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时作业17 第17课 自主赏析 苏幕遮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时作业17 第17课 自主赏析 苏幕遮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17 自主赏析 苏幕遮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 A.梦入芙蓉浦 浦:水边。‎ B.叶上初阳干宿雨 宿雨:昨夜下的雨。‎ C.侵晓窥檐语 侵:侵犯。‎ D.燎沉香,消溽暑 溽暑:潮湿的暑气。‎ 解析:C项,侵:渐近。‎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燎沉香,消溽暑     溽:湿润、潮湿。‎ 三峡星河影动摇 动摇:摇曳不定。‎ B.吴丝蜀桐张高秋 张:演奏。‎ 人事音书漫寂寥 人事:交游。‎ C.春花秋月何时了 了:了结,终止。‎ 春意阑珊 阑珊:浓郁的样子。‎ D.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堪:经得起,忍受。‎ 侵晓窥檐语 侵晓:快天亮之时。‎ 解析:C项,阑珊:将尽,衰落。‎ ‎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B )‎ A.春花秋月何时了 故乡遥,何日去 B.雕栏玉砌应犹在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五月渔郎相忆否 及时相遣归 D.一一风荷举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解析:B项,应:副词,应该/动词,响应。A项,何:疑问代词,什么。C项,相:副词,偏指一方。D项,举:动词,擎起、举起。‎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4.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燎沉香”就是烧沉香,“消溽暑”是指潮湿闷热的暑气得到消解。‎ B.“鸟雀”二句是说作者在天刚亮的时候窥见小鸟在檐头呼唤晴天。‎ C.“叶上初阳干宿雨”是说荷叶上昨夜留下的雨水在旭日下蒸发了。‎ D.“久作长安旅”是指词人长久羁旅汴京,词中用“长安”借代汴京。‎ 解析:B项,“侵晓窥檐语”是描写小鸟破晓时分在檐头窥视、啼啭,而不是写作者窥见小鸟在檐头呼唤。这两句描写用了拟人手法,富有情趣。‎ ‎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这首词上片描绘雨后风荷的神态,下片写小楫轻舟梦归,清新淡雅,别具一格。‎ B.这首词即景抒情,而“荷”是全词关键,“荷”贯穿上下片,情由“荷”生,“荷”是情所依。‎ C.这首词上片语言形象,层次分明。例如:消溽暑——呼晴——干宿雨——风荷举。‎ D.这首词想象神奇,手法巧妙,最后借发问把渔郎引入梦境,抒发思乡之情。‎ 解析:D项错误有二:其一,“借发问把渔郎引入梦境”一语不符合词意,应是借向渔郎发问引出梦境。其二,评价为“手法巧妙”‎ 无误,说“想象神奇”则言过其实。以写梦境来抒发思乡之情,以及用“渔郎相忆否”发问,固然显示了词人丰富的想象力,却也未达神奇程度。‎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①觅酒 吴文英②‎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 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一年佳节过西厢。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 注:①吴见山:吴文英词友,常有唱酬相和。②吴文英:宋代词人,号梦窗,一生未第,游幕终生。‎ ‎6.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浪淘沙”是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又称《卖花声》。南唐李煜变为长短句,一般多用于中调、长调。后来由柳永、周邦彦等人演变为“浪淘沙慢”。‎ B.西厢,就是指西厢房。传统四合院中一般北面是正房,东西两面都是厢房,南面是倒座。东西南北都是房子,中间是天井。‎ C.本词表现出词人多种感情,既有对时光飞逝,自己已入暮年的感慨,又不乏羁旅在外的哀愁,还借助重阳这一主题寄托了思亲怀乡的苦闷。‎ D.“秋色”“雁声”和“斜阳”是词人对景思亲及其人生感慨,如周邦彦有“雁背夕阳红欲暮”之叹,李商隐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哀伤。‎ 解析:A项,通常以58字以内的短词为小令,如《十六字令》《如梦令》等。本词54个字,属于小令,可见《浪淘沙》多是小令。‎ ‎7.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任选其中两种简要分析。‎ 答:①比喻。如“山远翠眉长”‎ ‎,远望寒山空蒙蒙的带着青翠欲滴的山气,将青翠的山气比作“翠眉”,展现了重阳登高的美景。②拟人。“菊花清瘦杜秋娘”一句,写菊花清瘦,赋予菊花人的特征,“杜秋娘”,泛指美丽动人的歌妓。此言秋菊傲霜迎风,枝干细长,好像一位婀娜多姿的歌妓一样楚楚动人,将词人内在的羁旅之愁形象化、外在化。③以乐景衬哀情(借景抒情)。面对“山远翠眉长”的重阳美景,词人没有觉得愉悦,反倒感到“高处凄凉”,使他不忍细睹,美景更衬词人的愁闷之苦。④触景生情(以景结情)。“秋色”“雁声”与“斜阳”,都是词人对景思亲,感慨自身已入暮年却仍羁旅在外的哀愁的根源,所谓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能力。答技巧时,要准确使用术语点明技巧,然后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分三步,指出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手法是如何运用的,指出表达效果。‎ 三、语言表达 ‎8.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三国志演义》的诞生,宣告了通俗小说占据中国古代文学舞台中心位置时代的来临。一般认为,①《三国志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然而,这一结论并没有扎实的文献基础作为支撑。直到今天,人们既没有发现《三国志演义》在元末明初流传的任何版本(稿本、抄本或刊本),没有发现元末明初有任何人记载或谈论过《三国志演义》,也不见有《三国志演义》影响当时文学发展的任何信息。浙江宁波天一阁所藏《录鬼簿续编》中记载的那个戏曲家罗贯中是否就是《三国志演义》的作者,同样找不到有说服力的确切证据,中国人姓氏有限,②同姓名者实在太多,而明代中后期传说的《三国志演义》作者罗贯中有宋人、元人、明人数说,因此,③关键不是要寻找到罗贯中,而是要寻找到编撰《三国志演义》的作者。‎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