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6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届语文新高考二轮复习教师用书:作文两大重点类型审题 新材料作文审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专题一 两大重点类型审题 审题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文以意为主”,千古文章意为高。它是文章的核心 与灵魂。无言先立意,未啸已生风。作文有了高远的主旨,文章才有灵魂,选择材料,安排 结构,运用语言,也才有依据。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就是审题立意。审题,既审视试题材料 与要求,明白试题材料内容、寓意。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还要注意任务指令,包括情境、 内容、文体、字数等方面的要求。精准审题,是考场作文立意、行文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 决定了行文的方向。审题失误,则容易造成偏离题意、文体不合要求等致命硬伤,甚至可能 被评为三类卷。可谓,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因此,同学们一定不要轻视审题这个环节。 精练提分 1 新材料作文审题 DAO TU CHONG WEN SUO YAO DIAN 导图重温·锁要点 MING QUE KAO QING BU DUAN BAN 明确考情·补短板 2020 年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共 11 道,其中 5 道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 - 2 - 苏、浙江等省市各命制 1 道,北京命制 2 道(议论文、记叙文二选一)。天津卷、新高考全国卷 (山东)、北京卷等采用新材料作文题型。试题以材料作文为主,命题把握时代脉搏,紧贴时代 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应用写作能力考查,引导当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 家国情怀、拓宽国际视野、培养奋斗精神。 【二轮复习达标】 在任何时候抓审题立意训练都很重要。二轮作文训练中,还是要抓好新材料作文的审题 立意训练。训练时要突出三个关键词:读懂,方法,角度。通过审题“四清”“五法”(见高 效突破·强技法)的学习,真正做到审题准确。 ZHEN TI KAI LU DIAN MI JIN 真题开路·点迷津 (2019·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据“小林漫画”作品改编)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审题指导】 这是一篇漫画材料作文。漫画由图画和文字两部分组成。 图画:主体部分——由一位年纪稍大的男性教师和一男一女两位学子组成。细节部分, 也是审题立意的关键——即使是最后一节课,两位同学的课桌上依然堆满了学习材料;即使 老师说话了,两位同学依然在埋头苦读,奋笔疾书。女同学课桌上的材料,还有一些参差, 似乎刚刚使用了这些材料。这说明时间紧,任务重。 文字:这句话是老师的心声,是老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你们再看看书”,是对学生 学习的理性指引,是对学生的深沉叮嘱;“我再看看你们”,是对学生满怀深情的守护。这 个“看”,是用眼,更是用心,用爱,用智慧,是对学生的殷切期望,是对教育的深情付出。 结合“毕业前最后一节课”这一特定时刻思考,老师可谓尽责尽心敬业! 题干要求同以往,依然提示考生,这是一道多角度作文题,须观点鲜明,感情真挚,言 之成理。 整幅图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不单单能够引起广大考生的共鸣,甚至可以说,能 够引起全国人民的共鸣! - 3 - 【参考立意】 从这幅漫画可以提炼出的关键词是“高考”“老师”“学子”。据此我们可以想到老师 与学生们一路同行,一起追梦,一起圆梦。 从老师角度立意:①可怜天下师者心,严师亦是慈父;②老师对青年人有着满满的希望 和嘱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需要这一代青年人去勇敢承担;③教育的温度、教 育的智慧;④爱的守望。 从学生角度立意:①老师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灯塔;②感恩老师、感叹拼搏、感恩成长。 从高考角度立意:毕业前最后一堂课,这是一个即将离别,开始新的成长、新的征程的 时刻,这是属于青春的最美好而伤感的场景,这也是一个满怀关爱和感恩的时刻。 【范文展示】 最后一课上的师生情 毕业前最后一节课,老师对同学们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如此简单的 一句话,却蕴含着浓浓的情感。在我们的学习生涯中,师生情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这样 一种情感,对我们人生的影响不可估量。 “师者”为何人?《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然而,在实际的 教学当中,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责任,还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让祖国的花朵 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而对这些花朵的培育,则是时间、青春、 情感的投入,最后一节课上的“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便是一个优秀教师形象的侧 影。 “你们再看看书”是一种寄予厚望的良苦用心。在《老师·好》这部电影中,于谦所饰演 的苗老师始终把为学生的前途奉献一切放在第一位,可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 干”。看到班上有同学放弃学业,苗老师到街上到处去找他,用尽办法使他迷途知返;看到 班上成绩优异的同学利用自己的时间帮其他同学进行高考复习,担心影响她的学习而强烈反 对,与此同时,免费给那些同学补课;看到高考临近,要求学生停止一切课外活动,但是关 婷婷同学不顾反对,坚持带领同学们参加才艺比赛,并夺得第一名。之后,苗老师邀请同学 们到家里吃饭,讲述自己曾经考上北大的故事……所有的一切,都是这位老师,也是现实中 千千万万个老师为了学生的成长用心奉献的真实写照。 “我再看看你们”是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从中学校园走出来,迈进 大学,走向社会,而老师却一直留在校园里,一次又一次地送学生离开,也盼望着学生常回 来看看。如果说学生是箭,老师便是弓,箭在磨炼中逐渐变得坚硬笔直,而弓也铆足了劲, 让自己充满力量,从而使箭射得更准,帮助箭抵达目的地。让箭射中靶心,是弓的使命,也 是弓的成就感所在。但是,与此同时,看着箭的远去,弓也难免有一丝失落与不舍。 “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更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深厚情谊。“教育是一棵树摇动 另一棵树”,而真正能起到这种摇动作用的,非情感莫属了。情感由人产生,并且在人与人 - 4 - 之间流动,这一流动闪耀着夺目的光芒。“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有的付出,都在春风 化雨中变成一种感动。春华秋实的回馈,带来的是满足;把感动记在心间,跃然于纸上,是 爱的传递。这种师生间的情感流动在当今浮躁、功利的社会中显得无比珍贵。 我们或许还会看到教育中一些令人惋惜的现象,也会见到社会中感恩之情的缺失。但是 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年来,随着“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气的传播,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越 来越多,更有越来越多优秀的高校毕业生愿意进入教育领域,并发光发热,为国家和民族振 兴发展的最根本的事业——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尽管任重而道远,但我们一直在路上。 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一句“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中所蕴含的情感动人心弦, 令人感慨良多。 GAO XIAO TU PO QIANG JI FA 高效突破·强技法 所谓“新材料”,即提供一则材料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然 后根据自己对材料的感悟、理解,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 一、新材料作文审题“四清” 1.厘清对象 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如果无明显的主次之分,从 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 2.分清主次 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 么,我们在审题时就应该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是次要对象,否则有可 能出现偏题现象。 3.辨清关系 有些材料的几个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几个对 象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4.析清含意 有些材料运用比喻或蕴含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揣摩,从而揭示出 材料所蕴含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意的根据。 二、确保文字型材料立意精准“五法” 在审题“四清”的基础上,就能辨别出材料内部的各种关系,因此就可以运用以下方法 立意: [方法 1] 看一看,找启示 有的材料所述的是一个含有多重因果联系的事件,考生应梳理出事件的来龙去脉,抓住 因果关系来审题立意。可以由果溯因,就是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所列现象 - 5 - 或结果的本源,就能找到最稳妥的立意,从而确定主旨。也就是概括出事件的结果后,问“为 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然后向其原因上追溯思考,最后结合材料自问自答,以原因立意。 【典题试做】 (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 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 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 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这则材料所述事件大抵包含以下三个层次,出现三种结果: 结果:沃德是正确的。 由果溯因 1: 自问 1:为什么会有这一结果? 自答 1:因为“沃德能力排众议”。 自问 2:沃德能力排众议的力量来自何处? 自答 2:他是“统计学家”。 【参考立意 1】 ①科学的力量;②独立思考的力量;③ 要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想法,不盲从。 由果溯因 2: 自问:为什么沃德“注意弹痕少的部位”的观点是正确的? 自答:“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 【参考立意 2】 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善于多角度思考,反向思维。 [方法 2] 抓一抓,寻突破 有的材料较长,需先压缩概括材料,然后再抓住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词句(“文眼”)进行纵 横思考,反复推敲,理解意蕴,从而找到立意的突破口。 【典题试做】 (2019·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除诗 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 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审题指导】 - 6 - 2019 年的江苏卷依然选取材料作文这种形式,而且选取的材料依然是一段富有哲理性的 话。 第一句话为材料的第一层意思,强调物各有“性”,无论是淡还是咸都是物所具有的 “性”。 第二、三句话是第二层意思,强调物性调和,共存相生。两句话构成对比,即将水、盐 同物简单叠加和“五味”异物之间“调和”“共存”两种生活现象进行比照,意在提示材料 的核心内涵:在肯定“物各有性”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事物之间共存相生的关系,从而达到 “和而不同” 的境界。 第四句话是第三层意思,由“物”及“事”至“人”,强调了前面所说的道理既是事物 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人类社会普遍适用的原则,点明这一道理存在的常识性和普遍性。 材料四句话三个层次形成一个整体,由具体到抽象,由局部到整体,引导考生不能就事 论事,而要由此及彼,从味的个性与百味调和,延伸到人生、社会、文化等方面。 立意角度: 1.自我方面 每个人大脑中思想不同→不同思想互相融合→共存相生→面对现实不同问题运用不同思 想进行解决。 2.自然方面 自然万物各有特点→各具个性的自然万物协调共存→形成自然美景→环境更加美好,世 界更为美丽。 3.他人方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团队中如何发挥各自长处→形成 1+1>2 的团队力量→集体智 慧或力量是无敌的。 4.文化方面 社会上存在建筑学、美学、社会学等不同文化→在一件事中或一座建筑中或一个团队建 设中需要多种文化共存→各种文化调和产生更高层次的文化→丰富的人性,多彩的人生。 …… 立意只要立足于这些逻辑链条的某一环节进行生发,都算是切题。而涉及的环节越多, 文章就越深刻。 【参考立意】 ①追求(保持)个性之美、做自己,保持本色之美、尊重个性发展;②个性与共性,圆融与 变通;③各美其美,美人之美;④君子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天下大同;⑤海纳百川,有容 乃大;⑥兼收并蓄,和谐共生;⑦五味调和百味香;⑧多元文化创造多彩世界;⑨文明需要 对话而不是对抗;⑩包容是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⑪共存相生,异彩纷呈。 [方法 3] 辨一辨,明关系 - 7 - 诗歌、比喻、寓意类等材料,因其题旨和意图含蓄隐晦,不容易分辨,这时应化虚为实, 寻找材料与生活的“对应点”或材料中的关键词与人生的“对应点”,化大为小,化抽象为 具体。即跳出材料,向自然、社会、人生等维度延伸拓展,与现实挂钩,更深切地理解题意。 这时,考生不妨做个“菩萨心肠的观世音”。“菩萨心肠”就是指思想上要健康向上;观, 是指要观察社会、人生;世,指留心世态炎凉;音,乃“隐”,材料隐含的内涵。 【典题试做】 (2018·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这则材料属于名言类材料作文,深入理解标语背后的内涵和方向,寻找三则名言材料各 自与社会的“对应点”,化虚为实。 第一则:这是改革开放之初的标语。提取出关键的信息是“时间”和“效率”,对应社 会点:奋斗拼搏的精神,是改变观念的勇气,是审时度势的号召。 第二则:这是取得阶段成功的标语。提取出关键的信息是“生态与发展”,对应社会点: 指向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是在不断试错后的幡然醒悟,是重塑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新理念。 第三则:这是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标语。提取出关键的信息是“雄安”和“长征路”,对 应社会点:时代的呼唤,责任的担当,长征精神的新解读、新运用。 综合考虑:审题时需关注到“围绕三个标语”,因而要思考三条标语之间的逻辑思维链 条,在三者之间建立起联系,不可孤立地看问题。 【参考立意】 ①从横向看,标语与时代的关联。审时度势。三句标语都切准时代的脉搏,且根植于各 自的时代背景,敢为人先,具有时代预见性,引领着时代发展的潮流。 ②从纵向看,标语内容的演变。与时俱进。从贫弱时期的集中力量搞经济,到不惜破坏 生态环境发展生产,再到重视环保, 发展绿色经济,最后摒弃粗放传统模式,走“高精尖” 的新路线,全新打造雄安新区。三个不同时代的标语在内容上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无一不体 现时代的变迁和观念的更迭,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相向而行。 ③从本身来看,标语的思维模式。转变思维,换角度看问题。三条标语都体现了矛盾的 转化。“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其中的“就是”“也 是”便是转换角度的暗语;“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意指认清新起点,踏上新征程, 实现新梦想,要用优良传统、革命精神解决新问题。 - 8 - [方法 4] 思一思,悟题旨 有时材料中给出相互矛盾的观点,那么审题时则可从矛盾处入手,深入挖掘,探究双方 观点的合理性、片面性及互补性,在辩证分析中,引申出自己所写文章的主旨。 【典题试做】 (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 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 “读者”?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 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指导】 本题先给了两种相对的观点,然后用了类比手法。将考生类比为“作家”,将考生的生 活类比为“作品”,对于“读者” 的类比没有明说,需要考生化虚为实。其实“读者”可以 是家人、亲戚、朋友、同学等。考生可以选取其中一种观点阐述应怎样对待他人,可以写倾 听别人的意见,可以写坚持自己的想法,也可以综合二者来写。 【参考立意】 ①我的生活我做主;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③兼听则明,偏信则暗;④听取他 人意见,让人生更多彩; ⑤心怀他人,生活更精彩。 [方法 5] 漫画寓意在,明意“四步走” 漫画是一种具有强烈讽刺性、批评性或表扬性的图画。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 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因为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 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所以在材料作文一统高考的现在,漫画类材料作文,便 成为一种新颖别致的高考作文题型。漫画在现阶段的生存状态,是讽刺漫画、幽默漫画、哲 理漫画及实用漫画四大类型并存。 第一步:弄清漫画要素。审题之初要弄清漫画有哪些构成要素,漫画中所涉及的所有的 人、物,哪怕是一棵小草、一枚图章,都不要放过,要观察主要人物的特征,通过人物的言 行分析其心理特点等。 第二步:厘清人物关系。弄清了漫画里都有哪些人物之后,我们还需要从整体着眼,分 析人物之间的关系。漫画中若人物众多,要注意厘清关系,先给人物分类,再根据人物的类 型探求他们之间的关系。 第三步:把握漫画寓意。漫画的寓意是立意的前提。把握寓意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 是把握人物、事件的比喻意义、象征意义;二是从人物的关系中把握漫画寓意;三是根据漫 画中人物的语言、解说性的文字或漫画的标题把握漫画寓意。漫画中的文字,往往是理解寓 - 9 - 意的关键,甚至起到画龙点睛、点明主旨的作用。 第四步:多角度思考,与现实对接确定立意。漫画的寓意是考生确定立意的前提,要注 意发散思维,多角度思考、探究,寻找漫画寓意与社会人生的对接点。漫画的本质就是想歌 颂或讽刺揭露社会人生的真善美或假恶丑,因此备考时应留心生活,关注时代热点,注重积 累,观察完漫画后将其与社会人生相对接,揭示其社会现实寓意。 【典题试做】 (2020·山东临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然后确定文章立意。 让座 第一步:弄清漫画要素。漫画共两部分内容,左边是一个厂家代表和一个商家代表在一 拉一推一个消费者代表;右边是一把椅子,上面写着“3·15”,椅子上放着一顶王冠。 第二步:厘清人物关系。从人物的动作可以看出,厂家和商家是被消费方,中间的人是 消费方。 第三步:思考寓意。通过“3·15”、漫画上方的文字和漫画题目“让座”,漫画寓意不言 而喻。 第四步:与现实对接。消费者权益如何真正得到落实,而不是搞一天的形式,是写作的 中心。 【易错警示】 名称 类别 表现 新材 料作 文审 题 4 痼疾 误解材料, 题型不清 或误把材料作文的材料当作话题作文的材料,或误把材料作 文的材料看作命题作文的提示。 断章取义, 因小失大 不能深入理解材料所包含的中心意思和命题者的意图,随便 以某个自己感兴趣的词语或句子为立足点就开始作文,造成 偏题、跑题。 只见现象, 不见实质 对那些寓含着深刻哲理的材料,简单地从表面引发,不能透 过现象看本质。 忽视要求, 抛却材料 不重视对材料之后的作文提示或要求的审读,忽视题目限定 的条件,甚至完全抛弃材料,任意发挥,作文主旨与材料毫 无关联甚至相悖。 - 10 - 〔对点训练 1〕 (2020·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仰视:向上,可以放眼星河,又或者顶礼膜拜…… 俯视:向下,可以俯瞰大地,又或者居高临下…… 平视:向前,可以平等对话,又或者视野狭窄…… 要求:结合上述材料,请从整体上或任选一个角度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 作、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哲理材料。材料分别给出了“仰视”“俯视”“平视”的 三种恣态,考生可以根据提示去理解含义。比如,可以将三种“视角”理解为三种不同的人 生态度,或者肯定其中一种、否定其他,或者肯定两种、否定一个,甚至可以三者结合,只 要能给出恰当的情境,有正确的理解就可以。或者着眼于一种“视角”给人的两种感觉,哪 种是对的,哪种是错的,阐明人生的复杂性;同一个视角可以在面对不同对象时表达不一样 的态度,或者在人生不同阶段,同样的视角传达的态度截然相反。另外,要阐明具体的内涵, 比如什么需要“仰视”,偶像、法律、尊严等;什么需要“俯视”,如小人物身上也有闪光 点,不能用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他们;而那些违背我们道德标准的人和事,就需要我们居高 临下,去藐视他们。而“平视”既是一种平等的态度,也要注意自身的局限性。 【参考立意】 ①荣誉面前,功名利禄面前,面对他人,我们需要“平视”,用平常心对待,不被物欲 蒙蔽,淡然处世。 ②“仰视”是追求更高远的目标,汲取精神力量,不沉沦,积极进取。 ③居高临下的看——过去,现在,未来,需要“俯视”,站在一定高度。对未来,远见; 对现在,理智;对过去,反思反省。 ④三种视角并非固定不变,而要随着对象不同、人生阶段不同而随时调整。 【范文展示】 俯仰之间,平视人生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雅集,衣袂飘飘、醉意沉沉的王羲之,游目骋 怀,思考人生的真谛;所以,他才能心存悲悯,平视人生,告诉那个时代的智识者:一死生, 齐彭殇,为虚诞。 仰视,俯视,平视,既是一个人面向世界的三种姿态,不可或缺;也是三段人生面向同 一事物的三种姿态,不可逾越。惟有将三者有机结合、恰当运用,才可抵达人生的胜境。 王羲之在兰亭曲水侧,写下天下第一行书,此时,他有才力睥睨群伦,俯视书艺。他采 取这种姿态了吗?没有!王家的墨池依然墨香浓郁,王家的白鹅依然曲颈向天高歌。他依然 仰望浩瀚星空、苍茫历史,心存敬畏,一笔一画地写着对现实人生的感怀。把握每一次狼毫 - 11 - 触在宣纸上的那一刻,就是把握平视着人生视野中的一切。这是“书圣”选择的姿态。 仰视,是迎接甘霖的姿态,卑微的人生因为加入人类高贵而纯粹的精神合唱而沐浴圣光, 孔子,屈原,杜甫,辛弃疾,牛顿,华盛顿,爱因斯坦,等等。一系列璀璨的大星,足以照 亮你的眼睛,让你眼睛里的光芒照亮自己的选择。 俯视,是面向流逝的岁月的一种反思,粗浅的人生因为躬身自省而获得智慧的启迪。岁 月带走泥沙也带走金粒,唯有俯下身子去淘洗,披沙拣金,才能给予仰视时刻足够的力量, 也才能给予平视时刻足够的勇气。 平视,是立足此岸,面向此生的一种姿态,平凡的人生面对平凡的日子,是一种默默的 承担和坚忍的耕耘。“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 泪水,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冰心所说的奋斗和牺牲,就是平视的内涵。平视就是直面,就 是要正对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三种人生的姿态,运用恰当,持之以恒地保持恰当,着实不易。唐人李绅写下“谁知 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对民生疾苦的平视,感同身受的悲悯情怀,让人动容。这也是 “仁者爱人”的儒家传统精神的体现。然而,当他解褐为官,其生活奢华,与“锄禾日当午” 的遥远记忆相悖,曾令人感奋的“平视”,已经变成了“俯视”,而没有温度的“俯视”, 往往又蜕变为“漠视”。 恰当运用三种姿态,有一个发展的历程。眉山脚下孩童苏轼,在苏老泉的谆谆教诲下, 书声琅琅,此时他人生的姿态是仰望,仰望先贤,仰望典籍。而汴京中举,青年才俊头插鲜 花,誉满天下,他更多的是平视,研究问题,平视士林,践行政治主张,书写着对一个时代 的思考。而乌台诗案,牢狱之灾,贬谪黄州,长江水一下子澡雪清澈他的眼睛,他开始俯视 人生,静悟事理,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颗大星。 仰视,俯视,平视,是同时而共在的。在不同的阶段会各有侧重,这是一个主动选择。 在同一个阶段,对不同的人和事物也会有所偏重,这依然是个选择。也唯有运用恰当,人生 才会呈现出不同的精彩。 大地苍茫,站在任何一个立足点,或者对着任何一个对象,积极有所作为,智慧总是如 繁花盛开,因为你正确的关注视角和人生的姿态。 RE TI JING LIAN DA TONG GUAN 热题精练·大通关 (2020·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高三第三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 于 800 字的文章。 - 12 - 《抽》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指导】 本题考查写作能力。是以漫画为材料构成的材料作文。漫画作文审题的关键,在于厘清 画面的基本构成,深入体会其基本寓意,然后以此作为立意的核心。本幅漫画是四格漫画, 讲述一个高中毕业生高考后,由于考得不错,叔叔要奖励他,他却要个陀螺来抽,令叔叔目 瞪口呆。从孩子说的“以前爸妈抽我,现在我抽它”的话语中不难看出,漫画讽刺的是家庭 教育对孩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爸妈抽我”展现出一种粗暴的教育方式,只重分数 不重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这让孩子眼界狭窄,追求不高。拒绝“台湾”“蒙古”等开眼 看世界等选择,选择“陀螺”固然是一种夸张的手法,但若把“陀螺”换成“手机”“电脑” 等事物,就不难想到,孩子在经过“高考地狱”后的选择是彻底放松玩耍,带着这种心态去 上大学,真的能成材吗?孩子自己似乎没有理想,只是因为父母的“抽”才考上大学,这样 的人才质量如何?父母把孩子当做“陀螺”一般,抽打着孩子学习,而一旦“鞭长莫及”, 孩子能有足够的自控力吗?对于这种教育现状,我们应该如何改变,如何培养真正的人才? 这些都是可以思考立意的角度。 【参考立意】 ①家训家风的思考;②教育的思考;③成材的思考。 【范文展示】 给孩子张弛有度的爱 一把好弓,张弛有度方显其效;一幅好画,张弛有度方显泼墨之美;为人处事,张弛有 度方显睿智人生。家庭教育更是如此,张弛有度才能让家庭在和煦的春风中育人成长。 父母总是爱孩子的,但“爱”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的“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 了”,过于溺爱的环境,难免会让孩子失去独自行走的能力。而有的则走向另一个极端,所 谓“爱之深,责之切”,抽断在孩子身上的荆条有多少根,就代表了父母的爱有多“深”, 这种“爱”难免叫人有些吃不消。 可能是望子成龙心切,这种暴力的教育方式,近年来还屡屡为人推崇。网络上各种“虎 爸虎妈”展现铁腕手段,现实里“鸡娃”的父母给三四岁的孩子排满课程。孩子在父母的鞭 策下,宛如陀螺一般高速旋转,甚至找不到喘一口气的空间,“张”得太过,头脑中的那根 - 13 - “弦”不是彻底松弛而无弹性,就是索性“绷断”了事。 漫画中的孩子,岂不就是彻底不愿动弹了的“陀螺”吗?被父母“抽打”着过了高考, 他的“弦”再也紧张不起来了。既懒得思考未来的人生规划、学习计划,又不愿开阔视野、 增长见闻,却只要求给一个同样有被抽打着前进的命运的陀螺来发泄情绪。孩子的不满,父 母能看在眼里,又会在意吗? 而漫画中了解他心情的却是叔叔,父母的态度无从得知。在现实中,也的确很遗憾,父 母很少愿意去理解孩子。当父母给予孩子太多压力,不肯给孩子松弛的机会时,往往会导致 悲剧的发生。上海的十七岁男孩跳下立交桥,亲眼看见的母亲仍旧无法理解,为什么孩子会 采取如此极端的行为。可是,当那根紧绷的弦断开,谁又能重把它弥合如初呢? 因此,父母的爱既要有“张力”,又要适时“松弛”。既要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又要 注重孩子内心的心理需求。棍棒会把人赶上正途,亦会把人逼入死胡同。 如今社会竞争激烈,焦虑的父母们难免把工作上的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但当孩子本就 面临着学习的沉重压力时,或许更需要家庭温情的呵护。教育不只是为了考大学,也不只是 为了名声。它的最终目的是让人能够拥有更美好的人生。 关注孩子的需求,让爱张弛有度,呵护孩子健康成长,方为最好的教育。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