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6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 语文试题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四世同堂(节选) 老舍 在东四牌楼附近,他找到了鞋铺。 铺子是两间门面,门窗牌匾的油饰都已脱落,连匾上的字号也已不甚清楚。窗上的玻璃裂了一大道璺,用报纸糊着。玻璃窗里放着两三双鞋,落满了尘土。 瑞全怀疑他是否找对了地方。再看看匾上的字号与门牌,他知道并没有找错。他告诉自己:只有这种地方才适于作暗中进行的事体。他走了进去。 屋中相当的暗,而且有一股子潮湿的,掺夹着臭浆糊与大烟的味道。他嗽了一声,没有人答理他。他说出暗号:“有双脸鞋吗?掌柜的!” 里面有了响动。他耐心的等着。又过了一会儿,里面的门吱的响了一声,出来个又高又瘦的人,口中正嚼着一口什么东西。他像个大烟鬼。 瑞全知道,在日本的统治下,吸鸦片是一种好的掩护。他掏出那副风镜来。在风镜的遮挡里藏着他的很小的证章。他取出证章,叫瘦子看。而后,他低声地说:“我来拿钱。”瘦人翻了翻眼:“什么钱?” 瑞全知道事情不妙。“你弟弟拨来的!” “我,我没有弟弟!”瘦鬼把口中的东西咽净。“没有……”瑞全的黑眼珠盯住那个又黄又瘦的脸,他猛地往前一扑,一手攥住瘦鬼的右腕,一手掐住脖子。 瘦鬼,虽然那么大的个子,可是一点力气也没有,从未被瑞全扣紧的嗓子里发出急切而声音不大的央求:“放开我!放开!” 瑞全稍把手扣紧一点:“你一嚷,我就掐死你!” 瘦鬼舐了舐嘴唇,看了瑞全一眼。“好,我实话实说!有那么一笔钱,我接到了。可是,可是,叫我给用了!我没生意,我得吸烟,没钱!我知道,你跟我的弟弟都是了不起的人。我,我可是没有别的办法!我并不是坏人,可是,哼,四年了,四年在日本人脚下活着,连神仙也得变成坏蛋!” 瑞全一挺脖子走了出去。他不愿再听瘦鬼的话。怒气要炸破他的肺,他不能再立在这又臭又暗的屋子里。 他去找地下工作者的机关,一来是为报到,二来是看看能否借到一辆自行车。 快走到目的地,他放慢了脚步,把一切思索都赶出心外。他必须小心,像鼠儿在白天出来那么小心。他忘记了一切,好使他的每一根汗毛都警觉,留神。 街门开着呢。他不便敲门,而大模大样地闯进去。一个小院,四四方方的包着一块儿阳光, 使他感到温暖。他不由地说出来:“小院子怪可爱!” 南墙上放着一个木梯。他向梯子走去。他不敢马上进屋子,而必须在院中磨蹭一会儿,用耳目探听屋中的动静。 北屋的门轻轻地开了。瑞全用眼角撩了一下,门口立着个完全像日本人的中国人。 瑞全心中说:“糟了!”可是,他反倒有点高兴。这是战斗,不像刚才鞋铺中的那一幕那么闷气与无聊。 他转过身来,和那个中日合璧的,在战争的窑里烧出的假东洋料,打了对脸。 “干什么的?”假东洋料板着脸问。 “贵姓呀?你老!”瑞全慢慢地凑过来,满脸陪笑地说:“你是管房子的?我,三顺木厂的,来看看房。”那个假东洋货的眼盯住瑞全的脸,一声没出。 瑞全更凑近一些,把声音放低:“房东要三万!三万!”他吐了吐舌头。“好家伙,三万!才有几间小房啊!小院倒怪可爱,可是,怎么也不值三万哪!”说完,他搭讪着躲开。 “我得上去看看,三万!非仔细看看不可!”他又走到南墙根;把梯子搬起来。这时候,他看清小东屋的玻璃窗子上还有个人脸呢。 他上了房,细细地敲验砖瓦,检看房椽。把上面看够,他由梯子上爬下来,再细心的看墙壁,阶石,与柱子。一边看,一边嘟囔着:“木料还好,墙里可有碎砖!不值三万!”把外面都看完,他把梯子放回原处,而后到屋中去看。假东洋货的眼始终不错眼珠地跟着瑞全。 瑞全一共磨蹭了半个钟头。因为登梯爬高的,他的腮上发了红,鼻子上出了汗。用毛巾擦了擦脸,他出来坐在台阶上,有声无声地盘算:“屋进身太小!也别说,要盖新的,大概五万也盖不下来!”盘算了一阵,他高声地说:“辛苦了,你老!”而后依依不舍地,东瞧西望地向院外走。 看见街门,他恨不能一下子飞出去!他猜得出,这个机关是刚刚被破获,说不定全数的工作者已都被捉了去。被捉去的,他知道,就不会再生还。假若机关里的文件也落在敌人手里,他自己的秘密便已泄漏了一大半! 可是,他不能,万不能,因此而慌张。他轻轻敲了敲门垛子与街门,看看工料如何。而后,坐在门坎上,用毛巾扇了扇脸。这样耽误了一会儿,约摸着院中的人若是在后边监视他,必定已经看清楚他的不慌不忙,而且也相信了他是木厂子的人,他才伸了伸腰,慢慢立起来,走开。这时候,他的心才真要从口里逃出来;轰的一下,他全身都出了汗。 走出老远,他的汗才落下去。他开始觉得痛快。 谁说北平沉寂呢?哼,这比在战场上还更紧张! 看了街上,他觉得北平又和战前一样的可爱了!天还是那么高,阳光还是那么明亮,一切还是那么美。是的,这还是北平,北平永远不会亡!(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小说描写了地下工作者的工作状况,经费被挪用、工作站被破获、工作人员被捉去难以生还等,反映了北平城内斗争的艰难凶险。 B.“假东洋料”这个称呼极为传神,不是日本人却又完全像日本人,所以称为“假东洋”;“料”和“货”表明了作者贬抑的态度。 C.在已被敌人占领的工作站中,“假东洋货”问了瑞全一句之后就一直盯着瑞全没再盘问,说明他根本不相信瑞全说的话。 D.本文体现了老舍的典型语言风格,善用准确妥帖的动词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记叙事件、摹写场景,读来如在眼前。 2.小说中“四四方方”的小院有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瑞全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柳彧,字幼文,河东解人也。父仲礼,为梁将,败归周,复家本土。彧少好学,颇涉经史。高祖受禅,累迁尚书虞部侍郎,以母忧去职。未几,起为屯田侍郎,固让弗许。时制三品已上,门皆列戟。左仆射高颎子弘德封应国公,申牒请戟。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閤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后迁治书侍御史,当朝正色,甚为百僚之所敬惮。上嘉其婞直,谓彧曰:“大丈夫当立名于世,无容容而已。”于时刺史多任武将,类不称职。彧上表曰:“方今天下太平,四海清谧,共治百姓,须任其才。昔汉光武一代明哲,起自布衣,备知情伪,与二十八将披荆棘,定天下,及功成之后,无所职任。伏见诏书,以上柱国和干子为杞州刺史,其人年垂八十,钟鸣漏尽。前任赵州,暗于职务,政由群小,贿赂公行。干子弓马武用,是其所长,治民莅职,非其所解。至尊思治,无忘寝兴,如谓优老尚年,自可厚赐金帛,若令刺举,所损殊大。”上善之,干子竟免。以其家贫,敕有司为之筑宅,因曰:“柳彧正直士,国之宝也。”其见重如此。 右仆射杨素当途显贵,百僚慑惮,无敢忤者。尝以少谴,敕送南台。素恃贵,坐彧床。彧从外来,见素如此,于阶下端笏整容谓素曰:“奉敕治公之罪。”素遽下 。彧据案而坐,立素于庭,辨诘事状。素由是衔之。彧时方为上所信任,故素未有以中之。彧尝得博陵李文博所撰《治道集》十卷,蜀王秀遣人求之。彧送之于秀,秀复赐彧奴婢十口。及秀得罪,杨素奏彧以内臣交通诸侯,除名为民,配戍怀远镇。行达高阳,有诏征还。至晋阳,值汉王谅作乱,遣使驰召彧,将与计事。彧为使所逼,初不知谅反,将入城而谅反形已露。彧度不得免,遂诈中恶不食,自称危笃。谅怒,囚之。及谅败,杨素奏彧心怀两端,以候事变,迹虽不反,心实同逆,坐徙敦煌。杨素卒后,有诏征还京师,卒于道。 (《隋书•列传第二十七》)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閤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 B.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閤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 C.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閤/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 D.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閤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受禅, 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 B.母忧,母亲的丧事,也称丁内忧。古时官员在位期间,如若父母去世,则必须辞官回到祖籍,为父母守制二十七个月。 C.申牒,“牒”是造纸术发明以前的竹书或木书,后指文书、凭证,是中国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文种名称之一。文中指用公文向上呈报。 D.笏,古代文武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按品第分别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用以区分上朝大臣的身份与品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柳彧处事分寸得当。左仆射高颎的儿子申请戟门,柳彧认为:父子并没有分家,儿子不能安装戟门,高颎知道后很佩服。 B.柳彧的忠诚耿直,为百官所敬畏。隋高祖非常赏识柳彧的忠诚耿直,称他是“国之宝”,多次表彰他,不断升迁他的职位。 C.柳彧不畏强权。杨素是当时声势显赫的权臣,群臣都畏惧他,不敢违拗他,唯有柳彧敢于和他对抗,秉公执法,压制他的嚣张气焰。 D.柳彧遭杨素忌恨,多次被陷害。由于赠送《治道集》给蜀王,被杨素诬陷行贿;汉王谅作乱,他假装病重被囚,事情平息后仍被诬陷谋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彧据案而坐,立素于庭,辨诘事状。素由是衔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首联紧扣题目中的“归”字,描写诗人归隐出发时的情景和车马的动态,说明诗人心态闲适。 B.“暮禽”句言外有意,流露出诗人归隐态度的坚决,暗示对现实政治失望厌倦的归隐原因。 C.“闭关”既指关门的动作,也含闭门谢客之意,以此点明辞官归隐的宗旨:要与俗世隔绝。 D.读完全诗,可隐约触摸到诗人感情的细微变化:由安详从容到凄清悲苦,再到恬静淡泊。 9.苏轼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请结合颈联分析这一特征。(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5小题,10分) 10.(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这座庞大的宫殿依山势而设计、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的特点。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疑问语气指出了秦朝在财富搜刮与挥霍上的反差行为。 (3)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夺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 , 。 (4)杜牧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 , 。意在表明不吸取前人教训让人痛惜。 (5)崔护《题都城南庄》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 (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创作经典不可能 ,绝佳题材与深刻思考的背后,往往是搜肠刮肚的劳苦与探赜索隐的辛酸:无论是深入到荆棘载途之境,获得璞金浑玉,还是沉潜于生活,以时间磨砺精品。对于前者而言,要长时间的冷清孤寂;对于后者而言,则需要车马颠沛与风霜雪雨 ;最后,还要承担难出佳作或者佳作不为人所识的风险成本。正如传世名著《红楼梦》,乃是曹雪芹以前半生 为墨,( ),凭艰苦卓绝的心志换来的 ,却又只能以抄本流传,虽名动一时,亦毁誉参半。直到程、高二人 整理出版百二十回全本,又历经几度沉浮,才渐得享誉世界之地位——而对作者而言,这又只是无从得知的身后事了。 1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4分) A.—帆风顺 呕心沥血 鸿篇巨制 苦心孤诣 B.得心应手 冥思苦想 长篇累牍 筚路蓝缕 C.一帆风顺 冥思苦想 鸿篇巨制 筚路蓝缕 D.得心应手 呕心沥血 长篇累牍 苦心孤诣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对于前者而言,需要备尝车马颠沛与风霜雪雨之苦;对于后者而言,则要面对长时间的冷清孤寂 B.对于前者而言,要面对长时间的冷清孤寂;对于后者而言,则需要备尝车马颠沛与风霜雪雨 C.对于前者而言,需要车马颠沛与风霜雪雨;对于后者而言,则要面对长时间的冷清孤寂 D.对于前者而言,需要备尝车马颠沛与风霜雪雨之苦;对于后者而言,则要长时间的冷清孤寂 1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A.后半生于惨淡经营中执笔 B.惨淡经营中执笔于后半生 C.于后半生惨淡经营中执笔 D.后半生执笔于惨淡经营中 1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热热闹闹辞旧岁,欢欢喜喜过大年。但也有让人遗憾的消息:一些地方把庙会、灯会、民间艺术展会都取消了。这些传统节庆活动的暂停,①_____。而庙会、灯会、舞狮、高跷等是年节文化的重要部分。因安全考虑一“取”了之,初衷可以理解,效果却不会好。为了安全,②_____,那是因噎废食。作为决策者,当科学调度,尽早做充分各种预案,加大监管调节力度,加强预警与人流调控,把安全保障工作做到前头。如何既让居民欣赏文化大餐、享受年味,③_____,值得管理者思考。 四、作文(50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出名早可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资源,易于取得更大的成功。 ②张国福原名张国富,是我国第一批特等战斗英雄。他复员后在家乡当了农民,改名为张国福,隐姓埋名四十多年,连他的妻子和子女都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直到病重住院,他的真实身份才被发现,住院第二年去世。 ③华为崛起,引起了美国的害怕,受到美国打压。但这却让全球人都知道了华为的强大。面对未来的发展,华为非常有信心。其强大的研发能力,让华为拥有了自己的技术,不再束缚于人。 ④江西九江一名15岁女孩为出名想当“网红”,受到了并不了解的网友的怂恿,突然离家出走。多地民警接力找寻助其回家。 请结合材料内容,请为《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栏目撰稿一篇,体现你对“成名观”的认识与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根本不相信”不准确,此时“假东洋料”其实是半信半疑的态度,所以一直盯着瑞全,想找出他的破绽。 2.①有利于情节的集中与展开。瑞全与“假东洋料”的交锋是在小院中展开的。②凸显人物形象。瑞全随机应变、巧妙地借助小院为自己制造了一个合理的假身份,才使他得以顺利脱身。③烘托人物心理。刚到地下工作者机关时小院包着的阳光让瑞安感到温暖,这与后文他与敌人斗争时的紧张、畅快的心理形成对比。④突出小说主题。这样可爱的小院被敌人占有,院中的工作者被俘虏,表现敌人的凶残和战斗的必要性。(答出三点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3.①热爱祖国,信心坚定。积极主动地投身斗争,坚信北平不会亡;②有正义感,勇于斗争。面对“瘦鬼”没有退让,逼问出他侵吞经费的真相;③心思缜密,反应机敏。敏锐地觉察到自己处于险境,随机应变,全身而退。(意思对即可。) 4.A 5.D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6.D“行贿”的说法太片面,原文说的是“以内臣交通诸侯”. 7.柳彧靠着案桌坐下,让杨素站在堂上,查问详情。杨素因此嫉恨柳彧。(“据”1分,“立”1分,“辨诘”1分,“衔”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柳彧,字幼文,是河东郡解县人。他的父亲柳仲礼是梁朝的将领,战败后归附后周,又回到祖籍安了家。柳彧年轻时很爱学习,阅读了许多经史典籍。高祖登基后,他多次升迁,官至尚书虞部侍郎,后由于为母亲服丧而离职。不久,又被起用为屯田侍郎,他再三推辞,未得到准许。当时的制度,三品以上官员,大门都放置戟作为仪仗。左仆射高颎的儿子高弘德封为应国公,向主管部门申请戟来做仪仗。柳彧在批文上写道:“仆射之子又没分家,他父亲的戟槊已摆放在门外。尊有压卑的道义,儿子有回避父亲的礼数,哪里容得下外门已经设戟仪仗,内门还要放置戟的呢!”这件事情最终没有办成,高颎知道后很佩服柳彧的处理办法。柳彧后来升迁为治书侍御史,在任上严词正色,很是被朝廷官员所惧怕。皇上嘉奖他正直,对柳彧说:“大丈夫应当在世上树立英名,不应只是随波逐流附和众人。”此时刺史多由武将担任,大抵不称职。柳彧上书道:“ 当今天下太平,四海清静,治理百姓,应该任用那些有才干的人。前代汉光武帝是一代明君,他由一个普通百姓而兴起,完全了解事情的全面利弊。他和二十八位将领披荆斩棘,取得天下,等到成功之后,却没有任命他们担任具体职务。我看到诏书,任命上柱国和干子为杞州刺史,这个人年近八十,已届迟暮,风烛残年。先前担任赵州刺史,不懂职责,政务都由手下一班小人处理,贿赂之风公然盛行。和干子骑马射箭用兵打仗,是他所擅长的;担任管理百姓的职务,就不是他所懂得的了。陛下希望天下清明,时刻不忘,如果认为应该尊重优待年长者,本可多赏赐他们钱物,如果让他去任刺史施政,危害非常严重。”皇上认为他说得对,和干子最终被免去了刺史职务。因为他家里贫穷,皇上命令有关部门为他修建住宅,并说:“柳彧是一个正直的人,是国家的宝贝。”他就是这样被皇上看重。 右仆射杨素是当朝掌握大权的显贵人物,百官都害怕他的威势,没有敢冒犯他的。杨素曾经因为犯了微过,皇上命令御史台查办。杨素倚仗自己位高势大,就坐在柳彧的座位上。柳彧从外面走进来,看见杨素如此,就在台阶下面手执笏板态度严肃地对杨素说:“我奉旨查办你的罪行。”杨素慌忙离开座位。柳彧靠着案桌坐下,让杨素站在堂上,查问详情。杨素因此嫉恨柳彧。此时柳彧正受到皇上的信任,所以杨素没有办法来陷害他。柳彧曾获博陵李文博所著《治道集》十卷,蜀王杨秀派人向柳彧讨要。柳彧就将此书送给了杨秀,杨秀又赏赐柳彧奴婢十人。后来杨秀犯了罪,杨素就用朝廷内臣勾结诸侯的罪名上奏陷害柳彧,将柳彧削职为民,发配到怀远镇。柳彧走到高阳时,皇上下诏召他回朝。他走到晋阳,正碰上汉王杨谅谋反,派人快马召柳彧前去,打算和柳彧谋划此事。柳彧被杨谅的使者逼迫,起先也不知道杨谅谋反,但快要进城的时候杨谅造反的表现已经完全 显露出来了。柳彧估计自己无法脱身,就假装得暴病不吃东西,自称病重身危。杨谅发怒,把他关了起来。等到杨谅失败,杨素又上奏诬陷柳彧首鼠两端,来观察形势的变化,虽然表面上没有谋反,内心实际赞成作乱的人。柳彧被判充军敦煌。杨素死后,朝廷下诏召柳彧回京师,他在路上去世了。 8.B本句不能体现诗人归隐态度的坚决,“相与还”中暗含作者的闲适之情。 9.①这两句描写了傍晚野外的秋景图: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飒的秋山;②这幅图以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的意象,体现了黯淡、凄凉的色彩之美。画面感突出,层次鲜明。 10.(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5)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11.A —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根据语境“绝佳题材与深刻思考的背后,往往是搜肠刮肚的劳苦与探赜索隐的辛酸。无论是深入到荆棘载途之境,获得璞金浑玉,还是沉潜于生活,以时间磨砺精品”分析,应选“一帆风顺”。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冥思苦想:深沉地思索。“冥思苦想”不能作定语,所以选“呕心沥血”。鸿篇巨制:规模宏大的著作。长篇累牍:指篇幅很长的文章。“长篇累牍”含有贬义,此处应选“鸿篇巨制”。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地。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艰苦。根据语境“整理出版百二十回全本,又历经几度沉浮”分析可知,应选“苦心孤诣”。故选A。 12.A B项,不合逻辑,将“要面对长时间的冷清孤寂”和“需要备尝车马颠沛与风霜雪雨”位置颠倒。C项,成分残缺,在“需要”后加“备尝”。D项,成分残缺,在“要”和“长时间”之间加“面对”。故选A。 13.C 根据括号前面的内容“以前半生_________为墨”分析,为陈述句式结构,根据“以”分析,排除A项、D项。B项,句式和前句不一致。 14.(1)①据说均是出于“安全考虑” (2)②忽略了群众文化需求和节庆感受 (3)③又能切实提供安全保障 【解析】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第一处,结合“而庙会、灯会、舞狮、高跷等是年节文化的重要部分。因安全考虑一‘取’了之,初衷可以理解,效果却不会好”分析,此处主要讲取消是处于“安全考虑”。第二处,结合“那是因噎废食”“一些地方把庙会、灯会、民间艺术展会都取消了”分析,此处主要讲为了安全,忽略了群众文化需求和节庆感受。第三处,结合关联词“既”“让居民欣赏文化大餐、享受年味”等分析,此处应该用“又”,结合语段内容分析,主要讲切实提供安全保障。 15. 审题分析:这是一篇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有两个:一是要体现出对“成名观”的认识和思考,二是为《中国青年报》的《青年话题》栏目撰稿。这两个任务至关重要,第一个确定了写作的内容——“成名观”,第二个确定了写作的对象——青年。 这篇作文的材料有四个,第一个是张爱玲的名言“出名要趁早”,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这句话,“出名趁早”对于人生的成长自然有其好处;然而,“出名趁早”是不是急功近利?第二个材料是特等战斗英雄张国福的事迹,功成却不求成名,这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第三个材料是有关华为公司的材料。华为崛起,蜚声全球,名声的背后是实力的支撑。第四个材料是一名15岁少女的材料。她想成为“网红”,想成名,却没有硬核本领,在网友的怂恿下,剑走偏锋,选择了离家出走。 我们在审题的时候要发现材料间的内在关系:材料一和材料二是围绕 “出名”和“埋名”去谈,材料三和材料四是围绕“出名方式”去谈。 名声如磨剑,功到自然成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天资聪慧,五岁能诗,声震乡里,出名早不早 ?然而,最终“泯然众人矣”。在“伤仲永”的同时,我们青年人也应思考:我们到底该有怎样的成名观呢?一言以蔽之:“名声如磨剑,功到自然成。” (由材料一切入,提出话题“青年人应该有怎样的成名观”,然后提出“功到自然成”的中心论点。) 名扬天下,声震四海,是功成名就和光宗耀祖的象征,追求名声自是无可非议。司马光有“男儿努力平生志,肯使功名落草莱?”的心向,辛弃疾也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抱负,毛泽东年少时就有“学不成名誓不还”的决心。于他们而言,追求名声是不甘平庸、心向卓越的人生姿态,是积极进取的蓬勃精神的彰显。正基于此,他们都没有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是让自己的名字熠熠生辉,彪炳千秋。(提出第一个分论点——追求名声无可非议,并引用司马光、辛弃疾和毛泽东的诗词。) “出名要趁早”从一定的层面来讲,固然不错。出名早可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更多的资源,易于取得更大的成功,这对于人生的成长来说,的确大有裨益。不过这句话改成“出名要趁早努力”更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名声造就也非一夕之功。我们须知:名声如磨剑,功到自然成。青年人应胸怀凌云志,更应沉下心来,脚踏实地,练就一身硬核本领,久而久之自然会发出耀眼的光芒,那么名声的到来就如春起之苗,挡也挡不住。中国女排在刚刚结束的世界杯上,力压群雄,以十一连胜的骄人战绩摘得桂冠,中国女排的赫赫声威不是从天而降,而是她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训练。青年人不能总是幻想“一鸣惊人”的光芒万丈,而是应该践行“三年不鸣”的厚积薄发。未成名,不急名,青年需用“面壁十年图破壁”换得“苦心人,天不负”的愿景;已成名,不炫名,青年需用“春风得意马蹄疾”接续“素衣轻舟扬好帆”的征程。(提出第二个分论点——出名要趁早努力,名声造就非一朝一夕之功,并运用中国女排这一热点素材。) 名声和本领如影随形,名声是本领的扩音器,本领是名声的千斤顶。华为的崛起绝不是偶然,面对美国的“风吹浪打”,华为自是“闲庭信步”,强大的研发能力让其拥有了自己的“独家秘笈”,不再束缚于人,华为的自信源自华为的实力。脱离了“本领”的名声是站不住脚的,更无法持久。“网红”凭借炒作、点击量,可以“红极一时”,但绝对不会红极一世。江西九江一名15岁的小女孩想当“网红”,在别人的怂恿下离家出走,更是为了成名不择手段,这种毫无大脑的成名,只是 徒增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罢了。(提出第三个分论点:名声和本领如影随形,名声要靠本领来支撑。运用华为和小女孩的素材进行正反对比论证。) 其实,一味的追求成名,势必为声名所累。名缰利锁,将会桎梏青年的人生。甚或有些人为了一些“蜗角虚名”而心生嫉妒,让嫉妒的火焰焚烧了自己,于是乎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结果非但没有成名反而导致身败名裂。 庞涓担心孙膑的名声超过他,本是同门,却痛下狠手,陷害孙膑,然而最终还是被孙膑在马陵之战中乱箭射死。历史虽已远去,但警醒却穿越时光。(提出第四个分论点:一味追求成名,势必为名声所累。运用庞涓的素材进行论证。) 历史是最公正的裁判,一个人的功过是非,它都会给出最好的评价。秦桧以“莫须有” 的罪名陷害精忠报国的岳飞,最终落得遗臭万年;明代阉党魏忠贤权倾朝野,陷害忠良,为非作歹, 最终自缢而亡,落得骂名千载。他们都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然而心系苍生、贴近大地的都江堰建造者李冰,却被人们升格成了神。是魔是神,历史会给出答案,民心会作出评判。习近平主席寄语青年人: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青年人在追求名声的过程中,应当把自己的名声和人民的利益紧紧的捆绑在一起。(提出第五个分论点:青年人应该把自己的民声和人民的利益紧紧的捆绑在一起。并运用秦桧、魏忠贤和李冰等素材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同时引用了习近平主席的名言。) 青年人还应明白一个道理:欲名成,先功成。功成方能名就,“成名”只不过是成”功”的附赠品。不用刻意去追求名声,名声却能激荡着人的心灵,就像“做隐姓埋名人,干惊天动地事”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一样,像“立特等功,做平凡人”的张国福一样,像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敦煌女儿”樊锦诗一样:这就是一种更高的人生境界。(深化论述:欲名成,先功成。青年不用刻意求名,应着力于“功成”。运用黄旭华、张国福、樊锦诗的素材进行论证。)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生动诠释了“名声如磨剑,功到自然来”的真谛。我们青年人也应以他们为人生榜样,活出我们当代青年的模样。(结语:照应题目,并发出号召。)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