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彭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成都彭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下期期末高一年级调研考试 语文 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资源”这一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资源是指人类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在自然界存在的物质(材料)和动力的天然来源。广义的资源,则是指人类用来帮助从事一定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一切要素和有利条件的总和。简单地说,资源就是人类活动所必需的一切东西。从形态上看,人类资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贮存、节约的资源,如资金、材料、能源等:另一类是不可贮存、节约的资源,如时间、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在信息社会中,正确认知注意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为什么说注意力是一种资源呢?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定向性,即有意识、有计划地达到一定的目的。人类活动的定向性,要求人在活动过程中,必须使自己的意志服从这个过程的目标。人的定向活动是由提出的任何或某种活动计划来组织的,而要完成这种组织活动,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就是注意力。所以,注意是人的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人的有目的活动和定向探索活动的前提,是人的活动达到既定目标的必要条件;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是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要素,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人的心理过程的一个最基本特征是它的选择性和指向性。当我们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一定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和认识过程分不开,它是一切认识过程的开端。虽然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认识活动,但它表现在认识过程(知觉、记忆、思维等)的内部而与这些过程不可分离,在人的一切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注意力表现了人的心理过程进行的动力特征,是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的重要因素。没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就不能有效地从事各种活动,就不能 从事长时间的复杂的思维活动。‎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的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人的主要精力每次只能执行一种主要的任务。当大量的信息进入感觉记忆,若不加以注意,很快就会丧失。因此,注意在为进一步加工而选择感觉信息方面,是起着重要作用的。信息资源具有可替代性、可分享性,而注意力作为资源是不可替代、不可分享的。今天,人们要学会合理有效地分配并使用注意力。‎ ‎(节选自李志昌《信息资源和注意力资源的关系》,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与本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时就是注意,注意是认识过程的开端,对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操作活动均有调节作用。‎ B.注意力决定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成果的质量,体现了人的个性品质和能力结构,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心理因素。‎ C.在情况多变、竞争激烈、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尤其从事各种思维活动,必须拥有高度发展的注意力。‎ D.资源包括材料、能源、时间、信息、注意力等,有狭义、广义之分,有的可以贮存、节约,有的不能贮存、节约。‎ ‎2.下列语句的含义,不能体现“注意力”重要性的一项是(3分)‎ A.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 B.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C.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下面推断与本文观点相符的一项是(3分)‎ A.注意力是一种非常有限的心理资源,不可替代,不可分享,因此可以和物质、能量等资源相提并论,等同看待。‎ B.信息是一种重要资源,注意力也是一种重要资源。在任何时候,人的注意力都是一种稀缺资源。‎ C.从注意力资源稀缺的角度看,在某些次要的或无关的方面,“信息闭塞”排除了一些无谓的干扰,可能也是有好处的。‎ D.合理、有效地分配、使用注意力是成功的要素,不能合理使用注意力将会导致人一事无成。‎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 受疫情影响,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日前在京线上发布。调查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1.1%,较2018年的80.8%提升了0.3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9.3%,2018年年的76.2%上升了3.1个百分点。图书阅读率为59.3%,较2018年的59.0%上升了0.3个百分点;报纸阅读率为27.6%,较2018年的35.1%下降了7.5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19.3%,较2018年的23.4%下降了4.1个百分点。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间最长,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100.41分钟,比2018年的84.87分钟增加了15.54分钟,人均每天互联网接触时长为66.05分钟,比2018年的65.12分钟增加了0.93分钟,而纸质书报刊的阅读时长均有所减少。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提升了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整体阅读人群持续增加,但也带来了纸质阅读率增长放缓的新趋势。‎ 从未成年人的阅读率来看,2019年0~8周岁儿童图书阅读率为70.6%,较2018年的68.0%提高了2.6个百分点;9~13周岁少年儿童图书阅读率为97.9%,较2018年的96.3%提高了1.6个百分点;14~17周岁青少年图书阅读率为89.1%,较2018年的86.4%提高了2.7个百分点。2019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2.9%,较2018年的80.4%提高了2.5个百分点。‎ ‎(摘编自《中华读书报》)‎ 材料二:‎ 日常选择数字化阅读也是出于无奈,这与工作过于繁忙、生活节奏过快有关,平常只能在上下班的地铁、公交车上刷刷微博,扫一眼微信公众号,阅读“碎片化”很难避免。‎ 但也有网友并不排斥这种“碎片化”。网友“满垛十七”留言认为,“我反思自己天天刷微博、刷公众号,然而有一天回头看摘抄本,猛然发现很多有意思的观点和好文章,都是我在‘碎片化’阅读里收集来的。”‎ 值得关注的是,亚马逊中国今年2月末发布的调查显示,热播影视作品往往会引发“跟风”的阅读热潮。比如,热播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就带动了原著纸质图书及电子版图书,销量成几何级数增长。‎ 这种跟风式的阅读现象,与“碎片化”阅读紧密联系在一起,很大程度上受到当代多元传播渠道的不同价值观影响,导致阅读内容的“网红化”“快餐化”。‎ ‎(摘编自《新华每日电讯》)‎ 材料三:‎ 虽然数字阅读发展很快,《2019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图书零售市场规模继续保持增长,总规模突破千亿元,销售额达1022.7亿元,同比增长14.4%。‎ 数字阅读中不可避免地会有“碎片化”“娱乐化”内容,但数字阅读既有浅阅读,也有深阅读。纸质阅读、深度阅读必然会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但目前的阅读主体还是呈现多元化趋势,因此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之间仍有并行发展的空间。对于数字阅读要加强引导,用好的内容去抢占数字媒体的市场和阅读空间,而不是放任娱乐化内容一味泛滥。‎ ‎(摘编自“光明网”)‎ 材料四:‎ 数字化阅读是全球的发展趋势——数字化阅读增长,图书和报纸期刊等阅读率下降。事实上,阅读方式不断演化的过程,一直遵循着更方便、容易携带、成本更低、更易普及的进化规律,数字化阅读实则符合阅读发展趋势。‎ 出生于2010年~2024年间的新一代人,是电子人、科技人、数字人,他们对数字化阅读有着天然的接受力,反而会对纸书产生越来越大的陌生感、疏离感。有人预测,在未来纸书将逐渐失去现在的普通阅读地位。‎ 不管何种材质的书籍,都指向阅读,其内容才是最重要的。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提升了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使阅读人群持续增加,这就体现出数字化阅读的进步性。可见,社会大众实在不必纠结于数字化阅读对纸书的冲击,倒是应该多思考下,如何适应数字化阅读的未来趋势。‎ ‎(摘编自“光明网”)‎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字化阅读方式,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其接触率在2019年都有所增长。‎ B.《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热播,带动了图书的销售,这体现了跟风阅读的现象。‎ C.数字化阅读与深阅读并不是相背的,对于数字化阅读,要用好的内容去抢占数字媒体的市场和阅读空间。‎ D.数字化阅读方式,相对于纸质阅读方式,更方便、成本更低,使得它的读者群逐渐超过了纸质阅读群。‎ ‎5.针对上述材料,下列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9年成年国民阅读率略有下降,未成年人有所提升,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整体阅读人群持续增加,但也带来了纸质阅读率增长放缓的新趋势。‎ B.对于所有工作忙、节奏快的人们而言,数字化阅读可以为他们提供阅读机会,并使之获得思想启发。‎ C.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规模保持持续增长,说明传统阅读仍有相当大的影响。‎ D.数字化阅读是全球的发展趋势,新一代人对其有天然的接受力,社会大众要思考如何去适应这种趋势。‎ ‎6.根据材料内容,简要分析数字化阅读与纸质阅读所呈现的关系。(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7~9题 桐花满地 雪小禅 ‎①起初,我是不喜欢桐花的。‎ ‎②桐花命贱,粉不粉艳不艳的,大朵大朵地开着,形状也散。因为大,觉得没了形似的。更有那颜色,有灰败的暗在里面,所以,我初见桐花,便觉得不是我的花。只因为它没有灵性,好像一个呆滞的乡下女子。‎ ‎③后来喜欢了看电影,发现电影院里有几棵泡桐,高大健硕,足有几十年了吧?三四月间,一树一树的花开,粉灰色的桐花开遍了天空。我恰是十五六岁的年龄,一下子惊艳过去。‎ ‎④那是故乡的老电影院,院子里因为有几棵泡桐,显得鬼魅而虚幻。我常常和同学跑去看电影,当然是要逃课的。电影票两毛钱一张,今天是粉的明天是蓝的,细细的长条,前面印了座位,多少排多少号,后面是日期。我们偶尔也逃票,如果当天恰好是蓝色的票,而我们前几天恰好用过蓝色的票,于是混进去,感觉占了极大便宜。无限的快乐,贼的快乐。‎ ‎⑤那时玲是我的蜜友,她总是与我一起跳过一中的墙去看电影,有时去得早,就捡几朵桐花放到书里。玲说,这花要是不败该多好啊。这句话多傻啊!我笑话她总是说傻话,她又说,花无百日红。‎ ‎⑥后来她转学走了,我一个人再去看电影时总是会想起她。‎ ‎⑦我把桐花夹在信里寄给她。我问她,你那里有桐花吗?问她的时候,她就哭了。因为我发现,信纸是湿的。‎ ‎⑧每天上学都要过电影院,我总是不经意地扭头看那些泡桐,春去春回,看了三年。我离开了故乡,从此再也没有回去。小城的桐花,已散落在记忆河岸上,桐花穿过两岸光阴,只是无比的凄美。惨绿的少年就那样一挥而去。‎ ‎⑨再回故乡,却不见了桐花。‎ ‎⑩电影院早就黄了,于是拆掉,盖了商城,里面无限的热闹。电影院不复存在,当然也没有桐花了。正是人间四月天,我却惶惶然,好像失了什么,无限地惆怅。‎ ‎⑪多年之后,我和玲再度联系上。她没有考上大学,一个人在异乡奔波,不停地在路上奔波。下岗失业,做生意赔本,失恋离婚,玲的命运一波三折,但她却没有抱怨过。我想起桐花,那样努力地开着,不好看,可是,为了春天的到来,一直努力着。‎ ‎⑫我问玲还记得我寄给她的桐花吗?她在电话中说,已经干掉了,没了颜色。可是,她一直留着。因为,上面有光阴的痕迹。‎ ‎⑬还有一次去开会,我觉得闷,出来透气,在窗口,忽然看到了桐花。一枝枝伸展着,在三楼的窗前,那些桐花几乎伸手可及。天正在下雨,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地上有一片落花,真是桐花万里路。我伸出手去,摘下一朵,那朵又软又绵的桐花,就在我的手上,上面有雨露儿,颤抖着,微张着,这是一朵还没有完全开的花,还有着青涩的美。我捧着它,想起与桐花的初见,我并不喜欢它。如今,与君再相见,我心中,俱是欢喜的花儿,一朵、两朵地开着,桐花满地。我记得故乡的桐花,也更喜这眼前的一朵。‎ ‎⑭我给玲发了一条短信:“玲,有空回来看桐花吧,它们又开了呢。”‎ ‎⑮玲很快回了短信。她说:“人生若只如初见,我们还当去跳墙偷看电影的少年吧。因为那里有我和你的桐花万里路。”‎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叙述事件主要采用顺叙的方式,中间有插叙,这样使文章脉络清晰,将过去、现在的事情结合在一起,显现出“形散”但“神不散”的特点。‎ B.文章中“玲”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是与桐花形象相互衬托,本文就是通过对桐花、朋友“玲”的回忆,写出了对往日时光的怀念,抒发对人生的感悟之情。‎ C.倒数第三段划线句对桐花的称呼从“它”到“君”的转换,是因为对桐花的描写已经丰富、饱满,“它”的形象已经转变为“一直努力着”的形象,作者对其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D.作者当初不喜欢桐花的原因是命贱、形状也散、颜色灰败的暗且没有灵性,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 ‎8.有人认为,文中的桐花是“玲”的化身,你对此有何看法?(6分)‎ ‎9.本文语言表达上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本文举例简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庚戌十一月,予自广陵归,与陈子灿同舟。子灿年二十八,好武事,予授以左氏兵谋兵法,因问:“数游南北,逢异人乎?.”子灿为述大铁椎,作《大铁椎传》。‎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宋,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七省好事者皆来学,人以其雄健,呼宋将军云。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多力善射,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时座上有健咬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既同寝,夜半,客曰:“吾去矣!”言讫不见。子灿见窗户皆闭,惊问信之。信之曰:“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 一日,辞宋将军曰:“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吾去矣!”将军强留之,乃曰:“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久居,祸且及汝。今夜半,方期我决斗某所。”宋将军欣然曰:“吾骑马扶矢以助战。”客曰:“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客不得已,与偕行。将至斗处,送将军登空堡上,曰:“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客驰下,吹觱篥数声。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失从者百许人。一贼提刀突奔客,客大呼挥椎,贼应声落马,马首裂。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息观之,股栗欲堕。忽闻客大呼曰:“吾去矣。”尘滚滚东向驰去。后遂不复至。‎ 魏禧论曰:子房得力士,椎秦皇帝博浪沙中。大铁椎其人饮?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予读陈同甫《中兴传》,豪俊、侠烈、魁奇之士,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又何多也!岂天之生才不必为人用欤?抑用之自有时?子灿遇大铁椎为壬寅岁,视其貌当年三十,然大铁椎今四十耳。子灿又尝见其写市物帖子,甚工楷书也。‎ ‎(选自《大铁椎传》)‎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B.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c.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D.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类楚声/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著作,主要记载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重要事件、人物,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B.“庚戌”“壬寅”,均是采用中国古代传统的干支纪年。此外,中国古代还有年号纪年法,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古代一个皇帝一个年号,故常用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 C.“大铁椎”并不是客人真正的名字。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D.射,“六艺”之一, “六艺”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铁椎其人名不见经传,能吃、力大、寡言,一把四五十斤重的大铁椎片刻不离身,给人以种种神秘感,直到最后才知道他是一个身怀绝技、勇武过人的“异人”。‎ B.宋将军威名远播,雄健有加。大铁椎慕名而来,却发现他们“皆不足用”,既说明大铁椎有抱负,想寻找真正的英雄干一番大事,又表现他有知人之明,豪放而坦诚。‎ C.大铁椎决战前后连续三次说出了“吾去矣”一语,这既是大铁椎向将军的告别之语,更是大铁椎对寻找到志同道合者之难,实现抱负、施展才能之难的沉重叹惋。‎ D.大铁椎勇猛过人。星夜决斗时,面对来势汹汹的二十多个强盗,大铁椎奋力挥舞铁椎,左右猛击,强盗顷刻四面仆地,多人被杀。‎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客初至,不冠不袜,以蓝手巾裹头,足缠白布,大铁椎外,一物无所持,而腰多白金。‎ ‎(2)予读陈同甫《中兴遗传》,豪俊、侠烈、魁奇之士,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又何多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王詹叔利州路运判① 王安石 王孙旧读五车书,手把山阳太守符。‎ 未驾朱轓辞辇毂,却分金节佐均输。②‎ 人才自古常难得,时论如君岂久孤?‎ 去去便看归奏计,莫嗟行路有崎岖。‎ 注:①本诗写于作者主持变法时期。王詹叔,名靖,曾任山阳太守等职。利州路,北宋行政区名,包括今陕西、四川部分地区。运判:官名,即转运判官。②朱轓,古代高官之车,毂,代指朝廷。均输,指均输法。作者推行的新法之一,金节,诸侯使臣的符节。‎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写王詹叔身为贵家子弟却能饱读诗书,在看似简单的叙述中含有作者的赞赏。‎ B.颔联交代王詹叔出行事由,塑造了一个不计较名利、勇于承担新任务的官员形象。‎ C.颈联表达了作者对于王詹叔没能得到重用的不满,也表达了作者赏识人才的情怀。‎ D.本诗以送别为题,着重描写离别场面、路途遥远,抒写与王詹叔的离别之情。‎ ‎15.尾句“莫嗟行路有崎岖”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它与“不畏浮云遮望眼”(《登飞来峰》)共同体现了作者什么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6分)‎ ‎(1)《赤壁赋》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既是运用比喻又是运用典故的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美国媒体报道,一位肯塔基的家庭医生表示,近期他的诊所检查室里洗手液总是神奇地不胫而走,这可能与疾控中心对公众勤洗手的建议有关。‎ B.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是候车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C.全球新冠疫情状况已经在往好的方面发展,专家呼吁大家要理性对待,千万不要理会那些不负责任、别有用心的人的骇人听闻的报道。‎ D.老将军已经72岁了,短小精悍,动作灵活,身手依然如当年那样灵敏,真是令人羡慕。‎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游客文化体验、特色旅游活动需求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利用科技创新对外宜传、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扩大我市旅游业的吸引力与知名度。‎ B.全球2000多位科学家经过跨国的联合攻关和数年的不懈努力,人类史上首张清晰的超级黑洞照片终于在今年面世,引起广泛关注。‎ C.“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旨在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养为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 D.琳琅满目的远古海洋生物化石、承载“海上丝绸之路”辉煌的“宋元福船”复原模型等珍宝,将在坐落于天津的国家海洋博物馆集中展示。‎ ‎19.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论语》‎ 四书 语录体 舍生取义 逝者如斯夫 B ‎《三演义》‎ 章回小说 以时间为序 拥刘反曹 三打祝家庄 C ‎《家》‎ 现代小说 巴金 高觉新 激流三部曲 D ‎《巴黎圣母院》‎ 现实主义小说 雨果 法国 卡西莫多 ‎20.下面是一位记者在采访某著名作家之子说的一段开场白,其中有5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在下面相应的位置进行修改。(5分)‎ 大家知道家父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作品广为流传,在文坛崭露头角。我在上中学时候就读过他的不少拙作,至今还能背诵其中的段落。您是他老人家的犬子,能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我对此表示感谢。‎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 ‎① _。畅通运输通道和物流配送,解决好生活必需品供应的“最后一公里”是前提,但更要密切关注疫情对市场供求的影响,充分做好居民生活必需品保供调度,防止物价过快上涨。疫情发生初期,个别地区出现了哄抬“菜篮子”“米袋子”等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的问题,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迅速行动,从严从重从快查处了一批民生领域,价格违法案件,确保了市场平稳运行。只有②,让“63元一棵的白莱”不再出现,才能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保供应就是保民生,促稳定就是促和谐。越是在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越是要保障基础供应和民生服务不断档,用实际行动让民众的“米袋子”鼓起来,“菜篮子”满起来,才能为③。‎ 四、写作(60分)‎ ‎22.(60分)‎ ‎2020年,注定将因为这次疫情而写入历史。然而历史,往往是粗线条的记录,更多的平凡与平常,却常常不会留下确切的痕迹。普普通通的人,在狂卷而来的信息中,最容易被淹没;在未来的记录中,最可能被一笔带过。这时候,我们需要文字,需要用笔留下些碎隙和细节,留下严肃和荒诞……发现庸常中的深邃,发现平凡中的伟大……‎ 请你根据自己在这次疫情中的见闻或经历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意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1.自拟题目,自定主题;2.思想健康,内容充实;3.有描写有抒情;4.字数不少于800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