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课件: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Ⅰ 专题二 第二节 传记阅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课件: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Ⅰ 专题二 第二节 传记阅读

第二节 传记阅读 高考演练 一、 (2016 年新课标 Ⅰ 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942 年夏,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陈忠实读 赵树理的 《 三里湾 》 和柳青的 《 创业史 》 ,得到滋养,萌发了文 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 1962 年高中毕业后,他未能如愿上大 学读中文系,这个 20 岁的青年,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 想着文学,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三年之后,陈忠实的散文 《 夜过流沙沟 》 在 1965 年 3 月 8 日的 《 西安晚报 》 文艺副刊上发表,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 始。但直到 1979 年小说 《 信任 》 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时, 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 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 和业余作者了。 1979 年 9 月 25 日,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 一个三年之后,陈忠实 40 岁,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 《 乡村 》 出版,赢得“小柳青”的名声,工作单位也换成陕 西省作家协 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 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 《 蓝 袍先生 》 中。小说写于 1985 年,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 这年的最后 10 天,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 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 西装。当他第一次穿 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 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 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换上 “ 列宁装”。陈忠实认为 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了几十年 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 先生。 1985 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他联想起家乡人自 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他们把自己称作 “ 乡 棒 ” 。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 装,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他觉 得不仅自己是 “ 乡棒 ”, 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 乡棒 ” 。面对世界, 1985 年的中国人大都是 “ 乡棒 ” 。他痛感自 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 出来,将自己彻底打开,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更重要的 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在剥离的愿望中,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 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 小说萦绕心头,作家备感困惑,又备受启发。马尔克斯 《 百年 孤独 》 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王蒙 《 活动变人形 》 的结构自然 随意,却俨然大手笔,张炜 《 古船 》 的结构完全不同,有一种 精心设计的刻意 …… 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 最终发现,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 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 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 此时兴起的 “ 文化心理结 构 ”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 他相 信,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而结构一旦形成,就 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决定一个人性格的内核。 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乃至毁 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 “ 典型性格 ” 说中剥离 出来,仿佛悟得天机,茅塞顿开。多年以后,作家回忆往事, 认为自己就是在 1985 年开始重建自我,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 发现和独立表述的。 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 1992 年开始在 《 当代 》 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 《 白鹿原 》 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 经典,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功成名就 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2016 年春天,陈忠实走了,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 摘编自陈忠实 《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 、李清霞 《 陈忠实 年表 》 等 ) 相关链接 ① 陈忠实的 《 白鹿原 》 是 2 0 世纪 90 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 作的重要收获之一,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 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 20 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 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都有其独特的、无 可取代的地位。即 使与当代世界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 《 白鹿原 》 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 ( 何西来 《〈 关于白鹿原 〉 及其评论 》 ) ② 陈忠实常讲,创作到了一定阶段,不一定是拼生活,拼 艺术,而是拼人格。好一个拼人格!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 格魅力的反映。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 剧的圣手,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 ( 李满星 《 陈忠实: 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 》 )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A. 赵树理的 《 三里湾 》 和柳青的 《 创业史 》 是陈忠实最初 的文学营养,使他萌发了文学梦,后来则成为他创作上必须突 破的对象。 B. 小说 《 信任 》 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使陈忠实在文 学上确立了自信心。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 折。 C. 陈忠实认为“面对世界, 1985 年的中国人大都是‘乡 棒 ’” ,这与其说是他的一种觉悟,不如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 误判断。 D. 陈忠实善于学习前人并感知时代,不仅拼生活、拼艺术, 而且拼人格,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 解。 E. 从发表第一篇作品到被人称为“小柳青”,再到被人称 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 风顺。 解析: B 项,“ 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 折 ” 错,原文第二段是 “ 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 《 乡村 》 出版 ” 才是 “ 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 ” 。 C 项,“是 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理解错误,陈忠实的说法是对中国当 时现状的一种认识和觉悟,是理性的判断。 E 项,“陈忠实的 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错误,原文第五段说他也曾“备 感困惑”。故选 AD 。 答案: AD 2. 为什么说 1985 年是认知陈忠实 的标志性年份?请结合材 料简要概括。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要根据 题干要求,把答题区间找对,从中筛选出对答案有帮助的信息, 然后还要会概括,要点要简洁,尽量使用文中词语。一是“ 1985 ” 的时间限制,必须是发生在 1985 年的事,包括作品发表与获奖。 二是陈忠实 的 “ 标志 ” ,包括陈忠实的作品特色与个人风格等。 答案: ①他意识到要像自己笔下的蓝袍先生一样接受时代 的变化,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②他认识到必须写出史诗 般的长篇小说,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③他认为自己 在 1985 年开始重建自我,产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 3. 文中认为“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为什么?请 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答题时 首先要弄清楚“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的含义,然 后找到文中相关的材料加以佐证。理解句子含意要回归文本, 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主旨等来理解。 答案: ①他的小说艺术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②他的文 学作品的思想容量和审美境界在 20 世纪中国是无可取代的。 ③他的作品是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的经典。 4. 陈忠实的“剥离”和“寻找”是什么关系?有哪些表 现?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 解析: 本题为文本探究题。一是探究“陈忠实的‘剥离’ 和‘寻找’的关系”,二是探究这种关系“在文本中的表现”。 第一问要理解“剥离”“寻找”的文本意思,在传主写作的生 涯中,“寻找”是一种浅层次的累积,到了一定程度才会蜕变, 才想要“剥离”。第二问“哪些”是多角度思考,可以理解为 文学营养、时代精神、典型性格、自身成就等方面,重点是阐 述剥离什么与寻找什么的关系。答案可以百花齐放,但是一定 要以文本为基础,既要有观点,也要有分析。 答案: “剥离”和“寻找”是辩证关系。剥离的结果带来 寻找的可能,而寻找的冲动激发剥离的愿望。表现:①从赵树 理和柳青的文学中剥离,从马尔克斯、王蒙等作家的作品中寻 找到新的文学营养。②从中山装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中剥离,寻 找到西装所代表的面对世界的契机。③从典型性格中剥离,寻 找到“文化心理结构”学说。④从自身已有的文学成就中剥离, 寻找到新的文学高度,写出了文学巨著。 二、 (2016 年新课标 Ⅱ 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吴文俊小学时成绩平平,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 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高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 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的兴趣,初中时国文成绩一直不错。 尽管高三时物理得了满分,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却看出了他 的数学潜力,力荐他入数学系。正始中学决定,吴文俊必须报 考数学系,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加之他父母又 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吴文俊就进入了上海交大数学系。所谓 “ 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 ”,吴文俊向来是以兴趣为先 导来读书的。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甚至一度想要转系。是大 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认 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1940 年,吴文俊从交大毕业,先后在育英中学、培真中学 担任数学教员,直到 1946 年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陈省身, 他才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成为数 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 员。对于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他的学生高小山总结说: “ 吴先 生做拓扑研究,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问题,为代数拓扑学的兴 起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极 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他的研究受到中国 古代数学的启发,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使用吴先生的 方法,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从 而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 ” 对吴文俊来说,虽然最初选择数学是被动的,但综观其一 生,数学已逐渐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从事数学研究,吴文俊 特别强调数学思维。他说: “ 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 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当然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 牛顿就说过,他之所以获得成功,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才能看得远。所以不能忽略学习。可是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 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 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中华民 族才可以得到复兴。 ” 吴文俊自己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子。他 在数学上的一系列成就,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 发现了数学的不同侧面,并建立了新的模式,这全得益于他的 独辟蹊径。 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我国中学生 多次在国际奥数竞赛中获奖,被当作我国数学教育成功的证明, 但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 “ 奥数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兴趣 之上的研究性、高层次学习,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 目,直接与考试、竞赛挂钩,对系统地学习数学不利。作为基 础学科,应着重引导学习的兴趣,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 ” 吴 文俊同样清醒地认识到: “ 竞赛获奖固然可贵,但也不能看得 过重。因为它不能代表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也不能有效地 训练数学思维。 ” 他认为,数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的思 维方式。 有人曾揶揄数学家迂腐,吴文俊不但不迂腐,而且兴趣广 泛,内心充满童趣。他说: “ 我是个想怎样就怎样的人,想玩 就玩,想工作了就会安安静静地工作,从不多想。 ” 他喜欢看 电影、读历史小说,也喜欢看围棋比赛。老伴说他 “ 贪玩 ” , 他却说: “读历史书籍、看历 史影片,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 看围棋比赛,更培养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 ” 吴文俊 37 岁时就获 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十多年 后,他再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如此长的学术生命,在数学 界是非常罕见的。当记者提出疑问时,吴文俊反问道: “ 我为 什么不能保持这么长的学术生命? ” 在他看来,学术生命是能 够终生保持的,很多人做不到,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应该自 我反省。他特别强调研究数学 要下扎实的功夫。他说: “ 外国 许多数学家,尽管有的我非常佩服,可是我并不认同他们靠所 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一 切以事实 为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 ” ( 摘编自柯琳娟 《 吴文俊传 》 ) 相关链接 ①1974 年 ,吴文俊转向中国数学史研究,从中得到启发, 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特点的数学机械化之路。他提出的 “ 吴方法”,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数学基于“ 计算 ” 的传统, 与通常基于逻辑的方法根本不同,首次实现了高效的几何定理 自动证明。国际机器证明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 S. 穆尔说: “在 吴文俊之前,机械化的几何定理证明处于黑暗时期,而吴的工 作给整个领域带来光明。” ( 黄婷、邱德胜 《 数学大师:华罗庚、 陈省身、吴文俊 》 ) ② 一般说来,吴教授的工作,都是独辟蹊径,不袭前人, 富有创造性的。 ( 陈省身为吴文俊颁发杰出科学家奖时的评语 )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A. 在上海交大读书期间,吴文俊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曾 一度想转到物理系,后来遇见一位高明的数学老师武崇林,他 才打消了转系念头。 B. 吴文俊清楚地看到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受到中国 古代数学的启发,提出了用计算机实现数学定理证明的方法, 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 C. 吴文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 问题,期待着未来的中国数学家开拓创新,取得巨大成就,从 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D. 外国不少数学家只靠巧思妙想研究数学,尽管名气很大, 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果,而是坚持用自己以客观为 主的方法研究数学。 E. 吴文俊在拓扑学、机器定理证明、数学机械化等领域都 取得了很多独创性成果,获得了国际数学界同行的高度认可与 评价。 解析: A 项,“ 他才打消了转系念头 ” 错,原文第一段 “ 是 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使他 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 。 C 项,过分拔高人物形象。 D 项, “外国不少数学家只靠巧思妙想研究数学”说法太绝对。故选 BE 。 答案: BE 2. 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请结合 材料简要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要抓住题干中 “创造性成果”这个关键词,然后到文中筛选信息。原文第三 段“要创新,就要独立思考,就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 趋”“除了学习之外,还要能够独立思考,这是创新的必要条 件”“这全得益于他的独辟蹊径”,原文倒数第二段“读历史 书籍、看历史影片,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看围棋比赛,更培 养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原文最后一段“他特别强调 研究数学要下扎实的功夫”,相关链接②“一般说来,吴教授 的工作,都是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性的”,找到这 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答案: ①不袭前人,不盲从权威,能够独辟蹊径。②具有 扎实功底、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③学 术视野广阔,注重人文修养。 3. 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有哪些心得?请结合材 料简要分析。 解析: 针对问题,首先应找到答题的区域,“我国的数学 基础教育”,这是答题区域的提示,文章倒数第三段的开头说 “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吴文俊也颇有心得”,依据这句话 可以确定答题的区域。 答案: ①基础教育应着重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探究的兴趣。 ②数学教育要有利于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数学,而不是海量题 目训练和追求竞赛获奖。③现行奥数教学方法太功利,且无法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训练数学思维。 4. 作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吴文俊对物理学、文学艺术等 也有广泛的兴趣。请结合材料,就兴趣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 进行分析。 解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探究时,要找到文中吴文俊 兴趣广泛的事例,然后分析这些广泛的兴趣与专业研究之间的 关系。 答案: ①吴文俊广泛的阅读面,为日后的专业研究奠定了 基础,也有利于科学与人文交融理念的形成。②物理与数学本 来就关系密切,吴文俊对物理的兴趣,为他的数学研究提供了 便利条件。③吴文俊兴趣广泛,视野开阔,使他的思维活跃, 能够融会贯通,富有创造性。④吴文俊富有生活情趣,心胸开 阔,能够保持罕见长久的学术生命。 【 知识储备 】 一、传记的概念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 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它以记述人 物的生平事迹为内容,有的记述人物完整的一生,有的记述人 物一生中的某个阶段。 二、传记的特征 传记作品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传记里的人物都是某个时 代、某个领域较突出的人物。 第二,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真实是传记的生命,是传 记的第一特征,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传记的材料比较翔实, 作者从传主的繁杂经历中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传主的性格 特点,有较强的说服力。 第三,选文兼具史实性与文学性。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 或现实中存在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故 传记也有一定的史学性。传记又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 它具有文学性。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里面;它通 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 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三、传记的分类 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为自传和他传。前者是传主自己 撰写的,如 2015 年新课标 Ⅰ 卷的 《 朱东润自传 》 ;后者是他人 撰写的,如 2016 年新课标 Ⅱ 卷的 《 吴文俊的数学世界 》 、 2016 年新课标 Ⅲ 卷的 《 一代通儒顾炎武 》 、 2015 年新课标 Ⅱ 卷的 《 将军赋采薇 》 等。 从表达方式看,一般的传记以记叙为主;也有的传记,一 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记叙与评论各半,这种传 记则被称为“评传”,如卞毓方的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朱志敏 的 《 铁肩担道义 》 。 从创作方法看,有的传记以记叙翔实的史实为主,用语比 较平实,称作“历史性传记”;有的传记多用形象化手法,描 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活动的历史背景等,以史实 为依据,但又不排斥某些联想性的文学描写,称作“传记文 学”。 根据篇幅的长短,传记可分为大传和小传。 四、传记作品的结构 传记的结构,一般采用时间顺序。根据人物发展的过程来 安排传记的结构,人物的成长、发展、成熟、死亡及其所作所 为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就一目了然了。 传记开头要写的内容,一般是介绍人物的出身、环境等情 况。接着要写的是人物的成长、修养等情况,人物从事的工作、 斗争的经历与事迹是传记的重点。最后要写的是人物之死及其 影响。 五、传记的写作手法 ( 一 ) 表达方式 传记以记叙、描写、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写人、叙事是 其基本特征,此外还有议论、说明等,用以揭示传主的历史贡 献、思想主张、生活的时代背景等。阅读时,要关注事件的前 因后果,以及作者的评论、抒情,从中发现其对表现传主形象 特点及意义的作用。 ( 二 ) 选材 的处理 —— 详略得当 传记的选材是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对中心有用的、与主题 关系特别密切的材料是主要内容,需浓墨重彩地渲染,要详写; 与主题关系不是很密切的材料是次要内容,则只需轻描淡写, 甚至一笔带过。 ( 综括如下图 ) 刻画传主 的方法 阐述 肖像 包括容貌、服饰、姿态和神情等。肖像描写可以是静 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 语言 要充分个性化,能表现传主的出身、教养、经历和性 格,让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 三 ) 刻画 传主的方法 人物传记以记叙传主的活动、经历、事迹为主,重在刻画 传主的性格,并通过这种性格的刻画来反映生活,表达一个深 刻的主题。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刻画传主 的方法 阐述 行动 要符合生活的本质,符合传主性格发展的逻辑。通过 具体的、富有特征的行动来展示传主的性格和心理活 动。 心理 要充分揭示出传主内心的喜、怒、哀、乐、爱慕、思 念、苦闷、痛苦、怨恨、惊恐、嫉妒等。常见的心理 描写方式有内心独白、思忆联想、动作暗示等。 ( 续表 ) 刻画传主 的方法 阐述 活动环境 传主个性的形成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关,环境描写对表 现传主的性格极为重要。 细节、侧 面描写 细节描写根据传主性格发展的逻辑,捕捉、挑选最具 有特征的细节,进行准确、真实的描写,使传主的性 格更加鲜明。侧面描写是指通过描写其他人物来衬托 传主,又叫间接描写。侧面描写常常与正面描写结合 运用。 ( 续表 ) 考点一 分析综合 ( 一 ) 分析概括传记内容 解题指津 解答考查形式为 4 选 1 或 5 选 2 的分析概括题,首先要通 读全文,准确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 要结 合文本的具体语境,联系传主形象和艺术特色进行综合分析。 然后对每个选项逐一分析,找出设误点。特别要注意以偏概全、 无中生有和强加因果的地方。可以借助直接选择法、排除法、 比对法等常用的选择题做题方法,有时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 完成一个题目。 典题示例 (2015 年新课标 Ⅱ 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 的题。 将军赋采薇 戴安澜任第 73 旅旅长后,回 顾多年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 认定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部属努力,而部属的旺盛士气来自他 们的爱国热情。他特意抄录民族英雄岳飞的 《 满江红 》 和文天 祥的 《 过零丁洋 》 ,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激发大家精忠 报国的爱国热忱。 为了抗战大业,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 《 自 由报 》 记者宗祺仁前来采访,与他彻夜讨论时局,探讨国共合 作抗日的未来,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这时有人提醒戴安澜, 说宗是共产党,须多加提防。他坦然答道: “ 现在是国共合作 抗战,何防之有?宗是否共产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新闻 记者,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我们正缺少 这样的爱国志士。 ” 几天后,他还把自己的军事著作交给宗祺 仁修改并题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决定派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 当命令到达时,已升任第 200 师师长的戴安澜高唱 《 满江红 》 , 并向官兵宣讲诸葛亮远征的事迹,以 “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 的精神激励官兵。赴缅途中,他激情满怀,赋 《 远征 》 二首以 明志。其一云: “ 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扬鞭遥 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 ” 其 二云: “ 策马奔车走八荒, 远征功业迈秦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 ” 入缅不久,日军主力迫近东瓜,军长杜聿明决定集中主力 击溃日军。戴安澜立下誓言: “ 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国威 之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 ” 这时,英军 突然 撤走,我方援军未至,形势危急,戴安澜决心以身报国。他宣 布: “ 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 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 …… 以此类 推,各级皆然。 ” 他给夫人 王荷馨写了绝命家书: “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 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 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家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你 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 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 ” 面对日军发动步兵、炮兵和空 军的联合进攻,狂轰滥炸,施放毒气,戴安澜率部同仇敌忾, 顽强战斗,抗击四倍于己的日军长达十余日。中印缅战区美军 司令兼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史迪威表示: “ 近代立功异域, 扬中华声威者,以戴将军为第一人。 ” 日本人战后回忆时也承 认: “ 该部队自始至终战斗意志旺盛 …… 虽是敌军,但令人佩 服!自司令官饭田中将以下各将官无不赞叹其勇气。 ” 东瓜保卫战虽然给予日军沉重的打击,但因盟军失利,缅 北战局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远征军被迫突围。这时,英国要 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戴安澜发誓: “ 我 戴某人宁愿与日寇战死,绝不苟且偷生。 ” 于是率部进入缅北 野人山,向祖国方向艰难跋涉。就在部队到达离祖国最近的一 条公路时,突遭日军伏击,他立即命令分散突围 。激战中,戴 安澜胸腹中弹。时值缅甸雨季,大雨滂沱,部队既要突破日军 堵击,还需忍饥挨饿,穿越荒山密林。 1942 年 5 月 26 日,他 们行至缅北茅邦村,戴安澜伤势恶化,以身殉国,年仅 38 岁。 弥留之际,参谋长问他下一步的行动路线,这时他已不能说话, 手指地图,示意部队从莫洛过瑞丽江向北回国,又让人扶着他 面向祖国注视许久,安然而逝。 戴安澜牺牲后,遗体由官兵抬回国内。渡过瑞丽江后,乃 将遗体火化,骨灰装入小木箱,以马驮载。这一情景感动了沿 途民众,一位老华侨痛心地说: “ 寿材这么小,怎能配得上将 军的英名与地位? ” 随即捐出自备的楠木寿材。腾冲县县长率 全县父老乡亲 20 万人,沿街跪迎将军灵车。随后,国民政府追 赠戴安澜为 陆军中将,美国总统罗斯福追授戴安澜懋绩勋章。 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举行安葬仪式,中共领袖毛泽东派人送来 挽诗: “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 周恩 来、朱德等也敬献挽词、挽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 人民政府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并以毛泽东主席的名义向遗 属颁发 “ 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 。 ( 摘编自茅海建主编 《 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 》 等 ) 相 关链接 ① 人我之际要看得平,平则不忮;功名之际要看得淡,淡 则不求;生死之际要看得破,破则不惧。人能不忮不求不惧, 则无往而非乐境,而生气盎然矣。 ( 戴安澜赠部属各官长题词 ) ② 军人一般以彪悍为荣,但是戴安澜与众不同,他多才多 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如果不是因为战乱和外敌入侵, 他很有可能成为一位儒雅名士,但国家危难却把他的命运引上 另外一条路。 ( 戴复东等 《 我们的父亲戴安澜 》 )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A. 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 《 满江红 》 、文天祥的 《 过零丁洋 》 等诗篇熟读成诵,常常手自笔录并吟唱,以此激发自己和官兵 的爱国热忱。 B. 在给夫人王荷馨的家书中,戴安澜表明了为国战死的决 心,认为这是军人的极大光荣,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儿 女日后的生活。 C. 面对形势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困境,戴安澜坚决不同 意要他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的提议,奋而率部突围, 与日寇死战。 D. 戴安澜从缅甸“马革裹尸还”的情景,感动了沿途无数 民众,有人献出楠木寿材抚慰英灵,也曾出现万人空巷、跪迎 灵车的盛况。 E. 戴安澜临危受命,率第 200 师官兵驰援缅甸,固守东瓜, 收复棠吉,以浴血沙场、为国捐躯的壮举,谱写了抗日救国的 新 《 采薇 》 。 剖析: A 项,原 文第一段是 “ 他特意抄录民族英雄岳飞的 《 满江红 》 和文天祥的 《 过零丁洋 》 ,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 唱 ” 。 B 项,原文第四段是 “ 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 更痛苦 ” 。选项概括不够恰当。 C 项,“奋而率部突围,与日 寇死战”错误。 答案: DE ( 二 ) 分析 概括传主形象 解题指津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 三步走 ” 第一步,梳理事件。 即先梳理出文中的主要事件,从事件中概括主要事迹,从 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人物形象 ( 性格 ) 。还要区分文本中 的叙与评,把握事件与观点的关系,抓评议性、概括性的词句。 第二步,思考文本中的细节描写。 从细节描写中把握传主事迹和形象 ( 性格 ) 。细节,特别是 典型细节往往最传 神,最能打动人,给人以深刻印象。阅读文 本时要学会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细 节仔细思考。例如,这一细节表现了什么,它与整个事件之间 是什么关系,它在事件或主要人物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它 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特质,等等。 第三步,关注主要人物与各方面的关系。 即要从主要人物与时代、主要人物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主 要人物的事迹和形象 ( 性格 ) 。“主要人物与时代”“主要人物 与他人的关系”是理解写人类文本的经纬。首先, 要理解主要 人物其人其事,就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家庭 生活背景等众多因素。其次,要理解关系网中的主要人物。主 要人物的人际交往是影响他自己也是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要方 面,通过主要人物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别 要注意其他人物对主要人物的评价。 典题示例 (2014 年新课标 Ⅰ 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 的题。 科学巨人玻尔 1927 年,第五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激烈 的辩论很快就变成了一场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的 “ 决斗”。这 场辩论在三年后的第六届索尔维会议上战火再续,玻尔获得胜 利,他所代表的哥本哈 根学派因此获得了大多数物理学家的认 同,他们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也被奉为正统解释。这次辩论就是 著名的 “ 爱因斯坦 — 玻尔论战”,有人称之为物理学史上的 “巅峰对决”。 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两位科学巨人的背后,是现代物理学的 两大基础理论 ——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他们的争论旷日持久, 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 吸引并参与进来,乐此不疲。尽管 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点始终没能调和,但他们却结下了长 达数十年的友谊。玻尔高度评价他与爱因斯坦的学术之争,认 为它是自己 “ 许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爱因斯坦也称赞说: “很少有谁像玻尔那样,对隐秘的事物具有如此敏锐的直觉, 同时又兼有如此强有力的批判能力。他是我们时代科学领域伟 大的发现者之一。” 与爱因斯坦更个性化的独自研究不同,玻尔周围聚集着许 多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不但有革新的勇气,更是一位伟大 的伯乐。他为量子物理学培养和组织了一支创新发展的队伍, 人们称之为 “ 哥本哈根学派 ” 。后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玻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克等都曾是其主要成员。 哥本哈根学派活动的大本营就是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 所。该所是玻尔在 1917 年申请,并于 1921 年正式成立的。他 以著名科学家的身份为研究所作担保,筹集了大量资金。在任 所长的 40 年间,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 才俊,使研究所成为当时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跃的量子力学研 究中心。这里先后培养了 600 多名物理学家。玻尔使这个科学 家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力量发挥到极致,形成了以集体讨 论和 自由探索为特征的研究风格。他还经常在此举办非公开的小型 年会,邀请各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出席,相互学习,启发交流。 这里没有论资排辈,只有挑战与争鸣,形成了富有激情和活力、 不断进取的学术精神,人们誉之为 “ 哥本哈根精神”,这种精 神至今仍在科学研究领域受到推崇。量子力学每前进一步,或 多或少都与这个学派科学家的合作研究有关。可以说,玻尔领 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 希特勒上台后,玻尔以访问德国为名,暗地调查德国科学 家的安全情况,然后设法把可能受到迫害的犹太科学家转移到 安全地方。他还积极创立和参加丹麦救援组织,尽力帮助逃到 哥本哈根的科学家与其他难民。 德国纳粹控制丹麦后,玻尔起初留在国内,与抗敌组织保 持密切联系。他一贯的不合作态度,令纳粹非常恼火。 1943 年 玻尔受到纳粹分子的威胁,他冒险出逃,历尽艰险,辗转到达 美国。在美期间,为抗击法西斯,他曾参加 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在研制过程中,他就考虑到这一研究成果对未来世界的影响, 并曾多次接触英美首脑,建议他们及早与苏联达成控制原子武 器的协议,但没有成功。 二战后,玻尔积极倡导和实施国际的科学合作。 1957 年, 美国福特基金会将第一届 “ 原子为了 和平 ” 奖授予玻尔,以表 彰他 “ 在全世界迫切需要的原则上,以友好的精神进行科学探 索,在和平利用原子能以满足人类需要方面做出了榜样 ” 。 ( 摘编自邹丽焱 《 玻尔传 》 ) 相关链接 ① 玻尔 ( 1885—1962) ,丹麦物理学家。在普朗克量子假说 和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的基础上,于 1913 年提出氢原子结构和 氢光谱的初步理论。稍后,又提出 “ 对应原理 ” 。对量子论和量 子力学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 1927 年又提出互补原理。在原子 核反应理论、解释重核裂变现象等方面,也有重要贡献。获 1922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摘自 《 辞海 》 第六版 ) ②1918 年,玻尔的老师卢瑟福邀请他赴英国工作,他在回 信中说: “ 虽然哥本哈根大学在财力、人员、能力和实验室管 理上,都达不到英国的水平,但我立志尽力帮助丹麦发展自己 的物理学研究工作 …… 我的职责是在这里尽我的全部力量。 ” ( 摘自戈革 《 玻尔集 》) 玻尔“特有的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 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概括玻尔的人格魅力,要从全文着眼,筛选所有评 述玻尔的内容,提炼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内容,并将它条理化, 言简意赅地表达出来。开头主要是和爱因斯坦的争论,体现了 他的坦荡胸怀;中间是形成 “ 哥本哈根学派”,对青年的帮助; 末尾主要是营救受迫害的人。注意“相关链接”部分,体现了 他的赤子之心。 答案: ①追求真理,在学术之争中胸怀坦荡,不掺杂个人 恩怨。②以赤子之心帮助祖国发展物理学研究。③慧眼识才, 吸引了大批青年科学家,并为他们提供发展的平台。④有人道 主义关怀,积极营救受纳粹迫害的科学家。 ( 三 ) 筛选 并整合信息,分析概括原因 解题指津 ( 一 ) 筛选 并整合信息 1. 全面、细致地筛选整合信息 第一步,先把传主主要、明显的言行筛选出来,再注意文 中有无细小的信息。如果有,一定不要遗漏。当信息集中在某 一部分时,应划分层次,分层提取;当信息分散在各处时,应 不遗漏,不重复。具体做法:先罗列,再合并 ( 同一类的信息合 并在一起 ) 。 2. 答题因分赋点,列点分条陈述 如果题目的分值是 6 分,至少应答出三个 方面的并列点, 并分条陈述。每个方面既要答出 “ 方面 ” ( 角度 ) ,又要在后面 加上能够体现该“方面” ( 角度 ) 的事件。介绍事件时,点到为 止即可,不必详 说。 问题类型 应对方法 概括传主的人生阶段 紧扣传主的身份特点,留主删次,切分人 生阶段进行作答。 概括传主的性格特点 抓住传记叙写的事件和文中的细节描写。 传主成为知名人物的 原因 找准答题区间,分层概括。 体现传主的个性特点 的各个角度 把握文章写作层次并逐层概括。 3. 常见的问题类型及应对方法 ( 二 ) 分析 概括原因 传主性格成因 “ 三联系 ” 分析概括传主做出贡献、成就的原因或者其个性品质形成 的原因,需要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个方面入手。主观原因 多从个人的成长环境、天赋、努力程度等角度考虑;客观原因 多从社会时代特点和他人的帮助等角度考虑。具体思考时应注 意“三联系”: 1. 联系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2. 联系人物的成长经历并进而感悟人物的心路历程。 深刻地认识人物的成长经历并感悟其心路历程,注重分析 人物的先天禀赋、志向和命运、奋斗和机遇、挫折和成功、事 业和爱情等诸多因素对其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3. 联系主要人物与他人的关系。 主要人物的人际交往是影响他、也是组成他人生经历的重 要方面,通过主要人物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其个性品质及成因, 是阅读答题的一条通道。 典题示例 (2015 年新课标 Ⅰ 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 的题。 朱东润自传 1896 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 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 21 岁我到梧州担任广 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 23 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1929 年 4 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 为大学教师。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 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说法, 这叫作掺沙子。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大约是 1939 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 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 也好,韩柳文学也无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 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 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 四库全书总目 》 有传记类,指出 《 晏子春秋 》 为传之祖, 《 孔子三朝记 》 为记之祖,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 了。有人说 《 史记 》《 汉书 》 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 《 史 》 《 汉 》 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 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可是在传记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 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 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 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这类 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 用处的。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 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 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别传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 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 “ 别传”。有些简单一些, 也可成为传叙。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 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 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 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 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 部大作,所注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 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英国的 《 约翰逊博士传 》 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 人把它推崇到极高的地位。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 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于 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 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 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 《 维多利亚女王传 》 可以作为 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由于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得 “ 颊上 三毫 ” 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道 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 ,总还不免令人有 “ 穿 新鞋走老路 ” 的戒心。 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 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不算,在自 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都不能算是认识。 这时是 1940 年左右, 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 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进城到学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 家乡已经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 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我写 谁呢?我考虑了好久,最后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第一,因为 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明王朝延 长了七十年的寿命;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 骂,终于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他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是无 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人物。 ( 有删改 ) 相关链接 ① 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 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 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指 明同类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 这种区别的观念,是一种原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 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 ( 朱东润 《 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 》 ) ② 朱先生 确是有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 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 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 傅璇琮 《 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 —— 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 随想 》) 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 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本题从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角度考查对文本的分 析和概括。答题区间在文章的第四到十一段,其中四、五两段 探讨古代经典传记作品对近代传记文学是否有用处,第六段介 绍吸取别传作品写作方法中的精华情况,第七到九段介绍从国 外吸取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情况,第十、十一段介绍写作时选 择作传对象的原则。由浅入深地分类概括即可。 答案: ① 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如 《 史记 》《 汉书 》 《 约翰逊博士传 》《 维多利亚女王传 》 等,并比较它们的异同。 ②深入研究传记文学理论,辨析不同概念,如阅读莫洛亚的传 记文学理论,分辨史传、别传、自传、传叙文学等。③进行传 记文学写作实践,如给张居正写传。 [ 题型对练一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誓言无声,初心永恒 —— 记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 1926 年 3 月,黄旭华出生 于广东省汕尾市,祖辈大多从医, 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希望他未来能够从医。然而在他颠沛流离 求学之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黄旭华目睹了山河破碎、同胞 受难的景象, “ 如果国家太弱,那我们只会任人欺凌、宰割!” 黄旭华在心里默默发下了誓言, “ 我不学医了,我要读航空、 读造船,将来我要制造飞机捍卫我们的蓝天,制造军舰从海上 抵御外国的侵略。 ” 1945 年 7 月,从小在海边长大、对海洋有 着深厚感情的黄旭华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 造船系船舶制造专业,开始毅然 追寻 “ 造船造舰”抵御外侮的 报国梦想。 1954 年,美国核潜艇首次试航。 1958 年,面对占据核垄断 地位的超级 大国不断施加的核威慑,我国启动研制导弹核潜艇 工作。毛主席下令: “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怀着科 技强国的梦想,面对 “ 苦干惊天动地事,甘 做隐姓埋名人 ”的 严苛誓言,黄旭华一颗火热的赤子心开始熊熊燃 烧。在当时一 穷二白的中国,工业基础薄弱,研制核潜艇谈何容易!没有人 见过核潜艇,加之国外严密封锁,没有任何参考资料,一切都 要靠自己摸索。黄旭华和同事们大海捞针般从国外的新闻报道 中搜罗有关核潜艇的只言片语,仔细甄别这些信息的真伪,拼 凑出核潜艇的大致轮廓。当时国内还没有手摇计算机,大量数 据只能用老式算盘和计算尺来计算。每一组数字由两组人计算, 获得相同答案才能通过。黄旭华还想出了更 “ 土”的办法 —— 磅秤称设备。为了确保潜艇的重心严格控制在设计范围内,黄 旭华要求:所有拿到船上的设备、管线都要过秤,登记在案; 凡是拿出船体的边角余料,也要一一登记,几年来天天如此。 他还要求记录的重量必须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并逐一检查, 不合格的退回去重称。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亘古不变: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 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情怀和信仰。对于黄旭华来 说,他的信仰是祖国的需要。 为了祖国的需要,他和年轻的同事们忍饥挨饿,笑对困难。 三年自然灾害后,中央决定全面上马核潜艇研制工作。 1965 年,研究所组建,黄旭华任副总工程师。 1966 年,黄旭华拖家 带口,带领同事们进驻荒岛 —— 葫芦岛。岛上一年四季狂风怒 吼,黄沙肆虐,不仅自然环境恶劣,物资也极其匮乏,常常是 吃了上顿没下顿,半年见不到一滴油水。 为了祖国的需要,他是父母的 “ 信箱”。 越是有成就,就越需要把自己埋得深,黄旭华就像深海里 的潜艇一样,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为了积蓄这撼山震地般 的力量,他的割舍超乎寻常。 1957 年,黄旭华出差到广东,经组织批准回了趟老家。临 别时,母亲叮嘱: “ 以前战争纷乱,交通不便,你回不了家, 现在社会安定,交通恢复了, 希望你常回家来看看。 ” 黄旭华 含泪答应。但他没想到,这一别就是 30 年, 30 年间,他和父 母只靠书信往来。再相见时,黄旭华已双鬓 斑白,母子对视却 无语凝噎,而父亲和二哥都已去世。 为了祖国的需要,他是妻儿的 “ 客家人”。 同丈夫一个单位,妻子李世英对黄旭华的事业多了一份理 解和支持,她选择了 “ 不打扰”的相守,独自扛起家庭重担, 毫无怨言。 而这一切,黄旭华都不曾知道。他正带领同事们向一道道 技术难关发起冲击。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突破了核潜艇中最 为关键、最为重大的核动力装置、水滴线型艇体、艇体结构、 人工大气环境、水下通讯、惯性导航系统、发射装置七项技术 难关,也就是 “ 七朵金花”。 1970 年 12 月 26 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终于 成功试航,从 此劈波斩浪,遨游在深蓝大洋之中,为保卫世界和平释放着巨 大的震撼力。 1988 年初,我国在南海进行核潜艇设计极限深潜试验。为 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原本不必下水的总设计师黄旭华决定 亲自参与深潜。惊心动魄的深潜开始了: 100 米、 200 米、 250 米、 300 米 …… 巨大的水压 使艇身多处发出 “咔嗒”“咔嗒” 的声响,黄旭华沉着应对,指挥若定, 给了大家无穷的信心。 试验成功了,新纪录诞生了,全艇沸 腾了!黄旭华笑了,当即 挥毫: “ 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 摘编自 2 017 年 12 月 26 日 《 光明日报 》 ,有删改 ) 相关链接 ① 在著名的 “护校运动” 中,黄旭华一腔热血,振臂疾呼; 在让国民党当局悚然心惊的 “ 五四营火晚会”中,黄旭华敢为 人先,不仅积极参加各种表演 ,而且竭力维护晚会秩序,阻挡 国民党特务的破坏;在 “ 大江歌咏团”与“晨社” 里,黄旭华 更是身先士卒,机智地与国民党当局周旋,领导同学们坚持抗 敌斗争。经过一系列的血与火的洗礼,黄旭华终于在 1949 年春 天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完成了从一名进步学生到革命者 的蜕变。 ( 王艳明 《 黄旭华:许身报国铸辉煌 》 ) ②1994 年 ,因在核潜艇研制方面功勋卓著,黄旭华当选中 国工程院院士,被媒体誉为 “ 中国核潜艇之父”。他却说: “中国核潜艇是在毛泽东、周恩来、聂荣臻的直 接领导下,由 大批科研人员和工人师傅集体创造出来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我只是其中一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做了应该做的 事。 ” ( 方凡 《 “ 中国核潜艇之父 ”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 许身报国铸辉煌 》) 1.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因为出生在海边,黄旭华对海洋有深厚的感情,后来他 又成功考取上海交通大学学习船舶制造专业,所以没有继承祖 业学医。 B. 我国的第一代核潜艇研制不仅面临着无经验、无资料的 严酷现实,而且遭受国外势力严密的技术封锁,因此独立研制 非常不易。 C. 黄旭华 1957 年至 1987 年这 30 年间从未回过老家,甚至 父亲和二哥去世也没有回去,但家人一直理解和支持他,对他 毫无怨言。 D. 为获得第一手资料, 62 岁的黄旭华不顾年事已高和深潜 试验的危险,大胆做出了与艇员一同下水,亲自做出极限深潜 试验的决定。 解析: A 项,黄旭华“没有继承祖业学医”,最重要的原 因是他有着强烈的爱国报国之志。 C 项,“对他毫无怨言”的 是他的妻子,其他家人的态度文中并未提及。 D 项,黄旭华做 出该决定的目的是“稳定军心、鼓舞士气”。故选 B 。 答案: B 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 交大的学习与锤炼使黄旭华不仅成长为一名专业人才, 而且成为一个铮铮的革命者,为他后来铸造国之重器奠定了专 业基础和思想基石。 B. 在攻克难关的过程中,黄旭华的“土”办法,体现了他 高超的技术和科学创新的能力,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制做 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C. 黄旭华带领同事们突破了核潜艇中最为关键、最为重大 的核动力装置、水滴线型艇体等七项技术难关,因而被媒体誉 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D. 文本列出“ 100 米、 200 米 ……” 的数据记录了核潜艇 不 断下潜的深度,既体现出传记的文学性,同时也暗含崇敬仰慕 之情,增强了感染力。 解析: B 项,用 秤来称的 “ 土 ” 办法并非 “ 高超的技术 ” 。 C 项,由相关链接②可知,黄旭华被媒体誉为“中国核潜艇 之 父 ” 的原因是 “ 在核潜艇研制方面功勋卓著 ” 。 D 项,下潜深 度的数据首先体现的是传记的真实性。故选 A 。 答案: A 考点二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和重要句子的含意 解题指津 一、 “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 应避免的两种失误 1. 理解不全面 一个概念的含义,不仅与 其所在的句子、段落有关,而且 和全文也是相关联的,要确切理解概念的含义,就应该照应前 后句,联系上下文。 2. 理解不到位 有的考生阅读文本时走马观花,理解概念时则蜻蜓点水。 一个概念的意思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之分,表层含义比较浅 显,一看就明白;而深层含义则隐含较深,或指代,或比喻, 或象征,都比较含蓄,需要由表及里地仔细琢磨才能理解,甚 至要从文本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上深入思考。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 两切入 ” 传记多以写人为中心,理解起来多与人物的思想、心理、 情感、性格有关。因此,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要结合具体语境、 具体人物的心理情感。 1. 从关键词语切入 通过理解关键词语来解读句子,从某种意义上看,就是对 词语的理解,而对含蓄词语的理解,又是对整个语句解读的关 键。因此,对于一些句子来说,只要抓住了句中的关键词,该 语句的含意就清楚明白了。 2. 从语句位置切入 句子在文章或语段中的位置对于语句的理解相当重要,比 如过渡句、开头句、总结句等都有着特定的作用与含意。答题 时可以根据语句各自所处的不同位置,联系其特点筛选信息, 做出判断。 典题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定和 ① 是个 音乐迷 沈从文 “ 定和是个音乐迷 ” ,这句话从亲友口 中说出时,包含了 一种温暖的爱,而且说明定和为人与他一群姐妹兄弟性情癖好 的稍稍游离。 我初次见定和还是民国二十年以前。他正在美专学习图案 画,对于照相特别感兴趣。可是图案画在中国,提倡者既不知 从中国的铜玉木石和丝毛织物艺术品参考取法,又缺少用欧美 精美图案作底子,且当时作用仅限于供应上海商业市场商品标 志的需要,无前途可想而知。照相又只是从光影分配布置中见 巧的艺术,其艺虽巧,学成亦不甚困难。蕴藏于定和生命中的 特长,即那点混合了忧郁幻想与奔放热忱而为一,对艺术几乎 近于宗教虔敬的情绪,欲消纳它,转移它,当然只有用无固定 性音符捕捉热烈而缥缈的观念、重新组织加以表现的音乐,方 可见功。定和因此就改学了音乐。这过程实由着迷起始,音乐 迷的称呼即由此而来。 二十六年春天,有位常走江湖的西洋朋友从上海过北平旅 行时,他告诉我认识了一个朋友,这人名叫张定和。认识以后 从名姓上才想起一定是我的亲戚,这位西洋朋友说,定和身上 的可爱之处就是那点超越功利世故的单纯气质,他觉得这是当 时中国青年少有的气质。他们那时一同住在法租界霞飞路附近 一条马路上,各据一小房,比邻对窗,原本不相识。西洋朋友 虽热爱人生,可不惯在已够骚乱的上海弄堂房子中从耳朵浸入 西洋古典音乐。定和却刚好买来一个廉价收音机,又借来个留 声机,把两种刺激耳膜的玩意儿,终日轮流开放,闹得这个神 经质的朋友简直要神经衰弱。最不能使洋先生原谅的,也许还 是定和午夜以后还在窗边手舞足蹈的狂态 —— 一脑子古怪欲迸 而未迸的狂态。这个有修养的老洋人真上了火,皱了个八字眉 摇头说: “嗐 ,艺 术家,你难道当真已经和地球那边有些人一 样,为音乐着了迷吗? ” 过不久,他们在法租界的小饭馆同吃 饭时,偶然有了说话的机会,一谈天,才知道定和原来当真是 个音乐迷。肖邦、巴赫、莫扎特,或这位或那位,总之, 凡是 地球另外一边那些会用五线谱先迷住了自己一生,又迷住了世 界一世纪半世纪的人物,早已把定和征服了 。他的可爱处就是 那点狂与痴混合做成的无可比拟的忠诚,简直是病入膏肓,不 可救药。这位久住中国的洋先生说: “ 这性格太可爱了。我就 想不到十五岁就玩政治、二十岁就吃政治饭的早熟的中国青年 中,还 有你这么一个天真烂漫的人! ” 从此他们成了好朋友。 九年前的八月二十一,上海战事正十分激烈。定和担心他 的乐谱会丧失,抱了一堆不值钱的物事,由上海回到苏州家中。 看看家中那一房子旧书,那几大箱旧画,以及那些老式大皮箱 中的世传的珍贵古玩、貂褂狐裘,觉得不拘是什么,都在战争 中无意义,存在或遗失,对于他都无多关系。临走时,只是抱 了那一捆沉甸甸的旧乐谱,上路向后方跑。苏州,合肥,武汉, 一直跑到重庆,知道音乐迷的资格还存在,方才停住放了心。 身边除了一堆使个人发迷的乐谱外一无所有。好,那就啃乐谱 吧,于是在国立戏剧学校教音乐了。这就是他后来作曲和近十 年话剧发生重要关联的原因。过不久,他又离开了剧校,转入 重庆中央广播电台,任作曲专员,定期将新作的抒情歌曲或与 战争时事有关的新歌曲,由电台广播。 在困难的局面下,对伟大文学能产生如何作用,我不免感 到困惑 —— 可是却保留一点希望,即文学或其他艺术,尤其是 最容易与年青生命结合的音乐,此一时或彼一时,将依然能激 发一些人做人的勇气和信心,使之对一切不良现实所形成的信 仰敢于怀疑,承认以外还知否定,于明日将来接受更大挫败时, 始终不至于随便倒下或退逃躲避。这点希望使我想起 “ 音乐 迷 ” 三个字的庄严意义。定和的年龄刚过青年而转入壮年时代, 过去的“迷”既已证明了迷的收获,而他自然不会即以当前成 就自限,还能作更庄严持久的跋涉 。 ( 选自 《 沈从文全集 》 ,有删改 ) 【 注释 】 ① 定和,即张定和 ,著名作曲家,沈从文夫人张 兆和的三弟。 理解文中两处画横线句子的含意。 (1) 凡是地球另外一边那些会用五线谱先迷住了自己一生, 又迷住了世界一世纪半世纪的人物,早已把定和征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过去的 “迷”既已证明 了迷的收获,而他自然不会即以 当前成就自限,还能作更庄严持久的跋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要结合上下文, 抓住关键词语来分析。 (1) 联系上下文可知,句中的“人物”是 指肖邦等西方音乐大师;“五线谱”指 代这些音乐家的作品。 这句话是说这些音乐家一生沉迷于音乐,又用音乐长期影响了 世界;后半句叙述的重点是定和被肖邦等西方音乐家的作品征 服了,也像他们一样痴迷于音乐。 (2) 这句话可分两层:第一分 句是第一层, “ 迷”指定和痴迷音乐,“迷的收获”指定和在 音乐中取得的成就,综合起来就是:定和痴迷音乐并有了相当 大的成就。后两个分句是第二层, “ 他自然不会即以当前成就 自限 ” 说明定和不会满足于当前的音乐成就,“还能作更庄严 持久的跋涉”是说 他会坚定地走下去。 答案: (1)① 肖邦 等西方音乐大师一生沉迷于音乐,又用音 乐长期影响了世界。②定和被他们的作品征服,同时也像他们 一样痴迷于音乐。 (2)① 定和痴迷音乐并有了相当大的成就。②作者认为他不 会满足于当前的成就,而会在音乐之路上更坚定地走下去。 [ 题型对练二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走不出那片田野 邱苑婷 中国儿童文学作家里,曹文轩恐怕是最不买孩子账的一个。 如果说以杨红樱为代表的儿童文学作家们,是蹲下来与孩子平 视,要和孩子做最知心的朋友,那么曹文轩就是那个站着的精 神偶像 —— 他要让孩子踮踮脚才够得着,甚至踮脚也不行,只 能仰望他。声明自己不太是一个自觉为儿童创作的作家,只是 采用儿童视角写作。他是带着纯文学的野心在书写的,写起来 便沉浸在自我的 世界里,根本管不上儿童不儿童。 这恰恰成就了他。透过他的文字,你会看到沈从文,看到 汪曾祺。有评论者说,风景才是他作品里真正的主角。这话不 假:他写作之前,常常要在楼下院子里走上几个小时,把自己 重新扔回自然中。 1997 年的夏天,他写得烦闷,干脆直接逛到 卖机票处,人家问,去哪儿?他说,去哪儿都可以。 “ 海拉尔?”对方看看当天的有票航班,随便扔出一个 地名。 “ 行! ”海拉尔 ?他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就这样来 到呼伦贝尔大草原。那以后,他又自驾去过张北一带的草原许 多次,俨然把它当成了第二故乡。北方大草原,并不是他熟悉 的风景。他生长在江苏盐城,那是一个江南水乡,水的干净细 腻融进了他骨子里,以至于读他任何一部早期作品,你仿佛都 能触到水乡潮湿的、氤氲的雾气。可他也自认,他的短处也在 这水, “ 缺少足够的冷峻与悲壮气质”。陌生的北方大草原, 成就了他的自我更新 —— 第一次,他写出了以北方草原为背景 的 《 火印 》 。 场景在变,基因却没变。那些意境的背后,每每藏着曹文 轩自己。他不讳言,说 《 草房子 》 很大程度上是他的自传,主 人公桑桑就是年少的他,从调皮捣蛋,到情窦初开,到直面苦 难甚至死亡,总有一个时刻,落寞会降临到那个不谙世事的小 男孩身上。于是在天地旷野间,朦胧地察觉一丝生命的寂寥本 质。 他曾回忆自己儿时独自在田野上的玩耍,与作品里的孤独 经验如出一辙:本是一派捣乱与热闹,但是, “ 忽地就有孤独 攻上心头,于是我慌张四顾,那时田野空大无边,自己成了蚂 蚁大小,而田野还在一 个劲儿地长着,不断地往四下里铺 展 ……” 这许多年,他走不出那片田野。 他不停地描绘那片田野:苦难,坚韧,悲悯,孤独,干净 …… 这重复,形成了曹文轩儿童文学 “纯美”的标签。北大老 师邵燕君是曹文 轩带的第一个硕士,她用 “ 多年固执的美学坚 持 ” 来形容恩师。但当年他如果不这么固执的话,就不会变得 如此强大,也不可能拥有如此独特的田野。在 20 世纪整个 80 年代以来的中国当代文学里,曹文轩其实是不吃香的,他坚持 古典美,但现代主义的主流却是强调深 刻、批判、夸张、揭示。 所以,他很难被纳入任何一个当代文学的主脉中,只能被归入 儿童文学。 曹文轩自己是这么说的:负隅顽抗,活路一条。写完 《 火 印 》 初稿,他照例请亲近的朋友、学生看,得到最受用的评价 是: “ 这是曹文轩写的。”在变化中自有不变,他觉得保守未 必是件坏事。 在北大课堂 “ 小说的艺术”上,开宗明义第一讲,他 要批 评当今文化批评的泛滥,讲评价文学必须回归文学性,讲这个 “ 恋思癖”的时代对“深刻”的错误执念。他将美与善放在最 高位置上,极度反感现代主义作品几近 变态地表现大便、肮脏、 恶心、绝望 —— 如果世界已经这么糟糕,为什么连文学都不能 让人得到净化与慰藉?他对美有近乎执念的精神洁癖。他的故 乡水道纵横,水构成了他精神世界的大部分内涵 —— 敏感、温 润、细腻、干净、纯粹,而在他看来,文学也当和水一样,是 净化之物。 每每提到中国经验,曹文轩总会说起 《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 的故事:一个巴西孩子为了寻找宝藏,历经波折来到遥远的埃 及金字塔,最后却发现,宝藏就在自家教堂的无花果树下。 “ 中 国有中国的故事,这片土地上,有过那么多瑰丽的传说和民间 故事,有过那么多深重的苦难,为什么要舍近求远?这才是真 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能开 釆 挖掘的富矿。” 他一遍遍地重复着这些故事,对孩子们说,对北大学生说, 对阅读推广人说,对媒体说,对所有关心文学的人说。说了很 久。最终,他让世界听到了中国儿童文学的声音。 ( 选自 《 南方人物 》 ,有删改 ) 相关链接 ① 一个人永远也走不出他的童年。那片独一无二的土地, 也给了我无限的情趣和恩泽。我的灵魂永远不会干燥,因为当 我一睁开眼来时,瞧见的就是一片大水。水对我的价值绝非仅 仅是生物意义上的。它参与了我之性格、我之脾气、我之人生 观、我之美学情调的构造。 ( 曹文轩 《 一个人其实永远也走不出 他的童年 》 ) ② 曹文轩对田园生活的价值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面对现 代社会人的生活现代化、但情感却趋向简单和生硬这一存在, 他深感 “ 文学应承担起调节的职能,当田园生活将要逐步变成 历史时,它应当用温馨的、恬静的笔调去描绘田园生活 ” 。描写 田园生活与流淌在田园山水间的温馨人生,成了曹文轩小说的 一个重要特色。 ( 王泉根 《 曹文轩: “ 追随永恒 ” 的意义 》) 如何理解“这许多年,他走不出那片田野”这句话?请结 合材料简要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本 题,首先要解释题干中所给语句的大致意思,“这许多年,他 走不出那片田野”根据相关链接②中“描写田园生活与流淌在 田园山水间的温馨人生,成了曹文轩小说的一个重要特色”一 句总结即可。然后具体分析曹文轩笔下的田野有哪些特点,根 据文中的“他不停地描绘那片田野:苦难,坚韧,悲悯,孤独, 干净 ……”“ 中国有中国的故事,这片土地上,有过那么多瑰 丽的传说和民间故事,有过那么多深重的苦难,为什么要舍近 求远?这才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能开采挖掘的富矿”等内 容总结,最后分析他为什么走不出这片田野,根据相关链接① 中的“那片独一无二的土地,也给了我无限的情趣和恩泽。我 的灵魂永远不会干燥,因为当我一睁开眼来时,瞧见的就是一 片大水。水对我的价值绝非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它参与了我 之性格、我之脾气、我之人生观、我之美学情调的构造”总结 概括即可。 答案: ①家乡的水给了他无限的情趣和恩泽,永远滋润着 他的灵魂。②作品中摆脱不掉他童年的生活体验。③固执地坚 持自己的美学理念,他用文字创造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独特世界。 考点三 鉴赏评价 ( 一 ) 评价 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解题指津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 三注意 ” 1. 抓关键句 ,把握要点 把握文本的观点态度可以通过抓关键句、联系写作背景的 方法来进行。如作者对人物的评价内容,其中就暗含着观点和 倾向。 2. 尊重事实,有理有据 虽然允许个人发表见解,但绝不能游离于事实之外,或只 抓住细小的一点无限放大。我们的评价一定要以尊重事实为前 提,对作品进行全面、客观、恰当的评价。 3. 拓展思维,深度分析 分析评价时要从具体的事件、场景入手,由表及里,深入 拓展,去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分析时不能仅仅停 留在表象,要用自己学过的理论知识,用历史发展的辩证眼光 来评价,这样才能评价具有一定的深度。 典题示例 (2016 年新课标 Ⅲ 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 的题。 一代通儒顾炎武 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后,便一改旧习,自誓 “ 能文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师”,力倡“君子之为学,以明 道也,以救世也 ”,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也 为 了摆脱纠缠,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将家事稍 作安排,便只身出游。最初往来于山东、北京、江苏、浙江之 间,自康熙元年起,其游踪扩至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以 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南北往返,风尘仆仆,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著述事业。顾炎武每到一处, 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如与平日所闻不符,便打开 书卷验证。旅途中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就翻书 温习。据他在 《 书 〈 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 〉 后 》 回忆,自己 曾临泰山,谒十三陵,登恒山,抵太原, “ 往来曲折二三万里, 所览书又得万余卷 ” 。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为二, 将有关水利、贡赋、经济、军事部分,编为 《 天下郡国利病书 》 ; 有关地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则编为 《 肇域志 》 。 《 日知录 》 是顾炎武的一部读书札记,最能代表他的严谨 笃实与学术创新,也反映了他一贯不愿 “ 速于成书,躁于求名” 的治学品格。全书共三十二卷,以“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 以 兴太平之事 ”为宗旨,体现了他的学术、政治思想。康熙九 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他又不断增改,至康熙十五年,已得手 稿二十余卷。顾炎武在该书的题记中说,他从小读书, “ 每有 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 ” 。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 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取 《 论语 》 子夏之言,命名为 《 日知 录 》 ,供后人研讨。 顾炎武把 《 论语 》 中的 “ 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作为自 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虚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 在他看来,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交友是 益学进道的重要途径,古人学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所 以,寻友交友构成他为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学交友过 程中,他始终推友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格足 为后世楷模。他晚年所撰 《 广师 》 ,从学术视野、学术贡献、博 闻强记、文风雅正、治学态度等方面,对同时代的十位 “ 同学 之士 ” 加以称许。其弟子潘耒在 《 日知录 》 序中,盛赞其师足 迹半天下,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 为通儒。 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 “ 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 本之计 ”, 早年奔走国事,中年谋求匡复,即使暮年独居北 方,依旧念念 不忘 “ 东土饥荒”“江南水旱”。直到逝世前,病魔缠身,他 仍然以“救民水火” 为己任。他主张天生豪杰必有所任, “ 拯 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 ”正是自己的责任。顾炎武对国家 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有其特定的原因,今天看来固然有一定 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一个旧时代的思想家和学者来说,却是难 能可贵的。面对明清交替的现实,顾炎武从历史反思中得出结 论: “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世学者将他的这一 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 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颇有道理的。 ( 摘编自陈祖武 《 顾炎武评传 》 ) 相关链接 ① 顾炎武 ( 1613—1682) ,明清之 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 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 …… 遍游华北,所至 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学问广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 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 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反对空谈 “ 心、理、性、 命 ” ,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著作有 《 日知录 》《 天下 郡国利病书 》《 肇域志 》《 音学五书 》《 顾亭林诗文集 》 等。 ( 摘 自 《 辞海 》 第六版 ) ② 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 …… 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 且是人师。 ( 梁启超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 ) 后人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归纳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谈谈你对 这一观点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注意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 然后分析这一观点的积极意义。观点要明确、说理要充分合理, 尤其是弘扬其爱国情操和忧民意识,对当前的意义更重大。 答案: ①顾炎武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意识。 ② 在顾炎武看来,普通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紧密联系 在一起的。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对我国爱国主义传统 的自然引申与合理发展。④这一观点具有积极意义,教育后人 要勇于担当、爱国奉献。 ( 二 ) 赏析 传记表达技巧 解题指津 一、引用 直接引用大量原始材料,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的特点,揭 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对人物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在传记中, 引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引用内容 引用效果 引用诗词 可以从侧面烘托和丰富传主的思想精神,使传记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 引用故事 可以增强文章的趣味性,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 引用传主在书信、日记中的表述以及传主的话语 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引用他人的话 使文章对人物的评述更加全面、客观、真实,也能从侧面烘托传主的形象。 解答引用作用“四角度” 二、侧面描写 在传记中,常常用次要人物侧面衬托主要人物的方法来达 到刻画传主的目的。传记中,作者通过众多人物烘云托月般的 衬托,使主要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性格更加突出。这些次要 人物,对于表现传主的品质与精神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 外,除了次要人物的衬托作用,别人对传主的评价也对传主具 有侧面衬托的作用。 侧面描写类题目答题角度 1. 内容方面 (1) 从侧面表现主要人物。表面上看似不是写主要人物,但 通过写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人、事、物,可以从侧面表现主要人 物的性格、品性等,可以使主要人物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可以塑造丰满的主要人物形象,突出主要人物的精神面貌,起 到增加作品历史深度和增强情感力度的作用,增强文章的真实 性和可读性。 (2) 内容和情节的需要。不交代其他相关的人、事、物,内 容情节就不完整,就无法更好地表现主要人物。只有把主要人 物放到一定的环境中,他的行为、性格才显现其合理性。这样 可以更好地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丰富文章内容和文化底蕴等。 (3) 由点及面,揭示除主要人物之外更深的主题。作者要揭 示某种社会道理或者一个大的群体,比如整个民族的某种品质, 仅仅凭借主要人物一个人无法全面地展现,所以必须拓展,即 除了写主要人物之外,还要写其他的人、事、物。这样点面结 合 ,就可以更全面、更深刻地表现主题。 2. 表达方面 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感染力、说服力;增强文章的文学 色彩,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等。 典题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 林天宏 ①2006 年 6 月 13 日下午,一场大雨过后,正 阳门箭楼被 带着水雾的脚手架包裹得严严实实。北京旧城中轴线上的这座 标志性建筑,正经历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 修缮。 ② 由正阳门箭楼北望,长安街车水马龙,它与城楼左右两 侧的南北长街、南北池街,一同构成了北京旧城东西、南北走 向的交通要道。 ③ 我问同行的一个记者: “你知道改造北京旧城,使 其具 有现代城市雏形的第一人是谁? ”“ 梁思成? ” 她答道。 ④ 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却并不让人意外。随着北京旧城改 造不断进入媒体视野,梁思成等一批建筑学家已被大众熟知。 但少有人知晓的是,从 1915 年起,北京已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市 政工程建设,正阳门箭楼、东西长安街、南北长街与南北池街, 都是在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之下改 造与打通的。 ⑤ 同样少有人知晓的是, 1 925 年, 25 岁的美国宾夕法尼亚 大学留学生梁 思成,收到父亲梁启超从国内寄来北宋匠人李诫 撰写的 《 营造法式 》 一书,兴趣大增,由此走上中国古代建筑 研究之路。 1930 年,梁思成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那里撰写了 《 中国建筑史 》 ,成为建筑学一代宗师。而 《 营造法式 》 一书 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始人,正是朱启钤。 ⑥“ 朱启钤是中国古建筑研究工作的开拓者与奠基人,没 有他,就不可能在 20 世纪 30 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 领军人物,我们读到 《 中国建筑史 》 的年份,还不知要 推迟多 少年。 ” 中国文物研究所某研究人员曾这样评价。但是,“由 于历史原因,他被研究者们有意无意地抹掉了。” ⑦ 朱启钤于 1 930 年创办的中国 营造学社,将他的筹划与组 织才能发挥得 “ 淋漓尽致”。他为学社请来当时最为优秀的学 术精英: 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刘 敦桢,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赵深,史学家陈垣,地质学家李四 光,考古学家李济 …… 他还以其社会人脉 ,动员许多财界和政 界人士加入学社,直接从经费上支持营造学社的研究工作。曾 有建筑史家这样评价朱启钤: “ 人力、物力、财力,这些都是 研究工作所必不可少的条件,能把这方方面面的人事统筹起来, 是需要非凡之才能的。朱启钤以一己 之力,做了今天需要整个 研究所行政部门做的事。 ” ⑧ 有数据显示,截至 1 937 年,营造学社野外实地测绘重要 古建筑达 206 组,因此探索出一整套研究中国古建筑的科学方 法,为撰写 《 中国建筑史 》 构建了扎实的科学体系。 ⑨ 假若没有朱启钤,中国的古建筑研究又会是怎样的图 景?如今,斯人已逝,营造学社停办也已整整 60 周年。 ⑩ 6 月 13 日的那场大雨,将故宫端门外西朝房冲洗得干干 净净。游人如织,屋宇间却依旧透着落寞。此处正是营造学社 旧址。而位于东城区赵堂子胡同 3 号的朱启钤故居,住着数十 户人家,杂乱之中,依稀可辨当年气魄。 ( 摘自 《 中国青年报 》 2 006 年 6 月 21 日,有删改 ) 【 注释 】 朱启钤 (1872—1964) :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 央 文史馆馆员。 文章多处提到梁思成,这对写朱启钤有什么作用?请选一 例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文章写梁思成显然是用来直接或间接表现主人公朱 启钤的。文中有关事例并不少,考生不仅要找出来,还要简要 分析,分析时要从文章的结构方面来探究。 答案: 文章通过对梁思成有关事迹的叙述,或直接或间接 地写出了朱启钤对我国古建筑研究的重要贡献。 所选事例及分析: 示例一: 第③段,文章写记者认为改造北京旧城第一人是 梁思成,间接说明朱启钤不为人所熟知,点明题意,引出下文。 示例二: 第⑤段,梁思成因 《 营造法式 》 一书而走上中国 古代建筑研究之路,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在中国建筑学界有很 高的地位;而 《 营造法式 》 一书的发现者与中国营造学社的创 始人就是朱启钤,这间接反映出朱启钤鲜为人知的贡献,照应 题目。 示例三: 第⑥段,点明如果没有朱启钤,就不可能在 20 世 纪 30 年代出现像梁思成这样的建筑学领军人 物,直接突出朱启 钤的贡献。 [ 题型对练三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最具中国性的文人 —— 梁实秋 ① 提起梁实秋,很多人都会条件反射般地想到 “资本家的 乏走狗 ”“ 与抗战无关论”之 类的名称,想到他与鲁迅、与左 翼文人之间的争论和恩怨。如果我们抛开这些,而以一个客观 的立场来衡量他,就会发现一个与我们的成见不一样的梁实秋。 ② 鲁迅和梁实秋都是现代中国屈指可数的大家,他们一个 深刻,一个通达;一个锐敏,一个温煦;一个忧郁沉痛,一个 旷达潇洒;一个终生与现实苦斗而身心疲惫,一个与现实保持 距离而洁身自爱。两人区别甚大,然又各具风采。梁实秋晚年 曾云: “ 曳杖街头人不识,绿窗前营自家生计,富与贵,浮云 耳。 ” 诚如此言,梁实秋一生淡泊名利,胸襟洒脱,对人生, 他总是保持着一种充满智慧的微笑,而且,一直笑到最后。梁 锡华在 《 一叶知秋 》 中评论他说: “ 他有胡适先生的温厚亲切, 闻一多 先生的严肃认真,徐志摩先生的随和风趣。 ” 而余光中 对他的印象是: “ 他的谈吐,风趣 中不失仁蔼,谐谑中自有分 寸,十足中国文人的儒雅加上西方作家的机智,近于他散文的 风格。 ” ③ 梁实秋是他那一代作家中最具有 “中国性”的作家之 一,他的 生活习惯、审美趣味、处世态度等都具有传统中国文 人的影子。他出生、成长于北京,受传统文化影响很深,对古 老中国在情感上具有一种亲切感。因而尽管他在清华学校受的 是美式教育,后又赴美留学,但他骨子里却还是中国化的。 ④ 然而,恰是这个最具 “中国性”的作家,后半 生却是飘 零孤岛,远离故土,饱受相思之苦。 1987 年 11 月,梁实秋病 逝于台北,遵照他“觅地埋葬,选台北近郊坟山高地为宜,地 势要高 ” 的遗嘱,被安葬在台湾淡水北新庄北海公园墓地。梁 夫人透露说: “ 为的是让他能够隔海遥望魂牵梦绕的故乡。” 此时,让人不禁想起 那千古名句: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 丘。 ” 既惜 且悲,唏嘘不已。 ⑤1937 年 7 月 28 日,北京城陷入日军的铁蹄 之下,作为 一个最具中国性的文人,梁实秋内心无比沉痛,他涕泣着对大 女儿梁文茜说: “ 孩子,明天你吃的烧饼就是亡国奴的烧饼 了。 ” ⑥ 北京沦陷后,梁实秋面临着走或留的两难选择。走,意 味着要抛妻别子,远离年迈的父母,任由他们在日军的铁蹄下 浮沉;留,则意味着要忍受亡国奴的耻辱,甘当日军铁蹄下的 顺民。考虑再三,他最终决定只身逃离北京。他先到天津,后 转道济南奔赴南京。在济南车站,梁实秋遇到他从前的一位学 生。两人之间的对话耐人寻味: “ 老师到哪里去? ”“到南京 去。” “ 去做什么? ”“ 赴国难,投效政府, 能做什么就做 什么。” “ 师母呢? ” “我顾不得她,留在北平家里。” ⑦ 辗转抵达南京后,情况并不像他所预期的那样乐观: “到 南京我很失望 ”“ 南京在敌机轰炸之下,人心 浮动 ”“各方面 的情形很乱 ” 。南京政府对于梁实秋等知识分 子如何安置迟迟 没有着落,他油然生出 “ 报国有心、投效无门之感”。周旋两 天后,梁实秋接到的命令是“急速 离开南京,在长沙待命 ” 。 在开往长沙的船上,面对 “伤兵难民挤得船上甲板水泄不通” 的情景,梁实秋 “精神陷入极度痛苦”。三 天后,抵达岳阳, 洞庭湖烟波浩淼,岳阳楼巍然高耸。于此地,梁实秋想起了漂 泊一生、有家难归的杜甫,感慨万端,心头涌起杜甫的诗句: “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乱 世羁旅,千古同嗟,想必梁实秋此时对杜甫这首 诗的理解更有 一份身世之慨吧。 ⑧1938 年 夏,梁实秋以参议员身份来到重庆,几经周折, 定居于重庆北碚。他与吴景超、龚业雅夫妇合建了一所瓦房, 取名 “ 雅舍”,不过是一所标准的四川乡下的低级茅舍,“窗 户要糊纸,墙是竹篾糊泥制灰,地板踩上去颤悠悠的吱吱作 响”。 ⑨ 居重庆期间,梁实秋受邀出任教科书编委会主任一职。 “ 抗战期间我有机会参加了这一项工作,私心窃慰,因为这是 特为抗战时期需要而作的。 ” 尽管任编委会一职要全天工作, 他却拒绝接受薪金,原因是他认为自己做参政员已领了一份津 贴。当时他并不宽裕,以至于家人来到重庆后,生活立即陷入 困顿之中,即使这样,他仍然坚持拒绝接受薪俸,并坦言: “ 人 笑我迂,我行我素。 ” ⑩ 梁实秋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学基础,他的散文集 《 雅舍小 品 》 ,能在平凡中显真诚,于小节处蕴含哲理,最合乎知识分子 的品位和格调,既博且雅,一派从容,篇幅虽不长,但能让人 体会人生,参悟智慧。梁实秋精研西洋文学,但下笔却是最地 道的中文,在温柔敦厚中又能力求儒雅简洁,绝无生硬欧化的 痕迹。同时,我们也该看到他由家国之痛所引发的身世之感: “ 冬天一到,蚊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否住在‘雅 舍’。”跳跃的笔锋,转折的语意,清晰地传送出梁实秋内心 的漂泊感和忧患感。 简析第②段中引用传主和梁锡华、余光中言论的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传记中“引用”手法的作用。“引用”主 要的作用是使文章真实可信,属于侧面描写,在传记中主要起 到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答题时先明确所引的话语的主要内容 和要表达的情感,然后再答作用。第②段中引用传主言论“曳 杖街头人不识,绿窗前营自家生计,富与贵,浮云耳”,表现 出他的淡泊名利;梁锡华评论梁实秋“有胡适先生的温厚亲切, 闻一多先生的严肃认真,徐志摩先生的随和风趣”,余光中评 价梁实秋“他的谈吐,风趣中不失仁蔼,谐谑中自有分寸,十 足中国文人的儒雅加上西方作家的机智,近于他散文的风格”, 二人的评论真实展现了梁实秋的大家风范和幽默随和的性格特 征,也表达了二人对梁实秋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答案: ①引用传主的言论,表现其淡泊名利、胸襟洒脱的 思想意识。②引用梁锡华、余光中的言论,从侧面 ( 或:间接 ) 表现传主的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具体丰满。 ③丰富文章的内容,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④表达了对梁实秋的 赞赏之情。 考点四 探究 解题指津 ( 一 ) 探究 文本的时代精神和人生价值 如何探究文本的时代精神和人生价值? 解答这类题目,要能够从事件中概括出传主的性格,注意 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和作者引用的对传主的评价,也要关 注文章的过渡句。答题时要分点论述,语言要力求概括精练。 整体把握,吃透题目要求,答案要全面准确。注意做到以下几 点: 1. 有思。对文本的思想观点、社会价值等要多角度深入地 理解,发掘其丰富的意蕴。 2. 有文。对文本的个性化阅读和创新理解,不能脱离文本。 思维起于文本,归于文本,不可脱离文本而妄加发挥,也不可 肢解文本,断章取义。 3. 有我。探究的问题多着眼于文本的难点、疑点,考查思 辨能力,需要考生独具慧眼,不能人云亦云,重复现成的意见, 失去自我。要有所发现和创新。 4. 有层次。针对问题,要有明确的观点,表明认识;要有 理论的或事实的依据,并从不同方面作具体的分析;还要有规 范的表达,有要点意识,层次清晰,语句通畅。 ( 二 ) 探讨 写作意图 如何解答探讨写作意图类题目? 平时阅读文章要养成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习 惯,借助注解与相关资料,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这对理 解作品大有帮助。考生在答题时,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 整体感知文本信息,从解读文章主旨中探讨作者的写作 意图。通读全文,依据文本或显或隐的有效信息,如主旨句、 过渡句、含有作者感情倾向的语句、暗示社会环境的语句等, 来 解读作品的主题,从而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 2. 从作者的经历、所处的时代、作品的影响等方面探讨写 作意图。先从文本中搜寻暗示作者生平经历的语句,再关注文 后注释 ( 若有注释 ) 。 同时,还要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来辅助 自己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经历、时代背景等都是探讨写作意 图时需要考虑的。 ( 三 ) 探讨 深层意蕴 如何解答探讨深层意蕴类题目? 对文本深层意蕴的探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 联系背景与动机。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结合文本所处 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写作动机进行思考。 2. 由表入里分析。通过表层含意,结合文章的主旨,探求 其蕴含的深层意蕴。 3. 进行多角度探究。多角度、多层面探究文本的深层意蕴。 首先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对文本的深层意蕴做出判断,并提 出问题。然后选择探究的不同角度和层次,逐一发掘,分析论 证。分析要有理有据,要能自圆其说。 典题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那一种遥远的幽默 杨 芳 就听说,这位外国语文学系主任对戏剧颇有研究。 但听课后,他竟有些失望。从头至尾,王文显都在念英文 讲义,而且年年如此,从不增删。难怪教 《 近代诗歌 》 的温源 宁教授说,那情形 “ 好似一个长老会的牧师正在主持葬礼”。 本来,曹禺从南开转学到清华,一半是为了王文显 ① 。他早 即便在课下,他也枯燥无味。据说,学生登门拜访,大多 是谈正事,说完便走, “ 没有人逗留,也没有人希望延长约会 时间 ” 。 他不苟言笑,瘦长白净的脸上,嘴角略微向下撇。 1936 年 外国语文学会的合影里,他穿一件深色的西服,搭配斜纹领带, 背着手,和吴宓一左一右立在中央,满脸严肃。自 1915 年伦敦 大学毕业,王文显便在清华教书,直至 1937 年学校南迁。其间, 他历任教务主任、代理校长和外文系主 任。 不同于为人的刻板,他写出的剧本却别有一番幽默, “ 没 有丝毫沉闷无味之处 ” 。 在暗讽袁世凯称帝的喜剧 《 梦里京华 》 中,他写下一幕大 小老婆争当皇后的闹剧: “ 大太太喘气喘得活像夏天的狗。她 旋转得眼花缭乱。一姨太太一个箭步跳到她身后 ,伸手要抓她 的头发。她没有抓住头发,仅仅撕下她的领子。 ” 他的另一部英文喜剧 《 委曲求全 》 ,写的则是教授勾心斗角 的丑态。男主角是一位大学校长,一出场,便抱着哈巴狗,大 言不惭地对下人说: “ 我要不耍一点儿手腕,你想我能维持五 分钟之久吗? ” 这是这位代理校长的切身感受吗?人们不得而知。至少, 在现实中不大看得出来。在会议上,他不慌不忙,不东拉西扯; 做事方面,他一丝不苟, “ 各个方面无疵可求 ” 。甚至,他永 远一个样儿,抽烟斗,打网球,夏天穿短装,冬天换长袍。 温源宁说他 “像个固定的设备毫无改变”,调侃他为清华 的“不倒翁”和“定影 ② 液”:“ 没有他,清华就不是清华;有 了他,不 管清华还会再有多少变革,也依旧是清华。 ” 《 与学生曹禺的悲剧不同,王文显的作品是喜剧,充满了嘲 讽,令人捧腹大笑后若有所思。 委曲求全 》 在耶鲁大学演出时, 《 波士顿报 》 一位记者评价: “ 柔和的、恶嘲的微笑 …… 实在 是中国人对于喜剧的一种贡献。” “ ( 他的作品 ) 是那种坐在小 剧场里,一边喝着咖啡和茶, 一边细细品味的话剧。 ”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耀杰说。 1990 年,正读研究生的张耀杰在资料室无意中发现一本二 三十年代的杂志。上面布满灰尘,旧得 “ 翻几下就会烂掉 ” , 其中介绍了王文显。不同于那个年代常有的慷慨激昂,他的文 字温 文尔雅,很有情趣。 “ 这种情趣充满了文人式幽默,没有火药味,温厚中带着 一丝人文关怀。 ” 张耀杰说, “ 我们现在很少还有这种幽默。 ” 只是这种情趣 “缺乏战斗性” ,这些文字也在以往的戏剧 史研究中被忽略。出版于 20 世纪 80 年代、被称为中国戏剧史 权威著作的 《 中国现代戏剧史稿 》 一书, 732 页里对他的介绍 只有薄薄的 4 页。“剧中所表现的民主主义和爱国 主义精神以 及基于这种精神对当时中国黑暗现实的批判,是在历史上起了 进步作用的。 ” 书中写道。 清华大学图书馆东北角不远处,曾是王文显居住的北院住 宅区。梁启超、朱自清等学者也一度在这里居住。 而如今,这里则是一大片草坪,稀稀拉拉种着柳树和杨树, 有学生在看书,也有老人推着童车,早已不复是 “ 点点翠竹千 般绿,几条小路尽文人 ” 的景象了。 ( 摘编自 《 过去的那些人 》 ) 【 注释 】 ① 王文显 (1886—196 8) :中国现代戏剧的重要先 驱之一。 ② 定影:把经过显影的感光材料放入配好 的药液里, 溶去全部卤化银,只留下银质的影像,并把影像固定下来,不 再变化。 请根据文本,分析“没有他,清华就不是清华;有了他, 不管清华还会再有多少变革,也依旧是清华”这句话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剖析: 本题要求分析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考生须综观全 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具体分析,再概括作答。理解文句 的含意遵循 “ 以文解文 ” 的原则,即在原文该句的上下文乃至 全文中寻找答案。考生尽可能从语句的表面义与深层义加以思 考,答题时要 立足王文显的性格与品质,以及 “ 清华”精神。 答案: ① ( 表层方面 ) 王文显身上体现了清 华的特质与精神, 在清华有着重要的地位。② ( 深层方面 ) 严谨的治学精神和包容 的治校理念,是清华的灵魂。坚守学术性和包容性,清 华就不 会因为任何变革而改变;反之,清华将不再是 “ 清华 ” 。 ( 意思 对即可。其他理解,言之成理亦可 ) [ 题型对练四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她是美国第一座女人雕像 莎拉 · 科恩 · 布赖恩特 你是否去过美丽的新奥尔良?当地人一定会领你去满是银 行、商店和酒店的老城区,一定会领你去看看一个小广场上面 1884 年塑的一个雕像。雕像塑的是一位女士,她坐在椅子里, 手揽着一个小孩。这位女士一点也不漂亮,她穿着一双厚厚的 普通的鞋子,朴素的衣服、披肩和太阳帽。她有些矮胖,长着 一张爱尔兰的方块脸。但是,她望着你的眼神,就好像你的母 亲望着你一样。 你或许想不到,这是美国第一座为女人而塑的雕像。即使 是在欧洲,女人的塑像也不多,仅有的少数也是些美丽而富贵 的女王公主。所以,你可以看到新奥尔良的这座雕像是多么的 不同。 这座雕像的女人名叫玛格丽特,全名是玛格丽特 · 霍革赫 瑞。不过,新奥尔良没有人这样记 她的全名;当你想起你某个 最亲密的姐妹时,想到的也不是她的全名吧。是的,他们就叫 她玛格丽特。下面就是她的故事,以及人们为什么要为她塑一 座雕像来永久地纪念她。 玛格丽特还在襁褓里的时候,她的父母就去世了。后来, 一对与她父母一样贫困但和善的年轻夫妇收养了她。在养父母 的照料下,玛格丽特慢慢地长大了,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小孩。 可是没过多久,她的丈夫就去世了,小孩也死了。玛格丽 特在这个世界上成了孤零零的一人。她很贫穷,但是她很坚强, 知道应该怎样工作养活自己。 玛格丽特在洗衣房起早贪黑地洗衣服。每天她在窗旁工作 都可以看到窗外孤儿院的小孩劳动、嬉戏。不久,一场恶疾肆 虐当地,许多父母因此丧生。急剧增多的孤儿让孤儿院负担不 过来了。他们现在需要一个好帮手,需要得到帮助。 你大概根本想不到,一个在洗衣房工作的贫苦女人会向他 们大施援手。对,就是玛格丽特。她跑到孤儿院对负责的修女 说,她将从每月的薪水中拿出一部分来资助孤儿院,并且会不 时过来帮帮他们的忙。玛格丽特开始更加卖力地工作,不久她 的积蓄就有了余额。她把它们拿出来买了两头奶牛和一辆送鲜 奶的小车。玛格丽特开始每天沿街送奶,她边送牛奶边向一些 酒店和富贵人家乞讨一些他们吃剩的食物,然后把食物带回给 孤儿院饥饿的小孩。在最艰难的那段日子,这点食物就是孩子 们所有的干粮。 玛格丽特每月的收入都会有一部分捐助给孤儿院。几年之 后,由于玛格丽特的努力和精细,她的收入日渐增多起来,也 买了更多的奶牛。玛格丽特还用她的积蓄建起了一座房子给孤 儿院收养的弃婴,她把这座房子称作她的婴儿房。 又过了一段时间,玛格丽特买下了一间面包房,当上了面 包房的老板。这样玛格丽特每天送牛奶的时候也送面包,她仍 然将她收入的一部分送到孤儿院。 接着,南北战争开始了。在那段混乱而恐惧的日子里,玛 格丽特仍然坚持着每天送牛奶和面包,而且她总有足够多的干 粮给饥饿的士兵和她的孩子。条件虽然艰苦,玛格丽特还是攒 下了不少钱。战争一结束,她就买下了一个蒸汽厂,用蒸汽来 烤她的面包。 现在,这个城里的每个人都知道了玛格丽特。所有的小孩 都喜爱她,所有的商人都为她骄傲。贫苦的人们都跑来向她讨 主意。玛格丽特就经常穿着一件印花布的长衣,披着披肩,坐 在她办公室的门口,对每一个人都和言细语,无论富贵还是 贫穷。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有一天玛格丽特撒手离去了。读她遗 嘱的时候,人们惊奇地发现:尺管这么多年以来,玛格丽特一 直在不间断地捐助他人,她仍攒下了不少的钱 ——3 万美元。 玛格丽特把这笔钱留给了这个城里的每一家孤儿院,不管里面 孤儿的肤色是黑还是白,是信犹太教、天主教还是新教。你是 否又能想到,这份动人的 遗嘱的最后并没有玛格丽特的签名, 只有一把钩 —— 玛格丽特从来没有读过书写过字! 当新奥尔良的人们得知玛格丽特去世的消息后,他们说: “ 她是所有无父无母的小孩的母亲,是所有无朋无友的人们的 朋友。她拥有比学校所能教授的更高的智慧。我死也不能忘了 她。 ” 于是,人们按照玛格丽特惯常的打扮给她塑了座雕像。这 座雕像一直保留到了今天,为了纪念爱,纪念普通的玛格丽特 · 霍革赫瑞所蕴藏的力量,纪念新奥尔良。 请参考文章开头和结尾部分内容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答案: ①通过玛格丽特的事迹说明,普通人也可以成为历 史上的伟大人物, 也可以创造伟大的人生价值。②爱是一种伟 大的力量,可以创造奇迹 ( 或:作者颂扬了玛格丽特的爱的伟大, 提倡像她那样用爱去改变世界 ) 。③伟人的追求和坚持 ( 或:品 格、人生智慧等 ) 可以成就伟大的人生。 误区警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踏过平庸,一生为中国 “ 天眼 ” 燃尽 陈 芳 董瑞丰 刘宏宇 “ 天眼 ” 之父南仁东, 17 日被追授“ 时代楷模 ” 荣誉称号。 24 年, 8000 多个日夜, 500 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席科 学家、总工程师南 仁东心无旁骛,为崇山峻岭间的中国 “ 天眼” 燃尽生命,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 调试期的 “ 天眼”已 经一口气发现多颗脉冲星,成为国际 瞩目的宇宙观测 “ 利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天眼”与 天宫、蛟龙 、大飞机等一起,被列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丰硕成 果 …… 南仁东来不及目睹。但他执着追求科学梦想的精神,将激 励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 天眼 ” :一个 国家的骄傲 看似一口 “ 大锅”,“ 天眼 ” 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 口径射电望远镜,可以接收到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 它有着超高的灵敏度和巡天速度。与美国寻找地外文明研 究所的 “ 凤凰 ” 计划相比, “ 天眼 ” 可将类太阳星巡视目标扩 大至少 5 倍。随着“天眼”落成,中国射电天文学“黄金期” 正在开启,越来越多的国际天文学专家加入中国主导的科研项 目。 20 多年前,这是一个异常大胆的计划。 20 世纪 90 年代初, 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不到 30 米。 1993 年的日本东京,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在此召开。 科学家们提出,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 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 会后,南仁东极力主张中国科学家启动 “ 天眼 ” 项目。 “天眼”到底是一个多大的工 程?在 “天眼”馈源支撑系 统高级工程师杨清阁的印象 里,这个工程大到 “ 漫山遍野 ”。 这又是一个多细的工程? “ 600 多米尺度的结构,馈源接收机 在天空中跟踪反射面焦点的位置度误差不能超过 10 毫米。”杨 清阁说,“南老师做的事,就是带领我们用漫山遍野的设备和 零件建起这口精密的 ‘ 大锅 ’。” 南仁东曾在日本国立天文台担任客座教授,享受世界级别 的科研条件和薪水。可他说: “ 我得回国。” 做世界独一无二的项目,他扛起这个责任。这个当初没有 多少人看好的梦想,也最终成为一个国家的骄傲。 72 岁的 “天眼”工程 高级工程师斯可克回忆: “ 南仁东总 跟我说,国家投入 10 多亿元搞这个望远镜,如果因为质量问题 或者工程延期导致停工,每天损失将达 50 万元。花了这么多钱, 如果搞不好,就对不起国家。 ” 执着:为 “ 天眼 ” 燃烧 20 多年人生 从 1994 年到 2005 年,南仁东走遍了贵州 大山里的上百个 窝凼。乱石密布的喀斯特石山里,没有路,只能从石头缝间的 灌木丛中,深一脚、浅一脚地挪过去。 一次,南仁东下窝凼时,瓢泼大雨从天而降。他曾亲眼见 过窝凼里的泥石流,山洪裹着砂石,连人带树都能一起冲走。 南仁东往嘴里塞了救心丸,连滚带爬回到垭口。 “ 有的大山里没有路,我们走的次数多了,才成了路。 ” “ 天眼” 工程台址与观测基地系统总工程师朱博勤回忆,十几 年下来,综合尺度规模、电磁波环境、生态环境、工程地质环 境等因素,最终在 391 个备选洼地里选中了条件最适宜的大窝 凼。 选址、论证、立项、建设,哪一步都不易。许多工人都记 得,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为亲自测量工程项目的误差,南仁东 总会丢下饭碗就往工地上跑。 “ 发文章和研发科学重器比较,哪个对科技的实质进步更 重要,我选择后者。 ” 南仁东总是这样说。 “ 20 多 年来他只做这一件事。 ”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说, “‘ 天眼 ’ 项目就像为南仁东而生,也燃烧了他最后 20 多年的 人生。” 寻梦:探索科学未知无止境 对待科学研究,南仁东无比严肃和严谨。 “ 天眼”没有哪 个环节能“忽悠” 他,任何瑕疵在他那里都过不了关。 工程伊始,要建一个水窖,施工方送来设计图纸,他迅速 标出几处错误打了回去。施工方惊讶极了:这个搞天文的科学 家怎么还懂土建? “ 南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他要吃透工程建设的每个环 节。 ” 学生甘恒谦说, “ 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是选择 ‘ 天眼 ’ 还是多活 10 年,他还是会选择‘ 天眼 ’。” 他一心想让 “ 天眼”尽快 建成启用。 “ 天眼 ”的英文名字 FAST ,正是 “快”的意思。 在南仁东看来, “ 天眼”建设不由 经济利益驱动,而是源 自人类的创造冲动和探索欲望。 “ 如果将地球生命 46 亿年的历 史压缩为一年,那么在这一年中的最后一分钟诞生了地球文明, 而在 最后一秒钟人类才摆脱地球的束缚进入广袤无垠的太 空。 ” 南仁东的心中,总是藏着许多诗意的构想。 “ 让美丽的夜空带我们踏过平庸。 ”这是他留给人世间的 最后思考。 误区 1 :对文 本内容的筛选和理解不当 示例: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全球电波环境不断恶化对人类有效接收外太空讯息的干 扰越来越大,南仁东响应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上科学家的 建议,提出“天眼”项目研发主张。 B. 与美国“凤凰”相比,“天眼”巡天速度更快、灵敏度 更高,可接收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而“天眼”的快速落成 得益于众多国际天文学专家的参与。 C. “ 天眼”结构庞大,精密度高,项目工序繁杂,在选址、 论证、立项、建设过程中,南仁东对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要求, 亲自把关,以避免出现任何瑕疵。 D. 文章围绕“时代楷模”这一主题,依托“天眼”项目的 研发展开叙述,旨在凸显南仁东追求科学梦想的精神,激励更 多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继,勇攀高峰。 误答: D 分析: B 项,“ 而 ‘ 天眼 ’ 的快速落成得益于众多国际天 文学专家的参与 ” 表述错误,原文是“随着‘天眼’落成,中 国 射电天文学 ‘黄金期’正在开启,越来越多 的国际天文学专 家加入中国主导的科研项目 ” 。 正解: B 误区 2 :对文 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当 示例: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 开头部分通过阐述“天眼”对于天文学研究和创新型国 家建设的重要意义,表达对南仁东勇于献身科学的无比崇敬之 情。 B. “ 让美丽的夜空带我们踏过平庸”是南仁东追求理想的 真实写照,诗化的语言为充满艰辛的科学研究赋予了浪漫和温 情。 C. 文中多处引用南仁东的原话和他人的评价,既有利于刻 画南仁东朴实而伟大的形象,又能够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 度。 D. 文章按“天眼”的研发建设过程划分写作版块,依次串 联起三个小标题,内容上构成递进关系,使文章一步步走向 深入。 误答: B 分析: D 项,“ 依次串联起三个小标题,内容上构成递进 关系 ” 表述错误,文中的三个小标题是按照南仁东的精神品质 来划分写作版块的。故选 D 。 正解: D 误区 3 :对原 文要点归纳和概括不全 示例: 南仁东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文本 加以概括。 误答: ①心系国家,勇于担当,不计个人得失,有着崇高 的爱国主义情怀。②潜心科研,不甘平庸,敢为人先,心无旁 骛,执着追求科学梦想。③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甘为科学事 业献身。 分析: 结合文本, “南仁东曾在日本国 立天文台担任客座 教授,享受世界级别的科研条件和薪水。可他说: ‘ 我得回 国。 ’”“ 做世界独一无二的项目,他扛起这个责任。这个当 初没有多少 人看好的梦想,也最终成为一个国家的骄傲。 ” 可 以概括为: ① 心系国家,勇于担当,不计个人得失,有着崇高 的爱国主义情怀。根据文本:他为了 自己的科学梦想,为 “ 天 眼 ” 燃烧 20 多年人生,可以概括为: ② 潜心科研,不甘平庸, 敢为人先,心无旁骛,执着 追求科学梦想。根据文本 “ 从 1994 年到 2005 年,南仁东走遍了贵州 大山里的上百个窝凼。乱石 密 布的喀斯特石山里,没有路,只能从石头缝间的灌木丛中,深 一脚、浅一脚地挪过去。一次,南仁东下窝凼时,瓢泼大雨从 天而降。他曾亲眼见过窝凼里的泥石流,山洪裹着砂石,连人 带树都能一起冲走。南仁东往嘴里塞了救心丸,连滚带爬回到 垭口。 ” 可以概括为: ③ 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甘为科学事业 献身。根据文本“对待科学研究,南仁东无比严肃和严谨。‘天 眼’没有哪个环节能‘忽悠’他,任何瑕疵在他那里都过不了 关。”可以概括为: ④ 严肃认真,治学严谨,对工作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 正解: ①心系国家,勇于担当,不计个人得失,有着崇高 的爱国主义情怀。②潜心科研,不甘平庸,敢为人先,心无旁 骛,执着追求科学梦想。③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甘为科学事 业献身。④严肃认真,治学严谨,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