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6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第02课典型例题(含解析)
第 02 课 典型例题 一、(2017 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人类社会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空间是固定、具体的,而时间则需要通过某种办 法加以测定和标识。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参照最初是感知和观察到的物候和气候的变化。 什么时间月圆了、月缺了,什么时候气候转暖,种子发芽、庄稼生长了……这些变化就被我 们的先人用来作为早期测定时间的依据。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 算、记录时间,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于是,太阳、 月亮、谷物的成熟期等,就成为了优选的参照系。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 时间。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纪元前 11 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 晷和漏壶的记载。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明,大约是 13 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协调和规范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是各国的特定历法。世界现行历法 最为普遍的有: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太阳历或称阳历,我国当今使用的 公历就是这一历法,作为我们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 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还有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 阴历;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 阴阳合历,即所谓“夏历”“农历”,或俗称的“阴历”“旧历”。这样说来,我们的夏历是既 参照了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 我们的民间传统节日体系,例如春节、元宵节等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阳合历 而确定的。这种历法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正像我们对光华照人的月亮以 及太阳倍感亲切一样,对使用了几千年的阴阳合历我们同样有着深深的钟情和依恋。 为了找到一个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又准确标识寒暑往来规律的计时办法,人们将一年 365 天平分为 24 等份,分别给予一个名称,如立春、雨水等,于是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 时间标识制度。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同,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 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了。各个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作为标志,即二十四 节气七十二物候。我们的先人发明节气,把自然界的变化、动植物以及人体功能的状态和变 化都反映出来了,而且相当准确:雨水,草木萌动;立秋,凉风至等。这些都是从人们对自 然界的细腻感觉出发而形成的,体现出对客观规律的准确认知,相当科学。 以上在我们中国人生活中合并使用的阴历阳历时间制度,各有其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 历史发展进程。表面上看来似乎互不关联、彼此相悖,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交错使用、互为补 充,形成了协调并用、多元而统一的时间计算体系。这个多元而统一的时间制度就是我们中 国人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刘魁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有删改) 5.下列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阴历”也称“农历”“旧历”,即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的“夏历”,是以月球围绕地 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的太阴历。 B.从感知、观察物候和气候的变化,到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性的参照物, 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方法不断改进。 C.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以过去千百年以来通行的阴阳合历为依据而确立的,是我 们民俗传统的一部分。 D.二十四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标志,作为一种时间标识制度,它有利于人们的农业生 产和日常生活。 6.下列对“时间制度”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各民族或国家群 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公共时间制度的实施靠各国特定的历法协调 和规范。 B.历法是时间制度的重要内容,根据参照物的不同,世界上目前普遍分为太阳历或阳 历、太阴历或阴历、阴阳合历三种。 C.作为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 这种情况在《淮南子》中已有记载。 D.时间制度中阴历阳历各有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人合并使用, 构成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7.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 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参数。 B.阴阳合历是我们确定传统节日体系的依据,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的依据太阳 历,有的依据太阴历。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 候的演变次序而制定的。 D.我国阴历阳历合并使用的时间制度,符合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 周期性变化,能够反映寒暑往来的自然规律。 【答案】 5.A 6.C 7.D 代开始使用的“夏历”。这些是我们古代天文学上的重要概念,他们与文章的中心内容息息 相关。 高考命题者在这类试题中设置的错误或陷阱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 “无中生有”“偷换概念”“以偏概全”等,解答时首先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 中心句的理解;然后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寻找细微的差别找出答案。本题通 过与原文对比就会发现,A 项则曲解了文意,以偏概全。B 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二段;C 项 的依据在原文第四段;D 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五段,这三项都与原文内容相符。 本题是天津卷的常考题型。论述类文章中重要的社科概念含有特定的属性,隐含信息比 较丰富,必须准确把握。这类题目的命题手段一般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曲解文章的内容,所 以在理解概念的含义时一定要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将所给选项还原到具体的文本 中,做到“不离句,不离段,不离篇”,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 项 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前半部分;B 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中间部分;D 项对应信息在原 文最后一段,通过与原文对比分析,可知这三项都与原文观点一致。C 项则改变了原文的表 述,偷换了概念。 7.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 C 级。这题也涉及到相 关概念,但不是本题考查重点。比如,时杆、日晷、漏壶、阴阳合历、太阴历、二十四节气 等概念,都与全面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息息相关。A 项,“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 程的参数”不当,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二段,由原文可知“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 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而“指时杆、日晷、漏壶等”只是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 计算、记录时间而制造的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B 项强加因果,选项 对应信息在原文第四段,由原文可知,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体系“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 的阴阳合历而确定的”。C 项“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 变次序而制定的”不当,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三段,原文为“作为我们传统时间制度组成 部分的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也就是 说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并不是根据“月亮一年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 本题以推断题的形式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这是天津卷的常考题型。题 目的设误类型一般有范围缩小或扩大、轻重范围失当、混淆概念、模糊已然未然、强加因果、 因果倒置、以偏概全等,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 的关键句,尤其是首尾段中心句,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最后将选项 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找出答案。本题四个选项通过与原文比对,可知 D 项正确,原 文内容相符。 二、(2017 年高考浙江卷第 7 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社会传播过程要求至少有两个人。他们结成信息分享关系,共享一套信息符号。结成传 播关系的目的是寻求信息、劝说、传授、娱乐或其他。目的不同,参与者的角色也不同。比 如,追求娱乐的人愿意“悬置怀疑”;预料对方会劝说的人将加强防范。然而,无论扮演什 么角色,参与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信息代码,将 他编制的符号发送给对方。我们将这样的传播行为称为 A 类传播行为。白纸黑字的符号可以 长期保存,手势或面部表情或讲出来的话则稍纵即逝。无论时间长短,在传播过程的某个时 刻,这些符号都独立存在,脱离了参与传播的双方。 接受讯息的参与者,将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决定是否接受 对方发出的符号。如果接受,他就按照自己的认知地图对这些符号进行加工。我们将这种行 动称为 B 类传播行为。第二个参与者也可能要进行编码,这些编码多半是非正式的、无意的, 可能是面部表情,也可能是其他信号,表示有没有兴趣、是否相信、是否理解等的信号;第 一个参与者对第二个参与者的信号进行解码,将其当作反馈。如果情况需要,第二个参与者 还可能进行正式的编码,发出这些符号,转而进行 A 类传播行为;反过来,第二个参与者的 A 类传播行为又可能引起第一个参与者的 B 类传播行为,如此等等,循环往复。 换言之,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如上所述,讯息不像电流,电 能沿电线流动,抵达灯泡,灯泡随即发亮。诚然,有些反应嵌入本能,近乎自动;例如,一 听见汽车喇叭声,一听见“失火了”的呼喊,我们很快就做出反应。然而,即使这些快速反 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骤。首先我们要听到那样的声音,然后我们要对它进行解释:“他是 在对我鸣喇叭吗?”“哪里着火啦?”外在符号影响行为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改变形势在 他心中的印象。外来符号到达时,如果接受者决定利用其中的讯息,他首先要加工这一讯息, 加工的根据是他储存的形象;一般地说,产生的结果可能有几种:证实既存的构想,稍许修 正原有的界定,或澄清原来不清楚的地方。就像改变信仰一样,彻底改变原有观念的情况是 极为罕见的。然而,改变信仰的现象的确时有发生;同样,感觉突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 如,听说自己的房子着火时,脑海里对情况的感觉就会突变,迅速的反应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7.下列对文中 A 类传播行为和 B 类传播行为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A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否接 受并加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B.A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符号,B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 据自己的认知、调动各种技能接受符号。 C.A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和资源编制符号,B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 决定是否接受并加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D.A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B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 认知、调动各种资源接受符号。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 级。题干显示概念为 三、(2013 年高考新课标 I 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20 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 “凤”字的形体大致 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东汉许筷《说文解字》云: “鸑鷟,凤属,神鸟也。……江中有鸑鷟,似凫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 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 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 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 而来的。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 不是凤而是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 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 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 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徙的鸟,给以少皞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 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 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 重视。《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 句。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 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 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 出自天的意志和抉择。那么有谁能给周人带来“上天之命”呢? 根据当时的社会共识,最合 适的就应该是“天的使者”—凤鸟。《国语》云:“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岁即岁星,鹑 火即柳宿。古人把赤凤叫作鹑,看来周人选择克商的时间也是寓有深意的。 (摘编自何丹《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 1.下列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 世纪后期在陕西风雏村出土的甲骨文中,凤都表现为短尾鸟的形象。 B.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风属的鸑鷟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 C.综合甲骨文和上古文献记载看,凤的原型是一种类似水鸭的普通短尾水鸟。 D.在周代文化中,凤已经从短尾水鸟变成一种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 【答案】B 四、(2010 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一切传统都是过去的东西,但并非一切过去的东西都是传统。可是,过去确系传统的一 个重要特征,我们不能离开过去与现在的关系而谈传统。 传统都有其“原本”,原本是传统的始发言行。传统的始发言行有其特定的原初行动者、特 定的受动者,还有其特定的叫作参照系的现实环境。在传统的原本中,所有这些都是特定的、 不能代替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进展,原本逐步地被认为是具有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 信仰性质的东西而为群体所接受,成为凝聚群体的力量,这样,原本也就逐步地形成为传统。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远离原本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远离, 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这样,传统在形成过程中就取 得了相对独立于原本所处的参照系以及原初说话人、原初受话人的自主性。 正是这种远离或自主性,打破了原本的限制,扩大了原本的范围,丰富了原本的含义。 这里的关键在于解释。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是传统远离原本的原因。 任何一个写下来的作品,一旦公之于世,它就是向广大的人群说话,不仅是向同时代人说话, 而且是向后来人说话。作为受话人的读者不仅有同时代人,而且有后来人。读者可以对写作 的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这些回应都是根据读者自己所处的参照系对原本所作的新解 释。可以说,传统的原本在形成为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地参照变化了的环境。在后来的一连 串读者面前展开一系列不断更新的世界。写作的原本是如此,行动的原本也是这样。传统的 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的始料之所及,自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 这样看,传统形成的过程本身便是一个传统不断更新、不断开放、不断壮大的过程。传 统本来就具有两面性,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因新的参照系与之相摩擦而不断更新自己, 又因其偏执性而抗拒摩擦,力图使自身永恒化。可以说,传统既是摩擦的结果,又是对摩擦 的抗拒。那种把传统一味看成凝固不变而无更新的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史实的。因此,在 对待传统的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对旧传统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这样才能使 传统展开为有生命的东西。 (选自张世英《我看国学——传统与现代》,有删改) 1.从原文看,下列对“原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原本是传统的具有特定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的始发言行。 B.原本指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凝聚群体的东西。 C.原本是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参照系已消失并成为过去的过程。 D.原本指有自主性的相对独立于原初参照系、说话人、受话人的传统。 【答案】A 五、(2010 年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7 题。 谈 静 朱光潜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 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 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 同。比方路边一棵苍松,你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觉得可以让人纳凉;他也许说很宜于入 画,或者说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 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 烈。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麻木不仁的 人就不然,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弹棉花。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 是感受的一方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 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 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姑且闭目一思索,假 想这半亩方塘便是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当!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 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的趣味。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 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一 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 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心境愈空灵,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还可以进一 步说,心界愈空灵,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 禅。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 闲。在百忙中,在尘市喧嚷中,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 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日本人小林一茶有一首俳句: “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懂得这一句诗,便懂得我所谓静趣了。 (选自来光潜《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删改) 17.作者所说“静趣”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说懂得小林一茶的俳句就懂得“静趣”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静趣”是指心界空灵(或摆脱物界喧嘈),在悠然遐想中获得无穷妙悟。(2) 作者心界空灵,由眼前的苍蝇而悠然遐想,悟得万物平等真谛,泯灭了益虫、害虫的功利观 念,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苍蝇的自在情态,由此而获得的情趣正是作者所阐述的 “静趣”。 六、(2010 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0~12 题。 诗产生于西周的礼乐政治活动而非原始宗教仪式,是政坛言说的产物,与歌并不同源。 但却有着歌的一些元素。不过。它们的联系不在文字形式而在音乐。在西周,诗的言说主体 的身份为朝廷官员,言说对象为君臣.言说内容自然也不能脱离政治,故“诗”一开始就承 担着政治言说的特殊功能。《国语·周语上》栽厉王时的邵公说:“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 士献诗……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可见诗在西周时期的功能是补察时政。周代 的礼乐政治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礼乐教化向臣民灌输礼乐伦理道德观念,所以周代设有专 门的机构来负责这一工作。《礼记·孔子闲居》载孔子说:“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 乐亦至焉。”可见,在周代,战国以前的人将诗看作是礼乐的一部分。诗所承载的是礼乐道 德的价值取向。 歌则不同。早期的歌的本质是音乐.适合抒情而不适合言事。歌是一种大众表达情感意 愿的形式,而非专门用来表达和传播礼乐伦理道德,不可能用来教化百姓。因而,原有的歌 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显然已不能满足教化需要。于是,有了“诗”这一专门用于朝廷政治文体 的产生和“歌”向“诗”的转变。 这一转变,在“歌”之外确立了一种新的韵文形态,即诗的形态。这一形态与歇不同: 一是它的本质不再是音乐而是“文学”。二是诗一产生就被赋予了政坛君臣关系政治言说的 性质。这一性质。除决定“诗”最初的作者主要应是朝廷的官员外,还确立了“诗”作为国 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性。因而.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而非普通百姓,言说的内 容为政治而非个体的情感。三是诗多非即时即事的言说,多先为文字创作。且由于政治言说 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定性.故诗句式齐整,口语成分和杂言较少,如《大雅》、《小雅》。 由于原始宗教祭祀少不了乐,音乐在原始宗教中具有神圣性,又能起着愉悦作用,所以, 适应看礼乐政治而产生的“诗”,很自然地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 将诗与音乐结合.有助于提高诗的地位。另外.当时的书写工具不发连.借助音乐可以使诗 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作用。诗与音乐融为一体,更有利于承担礼乐政治的职能。 不过.即使是诗使用文字与音乐结合这一形式。诗也与歌不一样。歌的语言和音乐的融 合是原生态的存在。歌产生时,音乐与语言是相伴相随的.没有音乐不能谓之歌。诗则是先 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由于诗纳入了周代“乐”的系统,音乐和诗的对接才被 固定下来,但配诗之乐是后来附加的。 (选白赵辉《歌与诗的起源及原始功能异同》,有删改) 10.下列有关先秦“诗”与“歌”的比较.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诗是政坛言说的产物并为西周的礼乐政治服务的,而早期的歌是大众表达情感意愿 的形式。 B.诗与歌虽然在原始功能上不同,但诗却有歇的一些元素,它们的联系方式只在音乐。 C.“歌”向“诗”的转变,是因为原有的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不能满足通过礼乐教化 臣民的需要。 D.诗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而歌产生时是先有音乐,后来才有语言 的。 【答案】D 七、(2010 年高考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 题。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 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与“画” 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 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 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 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了晋朝 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 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 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 易被人发现。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从汉朝的 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 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 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 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 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 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 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今天看见的 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 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 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 指书写的方法;现在合二为一了,一律叫做“书法”。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 用,从书法作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 又可以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人曾经说过:“尺牍素书,千里面目”。看到一封来 信,感到很亲切,如见其人。书法被人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摘 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 1.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 从书法艺术上来讲,所谓“书”就是书法。 B. 在历史上,“书”与“金”、“石”与“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 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 C.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 一出现,就有了“书”这一方面的要求。 D.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 是依据“书”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 【答案】B 八、(2013 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 题。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 射,3D 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 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 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技术到底 赋予了艺术什么?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在 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但即便如 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史记》、《窦娥冤》、《红楼梦》……这些之所以成为经 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 书本里。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 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 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艺术 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③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 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 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而 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 虚有其表的形式。 ④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譬如 众多文艺晚会和其他娱乐节目。大额紫荆慷慨赞助,大牌演员频频现身,大众传媒提供各种 空间……形形色色的文艺晚会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怀疑:这个社会真的需要那么多 奢华呈现吗?除了晚会还是晚会,如此贫乏的文化想象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这种贫乏 多半与技术制造的华丽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的技术业已游离了艺术的初衷,众多的 娱乐节目——而不是艺术——充当了技术的受惠者。 ⑤技术是一个中性的东西,是一种工具,关键在于怎么使用。对于技术的盲目崇拜无异 于对于工具的盲目崇拜,这种崇拜的实质,是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如果任由其泛滥, 容易遮蔽掉技术背后真正关键的东西——使用技术的人的作用与良知。前一段诸多社会事件 引起舆论大哗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将这些社会事件与技术联系起来。从瘦肉精饲料、三聚 氰胺奶粉、毒胶囊的制作到利用电话、互联网精心设计的钱财欺诈,舆论同声谴责的是无量 企业、利欲熏心的商家、心狠手辣的骗子以及失职的监管机构,而技术研发者的责任似乎被 轻轻放过,人们没有看到参与这些社会事件的技术人员出面道歉,这个环节成为盲点因而遭 到遗忘——文化领域的事情也似乎常常如此。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需要让技术与道德 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之中,如此我们方可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陷阱与误区。 (选自《新华文摘》2013 年第 23 期,有删改) 1. 下列关于“技术崇拜”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现象看,技术崇拜就是大型文艺晚会中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和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 设备等诸多技术手段的过度应用。 B.从原因看,技术崇拜过分强调日新月异的现代技术对艺术创作和传播的作用,许多 时候源于艺术生产中的技术消费。 C.从结果看,技术崇拜所形成的华丽风格,弥补了娱乐节目艺术主题的不足,从而让 娱乐节目成为技术使用的受惠者。 D.从实质看,技术崇拜无异于工具崇拜,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忽视了艺术演变 的内在冲动在艺术生产中的作用。 【答案】D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