我们:既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又要积极付诸行动,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即:理性意识+主观努力=成功。‎ 有时,理性是一种理智,深刻认识,才能理智控制行为的能力;有时,理性是一种思想,灵活运用,才能正确推理判断。拥有理性的人能慢慢走向成功,失去理性却只能招来失败。‎ 引发人类历史上最大灾难的希特勒便是失去理性的最典型的例子,他不仅是法西斯的头目,还是德国的最高领导人,由于自己国语推崇军权注意,种族歧视,征服世界的野心太过强大,使得他失去了理智和理性,甚至是人的本性,发动了危害全人类的惨绝人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丧心病狂的表现虽然使他在起初的战斗中先拨头筹,气势逼人,但他还是没有成功。原因为何?因为他失去了理性的思考,被野心冲昏头脑,在面对装备、军队落后不堪的俄国,他却吃了亏,从而丧失了主动权,也逐步走向灭亡。‎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失去理智,要理性对待,唯有理性能使人最快地通向成功,富有理性的人生必将十分精彩。‎ 歌德说过一句引人深思的话语:“光是拥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应用知识;光有意志是不够的,还必须付诸行动。”这句话字里行间都说明着行动的重要性。‎ 历史上,只说不做的教训是很多的,像那个船长的儿子,空有好口才,使得一船人葬身海底;再如那个赵国的军师,这军师,你出你的主意不就行了吗?他偏偏要上场领兵打仗,自己苍荒逃回不说,十万精兵被敌军火烧得一干二净、全军溃散。第二个教训告诉我们:行动,也不能乱来,要经过实践才可以做大事情,否则只会偷鸡不成蚀把米。‎ 所以,我认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行动也是十分重要的。大家不要做那种只有好口才没有内才且不愿意付诸行动的人哦。行动,尤为重要!我真心希望大家都做“既说也做,既有理想,也付诸行动”的这种人。‎ 因此,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更要从“昏睡”中“清醒”过来,保持“理性意识”,从“欲望”中跳脱出来,不能只想不做,只说不做,二者相结合才能达到我们成功的彼岸。‎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材料作文要求学生首先读懂材料,继而进行立意,列出几则立意,最后结合题目要求及自身积累,选择适合自己写作的最佳角度进行写作。‎ 审题:‎ 本题为材料作文,所给材料是一段哲理性语段,语段共有两句话,即“横在昏睡和清醒之间的距离才是最大的距离”和“横在欲望和行为之间的空间才是最大的空间。”具体分析如下:“横在昏睡和清醒之间的距离才是最大的距离”意思是说,从“昏睡”到“清醒”,要跨越这个过程,如果你什么也不做的话,那么你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说这个距离是“最大的距离”。而要跨越这个距离,首先人要清醒不要犯糊涂,保持“理智”头脑,然后提高思想境界“付诸行动”;“横在欲望和行为之间的空间才是最大的空间。”意思是说,只停留在“欲望”中,而不“行动”,那么这个空间就是“最大的空间”了。因此,人要懂得克制欲望把控自己的行为,努力缩短这个“空间”。两句话中“昏睡”对“欲望”,“清醒”对“行为”,前者均是错误的,我们要“拒绝”“摒弃”;后者才是正确的,我们应提倡。“昏睡”与“清醒”当然应该有隐喻的意味,“最大的距离”与“最大的空间”启示人们从生命状态的角度去反省自我,极具深度。“睡”与“醒”两种状态间的反差,实际上是人们意识的差异。所谓意识先行,只有当一个人真正觉醒的时候,才可以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从生物性出发,人难免受到各种欲望的支配,只有当行为与欲望一致的时候,才能效力最大化。如何调节欲望,如何支配行动,这个弹性的空间掌握在人们自己手中。综合而言强调人的清醒意识下的主观努力活动。‎ 立意:‎ ‎1.保持清醒 ,注重反省 ‎2.清醒做人,理智做事。‎ ‎3.人要懂得克制欲望把控自己的行为。‎ ‎4.欲望与行动;想与做。‎ ‎5.思与行要统一。‎ 素材:‎ ‎1.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当前高中生欲望的枝杈较多,欲当演员的还想做导游当老师……想要的太多不一而足,结果因为日标大杂,思想不够专注,行动自然不坚定、打折扣,致使一个个的欲望纷纷成为泡影空谈。而只有小部分“欲望”专一者,坚定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结果不言而喻一一得以驾着理想的航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欲望的枝杈大多,不及时修剪任其疯长,最终会压弯主干,阻碍了成材的大门。可见,过多的欲望会弄得身心俱疲,甚至粉身碎骨。所以我们应该拥有清醒的头脑,时常修剪心灵之树。‎ ‎2.理性使人行事严谨,心思慎密,理性使人处事不惊,不骄不躁,理性使人沉着稳重,温文尔雅……如果说感性能使人情感丰富,更能发现生活之美的话,那么理性便能使人运筹帷幄,迈向成功的人生道路。‎ 对于“悲欢离合,生老病死”的人之常情来说,感性的人会因此情绪时喜时悲,性情使然也,理性的人则会泰然处之,平静对待,调整好心态,继续为事业、学习而奋斗。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我们不易过多地伤时感事,一心向前,不能让情感左右我们的行动,泰戈尔说过:“如果你因为失去太阳而悔恨,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了”往往理性能使我们在大风大浪中依然不会迷失正确的方向 ‎3.清醒的认识自己可以取得成功,而一时的糊涂却会使人痛惜悔恨。曾记得在电视上看过这样一个法制节目:一名正在上初中的青少年,因受其他同,后来不能自拔,不断用自己小偷小摸得来的钱去上网,当记者采访他时,他泪流满面的只说了一句话:“都怪我当时糊涂!”这样的话不知道从多少做错的人口中说出来,他们的糊涂使他们酿成的了无法弥补的错误,到了不可挽回的局面。这难道不是启示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嘛?人人都希望成功,任何人都不想失败犯错误,我们只有正确的做出选择,坚持清醒的自我,不被那纷繁嘈杂的外界环境所打扰,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不是曾经有人说过“人定胜天”吗?任何事情都不能决定我们自己的未来,能决定它的,只有我们自己。“速度七十迈,心情是自由自在,希望终点是爱琴海,努力奔跑,梦在彼岸。让我们唱着《奔跑》,以一个清醒的自我朝着目标前进吧!‎ ‎4.在电视上看过一个成语故事,有两个和尚,一穷一富,都想去南海朝圣。富和尚很早就开始存钱,穷和尚却仅带着一个钵盂就上路了。过了一个,穷和尚从南海朝圣回来,富和尚还在做准备工作。富和尚问:“尔困,何以往南海?”穷和尚回答:“吾不往,则终日癫狂,行一步,则安一分。尔稳重,故尔在!”穷和尚的回答翻译成现代汉语,意思是:“我不去南海,就心里难受。我每走一步,就距离南海近一点,心里也就生一分安宁。你这个人个性稳重,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所以,我回来了,你却还没有出发。”‎ 这些给我的启示是:不论做什么事情,关键是要去做。说的再多都没用,你做了,就有成功的可能;你不做,就永远不会成功。往最小的说,起码,不至于说了又做不到而自己把自己的台阶给拆掉那么愚蠢。‎ ‎5.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怎样才能够接近实际?当然要观察。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举个例子来说,人怎样学会游泳的呢?光靠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光靠观察鱼类和水禽类的动作,那是不够的;一定要自己跳下水去试验,一次,两次,十次,几十次地试验,才学会了游泳。如果只站在水边,先是一阵子呆看,再发一阵子空想,即使能够想出一大堆“道理”来,自己还是不会游泳,对于别的游泳的人也没有好处。这样空想出来的“道理”其实并不算什么道理。真正的道理是在行动中取得的经验,再根据经验想出来的。而且想出来的道理到底对不对,还得拿行动来证明:行得通的就是对的,行不通的就是错的。一面做,一面想。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行文结构:‎ 第一部分:引用材料得观点;‎ 第二部分:举例分别论证“理性的重要性”和“行动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回归材料,提出倡议,扣题。‎ ‎【点睛】‎ 给材料的话题作文写作要领:第一,就是如何审读给材料作文题,寻找到合适的写作点。第二,就是如何围绕写作点展开写作。第三,就是如何用最基本的方法,完成给材料作文的议论文写作。既然是给材料作文,那么作文就一定要与材料关联。关联得越紧,你的作文就可能越得题旨。关联得越深,你的作文就越能够击中要害。所以,我们就是要在阅读材料的时候,看看我们能不能找到那个关联点,能够关联得很深、很紧的这个点。‎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