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合肥新城高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绝密★启用前 合肥新城高升学校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出卷人:陈九彦 审卷人:丁少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不得超出答题区域。 3.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50分。 第I卷(阅读题) 一、 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在不断有人提问,为什么在我们这个堪称伟大的时代里却出不了伟大的作家?对此我的想法是,现在是一个无权威的、趣味分散的时代,一个作家很难得到全民集中的认可。事实上,要成为一位大家公认的伟大作家,需要时间的考验,甚至包括几代人的阅读和筛选。而且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消费与享受往往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以至那种具有巨大原创力的作品很难产生。当然,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除了这些外在的方面,也有作家自身主体弱化的问题。比如市场需求之多与作家生活经验不足的矛盾、市场要求产出快与文学创作本身求慢求精的矛盾等等。而这当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与无力,无疑是当下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缺失。 所谓正面精神价值,指的就是那种引向善、呼唤爱、争取光明、辨明是非,正面造就人的能力。这种价值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与作家对民族的精神资源的利用密切相关。我们民族的精神资源很丰富,但是也还需要作必要的整合和转化,才能化为作家内心深处的信仰,运用到创作中去。还有一些作家表现出“去资源化” 的倾向,他们不知如何利用资源,索性不作任何整合与转化,以为只要敢于批判和暴露,就会写出最深刻的作品。但如果都是暴力、血腥,就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而真正深刻的作品不仅要能揭露和批判,还要有正面塑造人的灵魂的能力。还有另外一种主体精神弱化的现象,很多作品没完没了地写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缺少一种人文关怀。作家的责任是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真正找到生命的价值所在。当他们丧失了对生活的敏感和疼痛感,把创作变成了制作,批量化地生产的时候,文学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生命了。 老舍先生曾将长篇小说《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篇幅几近短篇,却也创造了了中国现代文学中公认的经典。他幽默地说:“我在经济上吃了亏,在艺术上占了便宜。”如果今天的作家都肯下这种苦功,那么消费的时代再汹汹然,我们仍然可以对震撼人的好作品的出现满怀期望。 1.从原文看,下列不属于“当代中国缺少伟大的作家”外在原因的一项是( ) A.现在是一个缺乏权威的时代,也是一个受众趣味分散的时代。 B.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普遍的公认。 C.在今天,消费与享受往往会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 D.作家对生活的体验还不够,同时文学创作本身的规律是求慢求精。 2.从原文看,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的民族精神资源很丰富,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保持原貌并移植到创作中。 B.所谓“去资源化”,就是作品只有批判和揭露,而没有充分利用社会生活的资源。 C.充斥暴力和血腥的文学作品使人看不到一点希望,这是正面精神价值缺失的结果。 D.作品中有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这样的描写,表明作家没有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或无力,是当代中国文学创作中最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B.是否善于利用我们民族丰富的精神资源,决定了作家作品中正面精神价值的能否体现。 C.要保持文学生命,作家就应该对生活具有敏感和疼痛感,坚持把叙事从趣味推向存在。 D.老舍把《大明湖》浓缩成《月牙儿》,说明下苦功夫创作,才能出现震撼人心的好作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最美”的挣扎 公元2010年,在长城、黄山、珠穆朗玛峰等100个中国最美的地方之外,又增添了一个中国最美的书店:南京先锋书店。 可是,只在一瞬间,先锋书店就“粉身碎骨”了。醉酒之徒驾车直撞了进来,先锋书店两扇玻璃大门被撞得粉碎,书架支离破碎,一片狼藉,书籍伤痕累累,面包车也撞得像根麻花,两个酒徒重伤,被抬着住进了医院。 钱晓华的心,比酒徒伤得更厉害。他哭了。 因为,他路上见到了儿时的伙伴阿丁。阿丁是个讨饭的盲人,他在南京的天桥下忧伤地拉琴,乞求人们施舍一顿饭钱。阿丁的妈妈、姐姐从小就是瞎子。他想向阿丁施舍,可是,智慧和善良在大道上哭泣,命运却还在捉弄他!酒鬼的冒失令他一辈子愧疚阿丁。 开这个书店真是个磨难。 1996年寒冬,书店第一次是安在临时搭建的17平方米的白铁皮屋子里。书店名字叫“先锋”,人也在“先吃风”。他坐在门口守店,跟走在风雪里没什么两样,严寒肆虐,冷嗖嗖一片,骨头都打着颤,手脚冻得都能见到里面的血肉,每到夜晚,太平南路商业一条街就剩下书店的灯还在雪光中闪亮。凌晨步行回家,回头看不见一个行路人,只有一串串脚印,满载一轮月光,一直把他心中沉淀的孤寂搅得沉渣泛起。何时才见朝阳啊! 不到一年,铁皮屋子因为拆迁而被迫转移。 一而再,再而三。 “先锋书店走过23年了,我经历过失败、挫折、痛苦和煎熬。我曾想过放弃、想过自杀!”好在,书店对面的圣保罗教堂的钟声响了。钟声总是为他打开心路。 他就就着钟声去再开书店,去看书、听音乐、回忆、落泪。对他来说,流泪是最快乐的,因为流泪帮他排毒。他最终把书店装潢成“教堂”。今天,他引申道:“我的工作就是我的信仰,书店便是纯粹的地方,容纳圣洁的灵魂。我的书店在装潢方面引入了教堂的风格,将这种风格融存为心心相印的信仰。” 阿丁是钱晓华的参照系。因为,他差点连阿丁都不如。 钱晓华至今户口还在金坛农村。他19岁就在罗村乡政府做通讯报道员了,而且写的新闻还在全国、全省获过一等奖。到金坛纺织厂当了3年秘书,又进了南京大学作家班。因跟后来上台的领导合不来,他被迫回老家谋出路。第二天,钱晓华就从亲戚那里借了几百元钱,迈上了做茶叶生意的旅程,因为钱晓华家里承包了茶园。可惜,茶叶生意做到最后也是山穷水尽,走投无路,生计无着。 这时,失魂落魄的钱晓华碰到了阿丁,阿丁从九岁开始每天要将讨回的米粒晒干,每隔一周送回家给盲瞎却在操持农活的母亲和姐姐充饥。这让钱晓华羞愧无比。“盲瞎的阿丁尚在养活家人,我要向阿丁学习!我怎能让铁骨铮铮的老父亲再为我流泪!”钱晓华放开胆子想:有什么能够把我的生活道路也镀上一层金色呢?唯有书!自己学的中文,每一本书都是我的阳光!被书环抱的感觉很温暖。是不是开个书店? 于是,落魄的钱晓华孤身一人流落南京街头。他像阿丁一样寻找。 终于找到一处不起眼的白铁皮屋子,不大,但起的名字口气却不小:先锋! 经历多次磨难之后,终于有了现在的最美书店——先锋。 (选自《人物通讯》,有删节) 相关连接: ①钱晓华,南京先锋书店老板。1964年出生于江苏金坛。先在工厂工作,后曾就读于南京大学作家班。1993年开始下海经商,1996年创办先锋书店。 ——《百度百科》 ②南京先锋书店自创立以来探索出一条以“学术、文化沙龙、电影、音乐、创意、生活、时尚”为主题的文化创意品牌书店经营模式,搭建一座可供开放、探讨、分享的公共性平台。其为读者打造的建筑之元素、宗教之情结、人文之关怀的书店阅读空间,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读者的聚集,使其成为南京重要的文化地标。它被南京市民评为十二张文化名片之一。 2014年,英国BBC评为全球十大最美书店,南京先锋书店名列其中。2016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全球十大书店之一。系亚洲唯一入选书店。 ——《光明网》 ③这么多年,钱晓华一直追寻着他的梦想;他是一个非常善良、充满爱的人,也是一个很有自我、有信仰的人。尽管图书已经进入了薄利时代,但是,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社会人文理念,他卖的不是书,是在倡导一种文化。 ——好友李大鹏说钱晓华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题目是“‘最美’的挣扎”,“最美”一语双关,即指钱晓华创办的“最美”书店,又是对钱晓华在创业历程中百折不挠精神的概括和赞美。 B.这篇人物通讯体现了真实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作者匠心独运,叙事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体现了“文似看山不看平”的创作规律。 C.文章提到钱晓华“学的中文”,进过作家班,还获过新闻创作一等奖,这为他以后选择书店事业、推广公民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D.钱晓华的先锋书店被誉为“最美书店”,不是因为它建筑的规模宏大,而是因为它有自己的经营特色——推广的不是书,而是公民文化。 5.文章用了很多笔墨描写“阿丁”,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6.作为一个创业青年,钱晓华有哪些杰出的表现?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白 皮 鞋 [苏丹] 阿卜·白克尔·哈里德 天色暗下来了,水汽预示着将有一个不愉快的黑夜。我坐在市场的一家咖啡馆里,苦苦地思索着下月的日子该怎么过……我在责怪着自己由于一时冲动买了一双白皮鞋。按我这样地位的小职员来说,真不该如此,就是想买也该等下月再说。我埋怨我干的荒唐事儿。正在烦恼的时候,耳旁传来一声声叫擦皮鞋的声音…… 抬头一看,面前站着一个约摸十一岁的孩子,披着一件不称体的长衬衣,两条瘦腿活像竖在地上的两根细棍,苍白的圆脸庞上长着一对炯炯发光的、满是孩子气的大眼。或许他早就以为我会坐下来的,所以竟没来得及等我张口告诉他这双皮鞋还是刚上脚的,他的两只小手就已经在身旁的小木箱里匆忙地翻寻着什么了。 他严肃而又小心翼翼地卷起衣袖,从木箱里取出一个铁匣,立刻埋首在这项“艰巨”的工作里。 我百般无聊地看着电影院前熙来攘往的人群,现在不比公共假日那天,很少见到中学生的影子。站着的尽是些套“吉尔巴”(一种苏丹民族服装)或穿着形形色色衣衫的童工,男女摊贩杂在人群里跑来跑去兜售吃食。 我本以为这个孩子很快就会擦完的,而他不时顾盼着影院前的观众,低声问身旁另一个孩子: “听,开演了吧?” “我早看过了,你要瞧,你自个儿去吧?” 这孩子一边说着,一边玩弄着手里的木棍,一面又频频抬眼留心一个闲散地等着友人赴约的青年。 擦鞋的责备而又痛苦地扫了他一眼,便拿起我那擦好鞋油的一只白皮鞋放在墙脚下,稍晾一会儿再打光。熙熙攘攘的顾客不知是谁在鞋上踩了一下,这一脚几乎使他前功尽弃,他掸掉灰尘,狠狠地骂了一句:“你怎么不长眼哪!” 说着又伸出两只小手聚精会神地开始他的擦鞋工作。 片刻间天空里越积越厚的乌云又一次吸引了他的注意力,我听到他自言自语地在嘟哝: “真主保佑,这场雨下来,看不成电影还没什么,断了我的粮可怎么办?” 雨说下就下,稀疏的大滴雨点开始落了下来。人们蜂拥地躲进咖啡馆,渐渐把我和孩子的距离越挤越远了。 滂沱大雨,倾盆如注。我端着座椅退进屋里,坐下后先忙着把两只光脚丫子塞进桌肚里,但心里止不住胡思乱想起来:这孩子哪儿去了呢?准拿走了我的皮鞋……唉,多讨人喜欢的一双新皮鞋,不用费多大劲就可以脱手的。本来嘛,眼看着浓云蔽日,预示着有一场大雨,大街小巷尽是泥水,我干吗还一定要让他再擦呢?真是活见鬼! 根本的问题倒还不是对这双丢失的鞋感到特别惋惜,问题是要我光着脚在这么一个漆黑的夜晚步行回家,倒是生平第一遭。 折磨人的整整一小时过去了。在这一小时里,我的心简直是随着表上的分针在移动。而这个小东西看来却毫不在意地计算着这一寸寸蚕食我的耐心、让我神经都快爆裂的时光。 希望孩子送回皮鞋的幻想已成泡影了,这个该杀的家伙竟这么拿着我的皮鞋就溜跑了。 我开始认真地考虑回去的那条道,当然,最好能雇一辆车,可是车停在大马路上;还有,钱呢?看来惟一的办法只能光着脚在我们那条既窄又危险的巷子里冒上一次险了。 又过了一小时,雨仍下个不停,咖啡馆里挤得水泄不通,等着孩子把鞋送回来似乎没什么希望了,抑制不住的气恼和郁闷阵阵袭上心头。播音机响了好长一阵终于静下来了。靠在躺椅上的、捏着帽子站久了的人都活跃起来,坐在一旁长凳上的还在热心地讨论着雨…… 时间将近午夜,雨势渐弱,最后天空里只飘落着星星点点的雨丝儿,人们可以回家了。人们开始离开咖啡馆,不到半小时,屋里便走空了。侍者动手收拾桌椅,示意说:你也该走了。 老实说,我本也打算最末一个离开这儿,因为我不相信我的神经能经受得住自己光着脚在众目睽睽下走回家去。 我低着头走出大厅,刚穿过活动门,冷不丁地一下子怔在那儿了,两条腿似乎瘫陷在淤泥里,半步也提不起来,张大了的嘴不知说什么好,一个不到十一岁的孩子——好熟的脸哟——光着上身,胳膊肘支着一只小木箱,倒在墙角里睡着了。他的另一只手紧紧捏着一包东西,我过去轻轻地摇醒了他,他跳起身来,小手揉了一阵眼睛,迷糊中他忆起了我是谁。他连忙打开布包,一边忸怩地向我道歉。我这时才发现他是那么困倦,瞌睡沉重地压着他的眼皮。 付了钱,帮他披上那件不称体的、包过我皮鞋的长衬衣,我默默地踏上了归途。 满街的泥水,人们早就进入香甜的梦乡…… 周围是一片漫长、寂静得怕人的黑夜,电线杆上的街灯散出一团团灰白的光芒,似乎连这个也给雨水浇了个透湿。这种时刻四周见不到一点活的东西,哪怕是一只丧家的狗还是一只迷途的猫。 一幅使我无法入眠的景象萦回在我的脑际,那个孩子——我们的孩子,仿佛就坐在我床边,胳膊肘支着一只小木箱,另一只手里紧握着一双白皮鞋。 选自《世界微型小说佳作选》 春风文艺出版社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大篇幅地对“我”进行心理描绘,“我”的种种心态,伴随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改变,使得故事更显真实,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B..本文运用语言、动作、心理多种细节描写,如男孩与伙伴的对话、娴熟的擦皮鞋的动作、用衬衫包裹白皮鞋等等“小”笔触,塑造了一个勤谨自强、诚信守责的小男孩形象,引发读者对以小男孩为代表的弱势人群深深关切的善良之情。 C.结尾处对小男孩形象的描述,以及我把擦鞋孩子称为“我们的孩子”,体现出“我”内心的反省与悲悯情怀。 D.文章具有明晰的镜头感,对景物、人物的描写绘声绘色,故事环境逼真生动,使人如入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8、文中划线处多次描写雨势的变化,请说说这样写的作用。(4分) 9、对比是本文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小说中运用了那几组对比,试作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4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记载 B.怒而飞 怒:发怒 C.适莽苍者 适:往 D.则芥为之舟 芥:小草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鹏之徙于南冥也/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B.且夫水之积也不厚/之二虫又何知 C.其正色邪?/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D.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12.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晦”指农历每月的第一日,“朔”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B.“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既望”指农历每月十六。 C.“旬”指十日为一旬,“兼旬”为二十天。 D.“期月”指一整月,“期年”指一整年。 13.《逍遥游》是《庄子》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认为真正的“逍遥游”是怎样的境界?你对这样的境界有什么看法? (6分) 14.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0分) (1)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5分) (2)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15-16题。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 【注】 ①将:岂。②纪:经营。 15.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16.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 ? (2) ,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 (3)但以刘日薄西山, ,人命危浅, 。 第II卷(非阅读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8.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一位伟人说:“喜欢聆听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________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征服,他们狂妄自大,这遮挡了他们的视线;________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吹嘘,他们坐井观天,这妨碍了他们的拓展;________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盲动,他们浅尝辄止,这影响了他们的深度。因此,我们要学会聆听。这将使我们虚怀若谷,博采众长,锐意进取;这将使我们胸怀远大,视野宽广,开拓创新;这将使我们高瞻远瞩,潜心探索,内涵深厚。 A.急功近利 不可一世 闭关自守 B.不可一世 急功近利 闭关自守 C.闭关自守 不可一世 急功近利 D.不可一世 闭关自守 急功近利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 在“双11购物狂欢节”活动中,阿根廷姑娘德尔巴耶趁着中国网购促销活动之机,在“速卖通”上为一家老小购买了中国生产的毛衣、帽子和换季衣服。 B.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些救护车,超过八成以上没有正规的急救资质和持证医生,有些所谓挂靠在外地医院的救护车,实际上已经多年未经过当地年检审核,属于非法运营。 C. 尽管现行《著作权法》对一些抄袭行为的界定并不清晰,但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曝光这些行为,让抄袭者明白,知识产权必须得到社会的尊重。 D. 由于恶意订单等网购业中存在的不法行为,让电商的信用系统陷入困境,各种频发的敲诈事故也极大地破坏了行业生态环境。 20.下列句子中,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3分) A、介绍信:兹介绍我校李明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 B、书信: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C、询问: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 D、请柬: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21.下面是某校高二(18)班“暖心之行”——重阳节敬老院活动的构思,请你把它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6分)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最近上映的影片《少年的你》,是继《我不是药神》之后的又一部现实主义力作。虽然影片中的故事因为其艺术性而与我们现实社会有较大距离,但其社会意义在于,让校园欺凌——这头曾经被许多人无视的“房间里的大象”,站在了聚光灯下,由此引起公众对校园欺凌问题及解决之道的关注和热烈讨论。 你怎样看待校园欺凌现象?假如我们被欺凌,要怎么做才能保护好“少年的你”?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期中试题答案 1.D 试题分析:仔细阅读第一自然段,外在原因,就是从社会原因着手分析。原文为而且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消费与享受往往消磨作家敏锐的洞察力和浪漫的激情,以至那种具有巨大原创力的作品很难产生。整合此信息即可。 2.C 试题分析:A项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保持原貌并移植到创作中错,而原文是对资源做必要的整合和转化。 B项原文为如果都是暴力、血腥,就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D项原文为:很多作品没完没了地写油盐酱醋和一地鸡毛,缺少一种人文关怀。解这类题首先要清晰此类题的设误类型,如未然说成已然,不确定的说成是确定的,因果倒置等,然后再用复位法,与原文一一对应,检验是否答题正确。 3.B 试题分析:B项原文为:而这当中,正面精神价值的匮乏与无力,无疑是当下文学创作中最为重要的缺失。当代中国文学范围有误。解答此类题关键是与原文仔细对照,注意否字词,不确定的修饰语或范围。 4.B【解析】B项中“叙事跌宕起伏,一波三折”错,文章重点写的是心理挣扎,而不是故事的波折。 5.①阿丁是钱晓华的人生启示。“阿丁是钱晓华的参照系”,他看到盲瞎的阿丁尚在养活家人,要向阿丁学习,使自己变得坚强起来。②从钱晓华对待阿丁的态度表现了钱晓华的善良。在南京的天桥下遇到阿丁时,他想向阿丁施舍,却因掏不出钱来而愧疚。(每点2分,答对2点得4分) 6.①勇于探索,百折不挠。进工厂,做生意,失败后办起了书店,几经挫折面坚持不悔。②锐意创新,走出新路。将书店装潢成教堂形式,还探索出一条文化创意品牌书店经营模式,享誉中外。③坚守信仰,境界超凡。创办先锋书店,推广的不是书,是公民化。④善良真诚,充满爱心。同情盲瞎乞丐阿丁,不愿让父亲为自己担心流泪。(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4分,答出三点给6分。意思对即可) 7.B 对小男孩并未用到心理描写。 8.①在情节上,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正因为下雨,我才与小男孩失散,为下文我的揣测以及小男孩等候等情节埋下伏笔。 ②在人物塑造上,将我等鞋子过程中的焦虑不安的心理烘托得更为传神。 ③在主旨上,结尾处用夜雨浇注后的泥泞街道,渲染出阴暗肃杀的氛围,深化了主旨,表现了我对小男孩命运的悲悯与对弱势人群的关切之情。(写出2点得4分) 9.① 在境遇上,男孩窘迫贫穷,地位卑微;在人品上,他毫不贪财,坚守诚信。困苦的环境对比其行为的难能可贵,把人物形象凸显得鲜明高大。(2分)②“我”的行为、思想与擦鞋孩童形成反差,表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擦鞋孩童,并没有因为生活的艰辛而失去诚信,守候皮鞋的主人,突显擦鞋孩童纯朴品质。(2分)③前后情节形成鲜明对照,与小男孩离散后,我对小男孩的猜测与小男孩对待白皮鞋的实际情形,截然相反,写出“我”对擦鞋孩童的误解,使文章感染力强烈,形成鲜明的戏剧冲突。(2分) 10.B (怒:奋发,这里指鼓起翅膀) 11.D (A介词“向”/介词“在”。B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此”。C表选择的连词/代词,指鹏。D均为介词“因为”) 12.A “朔”指农历每月的第一日,“晦”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13.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游”是这样一个境界:“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所向往的逍遥游,是摆脱一切世俗羁绊,精神上获得绝对自由的境界。(3分)这种境界只有“至人”才能达到。现在看来庄子所追求的“逍遥游”的境界,是一种天地间根本不可能有,也不可能达到的主观幻想,但他所表现出的对于理想的追求本身却值得我们学习的。(3分)(言之成理即可) 14.(1)当鹏迁往南海的时候,振翼拍水激起三千里的波涛,乘着旋风回旋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它是乘着六月的大风飞去的。 (2)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世上的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能认清自身与外物的分界,辨明荣耀与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罢了。 15.D 解析 A项,全诗并未生动地描写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情景,而是以描写美好的人际关系为主,最后四句以议论作结;B项“有酒斟酌之”一句中“斟酌”应为“倒酒、喝酒”之意,并非“边饮酒边斟酌诗句”;C项“披衣起彷徨”分析有误,应为披上衣服起来谈笑。 16.第一问: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3分) 第二问: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3分) 解析:本诗写诗人移居之后,与邻人融洽相处的情味。以“春秋”发端,说明一年四季中常有生活的乐趣。对作者来说,新迁南村,登临胜地,更觉欣慰。除登高赋诗之乐外,更有与邻人过从招饮之乐,忙时闲聚之乐。 17.(1)登东皋以舒啸 乐夫天命复奚疑 (2)云销雨霁 落霞与孤鹜齐飞 (3)气息奄奄 朝不虑夕 18.D 不可一世:不认可同时代的人,自认为在当代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形容自命不凡,狂妄到极点。与下文的“狂妄自大”“虚怀若谷”相照应;闭关自守:比喻与外界隔绝,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与下文的“吹嘘”“坐井观天”“视野宽广”相照应;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与下文的“盲动”“高瞻远瞩”相照应。 19.C(A项“毛衣、帽子和换季衣服”概念交叉;B项“超过八成以上”赘余;D项“让电商”缺主语,可删去“由于”或“让”) 20.A【解析】A 项,正确,其中“荷”常用于书信、公文等中表示感谢或客气。B项,“垂念”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B项内容是学生写给老师的信,应改为“感念”。C项,“家严”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C项是询问别人的父亲今年多大年纪,应改为“令尊”。D项,“府上”是对别人的家的尊称,D项是请别人到自己家来,应改为“寒舍”。 21.我们这次重阳节敬老院“暖心之行”活动,准备阶段需要进行人员分组,准备好相关物品和排练文娱节目;到了敬老院之后,先慰问老人聊天谈心,然后给老人们打扫房间,最后进行才艺展示,为老人带去舒适与欢乐。(信息完整2分,思路清晰2 分,语言连贯2分,共6分) 22.作文 在该影片上映不久,有媒体就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内蒙古呼和浩特一名15岁的初三学生小杨称自己多次遭同学霸凌,被拉到学校附近小巷子扇巴掌、抢手机、要钱等,甚至曾遭30余人围殴。小杨被打怕了,只能借钱或者偷家长的钱给他们,一次两三百,至今已经被威胁勒索抢走了1万多元。近一年时间,小杨曾多次求助学校,学校给出的答复是:社会上的孩子没法管;求助派出所,派出所又表示霸凌者都是未成年人,到时候还得一个个送回去。 “校方总想息事宁人,班主任怕担责,家长不重视觉得不严重。学校和家庭,也都缺少这方面的教育,各方都没有对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人的恶的约束能力。”《少年的你》开头就讲述了一个“他们都在欺负我,为什么你们不做些什么”的悲剧。这样的悲剧,剧中的胡小蝶、陈念被迫承受着,也时不时在我们的身边上演着,看相关新闻、案例、数据,让人触目惊心。 保护“少年的你”免于被欺凌的恐惧,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的共同行动。前述新闻中,当地警方已发布通报称,霸凌小杨的5名未成年人已被刑拘,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少年的你》在结尾部分也提到,2017年11月,教育部等11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这份文件出台后,全国各地陆续制定了相关方案。如,天津市于2018年11月21日实行了全国首部规范校园欺凌预防治理的地方性法规。 “当每一个人都贡献力量,我们就能保护少年,保护世界。” 只要学校、家庭和整个社会合力,构建起反对校园欺凌的“防护网”,校园里的弱小者就不会独自迎着黑暗负重前行。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