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北省恩施州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 2021 届高二年级调研考试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真善美的追求历来是一切文艺创作的起点,是最终的归宿和目的。优秀的文艺作品, 不管采取的是哪种形式,书写的是什么内容,发表于哪个时代,其内在都是对真善美的具体 呈现与深刻探寻。可以说,真善美是文艺价值的度量衡。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 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 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 表现美、守护美是文艺作品的使命。 与商业文明重思辨、重理性相比,以华夏民族为代表的农耕文明重感性、重直觉。芳菲 悱恻,多愁善感,华夏民族对自然之美、人情之美、心灵之美拥有异乎寻常的敏感和信仰, 自古就有山水比德的人文传统,这一传统将美与善牢牢地结合在一起。 山川风物,与人的生命息息相通;花草树木,总是寄托着人的美德与情操、愿望与期盼: 梅花坚韧、翠竹有节、兰花脱俗、菊花清高、牡丹雍容富贵、石榴多子多福……善美并重, 是华夏民族悠久的礼乐文化的突出特征,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因其达到了尽善尽美 之境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时空变迁,诗曾一直肩负着陶冶、净化和升华世人灵魂的使命, 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诗人在作品中尽情描绘和表现自然美、人情美、心灵美。还是童稚 之时,我们便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里想见山水之奇,在“三夜频梦君, 情亲见君意”里感受真挚友情,在“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里景仰君子风骨…… 爱与善,总是这样伴随着美的感染、情的熏陶,在内心深处生根发芽,随着生命的成长而枝 繁叶茂、开花结果。 当然,文艺作品并非只是表现美、歌颂美,对恶的事物的批判、对丑的事物的鞭挞,同 样也是在守护美、弘扬美,是在“曲线救美”。各种文艺形式诗、书、画、乐,乃至小说、 散文等,在终极意义上,都是以美为旨归的。尽管它们在表现手法上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 - 2 - 相通的,那便是都注重意境的营造。意境,并非只是诗歌的专利。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红楼梦》,成功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几百年来,常读常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作者高妙 的意境营造功力。现当代受人们喜爱和赞誉的作家,亦莫不如此。画家深明此理,创作时, 讲究意在笔先,就是要用心经营意境。有意境,创作就成功了一大半。现代漫画大师丰子恺 先生善于从古人诗句中撷取最能体现意境的部分入画,寥寥数笔,情态毕现,极富艺术感染 力,给人以无尽的美的享受。 时代发展到如今,社会生活日益纷繁复杂,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技术与开放便捷的新媒介 传播方式,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文艺创作的队伍中来,这使得当今的文学艺术呈现出前所未 有的多样化态势,古典审美文化的优美、崇高、庄严、秩序呈现,与当下流行审美文化的日 常、随意、流动、碎片化叙事并存共生,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都可以一展歌喉,都不乏知音 见赏。相应的,文艺的评价体系也随之发生着改变。但无论如何人们在内心深处对真善美的 追求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文艺当以真动人、以善感人、以美育人,这是文艺永恒的魅力之所 在。 (摘编自赵海菱《真善美是文艺价值的度量衡》)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管是哪个时期,不管是写诗、小说、戏剧,初衷和目的都是表现真善美。 B. 反映真善美是一切文艺作品的普遍要求,文艺作品表现的美是最重要的。 C. 孔子沉浸《韶》乐中,吃肉都不知肉味,这是因为孔子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 D. 不论表现恶还是描写丑,只要将恶与丑描写得情态毕现,都是美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总述,第二段提出论点,第三至五段主要从古诗和其他文艺形式两个角度进行 论述,最后一段联系实际,强化论点。 B. 文章开头从一切文艺创作到优秀的文艺作品,这是从一般到特殊,得出结论:真善美是文 艺价值的度量衡。 C. 文章第四段引用古代诗句,论证古诗陶冶、净化和升华世人灵魂的作用,也巧妙衔接了第 四段和第五段的内容。 D. 文章第五段阐述《红楼梦》几百年来常读常新,论证文艺作品都注重意境的营造,营造意 境不是诗歌的专利的观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能打动人心的,不能给人以思想上的熏陶的,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的作品,就谈不上是 - 3 - 优秀的文艺作品。 B. 华夏民族对美特别敏感和信仰,并将它与善牢固地结合在一起,表现出重感性、重直觉的 文明特点。 C. 因为人们是追求真善美的,所以从古至今,诗在中华民族中都发挥着陶冶心灵、净化和升 华思想的重要作用。 D. 由于多种原因,当今文艺既有古典审美文化的态势,又产生了流行审美文化的态势,这是 社会发展的必然。 【答案】1. A 2. C 3. C 【解析】 【1 题详解】 此题考查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 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 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 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 等等。 B 项,“文艺作品表现的美是最重要的”说法缺乏根据,原文的表述是“对真善美的追求历来 是一切文艺创作的起点,是最终的归宿和目的”,但不能因此说是“最重要的”。 C 项,“这是因为孔子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理解错误,原文是指《韶》乐达到了尽善尽美 的境界。 D 项,偷换概念,原文是说“对恶的事物的批判、对丑的事物的鞭挞”也是美的。 故选 A。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 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 项,“也巧妙衔接了第四段和第五段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第五段开头用“当然”转折到另 一方面,第四段所引用的古诗句没有衔接第五段内容的作用。 故选 C。 【3 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 - 4 - 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 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C 项,“因为人们是追求真善美的,所以从古至今,诗在中华民族中都发挥着陶冶心灵、净化 和升华思想的重要作用”强加因果。原文的表述是“真善美是文艺价值的度量衡。艺术的最 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 我们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表现美、守护美是文艺作品的 使命”,可见“真善美是文艺价值的度量衡”“表现美、守护美是文艺作品的使命”才是“诗 在中华民族中都发挥着陶冶心灵、净化和升华思想的重要作用”的原因。 故选 C。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 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 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 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 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 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 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就共性来说,除五线及以下城市外,收入在不同分级城市中均为影响主观幸福感的最重 要的压力因素。除五线及以下城市外,就业成为影响主观幸福感另一个重要的压力因素。因 此要切实提高居民的美好生活体验,还需要从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居民就业入手。交通、社 会关系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除五线及以下城市外,社会关系在所有城市中均对 主观幸福感有着积极的影响,表明并非所有的压力感都会对主观幸福感造成负向的影响,有 些类型的压力感如交通、社会关系可能反映的是个体处于某种较为积极向上的生活状态。 就特性来看,不同分级城市压力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大小不同,突出的特点也不尽相 同。对于二线及以上城市,婚姻或恋爱压力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还是比较突出的,这也可 能与本轮调查样本量较年轻有关。工作或学业压力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两端的城 市,也就是二线及以上城市和五线及以下城市,而对三线和四线城市并不明显。物价对主观 幸福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新一线、二线、三线和四线等中间段的城市,对于两端的城市影响 - 5 - 并不明显。 (摘编自《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9》) 材料二: 不同群体在“美好生活体验量表”和“美好生活需要量表”上的得分存在一定差异。对 比发现,女性的美好生活体验得分高于男性,同时,在美好生活需要上的得分也高于男性。 在美好生活体验上,中老年群体得分较为稳定,处于中等程度,青年群体在不同方面的得分 起伏比较大;而在美好生活需要上,年纪越大需要越低。受不同程度教育的民众在美好生活 体验和美好生活需要上存在着差异,在不同维度中,基本呈现出受教育程度越高美好生活体 验越高的趋势。在美好生活体验上呈现出收入越高的群体美好生活体验的得分就越高的趋势; 在美好生活需要的个人物质维度上呈现出收入越高需求就越高的特点;低收入群体则在国家 社会维度上要求更高。在不同发展程度的地域比较上,三线、四线、五线城市的人民群众美 好生活体验较高,美好生活需要也更高。 (摘编自《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内涵、体验与获得感》) 材料三: 经济资本与社会资本拥有上的不平等也导致处于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大学生生活满意 度与幸福感要低。来自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大学生,家庭可提供的社会资源更多。社会资 源可以提供个体去追寻目标的条件,从而增强个体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从需求理论来看, 大学生从家里获得的经济支持越多就越能满足其在大学生活中的基本需要,更多的金钱可以 增加个体对娱乐与爱好的投入,以及人际活动的参与,也可以更好地确保身体健康,可以参 与更多的自我增值与培训活动,增加自身竞争力。 低社会经济地位的父母对待子女可能更粗暴;由于教育程度较低,与子女的交流比较贫 乏;职业地位上的劣势也使父母能够提供给子女的社会关系有限。这些都不利于低社会经济 地位子女的竞争力培养,从而影响子女发展。 (摘编自徐岩《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幸福感》) 4.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除五线及以下城市外,收入和就业是影响幸福感的两个最重要的压力因素,所以提高居民 收入、增加居民就业,可以提升居民的美好生活体验。 B. 除五线及以下城市外,社会关系在所有城市中均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这表明 并非所有的压力感都会对主观幸福感造成负向的影响。 C. 对于二线及以上城市,婚姻或恋爱压力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比较突出的,这反映出不 - 6 - 同分级城市压力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的特点有所不同。 D. 工作或学业压力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两端的城市,而物价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在两端的城市不明显,这是因为两端城市物价平稳。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女性的美好生活体验得分和美好生活需要上的得分都高于男性,反映出不同群体在“美好 生活体验量表”和“美好生活需要量表”上的得分差异。 B. 教育程度影响幸福感,基本上,受教育程度越高美好生活体验越高,这表明受不同程度教 育的民众在美好生活体验和美好生活需要上存在着差异。 C. 在美好生活体验上,中老年群体与青年群体不同,中老年的得分较为稳定,处于中等程度; 而在美好生活需要上,年龄与需求成反比。 D. 收入越高的群体美好生活体验感越高,同时,收入越高的群体在美好生活需要的个人物质 维度上需求越高,而国家则对低收入群体的要求更高。 6.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生有何影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D 5. D 6.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家庭所能提供的社会资源成正比,从而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和幸 福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家庭所能提供的基本需求,以及基本需求以外的其他需求成正比, 从而影响大学生的竞争力。 【解析】 【4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 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 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D 项,“这是因为两端城市物价平稳”分析错误,相关观点在材料一,但材料一中并无“两端 城市物价平稳”的表述。 故选 D。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 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D 项,“国家则对低收入群体的要求更高”分析错误,原文表述为“低收入群体则在国家社会 维度上要求更高”,意思是低收入群体对国家的要求更高。 - 7 - 故选 D。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 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 本题要求分析“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生的影响”,相对应的文本在材料三。结合文本分 析如下: ①“来自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大学生,家庭可提供的社会资源更多。社会资源可以提供个 体去追寻目标的条件,从而增强个体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反之,也是成立的。因此得 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家庭所能提供的社会资源成正比,从而影响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和 幸福感。 ②“从需求理论来看,大学生从家里获得的经济支持越多就越能满足其在大学生活中的基本 需要,更多的金钱可以增加个体对娱乐与爱好的投入,以及人际活动的参与,也可以更好地 确保身体健康,可以参与更多的自我增值与培训活动,增加自身竞争力。”反之,也是成立 的。因此得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家庭所能提供的基本需求,以及基本需求以外的其他需 求成正比,从而影响大学生的竞争力。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基础,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都建 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从读物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筛选并整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 阅读目的、获取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信息,在不同的实用文体中有不同的表现。 在新闻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消息;在人物传记中,信息主要指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感情、态度 与价值观;在访谈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被访谈人物提及的知识、观点和人生理念;在调查报 告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相关的学科知识和调查获得的事实或结论。把握这些信息,是解读 文本的关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稻草人的皮囊 王光龙 那一根根秸秆,好似山水画中的寥寥枯笔,就那样扭曲在一起,组成毫无章法的模样。 我能想象编织它的人内心是多么地随意和淡然,好似老僧坐定,风轻云淡,几根秸秆顺着粗 糙的手指在翻转着,那随意的动作和淡然的神态甚至让人忽视了编织它的目的。也许这只是 一个忽然间的顿悟,或者仅仅只是一种本能的喷发,他想起他或许是要编个人类的模样,他 - 8 - 觉得自己像个造物者。人有千面,细细想来,又实在找不出一个具象。索性,就在尾处打了 一个南瓜大小的球型模样,然后找来一件破旧的衣衫,说:“老伙计,就麻烦你去田里站着 咯。” 稻草人静静地立在田野上,田野寂静,稻草人不语。这里的空气弥漫着一股味,很显然 这种味道和稻草人身上的味道是不一样的,味道浓稠而猛烈。稻草人身上有那个老农民的旱 烟味,套在身上的破衣衫残留着未洗的汗味。这一切都让稻草人与田间的生灵格格不入。不 过,稻草人没有想过要和谁友善,他没有面目,只有一副草制的皮囊。它无法表露自己的愤 怒,它就是这样的安静。有时候,安静的力量是莫测的,它像深渊。稻草人要吓走那些鸟雀, 吓走在草间的鼠类,这是它的职责,也是那个老农民一直念念叨叨的事情。 午后的太阳总是这么刺眼,不张扬却异常凌厉,像一枚磨损了边角的扣子钉在天边。稻 草人的双臂笔直展开,像是正在学习西方探戈。不过,谁都知道,它是在恐吓,故意延展自 己的身躯,使它看起来更加地吓人,如同刺猬炸竖起来的刺。不过,这些只是徒劳。 稻草人依旧沉默。 一群麻雀叽叽喳喳地飞来了,秋收后,这里是它们的乐园。麻雀和稻草人不期而遇,相 互迟疑了一下。麻雀还以为是那个憨厚的老农民站在田间,它们熟悉他的动作,弯腰拔草, 铁锹掘开田埂放水,还时常望着高远的天空出神,他可能想着远在他乡求学的孩子。可是, 这群小身形的生灵很快就发现了,它不是,它仅仅是穿着老农民的破衣服,腰杆笔直,模态 可掬。麻雀们笑嘻嘻地跳到稻草人的身上,啄理它的帽檐,站在它的双臂上眺望一望无际的 田野。它们相信,善良人的衣服不会给予恶人。所以,稻草人是善良的。稻草人却有些生气, 它要代替老农民守护着这块田野,“禁止入内”是它的底线。可是,它有些失望。麻雀在它 身上蹦蹦跳跳,它又有些无可奈何。它被老农民的性情传染了,和当年老农民看见年幼的儿 子调皮时故作愠怒一样,温顺的眉眼是掩盖不了的。稻草人有些孤独,它竟然喜欢上了这种 叽叽喳喳的声音。它们是乡间音乐,没有声音的世界该多么寂寞啊。被收割的秸秆中裸露出 的蚱蜢、蝗虫,田埂草窼里的七星瓢虫,还有扭着腰肢的水蛇和鼓着腮帮子的青蛙。稻草人 忽然发现,这些都是它的邻居,而它只是个后来者。 那它究竟需要提防着什么呢? 傍晚时分,四周寂寥。稻草人有些疲惫了,那些邻居们也都各自回笼入洞。稻草人看见 丘陵之上,是层层梯田,田埂间连疯长的荒草都在秋收时被踏平,它记得来收拾田地的人会 从那丘陵而下,那时它会异常激动,它需要听人诉说。而此时,整个田野一览无余,被一把 镰刀削去一大半,只剩下枯黄的草木。但是,稻草人还是望着丘陵的方向,它是在等待着, - 9 - 等待着“戈多”①一样在等待着谁。没有谁会去注意一个稻草人的心思,唯有风,还在一厢情 愿地拉扯着它的衣衫。 越发昏暗,田野四周变成了莫奈印象画派的随意线条,在勾勒之间,变得朦胧。稻草人 强忍着,它高昂的头颅就是一种承诺,没有谁会在夜间突然造访,或者敲着梆子喊更,陪伴 它的只有那些草木间的窃窃私语,它仿佛感觉周遭的一切都被无限放大,而它被无形的魔力 揉进卡夫卡②的世界里,它被塞进了一个稻草人的身躯里。它的秸秆身躯被风灌满,或许还有 几只小虫已经准备在里面安家。它如此被动地站立着,被时间,也被堂吉诃德这样的骑士当 作靶子。稻草人想挣扎,开始转动身姿,晃动插在泥土中的竹竿,它的灵魂想在夜里突围。 它晃了许久,看见两个亮光从远处而来,像是墙上的斑点,越来越近。 次日,稻草人倒在田间,有人说是风,但是风弱;也有人说好事者所为;更有甚至说是 被一只野兔撞到。不得而知。 [注]①戈多:指始终无法等待到的希望。②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对社会的陌生感,孤 独感与恐惧感是他创作的永恒主题。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意在表明即使是编织稻草人的老农对它外在的皮囊也不在意,连样子都没有认真 做,与下文稻草人的忠于职守形成了对比。 B. 本文写了稻草人从诞生到最终倒在田野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稻草人不断找寻自我的过 程,富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 C. 文中多次写了环境的寂静,与稻草人的沉默相照应,预示着一种力量正在酝酿,有助于引 起读者思考,深化文章主旨。 D. 文章以稻草人倒在田间,真相不得而知结尾,让读者去思考,去体味,从而给读者广阔的 想象空间,增强文章的艺术魅力。 8.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稻草人的心路历程。 9. 请结合全文探究标题中“皮囊”的丰富意蕴。 【答案】7. A 8. ①坚守职责。与田间的生命格格不入。②生气、失望。发现在田间站岗 是徒劳,毫无意义。③喜爱、渴望。喜欢上了周围的生命,渴望融入周围的生命中④挣扎、 突围。不再受人摆布,想寻找自己的生存价值。(答出三点即可) 9. ①表层意蕴:只能看看,没有什么实际作用,被人们轻视,嘲笑,任意摆布;②深层意蕴: 稻草人即使没有中看的皮囊也应有自己的灵魂,提醒人们即使没有好的自身条件,自己也要 找寻自我价值,实现自我价值,最终掌握自己的命运。(言之有理即可) - 10 - 【解析】 【7 题详解】 此题综合考查学生鉴赏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 内容结构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 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A 项,“与下文稻草人的忠于职守形成了对比”分析错误,文中并无稻草人忠于职守的描述, 因而对比更是无从说起。 故选 A。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作答时从文中找出与人物心理有关的句子,用简洁的语 言概括。 本题要求简要分析稻草人的心路历程,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如下: ①稻草人刚立到田里不久时,因为要坚守职责,与田间的生命格格不入。如文中的描述:“这 一切都让稻草人与田间的生灵格格不入。不过,稻草人没有想过要和谁友善,他没有面目, 只有一副草制的皮囊。”“稻草人要吓走那些鸟雀,吓走在草间的鼠类,这是它的职责,也 是那个老农民一直念念叨叨的事情” ②稻草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站岗,变得生气失望了,它发现在田间站岗是徒劳的,毫无意义的。 文中的描述是:“麻雀们笑嘻嘻地跳到稻草人的身上,啄理它的帽檐,站在它的双臂上眺望 一望无际的田野。”“稻草人却有些生气,它要代替老农民守护着这块田野,“禁止入内” 是它的底线。可是,它有些失望。麻雀在它身上蹦蹦跳跳,它又有些无可奈何。” ③渐渐地,稻草人开始喜欢上了周围的生命,渴望融入周围的生命中。文中的描述有:“稻 草人有些孤独,它竟然喜欢上了这种叽叽喳喳的声音。它们是乡间音乐,没有声音的世界该 多么寂寞啊。被收割的秸秆中裸露出的蚱蜢、蝗虫,田埂草窼里的七星瓢虫,还有扭着腰肢 的水蛇和鼓着腮帮子的青蛙。稻草人忽然发现,这些都是它的邻居,而它只是个后来者。” ④最后,稻草人开始挣扎、突围,它想不再受人摆布,想寻找自己的生存价值。文中的描述 有:“它如此被动地站立着,被时间,也被堂吉诃德这样的骑士当作靶子。稻草人想挣扎, 开始转动身姿,晃动插在泥土中的竹竿,它的灵魂想在夜里突围。”“次日,稻草人倒在田 间”。 【9 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小说标题内涵的能力。探究小说的题目的内涵,要在理解标题字面意思的基础 - 11 - 上,看其有无象征意义,深层含义,并联系小说的主题或作者的创作意图,看标题有无揭示 主题和暗示作者创作意图的作用。探究标题主要从情节、人物形象、主题几个方面作答。 本题题为“稻草人的皮囊”,从表层来看,稻草人的皮囊指稻草人是农民用稻草不经意简扎 起来的,虽然模样咋咋呼呼,但是没有什么实际作用,经常被人们轻视,嘲笑,任意摆布。 标题的深层意思,要结合文中稻草的形象来分析:稻草人虽然没有好看的外表,却能坚守职 责,实现自我价值。当它发现自己站在田间毫无作用时,它感到生气和失望,它也想和周围 的生命融为一体,它这是在寻找自我价值。最终,它为了改变被人摆布的命运奋力挣扎,突 围,要掌握自己的命运。 【点睛】分析人物形象的五种角度: ①从所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职业、技能、经历、教养、气质,品质等方面。 ②从塑造人物形象都的方法即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 ③从情节的发展入手透视人物思想性格。 ④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的命运及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 ⑤从作者的议论和评价或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根,字知常,饶州德兴人。少入太学,甫冠,第进士。调临江司理参军、遂昌令。当 改京秩,以四亲在堂,冀以父母之恩封大父母,而貤①妻封及母,遂致仕..,得通直郎,如其志。 时年三十一。屏处十年,曾布、曾肇、邹浩及本道使者上其行义,徽宗召诣阙.。未几,通判 杭州,提举江西常平。内侍走马承受举劾一路以钱半给军衣非是,自转运使、郡守以下皆罢。 根言:“东南军法与西北殊,此事行之百五十年矣。帅守、监司,分朝廷忧,顾使有罪,犹 当审处,岂宜以小奄尺纸空十郡吏哉?”诏皆令复还。洪州失官赐,系治兵吏千计。根曰: “此有司失于几察之过也。今罗取无罪之人,责以不可得之物,何以召和气?”乃罢其狱。 大观中,入对言:“陛下幸涤烦苛,破朋党..,而士大夫以议论不一,观望苟且,莫肯自 尽。陛下毁石刻除党籍与天下更始而有司以大臣仇怨废锢自如为治之害莫大于此愿思所以励 敕之”即命为转运副使,改淮南转运使。根又以水灾多,乞蠲租赋,散洛口米、常平青苗米, 振贷流民。诏.褒谕之。徙两浙,辞不行,乃具疏付驿递奏。大略谓:“今州郡无兼月之储, 太仓无终岁之积,军须匮乏,边备缺然。东南水旱、盗贼间作,西、北二国窥伺日久,安得 不豫为之计?”因条列茶盐、常平等利病之数。寻以花石纲拘占漕舟,官买一竹至费五十缗, - 12 - 而多入诸臣之家。因力陈其弊,益忤权幸,乃擿根所书奏牍注切草略,为傲慢不恭,责监信 州酒。既又言根非诋常平之法,再贬濠州团练副使,安置郴州。以朝散大夫终于家,年六十。 (节选自《宋史·张根传》) [注]①貤:通“移”。转移;转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陛下毁石刻/除党籍/与天下更/始而有司以大臣仇怨/废锢自如/为治之害/莫大于此愿/思 所以励敕之/ B. 陛下毁石刻/除党籍/与天下更/始而有司以大臣仇怨/废锢自如/为治之害/莫大于此/愿思 所以励敕之/ C. 陛下毁石刻/除党籍/与天下更始/而有司以大臣仇怨/废锢自如/为治之害/莫大于此/愿思 所以励敕之/ D. 陛下毁石刻/除党籍/与天下更始/而有司以大臣仇怨/废锢自如/为治之害/莫大于此愿/思 所以励敕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致仕,“致”,获得;“仕”可解释为官职、职位。致仕即获得官职。 B. 阙,古代皇宫大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用来借指帝王住所。 C. 朋党,指集团,派别,多因争夺权力、排斥异己互相勾结而成。 D. 诏,皇帝颁发的命令,一般以制式文书的形式发布,称“诏书”或“诏令”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根很有才华,很有孝心。张根刚满二十岁,就考取了进士;因为家有四亲,张根请求把 父母的恩赐改封给祖父祖母,而把妻子的封诰转赠给母亲。 B. 张根请求减赋,救济流民。大观年间,张根被任命为转运副使,改为淮南转运使,他鉴于 当时水灾频发,请求减免租赋,发放洛口米粮、常平青苗米救济流民。 C. 张根明辨事理,正直敢言。洪州官府中赏赐物品失盗后将上千兵吏逮捕审讯,张根认为这 是有关部门不仔细察管的过错,不应该抓捕无罪的人。 D. 张根触怒权贵,遭到贬谪。张根因触犯了权贵们利益,权贵们罗织罪名,说张根责罚信州 监酒官,又说张根诋毁常平法,将他贬为濠州团练副使。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顾使有罪,犹当审处,岂宜以小奄尺纸空十郡吏哉? (2)今州郡无兼月之储,太仓无终岁之积,军须匮乏,边备缺然。 - 13 - 【答案】10. C 11. A 12. D 13. (1)即使有罪,也应当审查处理,怎么能因为小小宦官一纸书奏就把十郡的官吏撤干净 呢? (2)现今州郡没有两个月的储备,太仓中没有一年的积蓄,军需缺乏,边防不足。 【解析】 【10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 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 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 划线句子的大意是:陛下销毁石刻,取消党籍,更新天下,但有关部门却因大臣间的仇怨, 擅自将别人罢官并禁止再任职。治理国家的危害,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希望考虑能颁布敕 命加以纠正。 句中,“更始”意思是重新开始,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B 两项。“愿”的宾语是其后的“思 所以励敕之”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D 项。 故选 C。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 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 A 项,“致仕即获得官职”解说错误,“致仕”是交还官职,即退休。 故选 A。 【12 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在认真阅读并翻译文章的基础上,注意时间、 地点、人物,看是否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人所做之事。拿选项与原文逐字对照,看是 否有出入。 D 项,“说张根责罚信州监酒官”与原文不符,原文“责监信州酒”意为贬任信州监酒官。 故选 D。 【13 题详解】 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 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明确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成分省略和 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关键词的翻译: - 14 - (1)“顾使”,即使;“尺纸”,小小的一张纸的奏章;“空”,全部撤职。 (2)“兼月”,两个月;“终岁”,一年;“缺然”,缺少,不足。 【点睛】文言文翻译方法 1.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理解。 要译好一个句子,同样要遵从“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 来理解,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斟酌。判定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字多义的实词到底 是哪个义项,文言句式是如何选用的,怎样准确断句,意译如何进行,这些都要依托上下文。 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句子往往很难准确理解,也就很难能翻译好。有些考生不注重推敲 上下文,两眼只盯着要求翻译的句子本身,结果是“欲速则不达”,翻译中出现偏差甚至错 误,这就是没有语境意识造成的。 2.翻译最基本的方法是将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最大区别在于,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即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现代 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即由两个字构成一个词。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在多数情况下就 是把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理解并掌握了这一方法,许多翻译题做起来就不难了。 3.增强文言功底,培养文言语感。 这是做好翻译题乃至做好所有文言文题目最根本的一点。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以上所讲的方法和技巧说到底都还是“末技”;其实,根本的技巧还是 来自功底,来自内力。 参考译文: 张根,字知常,是饶州德兴人。少年时入太学,刚刚成年,就考中了进士。调任临江司 理参军遂昌令。正当改任京官时,因为家有四亲,希望把父母的恩赐改封给祖父祖母,而把 妻子的封诰转赠给母亲,于是就退休,任通直郎,实现了他的愿望。时年三十一岁隐居十年, 曾布、曾肇、邹浩及本道使者上书表扬他的操行与道义,徽宗把他召入皇宫。不久,任杭州 通判,提举江西常平。内侍走马承受举劾一路用军费的一半供给军衣,从转运使、郡守以下 官员全部罢免。张根上言说:“东南军法与西北军法不同,这件事情的做法有一百五十年了。 帅守、监司,分担朝廷的忧愁,即使有罪,也应当审查处理,怎么能因为小小宦官一纸书奏 就把十郡的官吏撤干净呢?”诏命全部恢复原职。洪州官府中赏赐物品失盗,就把上千兵吏 逮捕审讯。张根说:“这是有关部门不仔细察管的过错。如今捕获无罪的人,索求那些找不 回来的物品,怎么能带来和气?”就撤销了这个案件。 大观年间,张根入宫对皇帝说:“陛下扫除了繁法苛政,打破了朋党,但士大夫却议论 - 15 - 不一,袖手旁观得过且过,没有人肯尽心尽力。陛下销毁石刻,取消党籍,更新天下,但有 关部门却因大臣间的仇怨,擅自将别人罢官并禁止再任职。治理国家的危害,没有比这更严 重的了,希望考虑能颁布敕命加以纠正。”随即任命为转运副使,改任淮南转运使。张根又 因为水灾多,请求减免租赋,分发洛口米粮、常平青苗米,救济流民。诏命通告表扬他。调 任两浙,辞职不赴任,就写下疏表通过驿站邮递上奏。大略说:“现今州郡没有两个月的储 备,太仓中没有一年的积蓄,军需缺乏,边防不足。东南方不断出现水灾旱灾、盗贼,西、 北二国长久窥伺,怎么能不预定计策呢?”于是列举茶盐、常平等数项利病。不久因为花石 纲占用漕运船只,甚至官员买一根竹子就花费五十缗,并且大多进入了群臣的家宅。张根极 力陈述这种弊病,越发冒犯了权贵与宠幸,们就挑剔张根写的奏牍注释粗糙,说是傲慢不恭, 于是贬官为信州监酒。后来又说张根诽谤常平法,再次贬官任濠州团练副使,在郴州安置。 以朝散大夫的身份死于家中,享年六十岁。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①·晚桃 刘长卿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然。 宁知地势下,遂使春风偏。 此意颇堪惜,无言谁为传? 过时君未赏,空媚幽林前。 [注]①礼部李侍郎是礼部副长官,掌贡举,此诗为投卷之作,即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投献 给达官显贵或文坛名人以求得他们赏识。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欲然”三字写出了初夏时节“深涧底”桃花灼灼盛开的样子。 B. 颔联交代了桃花晚开的原因,所处地势低下,节候时间较晚。 C. “此意颇堪惜,无言谁为传?”赞扬了晚桃默默无言,无私奉献的精神。 D. 尾联诗人希望李侍郎前来赏花,不要让桃花空自艳丽于幽林之前。 15. 这首诗主要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案】14. C 15. 这首诗采用了借物抒情的抒情手法,诗人自比晚桃,表达了诗人担心 可能由于目前的不佳处境,从而错过被选拔的机会,希望李侍郎能慧眼识才。 【解析】 - 16 - 【14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 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 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 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C 项,“赞扬了晚桃默默无言,无私奉献的精神”分析错误,“此意颇堪惜,无言谁为传?” 此句写出了诗人认定桃花所处地势低、推迟绽放,这个认识重要,可惜无人让它传播。这是 在为晚桃抱不平,并非赞美晚桃。 故选 C。 【15 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现手法及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诗 歌,借助诗歌注释及关键意象,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及情感;继而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知识储 备,具体分析作品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领悟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题为“晚桃”,诗人是借咏晚桃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然”,晚桃 因为所处的地势低,因而延迟开放,如果不知道这个信息,就会错过观赏晚桃开花的机会。 “过时君未赏,空媚幽林前”,诗人借晚桃自比,表达了诗人担心自己因处境不佳,错过被 选拔的机会,投书李侍郎,希望李侍郎能慧眼识才。 【点睛】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 (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 往是“诗眼”。 (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 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 (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 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 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点明列子虽能御风而行,但仍达不到逍遥的境界的原因的两句是 - 17 - “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两句紧承“出”字,总写阿房宫的规模, 上句言其广,下句言其高。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比喻写江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此虽免乎行 (2). 犹有所待者也 (3). 覆压三百余里 (4). 隔 离天日 (5). 惊涛拍岸 (6). 卷起千堆雪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 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 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覆、隔、涛。 【点睛】名句默写题,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 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 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 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 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 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 “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济南有三大名胜: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泉和山、湖比起来,虽不起眼,但济南 ① 。 刘鹗写《老残游记》时,尚未见到“泉城”的称呼,留下“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名句, “泉城”已是( )了。据说济南城区的泉,单是有名的就有二百多, ② 。也 怪,不管有名的没名的,泉水到了济南格外恣肆,大泉小泉自由自在流淌,成群结队,走街 串巷,闪过树丛,溜进人家……济南城啊,坐落在澄明清泠的泉群中间,分明是个幸运的婴 儿,在泉水的簇拥( )下慢慢长大。济南人最感念泉水的好,泉城,泉城,泉和城在 了一起,不就是泉和人在一起嘛。三五之夜,万籁俱寂,波光粼粼的泉池中,趵突泉三朵泉 头齐齐涌起,在空中翻卷成巨大的水轮,落下,涌起,落下,涌起……轻轻地,缓缓地, ( )。 人们看到喷涌而出的泉花,赞美泉水的高洁,可曾知道在人所不见的地方,泉 水有过怎样的隐忍、( )? 先哲有言:“上善若水。”善有上下,水岂能无?雨雪泉瀑, 水有百态;江河湖海,水有百性。济南的泉,夏盈不滋,冬瘦不枯,动静有度,冷暖怡人, - 18 - 不正是水的上上之品吗?“上善若水,上水唯泉。”济南的泉水,当得这八个字。 17.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呼之欲出 庇护 泰然自若 委曲 B. 呼之欲出 呵护 从容不迫 委曲 C. 水落石出 呵护 泰然自若 委屈 D. 水落石出 庇护 从容不迫 委屈 1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济南夏盈不溢、冬瘦不枯、动静有度、冷暖怡人的泉 水,堪称水的上上之品。”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19.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答案】17. B 18. ①原文定语后置句式比陈述句更富有变化,突出了泉水的品质;②原 文反问句式,比陈述句式语气更强烈,更利于表现“我”对济南泉水的赞叹之情。 19. ①还是叫“泉城”②没名的更不计其数 【解析】 【1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做好这类题需要注意:①正确理解词语的 含义,掌握词语用法;②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③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和搭配对象; ④弄清所用的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第一空:呼之欲出,意思是叫一声就像会出来似的。形容画像十分逼真。水落石出,比喻事 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语境指泉在济南,能给人突出的印象,应选“呼之欲出”。 第二空:呵护,形容很用心地照顾、保护。庇护,袒护,掩护。语境中,济南城在群泉中间, 是个幸运的婴儿,在群泉的照顾、保护下慢慢长大。因而,应选“呵护”。 第三空:泰然自若,形容在紧急情况下沉着镇定,不慌不乱。从容不迫,意思是态度镇静, 不慌不忙,从容镇定。语境中描写趵突泉三朵泉水反复地涌起又落下,不慌不忙,这里没有 “紧急情况”这一前提,应选“从容不迫”。 第四空:委曲,曲调、道路、河流等曲折。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而心里难过。语 境中指泉水曾经经历的曲折,应选“委曲”。 分析可知,B 项词语全都恰当。 故选 B。 - 19 - 【18 题详解】 此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的题目主要是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常见的修辞是比喻、 拟人、夸张、排比等,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动静、虚实和视听结合等,答题时先辨 析手法,然后结合文句进行解释,最后明确效果。 原句表达效果更好。原句把“济南的泉”放在句首,突出了陈述的对象,同时又把语意上的 定语“夏盈不溢、冬瘦不枯、动静有度、冷暖怡人”后置,作为陈述“主语”的语句,打破 原来陈述句的结构,突出了泉水的品质。原句“不正是水的上上之品吗?”是反问句式,修改 后为“堪称水的上上之品”这是陈述句,原句的反问句比陈述句式语气更强烈,更利于表现 “我”对济南泉水的赞叹之情。 【19 题详解】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 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 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第一处横线,从上文看,泉与山、湖比起来不起眼,不突出,后面有一个转折“但”,下文 直接提到“泉城”,这中间必须有一个过渡,因而此处应填写:还是叫“泉城”,与“但济 南”连起来,构成连贯的一句话。 第二处横线,从上文“单是有名的就有二百多”,下文应该还有“没名字的泉”,因而应填 写“没名的更不计其数”。 【点睛】答好语句补写题的关键: 1.阅读:语句补写题虽说考的主要是语言连贯能力,但首先应是阅读能力。 2.推导: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 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 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 3.检查: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 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 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20.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脱贫攻坚不可本末倒置,②这就要求我们秉承实事求是和求真务实,③规范考核管理 制度,④激励一线扶贫干部把心思用在“扶贫”实践中。⑤驻村工作队的主要任务是帮村里 跑项目、促合作、找资金,⑥管理和考核方式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⑦鼓励广大干部在 - 20 - 扶贫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⑧目前当务之急,驻村干部只有真抓实干,才能真正打好打 贏脱贫攻坚战。 【答案】示例:(1)语句②,修改:“求真务实”后面加“的精神”。 (2)语句⑤,修改:“跑项目、促合作、找资金”改为“找资金、跑项目、促合作”。 (3)语句⑦,修改:“鼓励”改为“激发”。 (4)语句⑧,修改:去掉“目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 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 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 子的原意。 (1)语句②,缺少宾语中心语,“求真务实”后面加“的精神”。 (2)语句⑤,语序不当,根据事物发展的逻辑关系,先要“找资金”,再“跑项目”,最后 “促合作”。把“跑项目、促合作、找资金”改为“找资金、跑项目、促合作”。 (3)语句⑦,“鼓励”与“积极性、主动性”搭配不当,把“鼓励”改为“激发”。 (4)语句⑧,语意重复,“当务之急”包含有“目前”的意思,应删除“目前”。 【点睛】病句辨析的几种方法: ①语感检查法,辨析病句,可以依靠预估,一般说来,按习惯的说法觉得别扭的地方,常常 是有语病的地方,病句类型中的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意重复都可用此法; ②主干枝叶法,按照先找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的步骤来确定病句,搭配不当、成分残缺 都可用此法; ③类比检查法,就是仿造一个结构类似的句子同原句作比较,如果仿写句子有问题则说明原 句不正确; ④逻辑分析法,就是从事理上分析句子,看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是否得当,语句的前后 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前后语句是否呼应等; ⑤寻找标志法,就是抓住病句中一些明显得语音标志。 21.把下面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 (1)2019 年科幻小说《流浪地球》因同名电影创造了票房奇迹而畅销。 (2)刘慈欣是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的作者。 (3)逃离太阳系,前往新家园是《流浪地球》讲述的主要内容。 - 21 - 【答案】示例:2019 年因同名电影创造了票房奇迹而畅销的《流浪地球》是刘慈欣创作的以 讲述逃离太阳系,前往新家园为主要内容的科幻小说。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题干要求“把下面几个短句改写成一个长句,可以 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这属于短句变长句。考生在解答该类题时,首先 要快速锁定长句的句子主干。 解答本题需要先确定主干句,再利用其他句子进行补充。先把第一句改为主干句:《流浪地球》 是科幻小说。第一次补充为:2019 年因同名电影创造了票房奇迹而畅销的《流浪地球》科幻 小说。第二次补充为:2019 年因同名电影创造了票房奇迹而畅销的《流浪地球》是刘慈欣创 作的以讲述逃离太阳系,前往新家园为主要内容的科幻小说。 【点睛】1.变换句式的原则 (1)不能改变原意。 变换句式,除了根据需要对个别文字进行调整外,其他都不能变换, 尤其是内容。所以试题一般规定“可适当增删个别字词,但不得改变句子原意”等。即使题 干不明确给出这样的要求,也不能改变原意,因为这是题目的隐含要求。 (2)要同语境协调。 有的变换句式题要求考生对一段文字的某一部分进行调整,而考生在 解题时一定要注意上下文连贯,使变换的部分在内容上、形式上都与上下文连贯,并协调一 致。 2.变换句式题答题技巧归纳 (1)认真审清题目要求,明确答题的方向。 (2)仔细分析原句特点,包括原句的句式特点、原句中各分句间的关系等,为组织答案打下 基础。 (3)根据题目要求改变原句句式,同时要相应地改变原句中的词语甚至句子结构。 (4)对变换后的句子进行检查,看其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规范,是否改变了原句意思。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开学之际,复旦大学 00 后新生曾健宇火了。今年暑假,通过做家教挣得了 3000 余元的 学费,由于不够,他选择向父母借部分来支付学费。与大多数同龄学生的学费由父母承担不 同,这一另类的入学方式让曾健宇成了网红。问及背后原因,曾健宇说,父亲曾跟他说过, 18 岁以后的费用只能“借”给他。 该做法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表示赞成,认为有利于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爱你不是 - 22 - 什么都应该给你,成年后要友提出异议,认为学生的主业应该是学习,如果忙着赚钱耽误了 学习时间,容易导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还有网友认为,父母不给孩子支付学费,会导致亲 情淡漠。 对于网友们的议论,你有怎样的认识呢?请选择你认同或反对的一个点,给曾健宇写封信, 表明你对他这一做法的态度。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例文: 自立才有人生 亲爱的曾健宇同学: 你好!我非常赞赏你的做法。 有一家国内野生动物园里挂着一块警示牌,牌上标示严禁游客向动物喂食物,违者罚款 “的字样,理由是:如果给野生动物喂食,它们会失去自我生存的能力。是啊,若是每天有 那么多的游客来此地给动物提供食物,那些动物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依赖性,觉得获取食物 很简单,就是等、靠、要,久而久之,动物就懒于在茫茫自然界去拼争食物,也便丧失了生 存的本领和意志。 人仅何尝不是这样。 我非常赞同曾父的做法,所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只有给孩子插上独立的 翅膀,孩子才能有自己的人生,才能飞得更高更远;我更要给曾健宇点赞,18 岁后,凭借自 己的能力养活自己,遇到问题可以寻求父母的帮助,但绝不依赖父母,把“啃老”当做理所 应当,可以“借钱”,但必须还钱。 德国的布莱希特说过:“不管我们踩着什么样的高跷,没有自己的脚是不行的。”也许 你有富裕的家境,也许你有身在仕途的父母,也许你有父母已为你铺就的人生坦途,这些用 金钱、地位和宠爱做成的高跷会使你在人生之路上昂然阔步且四平八稳,可一旦“高跷”倒 了,你便会重重地摔倒在地,除了落得个鼻青脸肿外一无所有——没有用自己的双手摘来的 浆果,没有用自己的头脑设计的未来,更没有用自己的双脚走出的人生之路。 山东济南市的一位母亲,因为有一次她的儿子上街迷了路,这位母亲找了很久才找到。 她看着儿子说:“妈在也不让你出门了。”从此以后,她的儿子不能上学,就连吃饭、洗脸也 只能在床上。现在她的儿子有 30 多岁了,但是智力还相当于 7 岁的孩子一样,根本无法自立。 我们感叹于这位母亲的糊涂,更惋惜“儿子”独立意识的缺乏。 - 23 - 易卜生先生曾经说过:“世界上最坚强的人就是独立的人。”曾为美国总统的里根,财 富和名望足以萌及子孙,但他的儿子失业后,却没有向父亲伸手,而是一边找工作,一边靠 领取救济金度日。这种自强自立的精神,很能发人深省。华人首富李嘉诚,万贯家财,却对 孩子万般严格,两个儿子留学期间,他只为其提供学费,生活费则要他们自己打工挣取,最 终他的两个孩子凭借自身的努力各自在商界作出了不小的成绩。 自立是坚强的后盾,青少年学会自立,懂得自立,才有自己的人生,才会成为国家的栋 梁之材! 祝一切顺利! XXX 2020 年 7 月 30 日星期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 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 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以“给曾健宇写封信,表明你对他这一 做法的态度”。 【审题】本次明确写作的任务有两个,一是“请选择你认同或反对的一个点”,因此写作时 不能面面俱到,而要对某一点做深入思考;二是“给曾健宇写封信”,因此写作时要考虑到 写作对象与格式。写作时要结合材料,可从“学费自己负担与独立自主关系”“‘芝麻’与 ‘西瓜’”“亲情与金钱”的角度做深入思考,表明你对他这一做法的态度。 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要求考生对材料所述现象发表看法。本则材料都是围绕 “十八岁后”“自己挣钱”“向父母借钱”“还钱给父母”的关键词展开,所以不难发现, 材料是在讨论成年孩子的独立意识。材料中的陈述对象有两个,一是曾健宇,二是他的父亲, 所以可以从两个角度立意。从父亲的角度,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要求”孩子还 钱是手段,培养孩子靠自己生活的独立意识才是目的;从曾健宇的角度,树立独立意识,懂 得自强自立是成长、成才的关键;当然也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 【立意】给孩子插上独立的翅膀。 独立让孩子飞得更高更远。 学会独立,成就人生。 自强独立是青年最大的财富。 【素材】每个人都是自己统帅和主宰。——[前苏联]高尔基《不合群的人》 - 24 - 不管我们踩什么样的高跷,没有自己的脚是不行的。——布莱希特 不管出身高贵或贫贱,那是父辈的事,应自强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地。——方海权 要学会自己走路,不要老依靠父母和他人。不管他们财富多大,那是他们的事,我们要自己 创造财富,让大家见征我们存在的价值,那样生命才有意义。——(著名学者)方海权 从来便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法]饱 狄埃 莎士比亚离家寻自立:莎士比亚走出的是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道。他出生在斯特拉福的一 个富商之家,但他 16 岁就离开家庭,外出独自谋生。他当过乡村教师,在屠宰场当过学徒, 还帮人家做过书童,他还参加过英国远征军,做过律师,任过小官。为了自立,他还漂过英 吉利海峡,到荷兰、意大利闯荡。寻求自立过程,丰富了他的人生经历,为他后来创作出如 《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 等-大批优秀作品,成为世界戏剧的伟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给继承人留很多钱:美国最大有线电视公司远程通信公司董事长约翰·马隆,将 15 亿美元 遗产的一多半捐给慈善事业。他认为:“太多的财产会毁了孩子们,而不是有利于他们成 长。”1997 年,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宣布,他不会给他刚出生的女儿珍妮弗留多少遗产。他的 理由与马隆的相同。美国第二大富翁沃伦·巴菲特对他 3 个子女的吝啬是出了名的。他说, 他死后,如果他们能得他的一个子儿,那就算他们走运。英国房地产开发商彼得·德萨瓦里 1997 年宣布,他死后,他的 5 个女儿不能分享任何价值 2400 万英磅的房地产。 老记者鼓励女儿“出走”:据位在密执安大学留学的中国研究生介绍,有一位美国女青年学 生谈到边学习边工作生活时认为很有意思。有时也觉得挺艰难的,可还是坚持下来了。她父 亲是个老记者,属于中产阶段,并不是没有钱供子女上学。有一年,她回家看望父母时,曾 问父亲:为什么当她 18 岁时,就鼓励她离家“出走”?她父亲回答:“因为对一个年轻人来 说,最重要的是两件事:一是要受教育,一是要有独立性。这不仅指要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 而不是处处依赖别人,还包括要锻炼一种独立的思维方式,坚强的意志个性,努力自强不息。 【结构】文章题目“独立才有人生”亮明观点,揭示主题;作文以动物园的提示牌开篇,由 物及人,指出独立的重要性;之后分析材料,观点明确的表示对曾父及曾健宇的肯定;然后 引用德国布莱希特的名言,从理论上分析不独立的危害;接下来用济南母子的事实论据论证 不独立的危害;之后由易卜生的名言引出里根儿子及李嘉诚父子的正面例子论述独立的重要 性;结尾点题并照应题目,强调只有独立才有自己的人生。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 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 - 25 - 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 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 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 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 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 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 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 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 的一个显著特点。 - 26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