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6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20)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文言文阅读 作业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韩)滉,字太冲,性强直,明吏事,莅南曹五年,薄最详致。再迁给事中,知兵部选。时盗杀富平令韦当,贼隶北军,鱼朝恩私其凶,奏原死,滉执处,卒伏辜。 自至德军兴,所在赋税无艺,帑司给输亁隐。滉检制吏下及四方输将,犯者痛拫以法。会岁数稔,兵革少息,故储积谷帛稍丰实。然覆治案牍,深文钩剥,人亦咨怨。大历十二年秋,大雨害稼什八,京兆尹黎干言状,滉恐有所蠲贷,固表不实。代宗命御史行视,实损田三万余顷。始,渭南令刘藻附滉,言部田无害,御史赵计按验如藻言,帝又遣御史朱敖覆实,害田三千顷。帝怒曰:“县令,所以养民,而田损不问,岂恤隐意邪?”贬南浦员外尉,计亦斥为丰州司户员外参军。方是时,潦败河中盐池,滉奏池产瑞盐。帝疑,遣谏议大夫蒋镇廉状。 时里胥有罪,辄杀无贷,人怪之。滉曰:“袁晁本一鞭背吏,禽贼有负,聚其类以反,此辈皆乡县豪黠,不如杀之,用年少者,惜身保家不为恶。”又以贼非牛酒不啸结,乃禁屠牛,以绝其谋。婺州属县有犯令者,诛及邻伍,坐死数十百人。又遣官分察境内,罪涉疑似必诛,一判辄数十人,下皆愁怖。 滉虽宰相子,衣裘茵衽,十年一易。居处陋薄,取庇风雨。门当列戟,以父时第门不忍坏,乃不请。堂先无挟庑,弟洄稍增补之,滉见即彻去,曰:“先君容焉,吾等奉之,常恐失坠。若摧圮,缮之则已,安敢改作以伤俭德?”居重位,清洁疾恶,不为家人资产。自始仕至将相,乘五马,无不终枥下。 (选自《新唐书》,有删改) 1.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奏原死 原:宽容 B. 所在赋税无艺 艺:限度 C. 遣谏议大夫蒋镇廉状 廉:査访 D. 用年少者 用:因为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盗贼杀害了富平令韦当,鱼朝恩为杀人者求情,但是韩滉坚持论处,盗贼最终伏罪,说明韩滉耿直的一面。 B. 黎干向上报告水灾后农田受损情况,韩滉担心自己因失责被贬而坚持说表奏不实,可见他并不关心百姓的生活。 C. 韩滉执法有时过于严苛,境内只要有疑似犯罪的必定诛杀,一判往往有数十人被杀,因此他部下都心怀忧愁恐惧。 D. 韩滉生性节俭,衣裘被褥,十年一换。所住居室正堂原先没有廊宇,弟弟韩洄略加增补,韩滉一见立即拆去。 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县令,所以养民,而田损不问,岂恤隐意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又以贼非牛酒不啸结,乃禁屠牛,以绝其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结合选文内容,简要概括代宗皇帝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D【解析】D项,“用”应为动词“任用”。 2. B【解析】B项,“韩滉担心自己因失责被贬而坚持说表奏不实”错误,根据原文第二段信息可以明确,“恐有所蠲贷,固表不实”,意思是:韩滉恐怕会免除租税,借放钱粮,坚持说表奏不实。 3.(1) 县令,是用来抚养百姓的,而庄稼损失却不过问,哪里有怜悯百姓疾苦的心意呢? (2) 又因贼没有牛肉酒水就不会聚集举事,他便禁止杀牛,来杜绝他们的图谋。 4. 体恤百姓,为政谨慎,治官严格。 【解析】解答该题,首先要理解文章的大意,然后根据文中的人物事迹来概括总结即可。根据原文第二段中代宗的话“县令,所以养民,而田损不问,岂恤隐意邪”可以总结出他体恤百姓;大雨后,代宗命御史前往巡察和御史朱敖审察核实表现了他为政谨慎;贬刘藻和赵计表现了他治官严格。 【参考译文】 (韩)滉,字太冲,他性格耿直,精通吏治,在南曹任职五年,簿籍文书详尽细致。两次升任给事中,主持兵部选举事务。此时盗贼杀害富平令韦当,盗贼隶属北军,鱼朝恩偏爱他的凶猛,上奏请求宽容他的死罪,韩滉坚持论处,贼最终伏罪。 自从至德年间开始用兵,各处赋税没有限度,国库供给转运常常隐瞒侵吞。韩滉检查制约下属官员以及四方运输的将领,对犯罪者以法严加惩办。正值连年丰收,战争略有平息,因此积储钱粮逐渐充实。然而他审理文书,严厉苛刻,人们也有怨言。大历十二年秋天,大雨损害庄稼十有八成,京兆尹黎干上奏报告情况,韩滉恐怕会免除赋税赈贷百姓,坚持说表奏不实。代宗命御史前往巡察,实际损失三万余顷田地。起初,渭南令刘藻依附韩滉,说本县境内没受损失,御史赵计核查确如刘藻所说,皇帝又派遣御史朱敖审察核实,受害田地有三千顷。皇帝发怒说:“县令,是用来抚养百姓的,而庄稼损失却不过问,哪里有怜悯百姓疾苦的心意呢?”贬为南浦员外尉,赵计也贬为丰州司户员外参军。正当此时,水淹河中盐地,韩滉奏报池中出产瑞盐。皇帝怀疑,派遣谏议大夫蒋镇查访实情。 当时乡吏有罪,韩滉便格杀不赦,人们责怪他。韩滉说:“袁晁原本是鞭背吏,依仗擒贼,聚集同伙而反叛,这些人都是乡县奸猾豪强,不如杀了他们,任用年轻人,能够惜身保家不做坏事。”又因贼没有牛肉酒水就不会聚集举事,他便禁止杀牛,以杜绝他们的图谋。婺州属县有违反政令的人,诛杀连累邻里,连坐处死的有数十上百人。又派遣官员分别巡察境内,犯罪涉有嫌疑必定诛杀,一判往往有数十人,部下都忧愁恐惧。 韩滉虽然是宰相的儿子,衣裘被褥,十年一换。居室简陋,仅能遮蔽风雨。门前应当列戟,他因为是父亲在世时的宅门不忍心毁坏,便不请求。正堂原先没有廊宇,弟弟韩洄略加增补,韩滉一见立即拆去,说:“先父容身此处,我们奉守,时常担心失去。如果有损坏,修葺一下就行了,怎敢改建以败坏节俭的品德呢?”他身居重位以后,清廉疾恶,不为家人增置产业。从开始做官直到位至将相,前后乘马五匹,没有一匹不是老死在槽下。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顾宪成,字叔时,无锡人。万历四年,举乡试第一。八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大学士张居正病,朝士群为之祷,宪成不可。同官代之署名,宪成手削去之。 十五年,大计京朝官,都御史辛自修掌计事。工部尚书何起鸣在拾遗中,自修坐是失执政意。给事中陈与郊承风旨并论起鸣、自修,实以攻自修而庇起鸣。于是二人并罢,并责御史纠起鸣者四人。宪成不平,上疏语侵执政,被旨切责,谪桂阳州判官。 二十一年京察。考功郎中赵南星尽黜执政私人,宪成实左右之。及南星被斥,宪成疏请同罢,不报。寻迁文选郎中,所推举率与执政牴牾。二十二年,宪成举故大学士王家屏,忤帝意,削籍归。宪成既废,名益高,中外推荐无虑百十疏,帝悉不报。至三十六年,始起南京光禄少卿,力辞不就。 宪成资性绝人,幼即有志圣学。暨削籍里居,益覃精研究,力辟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之说。邑故有东林书院,宋杨时讲道处也,宪成与弟允成倡修之,常州知府欧阳东凤与无锡知县林宰为之营构。落成,偕同志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辈讲学其中,学者称泾阳先生。当是时,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学舍至不能容。宪成尝曰官辇毂志不在君父官封疆志不在民生居水边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焉故其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由是东林名大著,而忌者亦多。 既而淮抚李三才被论,宪成贻书叶向高、孙丕扬为延誉。御史吴亮刻之邸抄中,攻三才者大哗。而其时于玉立、黄正宾辈附丽其间,颇有轻浮好事名。徐兆魁之徒遂以东林为口实,兆魁腾疏攻宪成,恣意诬诋。谓浒墅有小河,东林专其税为书院费;关使至东林辄以书招之即不赴亦必致厚馈讲学所至仆从如云县令馆谷供亿非二百金不办会时必谈时政,郡邑行事偶相左,必令改图;及受黄正宾贿,其言绝无左验。光禄丞吴炯上言为一致辨,因言:“宪成贻书救三才,诚为出位,臣尝咎之,宪成亦自悔。今宪成被诬,天下将以讲学为戒,绝口不谈孔、孟之道,国家正气从此而损,非细事也。”疏入,不报。嗣后攻击者不绝,比宪成殁,攻者犹未止。凡救三才者,忤魏忠贤者,率指目为东林,抨击无虚日。借魏忠贤毒焰,一网尽去之。杀戮禁锢,善类为一空。崇祯立,始渐收用。而朋党势已成,小人卒大炽,祸中于国,迄明亡而后已。(选自《明史·顾宪成传》,有删节) 第一组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使至/东林辄以书招之/即不赴/亦必致厚馈/讲学所至/仆从如云/县令馆谷供亿/非二百金不办/ B.关使至东林/辄以书招之/即不赴/亦必致厚馈/讲学所至/仆从如云/县令馆谷/供亿非二百金不办/ C.关使至/东林辄以书招之/即不赴/亦必致厚馈/讲学所至/仆从如云/县令馆谷/供亿非二百金不办/ D.关使至东林/辄以书招之/即不赴/亦必致厚馈/讲学所至/仆从如云/县令馆谷供亿/非二百金不办/ 答案 A 解析 句中“东林”为专有名词,作“辄以”的主语,其前应断开,故排除B、D两项。“供亿”意为供给,作“馆谷”的谓语,“供亿”后应断开,故排除C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又称“秋闱”。中试者称为“举人”,顾宪成乡试第一,称“解元”。 B.户部,“六部”之一,中国古代官署名,掌管田地、户籍、科举、赋税等事务。长官为户部尚书。 C.大学士,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明代及以后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 D.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为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 答案 B 解析 户部不负责科举,科举由礼部负责。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顾宪成刚直不阿,不同流俗。大学士张居正生病了,朝臣群起为他祈祷,顾宪成不愿同流。同僚代他签名,他拿笔把名字划掉。 B.顾宪成持正为官,屡忤人意。他所举荐的人,多与执政者、皇帝的心意不合。甚至,考功郎中赵南星把执政者的党徒都罢黜了,也是出于他的主意。 C.顾宪成复兴书院,匡正时弊。用小河的税收作书院资费;即便削籍在野仍关心时政,聚会时往往谈论时事;郡邑行事偶尔有偏激处,必竭力想办法令其改正。 D.顾宪成天资不凡,有志圣学。回乡后致力复兴东林书院,既讲学又议政,吸引了众多有志之士,连朝廷之士都仰慕他的风范,东林由此名声大震。 答案 C 解析 “用小河的税收作书院资费”表述不正确,原文为“谓浒墅有小河,东林专其税为书院费……”,用小河的税收作书院资费等语都是徐兆魁污蔑诋毁东林党人的话,是毫无根据的诋毁之语;“郡邑行事偶尔有偏激处”错,原文为“郡邑行事偶相左,必令改图”,“左”是意见不同、不合的意思,而不是偏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学舍至不能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徐兆魁之徒遂以东林为口实,兆魁腾疏攻宪成,恣意诬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坚守道义而又不合时宜的士大夫,大多辞官归隐于林泉山野,听到(顾宪成办书院的)消息后,纷纷响应归附,以至学舍容纳不下。(“抱道”,坚守道义;“忤时”,不合时宜;“响附”,响应归附;大意对) (2)徐兆魁之流于是把这作为攻击东林党的借口,徐兆魁上奏疏攻击顾宪成,肆意诋毁他。(“以……为”,把……作为;“口实”,借口;“腾疏”,上奏疏;“恣意”,肆意;大意对) 第二组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宪成尝曰/官辇毂/志不在君父/官封疆/志不在民生/居水边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焉/ B.宪成尝曰/官辇毂志/不在君父/官封疆志/不在民生/居水边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焉/ C.宪成尝曰/官辇毂志/不在君父/官封疆志/不在民生/居水边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焉/ D.宪成尝曰/官辇毂/志不在君父/官封疆/志不在民生/居水边林下/志不在世道/君子无取焉/ 答案 D 解析 根据“曰”字和句式整齐断句即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疏即奏章,上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 B.谪,官吏降级,相当于贬。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意即同此。 C.京察,明代吏部考核京官的一种制度。洪武时规定三年一考,后改为十年一考。 D.削籍,只是革去现有职务,让被削籍者赋闲在家,还是有重新起用的可能。 答案 D 解析 因为做官的都是有官名册的,削籍就是将你从官名册中除名,意味着永不录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负责考核京城朝官的都御史辛自修掌管考核事宜,因不合执政者的意而获罪。顾宪成为辛自修抱不平,言语中有触怒当权者的地方,被圣旨严厉责备,被贬为桂阳州判官。 B.顾宪成聪明过人,幼年就有志于圣学。无锡旧有东林书院修复落成后,顾宪成带领志同道合的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等人在其中讲学,学者称他为泾阳先生。 C.顾宪成为淮南巡抚李三才说话,徐兆魁之流于是以此为攻击东林党的口实。顾宪成后来也觉得这一做法有些出格,为此后悔。 D.崇祯登基后,贤明之士才渐渐有所任用。但朋党势力已经形成,无耻小人势力大涨,使国家受害,明代灭亡后才停止。 答案 C 解析 “顾宪成后悔”之说是光禄丞吴炯上言为顾宪成辩白时所言,徐兆魁攻击东林党人的口实也不是顾宪成为李三才说话。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宪成既废,名益高,中外推荐无虑百十疏,帝悉不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嗣后攻击者不绝,比宪成殁,攻者犹未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顾宪成被除名后,名声更加高,朝廷内外推荐他的上疏超过上百份,皇上都不回答。(“废”,除名;“中外”,朝廷内外;“报”,回答;大意对) (2)以后攻击顾宪成的人没有断绝,等到顾宪成去世后,攻击他的人还没有停止。(“比”,等到;“殁”,去世;大意对) 参考译文 顾宪成,字叔时,是江苏无锡人。万历四年,在乡试中取得第一。万历八年考中进士,授职户部主事。大学士张居正生病了,朝臣群起为他祈祷,顾宪成不干。同僚代他签名,他自己拿笔去掉。 万历十五年,考核京城朝官,都御史辛自修掌管考核事宜。工部尚书何起鸣排在拾遗之列(在纠正过失中),辛自修因这件事不合执政者的意而获罪。给事中陈与郊秉承皇帝旨意,把何起鸣、辛自修一同论罪,实际上是攻击辛自修而庇护何起鸣。于是二人都被罢官,并责备检举何起鸣的四位御史。顾宪成为他们抱不平,上疏申辩,言语中有触怒当权者的地方,被圣旨严厉责备,贬为桂阳州判官。 万历二十一年,京官考核。考功郎中赵南星将与执政者有私交的人全部罢黜了,这件事实际上是顾宪成主持的。等到赵南星被斥退,顾宪成上奏请求一同罢官,没有得到准许。不久升为文选郎中,他推举的人与执政的都有抵触。万历二十二年,顾宪成推举前大学士王家屏,违背了皇上的旨意,被削籍遣送回家。顾宪成被除名后,名声更加高,朝廷内外推荐他的上疏超过上百份,皇上都不回答。到万历三十六年,才被起用为南京光禄少卿,顾宪成尽力辞谢不就位。 顾宪成聪明过人,幼年就有志于圣学。既然被削籍在家,更加深入研究,力主排斥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的学说。无锡旧有东林书院,是宋代杨时讲道的地方,顾宪成与其弟顾允成倡导修复它,常州知府欧阳东凤与无锡知县林宰为之营建。落成后,顾宪成带领志同道合的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这些人在其中讲学,学者称他为泾阳先生。当时,坚守道义而又不合时宜的士大夫,大多辞官归隐于林泉山野,听到(顾宪成办书院的)消息后,纷纷响应归附,以至学舍容纳不下。顾宪成曾经说:“在朝廷做官,志向不在皇上;在边地做官,志向不在民生;居于水边林下,志向不在世道,君子是不这样做的。”所以他在讲学之余,往往议论朝政,品评人物。朝廷之士仰慕他的风范,多和他遥相呼应。由此东林名声大噪,而忌恨的人也多。 等到淮南巡抚李三才被弹劾,顾宪成送信给叶向高、孙丕扬为他恢复名誉。御史吴亮将它刻在邸抄中,攻击李三才的人大哗。而那时于玉立、黄正宾等人依附其间,颇有轻浮好事的名声。徐兆魁之流于是把这作为攻击东林党的借口,徐兆魁上奏疏攻击顾宪成,肆意诋毁他。声称浒墅有条小河,东林党占用其税收作为书院的费用。关使到,东林就以文书招请,假使关使没有应邀前往,也必定给予丰厚的报酬;讲学所至,仆人随从如云,县令馆舍予以供应,没有二百金办不到;聚会时必定谈论时事,郡邑做事偶然与他们意见不同,必令郡邑改正。受了黄正宾贿赂,他的话没有一句得到证实。光禄丞吴炯上奏为顾宪成一一辩白,因而说:“顾宪成送信救李三才,是有些出格,我曾经责怪他,顾宪成也后悔。现在顾宪成被诬告,天下将因此作为讲学的惩戒,闭口不谈孔、孟之道,国家正气从此而耗减,不是小事情啊!”奏疏呈上后,皇上不予回答。以后攻击顾宪成的人没有断绝,等到顾宪成去世后,攻击他的人还没有停止。凡是救李三才的人,违背魏忠贤的人,都被指为东林党人,没有一天不遭到抨击。凭借魏忠贤的邪恶势力,将他们一网打尽。杀的杀,禁的禁,贤明之士再也见不到了。崇祯登基后,渐渐有所任用。但朋党势力已经形成,无耻小人势力大涨,使国家受害,明代灭亡后才停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