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素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作文写作:素材

清代李渔曾经说:“作剧如裁衣,其初以完全者剪碎,其后以剪碎者凑成。剪碎易,凑成难。凑成之难,全在于针线缜密。” 选材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学生也常常苦恼于没有素材,以俗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自己开脱的不在少数。‎ 考情解读 选材的精当与否,是决定高考作文成败的重要因素,材料丰富、典型、新颖是一篇优秀作文价值的所在,这可以考查考生视野是否广阔,思维是否流畅,文化底蕴是否丰厚。‎ 纵观近年高考作文,时常出现这些误区:材料雷同,似曾相识;“无材”可用,内容单薄;简单堆砌素材,缺乏点化。要使自己的作文高人一筹,脱颖而出,我们在写作时就要准确丰富地选择材料,选择那些贴切、典型和新鲜的材料;要独具慧眼,灵活运用,力争用文化内涵丰富、时代气息浓郁、思想精深的素材打造神韵俱佳的作品。‎ 正确、鲜明、有针对性的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灵魂,而要让这个灵魂使人信服,就不能只是空洞地说教,需要有充足的论据来支撑。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是文章具有说服力的基础。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理论论据,都要精挑细选,恰当运用。除了必要的理论论据,事实论据,典型恰当的素材,往往更能吸引阅卷者的眼球。‎ 作文需要素材。作文素材的质量与作文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积累作文素材是同学们的长期工作。但积累了的作文素材一般不能在作文中直接运用(当然,名句格言之类除外),那么如何将素材变成作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支撑观点,表达情感的材料,则需要掌握解读素材的艺术和恰当使用素材的技巧。‎ 素材选择 ‎1.素材要典型 选择素材进行论证时,一定要注意素材的典型性。即能够直接表现所论述的观点的素材才能使论点有据可依,才能真正表现论证的力度。‎ 如写作“善与恶”这一话题,有考生便安排了这样一段:‎ 世界上,总会有一些邪恶的力量,会将公众的心刺痛。这种力量,如冰,如雪,封冻了世界的温情。然而,我们也要坚信,只要阳光普照,只要有鲜花开放,再厚的坚冰也会消融。2015年巴黎暴恐,100多个鲜活的生命被瞬间夺走。然而,面对丧心病狂的恐怖袭击,巴黎人没有选择愤怒地声讨,没有选择报复性地发泄,而是以鲜花、琴声、《马赛曲》来回应罪恶者,悼念逝去的生命,这种世间最温暖的方式,不仅抚慰了罹难者及其家属的心灵,而且以最优雅的身姿回应了作恶者。‎ 上面论述对话题进行了简单解读之后,以巴黎暴恐这一素材为论据,对观点进行证明,具有很强的典型性,论述很充分。‎ ‎2.素材要丰富 事实胜于雄辩,足够的、充实的事实素材,是证明论点的首要条件。写作时可以运用素材叠加的方式,以丰富的事实材料证明论点的正确,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论证方式。‎ 如写作“方法很重要”这一话题,有考生安排了这样一段:‎ 无论干什么事情,一定要懂得常识和规律,并能够积极寻求方法,才能得心应手。方法,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因为有方法,我们才能去创造,去开拓。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故事至今广为流传,就是 分析话题时,作者不仅以古代的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为素材,还以现代马云、任正非、李彦宏等创业精英为素材,共同来论述文章中心,做到了材料丰富,内容充实。‎ ‎3.素材要新颖 运用事例论证,所选取的事例一定要新颖、生动,能够给读者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事例陈旧,论证也会显得苍白无力。‎ 如写作“时尚”这一话题,有考生安排了这样一段:‎ 自从一个叫“潮”的词汇闯入人们的眼帘,生活便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很多人,每天随着“潮”起,又伴着“潮”落,而在这种起伏之中,时尚便渐渐地占据了人们的心灵。时尚,让人们再也不去分析什么物质与精神,再也不去关注什么是非与真伪。一部韩剧《继承者们》吹响了“享乐”的号角,《爸爸去哪儿》在热得不能再热的环境中打造了一个个拎着GUCCI的潮童,他们成为中国版的“新继承者”。这些“继承者”继承的到底是什么呢?是大把的钞票吗?还是一张展览门票?在物质与精神的选择中,很多人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时尚,不应该是疯狂的喧嚣,而应该是理性的展示。这样,才能让精神站在一个应有的高度。‎ 写“时尚”这一话题,作者以《继承者们》《爸爸去哪儿》等素材,突出了时尚的特色,表达了对现实的思考。‎ 素材运用 论据是能够证明文章观点的材料,一般是在论述的主体部分出现。而为了让文章更具说服力,在安排论据时,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 ‎1.概述论据内容,因事即理 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自然中的一些规律,一些经典的名著名言,往往会集中体现一定的哲理。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如果能够对这些论据进行高度概括,然后由此引申出具有鲜明观点的写作中心,便可以让开头更具表现力。‎ 如对当前文化现象进行分析时,考生以“丢书大战”为论据,这样安排内容:‎ ‎“是谁把书丢在这里?”抬头四顾,地铁里没有人表示书是自己的。不经意看了一下封面,是阎连科的长篇小说《日熄》,翻开书,这不是刚刚得“红楼梦奖”的作品吗?静静地坐下来,于书中,开始体会经典的魅力。‎ 这是当前流行的“北上广丢书”活动中的一个场景。单从活动的方式看,策划方的初衷应该是好的。通过在一些公共场所“丢书”,让行色匆匆的人们邂逅一份偶遇的美好,于纸质书籍中嗅到电子屏外的一缕墨香,这时,很可能激发一些人对阅读的热情。但是,书是丢了,而看到那么多被丢弃的书无人问津、被当垃圾清理的情况,难免会有人质疑这场包裹着善意的活动,是策划者精心准备的一场秀。‎ ‎2.分析论据内容,事理交融 一些人们熟知的现象,如孩子教育中的溺爱;社会上争议很大的话题,如老人跌倒扶不扶等,可以作为论据在文章的开头出现。在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以事理交融的方式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会使开头更具说服力。‎ 如分析“尊严”这一话题时,考生便使用“小马云”事件为论据,安排这样的内容:‎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慈善事业也蓬勃兴起,而对慈善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因为与马云长了相似的脸,范小勤成为网红。于是,他的身边来了很多人,这些人打着慈善的名义,为他带来了很多的物品,‎ ‎3.安排严谨逻辑,层次清晰 整个作文的写作过程,其实就是将写作的内容与运用的形式有机结合的过程。尤其是写作议论文,必须保证作文思路在一种有序中展开,才能形成一种清晰的层次性。做到层次清晰,思路贯通,首先要重视文章各层次之间的照应。其次要讲究合理过渡,使文章每段之间巧妙地衔接。‎ 如分析“传统与新潮”这一时代矛盾时,有考生这样安排:‎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味道。可是,不同的人在看待同一问题时总有不同看法,于是,有人说东,有人说西,便会产生很多磕磕绊绊。‎ 生活正在向前赶,年轻人和老年人代沟一层层加深,透过网上越来越多新一代对老一辈的不满和抱怨,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的矛盾。相比而言,老年人更“恪守本分”,而新一代青年则喜欢新花样,因此,传统与新潮的碰撞便在所难免。于是,大街小巷,路上车上,少不了吵吵闹闹。彼此争执,似乎谁都有自己的道理和准则,又谁都不能说服谁。‎ 第一段从“充满味道”转折,由一个“可是”引出不同人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第二段写合理调整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矛盾产生的原因及表现,表现出鲜明的条理性。整个内容逻辑清晰,层次井然。‎ ‎4.巧用对比,凸显褒贬态度 正面论证和反面论证是议论文写作中的两种论证方法。对比论证既是一种论证方法,也是一种应用素材的方法。把性质上相反的两种素材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能有效地说服读者,使作者的观点鲜明突出。例如:‎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古今有志气、有骨气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禄为荣,膝下有节,自强不息。他们的高尚品质永远为后世传颂。相反,那些曾荣耀一时、富贵一生的人,现在却早已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了。(高考优秀作文《谈气节》)‎ 这段文字除了运用举例论证法之外,还运用了对比法。通过正反两方素材的对比,论证更加周密,是非曲直更加明确,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对比运用素材时,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比较的双方要具备可比性。第二,要建立合理的参照系。要进行比较,就必须具有合理的共同参照系,没有共同的参照系,两者就无法进行比较。‎ ‎5.善用排比,彰显材料丰富 在高考作文中,排比用例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以其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语言的优美性吸引了阅卷老师的眼球,成为赢取高分的重要因素。那么,何为排比用例呢?顾名思义,就是议论文写作中以铺叙、排比的形式来叙述事例、事理的一种方法。它既能使笔墨经济、语言干脆、气势磅礴,又能使素材丰富、论据充分、论证有力。例如:‎ 古往今来,大凡有成就的人正是因为懂得守住寂寞,专注事业,人生才更加美好。苏轼面对荒凉寂寞的黄州,依旧笑吟“也无风雨也无晴”;中国无动力机帆船航海第一人翟墨心怀梦想,独自一人耐住旅程中的寂寞与艰辛,完成环球航海一周的壮举;李桂林、陆建芬夫妇在大山里为孩子们撒下希望的种子,在寂寞中坚守18年……他们的时代不同,事业不同,可他们却共谙一个相同的人生真理:人生的奋斗旅程是充满寂寞与艰辛的,唯有守住心灵的寂寞,始终默默无悔地执着于自己的梦想和事业,人生之树才能由此绽放出艳丽的花朵,从而在收获的季节结出累累的硕果。(福建卷高考优秀作文《守住寂寞,拒绝浮躁》)‎ 这段文字选取苏轼、翟墨以及李桂林、陆建芬夫妇等人的素材中的关键信息,用简洁的语句表述出来,属典型的排比用例,很有说服力。另外,在叙述时,将诗词佳句、名言警句叠加进去,这种类型论据的最大作用就是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如:‎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原主宰自我的人生格言;“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是刘禹锡主宰自我的励志名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李白主宰自我的浩然长歌。人生路上,只要能主宰自我,终究会破茧成蝶,成就生命的辉煌。(高考优秀作文《主宰自我》)‎ 这段文字用屈原、刘禹锡、李白等人的诗歌名句进行铺排,贴切自然,富有文采,显示了广阔的知识面和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有力论证了“主宰自我”这一观点。‎ 在使用排比用例时,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叙例要精炼准确,高度概括,一针见血,每个例子一般用一句话概述。二是例子要古今中外结合,避免片面化、平面化,力求立体丰富。三是排比叙例后要增补与论点有关的内容,要揭示例子之间的共性,切忌空洞,要回扣观点。‎ ‎6.借助修辞,增加议论力量 素材的运用,如果只是平铺直叙地记叙,或者枯燥无力地议论,是不可能打动读者的。素材运用要感染读者,就要善于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对语言进行特殊加工和精心包装,达到点石成金、彰显语言魅力的效果。如下面的一则素材:‎ 当面对怀疑、否定和阻力时,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用“坚守”回应压力、挑战和艰难。他始终坚守在科研最前线。在紧张的试验现场,地面40多度的高温,机上有高分贝的噪声干扰,年近七旬的王院 这则素材内容十分感人,但材料只是平铺直叙,用在作文中的论证效果并不好,如果改成下面的表述方式,将会有更好的表达效果:‎ ‎“一蓑烟雨任平生,谁怕?”当面对怀疑、否定和阻力时,中国预警机之父——王小谟用“坚守”“坚信”回应压力、挑战和艰难。在紧张的试验现场,地面40多度的高温,机上有高分贝的噪声干扰,年近七旬的王院士一干就是整整两个多月!正是这种坚信,为自主研制预警机注入了不竭动力;也正是这种坚持,点燃了自主预警机研制的星星之火;也正是这种坚守,国产预警机谱系的多彩蓝图才得以绘就!有这样的坚信、坚持和坚守,中国预警机事业能不长足发展?能不走出一条具有有中国特色的装备研制之路?‎ 修改后,这段文字开头即引用诗歌创设情境,营造“坚守”氛围,感动读者;中间排比句议论点睛,巩固情感;末尾反问,再次强调,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语段综合运用多种修辞,彰显了语言魅力,让所用素材熠熠生辉。‎ ‎7.妙用句式,显现语言魅力 按结构分,句子有单句和复句;按功能分,有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等。此外,还有主动句、被动句、把字句等。妙用句式,就是要根据作文素材的主题的需要灵活地运用句式,使语句优美厚实,语段和谐流畅,尽显语言韵味。如下面这段文字:‎ 和谐,是人与自然相互尊重的理性之花。当我们看到新加坡的沙滩纯净美丽,当我们看到新加坡的街道干净漂亮,当我们听到总理李光耀说——“新加坡只有阳光就够了”,你的心中想到了什么?那肯定是最简单的两个字:和谐。为何他们对自然这样的尊重?为何碧绿的草地萦绕在人们的身边?为何“不许随地吐痰”成为了普通人的自觉行动?只有对自然尊重,才会有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 在这则材料中,用了三个“当我们……”,形成排比句式;在分析事例时,用了三个“为何……”,增强了反问的语气;在点题升华时,用了“只有……,才……”条件复句来强化语段的观点。这样打造的特色句式,具有了“亮人眼眸”的视觉冲击力。‎ 让素材更加鲜活亮丽,方法不一而足,但核心只有一个:避免呆板枯燥,尽显语言魅力,更好地阐述全文的中心,这样就能让文章鲜活起来。‎ ‎8.事例融合法 每一个人物,都有鲜明的特征;每一个事件,都有丰富的内涵;每一种现象,都有深刻的哲理。在运用电影台词为论据时,可以通过对台词的分析,引出具有个性化的观点,然后以具体事例对观点进行解读。这样,就会使事例与台词有机融合,从而使整个论述内容得到有力支撑。‎ 改变,是一种对生活的更新。这种更新,会让生命变得更加丰盈。观看《疯狂动物城》时,被其中的一句台词感动了:“天性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开始改变。”细想,确实是这样,纵观当今社会,一个 ‎ 从观看影片时对台词的理解,引出乔布斯、马云、李彦宏等人物,自然!‎ ‎9.观点收束法 每一个观点,都可以运用思维拓展的方式,进行充分解读。在对观点进行深入分析之后,可以运用电影中的经典台词收束整个写作中心,使整个论述内容能够落到实处。这样,论述就具有了完整性和逻辑性,从而更能突出观点的正确性。‎ 雄鹰之所以能够傲视天下,是因为它能够挑战生活。挑战自我,直面挫折,做生活的强者,方能展示生命的精彩。生活中的强者,总是以最坚定的姿态站立着。虽然他们会遇到更多的挫折与失败,但是他们并不气馁,也不懊悔,因为他们在每一次短暂的绽放中活出了最真实的自己。大起大落中,他们不会磨灭奋斗的心志,因为他们知道,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是会越挫越勇的。比如《荒野猎人》中的格拉斯,便以强大的生存意志,一次次从死亡的边缘回来。“我发现我不再惧怕死亡,因为我已经早就死过了。”强大的内心,让他在荒野中生存下来,战胜了自己。‎ 以强者品质分析挑战自我,直面挫折,再以经典台词总结观点,有说服力!‎ ‎10.反转归纳法 一些颇具争议的话语,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得出不同的认识。在分析过程中,可以先对话题进行正面思考,再运用反转的方式,引出反面思考。这样,就使论述内容出现了矛盾。这时,可以引用经典的电影台词,对前面的话题进行归纳论证,表达一种客观的认识,将写作中心进行合理统一。‎ 战争,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鲜明的时代主题。对于这一主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一种豪气冲天的壮志,也牵动着人们建功立业的思绪。然而,战争毕竟是残 ‎ 分析战争,先正面给予一定的肯定,再反面感叹,然后以经典台词归纳。‎ ‎11.对比映衬法 对比,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手法。在对一些现象或问题进行分析时,可以通过鲜明的对比表现写作中心。在运用电影台词对话题进行分析时,可以运用对比的方式,列举两种相反或相对的表现,通过对其深入解读,表达对写作中心的思考。‎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请记住,一定要带上分享的阳光,才能让生命收获真正的快乐。《狼图腾》中说:“追求让人充实,分享让人快乐。”分享,源于广阔的胸怀。茫茫草原上,狼群用自己的方式储备了大量的食物,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过冬的给养,这是一种懂得分享的表现。然而,贪婪的人类却没有理解狼的这份暗示,以包顺贵为代表的个别领导,执意对草原狼赶尽杀绝,将狼群的食物全部拿走。这时,狼群因为失去了食物而变得残忍,牧民们也因此遭受了一次次袭击。分享,是一种生命的大境界、大情怀,不懂得分享,是眼光短浅的表现。‎ ‎ 分享让人快乐,狼做到了,人却没有做到,对比鲜明。‎ 素材的多角度解读 ‎“苏轼”年年有,年年出“高手”。这是一位老师在讲选材时说到的一句经典名言。前一句说学生作文的选材单一,后一句巧妙一转,谈年年高考优秀作文中都有“苏轼”的现象。‎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由于个人对材料的理解不同,立意的角度有异,一则材料可以从中挖掘出几个不同的观点,也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如下面的一则素材:‎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英国大型学术医疗科学文献出版商现代生物出版公司撤销了43篇论文,其中41篇是中国作者。撤回原因是这些论文出现“伪造同行评审的痕迹”。该集团还暗示,这些论文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有更大范围的同行评审“造假”正在污染学术出版圈。此外,全球著名的学术期刊出版集团斯普林格宣布撤回旗下10个学术期刊已经发表的64篇论文,这些文章全部出自中国作者。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表示,撤稿事件给我国学术界的声誉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BMC科研诚信部副主任帕特尔表示,这并不是中国特有的问题,来自中国的论文总数量本来就比较多,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国外公司与期刊撤销中国作者论文,谁之过?“伪造”“抄袭”行为是导火索,“造假”风气污染学术圈,更有辱中国人的形象,同时论文评价标准与评审发表都需要作出规范。因此,这一素材可以作如下运用:‎ 角度一:说心态。‎ 出现论文“伪造”行为,是因为有人妄图走捷径求名得利的心态。‎ 运用:净化心灵,摆正心态。论文腐败污染社会风气,还将传染蔓延,形成更大的腐败。试想,医学论文造假,医术从哪里得到保证?论文造假,手术会不会同样造假?研究成果造假,药品药效会不会造假?由此再联想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假冒伪劣”产品,不禁令人毛骨悚然。论文腐败,老外比较厚道,安慰我们“这不是一个国家的现象”,又提醒我们“这是冰山一角”,还警示我们,把论文撤销。我们光顾着说人家就是“较真”,却忘了对自己“较真”,净化自己心灵的污垢,须知,“人人作假”则“人人皆入地狱”。生活在一片虚假之中,人与人尔虞我诈、急功近利,信仰大厦倒塌,精神无所寄托,何以谈人生的意义?因此,每一个人都要净化心灵,摆正心态,才能拥有更加健康的人格,才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角度二:论诚信。‎ 为学要讲诚信,论文“造假”,违背了诚信之根本,这是精神上的癌症。‎ 运用: 在中国,由于人们对抄袭的态度一直是相对“宽容”的,所以才有“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的谚语存在。但现在是一个诚信社会,因此,根治学术造假现象已经到了必须有所作为的时候了,不能再让论文剽窃肆意践踏学术的纯洁性。一方面要净化学术研究的环境,把学术研究单独分离出来,与利益和职级升迁划清界限,防止学术研究的变质;另一方面学者自身要提高个人修养,诚实为人,扎实为学,端正心态,常怀敬畏之心,才能在学术上越走越远。‎ 角度三:谈形象。‎ 我们应该塑造国家形象,向世界发出声音,赢得别国的尊重,这是一种大国国民必须具有的情怀和意识,更是使命与责任。‎ 运用:维护国民形象,学术无国界。BMC科研诚信部副主任帕特尔说这不是中国特有的问题。那我们就能以阿Q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和王胡比谁身上的虱子多,与别的国家比造假数量,可以因此松一口气了吗?世界各地的宣传标语,基本上都用中文标示“不要随地吐痰,不要大声喧哗”,这是莫大的讽刺,中国人的公德形象和中国制造一样“出口”到世界。世界那么大,但是我们的形象非常差,难道不是另一种国民的悲哀吗?中国梦是一种美好的梦想,但不能止于梦想,毁于行动。如果制造虚假繁荣,只会是黄粱一梦、南柯一梦。所以,我们要积极塑造国民形象,从自身做起,把爱国和爱自己的形象结合起来。‎ 角度四:话制度。‎ 营造良好的环境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更需要政府的制度维护。制度法律严明,社会公平正义,则人人追求公平正义。‎ 运用:‎ ‎ 据相关新闻报道,学术论文造假体现在评审环节,评审环节操纵在“第三方机构”手中,这些机构利用权力真空、利益漏洞为自己牟取暴利,正如马克思《资本论》中写的“有百分之百的利益,就铤而走险”。为了防止出现这种现象,国外对学术论文造假的惩戒非常严重。因此国内也应该加强立法立规切断利益链,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重罚之下也必然能遏制造假行为,因此有必要加强制度的约束,规范论文的评审与发表环节,论文的数量和质量都要严格考评;还要对之前造假的论文严查,不存侥幸心理。只有把权力关进笼子,运用制度的力量对权力进行监督,才能彻底治理“造假雾霾”。‎ 素材积累 素材一 《记住乡愁》‎ 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联合组织实施,由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摄制的大型纪录片。该纪录片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选取100个以上的传统村落进行拍摄,是一部以看得见的古村落为载体,以生活化的故事为依托,以乡愁为情感基础,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大型纪录片。‎ 素材升华 传统文化之《记住乡愁》‎ 当下的中国,城镇化的脚步轰隆作响,这是历史的必然。无数人离开村庄去城市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根据发布的2015年春运临客开行方案,铁路春运预计将发送旅客5 272万人,同比增长11%。随着城市版图不断扩张,乡村的景象却日渐凋敝,尤其是大批移民离开故土融入新生活,一些传统文化正在逐渐被人们遗忘,许多现代人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家园”。于是,“乡愁”成为一个容易引人伤感、叫人唏嘘的字眼。现如今人们为春节回家的一张车票而费尽周章,心中惦记的也许正是家乡的亲情与风俗,所为的也许就是纾解和释放心头的那一抹乡愁。‎ 学界早就为反复回暖的传统文化热撰文剖析。有专家认为,每每岁末年初,古诗词热、家风家训热,乃至《舌尖上的中国》热,都能成为一种民众瞩目的文化现象。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热潮”以一首诗、一条家训或者一道美食为载体,唤起的是中国人普遍的乡愁情绪。当传统文化热潮中的乡愁超越了家乡的一棵树、一条河,而具有了诸如家风或者美食这样的文化外在,乡愁便生了根,长出了灵魂。‎ 如是背景下,人们自然对纪录片《记住乡愁》怀着特别的期待:希望它拍得好看,希望它的故事讲得温暖,希望它能回味人们的精神家园。纪录片讲述的是中国乡土故事,重温的是世代祖训,寻找的则是传统文化的基因。镜头下的人和物或有不同表现形式,但其承载的内涵却是不变的,那就是萦绕在亿万中国人心头的家乡记忆、乡土情怀。在上海社科院研究员马驰看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靠空洞的说教或者刻意的灌输,而是需要润物细无声式的渗透。人们的影视纪录者应该让观众在回望家乡土地的同时,记取土地背后的文化价值,看看中华几千年文明史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曾提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人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同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又指出,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增强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在中宣部等部委的直接推动和大力支持下,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于2014年6月正式启动,该片已被列入国家历史文化传承工程和历史文化纪录片工程重点项目。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共投入40个摄制组奔赴全国各地采访拍摄,福建、山东、江苏、四川、山西、广西、贵州、江西、河南、湖北等10个省区宣传部和电视台也组织专门力量参与部分节目的摄制。‎ ‎《记住乡愁》以“关注古老村落状态,讲述中国乡土故事,重温世代相传祖训,寻找传统文化基因”为宗旨,展现传统村落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布局合理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独具特色的乡土之物、深沉丰厚的文化积淀,梳理传统村落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传承千百年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找寻、探索民族文化的精髓,深入挖掘和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从某种程度上说,100集《记住乡愁》,100个村落故事,其实是一张乡土文化列表,提出了100个围绕“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之时代价值”的传统文化清单。这种传统文化,可能就隐藏在农村家家户户的楹联上,隐藏在村民代代相传的故事中,隐藏在那些逢年过节才郑重示人的祖训家谱里。而所有的这些,与河流、大树、古井、老屋一样,都是传统村落的组成部分。看到它们,就想到乡愁;记住了乡愁,就是记住了社稷;记住了乡愁,就是记住了祖宗;记住了乡愁,就是记住了恩情;记住了乡愁,就是记住了根本,就是记取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寻根之路。‎ 四首经典乡愁歌曲:‎ 记住乡愁(作词:缪新华)‎ 乡愁是慈母手中的那根丝线,缝缝补补的岁月还那么好看;‎ 乡愁是老家屋顶上那缕炊烟,远远近近的呼唤还那么温暖。‎ 乡愁是故乡门前的那条小河,活蹦乱跳的童年在心中撒欢;‎ 乡愁是老家树冠上那只鸟窝,岁岁年年的梦里总能孵化春天。‎ 记住乡愁,只要一轮明月,你就记住了梦的来源;‎ 记住乡愁,只要一声轻唤,你就拨动了思念的心弦。‎ 乡愁是抓不住回不去的从前,忘了告别的变迁像风筝断了线;‎ 乡愁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怀念,唱在歌里醉在酒里越久越浓烈。‎ 记住乡愁(作词:王雪燕)‎ 每个有月亮的晚上,都看到思念在生长。‎ 月光照在我家乡,心中依然那么渴望。‎ 多少次我梦回故乡,总是记忆中的模样。‎ 炊烟升起仍带清香,熟悉的呼唤就在耳旁。‎ 乡愁是一壶佳酿,离家越久越醇香。‎ 有它就有最初的方向,未来会绽出耀眼光茫。‎ 未来会绽出耀眼光茫。‎ 记住乡愁(作词:孙书林)‎ 弯月如钩,勾起几多,几多乡愁。‎ 一壶老酒,迷醉浪漫春秋。‎ 历经沧桑的记忆深处,收藏了几多缠绵情柔。‎ 星斗漫天,点亮几多,几多乡愁。‎ 一首老歌,抚平相思伤口。‎ 鸟语花香的房前屋后,珍藏了几多儿时娇羞。‎ 记住乡愁,记住乡愁,乡愁是一杯不醉老酒。‎ 记住乡愁,记住乡愁,乡愁啊乡愁,伴我走过,伴我走过,春夏秋冬。‎ 星斗漫天,点亮几多,几多乡愁。‎ 一首老歌,抚平相思伤口。‎ 鸟语花香的房前屋后,珍藏了几多儿时娇羞。‎ 记住乡愁,记住乡愁,乡愁里有我儿时的守候。‎ 记住乡愁,记住乡愁,乡愁啊乡愁,陪我守候,陪我守候,天长地久。‎ 记住乡愁,记住乡愁,乡愁里有我儿时的守候。‎ 记住乡愁,记住乡愁,乡愁啊乡愁,陪我守候,陪我守候,天长地久。‎ 乡愁不老(作词:王秀竹)‎ 江南的雨,润了谁的喉,塞北的雪,白了谁的头。‎ 泪里流着爷爷的故事,梦里哼着儿时的歌谣,儿时的歌谣。‎ 那半壶暖肠的酒,那一碗养胃的粥。‎ 千里万里牵衣袖,最疼是乡愁。‎ 那半壶暖肠的酒,那一碗养胃的粥。‎ 千里万里总回首,不老是乡愁,不老是乡愁。‎ 隔年的花,藏留谁的羞,今夕的月,洗亮谁的秋。‎ 老槐树下滚烫的眷恋,村头招手送别的杨柳,送别的杨柳。‎ 那半壶暖肠的酒,那一碗养胃的粥。‎ 千里万里牵衣袖,最疼是乡愁。‎ 那半壶暖肠的酒,那一碗养胃的粥。‎ 千里万里总回首,不老是乡愁,不老是乡愁。‎ 素材二:浅谈文化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叶君、萧寒执导,中国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一部三集文物修复类纪录片,在央视电视栏目《纪录片编辑室》中播出。‎ 该片重点纪录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木器、陶瓷、漆器、百宝镶嵌、宫廷织绣等领域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该片于2016年1月7日在CCTV-9播出。‎ 素材升华 ‎(一)传统文化呼唤“现代相遇”‎ ‎“燃”——一个“90后”表达热血沸腾的字,却用来形容一个“呼吸都不敢太大声”的地方,这样戏剧性的对比,足够让人点开这部叫作《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看看历史、传统和文化,如何一脚踏进了年轻人的心灵。‎ 绘有800多个人物的《清明上河图》、金丝刺绣满满的万寿屏风、面容肃穆安详的木雕菩萨像……精美绝伦的文物,经历岁月风尘而破旧残损,却在一双双神奇的手中重新焕发光彩。《我在故宫修文物》讲述的,是故宫文物修复工作者的“日常”。这部3集纪录片在聚集了大批年轻人的弹幕视频网站,收获超过百万次点击,跻身热门搜索。而片中的故宫工匠,则成了新生代的“男神”“女神”。‎ 在爱好动漫的年轻人眼里,“设定”是个关键。也就是说,能创造一个有自己的规则和趣味的“世界”,一部作品才算成功。从这个角度看,《我在故宫修文物》正有着自己的“世界观”。擦掉黄花梨箱柜铜组件上的锈,显出黄澄澄的光;一个个齿轮的调适,大座钟上的野鸭终于能扇动翅膀;颜色已经黯淡了的瑟,一层一层刷上新漆后华彩焕然……用目光穿透时间,用指尖对话历史,文物修复的世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也充满了专注与从容。这或许就是“燃”,纯粹地、执着地、充满敬畏地做一件事。‎ 正如一位纪录片导演所说,“好内容和新人类之间并不存在隔阂”。而关键之处在于,需要与文物修复一样保持“匠心”,才能制造更多“文化的相遇”。“空口袋立不起来”‎ ‎,一些热衷大投资、大场面的文化产品,即便全是高清航拍、数字特效,也难掩内里的空虚和苍白。好的文化产品,总能找到有共鸣的视角、发掘有故事的人物、展现有深度的思考,这样才能让传统文化与现代表达“美美与共”,以“工匠精神”收获更多人的热爱和尊重。不要低估年轻人的鉴赏力,如果你认为他们“接收不到”,可能只是因为你不够好。‎ 很多时候,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表现,还是汲汲于各种符号:卷轴、瓷器、昆曲、武术……要知道,失去了时代的连接、缺少了情感的沟通,这些不过是一堆零散的符号、呆板的素材,即使挂满了折扇、脸谱和中国结,也不过是仿古街的纪念品摊位。如果历史只剩下戏说,止步于胡编乱造的穿越剧;如果传统只剩下皮毛,演变成空洞乏味的实景秀,失去的将不仅仅是市场,更是让文化持续生长的内在力量。新一代的年轻人成长起来,向他们传递中国传统的器物之美、精神之美、价值之美,才能与来势汹汹的“日风”“韩流”“美剧”对抗。‎ 精美的大座钟,即便是上百年前制造的,在匠人的精心呵护下,仍然可以运转如常。我们的文化传统,同样需要更多人参与进来,去发现、去呵护、去激活,才能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当此之时,传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一些人打着“传统”的旗号,或是为了上项目圈钱,或是为了吸眼球博名,造出一些莫名其妙、徒具形式的文化垃圾,反而让传统“污名化”。“为往圣继绝学”,终究是要落实到实践之中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如何让传统文化活起来?最重要的,是要有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的能力。文化的长河里,既需要大国工匠沉心传递我们民族的文化符号,也需要优秀导演用心建构当今时代的文化方舟,才能让文明古国的河流绵延不绝、源远流长。‎ 当修复无痕的文物被送去展出,网友的弹幕纷纷感叹,“看到这里居然泪目”“表白修文物的男神女神”“致敬中华文化”。这些情难自禁的年轻人,或许不会真的投身文保事业,但对于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和价值追求,肯定会有更多理解和认同。一部纪录片,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可谓殊为不易;而更多的文化产品,如若能有同样的效果,那就善莫大焉。‎ ‎(二)创造还是毁灭?‎ 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传奇人物,因为她既勇敢又纯朴。描写花木兰事迹的南北朝叙事诗《木兰诗》被选入中学课本。贾玲在东方卫视一档竞赛真人秀“欢乐喜剧人”节目中,恶搞“木兰从军”‎ ‎,小品中贾玲饰演的花木兰被父亲骗去从军,贪吃胆小,完全颠覆了真实的花木兰形象。此小品播出后,立即引起众多网友和观众不满。木兰故里人民看到后表示不满,要求贾玲公开道歉。河南知名剧作家、《木兰传奇》编剧胡奎明说,花木兰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代表人物之一,绝对不允许有人颠覆、诋毁花木兰形象。著名作家郑彦英表示,曲解名人既是对他们的一种不尊重,也不利于优秀文明成果的传承,这种风气不应该得到提倡和滋长。《欢乐喜剧人》的制作方和出品方认为,贾玲的小品是对民间人物合理范围内的再创作,“观众看到小品也不会认为‘花木兰’就是这样的形象,它的本质是喜剧”。有的影视公司也表示,“恶搞花木兰”的说法并不妥当。也有网友表示,“相声小品,娱乐搞笑本应该是关公战秦琼的地方,稍有常识的观众都能看出来这和篡改历史、歪曲真相一点关系都没有”。‎ 近日,不少人在网上发文,质疑小品演员贾玲在一档电视节目中恶搞花木兰的行为。在喜剧版《木兰从军》中,从一开始“花木兰”就手捧烧鸡,塑造了一个贪吃的形象。整场表演,花木兰被颠覆成了贪吃、不孝、胆小怕死的“傻大妞”,最终弘扬的主题是“吃亏是福”。‎ 贾玲近几年来,可谓火遍荧屏,尤其是春晚这个大舞台,更是让她大红大紫。成名后的艺人,无论是自身形象,还是呈现的新作品,都应有一定的道德底线,不能为了过度的夸张、猎奇而突破公众的心理承受度。喜剧版《木兰从军》中,花木兰被颠覆成了贪吃、不孝、胆小怕死的“傻大妞”形象,这焉能让人接受?‎ 花木兰是民间文学中塑造的一位代父从军、英勇杀敌的奇女子,也是确有其人的历史人物,她是我国乃至全世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巾帼英雄。千百年来,她的光辉形象存留在广大人民心中,人们为她立庙修祠,香火永祀,就是因为她的至忠至孝、大智大勇,吻合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文化。‎ 将花木兰恶搞成贪吃、不孝、胆小怕死的“傻大妞”,首先破坏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统性。当今社会是一个各种文化碰撞、融合的多元文化社会,但中华传统文化不该被抛弃甚至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东西值得继承和发扬光大。故而,传承花木兰文化,弘扬花木兰精神,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恶搞花木兰,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不尊重,更重要的是破坏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统性。‎ 其次,容易误导公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小品作为一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其传播力、视觉冲击力极强,当人们看了喜剧版《木兰从军》后,心中还怎么树立花木兰代父从军、英勇杀敌的高大形象?尤其是青少年,对花木兰不甚了解,喜剧版《木兰从军》的先入为主,恐怕会成他们心目中永远的定位。这岂不是赤裸裸的误导?‎ 再者,这是在向社会传递负能量,助长恶搞之风。文艺作品担负教化社会的责任和使命,倘若娱乐无极限,无疑是在向社会传递负能量。近些年来,恶搞之风本就很甚,某种程度上讲,喜剧版《木兰从军》就是为恶搞添薪浇油。‎ 在倡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任何文学艺术都该“谨言慎行”,不随便否认历史,不轻易抹黑正面人物。创作者、表演者要有分寸,监管部门也要严格把关,千万别让粗俗、低俗、恶俗的文艺作品大行其道,毒化社会。‎ ‎(三)“失落”的民间故事 一项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20个动漫形象中,19个来自海外,本土动漫形象只有一个“‎ 孙悟空”,受调查者对“孟姜女”“田螺姑娘”等民间故事人物知之甚少,但孩子们对白雪公主、丑小鸭等西方童话角色往往耳熟能详。调查结果认为,中华民间故事在当代生活中已严重失落。‎ 素材升华 打捞“失落”的民间故事 是因为中华民间故事不够精彩吗?显然不是。中华民间故事数量众多,既有神话、传说,又有童话、生活故事,这些故事既承载着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又包含丰富的历史信息、生产和生活知识,也蕴涵着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操、人生信念和价值观念。很少有人知道,中国早就诞生了西方经典童话的原型故事。比如,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人段成式记载的《叶限》中,就包括后母虐待、神力帮助、集会出彩、以鞋验身、嫁与王公等情节,与《灰姑娘》的故事如出一辙。而清人黄之隽记载的《虎媪传》,则是典型的“狼外婆”类型的故事,它比《小红帽》的情节更复杂,传递的文化信息更丰富,却鲜为人知。大量散见于古人笔记、野史中的民间故事,运用活泼形象的语言,展开丰富的想象,演绎着感人的故事,讴歌善良、诚信、智慧和勤劳,鞭挞凶残、自私、虚伪和懒惰,不仅会是童年最难忘的回忆,更能滋养心灵、陶冶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奠定最初的是非善恶观。‎ 故事精彩却难逃失落,与今人的挖掘功夫欠缺有关。鲁迅的《故事新编》是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在“博考文献”的基础上,“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则对意大利民间故事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出版了《意大利童话》。所以,挖掘民间故事绝不是“小儿科”!当前许多民间文学专家,往往重研究而轻实践,不愿意在搜集、编纂故事这样不算科研成绩的事情上花费精力。缺少了学者提供的“原材料”,出版商又多以利润为终极诉求,于是五花八门、各种版本的《伊索寓言》《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霸占了童书的柜台,我们自己的民间故事却愈加罕见。‎ 此外,西方童话之所以在我国大行其道,很大程度上在于综合运用了多种媒体,顺应了从口耳相传到听觉、视觉、触觉、生活日用相互影响的时代变化。美国迪士尼公司在这方面用力颇多,他们对民间故事进行的创新性开发,不仅有效输出了自己的价值观,也赢得了口碑,赚得了巨额的利润。相比之下,我国在综合运用多媒体传播、开发民间故事方面还缺乏好的做法。为此,中华民间故事的发扬光大还需要社会各方面勠力同心、有所作为。比如,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全社会对民间故事的关注,加大对民间故事传承、传播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教育部门需在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上提高民间文学的地位,并适当增加民间文学作品在中小学教学中的比重。民间文学专家应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在数量庞大的中华民间文学作品中筛选出一些优秀作品,并进行符合时代精神的改编,形成一些作品集。文化企业则可以此为基础进行再加工,出版图书,绘成图像,录制音频,或改编成影视剧、动画片、舞台剧等形式,形成综合优势。同时,还可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作用,组织民间故事讲述、表演大赛等,广为宣传。至于家长,在为孩子挑选故事的时候,也要对“我们自己的”有更加明确的倾向性。民间故事的“失落”,是中华文化的重大损失,不仅会使我们坐失这一领域的话语权,也浪费了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宝贵资源。我们应该面向世界,协同努力,讲好自己的故事。‎ 打捞“失落”的民间故事,已经刻不容缓,否则将会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 素材三:工匠精神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说“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近些年来充斥媒体的“中国智造”“中国创造”“中国精造”“工匠精神”,如今成为决策层共识,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显得尤为难得和宝贵。‎ ‎“工匠精神”一词,最早出自于聂圣哲,他培养出来的一流木工匠士,正是来自于这种精神。相信随着国家产业战略和教育战略的调整,人们的求学观念、就业观念以及单位的用人观念都会随之转变,“工匠精神”将成为普遍追求,除了“匠士”,还会有更多的“士”脱颖而出。‎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以极致的态度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更完美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最优质的产品,其他同行无法匹敌的卓越产品。概括起来,工匠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当今社会心浮气躁,追求“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灵魂。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当其他企业热衷于“圈钱、做死某款产品、再出新品、再圈钱”的循环时,坚持“工匠精神”的企业,依靠信念、信仰,看着产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最终,通过高标准要求历练之后,成为众多用户的骄傲,无论成功与否,这个过程,他们的精神是完完全全的享受,是脱俗的,也是正面积极的。‎ 素材升华 也谈“工匠精神”‎ 说到工匠精神,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日本制造。知乎上有一个热门问答“日本的工匠精神到底是怎样的?”有着非常翔实的介绍。其中,被广泛引用的是好莱坞巨星娜塔莉·波特曼在去年哈佛毕业典礼演讲中提到的一个例子。她和丈夫去东京一家著名寿司店吃寿司,发现寿司好吃到让她这个素食主义者都欲罢不能,但发现店里只有6个座位。她一开始很好奇为什么不扩张,后来朋友向她解释:东京所有最棒的饭店都这么小,而且只做一样料理,因为他们要把事情做好做漂亮,关键不在于数量,而在于对事物追求至善至美过程中的愉悦。‎ 从这个小故事,我们不难提炼出工匠精神的内涵。它指的是一种精工制作的意识,一个产品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精心打磨、精益求精,专注、精确、极致、追求卓越。套用财经学者吴晓波的话来讲,工匠精神就是:做电饭煲的,能让煮出来的米饭粒粒晶莹不黏锅;做吹风机的,能让头发吹得干爽柔滑;做菜刀的,能让每一个主妇手起刀落,轻松省力;做保温杯的,能让每一个出行者在雪地中喝到一口热水;做马桶盖的,能让所有的屁股都洁净似玉,如沐春风……‎ 而工匠精神的反面,是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短、平、快”的粗制滥造。当然,制造业的最终目的都是盈利,工匠精神也不例外,只不过,相较于粗制滥造赚快钱,坚守工匠精神更苦更难,也是唯一正确的路。你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因此,工匠精神不仅是一项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 为何呼唤工匠精神?‎ 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制造大国之一。国外曾流传这样的趣谈:一位母亲问孩子:“上帝住在哪里?”孩子答道:“既然上帝创造了万物,他一定住在中国。因为所有东西都是‘中国制造’。”一方面,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具有极高的占有率;但另一方面,部分中国制造在全球消费者的印象却很是一般,甚至大多中国人本身也更喜欢外国货。‎ 日本观光厅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过去的一年,中国游客在日本消费总金额为14 174亿日元,即822亿人民币。世界各地区游客在日本消费的总金额前五名中,中国大陆游客消费总额比台湾、韩国、香港、美国游客在日消费的总额还多1 518亿日元(88亿人民币)。‎ 但去年,中国的实体消费市场却很低迷。有报道指出,国人到日本爆买的产品其实是中国产的,如马桶,却丝毫未浇灭国人到日本扫货的热情。这映衬出某种尴尬:因为工匠精神的匮乏与廉价低质的刻板印象,中国制造业正在不断丧失本国的消费群体。‎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庞大中产阶层的出现,中国人的消费结构、消费习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30年前,大家都图个廉价实用,只要能够满足基本需求即可;但30年后的今天,“物不美价廉”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价格不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人们更在乎的是产品的附加值:创意、技术含金量、人文关怀、参与感。‎ 只可惜,中国的制造业结构不均衡,以工匠精神为特色的中高端制造业严重不足,大家口袋里有钱,却买不到中意的产品,由此中高端消费市场长期为欧美、日韩等国垄断。‎ 雪上加霜的是,随着生产成本的增加,属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中国制造业,它引以为傲的人力与成本优势正在丧失,与此同时,美国等发达国家提出了“再工业化”“本土回归”“重振制造业”的战略思路。竞争加剧、外需萎缩、内需不足、成本上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市场也在不断萎缩,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生死挑战。‎ 如何培育工匠精神?‎ 显然,工匠精神是转型的必备条件。工匠精神不单代表着一种新的生产理念,它也是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方向。从低端制造的泥淖中走出,淘汰落后重复产能,加强技术创新,其最终目的是“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升中国制造业的整体水平与形象。只是,转型并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够完成的。道理大家都懂,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该如何付诸实践?我们该如何培育工匠精神?‎ 其实,中国自古以来就不乏持有工匠精神之人。有人说,古代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匠品出口国、匠人之国。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器、壁纸等产品是世界各国王宫贵族和富裕阶层的宠儿。为何今日的中国制造只给人粗制滥造的印象?显然,工匠精神的有无,与社会环境的变迁息息相关。‎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个兢兢业业的工人,你技术精湛、追求完美,每一件产品都耗费大量功夫打磨,可惜,你所在的企业、你的领导只用“合格与否”而不是“完美与否”来评判产品质量。因此,你的绩效是厂里最差的、你不被领导待见、你拿着最低的薪水,厂里的效益一差,你还可能第一个被下岗。此时,你还会恪守工匠精神吗?‎ 再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个有追求、有理想的企业家,你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新技术,要求员工每一件产品都要精益求精。可是,研发新技术要耗费大量资金,但你贷不到款;如果幸运一些,你研发的新技术成功了,新产品刚上架,市场上立即推出大量的仿冒产品;或者你的产品即便比其他同类品牌质量更好,但囿于中国制造业集体的低端形象,你的产品卖不出去;再者,你一年下来辛苦奔波、费尽心力,但收益却还不如邻家的阿婆卖一套房子的收益更多……这时,你还能守住初心吗?‎ 前文提到,工匠精神既是一种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其实,放大了看,工匠精神更关乎着一个国家的工业文明。我们的国家、社会是怎么看待工业生产的?我们对于工业生产恪守怎么样的标准、心怀怎么样的期待?一个国家工匠精神的匮乏背后,其实是工业文明的匮乏:品牌、百年老店、匠人、企业文化以及一整套相关的体制机制,乃至社会心理、共识和氛围。‎ 应该看到,德国、日本的制造业也曾经历过粗制滥造的阶段,但德国通过“法律、标准、质量认证”三位一体的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了德国制造质量蜕变;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实施“质量救国”战略,促使日本制造打开了欧美和全球市场。因此,培育“工匠精神”,我们既需要“大国工匠”等榜样的激励,但更离不开政府的高效作为:完善崇尚实业、崇尚工匠精神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并花大力气营造现代制造文明的价值观和时代精神。‎ 让有工匠精神的工人活得体面、有尊严,让有工匠精神的企业拥有健康的市场竞争环境,让工匠精神成为一种社会共识与社会心理……在如此土壤中,工匠精神自会生根发芽。‎ 素材四:家国情怀 国破家何在,国存方有家 近日,海内外各地举行纪念七七事变70周年系列活动。其中在新华社发《七七事变全纪录》中的一些有关家书的镜头让人感慨万分,潸然泪下:‎ ‎“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老母外出,未能侍奉。”‎ ‎“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21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敌人又自本区开始扫荡,明日准备搬家了。”‎ ‎“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人终有死,我死您也不必过于伤悲,因还有儿女得您照应。家中余产不可分给别人,留作教养子女等用。”‎ 以上几段话,分别摘自抗战名将戴安澜、左权和吉鸿昌的家书。在烽火连天、山河沦陷的时代幕布背后,是一幅幅村舍田宅、小桥流水、母慈子孝的家庭美满画卷被撕碎。时间轴推回到1937年,面对叫嚣着“一个月内解决中国事变”的侵略者,当时每一个中国人都面临选择:究竟是恋念故土、溺于至亲而甘当“顺民”,还是不忘匹夫之责直至挺身而出?‎ 素材升华 严复曾在《孟德斯鸠法意·卷五按语》中说:“中国自秦以来,无所谓天下也,无所谓国也,皆家而已。”于是,在时代浪潮的起伏中,我们看到了不少“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的悲剧。在甲午战争后,竟有南方某水师以“并非北洋水师”为由向日军索要被俘战舰,沦为笑谈,以致梁启超评价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是“以一人敌一国”。在国民意识沉睡的年代,国与家的关系是陌生的,民族未来与个体命运的连接是脆弱的。‎ 四十多年后,当日本侵略者再度袭来的时候,他们面对的是怎样的抵抗者?“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抗战将领蔡炳炎家书中的一句话,说出了时代的心声。在华夏大地上,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团结起来了。除了正面战场的浴血奋战,在东北,还有潜伏于地下、出没于敌后的东北抗联;在华北,有不甘作亡国奴,穿梭辽阔国土作出对角线迁徙的大学师生;在上海,有穿过战地,为中国军队运粮送物的市民、商人、学生甚至街头混混;在敌后,有用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不断拖垮日军意志的根据地人民……‎ 甲午时失魂落魄的一盘散沙,到抗战时已凝聚起了万里长城。侵略者面对的,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百姓,而是注入了民族精神的国民。日本史学家井上清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不仅败于美国,而且更惨地败给了中国。正确地说,(日本)败给了中国人民。”‎ 当侵略者来袭,国与家之间便不再有隔膜,相互之间的选择亦显得不需讨论。家人之爱固然值得留恋,但当国之不存,家又焉附?今日重读抗战中的家书,回眸战火中的温情,舍小家为国家的抉择固然有撕裂人心的痛楚,但谁又能指摘先辈们的选择不够“理性”和“划算”?时光倒转,当他们再一次面临抉择时,难道会选择另一选项?毋宁说,正是危难时一个个小家的破碎与牺牲,换来了国家的站立与挺拔;而国家的和平与繁荣,才让一个个小家美好而温馨。‎ 硝烟已经散去,一场给中华民族带来深深创痛的劫难,究竟在民族的灵魂深处留下了怎样的烙印?1956年,毛泽东在与访华的日本前陆军中将远藤三郎谈话时说:“正是你们打了这一仗,教育了中国人民,把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民打得团结起来了。”抗战之后,中国人民明白了:国与家原本便是紧密相连,民族危亡之际,没有置身事外的看客。经此浩劫,人心非但没有散漫,反而更加团结;民族的脊梁非但没有被打断,反而更加挺拔。‎ 我们倾听历史深处的回响,也眼望国家未来的方向。中国在复兴之路上的前行,需要众志成城的国民,需要乘风破浪的决心,需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魂。‎ 素材五:凡人赞歌 让食堂大叔上一堂感恩课 ‎6月30日,浙江大学举行2017届本科生毕业典礼。现场播放的视频里,不仅有毕业生代表和教师代表,最后更是出现了食堂厨师、宿管员、保安等后勤工作人员代表。他们受邀在大屏幕上说了一些很日常的话语,比如“要记得按时吃饭”“注意身体,多多锻炼”“常回来看看”等,让很多毕业生流下眼泪。‎ 素材升华 大学四年,谁照顾学生最多?除了父母、老师,大概要数食堂大叔等后勤保障人员了。民以食为天,学生每天见食堂大叔的次数,比自己的父母、某些老师还要多。每天上、下午最后一节课,饥肠辘辘之际,学生的心早就从课堂飞到了食堂,想食堂大叔了。可见,“保胃”工作一点也不逊于“补脑”。大学毕业典礼,校长讲完高大上的“最后一课”,给食堂大叔露个脸,上一堂接地气的感恩课,才算完美。‎ 数年前,香港大学授予一位名叫袁苏妹的75岁老太太“荣誉院士”称号,以表彰她“对高等教育界做出独特的贡献”。她既没有学术论文也不会讲课,“独特的贡献”在哪?因为她在香港大学做饭扫地,从22岁干到73岁,从青春姑娘干到老太太,把学校当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悄悄地为生病的学生煎凉茶,为熬夜的学生煲鸡汤。其实她早就退休,还常到食堂调配一种受到师生们欢迎的番茄酱。‎ 食堂大叔登上大学毕业典礼、做饭扫地阿姨获“荣誉院士”‎ 称号昭示,每个岗位都可以做得精彩,每个舞台都可以创造辉煌。无论干什么工作,只要秉持一颗平常心,踏踏实实做好事,老老实实做好人,哪怕默默无闻,一样是受人敬重的成功人生。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这也是一种感恩教育、人生教育。让大家懂得,无论在学校,还是进入社会,都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尊重、感激每一位照顾过自己、帮助过自己的人,无论他们是父母、老师、同学、朋友,还是食堂大叔、宿管阿姨,抑或素不相识的人。‎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感恩是一个“动词”,需要行动来证明。毕业典礼上的感恩教育告诉毕业生们,无论将来在什么工作岗位、身处怎样的社会地位,都要重视身边的人,乐于为他们服务,为他们谋福利,“达则兼济天下”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情怀与抱负。‎ 素材六:时代新声 继往开来,走好“新凿空之旅”‎ ‎“‘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一带一路’建设将由大家共同商量,‘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将由大家共同分享”……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做了主旨演讲,在总结倡议提出4年来的成绩基础上,深入阐释了丝路精神,并以“五路”描绘了“一带一路”建设的美好前景,为进一步建设好“一带一路”注入中国力量。‎ 素材升华 ‎“一带一路”是先辈们筚路蓝缕打开的友好交往窗口。回眸历史,公元前140多年的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带着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打通了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自此,东西方的交流不断,包括马可·波罗、郑和在内的东西方使者,在人类历史上刻写了文明往来的印记。如今,我们倡导“一带一路”建设,正是在一代又一代“丝路人”的基础上,继续架起东西方合作的纽带、和平的桥梁,走好一带一路的“新凿空之旅”。‎ 置身于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历史时代,面对一个挑战频发的现实世界,这一“新凿空之旅”开启了不平凡的4年。正如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所言,这是政策沟通不断深化的4年、设施联通不断加强的4年、贸易畅通不断提升的4年、资金融通不断扩大的4年、民心相通不断促进的4年。成就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未来是充满前景的,即便“万事开头难”,四年来的种种努力,已经为“一带一路”建设的行稳致远夯实了基础。‎ ‎“新凿空之旅”不是空谈,而是行动。“一带一路”就是要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如果说,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深刻地阐释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为“新凿空之旅”提供了精神支撑;那么,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五路”倡议在某种程度上为“新凿空之旅”提供了现实路径。这不仅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一带一路”的问题,而且回答了怎样建设“一带一路”的问题。‎ 如此,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中国应该如何作为、有何诚意、做何贡献?‎ 以诚挚的姿态、以实干的作风,来击破虚幻的泡沫,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一贯做派。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作为“一带一路”的倡议国,作为“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主办方,中国是焦点,也在接受考验。就在开幕式演讲中,习近平主席给出了答案,也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 这股推动“新凿空之旅”的中国动力,可以具体为应接不暇的政策“大礼包”。向丝路基金新增资金1 000亿元人民币,从2018年起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未来5年内安排2 500人次青年科学家来华从事短期科研工作,未来3年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600亿元人民币援助,成立“一带一路”财经发展研究中心、“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打造新闻合作联盟、音乐教育联盟以及其他人文合作新平台……有人统计,习近平主席约40分钟的演讲,赢得27次掌声,而每当送出“大礼包”都会掌声阵阵。可以说,有诚意、顺人心、重务实,才会被由衷赞许。‎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走好“新凿空之旅”就是历史赓续;现实是最好的舞台,走好“新凿空之旅”有着无限空间。习近平主席强调,“一带一路”建设是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实践。这份“伟大”不仅在于共商共建共享的模式之新,更在于如何在造福世界、造福人民中成果出新,而这非一日之功,需要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 现场演练 ‎1.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2017年2月7日晚在央视播出,来自复旦附中的既有颜值又富才情的16岁女孩武亦姝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获得冠军。据了解,她喜欢苏轼和陆游,掌握的诗词量高达2000余首。她夺得《中国诗词大会》冠军后,很多媒体引用了一句话:“武亦姝满足了所有妈妈们的幻想。”‎ 对于这一现象,你有怎样的认识?请联系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1)材料的主要写作方向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运用名言素材和现实素材写一段文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主要写作方向是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如何让传统文化绽放时代特色。‎ ‎2.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作文。‎ 近日,一道小学生的数络上火了起来。原题是“妈妈买回5块饼分给兄弟4人,怎样分才是最公平合理的呢?”一名小学生的答案是“可以分妈妈1块”。对于该答案究竟应不应该给分,网友持不同意见。27日,南方+客户端发起的投票调查栏目结果显示,88%的受访网友认为孩子有爱,应该给满分;12%的受访网友则认为这是数学考试,答案错误就应该给零分。‎ 对此,你有怎样的理解?请联系现实,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请为这一文题选择一则现实素材和一则名言素材。‎ 现实素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言素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现实素材:少年辍学学艺担起家庭重担 ‎ “以前自己想着努力读书,可以考个像清华北大那样的好大学呢。”提起上学,他不禁黯然。“但是,现在妈妈看病需要钱,我也正在跟别人学习理发的技艺,想通过学精这门技艺,赚钱给妈妈治病!”姚文智说,父亲不在了,现在家里他是唯一的男子汉,他想独立起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照顾好母亲。“只要我在一天,就要把妈妈照顾好。”‎ 名言素材: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毕淑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