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题 高一语文 ‎2019.11‎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试卷共12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考试证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项目是否准确、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一致。‎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书写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文学史知人论世的角度,对《登幽州台歌》的解读常常与陈子昂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境遇相联系。这种解读有一定道理,也符合陈子昂写作的心理状态。但是伟大的诗歌时常会超越作者的心境,体现更加普遍的人类共有感受。分析这首诗不能局限于诗人创作时的心态和意图,而应从诗歌本身出发,解读其动人心魄的力量。‎ ‎  中国诗歌经常使用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即从景致中生发情感,而陈子昂的这首登高即兴而作的诗,初看上去完全没有景物描写。首句就是心理活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然而,细细读来,却能发现其实有景:所谓“前不见”“后不见”,在诗的表层意思中是描述时间轴上的“古人”与“来者”,前后与不见,本身是描写空间的词语,但在这里有着时间与空间的双重指向。诗人在高台上极目远眺,苍茫大地不见一人,视觉上的荒凉和孤独引发出时间上从古到今、从今天到未来的想象。从“我”面对广袤天地的渺小,映射出“当下”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显得如此短暂易逝。前面这两句,看似只有情语,其实亦有景语。时间上的情感表达隐喻了空间上的视觉留白,空间与时间的无边无际相互映射,浑然一体。因为只写了时间上的孤独,空间上的荒凉感是通过文本引发读者的想象,这种艺术和情感的感染力比杜甫《登高》的直接描写更加强烈。‎ ‎  “念天地之悠悠”,诗人在时空无尽的宇宙之中,独立高台,倍感孤寂,泪洒衣襟。有限的个体在无限宏阔的宇宙面前,顿觉渺小无力。这一层意思读者是容易体会的,然而,这首诗是否只是一味表达孤独呢?当诗人说“不见”的时候,是不是就完全不见呢? ‎ ‎  不见过去,不见将来,能见的是当下,而当下是什么?当下就是过去之显现,我们当下的世界是由过去的世界发展而来。诗人思今日之“我”,而“我”‎ 从何而来?从古人那里来。无论是生物学角度还是文化意义上,今天的我们身上继承着古人的血脉与精神。同样,我们将来往哪里去?肉体会消失,但血脉与精神将流传给不可见的来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将来其实也活在今天。体会到这个“不见之见”,这两句诗的意义就发生了翻转:就像上游与下游同是一江水,古人、“我”和来者是时间长河中相互联系的整体。人,包括每一个个体,不是孤独而荒谬的脆弱生命,而是与天地共生的伟大存在。‎ ‎  怀念古人,思及后人,人类命运的整体感与个体生命的孤独感交织在一起,相互映射也相互激荡:我们越感受到天地人三者之无限,就越会叹息于个体的有限;我们体验到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又会在对人类命运整体性的深刻理解中得到安慰。这种悲叹与安慰之间的矛盾和张力构成了人类的共通情感。‎ ‎  “见与不见”不仅体现在时间上,也体现在空间上。诗人登高远眺、四下无人,但他非常清楚,这个大地上生活着无数的人,他与无数人之间有着无数联系。人是群居的生命,恰恰是因为人的群体性,这种看不见人的孤独和苍凉感才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当诗人强烈表达抽象的孤独感时,其实也是在强调他与人群的整体性。“我”虽渺小,却在这悠悠天地间心念所有的古人与来者。“我”既渺小又宏大,既有限又无限。诗人心中这两个极点强烈撕扯,以至于“独怆然而涕下”。‎ ‎ (摘编自钱翰《见于不见之间——细读<登幽州台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登幽州台歌》这首登高即兴而作的诗,既可以表现出陈子昂当时的处境与心境,也能够体现出更加普遍的人类共同感受。‎ B.“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看似景语,实是情语,视觉上的荒凉和孤独引发出时间上从古到今、从今天到未来的想象。‎ C.“念天地之悠悠”一句,并非表现诗人自身的孤独和渺小,而是强调人,包括每一个个体,都是与天地共生的伟大存在。‎ D.诗人“独怆然而涕下”,是因为心忧天下,跳出了“小我”的局限,意识到自身命运与大地上无数的人息息相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与常规视角比较,亮明观点:伟大诗歌的解读不必局限于诗人创作时的心态和意图,应从诗歌本身出发。‎ B.文章先总后分,围绕诗歌中“动人心魄的力量”,总体上按照诗句的顺序逐层展开,既层次分明,又有机融合。‎ C.文章围绕“见”与“不见”、“有限”与“无限”、“个体”与“群体”展开多重对比分析,探微发幽,见解新奇。‎ D.文章先从时间维度,再从空间维度论述“人类命运的整体感”与“个体命运的孤独感”交织在一起,分析充分。‎ ‎3.根据原文内容,联系所学课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提及的“知人论世”的分析方法较为常见,如分析《始得西山宴游记》,联系柳宗元被贬永州的经历,才能理解西山“特立”却无人赏识,如同士人之怀才不遇。‎ B.中国诗歌常常“从景致中生发感情”,如《沁园春•长沙》,年轻的毛泽东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大好秋光,兴起了“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革命豪情。‎ C.“古人、‘我’和来者是时间长河中相互联系的整体”这一点,在《阿房宫赋》总结秦人教训时也有体现——“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D.《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慨叹,正好与文章中“我们体验到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又会在对人类命运整体性的深刻理解中得到安慰”相印证。‎ ‎(二)实用类文本(本题3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微软宣布将投资5000万美元,使用人工智能来对抗气候变化。此项投资是微软“五年计划”的一部分。微软表示,为了实现对抗气候变化的目标,需要用到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将大量的原始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主要用于四个方面,分别是气候、水、农业和生物多样性。‎ 微软首席法律顾问布拉德·史密斯(Brad Smith)表示,搜集的各种原始数据能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健康状况,包括空气、陆地、水和野生动物等的情况。但是,有了这些数据还不够,还需要技术来将这些数据转换成可执行的措施。人工智能能通过收集来自地面、空中的传感器的原始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分成人类可以理解的各种类型。也就是说,人工智能能增强我们观察地球环境系统及其变化的能力,并将收集到的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利用这些信息能更好地管理现有资源。‎ 现在已经有不少公司在使用微软的人工智能和云技术了,比如新加坡公司 JTC 就用人工智能来提升楼宇的电力使用效率。JTC 已经在 Microsoft Cloud 平台上实现了对其所辖的39栋楼宇的监控和管理。利用部署到楼宇中的传感器搜收集到的数据,JTC 现在能在故障发生前识别并修正错误,这降低了15% 的电力消耗。‎ ‎(节选自《砍柴网》2017/12/19《微软将投资利用人工智能对抗气候变化》 )‎ 材料二:‎ 因带动5亿人参与低碳生活,并将碳减排量转化为种植在荒漠化地区的1.22亿棵真树,支付宝蚂蚁森林获得2019年联合国最高环境“地球卫士”荣誉,这也是本年度唯一一个获得该奖的中国项目。2016年8月,支付宝推出蚂蚁森林。用户通过步行或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代替打车、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塑料袋等低碳生活方式积攒绿色能量,用来在手机里养大一棵棵虚拟树。虚拟树长成后,蚂蚁森林和公益合作伙伴们就会在地球上种下一棵真树,或守护相应面积的保护地,以培养和激励用户的低碳环保行为。据支付宝数据显示,到现在5亿人累计碳减排792万吨,种下1.22亿棵真树,总面积相当于1.5个新加坡。‎ 据了解,“地球卫士”是联合国的最高级别全球环境奖。由联合国环境署(UNEP)于2005年设立,以表彰对全球环境产生了变革性积极影响的杰出人物或机构。UNEP认为,支付宝蚂蚁森林通过数字技术有力的降低了公众参与低碳生活门槛,带动5亿人在中国荒漠化地区种植1.22亿棵真树,具有全球示范意义。‎ 这并不是蚂蚁森林第一次受到联合国认可。今年4月,支付宝蚂蚁森林入选蓝天保卫战年度案例。6月5日世界环境日,联合国官网再度点赞称,支付宝蚂蚁森林通过数字科技促进环保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流行,为“蓝天保卫战”提供了创新的“中国模式”,在全球共同面临气候变化挑战的今天,具有可供借鉴的普世意义。‎ 以蚂蚁森林为代表的中国数字技术公益模式正被全球更多地区采纳。6月25日,受支付宝蚂蚁森林启发,菲律宾领先的电子钱包GCash上线了菲律宾版蚂蚁森林GCash Forest,鼓励菲律宾人通过日常生活中低碳行为更好保护环境。蚂蚁森林的创新模式,也被全球顶级学府哈佛大学收录到案例库。‎ ‎(节选自《头条号》2019/09/20胡华成《带动5亿人种下1.22亿棵真树 联合国授予蚂蚁森林“地球卫士”》)‎ 材料三:‎ 西媒称,竹子不只是大熊猫的食物,还可以用来解决贫困问题和应对气候变化。由于竹子并非木本植物,而是草本植物,因此生长迅速。竹子用途也十分广泛,不但可用作建筑材料或纺织原料,其根系还可以形成一个污水处理系统,同时能够防止水土流失。‎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9月14日报道,致力于利用竹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竹藤组织国际政策负责人德拉培尼亚指出,该组织发布的2015年至2030年战略规划旨在普及竹子在各个领域的使用。从制造脚手架、一次性制品替代物,再到制造竹炭,竹子能够在诸多领域大显身手。‎ 德拉培尼亚表示,竹子有利于恢复因工业活动而退化的土壤,并且只需四五年时间就可成材。因此竹子应当被视为一种对抗气候变化的有力工具。‎ 然而,目前的最大问题在于,大多数国家都忽视了竹子的潜在价值。该组织希望世界各国都能将竹子纳入自身的农林业体系当中,使竹子能够在抗击气候变化的斗争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报道称,世界上最懂得利用竹子的国家当数中国。在全球竹子生产市场的700亿美元投资中,仅中国就占了其中的350亿美元。中国大约有800万人从事竹子相关行业,预计明年这个数字或将达到1000万人。竹子相关行业为解决贫困问题也作出了贡献。如今竹子已经不单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更反映出当今中国人全力发展经济和维护环境的坚定决心。在中国的辽阔土地上生长着大约500余种竹类植物。‎ 报道称,充满智慧的中国人懂得使用竹子制造竹筏、竹椅,编织竹席,制造乐器,甚至利用竹子做成舒适的竹枕。如今在中国大城市里,一些房子的外围依然环绕着使用竹子制成的脚手架,形成一道现代与传统相融的独特风景。竹子柔韧性极强,在强台风天气下甚至比钢筋更具优势。中国国宝大熊猫最喜爱竹子这种食物。不只是大熊猫,就连中国人也食用竹笋,将其视为佳肴。‎ 德拉培尼亚指出,竹子早已不只是一种古香古色的装饰材料,由于其具有优良的特性,应当将其纳入全球战略议程当中,使其能够造福全人类。‎ ‎(西媒:《世界应向中国学习利用竹子》,转自《参考消息》2019/09/17 )‎ ‎4. 下列不属于对抗气候变化、保护地球环境具体措施的一项是( )(3分)‎ A. 搜集包括空气、陆地、水和野生动物在内的各种原始数据,时刻监测地球环境系统和其变化。‎ B. 运用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将收集到的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更好地管理现有资源。‎ C. 支付宝用户通过步行或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等方式积攒绿色能量,在手机里养大虚拟树。‎ D. 将竹子的利用纳入全球战略议程当中,重视它的潜在价值,发挥其优良特性,普及竹子在各个领域的使用。‎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微软公司希望使用人工智能(AI)技术对大量有关地球气候、水、农业和生物多样性等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其转换成可执行的措施。‎ B. 支付宝蚂蚁森林通过数字科技促进环保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流行,为“蓝天保卫战”提供了创新的“中国模式”,说明“中国模式”已经领先于世界。‎ C. 中国的土地上竹类植物品种众多,竹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中国竹子产业的蓬勃发展,表现出中国人全力发展经济和维护环境的坚定决心。‎ D. 德拉培尼亚希望致力于利用竹子促进可持续发展,因为竹子是草本植物,只需四五年时间就可成材,有利于恢复因工业活动而退化的土壤。‎ ‎6.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全球共同面对气候变化挑战”的策略和智慧,作为联合国环境署的官员,你将如何概括并向世界发出呼吁?(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生(有删节)‎ 沈从文 北京城十剎海前海南头,煤灰土新垫就一片场坪,白日照着,有一圈没事可做的闲人,皆为一件小小热闹粘合在那里。‎ 丝……‎ 一个裂帛的声音,这声音又如一枚冲天小小爆仗,由地面腾起,五色纸作成翅膀的小玩具,便在一个螺旋形的铁丝上,被卖玩具者打发上了天。于是这里有各色各样的脸子,皆向明蓝作底的高空仰着。小小飞机达到一定高度后,便俨然如降落伞盘旋而下,依然落在场中一角,可以重新拾起,且重新派它向上高升。小飞机每次放送值大子儿三枚,任何好事的出了钱,皆可自己当场玩玩,亲手打发这飞机“上天”,直到这飞机在“地面”失去为止。‎ 从腰边口袋中掏铜子人一多,时间不久,卖玩具人便笑咪咪的一面数钱一面走过望海楼喝茶听戏去了,闲人粘合性一失,即刻也散了。‎ 一个年纪已经过了六十的老人扛了一对大傀儡从后海走来。这老头子把傀儡坐在场中烈日下,他既无小锣,又无小鼓,除了那对脸儿一黑一白简陋呆板的傀儡以外,其余什么东西都没有!看的人也没有。‎ 他把那双发红小眼睛四方瞟着,场坪地位既那么不适宜,天气又那么热,心里明白,若无什么花样做出来,绝不能把游海子的闲人牵引过来。老头子便望着坐在坪里傀儡中白脸的一个,亲昵的低声的打着招呼,也似乎正在用这种话安慰到他自己。‎ ‎“王九,不要着急,慢慢的会有人来的。咱们呆一会儿,就来玩个什么给爷们看看,玩得好,还愁爷们不赏三枚五枚?玩得好,大爷们回家去还会同家中学生说:嗨,王九赵四摔跤多扎实,六月天大日头下扭着蹩着搂着,还不出汗!(他又轻轻的说)可不是,你就从不出汗,天那么热,你不出汗也不累,好汉子!”‎ 来了一个人,正在打量投水似的神气,把花条子衬衣下角长长的拖着,作成北京城大学生特有的丑样子,在脸上,也正同样有一派老去民族特有的憔悴颜色。‎ 老头子瞥了这学生一眼,便微笑着,以为帮场的“福星”来了,全身作成年轻人灵便姿势,把膀子向上向下摇着。‎ 大学生正研究似的,站在那里欣赏傀儡的面目,老头子就重复自言自语的说话,亲昵得如同家人父子应对。‎ ‎“王九,我说,你瞧,大爷大姑娘不来,先生可来了。好,咱们动手,先生不会走的。你小心别让赵四小子扔倒。先生帮咱们绷个场面,看你摔赵四这小子,先生准不走。”‎ 于是他把傀儡扶起,整理傀儡身上那件破旧长衫,又从衣下取出两只假腿来,把它缚在自己裤带上,一切弄妥当后,就把傀儡举起,弯着腰,钻进傀儡所穿衣服里面去,用衣服罩好了自己,且把两只手套进假腿里,改正了两只假腿的位置,开始独自来在灰土坪里扮演两人殴打的样子。他用各样方法,移动着傀儡的姿势,跳着,蹿着,有时又用真脚去捞那双用手套着的假脚,装作掼跤盘脚的动作。他自己既不能看清楚头上的傀儡,又不能看清楚场面上的观众,表演得却极有生气。‎ 大学生忧郁的笑了,而且,远远的另一方,有人注意到了这边空地上的情形,被这情形引起了好奇兴味,第二个人跑来了。‎ 再不久,第三个以至于第十三个皆跑来了。‎ 闲人为了看傀儡殴斗,聚集在四周的越来越多。‎ 众人嘻嘻的笑着,从衣角里,老头子依稀看得出场面上一圈观众的腿脚,他便替王九用真脚绊倒了赵四的假脚,傀儡与藏在衣下玩傀儡的,一齐颓然倒在灰土里,场面上起了哄然的笑声,玩意儿也就作了小小结束了。‎ 老头子慢慢的从一堆破旧衣服里爬出来,露出一个白发苍苍满是热汗的头颅,发红的小脸上写着疲倦的微笑,离开了傀儡后,就把傀儡重新扶起,自言自语的说着:“王九,好小子,你真干。你瞧,我说大爷会来,大爷不全来了吗?你玩得好,把赵四这小子扔倒了,大爷会大把子铜子儿撒来,回头咱们就有窝窝头啃了。瞧,你那脸,大姑娘样儿。你累了吗?怕热吗?(他一面说一面用衣角揩抹他自己的额角。)来,再来一趟,好劲头,咱们赶明儿还上南京国术会打擂台,给北方挣个大面子!”‎ 众人又哄然大笑。‎ 他看看围在四方的帮场人已不少,便四面作揖打拱说:“大爷们,大热天委屈了各位。爷们身边带了铜子儿的,帮忙随手撒几个,荷包空了的,帮忙呆一会儿,撑个场面。”‎ 观众中有人丢一枚两枚的,与其他袖手的,皆各站定原来位置不动,一个青年军官,却掷了一把铜子,皱着眉毛走开了。老头子为拾取这一把散乱满地的铜子,照例沿了场子走去,系在腰带上那两只假脚,便很可笑的左右摆动着。‎ 这老头子也同社会上某种人差不多,扮戏给别人看,连唱带做,并不因为他做得特别好,就只因为他在做,故多数人皆用希奇怜悯眼光瞧着。应出钱时,有钱的也照例不吝惜钱,但不管任何地方,只要有了一件新鲜事情,这点粘合性就失去了,大家便会忘了这里一切,各自跑开了。‎ 柳树荫下卖莲子小摊,有人中了暑,倒在摊边晕去了,大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见有人跑向那方面去,也跟着跑去。只一会儿,玩傀儡的场坪观众就走去了大半,少数人也似乎才查觉了头上的烈日,陆续渐渐散去了。‎ 带着等待投水神气的大学生,似乎也记起了自己应做的事情,不能尽在这烈日下捧场作呆二,沿着前海大路挤进游人中不见了。‎ 场中剩了七个人。‎ 老头子看看,微笑着,一句话不说,两只手互相捏了一会,又蹲下去把傀儡举起,罩在自己的头上,两手套进假腿里去,开始剧烈的摇着肩背,玩着业已玩过的那一套。古怪动作招来了四个人,但不久之间却走去了五个人。等到另外一个地方真的殴打发生后,其余的人便全都跑去了。‎ 老头子还依然玩着,依然常常故意把假脚举起,作为其中一个全身均被举起的姿势,又把肩背极力倾斜向左向右,便仿佛傀儡相扑极烈。到后便依然在一种规矩中倒下,毫不苟且的倒下。自然的,王九又把赵四战胜了。‎ 他于是同傀儡一个样子坐在地下,计数身边的铜子,一面向白脸傀儡王九笑着,说着前后相同既在博取观者大笑,又在自作嘲笑的笑话。他把话说得那么亲昵,那么柔和。他不让人知道他死去了的儿子就是王九,儿子的死,乃由于同赵四相拼,也不说明。他决不提这些事。他只让人眼见傀儡王九与傀儡赵四相殴相扑时,虽场面上王九常常不大顺手,上风皆由赵四占去,但每次最后的胜利,总仍然归那王九。‎ 王九死了十年,老头子在北京城圈子里外表演王九打倒赵四也有了十年,那个真的赵四,则五年前在保定府早就害黄疸病死掉了。‎ 廿二年九月三日于北平新窄而霉斋 ‎7.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文中多次描写老头子和傀儡“王九”的亲昵举动,这印证了傀儡“王九”不仅是老头子表演的道具,更是老头子儿子的替身,是孤独人生的寄托。‎ B.老头子在闲人们纷纷离开时依然“在一种规矩中倒下,毫不苟且的倒下”,一方面是希望通过有趣、认真的表演吸引挽留闲人,另一方面也借摔倒来发泄心中的苦痛。‎ C.小说中的闲人们从“嘻嘻的笑着”到“场面上起了哄然的笑声”再到“众人又哄然大笑”,作者通过接二连三的笑声淋漓尽致地描绘出这群看客的百无聊赖与冷漠无情。‎ D.小说结尾交代老头子之子王九被人致死已有十年,但老头子十年来表演的傀儡戏中一直让王九在相拼中胜利,作者在“哀其不幸”的同情中又有对其人其行“怒其不争”的批判。‎ ‎8.小说主人公老头子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9. “生”既是小说题目,又是解读作品主题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谈一谈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4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梅圣俞诗集序①‎ 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 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②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庐陵欧阳修序。‎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注】①梅尧臣:字圣俞,北宋诗人。②王文康公:王曙,宋仁宗时宰相。‎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 B.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 C.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 D.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荫:本意指林木遮住日光所成的阴影,后来引申指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省一级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自宋以后,进士要经过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一关覆核和决定名次。‎ C.六经: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晚年整理的《诗经》、《书经》(即《尚书》)、《礼经》、《易经》、《乐经》、《春秋》。 ‎ D.雅颂:《诗经》内容和乐曲分类的名称。“雅”为朝廷的乐曲﹐分为“大雅”“小雅”,“颂”为宗庙祭祀的乐曲。“雅颂”引申指盛世之乐﹑庙堂之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认为“诗穷而后工”,处于困窘之境的诗人更能体会生活的味道,抒发沉郁的胸臆,从而达到诗歌创作的较高境界。‎ B.梅圣俞孩童时写出的诗句使长辈惊异,待他长大后,学习了六经的仁义学说,写成的诗歌简朴纯正又富有古风,丝毫不取悦他人,所以当时人们对其诗歌的评价降低了。‎ C.王文康曾高度评价梅圣俞的诗歌,感叹已经二百年没有这样的好作品,从侧面印证了梅圣俞诗歌的工巧。但王文康最终也未举荐梅圣俞。‎ D.谢景初曾经编定梅圣俞的诗集。十五年后,梅圣俞病死,欧阳修重修编撰《梅圣俞诗集》,在这篇诗集序言中表达了对梅圣俞不能“用于朝廷”的惋惜与悲叹。‎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3分)‎ ‎(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2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关山月①‎ 陆游 ‎ 和戎②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 遗民③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注】①关山月,乐府旧题,此诗作于陆游罢官闲居成都时。②和戎:原意是与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实指宋朝向金人屈膝求安。③遗民:指金国占领下的中原百姓。‎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描绘了两个典型画面:深宅大院里歌舞升平;马棚里战马肥死,武库中弓弦霉断。‎ B.“戍楼刁斗催落月”写了边关月落的场景,回扣诗歌题目,暗示时间的流逝;“三十从军今白发”写出了戍边战士从军时间之长。‎ C.“中原干戈古亦闻”与开头的“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的现状遥相对照,形成古今对照的情景,借古讽今。‎ D.最后两句想象沦陷区的百姓惨遭金人蹂躏,盼望宋军能够北伐收复失地,诗人不由地伤心落泪,表现了伟大的爱国情怀。‎ ‎15.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8分,每空1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写到,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_______________”;对自身“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用“ , ”两句写出曹操志得意满在船头饮酒吟诗的情景。‎ ‎(3)《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经过对比,发出自嘲和感叹后,面对江月和现实,他借酒酬月,寄托自己情感的句子是:“ , 。”‎ 三、课外名著(10分)‎ ‎17.《边城》让我们了解了许多湘西民俗,说说“爷爷”向翠翠提到的求婚的两种风俗。(4分)‎ ‎18.《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欺骗的奴性心理,请根据小说内容,对其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举例。(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19.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教养是一个人处世时的一种敬重态度。教养的获得是不可 的,它是长期规划和自我修炼的结果。虽然大家都知道教养是一个人处世的通行证,但是,一些人对教养的修炼就是 ,依然不拘小节,我行我素,更有甚者放纵自我,这样的行为 。‎ A.一挥而就 不以为然 人所不耻 B.一蹴而就 不以为意 人所不齿 C.一挥而就 不以为意 人所不齿 D.一蹴而就 一以为然 人所不耻 ‎2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挥斥方遒(遒:强劲有力。) 锲而不舍(锲:定下契约。)‎ B.术业有专攻(攻:学习,研究。) 攒蹙累积(蹙:积攒。)‎ C.凌万顷之茫然(凌:越过。) 辇来于秦(辇:坐辇车。)‎ D.与嬴而不助五国(与:和,同。) 万几宸翰之宝(翰:墨迹,书法。)‎ ‎21.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B.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C.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D.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22.下列文化常识叙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 ‎《河东先生集》。《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二篇,是他被贬谪之后心境的转折点。‎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在党争等政治斗争中,曾被诬入狱,屡遭贬谪。《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均为苏轼谪居黄州期间所作。‎ C.欧·亨利是法国短篇小说巨匠,他的作品有《最后的常春藤叶》、《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变色龙》等。小说结尾常常在读者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特色鲜明。‎ D.肖洛霍夫,苏联作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等。他的散文《一个人的遭遇》将叙述重点聚焦在人的心灵,感动了无数读者。‎ 五、 写作(60分)‎ ‎23.史铁生在《病隙碎笔》里说:“生病是生活体验之一种。”你对此有何体验?请以“病”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1.A(B项,“看似景语,实是情语”表述有误,原文是“看似只有情语,其实亦有景语”;C项,否定程度有误,原文认为这一句“并非只是一味表达孤独”;D项,片面归因,应该既有“小我”亦有“大我”的原因。)‎ ‎2.C(“见”与“不见”、“有限”与“无限”、“个体”与“群体”均非对比关系,应为互补关系。)‎ ‎3.D(“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慨叹,只是表现“我们体验到个体生命的有限性”,无法印证“在对人类命运整体性的深刻理解中得到安慰”。)‎ ‎4.A(有了这些数据还不够,还需要技术来将这些数据转换成可执行的措施。)‎ ‎5.B(“说明‘中国模式’已经领先于世界。”文中无据,无中生有。)‎ ‎6.示例:①让科技助力。呼吁更多高技术企业利用最新科技,包括人工智能等技术,更好地管理现有资源,降低能耗。②让更多的人参与。呼吁更多的公益组织降低公众参与低碳生活门槛,促进环保和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流行。③让智慧交流。呼吁更多的国家借鉴别国的智慧,开拓传统材料的新用途,在环保的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围绕三则材料的不同角度,其他概括言之成理、符合情境亦可,每点2分。)‎ ‎7.A(B中老人摔倒并不是为了吸引挽留闲人,也不是发泄心中的苦痛,是以这种“绝对而虚幻的胜利”表达他对孩子深沉的爱;C中“冷漠无情”看不出来;D中作者没有“怒其不争”的批判。) ‎ ‎8.⑴年迈,地位卑微⑵孤独寂寞,悲哀,无人理解⑶深沉的爱子之心(答案为概括要点,学生作答时应有关于内容具体的分析)‎ ‎9.小说的主题:‎ 生的寂寞:孤独表演傀儡打架的老头子,人们只见到他的可笑可怜,却没有人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没有人知道他喋喋不休与之说话的是他的儿子,没有人知道他的儿子已经死去,更没有人知道打死他儿子的就是那个赵四。他把一切埋在心里,让一切随着自己的年龄慢慢老去,这是一种深入骨子里的寂寞。(2分)‎ 生的顽强:白发的生者只能借傀儡戏中王九的一次次胜利来纪念死去的儿子,那衰老身躯的吃力表演,便是寂寞凄凉之中慈父深沉的爱,这种爱支撑着他顽强地活下去。(2分) ‎ 生的无常:赵四并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人,他也受着命运的拨弄,而且,他也像王九一样已经死去了。作者写的并不是王九和赵四之间的恩怨,而是在命运拨弄之下无处躲藏的生的无常。(2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赋分)‎ ‎10.A ‎11.B(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考试者,称为进士。)‎ ‎12.B(人们对梅圣俞诗歌的评价依然很高,只是不知梅文。)‎ ‎13(1)我听到世上的人说诗人显达的少,困厄的多,难道真是这样吗?(“达”、“穷” “然”各1分)‎ ‎(2)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那么精神和智慧就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 ‎14.D(“垂泪痕”的是“遗民”。)‎ ‎15.对南宋统治集团苟且偷安,不思恢复的批判。(2分)对战士长年戍边老死边关却无结果和遗民深盼恢复却无望的深切同情。(2分)对侵略者占据中原大好河山的痛恨。(2分)‎ ‎16.(1)择师而教之;则耻师焉。‎ ‎(2)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3)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4)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7.一种是“走车路”,(1分)就是婚姻由家长做主,请了媒人到女方家中提亲。(1分)一种是“走马路”,(1分)就是婚姻由小伙子自己做主,为姑娘唱三年六个月的歌。(1分)‎ ‎18.盲目地自夸自尊:“我们先前——比你阔多了!”;(2分)不敢反抗,自轻自贱:“我是虫豸——还不放么?”(2分)对耻辱和失败的健忘和自慰:“儿子打老子了!”(2分)对更弱者的欺凌和报复:“他扭住伊的面颊”(2分)(答对3点就可以了,每点概括和举例各一分。)‎ ‎19.B (一挥而就:笔一挥就完成,形容文思敏捷或笔法娴熟;一蹴而就:踏一步就能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认同;不以为意:不在意,不当回事。人所不齿:人们不作同类看待,表示鄙视;人所不耻:人们不以之为耻。)‎ ‎20.C(A.锲:用刀雕刻;B.蹙:聚集收缩;D.结交,亲附。)‎ ‎21.D(A 状语后置句;B判断句,宾语前置句;C状语后置句; D被动句。)‎ ‎22.B(A.《始得西山宴游记》为“永州八记”的首篇;C.欧·‎ 亨利是美国人,《变色龙》是契诃夫的作品;D.《一个人的遭遇》是小说。)‎ 参考译文:‎ 我听到世上的人常说:诗人显达的少,困厄的多。难道果真是这样的吗?大概是因为世间所流传下来的诗,大多是出于古代困厄之士的作品。大凡胸藏才智、抱负,却又不能在当世施展的士人,大都喜爱放任恣纵于山头水边。看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等外部事物,常常探索研究它们的奇特怪异之处;而他们内心郁结着的忧愁感慨愤激等情绪,感发寄托在怨恨讽刺的作品之中,倾诉着逐臣寡妇的哀叹,写出了人们所难于言传的感受。大概诗人越是困厄,写出来的诗就越高妙。如此说来,那么就不是写诗能使人困厄,而应该是诗人遭遇困厄以后才能写出好诗来。‎ 我的朋友梅圣俞,年轻时由于荫袭补为下级官吏,屡次被推荐去考进士,总是遭到主考部门的压制,在地方上困厄了十多年。年已五十了,还要靠别人下聘书,去当人家的帮手。郁积着自己的才能智慧,不能在事业上充分地表现出来。他家乡在宛陵,幼年时就学习诗歌,从他还是个孩童时起,写出诗句来就已使得父老长辈惊异了。等到长大,学习了六经仁义的学问,他写出的文章简古纯正,不希求苟且取悦于世人,因此世人只知道他会写诗罢了。然而当时人不论贤愚,谈论诗歌必然会向圣俞请教。圣俞也把自己不得志的地方,喜欢通过诗歌来发泄,因此他平时所写的东西,其中诗歌就特别多。社会上已经知道他了,却没有人向朝廷推荐他。从前王文康公曾看到他的诗作,慨叹地说:“二百年没有这样的作品了!”虽然对他了解很深,可还是没有加以推荐。假使他有幸得到朝廷的任用,写出如《诗经》中雅、颂那样的作品,来歌颂大宋的功业恩德,献给宗庙,使他类似于商颂、周颂、鲁颂等作者,难道不是很壮伟的吗?可惜他到老也不得志,只能写困厄者的诗歌,白白地在虫鱼之类上抒发穷苦愁闷的感叹。社会上只喜爱他诗歌的工巧,却不知道他困厄已久将要老死了,这难道不值得叹息吗?‎ 圣俞的诗很多,自己却不收拾整理。他的内侄谢景初担心它太多容易散失,选取他从洛阳到吴兴这段时间的作品,编为十卷。我曾经酷爱圣俞的诗作,担心不能全部得到它,十分高兴谢氏能为它分类编排,就为之作序并保存起来。从那以后过了十五年,圣俞因病在京师去世,我已痛哭着为他写好了墓志铭,便向他家索求,得到他的遗稿一千多篇,连同先前所保存的,选取其中特别好的共六百七十七篇,分为十五卷。啊,我对圣俞的诗歌已经评论得很多了,所以不再重复。‎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