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考点掘金系列金脉15散文阅读之艺术形象(含解析) (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考点掘金系列金脉15散文阅读之艺术形象(含解析) (1)

散文阅读之艺术形象 【考点掘金】 考点展示: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考点掘金: 金脉 12:散文阅读之语言风格 金脉 13:散文阅读之内容构思 金脉 14:散文阅读之表现手法 金脉 15:散文阅读之艺术形象 金脉 16:散文阅读之感情主旨 【金脉分布】 考向 省市 17 课标 2 17 京 17 津 16 京 16 沪 16 津 考向 12:语言风格 √ √ √ √ 考向 13:内容构思 √ √ √ √ √ √ 考向 14:表现手法 √ √ √ √ √ √ 考向 15:艺术形象 √ √ √ √ 考向 16:感情主旨 √ √ √ √ √ 【考情预测】 从近两年高考的题目看,散文阅读作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小说的考查重视程度是不相上下的,各省市 考核的方式不尽相同,有的没有选择题,有的有,选择题以 5 选 2 的方式出现,考查的重点是内容构思、 艺术手法和感情主旨,语言和形象也有广泛涉及。 由此可以预知,18 年的高考,散文是仍是各省市考核的重点,特别是字 17 年开始,文学类和实用类变 为必考,文学类只有小说和散文可选,所以必考其一,故理应尤为重视。 散文中的形象在 17 年考查散文的试题中均有所涉及,可见其重要程度。在复习中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高考金脉】 真题:【2017 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9 题。 挺拔之姿 朱以撒 晋人普遍有好竹之癖,打开魏晋艺术史册,一群生机勃勃我行我素的人就涌了出来,在山阴道上的竹 林深处,放浪形骸,快然自足,得大自在。 这当然是我三十几岁以后才意识到的。我和魏晋间人相近之处,就是有过比较长的山野生活,与竹相 近。常常会站在山顶,看山峦连绵起伏,竹海无际。那时我想着自己的出路,如果能像一竿竹子这般凌空 而起那就好了。竹海里纤尘不染,枝叶让天水洗净,摇曳中偶尔闪过阳光的亮泽,它们的顶端是最先接触 到每一天太阳的光芒的,不禁使我艳羡。山野稼穑,先是基于温饱的认识——每一竿竹都可以构成生存的 支架,把一个个家庭托住,不至于坠入饥寒之中。而每一枚笋,春日之笋也罢,冬日之笋也罢,对于一位 腹内空洞的人而言,简单地烹调之后,无异于美味了。那些没有成为餐桌美味者,不舍昼夜继续伸长,令 人仰望。那些被山农认为是成熟了的竹子,在叮叮咚咚的刀斧声中倒下,削去枝叶,顺着规划好的坡道滑 下,被长长的平板车载着,进入再加工的程序。和竹子一样,人也是善于生存的植物,贫瘠清苦中也会挣 扎着生长。我注意到一些竹子的确没有长好,是吃力地拱出石块的,此后也就一直不能顺畅,总是被压制 着扭曲着,不禁让人生出怜悯。只是我一直认为它会更具备倔强的美感,它的根后来制成了一个老者形象 的工艺品,比其他的更有铁枝虬干的峥嵘了。 待到我在鹤峰原度假,已经到了闲适的年龄了。风随夕阳西下而愈加强劲,一些植物已在形态上仓皇 失措,叶片翻飞如鸟兽惊散。竹林在随风俯仰中显示了一种从容,在徐徐的摇曳里,山野之风的张狂之力 往往被斯文地化解开来。在魏晋的文字中有不少“徐徐”的记录,“徐徐”看起来只是肢体上的动作,实则 是内心的从容优雅。内心慢了,整个人的举止也就慢了,斯文了,有风度了。竹被称为四君子之一,它在 四君子中是最为清俊的,风来了,风过了,余韵袅袅。 竹子从笋尖出土就开始了笔直向上的里程,追慕光明,从而略去了许多天下扰攘。竹子作为人格气节 的象征是有道理的。屈原的《离骚》充满了香草的芳香,可惜,他写的都是湘沅泽畔之物。他一定离竹林 很远吧,要不,他一定会以孤竹自况,向楚怀王表示自己砥节立行的井渫之洁和安穷乐志卓然自异于俗常 的格调——以竹子作为喻体,会胜过那些优柔的香草,也会使屈原风骨遒劲,不至于最终绝望而自沉汨罗。 当然,竹子在我眼中也有一些孤高兀傲的意象。争相轩邈,思逐风云,都像梁山好汉单干时那般独标奇崛。 相比于王维在夜间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长啸,弄得一片喧哗,我则以为竹下独坐静听风来会更与竹默契。 李白就是这般静静地坐在敬亭山上的。竹是清肃之物,郑板桥曾在《兰竹石图》上题写了“各适其天,各 全其性”,认为它是循自然之道的。如果它是一个人,一定是心怀素淡,性喜萧散,有一些不可犯之色。每 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所谓风骨,就是内在的支撑。 一个人爱竹,在他笔下会有哪一些流露呢,真要用两个字说道,那就是“清”和“简”了。庾子山《小 园赋》中有不少数字,不过最让人欣赏的是“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读到此处,清出来了,简也 出来了。在魏晋这样一个尚竹时代,竹是环境的背景,也是心境的背景,如果观察他们的雅集轨迹,竹林 七贤、金谷宴集、兰亭修禊,都是在茂林修竹间,在这里挥麈清谈、稽古观心,是很有一些清简之趣的, 像王羲之的《大道帖》、王献之的《鸭头丸帖》、王珣的《伯远帖》,都那么小,一张便笺般大小,清简出风 尘,三笔两笔,精气神都聚于此了。在笔墨清简的背后是唯美的人格——一个人可以奇点、怪点,也可以 不循常轨剑走偏锋,却不可落入尘俗的泥淖里。想想当年的阮籍,以青眼、白眼待人,相比于今人内怀奔 竞之心,好冠盖征逐之交,那时节的人在处理人的关系上显然清简得多。 我是在农耕兄弟的老房舍里大量的竹器中看到竹子之力的,力透到寻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紧紧地箍 住了一家人的生活、一个村子的生活,不使失散。渐渐地,在竹林环绕中的人们也有了坚韧和忍耐。实在 的劳作泥泥水水寒暑无间,使人长于自守,默然无语。而另一面又使我察觉到民风的强悍,只是平素在体 内蓄积着,不使外泄。所不同的是农耕者远没有竹子的挺拔俊秀,少年时过早地负重,后来再也长不高了。 尽管我离开那里很久了,我还是固执地认为他们就是一片会行走的竹子。 回到城里看到的更多是与园林建筑相匹配的纤纤细竹,优雅而有骨感。进入古色古香的庭院,玩味钟 鼎彝器、瓦甓青花,又翻动图籍残纸。忽然有一缕淡淡的流逝感浮了上来——日子是越发小巧婉约起来了。 算算此时,是农历的六月七月之交,时晴时雨,山野在潮湿中,无数的竹鞭在奋力吮吸,竹节争先向上, 风雅鼓荡,场面奇崛,整座山岭充盈着大气与生机,让热烈的阳光照彻。 (选自《散文选刊》,有删节) 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 分) A.文章第三段运用了比喻、比拟、排比等修辞,文意生动,兼之长句短句错杂,富于变化,体现了散 文之美。 B.文章第四段认为屈原不能“砥节立行”、王维不能领悟竹的节操,而推许李白和郑板桥能循自然之 道的风骨。 C.“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有一个位置来安放一竿竹子,或者一片竹林”这句话是说,每一个懂竹的人 都会获得内在支撑,成为有风骨的人。 D.随着年龄的增长、境遇的改变,同样的竹子,“我”却“读”出了不同的内涵。 E.文章采用倒叙、插叙的手法,综合运用了记叙、说理、抒情等表达方式,谈古论今,托物言志,旨 在表达对农耕兄弟的赞美,对乡村文化的眷恋。 17.题目为“挺拔之姿”,但画线部分却写扭曲的竹子,是否合乎题旨?为什么?(3 分) 18.赏析文章末段的文字。(5 分) 19.(9 分) (1)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3 分) (2)你最欣赏其中哪种精神气质?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你的体会。(80 字左右)(6 分) 【答案】 16.(4 分)BE 17.(3 分)合乎题旨。竹子虽外形扭曲,但仍具挺拔之质,象征着艰苦环境下顽强奋进的人生,深化了主 旨。 18.(5 分)①想象山野里竹子生机勃发,与城市里竹子的优雅纤细形成对比。②赞美了竹子争先向上的顽 强生命力,给读者更深广的思考空间。③照应前文,以景收束全篇,增强了抒情性。(从语言角度赏析 也可得分) 19.(9 分)(1)坚韧忍耐、从容优雅、孤高兀傲、风骨高洁、清简、争先向上等。(2)考生可以任取一点 自由发挥。 【解析】 16.试题分析:B 项,文章第四段认为屈原不能“砥节立行”这一说法错误,原文是说屈原的《离骚》充满 了香草的芳香,他写的都是湘沅泽畔之物。推测他一定是离竹林很远,没能以孤竹自况,向楚怀王表 示自己砥节立行。E 项,文章没有采用倒叙、插叙的手法,“对乡村文化的眷恋”文中没有体现。 【名师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 5 选 2 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 造等内容的考查,考查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 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先读懂文章,设误点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形态表述不当,赏析 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首先要结合文本主旨理解题目“挺拔之姿”的含义,然后到文中去查看有关“扭曲 的竹子”部分的文字描写,明确这“扭曲的竹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思考作者刻画这一形象的用 意及作用,与文本题旨有无联系,那么有关它的描写是否合乎题旨就很明了了。 18.试题分析:末段的文字写的是作者回到城里的所见所想,看到的多是与园林建筑相匹配的优雅而有骨 感的纤纤细竹和古色古香的庭院,感慨日子过得小巧婉约。又想象山野中无数的竹鞭在奋力向上生长, 整座山岭充盈着大气与生机的情形。这些都体现了作者对竹子的一种特殊的情感,另外末段写竹抒情 也照应前文,以景收束全篇。 【名师点睛】赏析文章的句子或段落,首先要找出句子或段落在文本中的位置。这一题目标很明确,即赏 析文章末段的文字,答题时不仅要赏析段落的内容,还有分析它作为文本结尾段的作用,所以要结合 文本主旨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解答。 19.试题分析:竹子的精神气质在文本中有很多,主要体现在作者对竹子的描写中及作者自己对竹子所作 的评价里,如坚韧忍耐、从容优雅、孤高兀傲、风骨高洁、清简、争先向上等,要一一从文本中筛选 并概括,还要尽量答全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竹子的精神品质,除了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外, 还考查考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答题内容一定要积极乐观向上。 【名师点睛】这一题第一问比较简单,问“文章写出了竹子的哪些精神气质”,这是对竹子形象的分析概括。 第二问要求考生“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你的体会”,考生只需选择竹子的某一种精神气质进行解读即可,但解 答时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并且有一定的字数要求,只有做到这些才能获得高分。 【掘金技巧】 一、人物形象 散文很少象小说那样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但在一睦与人或叙事散文中,一般还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 中心。要特别注意从人物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多个角度把握他们的精神风貌和性格特征, 从而去赏析人物的形象美和精神美。要求根据题目引导语的要求或暗示,到原文中去理清思路和作者的意 图,体会散文的思想境界和情感,再经过分析达到理性的判断。 散文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的人物形象那样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形态、一个笑容、 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洁的 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鉴赏人物形象就可以通过一些片断、局部来 “窥斑见豹”。 二、事物形象 在散文中尤其是写景状物散文中,作者表达情感、哲思总是借助一定的事物、景物形象。高考考散文 鉴赏一般会把它们作为考查重点,考查角度有两个:一是物象的特点及象征意义或物象包含的情感,二是 物象在文中尤其在艺术构思中的作用对于这类试题,一定要把握住下面两点。 1.分析外形特征,展示内在品质。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有所感触必须要借助于描写所托之物的外 形特征来抒发,为类事物往往外形特征比较鲜明,只要找准对其外在形象的描写,就可分析出它的内在品 质。事实上,事物的外形特征便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通过开形分析分析出内在我们理解文章主旨的 关键。 2.仔细品读文本,提炼所言之志。一般说来,作者所描绘的事物不一定最终所赞美的对象,真正赞美 的对象常常隐含其中,这就们认真品读文章,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作者的情感脉搏,找出所依托之 物与所赞美的对象之间的相似点。 【名师挖宝】 1.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1)掌握人物形象分类,准确把握作者情感 散文写人,重在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如写历史之人,写功成名就之人,写作者敬仰之人,作者的思想 感情除了敬仰之外,更重要的是对这一人物所具有的精神品质的推崇。所以,掌握人物形象的分类,在分 析作者思想感情上就可以事半功倍。 ①从时间上分,有历史之人、追忆之人、现实之人等。 ②从身份上分,有功成名就之人、对作者产生重要影响之人、生活中平凡之人等。 ③从作者态度上分,有作者敬仰之人、批判之人、同情之人、褒贬不一之人等。 ④从写作目的上分,有追念亡人、激励后人、引人深思、博人同情等。 (2)掌握分析人物的手法,理解、概括人物性格、品质、精神等特点 散文分析人物的方法同小说一样,即要抓住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等)和侧面描 写(正衬、反衬等)。所不同的两点是:①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不像小说中的那样丰满、完整,而是集中 突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因此,在分析概括时,要根据散文中重点描写人物的段落,用几个词语集中 概括。②与小说不同的是,散文中作者经常会有议论、抒情,而这些议论、抒情句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对人 物的分析、概括。 2.散文中的物象分析方法 (1)抓住散文类别特点,了解物象出现场合 ①写景散文 写景散文以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为描写对象,分析物象就是分析这些景观。景观是写景散文的主 角和灵魂,它在使文章血肉丰满的同时,也承载着作者的情感。所以,分析写景散文中的物象,要始终将 其与作者的情感结合起来。 ②状物散文 状物散文一般以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文章围绕着某一具体事物展示。这一事物就是我们要研究的物 象。状物散文的层次非常清楚,往往会从物象的外观、特性、用途等说起,然后发散到其所代表的精神、 品质、价值观等。作者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事物的本身意义仅仅是一个引子,其抽象意义才是文章的 重点。因此分析这类物象时一定要注意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③偶感散文 情缘物起,有一些偶感散文,虽然文章主要是在抒发某种情感或思考,但引发这种情感或思考的,却 是具体事物。有时,我们也需要分析这类散文中的物象,那么此刻的物象则是下文的情感或思考的触发点。 从内容上说,物象可能是文章情感或思考的一个例证;从结构上说,物象往往起到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 垫的作用。 (2)抓住外形特征,分析内在品质 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有所感触必须要借助于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形特征来抒发,这类事物往往外形 特征比较鲜明,只要找准对其外在形象的描写,就可分析出它的内在品质。事实上,事物的外形特征便是 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以“红砖”为例,我们可以归纳出其内在品质:纯朴、谦逊、无私,普通、刚毅、 无求,献身、奉献、无悔等。通过外形分析出内在品质是我们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 (3)仔细品读文本,提炼所言之志 一般说来,作者所描绘的事物不一定是最终所赞美的对象,真正赞美的对象常常隐含其中,这就需要 我们认真品读文章,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作者的情感脉搏,找出所托之物与所赞美的对象之间的相 似点。如 2009 年高考全国卷Ⅰ《彩色的荒漠》,文中描写了恶劣环境中的胡杨树,最后写到了在荒漠中劳 动的石油工人,那么作者的赞美对象就很清楚了。 【小试身手】 【2016 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9 题。 在母语的屋檐下 彭程 少年时代的伙伴自大洋彼岸归来探亲,多年未见,把盏竟夜长谈。我们聊到故乡种种情形,特别谈到 了家乡方言,兴之所至,后来两人干脆用家乡话谈起来。 本来以为这么多年不使用,很多方言都已忘记,不料却在此时鲜明地复活了。恍惚中,甚至忆起了听 到这些话时的具体情境,眼前浮现出了说话人的模样。友人感慨:真过瘾。 在一种语言中浸润得深入长久,才有资格进入它的内部,感知它的种种微妙和玄奥,那些羽毛上的光 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几乎只有母语,我们从牙牙学语时就亲吻的语言,才应允我们 做到这一点。 关于母语,英文里的一个说法,最有情感温度,也最能准确地贴近本质:mother tongue。直译就是“妈 妈的舌头”。从妈妈舌头上发出的声音,是生命降临时听到的最初的声音,浸润着爱的声音。多么深邃动 人的诗意!在母语的呼唤、吟唱和诵读中,我们张开眼睛,看到万物,理解生活,认识生命。 诗作为浓缩提炼过的语言,是语言的极致。它可以作为标尺,衡量一个人对一种语言熟悉和理解的程 度。“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坍了”,说的是世事沧桑,人生无常。“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说的是心绪流转,昨日迢遥。没有历史文化为之打底,没有人 生经历作为铺垫,就难以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其间的沉痛和哀伤,无奈和迷茫。它们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每一种语言都连接着一种文化,通向一种共同的记忆。文化有着自己的基因,被封存在作为载体和符 号的特有的语言中,仿佛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阿里巴巴的山洞里,藏着稀世的珍宝。 “芝麻开门吧!”咒语念起,山洞石门訇然敞开,堆积的珠宝浮光跃彩。 但洞察和把握一种语言的奥秘,不需要咒语,时间是最重要的条件。在一种语言中沉浸得足够久了, 自然就会了解其精妙。有如窖藏老酒,被时光层层堆叠,然后醇香。瓜熟蒂落,风生水起,到了一定的时 候,语言中的神秘和魅惑,次第显影。音调的升降平仄中,笔画的横竖撇捺里,有花朵摇曳的姿态,水波 被风吹拂出的纹路,阳光下明媚的笑容,暗夜里隐忍的啜泣。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只有母语,才有这样的魅力和魄力,承担和覆盖。日升月落,春秋代序;昼夜不 舍的流水,亘古沉默的荒野;鹰隼呼啸着射向天空,羊群蠕动成地上的云团;一颗从眼角滑落的泪珠有怎 样的哀怨,一声自喉咙迸发的呐喊有怎样的愤懑。一切,都被母语捕捉和绾结,表达和诉说。 我骄傲于自己母语的强大生命力,五千年的漫长历史,灾祸连绵,兵燹不绝,而一个个方块汉字,就 是一块块砖石,当它们排列衔接时,便仿佛垒砌了一个广阔而坚固的壁垒,牢牢守卫了一种古老的文化, 庇护了一代代呼吸沐浴着它的气息的亿兆的灵魂。 童年在农村度过。记事不久的年龄,有一年夏天,大人在睡午觉,我独自走出屋门到外面玩,追着一 只蹦蹦跳跳的兔子,不小心走远了,一直走进村外一片茂密的树林中,迷路了,害怕得大哭。但四周没人 听到,只好在林子里乱走。过了好久,终于从树干的缝隙间,望见了村头一户人家的屋檐。 一颗悬空的心倏地落地了。 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人,母语熟悉的音调,带给他的正应该是这样的一种返归家园之感。一个汉语的 子民,寄居他乡,母语便是故乡的方言土语;置身异国,母语便是方块的中文汉字。“官秩加身应谬得, 乡音到耳是真归”,故乡的语言,母语的最为具体直观的形式,甚至关联到了存在的确凿感。 因为时时相与,反而熟视无睹。就像对于一尾悠然游弋的鱼儿,水的环抱和裹挟是自然而然的,不需 要去意识和诘问的。但一旦因某种缘故离开了那个环境,就会感受到置身盛夏沙漠中般的窒息。被拘禁于 全然陌生的语言中,一个人也仿佛涸辙之鲋,最渴望母语的濡沫。那亲切的音节声调,是一股直透心底的 清凉水流。 每一种语言的子民们,在自己母语的河流中,泅渡,游憩,俯仰,沉醉,吟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 并经由翻译传播,成为说着不同语言的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以诗歌为证,《鲁拜集》中波斯大诗人伽亚 谟及时行乐的咏叹,和《古诗十九首》里汉代中国人生命短暂的感喟,贯穿了相通的哲学追问;中世纪的 意大利,彼特拉克对心上人劳拉的十四行诗倾诉,和晚唐洛阳城里,李商隐写给不知名恋人的无题七律, 或者隽永清新,或者宛转迷离,各有一种入骨的缠绵,让不同的语言彼此尊重,在交流中使各自的美质得 到彰显和分享。 热爱来自母亲的舌尖上的声音,应该被视为是一个人的职责,他的伦理的基点。他可以走向天高地阔, 但母语是他的出发地,是他不断向前伸延的生命坐标轴线上,那一处不变的原点。 (原载《光明日报》,有删节) 16.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 分) 17.赏析文中画线的文字。(5 分) 18.作者深情地诠释了母语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8 分)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文中引用英语 mother tonguE.是为了引出“妈妈的舌头”这一形象说法,强调母语的温馨可亲。 B.作者用“羽毛上的光色一样的波动”“青瓷上的釉彩一般的韵味”来形容母语的微妙和玄奥,是说 母语宜于意会,难以言传。 C.文中引用阿里巴巴的故事,旨在说明封存在语言中的文化基因如珠宝般珍贵。 D.文中列举“昼夜不舍的流水”“亘古沉默的荒野”“一颗从眼角滑落的泪珠”等意象,意在说明, 只有用母语才能准确言说它们的内在情韵。 E.文章融记叙、议论、抒情为一体,引经据典,华美而不失厚重,有较深的文化意蕴。 【答案】 16.(4 分)①内容上,用孩子迷路比喻游子离开母语,强调母语给人带来的庇护感和安全感。 ②结构上,呼应题目“屋檐”,引出下面的议论。 17.(5 分) 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 揭示出人和母语之间生死难离的关系 使事理具象化,生动形象 18.(8 分) ①母语可以拉近彼此关系。 ②母语最早打通人与世界的联系。 ③母语可以自由地抒情状物。 ④母语包蕴文化基因,守卫民族文化。 ⑤母语给人以家的归宿感。 ⑥各民族用自己的母语创造了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19.(4 分)BC 【解析】 【名师点睛】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段落的概括、分析、鉴赏能力,提问形式主要有:1.文章开头/中间/结 尾写某某情节,有什么作用? 2.某情节对全文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这类题可以从 两个大的角度考虑:一是内容上,二是结构上。内容上是指写了……,表现了……;结构上是指段落 本身的作用,以及与其他段落之间的关系。另外,要注意根据提问形式来确定答题角度,如果是单一 角度,即给定了答题角度,就按照给定角度来答;如果是综合角度,即没有给出明确的角度,就需要 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作答。比如本题,题干只是说“作者回忆童年迷路的经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里应包括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的作用,同时题干中也把该段所写的内容“回忆童年迷路”告诉考生 了,考生就可以思考这一内容与上下文的关系。 17.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文字”,这是考查考生鉴赏句子的能力。首先要明确赏析的角 度,比如修辞角度、感官角度、遣词造句角度等等。一般先从修辞角度思考,“就像对于一尾悠然游 弋的鱼儿,水的环抱和裹挟是自然而然的,不需要去意识和诘问的。但一旦因某种缘故离开了那个环 境,就会感受到置身盛夏沙漠中般的窒息。被拘禁于全然陌生的语言中,一个人也仿佛涸辙之鲋,最 渴望母语的濡沫。那亲切的音节声调,是一股直透心底的清凉水流”,“就像”一词提示考生画线句 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然后赏析比喻的效果即可。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句子特色的能力。答题时要按照如下思路进行:先指明手法技巧,然后分 析在句中该技巧是如何使用的,最后分析该技巧的使用效果。比如本题,文中所给的句子中有一个明 显提示手法的词语“就像……”,这说明从修辞角度来看,是使用了比喻的修辞;然后联系比喻修辞 的效果进行分析即可。 18.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作者深情地诠释了母语的多重意义,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既为“多重”, 可见答案不止一点,思考的时候应从多角度进行。考生可以到文中找到写母语的内容,然后结合语境 理解其意蕴。与多年未见的少年伙伴相见,母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因为母语,我们认知了这个世界; 借助母语,我们可以自由地表达情感,描述景物;每一种语言都连接着一种文化,通向一种共同的记 忆。文化有着自己的基因;因为母语,我们有一种家的归属感。 【名师点睛】首先要认真审题,审题要审准探究点,即探究什么,是探究标题、句子含意还是文本的艺术 特性。比如本题是要探究“母语的多重意义”,明确了这一点,就知道了探究的方向,也知道了应从 哪些层面或角度去探究。探究的方法如下:(1)因形悟神法。散文特点是形散神聚,用此法去探究就 是看全文写了哪些材料,从中可以看出哪些思想情感。(2)见微知著法。要善于从文本中的材料尤其 是细微的材料中挖掘(探究)出丰富而深刻的意蕴。(3)对立统一法。要善于从对立统一的角度去探 究文本深意。(4)“内引外联”法。此法类似于读书中的“出入法”,既要深入文本,读出自己的体 会,又要联系生活、社会及自己的知识积累有所拓展,有所联系,有所发现。此法多用在“谈谈你的 看法或理解”或“联系生活(社会)谈谈你的看法”这类探究题中。答题要注意:a.观点要明确;b.理 由要充分(充分展现探究过程);c.分析要紧扣文本;d.表达要清晰,有层次。 【名师点睛】对于既考查内容,又考查方法和主旨的题目,考生需要做出的储备更多一些。首先要了解文 章常用的技巧有哪些;然后再与文本进行对照。解答此类题的方法:①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②抓 标题,概括主要内容;③理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三步: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然后进行 比较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B 项“是说母语宜于意会,难以言 传”有误;文中使用这两个比喻句,是为了说明母语的动人魅力;C 项,“旨在说明封存在语言中的文 化基因如珠宝般珍贵”,这是考查作者安排素材的意图。 【掘金实战】 一、(2015 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6--19 题。 云和梯田 张抗抗 传说中“中国最美的云和梯田”,隐匿于浙西南括苍山脉雾气迷蒙的群峰深处,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 倏然甩出一角空地。人在山腰,朝山下的开阔谷地望去,错落有致的梯级田畔,覆盖了周围山坡,似一个 硕大的环状天池,嵌于青葱滴翠的崇山峻岭之间。 阳光迎面扑来,俯视崇头镇外的山中梯田,好似面对着一座宽大露天体育馆。若是早几个时辰,此处 可见著名的“云和梯田日出”奇景。无论冬夏——太阳每天都攀着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或是金灿灿的 梯子,从山间的水田里升起来。 此时,眼前那些高低起落、依次递接的田畔,或大或小或长或短,依山就势形状各异,顺着山坡一块 块不规则地蜿蜒开去。一层层沉降,通往山洼里黑瓦白墙的小村落;一层层升高,则通往山顶的云端去了。 远眺层层梯田,犹如面对着一座盘旋陡立的天梯。 正是清明时节,梯田已开始灌水,咕嘟咕嘟的流水声箜箜作响,犹如节律均匀的弹拨乐。山水自上而 下流入,即使是再小的田池,边缘都留有缺口,一畦注满,便自动流向下一层的田畔,有如大江大河里一 级级的“梯级电站”。田畔蓄满水后,一畦畦平展展、亮汪汪得晃眼,似有神灵夜半在山上置放了无数面 镜子。天亮之后,整座山谷成了一个镜子创意博览会——弧形椭圆形拱形牛角形簸箕形……一面一面无数 面镜子,顺着山坡,妥妥帖帖地铺展开去。田埂上刚发芽的青草,一圈圈一道道,为镜子镶上了翠绿的镜 框。镜面朝天,映出蓝天里朵朵浮荡的白云…… 尚未到开犁节,几头水牛悠然在田间啃着嫩草,田畔里盛满明晃晃的清水。这个时节,梯田是透明而 宁静的,给人遐想的空间。水孕万物,水汽氤氲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的梯田四季,如同幻象一般浮现: 梯田在湿润的微风中苏醒,一簇簇一行行低矮茁壮的水稻秧,齐刷刷地摇曳,绿茸茸油汪汪,在秧苗 底部的空隙里,闪过荧荧的波光,银水绿影——那是水灵灵的春梯田。 春梯田,是一轴淡淡的水墨画。 梯田的夏季从绿色中来。由嫩绿而碧绿再墨绿……浓浓的绿、重重的绿,绿得绵密绿得厚重,犹如一 针针一线线的刺绣,扎透了梯田的每一层泥土,直到把整座山谷织成绿色的绒毯。 夏梯田,是一帧精美绝伦的绣品。 秋季稻熟时,饱满的稻穗洒下遍地碎金,一座金山谷、满山金池塘。一层络黄一层褐黄一层澄黄,稻 浪的金色涟漪从山脚一波波升上山顶,又从山顶一波波往下流淌……那是金色的秋梯田。 秋梯田,是一幅色彩浓郁的油画。 落雪了。梯田在飘飞的雪花中欣然更衣换妆。白雪覆盖了层层田畔,厚重或是蓬松,一畦白色又一畦 白色。雪后初晴,云和梯田披上了宽大的银色缎袍,瞬时有了一种雍容华贵的气度。 那是云和梯田最令人激动、最美的时刻—— 梯田的平面上,一层层落满了白雪,而每一级梯田的侧面土墙,则是一道道背风少雪的立面。梯级落 差若是高些,土地的黑色或深褐色便明显浓重,自然而然地甩出了一条条层次分明的黑色弧线。满山的梯 田在纯净的白雪映衬下,所有蜿蜒起伏的曲线骤然凸显。那阡陌纵横婀娜多姿的线条,如此洒脱流畅、随 心所欲,似行云流水亦如空谷传扬的无声旋律,浅唱低吟…… 冬梯田,是一幅轮廓分明、庄严冷峻的黑白木刻。 梯田之神奇美妙,在于一年四季变幻着炫示着迥然相异的色彩与风景。梯田之魅力,更在于它并非自 然奇观,而是农耕文明积淀千年的人文极品。 那一刻,脑中跳出一句俗语: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知! 相传,云和梯田已有千年历史。由闽北迁徙浙南的畲族山民,是云和梯田最早的垦殖者。“九山半水 半分田”的山区,田地最为宝贵。聪明勤劳的农人先祖,用锄头镰刀和汗水,伐去山上的灌木与荆棘,挖 去乱石拣尽杂砾,在高低起落的坡地上,经年累月日复一日,开垦出一小块一小块、一小片一小片的田地。 或宽或窄的梯田,一长条一小块,不规则地依山势上下伸展。最小的梯田田畔,被称为“巴掌田”,即便 春种一兜稻秧、秋收一把稻谷,也不会轻易放弃。历经千百年实践,先人积累了垦种梯田的丰富经验。无 论何样贫瘠陡峭的山地,但凡人迹所至之处,就有了人造的梯田。梯田以水田、树木、竹林调节气候,保 持四季的气温与湿度,建立起一个自我循环的生态环境,具有固化山体植被、保护水土流失之功。 曾有疑问:水往低处流,而梯田逐级升高。古代无水泵,水梯田之水,从何而来? 云和人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水有多高,梯田就有多高。 恍然,凡是适合开垦梯田的山地,山上必有水源:泉眼溪流、林木蓄水、雾气雨水……农人根据不同 的地形土质,修堤筑埂,通过水笕沟渠,将水流引入梯级田畔。自古以来,垦种梯田的人家,多有“刻木 定水”的民约,根据每块田的面积,协商分配各家所需水量。进入 21 世纪的现代社会,梯田用水则有了更 为合理、科学的调配机制。 水是梯田的生命之源。水梯田是用水养出来的。 梯田自成一体的耕作方式,梯田独创的灌溉系统,为中国及东亚的稻作文化,增添了灿烂的一笔。 回望云和梯田,田埂棱角分明,梯级层次清晰,如同一部刻录着中国千年农耕文明成果及非物质文化 遗产的立体史册。 在这个以“移动”为时尚的时代,尚有一种“不可移动”的物体——“梯田”,默默守望着人类共同 的家园。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叠音词的运用有何效果?(4 分) 17.结合全文内容,简述云和梯田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6 分) 18.文章最后一段,“梯田”加上引号有什么作用?谈谈你对该段的理解。(6 分)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或大或小或长或短”“弧形椭圆形拱形牛角形簸箕形……”,这两句话词语间不加标点,使语气 连贯,给读者以目不暇接之感。 B.作者在云和梯田饱览了四季变换之景,故能将梯田描写得具体生动,富于美感。 C.在山区建成的云和水梯田,是人力征服大自然的产物,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改天换地的气魄与艰苦 奋斗的精神。 D.“镜面朝天,映出蓝天里朵朵浮荡的白云”,颇有“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摹景神 韵。 E.文章通过对云和梯田的优美描写,突出表现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反映出作者对农耕生活的向往。 【答案】 16.(4分)①比喻、拟人,排比②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增强形象感 17.(6分)①依山就势,形状各异②四季变换,色彩纷呈,景象迥异③山水与耗地完美交融,体同中国农 人的智慧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千年农耕文明成果。 18.(6分)①引号有强调、突出的作用。加上引号以后梯田就不仅是一种具体事物,更是一种象征。②“移 动”是现代文明的代表,“梯田”是传统文化的象征。在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要传承优 秀传统文化。 19.(4分)AD 【解析】 是使用排比,同时这几个词都是叠词。叠词的作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 美;起强调作用。 【名师点睛】鉴赏句子的提问方式:赏析、鉴赏、品味句子。此类题目答题的角度:修辞角度、感官角度、 写景方式角度、用词角度、句式角度、选材角度。本题在题干中已经给出角度:修辞和用词中的叠词, “太阳每天都攀着”,用“攀”字来形容太阳升起的过程,使用了比拟的修辞;“……的梯子”,使 用了比喻,把云和梯田比作梯子;“湿淋淋、银闪闪、绿油油或是金灿灿”使用了排比,同时也运用 叠词。 【名师点睛】筛选概括类的题目有几点需要注意:一是审题,明确题型及筛选概括的要求;二是拟写答案 的时候,要依据题干所给分值分条作答。本题题干中问的是“体现在哪些方面”,故答案应分条作答, 因分值是 6 分,答案至少写出三点;“云和梯田的‘魅力’”,应该找结论性、观点性、总提性的句 子,凡是具体描写、叙事的内容、使用休息的句子一般不作为答案。 18.试题分析:本题有两问,一是引号的作用,一是最后一段的含义,这是学生审题的时候一定要审出来 的东西。这段文字是说梯田的坚守,给梯田加上引号就有了强调和突出的作用;同时“梯田”在文中 的意思就变得丰富起来,其本义指的就是实实在在的田地,而到了这里就成了传统文化的象征。本题 还要求“谈谈对该段的理解”,这里考查句子的含义。这段文字很简短,关键词有“移动”“不可移 动”“梯田”“守望”“人类共同的家园”,回归文本联系上文可以知道,“移动”指的是现代文明, “梯田”指的是传统文化,“不可移动”是说传统文化的地位,最后再把对这些词语的理解连缀成句 即可。 【名师点睛】引号的作用如下:1.表示引用的部分;2.表示特定称谓;3.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4.表 示否定和讽刺;5.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6.特殊疑问表示否定;7.表示话语的引用。一般考查引号 的作用,都是表示强调或者否定讽刺。理解句子的含义方法有如下几种,一是关键词分析法,一是句 子结构分析法,一是语境分析法,一是句子特色分析法。关键词一般是代词、指示代词、动词、关联 词等等,本句中的关键词是“移动”“不可移动”“梯田”。 19.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范畴很大,既涉及内容,又涉及手法,既着重局部,又关涉全篇。B“饱览了四 季变换之景”错误,文中只是说“正是清明时节,梯田已开始灌水”,可见应是看到了春季之景。C“是 人力征服大自然的产物”错误,文中是说“农人根据不同的地形土质,修堤筑埂,通过水笕沟渠,将 水流引入梯级田畔”,可见农人是顺应自然修筑。E“对农耕生活的向往” 错误。文章的最后说“为 中国及东亚的稻作文化”“如同一部刻录着中国千年农耕文明成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体史册”“默 默守望着人类共同的家园”,可见文章要表达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守护。 【名师点睛】本题涉及的面很广,有标点符号的理解,比如 A 项;有内容的概括,比如 B 项;有对主旨的 揭示,比如 E 项。要想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选项,把握提问的方向,然后回归文本,找到提问 的地方,结合上下文及文章的主旨分析其正误。一般的误区会涉及如下几方面:内容的概括、理解, 手法的运用,文章的行文思路。学生需要细细比对、辨析,才能正确选出答案。 二、【2017 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百年震柳 梁衡 ①地震能摧毁一座山,却不能折断一株柳。 ②约在百年前,1920 年 12 月 16 日晚 8 时,在宁夏海原县发生了一场全球最大的地震,震级 8.5.裂 度 12.死 27 万人,震波绕地球三圈,余震三年不绝,史称环球大地震。这远远大于后来我国 1976 年的唐 山大地震和 2008 年的汶川大地震。 ③海原大地震实是地球的印度洋版块与太平洋版块相互挤压所致,与近年来的汶川大地震同出一因。 有案可查,1982 年国家地震局曾在当地开深槽验土,探得 6 千年来,在海原地区这两个版块就有 6 次因较 劲失手而引发地震。第六次即海原大地震。这次地震,大地瞬间裂开一条 237 公里长的大缝,横贯甘肃、 陕西、宁夏。裂缝如闪电过野,利刃破竹,见山裂山,见水断水,将城池村庄一劈两半,庄禾田畴撕为碎 片。当这条闪电穿过海原县的一条山谷时,谷中正有一片旺盛的柳树,它照样噼噼啪啪,一路撕了下去。 但是没有想到'这些柔枝弱柳,虽被摇 得东倒西歪,断枝拔根,却没有气绝身死。狂震之后,有一棵虽被 撕为两半,但又挺起身子,顽强地活了下来,至今仍屹立在空谷之中。 ④为了寻找这棵树,从县城出发,车子在大山的肚子里翻上翻下,左拐右折,沿途几乎没有看到人家。 可想百年之前,这里更是怎样的荒凉寂寞。正当我心头一片落寞之时,身下的沟里闪出一团翠绿,车头一 折,拐入谷底。行到路尽之处,眼前的一棵大柳树挡住了去路。这就是那棵有名的震柳。它身高膀阔,蹲 在那里足有一座小楼那么大。枝叶茂盛繁密,纵横交错,遮住了半道山沟。难怪我们在山顶上时就看见这 里有一团绿云。欲问百年事,深山访古柳。但我不知道这株柳,该称它是一棵还是两棵。它同根、同干, 同样的树纹,头上还枝叶连理。但地震已经将它从下一撕为二,现两个半树中间可穿行一人。而每一半, 也都有合抱之粗了。人老看脸,树老看皮。经过百年岁月的煎熬,这树皮已如老人的皮肤,粗糙、多皱, 青筋暴突。纹路之宽可容进一指,东奔西突,似去又回,一如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这棵树的树龄已经 有 500 年,就是说地震之时它已是 400 岁的高龄,而大难后至今又活了 100 年。看过树皮,再看树干的开 裂部分,真让你心惊肉跳。平常,一根木头的断开如果是用锯子来锯,无论横、竖、斜,从哪个方向切入, 那剖面上的年轮图案都幻化无穷,美不胜收。以至于木纹装饰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木纹之美 也成了生命之美的象征。但是现在,面对树心我找不到一丝的年轮。如同五马分尸,地裂闪过,先是将树 的老根嘎嘎嘣嘣地扯断,又从下往上扭裂、撕剥树皮,然后再将树心的木质部分撕肝裂肺,横扯竖揪,惨 不忍睹。但是灾难过后,它又慢慢地挺了过来。百年的疤痕,早已演化成许多起伏不平的条、块、洞、沟、 瘤,像一块凝固的岩石,为我们定格了一个难忘的岁月。我稍一闭目,还能听到雷鸣电闪,山摇地动。 ⑤柳树这种树种很怪。论性格,它是偏于柔弱一面的,枝条柔韧,婀娜多姿,多生水边。所以柳树常 被人作了多情的象征。但在关键时刻,这个弱女子却能以柔克刚,表现出特别的顽强。它遇土即根,有水 就长,干旱时就休息,苦熬着等待天雨,但绝不会轻生去死。它的根系特别发达,能在地下给自己铺造一 个庞大的供水系统,远远地延伸开去,捕捉哪怕一丝丝的水汽。它有极强的适应性,适于各种水土、气候, 也能适应突如其来的灾难。美哉大柳,在人如女,至坚至柔;伟哉大柳,在地如水,无处不有。唯我大柳, 大难不死,百代千秋。 ⑥我想,那海原大地震,震波绕地球三圈,移山填河,夺去 27 万人的生命,为什么单单留下这一株裂 而不死的古柳?肯定是要对后人说点什么。这株灾后之柳以过来人的身份向我们宣示:战胜灾难唯有坚守。 一百年了,它站在这里,敞开胸怀袒露着伤痕;又举起双臂,摇动青枝。它在说:活着多么美好,这个世 界上没有什么能够扼杀生命。 ⑦我出了沟口翻上山头,再回望那株百年震柳,已看不清它那被裂为两半的树身,只见一团浓浓的绿 云。一百年前,在这里地震撕裂了一棵树;一百年后,这棵树化作一团绿色的云,缝合了地缝,抚平了地 球的伤口。我知道县里已经建了地震博物馆,有文字,有图片,但是最生动的,莫如就在这里建一座“震 柳人文森林公园”,再种它一沟的新柳。老树犹在,雄风不减。绿满天涯,长风浩荡。这不只是一幅风景 的画图,更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一本历史教科书。 (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采用衬托的方法介绍海原大地震,把这场地震与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比较,便于读者 更形象地认识事物的特征。 B.文章第③段巧妙使用动词和比喻修辞,形象再现海原大地震情形,把大地震横摧一切的气势写了出 来,反衬了震柳的顽强的意志。 C.文章第⑤段采用叙述、说明、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抓住柳树柔弱又刚强、适应性强等特征, 对柳树进行了热情的赞美。 D.文章写地震撕裂了一棵树,可是这棵树却化作一团绿色的云,抚平了地球的伤口,暗示了地震给人 带来的伤痛已被抚平。 5.请从表达技巧方面赏析文章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 6.“百年震柳”有怎样的深刻意蕴?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案】4.B5.①运用比喻、对比、拟人等手法,生动形象地塑造了震柳这一形象②行文整散结合,错落 有致,增强了气势,有力地揭示了百年震柳的艰难的生命历程,更有感染力③结构上,照应全文,为后 文突出震柳的精神品质做铺垫。 6.①“百年震柳”是灾难的见证者,为我们定格了一段难忘的岁月②“百年震柳”承受了巨大灾难,历经 百年后,顽强地活了下来,它是顽强生命力的象征③“百年震柳”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它至柔至坚,适 应性强,能应对突如其来的灾难④“百年震柳”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它让人从灾难、痛苦中挣脱出来, 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动力,它告诉我们:战胜灾难唯有坚守,活着多么美好,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 可以扼杀生命的。 【解析】 点睛: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解题方法:一、抓关键词语来答题。对句子的理解更多的时候,要善于抓住句 中的关键词语,结合上下文段,挖掘出它们的语境意义。句子里的关键词有以下几个特点:1.句中的 特定称谓 2.句中的指示代词 3.句中的动词和修饰语,多为形容词和条件、原因状语 4.运用了修辞的 词语,多指比喻、比拟、借代、反语、反复.5.注意句子中有特色的也往往是某一点,题中考查的往 往集中在某一个方面。二、结合位置特点来答题。根据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和作用来看,大致有以下几 种情况:1.首句,一般具有点明主旨,总领全文的作用;还可为后文提出观点或引出主要人物、事件 作铺垫;还可点题以及交代起因或缘由.2.过渡句,多出现在文章的中间部分,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 的作用,在内容上起转换或逐层深入的作用.3.段首段尾句,多能对本段内容进行总领和总结。三、 由浅入深,全面完整地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要考查的句子大都是具有内涵丰富和表达特色的,要分析 清楚,力求不遗漏要点.。1.含蓄委婉的句子要用直接明确的语言转述出来,恢复它的本来面目.2.概 括简练的句子要根据句子中的内容分点解说出来.3.内涵丰富的句子要说出它的浅层意思和深层意 思.4.总体来讲,要分析句子的深刻含义,要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至少要写出它在文章 里的字面意思和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或深刻道理.四、抓住句子的陈述主体来答题。1.分清句子的陈 述主体可以明确回答的方向,不至于抓不住重点.2.如果句子的陈述主体在句中省略必须通过上下文 来推断,把它补充出来。五、抓住题目中的提示语或引导语来答题。提示语有明确的也是暗示的,但要 记住,题干中一定会有这样的信息,一定要加强审读,不能大略看一下问什么和有几问,就草草答题。 6.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百年震柳’有怎样的深刻意蕴?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首先要审题,一审 题干出题的方向,二审我们需要答什么。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内容及写作意图的基础上,由浅入深 解答。 点睛:关于探究的考点《考纲》中说明有三,即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 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答题方法 1.贴近文本, 有理有据(文本意识)探究题的解答应立足于这样一个基本点:试题虽然是开放性的,但始终离不开文 本。从文本入手,从文本中引述论据,围绕已定观点作分析论述。2.整体把握,内引外联正确解答探 究试题,应具有着眼于全篇的眼光,整体把握的意识,领悟全文中心主旨的能力。内引外联:内引即不 离句,不离段,不离篇;外联即由阅读的文本联想到与文本密切相关的背景及社会生活知识,进行知识 的拓展迁移。(主旨意识)3.凸显关键,放大内涵(关键词句意识)文学作品所体现的思想情感、人 文精神往往蕴含在一些关键的词句中,答题时应凸显关键词句,分析答题区间上下文的结构关系,明确 逻辑关系,以揭示其丰富的意蕴。本题中考生就在明确文本手法和主旨的前提下,凸显其现实意义。4.条 分缕析,多角度呈现(多角度意识)条分缕析,即要求分点作答,一点一个角度一分析。多角度呈现, 对小说而言可以从 人物、情节、主题等不同角度考虑,另外还可以考虑手法运用的效果。5.明晰题旨, 规范表述(规范表述意识)审清题意,规范作答,答案全面,富有条理,语言通顺,要点简洁,言之有 理。 三、(2017 届湖南省郴州市高三第四次质监)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秋天的怀念 林中洋 ①清晨上班的路上,车子堵在了桥头。桥下,易北河水在刚刚升起的朝阳下缓缓流过,河滩上,天空 中,无数的大雁起起落落。过去,我每看见大雁,就会想起千山万水之外的故乡;现在,我会想起已经在 天国里的母亲,大雁在天上飞,应该离她更近一些。 ②我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却迟迟动不了笔,原因好像很复杂其实却又很简单,因为母亲, 是每个人曾经的全部天空,在这个天空里,有绚丽的彩霞,也有密布的乌云;有雷鸣电闪,也有雨后的长 虹,我不知道从何说起。 ③母亲很晚生我,所以,我从来没见过她十分年轻时候的样子,但是中年之后的她,仍旧有着白皙细 腻的皮肤,头发烫得一丝不苟。在那些物质并不富裕的岁月里,母亲虽然衣着朴素却从不失讲究,裤子总 是熨得笔挺,后来我知道,她从小女孩的年纪就喜欢黑色的衣服,黑色,对她而言是选择,不是将就。 ④我的外公是亨得利钟表眼镜行的经理,家境殷实,所以我的母亲从小不必为生计或是家务操心,但 是她却有一双巧手,她会织各种花色的毛衣。每年初秋,母亲都会把我们去年已经穿小了的毛衣拆掉,混 上新的毛线重新织就。她曾经用我的旧牛仔裤给我的吉他做了一个套子,记得当年所有见过这个套子的人 都顽固地认为这么精致的东西只可能是买的。母亲是南方人,虽然在北方长大,却保留了南方人的口味, 做菜总是要放一点糖,过年的时候,母亲都会早早买好了糯米、黑芝麻和猪油,用一只小石磨把糯米合着 水细细地磨成浆,她做的宁波汤圆,晶莹剔透如珠玉,里面的馅子隐约可见,一口咬下去,香甜酥糯,满 口留香。这个味道对我来说,就是母亲的味道。 ⑤我小的时候非常怕黑,厉害的时候即使开着灯睡觉也不踏实,于是我就会跑到父母的房间去,要求 睡到他们俩中间,母亲张开手臂,我的脸一枕到她柔软的臂膀上,就会毫无悬念地立刻睡着。随着我渐渐 长大,只要半夜站在父母床前,父亲就会叹口气然后抱起枕头睡到我的小床上去。我那时还经常生病,有 次问母亲我会不会就要死了,她哈哈大笑,说你放心,要是你得了什么治不了的病,我肯定比你先死!我 听了就平静下来,好像只要有母亲防着,我连死都不必怕了。 ⑥母亲是物理老师,她的学校离家很远,每天都早出晚归,晚上还经常要批改作业或考卷。那时候只 有周日是休息日,这一天就不可避免地成为洗衣服和打扫卫生的时间,所以退休之前,母亲的脾气有时会 很暴躁。到了我的青春叛逆期,我和母亲之间会时不常地硝烟弥漫,激烈的时候,我宁愿物理考不及格也 不去找母亲答疑,最后干脆进了文科班,彻底不用再学物理。那个时候,我总觉得母亲不理解我,不在乎 我,后来想想,我自己那时也真够混账的。 ⑦我很年轻就去国离家,每次在机场离别的时候,母亲都等到她以为我看不见了时才偷偷转身暗自哭 泣,我远远地看见她擦眼泪的样子,都会肝肠寸断,其实,我何尝不是这么爱你呢!妈妈!只是我说不出 来!现在我说出来了,却是在你永远也听不见的时候。 ⑧秋天,是思念的季节。母亲也是在一个深秋的中午离开了我们,每看到雁群从头顶掠过,我都会想, 为什么有些大雁往南飞,有些却向北飞,它们到底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不管怎样,如果你们遇见我的 母亲,请给我带个信儿,告诉她我想念她,天堂里如果很冷,请告诉她不要害怕,因为,我会把她放在心 里最温暖的角落。 (选自《散文》2017 年第 1 期) 7.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起笔写自己清晨上班路上堵车,从而有时间看天空中大雁的起起落落,并由此想起已经去世的 母亲,意在突出自己工作很忙。 B.作者其实早就想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但迟迟不能动笔的主要原因是母亲在他的生命中曾经是 “全部天空”,不知道从何说起。 C.文章虽然没有写到母亲具体详细的生活片段,但全文通过全景式概括性的叙述,交代了母亲艰辛的 一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高度赞美。 D.文章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立体化地刻画了母亲这一形象,在平易朴实的语言之 中,蕴含着对母亲深深的爱戴与思念。 8.请简要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特征。 9.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答案】7.B8.①爱美、讲究。中年后头发还烫得一丝不苟,衣着朴素却不失讲究。②心灵手巧。会织各 种毛衣,做的吉他 套也非常漂亮,并且汤圆也做得晶莹剔透,香甜酥糯。③关爱子女。因为“我”怕黑,常哄“我”入睡; “我”生病怕死,不断安慰“我”;“我”出国留学,分别时常偷偷流泪。④爱岗敬业。作为物理老 师,常常早出晚归,晚上还批改作业和考卷。⑤勤劳。每到周日休息时,整天都在洗衣服,打扫房间。 9.①交代秋天的特点,并补充说明母亲去世的具体季节,使对母亲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更加浓郁、深沉;② 母亲是南方人,却一直生活在北方并在北方去世,文末写到大雁“有些向北飞”运用移情手法使情感 表达得更为强烈;③最后一句,通过想象,写“天堂”里很冷,“我会把她放在心里最温暖的角落”, 是作者对母亲的无限情思进一步升华;④照应标题和开头,使全文首尾呼应,结构更加完整。 【解析】 7.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作品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A 项,作者开头的交代,主要是为下 文对母亲的回忆作铺垫,而不是为了“突出自己工作很忙”;C 项,“母亲艰辛的一生”概括错误,文 章第四段交代了母亲小时候家境是“殷实”的;D 项,全文主要是回忆性叙述,并没有具体描写,所以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分析错误。 点睛:分析作用要注意明确小说的文体特征,联系问题特征进行分析,首先从情节本身分析和上下文之间 的联系,然后分析对人物的塑造方面的作用,最后分析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方面的作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