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6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池州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卷 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2020.5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 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 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 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 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 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 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 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 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 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 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 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 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 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 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 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得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 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 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 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 - 2 - 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 弟不忘骑射,但是却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 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 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 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1. 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画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 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 “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 “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 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D. “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 一种对美的享受。 2. 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 用。 B. 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 手写。 C. 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到更好的对象 的功用。 D. 解决“提笔忘字”问题的最实际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 受茶香一样。 3. 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 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 和评论。 B. 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 的衰退。 - 3 - C. 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 中国文化精髓。 D. 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 战斗力。 【答案】1. A 2. C 3. A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 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 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 析。 A 项,“用拼音进行交流”是错误的。原文中说到“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 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并不是用拼音进行交流,而是使用拼音输入法,属于偷换概念。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 如本题“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 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C 项,“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是错误的。原文中说到“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 会发出“原来你写得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题干的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 C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 题干问的是“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 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 未然为已然。 A 项,“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是错误的。并且“这一报道引起 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也是错误的。文中没有依据证明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现象 是美国媒体率先发现,而只是美国媒体率先报道,而国内媒体纷纷报道和评论的不是“美国 - 4 - 媒体的报道”,而是“提笔忘字”现象。 故选 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智慧医疗是一种以患者数据为中心,融合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医疗服务 模式。这一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数据获取、知识发现和远程服务。数据获取由医疗物联 网完成,知识发现依靠大数据处理技术进行,远程服务则由云端服务与轻便的智能医疗终端 共同提供。 以产检为例,孕妇怀孕期间需要进行数次产检,通常需要反复从家里到医院检查,实际 上,孕妇的大部分常规检查,如宫缩、胎心、胎动等都可以借助仪器完成。如果采用智慧医 疗模式,该孕妇只需要在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快生产时去医院产检即可,其余可以在家里通过 终端设备自助完成,并将信息传输到医院,再由医生给出检查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对智慧医疗推进较为积极的并非医药企业,而是电信运营商。无论 是国内还是海外市场,电信运营商多在积极向这一领域扩张,将其视为全新的盈利增长点。 中国的智慧医疗产业目前仍没有形成成熟的模式,政策及规范也有待完善。现行政策按 医院审批和监管模式进行,不利于智慧医疗的发展,同时目前还存在对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信 息保护的缺失。 (摘编自《中国证券报》戴小河《智慧医疗产业步入启动期,细分领域龙头初现》) 材料二 : 材料三: 不久前,在孙逸仙纪念医院精准肿瘤外科治疗中心,医生利用三维可视化系统,为一个 7 - 5 - 岁小女孩成功切除了一个巨大的肝母细胞瘤。 因肿瘤与周围脏器紧密纠缠,手术的难度非常大。“切多了,孩子很可能大出血,下不 了手术;切少了,短期内肿瘤就会复发。”中心副主任陈亚进说,现有的电子计算机断层扫 描(CT)和核磁共振(MR)扫描技术,都只能表达某一界面的解剖信息,医生们只能凭经验由 多幅二维图像去“构想”病灶与其周围组织的三维几何关系。全息投影和虚拟现实技术有助 于医生完整切除病灶,病人也从中获得更多信息。最后,陈亚进为这名女童切下了一个直径 为 15 厘米、重达 1.4 公斤的肿瘤,出血少于 200 毫升,达到精准微创的效果。 (摘编自新华社《未来大家会怎么看病?告诉你些医疗“黑科技”》) 材料四: 8 月 19 日,在湖南某大学举办的第 20 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诊断学教学改革研讨会上,一 款被称为“大超人”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生”惊艳“亮相”:100 份病历的导入和批量诊断 总共只需要 4.8 秒,单个病例仅需 0.05 秒,“大超人”利用“临床大数据+超级计算+人工智 能技术”,通过 IPAD 和病人交互,根据症状描述开具检查单,检查结果出来后,系统自动出 具诊断结论,给出最佳治疗方案,一线临床医生要做的只是对结论予以确认,最终人工智能 和医生的诊断结论一致度达到 98%。 456 分!11 月 6 日晚,2017 年度国家执业医师资格综合笔试的合格线一公布,某信息机器 人“智医助理”以超出分数线 96 分的优异成绩,成为我国甚至是全球第一个通过国家医师资 格考试评测的机器人。 (摘编自《经济参考报》《医疗界的“阿尔法狗”真的来了》)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患者数据是智慧医疗服务模式的基础。数据获取由医疗物联网完成,依靠大数据处理技术 实现知识发现。 B. 由“2010-2016 年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统计表”可知,中国医疗信息化资金规模逐年 扩大,增长率则逐年递减。 C. 三维可视化系统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弥补了以往医生只能凭经验构想病灶与其周围组织 几何关系的不足。 D. 医疗界的阿尔法狗——“大超人”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生”不仅检查速度惊人,且和医生 的诊断结论几近一致。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对智慧医疗推进较为积极的并非医药企业,而是电信运营商,这说明中国的智慧医疗产业 - 6 - 模式目前仍没有成熟。 B. 材料二说明,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资金规模逐年扩大,但各年增长率数据显示,中国医疗 信息化已进入低速发展阶段。 C. 精准、微创一直是外科手术的追求,材料三说明全息投影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使这一 目标在各类手术中能得到完全实现。 D. “大超人”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医生诊断结论一致度达到 98%,起决定作用的是临床数据, 其次是超级计算能力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6. 与传统医疗相比,智慧医疗有哪些显著优势?请结合上述材料加以概括。 【答案】4. B 5. A 6. (1)利用互联网远程服务,有助于整合医疗资源,缓解看病难问题,降低就医成本。(2) 利用三维可视等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减轻病人痛苦。(3)利用大数据处理 等技术,有助于减轻医务人员负担,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效率。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 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 内容,最后与文本进行比较。比如本题中,“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 B 项,“增长率则逐年递减”错误,由材料二“2010-2016 年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统计表” 可知,增长率不是逐年递减,而是有波动,2010 到 2011 是递增,2011 到 2012 是递减,2012 到 2013 是递增,2013 之后是递减。 故选 B。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 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本题题干问的 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B 项,“中国医疗信息化已进入低速发展阶段”于文无据,资金增长率的降低不等于低速发展, 充其量说明产业扩张速度减缓。 C 项,“这一目标在各类手术中能得到完全实现”有误,该分析以偏概全,夸大事实,材料三 第二段说的是“全息投影和虚拟现实技术有助于医生完整切除病灶,病人也从中获得更多信 息”,文中说的是“有助于”,并非绝对。 - 7 - D 项,“起决定作用的是临床数据,其次是超级计算能力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有误,选项 强分主次,违背原意,从材料四来看,应是超级计算能力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在前,临床 数据在后。 故选 A。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和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综合分析)。解答 此种题目的答题步骤:泛读——解文章大意、结构,圈出关键词、句;审题——确定范围、 角度、要求;精读—— 寻找相关信息,筛选关键词语;加工——按题目要求整合。 题干问的是“与传统医疗相比,智慧医疗有哪些显著优势?请结合上述材料加以概括”。这 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以及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材料一中说“智慧医疗是一种 以患者数据为中心,融合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医疗服务模式”,可见智慧医 疗有助于整合医疗资源,同时材料一以孕妇为例说明利用智慧医疗可以缓解看病难的问题, 如“如果采用智慧医疗模式,该孕妇只需要在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快生产时去医院产检即可, 其余可以在家里通过终端设备自助完成,并将信息传输到医院,再由医生给出检查报告”; 如材料三以具体是医疗事例为例说明智慧医疗利用三维可视等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提高医 疗质量,减轻病人痛苦;如材料四中“‘大超人’利用‘临床大数据+超级计算+人工智能技 术’,通过 IPAD 和病人交互,据症状描述开具检查单。检查结果出来后,系统自动出具诊断 结论,给出最佳治疗方案,一线临床医生要做的只是对结论予以确认,最终人工智能和医生 的诊断结论一致度达到 98%”,由这些内容可以知道,利用大数据处理等技术,有助于减轻医 务人员负担,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效率。考生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点睛】客观选择题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每个选项涉及的答题区域往往是一则材料或一 则材料的局部,或四个选项的答题区域虽然来自多则材料,但也往往围绕一个共同大方向。 考生要会读,就是会读文或图表,会读选项。会读文或图表指能读出文本陈述的事实及核心、 文本列举的数据及其差异、材料显示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信息点;会读选项就是阅读试题 选项时能读出选项命题者命题的侧重点。还要细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 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命题者往往会在细处着手,这就需要考生细心筛选信息 点和命题点。接着就要严排查,就是在细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 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行确定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的月亮 太空中那块“离地球很近”的、寂寞的大石头,一跟多情的人类接触,它的生命就开始 丰富起来。本来无情的月,却成了“有情的人”。世界上许多民族,文明的、野蛮的,都有 着古老的关于月亮的神话。这些神话,从现代观点看来,不幸不但没有使月亮不朽,反而证 明月亮已朽。那些月亮故事使现代的教育家紧张,在讲述的时候忘不了补充一句“那是假的, 从现代科学的观点看,月亮……”这一声“都是假的”,就足以使月亮全朽。现代那种“科 学月亮”实在太要命。 不过月亮所交的朋友当中,也不是全都冷面无情。它运气很好,交上了一个真正爱月的 民族,那就是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在文学作品中赋予月亮不朽的生命,而且主 要不是靠神话。月亮照着汉朝的宫殿,照着唐朝的长安;也照着统一饭店,照着违章建筑, 从古代到现代,一直安慰着那些屋子里的人。 我们这个民族认为,只有靠月亮,才能完成一幅文学上不朽的名画。李白描绘着“长安 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画面,似乎唐朝夜里的长安城必须靠月光装饰才够美,最好整座都 映着月光。杜甫画的则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那滔滔滚滚的大江,那波浪上跳动 的月光!田园诗人王维画得不错,他在《桃源行》里画松树,画房子,松树本身不够美,不 够,再添一个月亮就使全盘美化起来:“月明松下房拢静”。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三幅 文学上的“月亮图画”杰作。第一幅是“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二幅是“东 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第三幅是“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张九 龄画的那大幅的壮丽的文学图画,也很使人动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对中国人 来说,月亮就是美的化身,月亮就是美。 中国人喜欢跟月亮交往。李白有一次下山,月亮送他回家,“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老人家做人豪迈痛快,心情激动的时候怕人说他是疯子,所以只有找月亮喝酒去,“举杯邀 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亮、影子,多热闹,但又多寂寞。老人家主张“人生得意须 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也是“月友”,也说过“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他爱 月,跟月对酌。王维弹琴的时候,月亮伴着他,“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月亮是中国 人永恒的朋友,真挚的朋友。 中国人相信月亮是有情的,通人性的。张泌说月亮会关怀人,是一位痴心朋友,“多情 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正因为这样,中国人面对明月的时候,往往情绪波动,好 像躺在心理治疗诊所的大皮椅上,童年,故乡,远地的亲人,自己的身世,都涌上了心头。 - 9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连着接下去的那两句,谁不会吟,谁不能解?这是李白的, 杜甫呢?“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老杜之心,千万人之心。王昌龄想得远,“秦时明 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还有卢纶,也有“万里归心对月明”的感触。 跟月有关的诗句,中国人爱念爱记,“月落乌啼霜满天”呀,“烟笼寒水月笼纱”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呀,读起来津津有味,它跟月亮有关,美。 我们的中秋节,又叫月亮节。这一天,我们爱月的民族觉得自负,因为我们靠历代作家 诗人的努力,已经赋予那块作太空流浪的大石头不朽的生命。中国人把月亮迎接到现代,中 国的月亮没有一丝的矿石味儿。 7.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集中叙说了中国文学作品中有关月亮的形象以及中国人对月亮的情感,表现中华民族 是“一个真正爱月的民族”。 B. 历代中国文人主要是根据神话进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赋予月亮不朽的生命和美的形 象。 C. 本文引用大量的诗句,充分地反映出中国人对月亮的特殊感受、特殊情缘。文章首尾呼应, 突出了中华民族爱月的主旨。 D. “中国的月亮”是相对于“科学月亮”而言的,它不是太空中寂寞的大石头,而是被中华 民族文学作品赋予了不朽生命的“有情的人”。 8. 为什么说“中国的月亮没有一丝的矿石味儿”? 9. 阅读第三节文字,概述作者所列举的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位大诗人笔下之月的不同特点。 【答案】7. B 8. ①对中国人来说,月亮是美的化身,只有靠月亮才能完成文学上不朽的 名画。②中国人喜欢跟月亮交往,把月亮当作朋友和倾诉的对象。③月亮通人性,月亮会关 心人,通过月亮表现文人们的品行、情怀。 9. (1)李白:皓月当空,普照四方(2)杜甫:江月涌动,充满活力(3)白居易:月光如 水,静谧温婉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 文本结构、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重点, 注意结合语境。 B 项,“历代中国文人主要是根据神话进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分析错误。依据原文“我们中 - 10 - 华民族在文学作品中赋予月亮不朽的生命,而且主要不是靠神话”可知,“主要是根据神话” 错误。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 考生先考虑用到的手法,分析其效果;其次思考词语运用的特点,句式特点等;还要从内容、 结构方面理解语句的作用。 此题可以从文中叙写“月亮”的句子中加以概括分析即可。依据“对中国人来说,月亮就是 美的化身,月亮就是美”“我们这个民族认为,只有靠月亮,才能完成一幅文学上不朽的名 画”可概括出:对中国人来说,月亮是美的化身,只有靠月亮才能完成文学上不朽的名画; 依据“中国人喜欢跟月亮交往”“月亮是中国人永恒的朋友,真挚的朋友”可概括出:中国 人喜欢跟月亮交往,把月亮当作朋友和倾诉的对象;依据“中国人相信月亮是有情的,通人 性的”“中国人面对明月的时候,往往情绪波动,好像躺在心理治疗诊所的大皮椅上,童年, 故乡,远地的亲人,自己的身世,都涌上了心头”可以概括出:月亮通人性,月亮会关心人, 通过月亮表现文人们的品行、情怀。 考生据此分析,归纳整理,分条作答即可。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解答此类试 题,考生应先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的内容与方向。如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阅读第三节文 字,概述作者所列举的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位大诗人笔下之月的不同特点”,考生需注意本 题欣赏重点在“第三节”,比较的内容为“不同点”;然后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此题需要从以下内容中加以概括,得出答案:首先,“李白描绘着“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 声”的画面,似乎唐朝夜里的长安城必须靠月光装饰才够美,最好整座都映着月光;其次, 杜甫画的则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那滔滔滚滚的大江,那波浪上跳动的月光!田 园诗人王维画得不错,他在《桃源行》里画松树,画房子,松树本身不够美,不够,再添一 个月亮就使全盘美化起来:“月明松下房拢静”;最后,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三幅文学 上的“月亮图画”杰作。第一幅是“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二幅是“东船 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第三幅是“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 二、古代诗文阅读(39 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 4 小题,19 分) - 1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韦凑字彦宗,京兆万年人。永淳初,解褐婺州参军事。徙资州司兵,观察使房昶才之, 表于朝,迁杨州法曹。州人孟神爽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交通贵戚,吏莫敢绳.,凑按治, 杖杀之,远近称伏.。入为相王府属,时姚崇兼府长史,尝曰:“韦子识远文详,吾恨晚得之。”’ 六迁司农少卿。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睿宗立,徙太府,兼通事舍人。景云初,作金仙 等观,凑谏,以为:“方农月兴功,虽赀出公主,然高直售庸,则农人舍耕取顾,趋末弃本, 恐天下有受其饥者。”不听。凑执争,以“万物生育,草木昆蛟伤伐甚多,非仁圣本意”。 帝诏外详议。中书令崔缇、侍中岑羲曰:“公敢是耶? ”凑曰:“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 世必无死乎?”朝廷为减费万计。出为陕、汝、岐三州刺史。开元初,欲建碑靖陵,凑以古 园陵不立碑,又方旱不可兴工,谏而止。迁将作大匠。诏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凑谏曰:“传 云:‘必也正名。’礼:祖有功,宗有德,其庙百世不毁。历代称宗者,皆方制海内,德泽 可尊,列于昭穆,是谓不毁。孝敬皇帝未尝南面,且别立寝庙,无称宗之义。”遂罢。迁右 卫大将军,玄宗谓曰:“故事,诸卫大将军与尚书更为之,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 毋辞!”寻徙河南尹,封彭城郡公。会洛阳主簿王钧以赇抵死,诏曰:“两台御史、河南尹纵 吏侵渔,《春秋》重责帅,其出凑曹州刺史,侍御史张洽通州司马。”久之,迁太原尹,兼北 都军器监,边备修举,诏赐时服劳勉之。及病,遣上医临治。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新唐书•韦凑传》) 10.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罢仁寿令,豪纵,数.犯法 数:屡次。 B. 交通贵戚,吏莫敢绳. 绳:制裁 C. 凑按治,杖杀之,远近称伏. 伏:认罪。 D. 忤.宗楚客,出为贝州刺史 忤:触 犯 1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 “南面”指担任大臣,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 C. “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D. 《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韦凑富有胆识,深受长官好评。任扬州法曹时,孟神爽触犯法令,勾结权要,韦凑果断处 置,依法杖杀;入为相王属吏,上司遗憾与他相见太晚。 B. 韦凑参议朝政,敢于据理力争。景云初年,朝廷议建金仙观,他认为农事季节,建观必使 - 12 - 农民抛弃耕作;皇上不听从,他又会同其他官员一同谏诤。 C. 韦凑学识渊博,善于以古证今。开元初年,朝廷议在靖陵建碑,他上奏说明古代园陵不立 碑;议论孝敬皇帝庙号时,他又引经据典说不可称“宗”。 D. 韦凑因受株连,遭到皇上责罚。部属罗阳主簿犯事,皇上认为韦凑放纵属吏侵吞牟利,理 应负责,于是将韦凑降职为曹州刺史。 13. (1) 食厚禄,死不敢顾,况圣世必无死乎? 译文: (2) 近时职轻,故用卿以重此官,其毋辞! 译文: 【答案】10. C 11. B 12. B 13. (1)吃着丰厚的俸禄,连死都不敢顾惜,更何况圣明时代肯定不会死人呢? (2)近期职权较轻,所以任用你以加重这一官位,还是不要推辞吧! 【解析】 【10 题详解】 C 项中“远近称伏”的“伏”按“认罪”之意代入,句意明显有误。“远近称伏”意为“远近 佩服”。“伏”应为“佩服,信服”之意。 故选 C。 【11 题详解】 B 项中的“南面”语出“孝敬皇帝未尝南面,且别立寝庙,无称宗之义”一句,前文又有“诏 复孝敬皇帝庙号义宗”之言,结合语境,可以看出“南面”在此处为宾语前置句,意为“面 南”,即称帝之意。 故选 B。 【12 题详解】 B 项中“他又会同其他官员一同谏诤”一句在原文中没有依据。原文中写的是在韦凑的一再坚 持下,皇帝 下诏在外朝详议,并最终“朝廷为减费万计”。 故选 B 。 【13 题详解】 文言翻译应当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还要字字落实,尤其要抓住一些关键字。关键字(1)“厚 禄”“顾”“必”(2)“重”“毋” - 13 -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春夕旅怀 [唐]崔涂①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②烟景有谁争? 【注】①崔涂:终生飘泊,自称是“孤独异乡人”,此诗是诗人旅居湘鄂的时候写的。②五 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归隐之处。这里诗人指他的家乡浙江桐庐一代的大好山水。 14. 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上句描绘了一片流水落花的暮春景象;下句将代指春光的“东风”拟人化,写我依依 不舍送春归去。 B. 颈联“故园书动”写自己长久在外,因而家中的书一直没有被翻动过,充满寥落之意。 C. 诗中前四句都是对春夕之景的描绘,写春景之寥落;后四句重在抒情,抒发了凄婉动人的 愁绪。 D.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两句运用了设问的手法,其言外之意是说,故乡 五湖美好的风光是没有人和我争的。 15. 本诗蕴含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A 15. ①春光易逝之叹。诗人面对着春水远流、春花凋谢的暮春景色,表达 了深深的感叹;②羁旅思乡之情。借“子规”、“三更月”的意象以及梦中之景写出了游子 思乡羁旅孤独之情;③仕途坎坷、孤独飘零之苦。“自是不归归便得”,是无可奈何的伤心 语,传达出诗人的苦闷彷徨、悲愁痛苦之情;④年华老去之悲。从第三联中写诗人揽镜自照 白发生可以看出;⑤从暗用五湖典故看,含有归隐田园之意。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 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 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 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B 项,“因而家中的书一直没有被翻动过”分析错误。“故园书动经年绝”意为“诗人长期不 能回家,连家信也动不动长年断绝,音讯杳然”,其中“动”是动辄之意,“书”是书信之 - 14 - 意。 C 项,“诗中前四句都是对春夕之景的描绘”分析错误。“蝴蝶梦中家万里”是梦中之景,不 是“对春夕之景的描绘”。 D 项,“其言外之意是说,故乡五湖美好的风光是没有人和我争的”分析错误。“自是不归归 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言外之意是说,既然我要归去就可以归去,故乡的五湖风景是没有 人来和我争夺的。如此为什么还留滞他乡呢? 故选 A。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先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 的内容和方向,如本题题干“本诗蕴含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暗示了其感情不只一点,而 且“复杂”;然后考生结合诗歌具体词句进行分析。作答时,要注意不能只概括感情,还要 有具体分析。 首联,首句一起笔,就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春花凋谢。流水落花春去也——诗 人深深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诗第二句“送尽东风过楚城”更加感伤。诗人把春光(“东 风”)拟人化了,依依为她送别。这里,不是春风他送我回故乡,而是他在异乡送春归。这 一“送”字表达了诗人凄楚的情怀。诗人面对着落红满地、柳絮漫天的残春景物,不可能不 更加思念故乡。 颔联,上句巧写梦境。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结想成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 园,但梦醒以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家园依旧远隔万里,岂不更加空虚、失望,更加 触动思乡之情。何况此时又正当“子规枝上月三更”——夜深人静,月光如水,听着子规啼, 想着蝴蝶梦,游子的心,该是何等的痛苦哀伤。 颈联,诗人长期不能回家,连家信也动不动长年断绝,音讯杳然,他不可能不望眼欲穿,忧 心如焚。这句中的一个“动”字,把诗人那种由期待而沮丧、而嗟怨的复杂的心理,逼真地 传达出来了。“书动经年绝”暗示当时社会动乱不安。诗人愁家忧国到“华发春唯满镜生” 的程度。春天万物萌生,欣欣向荣,而诗人却唯独生出了白发满头。一个“唯”字,更加突 出了他的内心愁苦之深。如此深愁,难以解脱。 尾联,从暗用五湖典故看,这里的“归”字,还含有归隐田园之意。诗人仆仆风尘,仕途坎 坷,“自是不归归便得”一语,是无可奈何的伤心话,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在政治上走投无路、 欲干不能而又欲罢难休的苦闷、彷徨的心理。 考生据此分析进行概括分点作答即可。 - 15 - (三)默写(每空 1 分,共 11 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白居易采用景物描写和听众反映来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 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告诫人们整日空想不如踏实学 习收获更大。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了自己的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 (4)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一句写琵琶女调弦校音,信手弹来,而在诗人看来则是 “________”。 (5) 《蜀道难》中,诗人善于借景抒情,渲染烘托,其中多处写到鸟,如用 “________”“_______”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出羁旅之愁和空寂苍凉的环境气 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 (6)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 【答案】 (1). 东船西舫悄无言 (2). 唯见江心秋月白 (3). 吾尝终日而思矣 (4).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5). 万里悲秋常作客 (6). 百年多病独登台 (7). 转轴 拨弦三两声 (8). 未成曲调先有情 (9). 但见悲鸟号古木 (10). 又闻子规啼夜月 (11). 孤舟一系故园心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名篇名句默写的能力。高考名句名篇默写分情景式默写和一般式默写, 本题二者兼考。对于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 考生就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所给出的 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等;对于一般式默写,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 析。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注意所默写语句中的难写字、易混字、易错字、通假字,还有虚 词等。 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舫、唯、尝、须臾、常、拨、号、夜月。 三、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清朝名臣谢济世,一生四次被诬告,三次入狱,两次被罢免官职,一次充军,其经历之坎 - 16 - 坷,令人不忍卒读....。 ②韩国同意美国在其领土布置“萨德”反导系统,无疑火中取栗....,这样做定会使自己成为大 国博弈的牺牲品。 ③冰岛已成为本届欧洲杯当仁不让....的黑马,要知道,他们在最后两场比赛中战胜的奥地利队 和英格兰队都是世界强队。 ④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学者,但相关史书并没有留下有关他的详细记载,人们只能从前人 的闲言碎语....中了解他。 ⑤那里地处热带,白天太阳灼人,街上不见人影;夜市则灯火通明,人声鼎沸....,货架和地摊 上,物品琳琅满目。 ⑥他们用年轻的生命换取新中国温暖的阳光,自己却在黑暗中心甘情愿地忍受着百般折磨直 至献出生命,他们死得其所....。 A. ①④⑤ B. ②③⑥ C. ②⑤⑥ D. ①④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成语的运用。题中,①不忍卒读:指文章写得凄惨悲苦,令人心酸, 不忍读完;在①句中形容“谢济世经历坎坷”属于用错对象;②火中取栗:比喻冒着危险给 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也指冒险行事,使自己蒙受损失;符合②句“使自 己成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的语境;③当仁不让: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 让;不符合③句“冰岛是黑马”的语境;④闲言碎语:指和正事无关的话,在人背后说长道 短,说些搬弄是非的话,是贬义词;在④句中属于褒贬误用;⑤人声鼎沸:比喻人声十分嘈 杂,就像鼎里的水沸腾起来一样;符合⑤句“夜市”的对比语境;⑥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 意义,有价值;在⑥句中使用正确。 点睛: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 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 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 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 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 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 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18.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17 - A. 国内导演的眼界越来越开阔,学习国外拍摄影片的力度也在增大。如何拍出世界眼光、中 国情怀、本土特色的影片,这是摆在中国导演面前共同的难题。 B. “一带一路”建设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它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 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C.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勇立时代潮头,引领“中国号”巨轮, 向着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彼岸奋勇前行。 D. “二孩政策”自 2016 年 1 月 1 日起完全放开后,广大民众对这项国策很冷静,并没有扎 堆生孩子的现象出现。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 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 A 项,“如何拍出世界眼光、中国情怀、本土特色的影片”成分残缺,在“世界眼光”前加“具 有”。 B 项,“‘一带一路’建设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宾搭配不当,应改为“一带一路”建设 秉承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 D 项,中途易辙导致混乱,应将“二孩政策”放到“自”后。 故选 C。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 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 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 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 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 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 组词。 19.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富贵贫贱,通达潦倒,欢喜哀愁, ① 离不开酒。 ② 说魏 晋南北朝的文人饮酒是隐逸中略带悲剧情调,那么唐朝文人饮酒更多的是放浪和旷达。 ③ 唐代文人之醉酒, ④ 有忘记现实痛苦的因素,更多的是壮志豪情的抒发和对未来的展 - 18 - 望。“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盛唐之 盛,不仅在于锦绣繁华,满目俊才, ⑤ 也少不了诗情勃兴,酒气恣横。 ⑥ 有人 说整个盛唐的诗歌都是由酒香酿成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总是 既然 而 / 但是 从而 B 却 与其 所以 虽然 反而 / C 可是 倘若 那么 既 / 所以 D 都 如果 / 固然 而且 所以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本题侧重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 解答此类试题,考生首先要看关联词语的搭配是否正确,然后分析关联词语本身的逻辑意义, 最后分析关联词语引导的两个句子的逻辑关系是否与关联词语本身的逻辑关系相同。 第①空是对前文的总结,所以要么填“总是”,要么填“都”,排除 B 项、C 项;第②空,根 据句意应该表示假设,该空用“如果”较为合适;再分析第⑤空,依据前文“不仅在于锦绣 繁华,满目俊才”中“不仅”可推知,该空应填“而且”,排除 A 项。 故选 D。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今天为什么还要读中国古代的经典?主要是文化传承的需要。如果你不想完全抛弃自己的民 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①____________。其意义又不 止于此。就个人的修养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它可以改 变人的气质。受传统文化熏陶比较多的人和受熏陶比较少的人,②____________。很多人都 发生气质的变化,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所以阅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在个 人,可以改变气质;对社会而言,③______________。 - 19 - 【答案】 (1). 是承继传统的一种必要方式 (2). 其气质风度是截然不同的 (3). 可以转变风气 【解析】 【分析】 【详解】此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答题时 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解答此题,应根据语段内容的理解,联 系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作答。第一空,根据前面的语句可以分析此处要写的是“阅读代表自 己民族文化传统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第二空,这一句是对前面一句 的总结概括;第三空,与前面的“在个人,改变气质”对应。 四、写作(60 分) 21. 根据材料,完成作文。 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 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离娄上》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我们要认识 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终要体 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同时,我们还要认识 到,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 ——2016 年 12 月 12 日,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评价或联想,请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明确 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为国守望 几千年前,在天下纷乱的战国时代,孟子曾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 在身”,在那个时代,他自觉地担当起匡扶天下的历史责任。如今,生逢盛世,习近平总书 记曾说“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同时,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 我辈虽才能不及先贤,却也要应时代要求,肩负责任,为国守望。 肩负责任,为国守望。 苏武隐忍雪域,不屈服于权力压迫,不贪慕荣华富贵,是因为他心中始终秉持着责任和 担当。同样的,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忘我旷达,源于他的责任和 - 20 - 担当;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刚烈决绝,源于他的责任和担当;霍去病“匈奴 未灭,何以家为”的舍家报国,源于他的责任和担当…… 梁启超先生曾说:“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无数志士仁 人以国家之任为任,以百姓之心为心,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忠诚守望、勇敢担当的精神滋养着 中华儿女,以致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复兴路上,涌现出了几十年背井离乡、远离父母,把 一生交给祖国,始终守望着“国之重器”的黄旭华式的科技工作者;涌现出了带领村民在恶 劣环境中战天斗地、劈山凿渠,守望一方的黄大发式的村干部……他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共同担负着复兴家国的重任。 无私奉献,为国守望。 古往今来,为国守望者无不勇于牺牲和奉献。国难当头时,以自身鲜血警醒同胞的陈天 华,奉献牺牲的是自己的宝贵生命;和平年代在异国争取设立“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 的爱国人士黄素梅历尽周折,艰难奔走,奉献牺牲的是个人享乐;入伍七年,却没有回家过 过一次春节的国旗哨兵张自轩,牺牲奉献的是小家幸福。正是因为他们自觉将个人利益与国 家命运有机结合,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怀为一体,从流连小家的私情走向复兴中华的大 义,中华民族才能国运昌隆。 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才会有希望。同样,一个国家多一些为民 族利益而忠诚守望的人,国家才有希望。如果只耽于一己私心,守望着鲜花美酒,守望着权 位美色,那国家就危险了。 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为国家担起责任,为民族奉献牺牲吧!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先审清题干要求,明确作文命制 形式及写作要求,如本题从形式上看属于多材料作文,考生在写作时要明确两则材料的内涵 及相通(相同或相异)之处;另外题干“你有怎样的思考、评价或联想”暗示考生,本次写 作应适合写为议论文;然后,理清写作思路,列举提纲,依据题干要求完成写作。 【审题】第一则材料:“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意为“人们有句口头语,都说‘天下国家’。天下的基础是国,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个 人”,这句话意在说明:个人只有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和担当,才会为家,为国,为人类作出 贡献。 第二则材料是 2016 年 12 月 1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部 - 21 - 分内容,这部分内容给我们指明了怎样看待、处理家与国的关系。 综合分析,本题站在时代的高度上审视“家国情怀”这一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所谓“家国 情怀”,其实就是古人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 是对家庭、对国家的深沉热爱。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 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中华儿女也将爱国视为做 人最重要的事情。写作时,适合通过小切口,从身边事、身边人着手,以小见大地展示家国 情怀的深刻内涵。 参考立意: 国家富强,你我有责;心怀中国梦,树立远大理想;成长之路,家国共筑;勇担责任,为国 守望。 行文思路: 开篇转引材料,紧扣题目要求,引出文章论点;然后设置两个小标题作为分论点,思路清晰, 论证过程中运用例证法、引证法等多种论证方法相结合,使论点根据说服力;最后,总结前 文,发出号召。 写作素材: 1、黄旭华:将一生与祖国命运绑在一起 2017 年 12 月 26 日是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47 周年纪念日。如今,第一艘核潜艇已经退役, 但年逾九旬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仍在“服役”。 核潜艇代表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决定着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话语权。1988 年,第一代核 潜艇顺利完成各项试验,我国首次成功从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为世界上第 5 个具备二次核 反击能力的国家。这一年,黄旭华参加核潜艇研制整整 30 年。因为这项任务是国家机密,所 以这 30 年他背井离乡、隐姓埋名。黄旭华说:“这辈子没有虚度,我的一生属于核潜艇,属 于祖国!” 祖国在黄旭华心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国家利益是他隐姓埋名、全力以赴的支点,是他“逢山 开路,遇水架桥”,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国家利益是他理性对待亲情的依凭,是他正 确对待人生的坐标。 2、国旗哨兵张自轩:有国有家更有情 2017 年 11 月,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在央视《挑战不可能》节目的“百步筑梦”挑战视频,让众 多网友泪奔。擎旗手张自轩和他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家庭对祖国的热爱 和青年人为国家荣誉而无悔付出的精神。 - 22 - 2010 年,张自轩参军入伍,随后入选国旗护卫队,成为一名擎旗手。从此,他每天肩扛 35 斤 重的国旗和旗杆,风雨无阻地迎接每一个日出。由于职业特殊,他进行了更加艰苦的强化训 练:贴墙根站立,负重奔跑,踢坏了一双双皮鞋,身体脱水也咬牙坚持……由于工作需要, 他入伍 7 年没有陪父母过过一次年。在一次国旗哨执勤中,来北京看望他的父亲向他招手, 他强忍内心的激动和欣喜,没有理睬父亲,他知道国旗哨位上的自己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他的每个动作都代表国家形象。下哨后回到营区,张自轩终于见到了父母,情不自禁地流下 了泪水。 不辜负这个时代,需要我们在与时代的同频共振中拼搏进取。在最美好的年华里把祖国的荣 誉扛在肩上,把个人拼搏和国家形象紧密相连,把对国家的热爱变成日复一日的坚守,这是 很有意义的事情。 3、陈天华:万里寄血书,舍身赴死为救国 陈天华是中国近代着名的民主革命家。他为了革命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对中国革命事业 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1903 年,陈天华留学日本。当时沙俄军队侵占东北三省,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又谋划同沙俄政 府私订丧权辱国的条约。消息传来,陈天华悲愤欲绝,不禁张开双臂,大声呼喊:“拯救祖 国!四万万同胞,起来拯救祖国呀!”他咬破手指,用血指写道:“救国!”随后,他不停 地写,在血书里陈述亡国的悲惨、当亡国奴的辛酸,号召同胞起来斗争……他一连写了几十 遍,因流血过多而晕倒,晕倒时还高呼:“救国!救国!”别人把他救醒后,劝他休息,他 不肯,挣扎着把血书一份一份装入信封,从日本寄到湖南各学校。那一封封血书像火炬,点 燃了同胞的爱国热情;那一个个带血的字像号角,召唤同胞奔赴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前线! 1905 年,为了唤醒国人,陈天华在日本东京大森海湾蹈海自杀,献出自己年仅三十岁的生命。 在自杀的前一晚,陈天华写下了《绝命书》,大意是国家处境越发艰难,遭到日本当局轻视侮 辱——他认为到了牺牲自己性命的时候,毅然选择用自己的性命唤醒国人。他强烈的爱国主 义精神和不怕牺牲的精神,为当时许多愚昧的国人敲响了警钟,他也成了后世之人学习的榜 样。 爱国,就意味着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就意味着无条件地服从国家的召唤。当国家面临生死 存亡之时,陈天华身离祖国万里,却不改爱国之心,用血写心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应是我们永远的座右铭。 4、爱国使人高尚:爱国主义也和其他道德情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人愈来愈能了 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 - 23 - 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 ——凯洛夫 5、爱国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 各尽所能。 ——歌德 6、爱岗敬业也是爱国的表现: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用不着等待什么特殊机会,他完全可 以在自己的岗位上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苏步青 【点睛】多则材料作文类型及审题: 1、相近材料寻找共性:这种材料作文的特点是多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之处。其审题方法是先 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然后比较几则材料,找出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 2、相对材料辨析分歧:这种材料的特点是各则材料的内涵完全相反,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 我们可以找出分歧点,从它们的分歧点入手提炼观点。 3、互补材料辩证叠加:有些材料是就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但看问题的角度与侧重点各 不相同,而是互为补充的。如将它们叠加起来,就会更加科学辩证,这就是互补叠加法。当 然,这类材料作文在审题时,只从一个角度出发提炼观点去论证,也不算跑题,关键是找到 典型例证,自圆其说。 - 2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