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2020高考语文专题跟踪检测10散文阅读三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课标通用2020高考语文专题跟踪检测10散文阅读三含解析

专题跟踪检测10 散文阅读(三)‎ ‎(建议用时:30分钟)‎ ‎(2019·江西南昌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来来往往 朱以撒 ‎①回想个人的写信史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此前觉得写信是大人的事,实在需要了才写信,寄信是需要付费的,一枚邮票可打上半斤酱油,谁没事以写信为乐呢。‎ ‎②20世纪70年代是我大量写信的时期。人在远方务农,形单影只,只有通过写信与家人交流。信中内容颇为单调,大抵是对山野生活的描述,外加民俗风情的点染,其下就都是对前景的忧虑。家里来信内容也大致可以猜到,家中近况的敷陈,对我在外的隐忧,末了都是安好安好。相信那时节寄往山区的信都如此。那时寄信要付八分钱的邮资,还要跑五里山路到公社寄出。有人授我一种省邮票的方法,就是在寄出前把米汤抹在邮票上,让家人收到后把邮票泡在水里,米汤化了,邮戳也不见了,这样邮票可以多次使用。可是母亲不同意,她觉得持这种小伎俩的人成不了大事,此法也就得不到实施。现在想来,为什么一个人会在小小的邮票上使心计下功夫,像我们,把邮票视为一种隐喻,而不是一小块纸,都有着一个很深刻的原因,因为分离,因为天各一方。原本生活自在的一家人,硬生生地被脱离,在不同的空间里彼此思念,邮票功能就自然而然地行使了。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也会请人代笔书写、代为读信,借来来往往的邮票,纾解相思。有时到邮局,营业员发现太厚了,就放在天平上称称斤两,要求再加一枚邮票。这也使写信者下回注意,采用薄纸写信,正面写完写反面,用尽密不透风之法,就能顺利过手。‎ ‎③真正一封信有多重,是称不出来的。‎ ‎④一封信如同一枚带壳的果实,只有打开果壳,才能知道里边的内容。如果是明信片,它就没有这层包裹,也就不会把秘密写在上面。每个人都有一些属于自己的秘密,或大或小,不愿公开。信纸承载了秘密,装入信封,犹如一个安睡的婴儿,眼力再锐利的人也不能穿透。在一个不文明的环境,有些信就被人偷窥了,把秘密传播了。因此如何保证一封信里的秘密得到守护,我一直想不出好的办法,椰子、榴莲,果壳那么坚硬,还是轻易地被人撬开,进入它的深处。信封单薄,口封得再严密,也只是对守规矩的人的约束,他们觉得这虽是一扇虚掩的门,也不要有推开的念头。大家都遵守了,秘密就有安放的地方。人还是需要隐私的,不是什么都要翻出来在阳光下晾晒。‎ 6‎ ‎⑤20世纪60年代末,我一直在写作,试图走出穷乡僻壤,到工厂去,到城市去。想靠写作来改变命运的人不少——如果能在一些大刊上发表三五篇,马上会被县里的文化部门盯上。尽管白日的田间劳作疲惫之至,还是会有人写到深夜才搁笔。一篇完成了,便会给素不相识的编辑写信,恳请指教,给予发表,然后走五里山路到邮局,郑重寄出。那时文学创作还是得到支持的,再厚的稿件也不必贴邮票,把信封右上角剪掉即可。编辑的态度也出奇地好,每一篇都给退稿,还附上一封阅读意见。十年间就一直是写稿、寄稿、被退稿,再写稿、再寄稿、再被退稿。好在我自以为乐事,一以贯之。后来我考上大学,离开乡村,而接下来我寄出的一些作品,渐渐被接受,往往会收到一封薄薄的信,信封下端是这个刊物的名字,打开信封用并拢的食指和中指夹出那一枚小小的便笺,信文很短,最动人的就是两个字:拟用。此时不禁感慨,退稿的那一页被翻过去了。又过了一段,会有一个牛皮纸大信封送到我的手上,凭感觉里边是几本刊物。打开来看,自己的名字和文章,都在上面。寄信,从此有了一种新的价值和意义。‎ ‎⑥渐渐的,到邮局寄信,不难看出纸上写信的势头已经过去,门前绿邮筒扁扁的口子上落上了尘泥,里边空寂,不像多年前信堆了一大摞,有两个青年正在奋力打戳。现在还写信的人,的确是有癖好了,喜欢纸质的素朴,喜欢毫端与纸面的摩挲。说到底,还是对旧时光、慢生活的依恋,生怕把写信这个既实用又审美的动作荒疏了。时之所轻,我之所重,这种与时错位的举动,是一种很私有的恋情,我写信,故我快乐,至于别人写不写与我无干。那些喜爱与我通信的人也具有共同的爱好,不写还真不行,于是来来往往没有中断。日子在写信中过去,或者说写信把日子延伸了。直到再也写不动的那天来到——手抖得厉害,毛笔把握不了,眼前迷蒙一片,个人的写信史方告终结。‎ ‎⑦最后寄出的那一封信,末了会有颤颤巍巍的两个字:再见。‎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的标题“来来往往”指的是信件的来来往往,作者回顾了自己的写信史,对和家人通信以及和编辑的信件来往进行了详写。‎ B.作者对信有着深厚的感情,文中“一封信如同一枚带壳的果实”将信封比喻为坚硬的果壳,表现了作者对信件隐私的重视。‎ C.“打开信封用并拢的食指和中指夹出”属于细节描写,作者在多年后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深,足以看出他收到信件时内心的激动。‎ D.随着时代的发展,写信的势头过去了,文中对落满尘泥的邮筒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人们不再写信的遗憾和对传统文化消失的谴责。‎ D 解析 “对传统文化消失的谴责”错,从文中“时之所轻,我之所重”“我写信,故我快乐,至于别人写不写与我无干”等内容来看,作者只是有遗憾,并无谴责。‎ ‎2.第②段写“有人授我一种省邮票的方法”这一内容有什么用意?(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 6‎ 作答本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分析。内容上,文章第①段说“一枚邮票可打上半斤酱油”,第②段也描述了生活的困难,因此,结合文章内容来看,第②段提及“有人授我一种省邮票的方法”意在说明那时的人们生活普遍困难,能省钱尽量省钱。而下文写母亲反对这种“省邮票的方法”,她觉得“持这种小伎俩的人成不了大事”,突出了母亲的优秀品质及其对“我”的影响。结构上,这一内容引出下文“现在想来……”,从而抒发了作者对于人们借来来往往的邮票纾解相思的感慨。‎ 答案 ①说明当年生活条件非常艰苦。②突出母亲的优秀品质及其对“我”成长的影响。③引出下文作者对于人们借来来往往的邮票纾解相思的感慨。‎ ‎3.请结合文本内容,探究“信”的丰富内涵。(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作答本题,要梳理文章内容,找出能体现作者对“信”的感情和态度的关键词句,分点概括。第②段重点写了与家人通信的情况,由“原本生活自在的一家人……借来来往往的邮票,纾解相思”可知,“信”中寄托着身处异乡之人对亲人的思念。第④段重点写了信的私密性,由“信纸承载了秘密”等可知,“信”承载着人内心的秘密。第⑤段重点写了与编辑的信件往来,由“一篇完成了,便会给素不相识的编辑写信……”“十年间就一直是写稿、寄稿、被退稿……”等可知,“信”寄托着作者的文学理想和对理想的坚持。第⑥段重点写了信的式微,由“说到底,还是对旧时光、慢生活的依恋……”“时之所轻,我之所重……我写信,故我快乐”等可知,“信”寄寓着作者对旧时光、慢生活的依恋,以及对眼下生活的态度。‎ 答案 ①寄托着身处异乡之人对亲人的思念,承载着人内心的秘密。②寄托着作者的文学理想和对理想的坚持。③寄寓着作者对旧时光、慢生活的依恋,以及对眼下生活的态度。‎ ‎(2019·广东广州综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5分)‎ 沙海一苗树 梁 衡 没有在沙漠里生活过的人,不知道绿色就是生命的火种。‎ 世界排行第九的库布其大沙漠浩瀚无垠。沙漠中的达拉特旗(县)如海中一叶,官井村就是这叶上的一痕。但只这一痕,就有一百六十一平方千米。四十年前这里曾是飞沙走石一片混沌。村民住房一律门朝里开,如果向外,早晨起来沙拥半门高,你根本推不开门,人将被堵在屋子里。村里所有院子都没有院墙,如有墙,一夜狂风满院沙,墙有多高沙有多深。苏东坡形容月光下的院子,竹柏交影,如积水空明。而风沙过后的院子,沙与墙平,月照明沙静无声。我曾有在沙漠边生活的经历,风起时帽檐朝后戴,走路要倒行。就是进了村也分不清房子、行人。过去像达拉特旗这样的地方,不用说庄稼难有收成,风沙起时,人们赶车出门,就如船在海里遇到台风,车仰马翻,淹没沙海。平时小孩子出门玩耍,也有被风卷沙埋而失踪的。人在这样的地方怎么生存?乡民渐渐逃亡。‎ 6‎ 村里有个汉子名高林树,一个名字中有三个木,也该他命中有树。全家人实在过不下去了,就逃到三十里开外一处低沙壕处。一次赶车外出他向人家要了棵柳树苗,就势插在沙窝子里。借着低处一点水汽,这树竟奇迹般地成活了。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柳树长到一房高。外来的人站在沙丘上,手搭凉棚四处一望,直到天边也就只能看到这么一点绿,别看只这么一点绿,它点燃了不知多少远行人生的希望。能在这树荫下、沙壕里,喝口水,喘喘气,比空中加油还宝贵。这是茫茫沙海中的唯一坐标,这里就称为“一苗树壕”。时间一长这个地名就传开了。民间口语真是传神,不说“一棵”而说“一苗”,那风中弱柳就如一苗小草,在无边沙海中无助地挣扎。但这苗绿色的生命启发了高林树,他想有一就有十,就有百,栽树成瘾,几近发狂。凡外出碰到合适的树苗,不管是买、是要,总要弄一点回来。平时低头走路捡树籽,雨后到低洼处寻树苗。功夫不负有心人,渐渐这条老沙壕染上一层新绿。有树就有草,草下的土也有了点潮气。1990年,当地人永远记住了这个年份。高林树在树荫下试种了一片籽麻,当年卖油料竟得了一万两千元。那年头,国家兴起改革,允许有人先富,一个“万元户”在城里也是让人眼热心跳,更不用说在寸草不生的沙窝子里淘出这么大一个宝。远近的村民纷纷效仿,进壕栽树,种树种草种庄稼。一晃过去快三十年。三十年后是什么样子呢?‎ ‎ 2018年8月底,塞上暑气初消,秋风乍起,我有缘来造访这个远近闻名的“一苗树壕”官井村。高林树已八十多岁,不再见客。村主任和老人的二儿子领我登上全村最高处,天高云淡,浩浩乎绿盖四野。一物降一物,原来这沙子也有能制服它的宝贝。杨、榆、柳等高大乔木如巨人托天,而柠条、沙柳、花棒、苜蓿等灌木则铺开一张硕大的地毯。正是羊柴、柠条的开花季节,那红白相间的小花朵,就如小姑娘身上的碎花衣裳。羊最爱吃的沙打旺草,挺着一条圆滚滚的绛紫色花棒,如孩子的小手举着一大块巧克力。黄沙早已被逼到遥远的天边,成了绿洲上一条金色项链。这时一丝风也没有,天地静得出奇。黑黝黝的玉米地密不透风,十里、八里地绵延开去,浓得化不开。眼前这土地早已不是“一苗树”“一点绿”了。村主任自豪地说,这一带壕里产的沙柳苗抗旱、抗虫,成活率高,全国凡有沙漠的地方都用我们的苗。我们现在是拿“万”字来说话——现有沙柳苗基地七点六万亩,林地十六点六万亩,还有一万亩甘草、一万亩土豆、一万亩苜蓿、一万头奶牛……全村已人均收入两万元。我听着他不停地“万”着,笑道,你现在已算不清,有多少万个“一苗树”了。‎ ‎ 他又指着远处的沙丘说,生态平衡,这沙漠也不敢全治完,留一点在那里可以储存水分,发展旅游,也好让下一代知道过去这里曾是什么样子。‎ 我问高老汉的儿子,你爹当年栽的那“一苗树”呢?他说,早已长到两抱粗,那年我哥结婚,砍倒做了家具。我说那是个标志,砍了多可惜。他说,要是知道现在有这么多人来参观,肯定不会砍。不过事后又补栽了一棵。我就急切地跟他去看,这是一棵榆树,也快有两抱粗,枝叶如盖,浓荫覆地。榆树是个好树种,木硬枝柔,抗风耐旱,特别是到春天时榆钱满树,风吹四方,落地生根,子子孙孙繁衍不息。我说,这树上一定要挂个牌子——一苗树,让人们不要忘记当年那百里沙海中“一点绿”。‎ 世界第九大沙漠的变绿,原来是从这“一苗树”开始的。‎ ‎(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6‎ A.第二段用苏东坡笔下的院子和想象中风沙过后官井村的院子相比较,突出了沙漠环境的恶劣和沙漠生活的艰难。‎ B.文中连续运用“万亩”“万头”“万元”等数量词,突出官井村近三十年来的巨大变化,表达了当地村民的自豪之情。‎ C.村民在治沙过程中留下一些沙丘,是追求生态效益而牺牲经济效益的表现,体现了保护环境、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 D.高林树和村民们是改善环境、劳动致富的典范,他们用持续不断的辛勤努力,谱写了奋斗创造幸福的时代篇章。‎ C 解析 由第五段“发展旅游”可知,“追求生态效益而牺牲经济效益”分析不当。‎ ‎5.这篇散文的内容具有纪实性,语言具有文学性,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纪实性上,文章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叙述,文中涉及的地点、时间、事件都是真实的,表达的感情也是真实的。文学性上,文中写“苏东坡形容月光下的院子……如积水空明”,化用苏东坡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典雅隽永;人们在风沙起时赶车出门,“就如船在海里遇到台风,车仰马翻,淹没沙海”,制服沙子的植物“杨、榆、柳等高大乔木如巨人托天,而柠条、沙柳、花棒、苜蓿等灌木则铺开一张硕大的地毯”,羊柴、柠条的“红白相间的小花朵,就如小姑娘身上的碎花衣裳”,羊爱吃的沙打旺草“挺着一条圆滚滚的绛紫色花棒,如孩子的小手举着一大块巧克力”,黄沙“成了绿洲上一条金色项链”等描写,大量运用修辞,将人们遇沙出行的情形、治沙的植物等描写得生动形象,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据此分点概括即可。‎ 答案 纪实性:①作者亲历;②材料真实;③情感真挚。‎ 文学性:①多用修辞,形象生动;②化用名句,典雅隽永。‎ ‎6.本文以“沙海一苗树”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从标题本身看,它既指高林树在库布其大沙漠种下的第一棵柳树,又指高林树本人;结合“村民纷纷效仿”及第四段的内容来看,它还指生活的火种、生命的希望,内涵丰富;从它与文章主旨的关系看,它表达了对高林树和村民们用辛勤的劳动改造沙漠、改变生活的奋斗精神的赞美;从表达效果看,“沙海”之“大”和“一苗树”之“小”形成对比,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案 ①含义丰富,既指高林树在库布其大沙漠种下的第一棵柳树,又指高林树本人,还指生活的火种、生命的希望。②凸显主题,赞美“高林树们”用辛勤的劳动改造沙漠、改变生活的奋斗精神。③强化效果,通过“沙海”之“大”和“一苗树”之“小”的对比,引起读者关注。‎ 6‎ 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