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语文试题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月考 语文试题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个题。 在河之洲 陈忠实 ①车过渭河,田堰层叠的渭北高原,被青葱葱的麦子覆盖着,如此博大深沉,又如此舒展柔曼,让人顿然生发对黄土高原深蕴不露的神奇伟力的感动。 ②我的心绪早已舒展欢愉起来,却不完全因为满川满原的绿色的浸染和撩拨,更有潜藏心底的一个极富诱惑的期盼,即将踏访2000多年前那位“窈窕淑女”曾经生活和恋爱的“在河之洲”了。 ③我是少年时期初读那首被称做中国第一首爱情诗歌的。一诵便成记,终生难忘。在河之洲,在哪条河边的哪一块芳草地上,曾经出现过一位窈窕淑女,而且演绎出千古诵唱不衰的美丽的爱情诗篇?神秘而又圣洁的“在河之洲”,就在我的心底潜存下来。后来听说这首爱情绝唱就产生在渭北高原,却不敢全信。直到朋友确凿而又具体地告诉我,洽水在合阳县投入黄河,这一片黄河道里的滩地古称洽川,就是千百年来让初恋男女梦幻情迷的在河之洲。我现在就奔着那方神秘而又圣洁的芳草地来了。 ④远远便瞅见了黄河。它冲出禹门,又冲出晋陕大峡谷,到这里才放松了,温柔了,也需要抒情低吟了,抖落下沉重的泥沙,孕育出渭北高原这方秀美的河洲。这里坦坦荡荡铺展开的绿莹莹的芦苇,在人初见的一瞬便感到巨大的摇撼和震颤。那潜存心底的“在河之洲”,完全不及现实的洽川之壮美。 ⑤芦苇正长到和我一般高,齐刷刷,绿莹莹,宽宽的叶子上绣积着一层茸茸白毛,纯净到纤尘不染,我漫步在芦苇荡里青草铺垫的小道上,似可感到正值青春期的芦苇的呼吸,我自然想到那位身姿窈窕的淑女,也许在麦田里锄草,在桑树上采摘桑叶,在芦苇丛里聆听鸟鸣。高原的地脉和洽川芦荡的气颤,孕育出窈窕壮健的身姿和洒脱清爽的质地,才会让那个万众景仰的周文王一见钟情,倾心求爱。就在这莽莽苍苍郁郁葱葱的芦苇荡里,留下《诗经》开篇的爱情诗篇,萦绕在这个民族每一个子孙的情感之湖里,滋润了2000余年,依然在诵着吟着品着咂着,成了一种永恒。 ⑥雨下起来了。芦苇荡里白茫茫一片铺天盖地的雨雾,腾起排山倒海般雨打苇叶的啸声,一波一波撞击人的胸膛。走到芦苇荡里一处开阔地时,看到一幅奇景,好大的一个水塘里,竟然有几十个人在戏水。这个时月里的渭北高原,又下着大雨,气温不过十度,那些人只穿泳衣在水塘里戏闹着,似乎不可思议。这是一个温泉,大约从文王向民间淑女求爱之前就涌流到今天了。温泉蒸腾着白色的水汽,像一只沸滚的大锅,一团一团温热湿润的水汽向四周的芦苇丛里弥漫,幻如仙境。洽川人得了这一塘好水,冬夏都可以尽情洗浴了。温泉自地下冒涌出来,冲起沙粒,对浴者的皮肤冲击搓磨,比现代浴室超豪华设施美妙得远了。在洽川,这样的泉有多处,细如蚁穴,大如车轮。《水经注》等多种典籍都有生动具体的描绘。现在成了各地旅客观赏或享受沙浪浴的好去处了。 ⑦这肯定是我见过的最绝妙的温泉了,也肯定是我观赏到的最壮观最气魄的芦苇荡了,造化给缺雨干旱的渭北高原赐予这样迷人的一方绿地一塘好水,弥足珍贵。我在孙犁的小说散文里领略过荷花淀和芦苇荡的诗意美,前不久从媒体上看到有干涸的危机,不免扼腕;从京剧《沙家浜》里知道江南有可藏匿新四军的芦苇荡,不知还有芦苇否?芦苇丛生的湿地沙滩,被誉为地球的肺。无需特意强调,谁都知道其对于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功能。 ⑧在黄河滩的洽川,芦苇在蓬勃着,温泉在涌着冒着,现代淑女和现代君子,在这一方芳草地上,演绎着风流。 (有删改) 1. 下列对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在河之洲” 美丽的芦苇荡、在温泉中尽情洗浴的人们,真实地再现了《关雎》中的社会生活。 B. 第④段形象生动地描写了奔腾汹涌的黄河,冲出峡谷到了洽川一带后变得宁静舒缓,突出了在河之洲的开阔壮丽。 C. “在河之洲”引发了作者对芦苇荡的联想,表达了作者对和谐生态遭到破坏的忧虑以及对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 D. 本文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一草一故乡,一土一深情,作者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渭河流域(关中)充满了深情。 2.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行文思路。 3. 赏析第⑤段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特色和表达效果。 【答案】1. A 2. 文章第①②段写前往“在河之洲”途中的所见所感;第③段插叙少年时期对“在河之洲”的向往;第④到第⑦段描绘了“在河之洲”所见的景色和感受;第⑧段总结全文,表达了人和自然和谐共处愿望。 3. ①运用排比、拟人、叠词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突出了芦苇荡的纯净和生机(健壮)。②运用虚实结合(或想象)等手法,既描写了眼前所见的美景,又生动地再现了《关雎》中的画面。③整散句相结合,音节和谐、气势贯通,又形式灵活自然,语言富有韵味,表达了“我”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A项,“真实地再现了《关雎》中的社会生活”不准确,在温泉中尽情洗浴的人们描写的是现实场景。故选A。 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分析文本的整体行文思路,阅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大意,概括出每一节的段意,再对段意进行合并,最后用自己的话概括、整合出文章的行文思路。阅读全文可知:第①段写前往“在河之洲”途中的所见。第②段写前往“在河之洲”途中的所感。第③段,插叙少年时期对“在河之洲”的向往。承上肩下,既承接上文对“在河之洲”的懂憬,引出下文实地踏访现实中的“在河之洲”,突出“在河之洲”的神秘圣洁及她之于“我”的魅力。第④段描写壮丽的黄河景色。第⑤段描写芦苇荡的景色以及想到与芦苇荡有关的爱情诗篇。第⑥段描写雨中写芦苇荡的景色及与之有关的传说。第⑦段描写了最壮观最气魄的芦苇荡及作者想到京剧《沙家浜》中的芦苇荡。第⑧段总结全文,表达了人和自然和谐共处愿望。综上,第①②段合并,这两节写作者前往“在河之洲”途中的所见所感。第③段是过渡段,独立一段。插叙少年时期对“在河之洲”的向往;第④到第⑦段合并,这四节内容描绘了“在河之洲”所见的景色和作者的感受。第⑧段,总结全文,单独一节表达了人和自然和谐共处愿望。最后分四点概括整合本题答案。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时,分析语句所运用的手法,可以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的角度思考,一定要选择最主要、最鲜明的,接着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注意语句内容、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等),最后分析蕴合的作者情感。简单概括就是:手法+内容+情感。“齐刷刷,绿莹莹,宽宽、茸茸”运用了叠词,有音韵美;“我自然想到那位身姿窈窕的淑女,也许在麦田里锄草,在桑树上采摘桑叶,在芦苇从里聆听乌鸣”,有拟人和排比的手法,表达了“我”对眼前芦苇的纯净、窈窕壮健的喜爱与赞美。还可以从视觉和心理感受、虚实相生、想象等角度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屈原列传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原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眛。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4.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准确的一项是 A.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B.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C.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D.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 屈原姓芈,与楚怀王同姓,姓是区别血缘的,是源于同一父性始祖的被分出去的各支系的始祖的符号。 B. 楚怀王是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候、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 C. 张仪,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得到秦惠王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 D. 令尹是楚国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最高官衔,是掌握政治事务,发号施令的最高官,相当于宰相。后来泛称县、府等地方行政长官。 6. 下列关于原文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张仪主动请求前往楚国,并凭借丰厚的礼物贿赂怀王的宠妃郑袖,让她在怀王面前编造骗人的假话。 B. 怀王决定放走张仪,在朝廷做官的屈原劝谏怀王,怀王后悔了,派人追赶张仪,没有追上。 C. 张仪欺骗楚国使者秦国允许割让的土地是六里而不是六百里,怀王很生气,便大规模调动军队去打秦国。 D. 秦昭王和楚国通婚,要同怀王会见,怀王不听屈原进谏,而听从子兰建议去到秦国,却被截断了归楚的后路,最终死在秦国并埋葬在那里。 7. 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 (1)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2)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答案】4. B 5. A 6. C 7. (1)于是他谗毁屈原说:“大王让屈原起草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认为:‘除了我,没有人能做的’。”怀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 (2)楚国人全抱怨子兰,因他劝说怀王去秦国却未回来; 这之后楚国一天天削弱,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所灭亡。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等。 本题,“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怀王”是主语,“不知”是谓语,“忠臣之分”是宾语,主谓宾齐全,结构完整,不能断开,排除AC;“上官大夫”“令尹子兰”是怀王信任的对象,作“信”的宾语,所以“令尹子兰”后面应该断开,排除D。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 A项,“屈原姓芈,与楚怀王同姓,姓是区别血缘的,是源于同一父性始祖的被分出去的各支系的始祖的符号”表述错误。姓是区别血缘的,是源于同一女性始祖的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族属所共有的符号标志。氏,是姓的支系,是姓族的分支标记,氏是源于同一父性始祖的被分出去的各支系(庶子)的开氏始祖的符号。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A项,“张仪……并凭借丰厚的礼物贿赂怀王的宠妃郑袖” ,错误,张冠李戴。张仪凭借丰厚的礼物贿赂的是楚国当权的大臣靳尚,不是怀王的宠妃郑袖。 B项,“怀王决定放走张仪,在朝廷做官的屈原劝谏怀王”表述错误。这时屈原已被疏远,不在朝廷做官,是出使到齐国回来后,劝谏怀。 D项,“最终死在秦国并埋葬在那里”表述错误。怀王死在秦国,尸体被运回(楚国)埋葬。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第一题得分点:“因”,于是;“谗”,诋毁;“为”,写,起草;“莫”,没有;“伐”,夸耀; 第二题得分点:“咎”,抱怨;“以”,因为;“日”,名词用作状语,一天天;“竟”,终于;“为……所”,表被动。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一般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译出有关文字。翻译标准:信达雅。答好此题,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 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 译文: 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族同姓。他曾担任楚怀王的左徒。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应对辞令。对内与怀王谋划商议国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他同在朝列,想争得怀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怀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就想强行更改它(想邀功),屈原不赞同,他就在怀王面前谗毁屈原说:“大王叫屈原制订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做的。”怀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 屈原已(被)免官,这以后秦国想进攻齐国,齐国与楚国联合抗秦。秦惠王以为这是忧患,便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拿着丰厚的礼物送给楚国作为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说:“秦国很憎恨齐国,齐国却同楚国联合,如果楚国真能同齐国断绝外交关系,秦国愿意献上商于一带六百里地方。”楚怀王贪得土地就相信了张仪,于是同齐国绝齐,派使者到秦国,接受秦国所允许割让的土地。张仪欺骗楚国使者说:“我同楚王约定是六里的地方,没听说给六百里。”楚国的使者生气地离开,回来报告给楚怀王。怀王很生气,便大规模调动军队去打秦国。秦国派兵迎击楚国军队,在丹水、淅水,把楚军打得大败,杀死八万人,俘虏楚大将屈匄,于是夺取楚国的汉中地区。楚怀王就调动全国军队,深入秦地作战,在蓝田开战。魏国听说这消息,偷袭楚国邓地,楚军害怕了,从秦撤回。但是齐国始终怨恨楚国绝交,不救楚国,楚国处境十分困难。 第二年,秦国割还汉中土地来同楚国讲和。楚王说:“不愿得到土地,希望得到张仪就甘心情愿了。”张仪听说了,就说:“用一个张仪可抵当汉中土地,臣请求前往到楚国。”到楚国后,张仪又凭借丰厚的礼物贿赂楚国当权的大臣靳尚,还让他对怀王的宠妃郑袖编造了一套骗人的假话。怀王终于听信了郑袖的话,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屈原已被疏远,又不在朝廷做官,出使到齐国,回来后,劝谏怀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后悔了,派人追赶张仪,没有追上。在这以后,诸侯联合进攻楚国,把楚国打得大败,杀死楚国的大将唐眜。 这时秦昭王和楚国通婚,要同怀王会见。怀王打算去,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以相信。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楚王去:“为会么要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怀王终于去了。进入武关后,秦国的伏兵截断了归楚的后路。便扣留怀王来求得割让土地。怀王很生气,不答应。逃跑到赵国,赵国不敢接纳。又回到秦国,终于死在秦国,尸体被运回(楚国)埋葬。 怀王的大儿子顷襄王继位做国君,用他的弟弟子兰做令尹。楚国人全抱怨子兰,因为他劝说怀王去秦国却未回来; 楚国一天比一天缩小,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所灭亡。 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为自己服务,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的。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接连发生,而圣明君主治理好国家的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这是因为所谓忠臣并不忠,所谓贤臣并不贤。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削减,失去了六个郡,自己也被扣留死在秦国,为天下人所耻笑。这是不了解人的祸害。 三、古代诗歌阅读 8.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东晋]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尽管尊崇孔子,但他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 B.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事劳动。 C.“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愉悦就在耕耘的过程中。 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表现力。 (2)“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 【答案】(1)A (2)平旷的田野上,从远处吹来的微风,轻轻拂过禾苗。长势良好的禾苗,焕发出勃勃生机。 (3)诗人躬耕田园、避世隐逸的宁静淡泊之情。济世与归隐相矛盾的复杂情感 【解析】 (1)试题分析:A项,“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错,并没有否定孔子的人生选择。陶渊明一向把孔子视为先师。孔子说过的“忧道不忧贫”,他记在心里。但他更喜欢这种“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的农耕生活。 (2)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描绘“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的画面,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时,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回答本题抓住“平畴”“远风”“良苗”“怀新”几个意象,然后把“平、远、良、新”等几个修饰词展开联想,描绘画面即可。 点睛: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情感。“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意思是:就像这样,在简陋的木屋里长吟,暂且做一个耕田之人吧。本诗叙写了田间劳动的欢娱,联想到古代隐士长沮、桀溺的操行,而深感忧道之人的难得,最后以掩门长吟“聊作陇亩民”作结。从而表达了诗人躬耕田园、避世隐逸的宁静淡泊之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行路难 贺铸 缚虎手,悬河口,车如鸡栖马如狗。白纶巾,扑黄尘,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作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 酌大斗,更为寿,青鬓长青古无有。笑嫣然,舞翩然,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遗音能记秋风曲,事去千年犹恨促。揽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 【注】①作雷颠:指喝醉酒鼾声如雷或癫狂的状态。②秋风:指汉武帝刘彻的《秋风辞》。刘彻率群臣祭祀后乘船泛舟,时值秋风萧瑟,其触景生情写下《秋风辞》,表达人生易老的感叹。 9.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缚虎手,悬河口”使用借喻手法,前句写勇士,比喻为有军事才能的人;后句写谋士,比喻为有政治才干的人,最终与“车如”句形成鲜明对比。 B. “白纶巾”三句正面表现了词人的抱负,“白纶巾,扑黄尘”描写了词人白衣进京的风尘仆仆,“不知”句化用李白诗句,表现了词人对自己能否功成名就存在疑惑。 C. “衰兰送客”两句中,词人用兰花衰枯来衬托词人不被重用的内心愁绪。“天若”句设想奇伟,意境高远,有力地烘托出词人艰难的处境和凄苦的情怀。 D. 这首词根据文意的需要,十分注重转韵,全词每两句转韵一次,加之词句长短参差,读来抑扬顿挫,节奏鲜明,音乐性强,使人有一咏三叹之感。 10. 词中上下阕多次出现“酒”,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9. A 10. 词的上阕以酒写愁,主要是志士失路的忧愁;下片“酌大斗,更为寿,青鬓长青古无有”即人生短促的忧愁;“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是说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为下文说愁人情愿短命的反转造势。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确认,得出答案。 A项,“借喻”表达错误,应该是“借代”。 故选A。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的意象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意,把握诗中的意象的特点,理解诗人通过意象表达的情感或者哲理。本题“词中上下阕多次出现‘酒’,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你是怎样理解的”。“酒”在众多诗人的众多名篇中已屡见不鲜,诗人借用同一物象——“酒”却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如欢悦、得意、失意、愁苦等,“酒”是情感的载体,是情感抒发的手段,“酒”已成为意象群。词的上阕“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由愁写到酒,以酒写愁,主要是志士失路的忧愁;下片“酌大斗,更为寿,青鬓长青古无有”即人生短促的忧愁,则由酒写到愁;“当垆秦女十五语如弦”是说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为下文说愁人情愿短命的反转造势。 【点睛】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描写手法主要有: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主要有动静衬,以乐景衬哀情等;联想和想像(虚实结合),对比。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使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比如本题主要从抒情的方式、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的角度作答。 四、名篇名句默写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卫风﹒氓》中,与成语“青梅竹马”有着类似意蕴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_________”一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明了不同志趣的人不能相安共处;“_________”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即使粉身碎骨也不会改变志向的气节。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 ”一句,盛赞曹操文韬武略兼有的英雄气概。 (4)《归园田居(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5)孔子在《论语·雍也》中用“_______,________”两句论述了学习的三个层次。 【答案】 (1). 总角之宴 (2). 言笑晏晏 (3). 夫孰异道而相安 (4).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5). 横槊赋诗 (6). 羁鸟恋旧林 (7). 池鱼思故渊 (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9).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词:宴,晏,槊,羁。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五、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先秦文士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苏秦、张仪, ,没什么操行,只要有官做,能富贵,既可以悬头于梁、刺股以锥,也可以朝秦暮楚、 。而他们中的走运者,最终也进入了实际的政治生活,成为了统治者中的一员。 孔墨孟荀等属于第二类人,他们并不随波逐流, 他们有自己坚持的价值观,且还有一种“有道则出,无道则隐”的气节,有如身家性命,故而也就只能常常不得志,常常对诸侯发牢骚,对第一类人吹冷风了。他们眼看着人家把天下闹得 、一塌糊涂,而自己的呼声愈来愈被淹没,愈来愈受诸侯的白眼,便只好把满腔不平和才气都写在竹简上,给后世留下一部部著作。 而第三类凤毛麟角,除了一些在历史典籍中忽隐忽现 的隐者外,有大著作、大人格并且以大背影遮挡后世的,就只有那位表情古怪的冷嘲大家庄周先生了。当别人在都市中热闹得沸反盈天时,他独自远远地站在野外冷笑,而当有人注意他时,( )他是乡野文化的代表,他的作品充满着野味,如遍地野花,在晨风中仪态万方,令人目眩神迷。 1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唯利是图 卖友求荣 动荡不安 扑朔迷离 B. 见利忘义 苟且偷生 内忧外患 扑朔迷离 C. 唯利是图 苟且偷生 动荡不安 眼花缭乱 D. 见利忘义 卖友求荣 内忧外患 眼花缭乱 1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他们有自己坚守的价值观,有如身家性命,且常常不得志,故而成就“有道则出,无道则隐”的气节 B. 他们有一种“有道则出,无道则隐”的气节,且还有自己坚持的价值观,有如身家性命,故而也就只能常常不得志 C. 他们有自己坚守的价值观,有如身家性命,且还有一种“有道则出,无道则隐”的气节,故而也就只能常常不得志 D. 他有一种“有道则出,无道则隐”的气节,有如身家性命,且还有自己坚守的价值观,故而也就只能常常不得志 14.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他也被官场接纳,成为统治者中的一员。 B. 他又背过身,直走到江湖的迷濛中去了。 C. 最终官场也接纳了他,成为统治者中的一员。 D. 却背过身,向着江湖的迷濛中走了进去。 【答案】12. A 13. C 14. B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应首先明确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唯利是图,只贪图利益,不顾及其他。见利忘义,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第一处语境说的是苏秦和张仪的没有原则,只贪图利益,所以用“唯利是图”较为合适;卖友求荣,出卖朋友以谋求名利、地位。苟且偷生,得过且过,勉强活着。动荡不安,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内忧外患,国家内部的动乱和来自国外的侵略。此处不涉及国外,所以此处应该是“动荡不安”;扑朔迷离,原意指把兔子耳朵提起,雄兔扑腾,雌兔眯眼,可是在地上跑的时候就雌雄难辨了。后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最后一处语境是指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所以用“扑朔迷离”较为合适。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语序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 A项,“常常不得志”与“气节”强加因果,语序不当; B项,“气节” 与“价值观”前后语序不当,“坚持的价值观”搭配不当; D项,“他有一种‘有道则出,无道则隐’的气节,有如身家性命,且还有自己坚守的价值观”,递进不当;“故而也就只能常常不得志”前一分句和后一分句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故选C。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这是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的角度选取。此题考核选填衔接句,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 本题中,根据上下文来看,结合前后语境可知,此处说的是“庄子”,且应从“庄子”的角度来说,即以“庄子”为主语,这就排除AC两项, A项,第一句的主语是“他”,即“庄子”,但第二句“使得”变换主语, C项,第一句的主语是“官场”,这与前后的语意不连贯,且第二句“成为”的主语又变成“他们”,导致结构混乱;分析BD两项来看,这两项的前半句都以“他”为主语,与前后的内容连贯,但D项江湖的迷漾中他走了进去“语言混乱,排除D项。 故选B。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六、作文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近日,某市教育局下发文件要求市内各中学采取措施统一学生的发型,具体要求:男生一律平头,女生只能留齐耳短发。各校执行伊始就遭到学生的大量投诉,并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市教育局就此问题回应称,教育局推行的这项做法是为了树立中学生健康良好、积极向上的形象,有争议很正常。对此,为了明辨事理,市属某中学团委举行了一次辩论赛,论题为“中学生该不该统一发型”,假如你是一位参赛辩手,你会支持还是反对呢?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代表正方或反方观点的辩论稿,参与校团委举办的“中学生该不该统一发型”辩论赛。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统一了发型,统一不了人心 主持人好,对方辩友好! 很荣幸能就“中学生该不该统一发型”这一问题发表我的见解。近日,教育局下发文件要求市内各中小学校强制发型统一,遭遇大量学生投诉。在我看来,教育局固然有着独到的考量,但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发型的统一只是形式主义的一种,想达到持久的效果还需由内而外。 从学生角度看,统一发型不仅有碍学生个人的特色发展,更会在年少懵懂时期留下从众化心理,不敢独树一帜,不敢打破常规,有碍思维的发展。如果学校强制要求学生:男生必须剃平头,女生必须齐耳短发。那么学生会不敢为自己的发型发声作主,某种意义上说,发型可以代表一个人的外貌和品味,如若连发型都由别人说了算,还有什么能自己说了算?今后走上社会有太多需要自己判定拿捏的决定,而这种自主独立的意识,从小就应得到灌输和培养。 从学校角度看,发型的统一只能给人一时的错觉,真正形成统一划一的良好校风才真正有利于学校的发展。中小学校男女统一发型似乎给人一种整齐划一的感觉,但如若没有在学生心中形成一个共同的校训,没有让他们在精神和思想上形成统一就谈不上真正的统一。叛逆的学生即便顶着平头,剪了短发,也丝毫不妨碍他们干坏事,抽烟酗酒打架……努力还应放在对思想的修楷上,告诉他们校训是什么,做一个真正的青少年是怎么样的。莫做不必要的无用功,倒起反作用。 从社会、国家层面看,毕了业的学生依旧会有属于自己的发型。而社会需要的不是一个曾经统一过发型的人,而是需要一个有合作意识、集体意识的统一过思想的优秀人才。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自由开放的,鼓励标新立异,承认与众不同。统一发型这个老问题,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有不同的答案,至少在这这个二十一世纪,统一发型显得非常老旧和没必要。 我们作为当代青年的一分子,世界每天的变化之大都超乎我们的想象,洪流滚滚向前,我们必须学会适应潮流,把握住时代的主旋律:自由开放,人人创新。不用去多虑发型的统一怎么样,利弊谁大?更多的是将注意力放在一种规则、团队、集体意识的培养上,毕竟,统一发型的背后是统一人心。 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该题考查学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本次作文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前,考生要先识别任务,如本题要求考生在正反双方中选择一方作为自己的立场来谈“中学生该不该统一发型”,然后要通读材料,整体理解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白材料蕴含的道理,选取合适的角度进行立意构思。 【审题】命题方式:材料作文 审题要点:注意“中学生”的身份特点,“具体的感悟和思考”,不能说空话套话,文体应符合辩论稿的基本格式和要求。 审题过程:首先分析材料。材料的中心事件是某中学举行的一场以“中学生该不该统一发型”为主题的辩论赛,材料应呈现出正反双方的观点,正方认为“中学生应该统一发型”,反方认为“中学生不该统一发型”。可选择正方的观点:从主观部分看,教育局推行的这项做法是为了树立中学生健康良好、积极向上的形象;从学生的角度看,“发型管理”可以增强集体归属感,可以避免攀比心理;也可选择反方观点:学校给出的发型统一管理的理由是不恰当的,提出“发型管理”与“增强集体归属感”以及各种学生群体们出现的不良现象没有直接关系,然后提出了“学生也有追求美的权利,不应该被一刀切地完全扼杀,应该给学生一个自我选择的机会”的观点。 【立意】1.小不“统”,则乱大谋 2.发型不应统一,教育不该“画框” 3.中学生统一发型没必要 4.统一发型不可取 5.求学问道,岂在发型 6.发型无须统,规矩在心中 7.教育不应从“头”开始 8.中学生应该统一发型 9.统一了发型,统一不了人心 10.我为统一发型点赞 【素材】穿什么怎么打扮,用什么历法纪年,甚至女人裹小脚,男人都束起长发,或辫子,都按宋、元、明、清时代的样式去过元旦(就是今天说的春节)。那也只是个人爱好,顶多是一种不合时宜的复古怪现象,根本到不了文化层面。但你把这些东西以“提倡” (在我国,领导的提倡从来是和规定画等号的)或作为“规定”要向社会宣传,要大家也必须这样做,就属侵权了,起码也是属于一种文化专制。 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你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是的。我们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就受到了限制。不管他是男还是女,不管他是乞丐还是国家主席,也不管他是卑鄙还是高尚,只要他要自由,他就受到了限制。不管他是谁。 规则之于社会犹如水之于鱼雨露之于花草。阳光之于大地。必不可少。 【结构】辩论稿的格式与演讲稿的格式基本相同。辩论稿的格式一般分标题、正文、署名、日期等几部分。标题可点明辩论稿的中心,或标明中心事件,或标明中心的论题,最好让人看到标题就能了解辩论的内容。正文一般分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 辩论稿的格式: 一、称呼、问好、点出辩题与立场:主持人、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方的辩题(我方观点)是…… 二、讲出定义,说明观点:开宗明义,……(辩题的意思)下面我方将从……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其次…… 三、结尾: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观点……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