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通辽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荀子和子思、孟子虽然同属于儒家,但他们在学派内部的对立却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思孟特别注重“思”,荀子就提出劝学来对抗。最直接的说法见于《劝学篇》的一段话:‎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给这两种工夫定了高下。尤其是后面一连串的比喻,在荀子看来,学习的本质是借助于自我以外的事物来扩展、延伸或者提升自己,如同登高而招,虽然手臂并没有改变,但可以达到见者远的效果,这就是善假于物的结果。思却只是局限于自我的内部,如同翘足而望之所得,终不能与登高之博见相提并论。在荀子看来,自我之外有一个广大的世界,此世界不是通过闭门之思可以了解的:‎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劝学篇》)‎ 必须是通过学习,外在世界的博大以及自我的局限和缺陷才可以呈现出来,被我们自己意识到。因此,外向的见闻就变得非常重要。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纯粹的思是无意义的。‎ 思孟与荀子确实是主张着两种非常不同的路径,前者看重的是思,而后者重视学。如果从成圣的角度来考虑,孟子主张“人皆可以为尧舜”和荀子说“涂之人皆可以为禹”是类似的,都在肯定普通的人能够成为圣人。但是其成圣的基础和工夫却截然不同。对孟子来说,其基础是每个人都有的善性或者良心,其工夫则是“反身而诚”的思。对荀子来说,其基础却是人性的恶,以及通过后天学习而能够掌握的化性而起伪的能力。可以把这两种工夫分别概括为思以致圣和学以致圣,代表着儒家内部的学思两途。思以致圣肯定生命内部的善性以及良心:道德的根源不能从外部去寻找,必须返回到生命的内部,因此把反身的思看作是确立道德生命的根本途径;学以致圣则相反:人性是恶的,没有所谓的本心或者良心,生命需要借助于外在的力量才能确立其道德的一面,因此需要通过学来了解作为生命之衡的道,进而由此道来规范自己的自然生命。‎ 可以看出,学与思的不同不能孤立地去理解,它们实际上牵连着荀子和思孟各自的核心观念。学注重外向的索取,思强调内在的发掘。但这只是表面的东西,更要紧的是,对两者的侧重关涉到对生命的基本理解:或者乐观或者悲观的看法。徐复观说:“孟子认为人之性善,只要存心、养心、尽心,便会感到万物皆备于我矣;所以孟子反求诸身而自足的意味特重。但荀子认为性恶,只能靠人为的努力向外面去求。由小人进而为士君子,由士君子进而为圣人,当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荀子特别注重学,而学之历程则称之为积;积是由少而多的逐渐积累。”总的来看,孟子认为人在根本上是善的,所以偏重内向的思。荀子不同,性恶的主张决定了其认为生命必须通过外向的努力才能获得改变。‎ ‎(择编自王博《论<劝学>篇在《荀子》及儒家的意义》)‎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荀子和子思、孟子虽然同属于儒家,但他们的学派对立却是显而易见的。‎ B. 孟子和荀子都认为普通人能够成为圣人,但成圣的基础和工夫却不完全相同。‎ C. 思以致圣把思看作是确立道德生命的根本途径,学以致圣则以学来规范生命。‎ D. 荀子之学与思孟之思有所不同,决定了荀子和思孟各自的核心观念不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在逻辑上也是逐层递进的。‎ B. 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在多个论述层次中对两派观点都是并列对举,没有明显偏倚。‎ C. 文章以《劝学》中“登高而招”为例,证明了荀子之学比思孟之思更高明。‎ D. 文章末段引用徐复观的话,不仅有效总结了上文,也有力支撑了作者的观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只有意识到外在世界的博大以及自我的局限和缺陷,才能看到学习的重要性。‎ B. 思以致圣和学以致圣不能孤立地理解,要结合荀子和思孟对生命的基本理解。‎ C. 荀子之学与思孟之思,前者表现的是生命的悲观,后者表现的是生命的乐观。‎ D. 只有多学多积累,小人才可能进而成为士君子,再由士君子进而成为圣人。‎ ‎【答案】1. C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答题时一般要认真审题,然后阅读所给选项,并在文中找到每个选项对应的区位,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 A项,“他们的学派对立却是显而易见的”错误,原文为“他们在学派内部的对立却是显而易见的”,应为“学派内部对立”。‎ B项,“成圣的基础和工夫却不完全相同”错误。原文为“但是其成圣的基础和工夫却截然不同”,不是“不完全相同”,而是“截然不同”。‎ D项,“决定了荀子和思孟各自的核心观念不同”错误,原文说“可以看出,学与思的不同不能孤立地去理解,它们实际上牵连着荀子和思孟各自的核心观念”,再联系全文来看,正确的说法应为荀子之学与思孟之思有所不同,取决于荀子和思孟各自的核心观念不同。‎ 故选C项。‎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答题时,要在整体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层次,分析论证方法,根据文本具体内容,对各选项进行认真分析,确定答案。‎ C项,“文章……证明了荀子之学比思孟之思更高明”错误,由原文“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给这两种工夫定了高下。尤其是后面一连串的比喻,在荀子看来……”可知,高下之分是荀子的自身判断,不是文章的观点。‎ 故选C项。‎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文章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能力,这类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为可能说成绝对,扩大范围或缩小范围。解答时一般要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理清文章层次,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态度,再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 A项,颠倒因果,原文说的是“必须是通过学习,外在世界的博大以及自我的局限和缺陷才可以呈现出来,被我们自己意识到”。‎ 故选A项。‎ ‎【点睛】‎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类题目,解答时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同时还要注意论述类试题设题常见陷阱: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等。对于试题选项内容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信息区间,然后再进行判断。‎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互联网和科技与教育的结合不是新鲜事,近几年被不断提及的在线教育就是很好的例子。2016年又有一种新鲜形式迅速崛起——直播课。直播其实是在线学习的一种形式,在互动性和教学效果上可以说完胜录播,成为当下最热门的K12辅导和学习形式,所谓K12教育,“K”代表 Kindergarten(幼儿园),“12”代表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12年中小学教育。‎ 对于K12消费者群体而言,因为每天上学、放学,学习的时间相对固定为晚上,在线直播是比较适合的模式。此外,教育机构之所以都瞄准教育直播课,还有一个原因是直播是当下比较靠谱的变现方式。数据显示,参与调查的近7成家长会给孩子购买直播课,也从侧面反映了直播课被家长和学生接受的程度很高。直播课巨大的市场需求,在2016年促使一大批教育直播机构出现。‎ 传统教育机构,如新东方,在2016年7月成立子公司北京东方优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在线直播课为核心主营业务,辅以在线一对一课程、私播优选(录播课)等授课方式。还有“好未来”,2016年,以录播为主的“学而思网校”转型直播+辅导模式,与其旗下另一产品“海边”分别开展直播业务。截至2016年8月31日,好未来旗下的学而思网校覆盖城市超过40个,学员数量在40万左右,占到总学员数的23%。在线下教学中心无法覆盖到的四五线城市,新东方和好未来都在尝试以在线特别是直播的方式渗透,触达更多的用户。‎ 一些新兴教育平台也推出了直播课程抢占直播市场,如猿题库更名为猿辅导、发力在线直播课、作业帮推出“果园直播课”,学霸君推出“不二课堂”等,甚至以游戏赛事直播出身的斗鱼也推出“鱼教鱼乐教育频道”,希望能在教育直播中分一杯羹。‎ 直播时代,最关键的是老师,“网红教师”似乎成了直播的最大看点之一,也成了学生选择直播课程重要的参考。而网红教师不仅是对传统教育行业的变革,也成为K12教育机构的主打牌之一,很多直播课就是在发展网红教师这一思路下争取更多的用户和利润,如猿辅导开出20—50万年薪招聘全职教师,发力K12直播大班课;作业帮的“果园直播课”,也是主打名师牌等。猿辅导联合创始人帅科认为,相比线下辅导机构,直播课可以不需要很多老师,老师的利用效率会更高。对于K12教育机构而言,只需要去选择最优秀的老师,给予强化培训。‎ ‎(摘自搜狐教育《2016中国教育行业白皮书》,有删改) ‎ 材料二:‎ ‎(摘自搜狐教育“2016年度消费者调查”)‎ 材料三:‎ 在教师节前一天,“疯狂老师”创始人张浩在媒体见面会上,公开披露了平台运营数据:“疯狂老师”8月份完成课耗金额1.07亿元。张浩表示,“疯狂老师”的创立目标是改变中国教师的生存状态,而O2O的决胜点就在于老师的生存状态。在媒体见面会上,张浩公布了8月份教师的收入数据:平台教师平均收入27936元,平台前30%教师平均收入75423元。“高薪,是对老师起码的尊重。更准确地说,高薪是对优秀老师起码的尊重。”张浩说。近日,“疯狂老师”从平台里选出数十位优秀教师进京参加“超级名师成长营”,通过学习、研讨等形式,夯实老师的专业知识以及拓展眼界。正因为高薪和发展空间,张浩表示,机构老师离开机构,选择平台化生存已成为趋势。 ‎ ‎ (摘自《疯狂老师张浩:高薪是对老师起码的尊重》,有删改)‎ 材料四: ‎ 在新一轮的在线教育融资热潮中,K12领域融资的次数和规模都远超其他在线教育的细分领域,特别是学业辅导、英语教育这两个赛道已跑出头部企业。公开资料显示,在2017年7月,猿题库融资额度达到1.2亿美元;8月14日,作业帮宣布完成1.5亿美元的C轮融资;近一周后的8月23日,在线外教英语品牌 VIPKID宣布获得2亿美金D轮融资。在线教育领域的融资金额在不断刷新纪录。不过,资本市场涌向互联网+教育,并非代表目前阶段的在线教育就是一门好生意。根据央视财经在报道中提供的调查数据,这个火爆行业却面临着70%的企业存在亏损的窘境。‎ ‎(摘自《在线教育今年已融资75亿却有七成企业深陷亏损泥潭》)‎ ‎4. 下列对“在线直播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互联网+科技和教育环境下的一种新鲜事物,在互动性和教学效果上完胜录播模式。‎ B. 近年来兴起的教师在线上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实时授课和辅导的一种教学形式。‎ C. 是当下最热门的K12教育辅导和学习的转型趋势,是线下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 D. 在线下教学中心无法覆盖到的四五线城市,经过努力,在线直播将触达更多用户。‎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线直播是一个巨大的新兴市场,因为适合学生和家长的要求而备受教育机构追捧。‎ B. 在线直播对授课老师业务水平的要求很高,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和家长的选择。‎ C. 网红教师的高收入会刺激老师选择平台化生存,将会影响机构乃至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 D. 七成企业深陷亏损表明目前阶段的在线教育并非一门好生意,资本大量涌入有很大的盲目性。‎ ‎6. 根据上述材料,为教育机构在线直播课的发展提出建议。‎ ‎【答案】4. B 5. A ‎ ‎6. ①吸引高水平教师加盟,并加强培训,打造网红教师。②把市场推广重点放在教育落后地区或薄弱学校。③要把教师的薪酬和教学效果挂钩,从而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效果。④网上直播与其他辅导形式相结合。⑤争取更多融资。‎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概念内容和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题先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再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最后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B项,“……一对一的实时授课和辅导的一种教学形式”错误,在线直播课应该是直播大班课,不是一对一课程,原文“以在线直播课为核心主营业务,辅以在线一对一课程、私播优选(录播课)等授课方式”。‎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项,“……因为适合学生和家长的要求而备受教育机构追捧”错误,教育机构追捧的主要原因除了市场潜力巨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直播是当下比较靠谱的变现方式。‎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个性化阅读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直播时代,最关键的是老师,‘网红教师’似乎成了直播的最大看点之一,也成了学生选择直播课程重要的参考。而网红教师不仅是对传统教育行业的变革,也成为K12教育机构的主打牌之一,很多直播课就是在发展网红教师这一思路下争取更多的用户和利润,如猿辅导开出20—50万年薪招聘全职教师,发力K12直播大班课”,即吸引高水平教师加盟,并加强培训,打造网红教师。“在线下教学中心无法覆盖到的四五线城市,新东方和好未来都在尝试以在线特别是直播的方式渗透,触达更多的用户”,即把市场推广重点放在教育落后地区或薄弱学校。“平台教师平均收入27936元,平台前30%教师平均收入75423元”,即要把教师的薪酬和教学效果挂钩,从而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如新东方,在2016年7月成立子公司北京东方优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在线直播课为核心主营业务,辅以在线一对一课程、私播优选(录播课)等授课方式”,即网上直播与其他辅导形式相结合。“公开资料显示,在2017年7月,猿题库融资额度达到1.2亿美元;8月14日,作业帮宣布完成1.5亿美元的C轮融资;近一周后的8月23日,在线外教英语品牌 ‎ VIPKID宣布获得2亿美金D轮融资。在线教育领域的融资金额在不断刷新纪录”,即争取更多融资。‎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笛 音 李铭 本地要做一个戏,投巨资打造,想参加省艺术节的演出,奔着拿奖的节奏去的。剧本经过多次打磨,终于可以下排练场排练了。一切都在顺利地往前推进着。‎ 音乐在这个戏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剧组高薪从北京聘来一位大咖级别的人物,来担任这个戏的音乐设计。‎ 大咖姓吴,其貌不扬,说别的都没精神,一说音乐,眼睛里便马上放射出光芒。大家背后都叫他吴大咖。吴大咖这人很挑剔,有点儿吹毛求疵,不好接近。‎ 吴大咖的挑剔不是表现在生活上,吃住行他都马马虎虎。工作人员问吴大咖喜欢吃什么,他说随便。工作人员又问喜欢喝什么,他头也不抬地说随便。‎ 只有到了工作的时候,吴大咖就不能随便了。吴大咖在排练场脾气不好,言辞犀利,不给任何人留情面。只要他认准的事情便非常固执。这个戏是一部主旋律的农村戏,吴大咖别出心裁非要启用交响乐伴奏,这让其他懂音乐的人有些出乎意料。‎ 吴大咖态度很坚决,对反对声音一概置之不理。本地文化官员跟剧组主创进行商量,既然聘请了吴大咖,就应该给予他充分的信任和支持。按照吴大咖的方案,预算是高了些,可是本着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还是决定尊重吴大咖的所有选择。‎ 音乐录制工作进展不顺,原因是吴大咖要求过于严苛。比如在选拔笛子演奏员的时候,吴大咖简直是鸡蛋里挑骨头,多次打断演奏现场。‎ 吴大咖不说话,背向后仰,躺椅被压成弓形。吴大咖闭眼,良久睁开,问,你演奏几年了?演奏员被问蒙了,答,十八年,国家二级演奏员。这跟职称没有关系。吴大咖提高了嗓门。换人!吴大咖斩钉截铁地说。‎ 就这样,本地非常有名的笛子演奏员被撤换掉了,气得演奏员逢人就骂吴大咖的傲慢无礼。‎ 事情后来很尴尬,文化主管部门赶紧从省城歌舞团再请来一位最好的笛子演奏员。这演奏员是一个女孩儿,职称一级,年纪轻轻就已经获得了多项国际国内大奖。吴大咖听完一曲,摇头叹息。人又被他给开了。‎ 本地文化官员坐不住了,笛子独奏在整个戏里只占了一分半钟,吴大咖如此挑剔有点儿叫人不能理解。‎ 趁着吃饭的时候,本地文化官员委婉地表达了看法。吴大咖听出了话里的弦外之音。吴大咖苦笑一声,这是一段表达乡村恬静生活的音乐,在整个戏中至关重要。没有这一分半钟,整个戏就要减分。前面两个演奏员都是非常棒的艺术家,他们的演奏哪里不好?见吴大咖如此固执,本地文化官员也就直接问了。声音不干净!吴大咖回答。本地文化官员哭笑不得,声音还有干净不干净之说!这……真是叫人费解。‎ 吴大咖的音乐设计停滞不前,眼看着全省艺术节召开在即,本地文化官员气得索性不再去过问了。让这个怪异的吴大咖自己折腾去吧。反正合同签了,不按时完成看他怎么交代。‎ 吴大咖提出要求,要去本地乡下采风。今天这个村,明天那个屯,吴大咖开始深扎生活了。‎ 这一天,吴大咖一行人到了本地最闭塞的山村桃花吐。吴大咖正在村口河边洗脸,突然听到远处传来几声笛音。吴大咖一下子就愣住了,侧耳倾听,然后狂喜地喊,这个真干净!‎ 找到一户农家,笛音就是从这家院子里传出来的。吹笛子的是一个双目失明的女孩儿。问了才知道,这失明女孩儿初学,只会吹一首曲子。吴大咖大喜过望,跟女孩儿家人商量,要带她回去录笛音。‎ 女孩儿父母给孩子买笛子,就是想鼓励从小双目失明的女孩儿有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见有人愿意帮助女儿,心里自然欣喜。‎ 吴大咖带女孩儿回剧组,指导她练习笛子演奏。两周以后,正式开始录制。女孩儿的笛声一响,现场立刻鸦雀无声。那舒缓的音乐像森林里潺潺的流水,涌进了每个人的心田。吴大咖闭目品味,睁开眼睛时双眼全是泪花。‎ 这个戏大获成功,在艺术节上夺得最高荣誉。‎ 吴大咖要走的当天晚上,剧组一起吃饭。吴大咖端起酒杯特意敬了被淘汰的本地演奏员。演奏员询问吴大咖自己的演奏到底差在哪里。‎ 吴大咖说,您的演奏技巧娴熟,非常棒。但不是我要的,您的声音里匠气太重。哦!演奏员明白了,那个获得国际大奖的女孩儿呢,她从业时间短,成绩斐然啊,你为什么也不用?吴大咖说,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欲望。这个从小失明的女孩儿,她看不到人间的丑恶,没有名利的欲望。她的心灵世界都是干净的,这才是我这个戏里需要的笛音。‎ ‎(选自《啄木鸟》,2018年11期,有改动)‎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部分的文字,交代了故事缘起,说明了“音乐”在这部戏中的重要地位,为吴大咖的出场提供了特殊的活动环境。‎ B. 围绕选拔笛子演奏员展开故事情节,意在告诉读者:演奏员技艺的高下对戏剧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 C. “背向后仰”、“闭眼,良久睁开”和“闭目品味,睁开眼睛时双眼全是泪花”等细节描写,揭示了吴大咖两次听笛的心理活动。‎ D. 小说将两个“非常棒的艺术家”与一个“只会吹一首曲子”的乡村盲女放在一起描写,对比中凸显了“笛音”的深刻内涵。‎ ‎8. 结合小说情节,简析吴大咖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 ‎9. 小说结尾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7. B 8. ①热爱音乐,懂得艺术。吴大咖“一说音乐,眼睛里便马上放射出光芒”,对音乐酷爱;“这才是我这个戏里需要的笛音”,懂得真正的音乐艺术。②坚持高标,严格要求。吴大咖“不给任何人留情面”,对演员训练严格要求;对“匠气太重”、“充满了欲望”的音乐拒之门外,对“干净”的音乐赞赏、吸纳。③深入生活,执着追求。吴大咖采风中意外听到盲女孩“真干净”的笛音后“大喜过望”,具体指导这位“天才”练习演奏,使戏剧大获成功。 ‎ ‎9. 作用:①照应题目。结尾一段,照应了题目“笛音”,使结构更严谨。②深化主旨。艺术应追求纯净、自然、高雅的境界,急功近利的表演终将被生活摈弃。③进一步突出吴大咖这个人物形象,体现了吴大咖执着追求纯净高雅艺术的特点。‎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B项,“演奏员技艺的高下对戏剧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错。从小说表达的主旨看,演奏员“干净”的情感投入以及对音乐作品思想的真切传达,才是打动人心、获得成功的关键。‎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精神品质,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此题从“热爱音乐,懂得艺术”、“坚持高标,严格要求”、“深入生活,执着追求”等角度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例如,“说别的都没精神,一说音乐,眼睛里便马上放射出光芒”概括为:吴大咖对音乐的热爱。“这才是我这个戏里需要的笛音”,表明他懂得真正的音乐艺术。“有到了工作的时候,吴大咖就不能随便了。吴大咖在排练场脾气不好,言辞犀利,不给任何人留情面”,体现吴大咖对演员训练严格要求。“声音不干净!吴大咖回答”吴大咖坚持寻找“干净”的声音体现出他对工作的标准高,要求严。“吴大咖正在村口河边洗脸,突然听到远处传来几声笛音。吴大咖一下子就愣住了,侧耳倾听,然后狂喜地喊,这个真干净”“大咖带女孩儿回剧组,指导她练习笛子演奏。两周以后,正式开始录制。女孩儿的笛声一响,现场立刻鸦雀无声。那舒缓的音乐像森林里潺潺的流水,涌进了每个人的心田。吴大咖闭目品味,睁开眼睛时双眼全是泪花”“从小失明的女孩儿,她看不到人间的丑恶,没有名利的欲望。她的心灵世界都是干净的,这才是我这个戏里需要的笛音”概括为:吴大咖亲自下乡采风,带女孩儿回剧组,指导她练习笛子演奏体现了他深入生活,执着追求艺术。他还具体指导这位“天才”练习演奏,使戏剧大获成功。“演奏员询问吴大咖自己的演奏到底差在哪里”“吴大咖说,您的演奏技巧娴熟,非常棒。但不是我要的,您的声音里匠气太重。……那个获得国际大奖的女孩儿呢,……吴大咖说,她的声音里充满了欲望”概括为:他坚决拒绝“匠气太重”、“充满了欲望”的音乐。‎ ‎【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小说结尾常见的作用:突生波澜,震撼人心;照应前文,不突兀。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深化主题;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令人回味。耐人寻味;给人以喜悦欣慰之感;反应美好愿望。‎ 本题从内容和结构上回答,其中内容上的作用可以从人物形象、主题等角度分析。尾句“她的心灵世界都是干净的,这才是我这个戏里需要的笛音”尾段在内容上解释了吴大咖不用前两个演员而用小女孩的原因,从小说主题角度分析,揭示了艺术应追求纯净、自然、高雅的境界,急功近利的表演终将被生活摈弃。从人物形象塑造上,从吴大咖的话中进一步突出了吴大咖追求纯净高雅艺术性格,烘托了人物形象。在结构上与小说的标题“笛音”相照应。‎ ‎【点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首先,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本题可以抓住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分析人物形象,还可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其次,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优秀的小说,总是充分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和斗争,在典型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说来,矛盾冲突展开得越充分,人物性格也就越鲜明。还可以借助描写方法、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人物间的关系、作者倾向等分析人物形象。‎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答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教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选自《过秦论》上篇)‎ 先王知雍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故周五序得其道,而千余岁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能长。由是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 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选自《过秦论》下篇)‎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 B. 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 C. 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 D. 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 ‎11.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伍,古代军队编制,以十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故以“行伍”代指军队。‎ B. 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故又以万乘代指天子。‎ C. 八州:指秦据有的雍州之外的冀、兖、青、徐、扬、荆、豫、梁等州。‎ D. 社稷,谷神和土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土神和谷神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12. 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及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过秦论》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教训,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是一组见解深刻而又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文章。‎ B. 作品中作者极力实出秦始皇威势之盛,揭露其政策的实质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并以两个“不敢”从正面表现了秦始皇的不可一世。‎ C. 作品交代了陈涉的出身地位、个人素质以及起义军的基本人员构成、武器状况,写出了抗秦力量的单薄。这样写说明了强秦并非毁于强大的外部力量。‎ D. 《过秦论)上篇行文中采用了排比式的句子和铺陈式的描写方法,富有气势;之后在对比中得出秦亡在于“仁义不施”的结论。‎ ‎1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2)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 ‎【答案】10. A 11. A 12. B ‎ ‎13. (1)陈涉一人发难//起事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自己也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 ‎(2)所以秦朝强盛的时候,法令繁复,刑罚严酷,天下震动//震惊;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了。‎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因此君子治理国家,考察于上古的历史,验证以当代的情况,还要通过人事加以检验,从而了解兴盛衰亡的规律”。‎ ‎“君子为国”主谓宾俱全,其后断开,排除BC;‎ ‎“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为并列结构,中间应断开,排除D。‎ 故选A。‎ ‎【11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A项,“十人为伍”表述错误,应是“五人为伍”。 五人为伍,五伍为行。‎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手法、观点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B项,“并以两个‘不敢’从正面表现了秦始皇的不可一世”错误,应是:两个“不敢”从侧面表现了秦始皇的不可一世。‎ 故选B。‎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删、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作难:发难;隳:灭亡;为天下笑者:被动句;何,为什么。(2)故,所以;振,同“震”,震惊;怨望,怨恨,心怀不满;畔,背叛。‎ ‎【点睛】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到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西周、东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秦始皇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愿意服从投降),把性命交给司法官吏。秦始皇于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胡人不敢向下到南边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秦始皇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蠢;毁坏高大的城墙,杀掉英雄豪杰;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销毁兵刃和箭头,冶炼它们铸造十二个铜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然后凭借华山为城墙,依据黄河为城池,凭借着高耸的华山,往下看着深不可测的黄河,认为这是险固的地方。好的将领手执强弩,守卫着要害的地方,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己认为这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的城防,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直至万代的基业。‎ 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可是,陈涉不过是个破瓮做窗户、草绳做户枢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的卒子;才能不如普通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他)跻身于戍卒的队伍中,从田野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豪杰像云一样聚集,回声似的应和他,许多人都背着粮食,如影随形地跟着。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况且那天下并没有缩小削弱,雍州的地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是保持原来的样子。陈涉的地位,没有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国君更加尊贵;锄头木棍也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谪戍边的士兵也不能和九国部队抗衡;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可是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假使拿东方诸侯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就更不能相提并论了。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管辖全国,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之后把天下作为家业,用崤山、函谷关作为自己的内宫;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选自《过秦论》上篇)‎ 先王知道壅塞不通就会伤害国家,所以设置公卿、大夫和士,来整治法律设立刑罚,天下因而得到治理。强盛的时候,禁止残暴诛讨叛乱,天下服从;衰弱的时候,五霸为天子征讨,诸侯也顺从;土地被割削的时候,在内能自守备,在外还有亲附,社稷得以保存。所以秦朝强盛的时候,繁法严刑,天下震惊;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周朝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合乎根本大道,因而传国一千多年不断绝。而秦朝则是本末皆失,所以不能长久。由此看来,安定和危亡的纲纪相距太远了!‎ 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过去的经验教训不忘记,就是以后做事的借鉴)。因此君子治理国家,考察于上古的历史,验证以当代的情况,还要通过人事加以检验,从而了解兴盛衰亡的规律,详知谋略和形势是否合宜,做到取舍有序,变化适时,所以历时长久,国家安定。‎ ‎(选自《过秦论》下篇)‎ ‎(二)古代诗歌阅读(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落花 ‎(唐)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注:这首诗做于846年李商隐闲居之时,当时因陷于党争,李商隐境况很不如意。‎ ‎14.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客散园寂,人去楼空,落花也似因孤独“乱飞”。‎ B. 颔联两句从空间和时间着笔写落花“乱飞”的具体情状。‎ C. 颈联“眼穿”句写诗人望眼欲穿盼来的春天,也挽留不住,依然又匆匆归去。‎ D. 尾联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怜花惜花、春归伤情的一片“芳心”。‎ ‎15. 尾联“芳心”语意双关,请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答案】14. D 15. ①尾联表面描写花朵向春天奉献自己的一片“芳心”,最终落得沾人衣裾的凋零结局,②实际上语意双关,借落花自喻/自比/借物喻人,③写自身胸怀大志/欲见用于世,一片“芳心”只落得被排挤的境地,抒发了作者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孤独/苦闷感伤。‎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D项,“抒发了诗人怜花惜花、春归伤情的一片芳心”错误,因为本诗尾联表面描写花朵向春天奉献自己的一片“芳心”,最终落得沾人衣裾的凋零结局,实际上借落花抒发了作者报国无门的苦闷感伤,而非“怜花惜花春归伤情”。‎ 故选D。‎ ‎【15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中重要词语含义、内容 能力。对重要诗句的考查主要包括:含义(意义);既考查对词语的含义的理解,又考查对句子作用的理解;考查学生是否能够对词语进行赏析和评价。做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句词语的含义,再分析诗句情感。翻译:高阁上的游客们已经竞相离去;小园的春花随风凋零纷纷乱飞。花影参差迷离接连着弯弯小径;远望落花回舞映着斜阳的余晖。我的肝肠欲断不忍把落红扫去;望眼欲穿盼来春天却匆匆回归。爱花惜花自然要怨春去得太早;春尽花谢所得的只是落泪沾衣。《落花》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的一首五律。此诗通过对花叶飘落表达了诗人素怀壮志,不见用于世的凄婉和感慨。全诗洋溢着伤春惜花之感。尾联语义双关显示出高明的技巧,使人、花相结合。这里诗人感慨万分,一是叹花:多情的花朵用自己的美艳点缀春色,最终得到的却是凋落飘零沾人衣裙的结局;二是叹己:我虽有怜惜芳菲之心,然而无计留春,最终只能落得个怆然涕下,泪沾衣襟的结果。借对落花命运的怜惜,表现了诗人对一切美好事物被摧残的深深惋惜;诗人的一腔幽怨、缕缕情思在对落花深情的怜惜中含蓄婉转地透出,可谓情深韵美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 ‎(三)名篇名句默写(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用比喻描写声音高低、轻重起伏错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飞湍瀑流争喧豗 (2). 砯崖转石万壑雷 (3). 嘈嘈切切错杂弹 (4). 大珠小珠落玉盘 (5). 艰难苦恨繁霜鬓 (6). 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喧豗”“砯”“壑”“霜鬓”“潦”“停”的书写。‎ ‎【点睛】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鸿蒙,语出《庄子·在宥》篇:“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这里的鸿蒙,是庄子虚拟出的人物,用来回答提问人“云将”的问题,并在一问一答中揭示鸿蒙的意义。鸿蒙即元气也。因此,后人把鸿蒙当作元气未分、混沌初开之时的朴素境界,这与老子“返本复初”的概念 。‎ 近日,华为自主 的操作系统“鸿蒙”正式落地。这个带有浓浓“国风”味的名字,具有重要文化含义的鸿蒙之境的构成是由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组成,华为公司在给科技成果命名的时候,用上了一本《山海经》:饕餮服务器、凌霄路由器、鲲鹏处理器芯片……用传统文化元素命名科技创新成果,我国科研工作者借此展示了自己的浪漫。其实,如此浪漫情怀在我国科研领城 。首次登陆月球背面的登陆器名唤“嫦娥”,为其提供信号的中继服务器名曰“鹊桥”,着陆点周围三个环形坑分别叫做“织女”“河鼓”和“天津”。‎ 今天,我们仰望着古人曾经仰望过的星河时,( )。激动, 它们拥有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名字, 过去一百年那段沉重的历史。前两次工业革命发生之时,我们尚处于蒙昧当中。如今,中国有了鸿蒙系统,也可以举重若轻般将卫星命名为“悟空”,正是得益于几代人的努力。‎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见仁见智 研究 俯拾即是 不仅是 而且是 B. 不谋而合 研发 比比皆是 不仅因为 更因为 C. 见仁见智 研究 比比皆是 不仅是 而且是 D. 不谋而合 研发 俯拾即是 不仅因为 更因为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个具有重要的文化含义,带有浓浓“国风”味的鸿蒙之境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B. 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的构成,是由具有浓浓“国风”味的名字和重要的文化含义的鸿蒙之境组成的。‎ C. 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的,是由这个有浓浓“国风”味的名字和重要的文化含义鸿蒙之境组成。‎ D. 这个带有浓浓“国风”味的名字,具有重要文化含义的鸿蒙之境是由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构成的。‎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除了“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之外,很少有词汇能攀写出这份激动 B. 除了能用词汇摹写出这份激动外,就只有“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 C. 除了用词汇摹写出星空的激动外,再没有“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 D. 除了感慨“今月曾经照古人”之外,再也无法用词汇来摹写这份激动 ‎【答案】17. B 18. D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不谋而合:意思是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见仁见智:指对于同一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结合“这与老子‘返本复初’的概念”分析可知,此处应该是与……一致,显然“不谋而合”更合语境。‎ 研究: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研发:研究与开发。因操作系统是一个全新的产品,所以应为“研发”。‎ 比比皆是:意思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俯拾即是:指低下头来随便捡一捡就到处都是,形容十分多,又十分容易得到。语境主要讲“如此浪漫情怀在我国科研领城”是常见的,选用“比比皆是”。‎ 后两空的虚词选择,从语境推知:两个分句都是“激动”的原因且有递进关系。“不仅因为……更因为”更为顺畅。‎ 故选B。‎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 原句的语病是结构混乱中的句式杂糅。修改时,可删去“……的构成”,也可将“构成是由中国传统文化世界观的组成的”改为“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 A项,句式杂糅的语病并没有消除,改为“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 B项,虽然消除了句式杂糅的语病,但偷换了主语,改变了语意。‎ C项,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去掉“由……构成的”;还改变了句子所表达的原意。‎ 故选D。‎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 回答本题要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上的暗示。上文是“我们仰望着古人曾经仰望过的星河”,后文是“激动,不仅仅……”,因此,所填句子的结尾词语以“激动”为佳。这样可排除B项、C项。‎ D项,“再也无法用词汇来摹写这份激动”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A。‎ ‎20.下面文字是一则倡议书的片段,其中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错误观念的误导,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不强。②非法贩卖、捕猎、食用野生动物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损害了我们的文明形象。③为了提高全同学们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生活环境作出积极贡献,④我们郑重地向同学们发出倡议:‎ ‎⑤从现在起,全体同学要以实际行动来保护野生动物,⑥尽量拒绝食用野味,不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不干扰野生动物休息。⑦如果发现非法捕猎、售卖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应立即向执法部门通报。‎ ‎⑧让我们的郑重承诺传播到全社会,落实到每一个人。‎ ‎【答案】①缺少介词,“错误观念的误导”前少了介词“由于”或“因为”;②语序不当,“贩卖、捕猎、食用”改为“捕猎、贩卖、食用”;⑥语气不坚定,“尽量”改为“坚决”; ⑦用错对象,“通报”改为“举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的能力。这题是以语言表达题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语言得体和病句修改能力首先要了解病句的六大类型错误: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语言得体要考虑文体,要根据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感情色彩、目的、场合、对象、手段的差异,以及敬谦词、转述语言得体等。‎ 本题,前两处是有语病,后两处是语言不得体。“错误观念误导,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不强”,成分残缺,“错误观念的误导”前少了介词“由于”或“因为”。“贩卖、捕猎、食用”语序不当,“贩卖、捕猎、食用”改为“捕猎、贩卖、食用”。“尽量拒绝食用野味”中的“尽量”一词不得体,语气不坚定,不符合倡议书场合和目的,要把“尽量”改为“坚决”。“立即向执法部门通报”中的“通报”一词,适用于行政机关等,不适用于市民对执法部门,用错对象,且意思也不够准确,要把“通报”改为“举报”。‎ ‎21.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下面是一则有关“4·23世界读书日”的创意广告,请写出该广告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答案】构图要素:两本卷起的书组成一幅望远镜。‎ 图形寓意:书本就如望远镜,有了书本,通过认真阅读,我们才能更清晰地感知身边世界的丰富、深邃与美好。‎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图文转换的能力,要求给漫画拟题并分析启示,分析漫画的题目主要有概括画面的内容,分析漫画的寓意,给漫画添加标题和解说词等题目,答题时首先立足于漫画的内容,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概括,然后注意漫画的劝诫意义,劝诫意义要从漫画夸张的手法中获取。‎ 题干要求“写出该广告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首先要注意题干中对于该图的说明“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 日为‘世界读书日’。下面是一则有关‘4·23世界读书日’的创意广告”,再来审读图形,看其由几部分构成,这几部分分开是什么,合起来是什么,与题干中的解说有何关系。整体来看,图形是一幅望远镜,分开来看,望远镜是由两本卷起来的书组成,这与题干中“读书”的主题是契合的。‎ 四、写作(60分)‎ ‎22.根据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日新月异的时代,深刻变革的中国,年轻一代是最直接的感知者。我们正在经历的当下,更能让中国年轻人再次思考或重塑自己的英雄观。‎ 有的人曾认为不少90后、00后沦于英雄虚无主义,而事实证明,他们擅长在当今社会发掘闪光的偶像,并赋予崇拜行为全新的涵义。‎ 今天年轻一代需要怎样的偶像与英雄?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答案】【例文】‎ 新时代的偶像与英雄 ‎  岁月流转,掠过漫天星斗。从董存瑞、雷锋,到钱学森、陈景润,再到“四大天王”和周杰伦……到了思想观念多元的00后一代,已再难有统一的答案。偶像的更迭,映射着时代的变迁,也不断改写着“偶像”的内核外延。 ‎ ‎  有学者在研究中写道,当前青少年对偶像的崇拜,已从“仰望”向“共生”改变。青年媒体人黄帅说:“不少90后青年也会为白芳礼、丛飞等‘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洒下热泪,在面对这些偶像人物时,我们不再采取匍匐膜拜的姿态,而是用他们的精神引导日常生活。” ‎ ‎  不久前,“硬核医生”张文宏成了“网红”。这位在疫情中讲真话、金句频出的医生具备镇定人心的才能,受到年轻人的喜爱。90后学生文文在朋友圈接连转发了3条张文宏的公开演讲视频,称自己已是张医生的“迷妹”:“简直字字珠玑,字字钻进我心里!”“张文宏是我想成为的那种医生。他专业素养高,不讲虚话空话,为患病者和更多的人作实际贡献,这是医生职业精神最动人的地方。”今年大二的医学专业学生高强说,同学们反复观看张文宏关于传染病防控的系列演讲,学习知识,也在重温报考医学专业的初衷。 ‎ ‎  中央团校教授吴庆评价,新时代青年的偶像观呈现出价值多样和内涵提升的双重趋势。价值多样是指当前青年的崇拜对象已不集中在少数类型几个人物身上,甚至崇拜自己这颗“夜空中最亮的星”;内涵提升是指随着精神文明的不断丰富,年轻一代的英雄观正走向成熟。 ‎ ‎  2019年9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线上线下都火了。先是袁老九十大寿的小视频在网上点击量过亿,网友们纷纷送上生日祝福;紧接着,袁老在湖南农业大学演讲,学生们欢呼尖叫,上演“大型追星现场”。 ‎ ‎  袁隆平、屠呦呦、黄旭华、于敏、孙家栋、张富清、李延年……2019年9月,“共和国勋章”颁发后,这些闪亮的名字频频出现在社交媒体,年轻的粉丝群体将追星对象指向了他们——共和国最闪亮的星。数据显示,在“共和国勋章”相关讨论中,“贡献者”“中国赞”“人民英雄”等词语成为关键标签。这意味着,网友追捧这些大科学家、大知识分子作为明星,指向的是他们所代表的科学精神、奉献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 这样的精神,引领无数科研工作者冲在一线拓荒、甘为人梯奉献,铸就了中国的今时今日,也激励着青年人紧随榜样的步伐,在强国征程中不断筑梦圆梦。从这个角度而言,与其说年轻人在追“星”,不如说是在和当下各个领域的大家交心,并向他们致敬。‎ ‎【解析】‎ ‎【详解】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我们正在经历的当下,将会成为未来反复回味的历史片段,任何一个作家和戏剧家的作品都很难超越这历史本身。翻看再多的人物传记,都不及当下的现实更能让中国年轻人再次思考或重塑自己的英雄观。在关乎选择、担当和道义的时刻,他们看到不少闪光的个人和群体,宛若星辰一般散射着光辉。他们拾起的几个名字,成为非常时期的“全民偶像”。如钟南山,曾号召“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的院士,今年以84岁高龄再次挂帅出征;如陈薇,在阻击非典、抗击埃博拉等硬仗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女院士,新冠肺炎疫情中再次冲锋向前。人类群星闪耀古今,对他们来说,最好的偶像就在当下。‎ ‎【立意】偶像与英雄;新时代的偶像;不再采取匍匐膜拜的姿态,而是用他们的精神引导日常生活等等。‎ ‎【结构】题目切题《新时代 偶像与英雄》,第一段引出新时代偶像,偶像的更迭,映射着时代的变迁,也不断改写着“偶像”的内核外延。第二段偶像的变迁,从“仰望”向“共生”改变;第三段抗疫当前的偶像,“硬核医生”张文宏成了“网红”;第四段新时代偶像特点,新时代青年的偶像观呈现出价值多样和内涵提升的双重趋势;第五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线上线下都火了;第六段,“网友追捧这些大科学家、大知识分子作为明星,指向的是他们所代表的科学精神、奉献精神与社会责任感”。最后一段强调,与其说年轻人在追“星”,不如说是在和当下各个领域的大家交心,并向他们致敬。‎ ‎【素材】1.传播方式的变革,重塑着崇拜行为。曾经大众媒体将英雄人物、典型模范、文体明星推送到人们眼前,而在网络时代,各行各业的风云人物都“近在眼前”,人们只需动动手指,就可挑选几位长期订阅、跟随。因此有媒体提出,如今中国年轻人的偶像崇拜已从“因为伟大,所以崇拜”进入一个“为我所用,所以关注”的新流程。 ‎ ‎2.“95后”女孩张梦楚的选择代表着一批年轻人。专业是国际政治和新闻的她非常热爱军事,曾长期追过军事专家张召忠的电视节目。后来,“局座”张召忠在新媒体上“火”了,她成了一名“小橘子”(张召忠粉丝自称“小橘子”),并在毕业后加入了“局座”工作室。当前,工作室维系着张召忠的1200多万微博粉丝,1060万今日头条粉丝,310万公众号粉丝,360万B站粉丝,其中70%是90后、00后。‎ ‎3. “和病毒赛跑的老太太”李兰娟院士。她,是中国传染病学第一人,面对疫情,她很有自己的一套。因为,在2003年的抗击“非典”期间,她雷厉风行,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有效的隔离措施,短短24小时,就隔离了1000多人,并且创造了浙江省在非典期间“零严重后遗症”、“无医务人员感染”、“无二代病人”的奇迹。她虽然已经73岁了,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毅然决然主动请缨,带领团队紧急驰援武汉,她也是最早与钟南山院士一同进驻武汉考察疫情的6个人之一。她提出了一个对抗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建议”,并且最终被采纳,那就是武汉“封城”,也因此被冠以建议武汉封城“第一人”。她还被亲切地称为“和病毒赛跑的老太太”,因为,她每天只睡3个小时。并且于2月1日晚间,她再次奔赴武汉,凌晨5点抵达武汉,吃过早餐后就接着开会,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2月4日,就有好消息传出,她所带领的团队发布了重大研究成果,“阿比朵尔、达芦那韦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消息一出,大家为之振奋,赞叹她不愧为“传染病的克星”。终南山与李兰娟院士,真可谓“国士无双”,既有国士的担当,又有战将的勇猛。‎ ‎【点睛】材料作文写作策略:‎ ‎①引:恰当地引用材料,开头既要引述材料,在论证时还要回扣材料(不能全部照抄),对材料进行分析后,或摘要或概述,三言五语即可。 ‎ ‎②议:是对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对人物关系的分析,对结果的预测,对原因的追问等,目的是为了提出观点做铺垫,这部分不能太长,百字左右即可。 ‎ ‎③提:提出论点(或观点),文字简炼,一两句话就可以,观点明确。 ‎ ‎④联:这是文章的关键,可由材料推开去,可联系历史人物、历史故事,可联系现实生活,今人今事;可以正面举例也可以反面证明;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最少要举两个例子,一古一今或一正一反,多角度多侧面把中心论点阐述得深刻有力,三四百字即可。 ‎ ‎⑤深:深入分析。怎样深入分析?分析原因,说明好处(或危害),找出症结。 ‎ ‎⑥结:收敛全篇,总结全文,宜对论述的问题有所深化,不要故作惊人之语,强调精炼有力,不要画蛇添足。‎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