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6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五)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贵阳第一中学 2020 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家发现保存“时间记忆”的脑部细胞 数十年来,神经学科的科学家在理论上推测人类的大脑中有一部分细胞可以在大脑中为我们日常发生的事件打上“时间标签”,这样我们就可以及时回想起过去的事情的发生时间。但是,科学界一直没有找到可以让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这部分帮助我们记忆事件发生的时间的脑细胞的存在。 最近,麻省理工学院的安·格雷布耶尔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在灵长类动物的大脑中有一类神经元细胞可以将时间信息精确地编译储存。安·格雷布耶尔说:“我们的大脑给所有事情都加上了时间的标签,这样就使得我们回忆事情显得非常简单。我们回忆事情的时候首先通过过滤这些时间标签,然后通过时间标签将相关的事情从记忆中提取出来。”这种准确的时间记忆对于开车或弹钢琴等日常活动以及对于我们回忆往事极为重要。这个发现发表在《美国科学进程》杂志上。这项研究成果可用于帕金森综合征等导致记忆力丧失的疾病的治疗上。 这些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位于脑部前额叶皮层和技状体区域——这些区域同时也是人类大脑掌控学习、运动和思维的重要区域。安·格雷布耶尔表示,尽管这次实验主要是研究称猴脑部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区域,但是脑部的其他区域肯定也存在这些可以储存时间记忆的种经元细胞。 - 29 - 对于这次研究结果的应用,安·格雷布耶尔表示,这次研究的结果可以帮助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康复。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正是由于脑部时间记忆功能受损,在寻找和传输时间记忆时总是比正常人要慢。因此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按照正确的时间规律来完成日常行动。根据这次实验的结果,在为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治疗时,可以通过轻轻拍打等外部刺激帮助患者脑部加速寻找关于时间的记忆,这样患者讲话时会显得更加清楚一些。另外,医生还可以通过神经元修复装置或者神经元修复药物(这些药物中含有神经元细胞所需的多巴胺和轻色胺等)来帮助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恢复。 下一步,安·格雷布耶尔将集中研究脑部是怎样制造这些含有“时间记忆标签”的神经元细胞的,并研究这些时间记忆细胞是如何控制人们的行为和学习活动的。为什么脑部在不同环境下对时间的感受会不相同?安·格雷布耶尔说:“我们有时候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有时候却感觉时间过得很慢,所有这些都将可以用带有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来解释说明原因所在。”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神经生物学教授彼得。施特瑞克对这次实验结果给予高度评价,施特瑞克认为这次实验结果是对脑部如何记录和表述时间概念的一次全新阐释。施特瑞克说:“对于光线、声音、触觉、冷热感知、嗅觉等,我们人体有特定的感觉接收器,但是对于时间我们并没有特定的感觉接收器,对于时间的感知和储存是由大脑自己形成并运行的。” 1. 对安·格雷布耶尔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的“研究”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类的一些神经元细胞具有时间记忆功能,这有助于我们对某些技能性的日常活动以及往事进行回忆。 B. 实验研究成果给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带来了福音,对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C. 试验证明,在脑部前额叶皮层、纹状体区域甚至脑部的其他区域,都存在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 D. 实验只是研究证明了时间记忆细胞的存在,并没有研究它的形成机制。 2. 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 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由于寻找和传输时间记忆时总是比正常人慢,所以他们不具有正常人按照正确的时间规律来完成日常行动的能力。 B. 关于时间记忆细胞,科学家们早在几年前就在理论上提出了它的存在,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可以让人信服的证据,直到安.格雷布耶尔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的“研究”出现。 C. 安·格雷布耶尔提出,有别于我们在视听嗅触等感觉上存在特定的接收器,对时间快慢的感知,与我们大脑的神经元细胞密切相关。 D. 安·格雷布耶尔教授得到了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施特瑞克认为这次实验结果是对脑部如何记录和表述形策时间概念的一次全新阐释。 3.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29 - A. 准确的时间记忆对于人类的生活极为重要,记忆力缺失的人已经不能够再弹钢琴、拉小提琴。 B. 作为掌控学习、运动和思维的主要区域,脑部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不止人有,猕猴也有。 C. 在我们的记忆中,某些事情印象会特别深刻,那是因为我们的神经元细胞在当时多而活跃。 D. 安·格雷布耶尔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的“研究”成果不仅对帕金森综合征的治疗提供了帮助,在对其他导致记忆力丧失的疾病的治疗上,也同样能起到作用。 【答案】1. C 2. A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的陷阱设置有:遗漏信息、添油加醋、未然与已然、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逻辑错误。本题要求选择“对安·格雷布耶尔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的“研究”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C项,“甚至脑部的其他区域,都存在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的表述错误,从原文“安·格雷布耶尔表示,尽管这次实验主要是研究称猴脑部前额叶皮层和纹状体区域,但是脑部的其他区域肯定也存在这些可以储存时间记忆的种经元细胞”等表述可知,本次实验未证明脑部的其他区域存在储存时间记忆的神经元细胞,这只是他个人的判断和推测而已。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作者观点,分析论证过程的能力。议论文论证就是用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要梳理清楚论证思路,要熟练掌握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及其作用。最后对选项进行仔细解读,明辨正误,把每一个选项和文章中对应句子进行比对,结合选项加以分析,找出错误选项及错误的地方。本题要求选择“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 B 项,曲解文意,“几年前”应该是“数十年来”。 C 项,张冠李戴,该说法不是安·格雷布耶尔的观点,而是施特瑞克说的。 D 项,以偏概全,错在“得到了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这个地方。彼得·施特瑞克只是评价了这次实验的结果。 故选A。 - 29 - 【3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以及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命题侧重于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本题要求选择“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 A 项,记忆力缺失的人不一定不能够再弹钢琴、拉小提琴,因为 “对于光线、声音、触觉、冷热感知、嗅觉等,我们人体有特定的感觉接收器”。 B 项,曲解文意,“主要”应为“重要”。 C 项,与原文无据,“多而活跃”的表述是无中生有。 故选D。 【点睛】论述类文本的做题技巧:完成论述类文本要通读原文。先仔细阅读所给的文章,标记重要信息,做到句清段结。了解文章说的是什么事,或讲的是什么理;文章涉及到什么人,什么观点等。不管是哪一种形式的概括,我们都必须首先通读全文,然后抓住文章里的那些关键性的词、句,这些关键性的词语或句子多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还有一些就是在文章的过渡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关于中小学教师可否对学生进行适当惩戒,早已成为教育领域讨论的热点。而近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的亮点就在于,不仅明确赋予了教师教育惩戒权力,还对教育惩戒的实施原则、惩戒措施、禁止情形等做出了具体规定和清晰限定。 对于《意见稿)的出台,不少教师认为,教育部出台的这一征求意见稿更多体现的是对师道的维护。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持反对意见者尤其是一些家长担心,惩戒权有可能会促使一部分本来就不懂管理艺术、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的教师产生依赖心理而滥用这一权力,对师生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 29 - 诚然,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因为适度的惩戒既是促使孩子更深刻地认知是非对错,也是培养其规则与责任意识的必要手段。但另一方面,倘若教师认为拥有了惩戒权,就能将隐于惩戒背后的所有问题“斩草除根”,不仅是对惩戒权的误读,也必将带来更多问题。教师在没有对学生问题背后的深层次问题有深度了解的情况下,在没有与家长和学生进行良好沟通之前,沉甸甸的戒尺,还须慎举。 那么,如何解决教师在惩戒问题上的困惑,同时也能保护学生不受伤害,进一步明晰责权边界?有专家提出,对学生进行惩戒、处分,应建立一个合法、公正的程序。即教师在决定对学生实施较重惩戒之前,要先把学生的违规、不良行为上报给学校相关负责部门,由学校相关负责部门启动对学生行为的调查,包括听取被惩戒学生的辩护,根据调查结果做出惩戒决定,并把情况及时告诉学生和家长。学生和家长可提起申诉,学校相关部门再成立申诉委员会进行调查、举行听证会,根据新的调查结果做出新的决定。对此建议,笔者深为认同。 总之,“戒尺”的回归,折射出的是隐于惩戒之争背后深层次的师生关系问题。“戒尺”的回归,实质上是对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以及亲子之间、家校之间重建良好关系的呼唤。当每个人都有了一把“心中的戒尺”,时时用来量一量自己的一言一行,建立了彼此信任、相互支撑、同心同向的关系,或许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摘自中国教育报《“戒尺”回归是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呼唤》) 材料二: 11月18日,曲周县依庄乡西来村小学六年级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戒尺试点班”启动仪式,仪式上,学生郑重地将一把成尺交到了老师手中。 据了解,这样的“戒尺试点班”在曲周已设立128个,不过今后,戒尺回归课堂将不仅仅局限于这些“试点班”,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将把戒尺还给老师。 11月22日,教育部公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首次明确了教育惩戒权。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与教育惩戒权相关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有对受教育者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教师法则规定,教师有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的义务。 有专家指出,这些法律并没有提及教育惩成这个概念,这使得“能不能惩或学生”成为一个问题,因为找不到合规合理合法的惩或与体罚的界限,致使一些负责任的教师如要“管学生”,就可能“风险自担”。甚至,教师对学生的教育惩戒一度被认为是落后的教育方式。 - 29 - 而与教师教育惩戒权日渐丧失相对应的,是家长对孩子关注度、溺爱程度和学生个性的强势提升。 老师不敢管、家长不让管、学生管不得,教育手段失之于软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 对此,有专家指出,惩戒是教育的一部分,适当的惩戒可以帮助学生改正不良行为,让学生对自己的过失有足够的认识,并能为自己的过失负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成长。 此次征求意见稿的出台,不仅明确了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还规定根据学生造规违纪行为教师可采取一般惩戒、较重惩戒、严重惩戒等惩戒行为。 作为教育惩戒权的执行主体,惩成规则的制定也免除了老师们因惩或不当引“火”烧身的后顾之忧。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征求意见稿制定的导向是十分积极的,它的出台本身,已经通过话语权的转变,体现了背后教育理念的转换,在重新理顺老师、学生、家长的认识方面是非常正向的。”河北大学教育学院薛国风教授认为。 (摘自河北新闻网《“戒尺”回归,惩戒权如何行使》) 材料三: 在国外,不少国家对于惩戒权有自己的标准。中素平告诉记者,惩成应该分为两方面,关于纪律处分,反哪些纪律会予以开除、记过等等,大多数国家没有太多分歧。各国主要的区别在于教师在教育管理过程中面对的学生违纪,而这也是此次《规定》主要谈到的方面。 兰州市十一中教育集团新区校区学生发展处主任高进儒对此进行了佐证,他谈到美国和英国的经验:“一般的教育惩处,是美国学校实施最多,相对来说也较轻的一种学校惩戒。主要包括:给家长打电话、罚站、不让参加课外活动、罚早到校或晚离校、勒令离开教室10分钟或30分钟、罚星期六来学校读书,这是一种仅次于不能来校上课的惩戒。”而英国规定,老师有权通过身体接触管束不守规矩的学生。“如果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会使用的惩戒方法一般包括:室外立正反思、罚写作文、周末不让回家、让校长惩戒、停学等。英国中小学生如无故旷课,不仅会受到严厉批评,其父母还将面临5000英镑以下的罚款。” 在我们的邻国韩国和新加坡,则保留了“鞭挞”等方式。 (摘自光明网《重拾“戒尺”,能否让教育更完整?》) 4.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出台以来引发争议。争论的焦点在于家长担心教师因此滥用权力,对师生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 29 - B. 材料主要是从明晰责权边界的角度,积极肯定《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的意义。 C. 材料一强调了惩戒体现了教育的完整性,惩戒既是促使孩子更深刻地认知是非对错,也是培养其规则与责任意识的必要手段。 D. 关于合法、公正的程序,材料有明确的态度,即教师在决定对学生实施惩戒之前,必须先上报学校相关负责部门,由学校启动对学生行为的调查。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戒尺”回归,实质上是对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以及亲子之间、家校之间重建良好关系的呼唤。建立了彼此信任、相互支撑、同心同向的关系,教育问题或许也就迎刃而解了。 B. 材料二先以曲周县“戒尺试点班”启动仪式为例,说明戒尺回归课堂现象,然后从已有法律的漏洞谈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的意义。 C. 与材料一不同的是,材料二在教师惩戒行为上更强调的是教师可采取一般惩戒、较重惩戒、严重惩戒等惩戒行为。材料一更强调程序。 D. 材料三侧重从国外的经验,强调惩戒权的各国标准。英国、韩国、新加坡的规定中,教师是有权通过身体接触管束不守规矩的学生的。 6. 综合三则材料,概括《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的意义。 【答案】4. B 5. B 6. ①明确赋予了教师教育惩戒权力,还对教育惩戒的实施原则、惩戒措施、禁止情形等做出了具体规定和清晰限定。②解决教师在惩戒问题上的困惑,同时也能保护学生不受伤害,进一步明晰责权边界。③首次明确了教育惩戒权。免除了老师们因惩戒不当引“火”烧身的后顾之忧。④通过话语权的转变,体现了背后教育理念的转换,在重新理顺老师、学生、家长的认识方面是非常正向的。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观点或概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等要求。这类题要认真读图,从文中基本概念、重要语句、图表、引述的资料获取信息,结合选项进行准确解读,常见错误有漏掉信息、以偏概全;因果倒置、主客互换;未然已然、信息有变;无中生有、查无实据。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 - 29 - A 项,争议焦点错误,且表达绝对化,原文是“持反对意见者尤其是一些家长担心,惩戒权有可能会促使一部分本来就不懂管理艺术、业务水平有待提高的教师产生依赖心理而滥用这一权力,对师生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C 项,缺少必要的修饰词“适度的惩戒”,且“惩戒体现了教育的完整性”表述不当。 D 项,缺少必要修饰词“较重的惩戒”,不是所有惩戒都要上报学校。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B项,曲周县的“戒尺试点班”已经设立了 128 个,此处应该是专指西来村小学的启动仪式。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题干要求综合三则材料,概括《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的意义。 从材料一的第一自然段,“亮点就在于,不仅明确赋予了教师教育惩戒权力,还对教育惩戒的实施原则、惩戒措施、禁止情形等做出了具体规定和清晰限定”,这就是意义之一,从法规的层面做出了明文规定。从“那么,如何解决教师在惩戒问题上的困惑,同时也能保护学生不受伤害,进一步明晰责权边界? - 29 - 有专家提出,对学生进行惩戒、处分,应建立一个合法、公正的程序。即教师在决定对学生实施较重惩戒之前,要先把学生的违规、不良行为上报给学校相关负责部门,由学校相关负责部门启动对学生行为的调查,包括听取被惩戒学生的辩护,根据调查结果做出惩戒决定,并把情况及时告诉学生和家长。学生和家长可提起申诉,学校相关部门再成立申诉委员会进行调查、举行听证会,根据新的调查结果做出新的决定”等文字,概括出第二个意义,就是保护了师生双方的权益,解决了师生的困惑。从材料二可以知道:作为教育惩戒权的执行主体,惩成规则的制定也免除了老师们因惩或不当引“火”烧身的后顾之忧,这是意义三。“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征求意见稿制定的导向是十分积极的,它的出台本身,已经通过话语权的转变,体现了背后教育理念的转换,在重新理顺老师、学生、家长的认识方面是非常正向的。”河北大学教育学院薛国风教授认为。从教授的观点看出话语权的转变,折射的是教育理念的转变,对教育的正常、正向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点睛】解答筛选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①一个原则:忠于原文。②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③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卖书记 老九 许多年以后,我也不会忘记2001年深秋的那天下午,天空中飘满了无奈的泪水和衰老的树叶。在我悲怆的视线和速乱的思绪中,两辆左摇右摆的小拖拉机,满载着大小不一的脏脏的编织袋渐行渐远。车轮下的道路越变越细,后来干脆成了一条踌躇的绳索,晃晃悠悠地抽打着我的灵魂。我的大约8000册藏书,被一袋袋地拖走,它们无奈地横七竖八地躺在许多袋子里,呼吸困难,倍受折磨,开始了离开温暖之家的流浪和哭喊。书是有生命的,同样也有一生的经历。从此,我和我可怜、可爱、可敬的书们,已远如星展,万里相隔。 我伫立如桩,失魂落魄,一任泪水飞蹿,直到妻在楼上重复地呼喊,才恍如梦醒,颤抖不已,蹒跚着爬上楼梯。 我的脚步沉重而滞涩。楼道里有狼藉的书屑和黑乎乎的纤维碎片,空气中充斥着印刷品被突然撕裂而逸出的油墨芬芳,虽然沁人心牌,却让我从心底感到彻骨的悲哀。 我缓缓地蹭进家门,一屁股瘫坐在瓷砖地上,背靠墙壁,无力动弹。眼前的一切是那么了无生趣,我的五脏六腑仿佛都被掏干了,左手的那一卷钱币滑落在地板上,而且还滚了两滚。 我想许多年以后,见到锋利闪光的铁钩子,我都会想起那个卖书的下午。 收破烂的几位小伙儿用一杆大秤称书,“啪”的一声,铁钩子刺进装满书的袋子上口,一袋袋地称斤两。 “啪!啪!啪!”铁钩子像钩在了我的助骨,我的肩膀,我的手臂上,我听见书们在喊疼,在挣扎,在躲闪,我觉得我的身体到处在流血,创口深及骨头,内里浅红的肉已翻卷外露,宛如一朵朵盛开的娇艳玫瑰。 - 29 - 我不禁猛然大叫:“算了,你们别一袋袋过秤了,用手掂一掂估估分量就行了!”4个小伙儿彼此对望几眼,嘴角不约而同地飞起了狡點、讨好和意外的笑意。我知道我肯定会吃亏,只是不愿再听见钩子的“啪啪”声,我只想尽快结束出卖书籍的过程,结束对我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摧残。 “我把楼道拖干净,你把剩下的书整好!洗个澡,躺一会儿,我待会儿去超市买点东西就回来!” 妻子的话把我拉回现实。妻的温柔,使我忘记了上午我俩的“世界大战”。 妻收拾完从三层到一层的楼道,挎着一个书包,娉娉婷婷地走出了家门。妻是个爱干净的女人,是个干活麻利的女人,是个思维缜密的女人,是个特别有主见的女人,是个说一不二的女人,是个与我敢打世界大战战无不胜胜而不骄持续作战永远指挥正确永远胜利的女人。她不仅像猫有9条命,而且还像猫那样安静,我甚至都没发觉她出门前何时淋浴更衣过,房间里有股“飘柔”的芳香。要就像博尔赫斯《南方》中的达尔曼,跨出门去,就成了一个崭新的自己。 那天上午,要对我斩钉截铁地下指示:把该留的留下,对孩子考学没用的,家里盛不下的统统卖掉,就留那一个能锁的大书柜的书! 此后,我马上开始认真挑拣,该卖的码一堆,不该卖的码另一堆。然而,在我看来都不该卖。于是,反反复复,从该卖的那堆再拿到不该卖的这堆,后来,不该卖的这堆反而越来越大,该卖的那堆却越来越小…… “你想想孩子要上大学……这屋里放不下……咱们有钱买大商品房吗?" “咱可以往床下放啊!你看看这书,还有我写的许多眉批呢!”我不服,与妻争辩。 “你以为你是金圣叹啊?还百年孤独呢!现在好多人,连一天、一夜的孤独都受不了。我看你快成‘局外人’了。再说,你可以上电脑看呀,我这周给你买台电脑!” “电脑阅读哪有印刷品阅读的质感呀!还有我眉批中的灵感、智慧、思想都找不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妻干脆“唰唰”跨到两堆书中间,从不该卖的那堆书上,“啪啪啪”往该卖的那堆上猛扔。 “你也不用猪脑想想, 这么高的书山,我和儿子上阳台做饭、吃饭都得歪着身子,万一不小心碰倒,把我和儿子砸死……衡量咱家日子的好坏,不在你的书有多少,而在儿子能不能考上大学。” - 29 - 妻再次提到了她和儿子的生命,提到了房子,提到了儿子上大学,她有的放矢,句句打在我的软肋上。我只有无奈,只有服从,夫复何言!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刻着:我粉碎了一切障碍。而我面临的境遇是:一切障碍粉碎了我。我内心的时钟,与家庭的时钟、外部的时钟截然对立,反差强烈,难于调和。 就这样,因为一本书,几本书,几十本书……我和妻展开了无数次此起彼伏的拉锯战,你放到那堆,我放到这堆,你刚刚放到那堆,我马上拿到这堆……我屡败屡战,百折不挠,气得妻血脉贲张,气极撕书,我愤而夺书……最后竟吵了起来,动开了手,喊出了离婚……夫妻的战争围绕该卖不该卖的书持续升温。末了,妻一字一句地撂下一句话:“我不管你咋着,最后剩下一书柜,否则,离——婚!”随之,不再理我。 此时,我竟然想到了马尔克斯的《礼拜二午睡的时刻》,那是一篇“控制”感很好的短篇小说。“控制”“妥协”“无奈”,多么美好的字眼,它们在生活中、家庭中、工作中的位置,原本这么重要啊!何为文学?在我看来,文学是沉潜,是包容,是总和,是柔软,是灵动。我早期选择了搞文学,我为什么不能“灵动”一些呢? 妥协是生活的核心,生活是妥协的艺术。 接下来,我开始一丝不苟、严肃认真、不厌其烦地按照妻的指令选书。渐渐地,该卖的书一堆两堆三堆越来越多,该留的书三堆两堆一堆越来越少,后来我的一把鼻涕一把泪洒进了该留的书里,一、二、三、四、五……一本又一本地数起来,总共1856本。在清点中,惊喜接踵而至,若干书页中竟清理出一块两块五块十块一毛两毛五毛的零钱。我陡然想起我跟妻刚结婚那几年,有时没钱买饭吃,吃发的白糖克饥,卖啤酒瓶、卖衣服买烧饼吃的岁月,要是当时发现了它们,多好啊! 我意味深长又莫名其妙地狂笑了几声,“嗖”地站起来,伸展双臂,热血直冲脑门儿,豪气干云, 我不知道我为什么突然之间变成了另外一个男人。 妻从外边回来,开始切猪头肉。这时我的情绪又毫无来由地低沉下来,再一次感觉到四周空空荡荡,少书的干渴和恐惧,刹那间包围了我,我浸润其中,一分一秒逝去的时间长得让我难于忍受。妻切肉的锋利的刀,仿佛在切割我身上的肉,一片片很单薄很均匀很好看的肉片,那是艺术品呀!妻的刀工端的娴熟、漂亮而出色。 居然还有酒,是衡水老白干, - 29 - 还买了3盒烟,我和妻要喝得猛烈而快捷。“午饭和晚饭儿子都在学校吃,没叫他回来,让他看咱们吵架,看你没出息的穷酸样啊?”妻运筹帷慢,早有安排。不知不觉中,我和妻都喝大了,我们就聊,说起过去买书,说起今天卖书,说起因借书、还书而走到一起,说起早年的穷困、饥饿和打架,说房子,说儿子,说钱,说工作……两个小职员面前竟是一堆又一堆烦心、困难、纠结,真是“贫贱夫妻百事哀”啊!后来我们都流泪了,就互相用毛巾给对方擦泪(那时买不起纸抽,觉得奢华)。妻抽泣着说:“我也不想卖书呀!我知道你心疼呀!可咱们一点办法也没……我又能怎么办啊?”此时,二层楼下传来孩子嘹亮的歌声和欢快的狗吠。这成了提醒,我们的房子隔音效果不好。于是, 我和妻哭声放低,又互相检讨上午不该吵架,刚住进来就扰民,以后低头不见抬头见,不好做人…… 那一夜,儿子回来很晚,独自睡了,累了两三天的我和妻,睡得像死猪一样,一觉天光…… 夜色真清凉,只有风在响。 (有删减)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项是 A. 文章穿插了大量回忆,将过去和现实交织在一起。 过去,有温柔贤惠的妻,现在,却只有一个逼迫作者卖书并说丈夫是“没出息的穷酸样”的女人, 生活让妻与作者渐行渐远,她已经不能理解自己的丈夫了。 B. “仁立如桩”“失魂落魄”“泪水飞蹿”“恍如梦醒”“颤抖”这些词都形象生动而又贴切地表现出了作者内心深处不愿意卖掉自己珍藏书籍的感受。 C. “妻切肉的锋利的刀,仿佛在切割我身上的肉,一片很单薄很均匀很好看的肉片,那是艺术品呀”,此处运用了双关,既是说妻的刀工娴熟,也是在感叹我的被卖掉了的书是艺术品。 D. 被卖的书籍是一个隐喻,它的能指范围包含了可以与坚硬的生活逻辑和物质世界相对立和抗衡的另一个柔软、自由的内心世界,作者的痛苦正是因为不得不背离“内心世界”的律条而产生。 8. “我想许多年以后,见到锋利闪光的铁钩子,我都会想起那个卖书的下午……”这段回忆很精彩,请结合文本赏析它的作用。 9. 有人评价这篇小说“寓抒情于叙事,以轻松写沉重”,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答案】7. A 8. ①结构上,承接上文,与小说开头相呼应,使小说情节得以拓展。②插叙,丰富小说内容,用别人对待书籍的粗暴行为,表现我对书籍的爱护和心痛。③突出主题,正如作者所说,卖书是对作者精神肉体的双重摧残,这段回忆,强化表达了知识分子被迫舍弃自己的精神世界向世俗低头的悲哀这个主题。 9. “寓抒情于叙事”:这是一篇小说,以叙事为主,夹杂了大量抒情句子。“以轻松写沉重”:在行文中语言诙谐。实际上折射了作者把精神“卖”给世俗的痛苦的心理历程,表达了在这个物质对于精神的强行挤压时代,一些知识分子内心的纠结、困惑与痛苦。 【解析】 【7题详解】 - 29 - 本题考查学生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综合分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结合题干的选择要求:到底选正确还是选错误;其次,要明确题目的考查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比较。 A项,曲解文意,错在“她已经不能理解自己的丈夫了”这个地方。事实上,妻并非不能理解自己的丈夫,从文中“妻抽泣着说:‘我也不想卖书呀!我知道你心疼呀!可咱们一点办法也没有呀……我又能怎么办啊?’”可以看出来,她是能理解的,只是作为一个母亲、一个要操持好家庭生活的女人,她权衡之后选择了逼迫丈夫卖书。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本(小说)的重要语段(情节)的作用的能力。①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首句(段):一般有点明主旨、总领下文的作用,也可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作铺垫,还可点题及交代起因或缘由,还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过渡句(段):多出现在文章中间,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若是插叙,行文起伏跌宕,摇曳生姿。尾句(段):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结全文、深化主旨、启发人思索、言有尽而意无穷。②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包括揭示的人物心理)。③对表现主题的作用。④给读者的感受,即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考虑情节的作用。题干要求合文本赏析,“我想许多年以后,见到锋利闪光的铁钩子,我都会想起那个卖书的下午……”这段精彩的回忆在文中的作用。首先明白这段文字在原文的第五自然段,这是一段插叙的文字,表示这件事对主人公的影响很深刻,难以磨灭。从小说的情节角度看呼应了前面的内容, “我的大约8000册藏书,被一袋袋地拖走,它们无奈地横七竖八地躺在许多袋子里,呼吸困难,倍受折磨,开始了离开温暖之家的流浪和哭喊”即“我”心爱的书被两辆左摇右摆的小拖拉机拉走了,表现了我对书籍的热爱和自己的精神世界被侵蚀、虐杀的悲哀和痛苦,凸显了文章的主题。这个让作者痛苦的记忆细节之后是写“我”和妻子语言、思想上的交锋,回忆卖书的经过。这个细节强调锋利闪光的铁钩子,表现的是对自己的书惨遭迫害的悲悯,从而刻画了一个有着较高精神追求、视书为生命的知识分子形象。总之,从小说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即可。 【9题详解】 - 29 -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创作意图的个性化解读的能力。文章的写作意图是文章的灵魂。其内涵包括情感态度、精神品质、道理感悟和希望号召等。首先要整体把握全文,要能对文本作宏观上的把握,做到对整篇文章了然于胸。这样才能把握文意,领会作者的目的和意图。此类阅读探究题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三:一是开放性,一般不设定标准答案,鼓励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培养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二是综合性,要求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来分析疑难问题;三是辐射性,即问题可适当拓展至阅读的文本以外的内容。题干要求理解,有人评价这篇小说“寓抒情于叙事,以轻松写沉重”这个观点。应该说这个评价是精准的,切中肯綮的。“寓抒情于叙事”说的是小说的表达方式,题目为《卖书记》,内容上也是非常符合小说的叙述方式,无论是细节刻画、场景描写、人物语言都是属于叙事的,但是这篇文章的背后却饱蘸着作者的情感,那就是热爱书,渴望拥有自己完整的精神世界,不愿意心爱的书遭到这样的荼毒。所以说在表达方式是寄托情感于字里行间;而“以轻松写沉重”其实说的是语言的幽默轻松,而背后的主题却是沉重的,令人嗟叹的。分析的时候一定要找准思考的角度。 【点睛】如何把握文学类作品的主旨 1、从重点语段上找突破;(1)抓标题与文体;(2)抓“文眼”;(3)抓对全篇有概括性的句、段;(4)抓文中表现作者情感的议论、抒情性的句、段; 2、从写作材料(题材)上看作者用什么来表达感情,以此来把握文章的主旨;(1)借景抒情,通过对所写景物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2)寓情于物(托物言志),通过对所写之物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3)借事抒情,通过对所写之事的分析去体味作者的感情; 3、从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思想发展上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徒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 绛侯(周勃)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袁盎进曰:“隆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絳候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锋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还不谢。 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微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候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 29 - 淮南厉王①朝,杀辟阳候,居处骄甚。袁盎谏曰:“诸候大骄必生患,可适削地。”上弗用。淮南王益横,及棘蒲侯柴武太子谋反事觉,治,连淮南王,淮南王微上,因迁之蜀,轞车传送。袁盎时为中邮将,乃谏曰:“陛下素骄淮南王,弗稍禁,以至此,今又暴摧折之。淮南王为人刚,如有遇雾露行道死。陛下竟为以天下之大弗能容,有杀弟之名,奈何?”上弗听,进行之。 淮南王至雍,病死,闻,上辍食,哭甚哀。盎入,顿首请罪。上曰:“以不用公言至此。” 盎曰:“上自宽,此往事,岂可悔哉!且陛下有高世之行者三,此不足以毁名。”上曰:“吾高世行三者何事?”盎曰:“陛下居代②”时,太后尝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衣,汤药非陛下口所尝弗进。夫曾参以布衣犹难之,今陛下亲以王者修之,过曾参孝远矣。夫诸吕用事,大臣专制,然陛下从代乘六传驰不测之渊,虽贲有之勇不及陛下。险下至代邸,西向让天子位者再,南面让天子位者三。夫许由一让,而陛下五以天下让,过许由四矣。且陛下迁淮南王,欲以苦其志,使改过,有司卫不谨,故病死。” 於是上乃解,曰:“将奈何?”盎白:“淮南王有三子,唯在陛下耳。”于是文帝立其三子皆为王。盎由此名重朝廷。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节选) [注]①淮南厉王:即刘长,汉高祖刘邦的小儿子。②居代:刘恒做皇帝前曾为代王。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 得:得志、得意 B. 正:正直、清明 C. 儿:小子,含轻蔑之意 D. 用事:执政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 舍人,宫内人之意,后世以为亲近左右之官:战国及汉初王公贵人私门之官;宋元以来俗称显贵子弟为舍人。 B. 顿首,指磕头。古代的一种交际礼仪,跪拜礼之一,为正拜。以头叩地即举而不停留;又为书简表奏用语,表示致敬。 C. 徙,古代官职调动的词语有转、移、调、徙等,降级免职的有罢、免、解、期、夺等,文中的“徒”是迁徙移居的意思。 D. 崩,《礼记》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日薨,士曰卒,大夫曰不禄,庶人曰死。“崩”还可以指太上皇、皇太后及正规皇后的死。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袁盎认为周勃并不是社稷的重要大臣,是因为吕后在时,刘家后代像绸带一样分布在全国各地,周勃却没有任何反吕作为;后来吕后死了,他又正好执掌兵权,才能平定乱局。 - 29 - B. 周勃被罢相后回到自己的封国,又被国人告发谋反,于是被召进京,囚禁在监狱中。皇族中的一些公候都不敢替他说话,只有袁盎证明绛侯无罪。 C. 袁盎认为文帝对淮南王的处分太过严厉,且淮南王为人刚硬,万一在流放过程中遇到风寒而死,皇帝就会被天下认为“拥有天下却容不下自己的弟弟”,背上“杀弟”的恶名。 D. 袁盎盛赞文帝很有勇气,当年诸昌当权时,大臣独断专行,而文帝能从代地乘坐传车,奔驰到祸福难料的京城来,即使是孟贲、夏育那样的男士,也比不上文帝。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陛下素骄淮南王,弗稍禁,以至此,今又暴摧折之。 (2)夫曾参以布衣犹难之,今陛下亲以王者修之,过曾参孝远矣。 【答案】10. B 11. D 12. A 13. (1)陛下向来骄纵淮南王,不稍稍加以限制,以至落到了现在这种地步,如今又突然打压折磨他。 (2)曾参作为平民百姓尚且难以做到这样,现在陛下作为君主却做到了这件事,比起曾参的孝来那是超过得很多了。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学习文言文的根本途径在于平时大量的诵读和积累,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常见的文言实词的义项,平时要多巩固,多归纳,这样才能举一反三。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揣摩词语的意思,也可以根据词语的偏旁部首和在句子中的位置及所作的句子成分等进行分析。 题干要求选择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判断,错误的一项。 B项,“弗能正”的“正”不是形容词,正直的意思,而是动词,译为“匡正、纠正”。 故选B。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学生识记、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帝王年号、谥号、庙号;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外交礼仪、行政区划;还有一些委婉的说法,表谦、表敬的词语等等。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等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来推敲。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D项,张冠李戴,“士曰卒,大夫曰不禄”,应改为“士曰不禄,大夫曰卒”。 - 29 -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在细节上做文章。同时防止命题陷阱,如: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因果倒置、无中生有等。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项,曲解文意,错在“刘家后代像绸带一样分布在全国各地”这个地方。原文是“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意思是当年吕后的时候,诸吕掌权,擅自争相为王,以致使刘家就像丝带一样的细微,几乎快要断绝。选项对“绝”字的理解错误。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同时,了解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达(通畅)、雅(有文采)。掌握翻译的方法:留(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保留不译);换(用现代的词去替代相应的古代的词);补(补出文中省略了的语句,补出句中的省略成分);删(把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删去);调(把文言文倒装句,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式)。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断句——串译——完善。 第(1)句采分点:“素”,向来;“弗”,不;“暴”,副词,突然;“摧折”,打击。 第(2)句采分点:“夫”,发语词;“以”,凭借;“犹”,尚且;“难之”,难以做到这样;“修之”做指这件事修之,“过”,超过。 【点睛】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确是“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 - 29 -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袁盎是楚地人,字丝。他的父亲从前曾经与强盗为伍,后来搬迁定居在安陵。吕后时期,袁盎曾经当过吕后侄吕禄的家臣。等到汉文帝登上了皇帝位,袁盎的哥哥袁哙保举他做了中郎的官。 绛侯周勃担任丞相,朝觐之后,便急急忙忙地走出朝廷,很是踌躇满志。皇上对他非常恭敬,常常亲自送他。袁盎进谏说:“陛下以为丞相绛侯是什么样的人?”皇上说:“他是国家的重臣。”袁盎说:“绛侯是通常所说的功臣,并不是国家的重臣。国家的重臣能与皇上生死与共。当年吕后的时候,诸吕掌权,擅自争相为王,以致使刘家就像丝带一样的细微,几乎快要断绝。在这个时候,绛侯周勃当太尉,掌握兵权,不能匡正挽救。吕后逝世,大臣们一起共同反对诸吕,太尉掌握兵权,又恰好遇到那个成功的机会,所以他是通常所说的功臣,而不是国家的重臣。丞相如果对皇上表现出骄傲的神色,而陛下却谦虚退让,臣下与主上都违背了礼节,我私下认为陛下不应该采取这种态度。”以后在上朝的时候,皇上逐渐威严起来,丞相也逐渐敬畏起来。过了不久,丞相怨恨袁盎说:“我与你的兄长袁哙有交情,现在你小子却在朝廷上毁谤我!”袁盎也不向他谢罪。 等到绛侯被免除了丞相的职位,回到自己的封国,封国中有人上书告发他谋反,于是绛侯被召进京,囚禁在监狱中。皇族中的一些公侯都不敢替他说话,只有袁盎证明绛侯无罪。绛侯得以被释放,袁盎出了不少力。绛侯于是与袁盎倾心结交。 淮南王刘长来京朝见的时候,杀死了辟阳侯,他平时待人处事也相当骄横。袁盎劝谏皇上说:“诸侯过去骄横必然会发生祸患,可以适当地削减他们的封地。”皇上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淮南王更加骄横。等到棘蒲侯柴武太子准备造反的事被发觉,追查治罪,这件事牵连到了淮南王,淮南王被征召,皇上便将他贬谪到蜀地去,用囚车传送。袁盎当时担任中郎将,便劝谏说:“陛下向来骄纵淮南王,不稍稍加以限制,以至落到了现在这种地步,如今又突然打压折磨他。淮南王为人刚直,万一在路上遇到风寒而死在半途中,陛下就会被认为以天下之大却容不得他,而背上杀死弟弟的恶名,到时怎么办呢?”皇上不听,终于那样办了。 - 29 - 淮南王到了雍地就病死了,这个消息传来,皇上不吃也不喝,哭得很悲哀。袁盎进入,叩头请罪。皇上说:“因为没有采用你的意见,所以才落得这样。”袁盎说:“皇上请自我宽心,这已经是过去的事了,难道还可以追悔吗!再说陛下有三种高出世人的行为,这件事不足以毁坏您的名声。”皇上说:“我高于世人的行为是哪三种?”袁盎说:“陛下住在代国的时候,太后曾经患病,三年的时间,陛下不曾合眼,也不脱下衣服睡觉,凡汤药不是陛下亲口所尝过的,就不准进奉给太后。曾参作为平民百姓尚且难以做到这样,现在陛下作为君主却做到了这件事,比起曾参的孝来那是超过得很多了。诸吕当权时,大臣独断专行,而陛下从代地乘坐六辆下等马拉的车子,奔驰到祸福难料的京城来,即使是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比不上陛下。陛下到达代国在京城的客馆,面向西两次辞让天子位,面向南坐着有三次辞让天子位。许由辞让天下也只是一次,而陛下五次将天下辞让,超过许由四次之多啊。再说陛下贬谪淮南王,是想让他的心志受些劳苦,使他改正过错,由于官吏护卫得不谨慎,所以他才病死。”于是皇上才感到宽解,说道:“那以后怎么办呢?”袁盎说:“淮南王有三个儿子,随您安排罢了。”于是文帝便把淮南王的三个儿子都封为王。而袁盎也因此在朝廷中名声大振。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燕歌行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①金②伐③鼓下榆关④,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注]①摐:撞击。②金:指钲一类铜制打击乐器。③伐:敲击。④榆关:山海关,通往东北的要隘。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虽用乐府旧题,却是因时事而作。前四句交代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 - 29 - B. “摐金伐鼓下榆关”引出的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意象鲜明,凸显边塞诗特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羽书飞驰,见军情紧急;猎火照夜,说敌阵森严。 C. “山川萧条极边土”,说明战场地形是一片开阔地带,这正有利于与胡骑断杀,突出将土们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D. “战士”两句用对比方法写出了主将骄惰轻敌,不恤士卒,一面是拼死苦战,一面仍恣意逸乐。这是诗中最有揭露性的描写。 15. 本诗序言说“感征戍之事”而和之,本诗节选部分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对将士奋勇戍边的期待,前八句写边疆战事紧急,将士们应奋勇报国;②慨叹征战之苦,“山川”“大漠”句的萧飒景象,为“斗兵稀”作衬托,同时写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③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受到极大痛苦和牺牲,“身当恩遇恒轻敌”,表明主旨,揭示战斗失利的主要原因;④对将军士兵不公待遇的愤懑,“战士”句,一面是拼死苦战,一面仍恣意逸乐,反映将士间苦乐不均的社会现实。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C 项,理解有误,错在“正有利于与胡骑断杀,突出将土们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这个地方。事实上“山川萧条极边土”,说明战场地形是无险可凭的开阔地带,突出的是正有利于胡骑驰突,故接写敌军如暴风骤雨之袭来。即利于对敌,而不是利于己方。 故选C。 【15题详解】 - 29 -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做这种题的通常思路是:首先,看作者,了解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即知人论世;其次,结合诗歌中的注解,进一步了解内容;第三,如果有选择题,可以在选项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最后,就是细读诗歌文本,对其中的意象,带有情感的字眼,要紧紧地抓住。题干要求简要分析,本诗序言说“感征戍之事”而和之,本诗节选部分抒发了哪些情感?从“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就是期待将士们要保家卫国,杀敌立功,报答皇恩。“山川萧条极边土”“大漠穷秋塞草腓”等句说明边塞条件艰苦,征战戍守很不容易,突出了战士们的顽强,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怜悯之情。“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反映出作者对主帅指挥者的愤恨,战士们战死疆场,而主帅们却歌舞升平、醉生梦死,这必然会导致战争的失利。诗人通过战场情景的再现,表现了对战士们的同情和对将帅的不作为和荒淫无耻的批判。总之,结合诗句分析即可。 【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情感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直接表达,出现情感词,其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找出诗人笔下的意象即可体会情感。答题的思路如下: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感情;间接抒情:借助……意象(或画面),渲染……氛围,营造……意境,表达了……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了一位抱着小孩的贫苦妇人,对她的动作描写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苏子豪迈豁达,历经沉浮,都能自我排解,但他扣弦而歌的两句歌词,却能隐约透露他对皇帝看重他的期盼,这两句歌词是“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经过赤壁古战场时,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自己曾捡到的三国时期的兵器。 【答案】 (1). 右手秉遗穗 (2). 左臂悬敝筐 (3). 渺渺兮予怀 (4). 望美人兮天一方 (5). 折戟沉沙铁未销 (6). 自将磨洗认前朝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 - 29 - 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初高中课内必须记背的篇目,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第一是“反复”,这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最佳方法,其次是从汉字的偏旁部首的表意功能去理解;最后,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破难点。高考命题多是一些字形繁杂或易错、易混的字,我们要善于积累。此题中需注意“秉”“穗”“敝”“渺渺”“折戟”“销”“磨洗”等字在语境中的意思和字形的正确书写。 【点睛】名句的识记,除了反复诵读外,就是要注重理解记忆,也可以用一下趣味性的联想记忆来帮助。目的是记准、写对。情景式默写,一定要抓题干中的关键字眼,然后所填的诗句一定要呼应、紧扣这些字眼。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很小就在明故宫一带玩耍,但那时不知道午朝门乃皇恩赐死之地。1647 年10月16日,就在无尽的 旁,走来了三十四名因反清复明即将被推出午门斩首的儒生,这一群人均着明装,长铐脚镣,一个个怒目横眉,无半点惧色。其中有位最年轻的白面书生,更是__________地含笑赴义,他就是 而又被后人渐渐淡忘的十六岁的松江才子夏完淳。 在夏完淳短暂的一生当中,其诗文的天才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短暂的南明王朝即将覆灭之际,夏完淳把精力都主要投入到了抗清复明的斗争中。民族危亡之际,他舍弃了学业投身抗清大业,可见其气节之一斑。 夏完淳人格大树的长成与其生长环境是分不开的。他在临刑前能从容以赴,是与其家学师道不可分割的。( )他俩共赴黄泉时的一段对话,则足可洞见夏完淳的人格魅力和文化修养之高尚。岳父钱栴问之:“子年少,何为亦求死?”答曰: “宁为袁粲死,不作褚渊生,丈人何相待之薄耶!”正是这种人格正气将夏完淳的诗文提升到那种 的境界中去。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甬道 从容不迫 名噪一时 大气磅礴 B. 甬道 从容自如 名扬天下 大气磅礴 C. 甬道 从容不迫 名扬天下 气吞山河 D. 甬道 从容自如 名噪一时 气吞山河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据说他的岳父江南文社领袖钱栴当时与他一起就义。 B. 据说江南文社领袖钱栴是他的岳父,当时与他一起就义。 C. 据说和夏完淳一起就义的他的岳父钱栴是江南文社领袖。 D. 据说和夏完淳一起就义的还有他的岳父江南文社领袖钱栴。 - 29 -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在南明王朝即将覆灭的短暂之际,夏完淳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抗清复明的斗争中。 B. 在短命的南明王朝即将覆灭之际,夏完淳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抗清复明的斗争中。 C. 在南明王朝即将覆灭的短暂之际,夏完淳把精力都主要投入到了抗清复明的斗争中。 D. 在短命的南明王朝即将覆灭之际,夏完淳把精力都主要投入到了抗清复明的斗争中。 【答案】17. A 18. D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词语、熟语)的能力。做此类题要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本题要求选择“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 甬道,走廊,过道。通道,往来的大路;通路。根据语境,应该是“甬道”。然而这个词语辨识度不高,可以忽略。从容不迫,非常镇静、不慌不忙的样子。从容自如,不慌不忙,得心应手。此处写英勇就义,应该用“从容不迫”。名噪一时,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名扬天下,形容名声极大。比喻全国闻名。此处应该强调时期而非范围。大气磅礴,形容气势盛大。气吞山河,气势豪迈,可以把山河吞没。此处描述对象为诗的境界,应强调境界阔大而非豪迈,故该空填“大气磅礴”。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衔接能力。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括号前面的语境是:夏完淳人格大树的长成与其生长环境是分不开的。他在临刑前能从容以赴,是与其家学师道不可分割的。也就是强调“家学师道”对他人格的铸造和影响。 A 项,突出的是一起就义,故排除。 B 项,突出江南文社领袖钱栴是他的岳父,也排除。 C 项,突出他的岳父钱栴是江南文社领袖,应排除。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 D。 【19题详解】 - 29 -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要做好这类题,应该熟记病句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不合逻辑、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同时,要掌握一些常见病句类型的特殊标志。修改病句的时候,善于从语言层面、语法层面、逻辑层面去思考。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 “把精力都主要投入”逻辑不通,“主要”是定语,应修饰“精力”,故排除 CD两项。对应后文的“即将覆灭”,强调南明王朝的悲剧性,应用“短命”来修饰。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 B。 20.在下列括号中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语。 爱因斯坦在得到物理学界的认可之后,回到了德国。( )可能是因为他认识到德国在彼时仍然是世界物理学研究的中心,柏林聚集了世界上最出色的物理学家;( ),成熟的爱因斯坦可能对于表面显得僵化、教条的德国式思维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同。他的广义相对论,( )有着天才的迸发,( )也有对于自然规律深刻的认识和艰苦卓绝的追求,这正是德国精神的体现。这位终生追求物理学和谐统一的物理学家喜欢莫扎特远胜于贝多芬,他认为贝多芬是在创造音乐,而莫扎特( )从天堂中把音乐“拿来”。他做出这个评论的时候,不会知道后人评价他开创广义相对论同样经历了像贝多芬一样孤独而悲壮的奋斗。 【答案】 (1). 一方面 (2). 另一方面 (3). 固然 (4). 但 (5). 只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在语境中的运用能力。关联词一般分转折关系、假设关系、条件关系等。关联词能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复句,也叫关联句。关联词的存在表明了句子与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这段文字是讲爱因斯坦获得物理界的认可后回到德国的原因。所以第一空很自然探讨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是“柏林聚集了世界上最出色的物理学家”是世界物理学研究的中心;紧接着要讲第二方面的原因,所以,可填“另一方面”,原因是对德国式思维的认同。第三四空“天才的迸发”和“也有对于自然规律深刻的认识和艰苦卓绝的追求”之间有些微的转折关系,故填“固然……但是”。最后一空的相关语境是爱因斯坦回到德国的另一个原因是音乐艺术家的启示,文中将莫扎特和贝多芬进行了比较,原文“他认为贝多芬是在创造音乐,而莫扎特……”;“只是”从天堂拿来音乐,从而与前面形成对比。 21.仿写。 有一副著名的对联。上联: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下联:魑魅魍魍四小鬼,鬼鬼犯边。 - 29 - 请观察这个对联的规律,重新拟写下联。 【答案】示例:山岬峭峻四座山,山山在旁。修信儒仪四个人,人人用心。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对联常识、理解诗句含义以及语言表达连贯和仿写的能力。对联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词性相对,位置相同;句法整齐,结构相称;内容相关,上下衔接。对联的尾字具有“仄起平收”的特点。 这副对联是个拆字联,琴瑟琵琶上面有八个王字,八大王代表的是八国联军,分别是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暗含着侵略者嚣张的气焰,八个王又都在上面,所以说“王王在上”。下联之所以巧妙,是因为魑魅魍魉四个字都是“鬼”,比喻八国联军不过是小鬼而已,又因为“鬼”都在旁边,所以说“鬼鬼犯边”。而魑魅魍魉也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这个词语出自《左传·宣公三年》:“螭魅罔两,莫能逢之。”此题降低了难度,没有设置背景,所以学生能拆字就行。 【点睛】对联题归根结底是考查语言表达应用能力。明白晓畅的文意、精炼准确的用词、优美文雅的表达应该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拟写出对联之后,应检查文句是否通顺,上下联的词性、结构、平仄是否符合要求,所用文字是否精当等。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三月桃花开,采来桃花酿成酒;五月樱桃季,开始酿樱桃酒、煨樱桃酱、烘樱桃干;从手工造纸,养蚕缫丝,再到制作各种家居物…… 一个叫李子柒的姑娘火了! 2016 年初,李子柒开始拍摄视频。前期视频从编导、摄像、出演、剪辑都由她一个人完成。2017年,李子柒火爆全网,微博粉丝2000多万,抖音3000多万,被誉为“2017第一网红”。她的作品题材来源于中国人古朴的传统生活,以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美食文化为主线,围绕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展开。她的视频多以中国传统乡村生活及其中独特的物产为中心,充满着浓郁的烟火味道和恬静的田园气息,还有大量古风元素,被媒体誉为“东方美食生活家”。此外,她的作品在海外也拥有几百万粉丝,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文化输出现象。 但是也有人质疑,说她的视频肤浅简单、深度不够,也有人认为她过于偏向展现中国的乡土生活,缺乏对中国现实更为丰富的表现,这样的文化输出太片面。 对以上现象,你怎么看?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 29 - 【答案】例文: 为“李子柒”式的文化输出叫好 正可谓“红到深处自然黑”最近李子柒毫无意外地又红了一次,说又红,是因为她一直就红着,红的时间也不短了。 又红一次的原因是有人开始质疑,在国内有无数的喷子和键盘侠在不停的以各种稀奇古怪的观点去黑她,有的质疑他的拍摄方式是由大的团队摆拍的,有的说她所拍的视频没有反映出真实的中国农村生活,有的甚至是去扒她的黑料,故意去抹黑和诋毁他。 这一切,都源于她的在YouTube被700多万人的关注,和12月5日,公众号“为你写一个故事”发布了一篇题为《李子柒怎么就不是文化输出了?》的文章,很快就达成了“10w+”成就,同时也引发了全网关于李子柒的大讨论。“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来看看她的成长史吧: 2016年初,李子柒开始拍摄手作视频。前期视频从编导、摄像、出演、剪辑都由李子柒完成。李子柒的作品题材来源于中国人古朴的传统生活,以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美食文化为主线,围绕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展开。李子柒作品中传达出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态度,及其内容中结合人生经历传达出的独立自强的奋斗精神,曾被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等众多主流媒体转发表扬。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三月桃花开,采来桃花酿成酒;五月樱桃季,开始酿樱桃酒、煨樱桃酱、烘樱桃干;从手工造纸,养蚕缫丝,再到制作各种家居物件……李子柒的视频多以中国传统乡村生活及其中独特的物产为中心,充满着浓郁的烟火味道和恬静的田园气息。 在李子柒的视频中,你能看到那种田园牧歌式的美好生活,而这种理想生活,常常被古今中外的文人雅士提起。在陶渊明笔下,这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桃花源。 就像央视评李子柒为何火遍全球的微博中强调的那样:“ 没有热爱就成不了李子柒,没有热爱也看不懂李子柒。外国人看懂了李子柒的热爱,也解释了为何李子柒的很多作品没有翻译却依旧火遍全球。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这些难道不是文化输出吗? 说到底,“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的问题可能和她本人的所作所为毫无关系,而更像是外界的附会乃至某种隐藏在国民性中的深层焦虑。李子柒不过就是一个做自己喜欢又擅长的事。她自己就不止一次坦白说过,自己的初衷就是为了能赚钱好好生活,孝顺老人,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视频去治愈他人,人们可以对通过她的视频感受到生活的欢愉,对生活充满希望。至于“输出中国文化”,自然是一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事。 - 29 - 我们期待有更多人,像李子柒那样,把自己喜欢的、真实的世界和生活表达出来,我们欢迎这样的文化输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过程及要点:本题要紧扣关键词“文化输出”。李子柒在海外的走红,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李子柒的作品很好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地不同文化语境,传递出精致的、文明的、可亲的、具有烟火气和人情味的中国形象,这是一个全媒体时代传承与传播中华文化的生动案例。本题思考的点应该是对材料中反复出现的“文化输出”这个高频词语进行分析。肯定的声音也罢,否定和质疑的声音也好,作为考生自己要有自己的价值判断。题目既有一定的限制性,但弹性极大,可写的方面很多,只要选择一个契入点写深写透即可。 立意角度: 1. 文化输出的内涵; 2.艳羡别人红火,不如自己脚踏实地去奋斗。 3. 我们不能仅仅看到别人光鲜亮眼的一面,还要细细品味成功的背后,所付出的太多的艰辛和努力。 4.坚守传统文化,打造诗意人生。 5.文化输出方式的多元性和必要性。 结构层次: - 29 - 这是一段引语式的材料。话题是围绕当代网络、商圈红人——李子柒而展开。我们立意的重点是探究李子柒成功的背后,那就是艰辛地努力和将传统的诗意的田园生活融入时代的元素,这就是一种创新。材料中有一些质疑的声音,所以本文可写成任务驱动型议论文,对这类只见表面,一味跟风当喷子的人进行忠告:多一些务实的精神,少一些恶意地诋毁。多看到人家成功背后的艰辛努力和创新精神。具体行文中,探讨了红火的如下原因:接地气,有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更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不断更新的创造品质。最后,呼吁大家多一些理性认识,少一些“嘴炮”行为。专注于自己喜爱的事业中,求实创新,日益精进,我们的社会将更加美好。至于文化输出,我们不能一味贴标签,搞形式,而要真正注重其内涵。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为了文化输出而搞文化输出,生活还要继续,平凡也许才是真。对于李子柒的方式是人家的生活方式,无权过多评价,更没有必要过度炒作。 素材积累: 1. 有网友认为《流浪地球》的成功不仅仅是堪比好莱坞的科幻特技和超高的票房,更是中国情怀(家园情怀)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展示和对外输出。 2.随着中国经济愈加发展,世界各地民众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愈加高涨。以生动的形式呈现优秀的文化,以真实的情感打通各国民众共通的心灵,是最好的对外文化传播。文明的交流互鉴和文化的输出并行不悖。 3.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4. 对于大红大紫的明星,有些人只看到了他们光鲜亮丽的瞬间,却忘记了他们台前幕后的辛苦与摸爬滚打;对于科学家的杰出贡献,有些人只看到他们领奖台上的荣耀时刻,却忽略了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在实验室里的研究和努力。 【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材料作文中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高分。 - 29 - - 29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