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解析版

集宁一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近二十年来,中国网络文学蓬勃发展,出现了作品丰富、写手众多的繁盛局面。但是,网络文学在发展的同时,也客观存在着粗制滥造、缺乏担当等一些问题。网络写作,需要从传统文学写作中汲取营养。‎ 首先,要提升担当精神。古人写文章,通常追求价值功能,而不只是为了娱乐消遣。今天的网络空间,似乎为作者提供了一个狂欢场所。网络写作的最初目的是自由宣泄情感,作者更看重写作过程中的惬意与畅神。换言之,网络文学卸下了功利主义的重担,回归到自由抒情、悦心快意的游戏写作本质。文学的价值功能,变为自娱和娱人。网络文学应主动担当。写作时,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题材,反映老百姓的生活境遇和真实心声。通过深入挖掘精神内涵,网络文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在作品中,强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重要责任。‎ 其次,要强化经典意识。传统文学写作,习惯精雕细琢。曹雪芹对《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精神,值得钦佩。司马迁所言的“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就是对作品经典性、永恒性的追求。网络写作追求快速生产,一般不会仔细推敲,而是匆匆写完就贴出。有鉴于此,网络写作需要借鉴传统写作中的经典意识,重建作者的权威性和个体风格,尽量让自己慢下来、静下来,在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 另外,要尊崇独创性原则。鲁迅说:“依傍和模仿,决不能产生真艺术”。在传统观念中,文学写作是一种灌注个性精神的创造性劳动,贵在独创性,排斥重复性。而网上资料的丰富性、搜索的便捷性和网络传播的开放性、快速性,导致网络写作表现出互文性特征。网络写手,容易受到流行模式的影响,套用现成模式。网络作家,应当树立追求独创性的理想,开掘自身的独特体验,重视精神世界在文学中的表达。通过独创性写作从同质化、类型化的网络文学流行趋势和套路中突围出来。‎ 最后,要涵养诗性精神。传统文学的艺术形象是间接的,藏在语言符号中,必须通过读者的联想、想象,才能在头脑里出现。语言艺术的诗性魅力,正是通过对间接的、想象的语言形象的经验还原、想象填充和韵味品咂,而得以实现的。网络文学,因多媒体表达的直观性和便捷性,使得网络写作,不再追求“寄意于言外”的韵味,以及空灵幽远的诗意境界。网络写作,不应一味沉浸于文本的快感、故事的惊险刺激和语言的直白浅陋,而要主动向传统写作取经,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和文字,塑造生动的形象、高远的意境,追求意义丰富、含蓄蕴藉、语言雅致的诗意表达效果。‎ ‎(摘编自罗立桂《网络文学,应向传统文学借鉴什么》)‎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写文章,通常追求价值功能,而不是为了娱乐消遣,如今的网络写作却只看重写作过程中的惬意与畅神。‎ 为了让作者自由宣泄情感,舒畅心情,网络文学将文学的价值功能变为自娱和娱人。‎ B. 网络写作追求快速生产,一般不仔细推敲,很少尊崇独创性原则,难有经典作品问世。‎ C. 网络文学有同质化、类型化的流行趋势,网络写手容易受到影响,套用现成模式。‎ D. 多媒体表达的特性让网络文学缺少了“寄意于言外”的韵味,及空灵幽远的诗意境界。‎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手法,在比较中强调网络文学向传统文学汲取营养的重要性。‎ B. 文章以当今网络文学存在的弊端为前提,论述网络文学应向传统文学借鉴的观点。‎ C. 文章第三段两处运用引用论证手法,论证传统文学的写作追求作品经典性、永恒性。‎ D. 文章以总分结构组织全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用"首先"等提示语,层次分明。‎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网络文学虽然存在缺乏担当等问题,但无功利主义,不追求价值功能,这值得提倡。‎ B. 网络文学要涵养诗性精神,就要用含蓄深刻的语言表达,将形象隐藏在语言符号中。‎ C. 网络写作没有独创性、存在互文性特征,是网上资料丰富、搜索便捷等因素导致的。‎ D. 网络写作要主动地向传统写作取经,并合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重建作者个体风格。‎ ‎【答案】1. A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把握题干的要求,考生要注意认真理解原文文本内容。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古人写文章,通常追求价值功能,而不只是为了娱乐消遣——作者更看重写作过程中的惬意与畅神。”关系分析错误,。原文说的是:古人写文章,通常追求价值功能,而不只是为了娱乐消遣。今天的网络空间,似乎为作者提供了一个狂欢场所。故选A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项,“论证传统文学写作追求作品经典性.永恒性”分析有误,第一处引用“批阅十载,增刪五次”是论证“传统文学写作,习惯精雕细琢”,而不是论证传统文学的写作追求作品经典性、永恒性。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归纳、概括、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审清题干的要求,注意结合对文本的理解进行归纳和推断。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项,“不追求价值功能,这值得提倡”分析有错。从原文的“文学的价值功能.变为自娱和娱人”可知,这并不值得提倡。B项,“就要用含蓄深刻的语言表达将形象隐藏在语言符号中”分析有错,太绝对。“涵养诗性精神”可以用含蓄深刻的语言表达.将形象隐藏在语言符号中",但并非必须这样。C项,“网络写作没有独创性”分析有错,并非所有的网络写作都没有独创性。故选D。‎ ‎【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总之,考生要根据对原文内容的把握,充分理解内容和选项,认真细心的去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土炕 贾平凹 大娘住在陕北羊儿沟。她娘家是关中人,十九岁时她嫁到这里。丈夫姓王,比她小了三岁。她觉得这地方不错,尤其是那土炕,在关中没有见过,她就感兴趣了。土炕很大,占了整整后半个窑。她提议把炕盘小,丈夫不同意,说将来要生儿育女。她想:真有七八个儿女了,那炕下的鞋子会一摆一长溜呢,就又痴痴地笑。‎ 土炕成了她的天地,她在上边纺线、纳鞋帮;在炕上摊开包袱,一有空闲,就翻弄那些各色布头、丝线;晚上在上边和丈夫说悄悄话。她想:男人家走州过县,女人家就是要守住这块土炕。‎ 这时候,日子不安宁起来。这一天,一个掉队的女八路来到窑洞。这女八路腰身很笨,她一眼看出有着身孕,就做汤烧水,让女八路坐在土炕上。她说:“快上炕,咱们陕北,就是这风俗,家里人几辈睡一个炕哩。”‎ 她让女八路睡在西边,让丈夫睡在东边,她在中间躺下,作了个界墙。那女八路还是不肯睡下。她只好推醒丈夫,让他睡到灶口前的脚地,说只许面朝外。丈夫一夜没敢翻身。‎ 她知道了这女八路叫龚娟,是个宣传员。龚娟后来生了个女儿,她们就叫她猫猫。龚娟要去追部队。临走,给她跪下说:“大姐,这孩子带不走,就托付给你。”‎ 她开始在这土炕上养着猫猫长大。她让丈夫去卖了炕上一条新被子,买回来一头奶羊,天天给孩子挤着吃。猫猫长到三岁,丈夫得了痨病,没了。她哭了一场,不去改嫁,从此做了寡妇。那年她刚刚二十六岁。‎ 家里一切开支全靠她纺线,她纺线又快又好。新中国成立后,猫猫长大了,她供着去读小学。可是这年秋天,她们正在院子里打枣儿,嘟嘟地开来一辆小车,车上下来一位壮年妇女叫她一声“大姐”就哭了。那女的说她是龚娟。龚娟说:“你跟我一块进城去吧,我永远叫你姐姐,猫猫也永远叫你娘。”‎ 她笑笑,说她有什么功劳,要到城里去?就劝说猫猫认了亲娘,猫猫不去,她倒变了脸。第二天,她欢欢喜喜打发龚娟母女走了。车一拐过山弯,她却扑腾在路上,哭得哇哇的伤心。‎ 后来,龚娟病故了。猫猫参加了工作,信便来得少了,也越写越短,最后竟再没有来过一句话了。她却老是盼着,过两天就去邮电所打问。‎ 村里人都说她应该去找猫猫,让猫猫养活她。‎ ‎“如果是为了如今养活我才收养她,那我成什么人啦!”‎ 她不埋怨猫猫。只是这大炕,睡起来觉得太硬。她什么都可以丢下,就是不舍这土炕,夜里睡在上边,可以做好多梦,梦见她的丈夫,也梦见猫猫母女。‎ 那几年里,干部经常下乡。村里就把女干部派到她炕上来睡。她很乐意,十个八个都让挤在土炕上。她睡的迟,挑灯看她们每一张漂亮的脸,一看见那炕下的鞋,就想起当年和丈夫说的话,没笑出声来,却去把各色格式的鞋放得整整齐齐。‎ 有人说,猫猫成了走资派,被剃光了头游街。一日,猫猫给她来了一封信,说自己的孩子受人歧视,想让大女儿落户到养母这。‎ 猫猫的十六岁的大女儿秀秀不久就来了。从此,土炕上睡了秀秀,她夜夜给孩子讲猫猫小时候的事,婆孙俩就笑一笑。村里人见她护着秀秀,谁也不敢作践。‎ 过了两年,秀秀进城看猫猫,一个月没有回来。她很着急,拍了电报去才收到回信说,猫猫平反了,让把秀秀的户口迁回城里。‎ 她一颗心放了下去,又一颗心提了起来。村里人都在说秀秀在城里不会回来。‎ ‎“秀秀说要回来的,她说我这土炕好呢。”她总是这么说。‎ 但是秀秀到底没有回来。她一个人睡在炕上,只觉得炕大,炕空……这天天明时,浑身发烧,睡倒不起了。又过了三个月,她知道自己不行了。村里人说,“给秀秀母女打个电话,接你去大医院看看,或许会好了呢”。‎ 她不同意,说是活到时候了,不必告诉秀秀母女,更没必要进城去治了。第三天黎明,她气弱得只有出的,没有入的。村里人都围在土炕边,她说:“都上炕坐吧,这土炕大,能坐得下,大家都来看我,我也死得下了。”‎ 窑空起来,没几年就在雨天里塌了,把大土炕埋在里边。后来,好些下乡的女干部都问起她。知道情况后都伤心落泪,怀念那土炕,说土炕上好,又大,又舒服。‎ ‎(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时间跨度很大,从女主人公出嫁到去世,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和跌宕起伏的安排,但结构精炼,风格朴实、自然。‎ B. 小说描写朴素中见真情,如写女主人公夜里看女干部熟睡的脸,摆整齐炕下的鞋,直击读者内心,让人感动。‎ C. 女主人公知道秀秀没事,所以她“心放了下去”,“又一颗心提了起来”是怕秀秀不再回来,乡亲们会笑话她。‎ D. 小说结尾写女主人公去世后,窑塌了,土炕被埋。下乡女干部伤心落泪,怀念舒适土炕,其实是对女主人公的感恩和怀念。‎ ‎5. 文中画横线处,女主人公的情感几经起伏,试结合文本分析。‎ ‎6. 试分析题目“土炕”在文章中的作用。‎ ‎【答案】4. C 5. ①先是高兴。龚娟说接“她”进城是对她的一种肯定,“她”心里是高兴的。②接着着急。见猫猫不肯认亲生母亲,“她”心里着急,“变了脸”。③在龚娟母女回城时真心高兴。猫猫跟着母亲回去有更好的条件,她为孩子欢喜,好让她们安心回城。④在猫猫走后伤心欲绝。当亲生女儿一样抚养的孩子离开了自己,她内心像被掏空了一般,“扑腾在路上”再也支撑不住。‎ ‎ 6. ①土炕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使情节更紧凑,内容更集中。②土炕是北方特有的,揭示出北方地域风貌特征,也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场所。③土炕养大了别人的孩子,也接纳过许多下乡的干部,烘托出了女主人工善良忠厚、无私宽容的形象。④凸显主题,歌颂了女主人公不求回报的可贵品质。‎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手法的赏析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审清题干的要求,要注意认真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准确把握文章的手法。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选项C,是怕“乡亲们会笑话她。”分析有误。根据对文本的理解,是女主人公担心秀秀不再回来看他,并不是怕乡亲们笑话她,故选C项。‎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分析和把握人物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认真审题,然后顺着题干的设问,把握文本中体现情感变化的句子。根据对本题题干的把握,考生要注意认真理解划线句子:她笑笑,说她有什么功劳,要到城里去?就劝说猫猫认了亲娘,猫猫不去,她倒变了脸。第二天,她欢欢喜喜打发龚娟母女走了。车一拐过山弯,她却扑腾在路上,哭得哇哇的伤心。根据对以上划线句子的理解,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要把握如下词句,“她笑笑”、“劝说猫猫认了亲娘”、“变了脸”、“哭得哇哇的伤心”,通过抓住以上词句的理解,女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是:高兴——担忧——欣慰——伤心。以上的情感变化的把握,一定要注意结合原句进行分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标题的作用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从以下答题角度去分析: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和文章的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反语等。本题要注意从人物形象、主题、情节结构等角度,分析标题“土炕”在文本中的作用,从人物形象上“土炕”接纳过革命者和其后代,体现了女主人公的善良和包容的形象特点。从情节结构上,全文以“土炕”为行文的线索,贯穿文本始终。从主题特色上看凸显出陕北传统的民风的淳朴和陕北人的高尚的情操。‎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自传:私人回忆 作为霍金的华人弟子,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吴忠超认为,“霍金的《我的简史》全球学界都已经期盼很久。作为一本自传,这本书肯定也会像《忏悔录》《我的苦难史》一样,传诸后代”。‎ 吴忠超向记者说起了霍金写这本自传的起源,那是霍金70岁生日那天,剑桥大学和国际同仁为霍金举办了“宇宙的态”的学术会议。“但是因为霍金的健康状态,医生不允许他亲自出席庆典。所以霍金在生日前预先录制了题为《我的简史》的视频,并在宴会之前向来宾播放。这就是这部自传的雏形。”‎ 在吴忠超看来,《我的简史》一书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准确。“因为身体原因,霍金不能正常写字,看书也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甚至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摊平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逐页阅读。”吴忠超感慨说,“但是《我的简史》是霍金在新技术帮助下完全凭借一己之力写成的书,他写得很慢,所以这本书也很短,但是他却能把自己的生平和研究经历写得很清楚。”‎ 在书里,霍金浮光掠影般讲述了自己从战后伦敦的男孩成长为国际学术巨星的岁月。用简明、风趣、坦诚的语言让读者了解了过去著作中难得一见的霍金:曾经和同事为特别黑洞存在打赌的开玩笑者;在物理学和宇宙学世界博取立足之地的年轻的丈夫和父亲等等。‎ ‎《我的简史》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霍金个人宇宙的窗户,让人们得以认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如何书写科学的历史、创造生命的奇迹。‎ 他传:充满敬意 起初,物理学教授杨建邺对霍金并没有特别的认识,然而,在翻看《时间简史》之后,杨建邺便被书中的语言、思想所吸引。‎ 后来杨建邺看了吴忠超写的中文版序之后对霍金有了大概了解。又先后看了《时间简史续编》《霍金讲演录》等资料,对霍金有了更深的了解,并于2005年完成《霍金传》一书。2014年,杨建邺出版了新作《霍金传奇》。书中新增了2006年以后霍金经历的一些事情,包括霍金的第三次中国行、与第二任妻子离婚等内容。写作时间也一直写到2013年3月霍金获得“特殊物理学基础奖”为止。‎ 在杨建邺看来,霍金被人们铭记不仅仅是因为他在学术界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更是因为他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贡献是在他被禁锢在轮椅上30多年的情况下做出来的,此外他还多次因为疾病命悬一线。人们对具有如此顽强生命力、不懈追求宇宙真理、充满传奇色彩同时又具有非凡幽默性格的他,都不得不从内心发出深深的感叹和由衷的敬意。而我对霍金的敬意就是写一本他的传记。‎ ‎(摘编自王俊宁《霍金自传与“他传”》)‎ 相关链接:‎ ‎①霍金不愿对恶疾低头,甚至不愿接受任何帮助。他最喜欢被视为科学家,然后是科普作家,最重要的是,被视为正常人,拥有与其他人相同的欲望、干劲、梦想与抱负。 (摘自百度百科)‎ ‎②霍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现象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 ‎(摘自中国新闻网《霍金到底厉害在哪》)‎ ‎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霍金被世人誉为“宇宙之王”,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 B. 杨建邺起初对霍金并没有特别认识,通过阅读《时间简史续编》《霍金讲演录》等资料,对霍金有了更深的了解。‎ C. 如果想认识霍金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如何书写科学的历史、创造生命的奇迹的,那么不妨读读《我的简史》。‎ D. 霍金在自传中,浮光掠影般讲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包括霍金和同事打赌开玩笑、与第二任妻子离婚等内容。‎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的简史》是霍金在新技术帮助下完全凭借一己之力写成的书,吴忠超认为准确是此书最主要的特点。‎ B. 霍金70岁生日那天,身体很差,到了不能亲自出席庆典的地步,因此,霍金决定写自传《我的简史》。‎ C. 霍金是杰出的物理学家,在学术界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曾经在2013年获得"基础物理特别突破奖"。‎ D. 霍金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怀着对他的由衷的敬意,杨建邺写了霍金的传记《霍金传奇》。‎ ‎9. 你觉得霍金身上有哪些人格魅力?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7. D 8. B ‎ ‎9. ①乐观,有顽强的生命力与超凡的毅力。霍金多次因为疾病命悬一线,但不愿对恶疾低头,甚至不愿接受任何帮助;身体状况极差,仍读书、写作。‎ ‎②有梦想与抱负,不懈地追求宇宙真理。他的贡献是在他被禁锢在轮椅上几十年的情况下做出来的。‎ ‎③有非凡幽默的性格。他在自传中用简明、风趣、坦诚的语言让读者了解了过去著作中难得一见的霍金。‎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审清题干要求,认真研读材料内容,注意选项和文本内容的差异。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D,“霍金在自传中,与第二任妻子离婚等内容。”“与第二任妻子离婚等内容”是在杨建邺出版的新作《霍金传奇》里提到的。故答案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认真审题,要认真研读文本内容。题干问的是“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B,强加因果。在生日前身体很差,到了不能亲自出席庆典的地步,但是霍金并没有决定写自传《我的简史》,而是“录制了题为《我的简史》的视频,并在宴会之前向来宾播放。这就是这部自传的雏形。”故答案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人物性格的分析、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结合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从作品的原文文句中进行梳理和分析概括人物形象,这类试题一般要注意根据原文文句进行归纳概括人物性格特点及精神品质。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把握,考生可以从以下原文内容中概括霍金的人格魅力:在书里,霍金浮光掠影般讲述了自己从战后伦敦的男孩成长为国际学术巨星的岁月。用简明、风趣、坦诚的语言让读者了解了过去著作中难得一见的霍金:曾经和同事为特别黑洞存在打赌的开玩笑者;在物理学和宇宙学世界博取立足之地的年轻的丈夫和父亲等等。《我的简史》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霍金个人宇宙的窗户,让人们得以认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如何书写科学的历史、创造生命的奇迹。在杨建邺看来,霍金被人们铭记不仅仅是因为他在学术界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更是因为他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贡献是在他被禁锢在轮椅上30多年的情况下做出来的,此外他还多次因为疾病命悬一线。人们对具有如此顽强生命力、不懈追求宇宙真理、充满传奇色彩同时又具有非凡幽默性格的他,都不得不从内心发出深深的感叹和由衷的敬意。而我对霍金的敬意就是写一本他的传记。霍金不愿对恶疾低头,甚至不愿接受任何帮助。他最喜欢被视为科学家,然后是科普作家,最重要的是,被视为正常人,拥有与其他人相同的欲望、干劲、梦想与抱负。‎ ‎【点睛】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点和论述类文本阅读基本相同,注意“词语”“句子”“文段内容”和“主旨”的分析。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多考核行文的语言风格,篇章的结构,引用等手法的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俞通海,字碧泉,其先濠人也。父廷玉徙巢。元末,盗起汝、颍。廷玉父子与赵普胜、廖永安等结寨巢湖,有水军千艘,数为庐州左君弼所窘,遣通海间道归太祖。太祖方谋渡江,无舟楫。通海至,大喜曰:“天赞我也!”亲往抚其军。‎ 通海为人沉毅。治军严而有恩,士乐为用。巢湖诸将皆长于水战,而通海为最。从克宁国,下水阳,因以师略太湖,降张士诚守将于马迹山,舣舟胥口。吕珍兵暴至,诸将欲退。通海曰:“不可,彼众我寡,退则情见,不如击之。”乃身先疾斗,矢下如雨,中右目,不能战,命帐下士被己甲督战。敌以为通海也,不敢逼,徐解去。由是一目遂眇。‎ 友谅大举围南昌,从太祖击之。遇于康郎山,舟小不能仰攻,力战几不支。通海乘风纵火焚其舟二十余,敌少挫。太祖舟胶,友谅骁将张定边直前犯太祖舟。常遇春射中定边,通海飞舸来援。舟骤进水涌,太祖舟得脱。而通海舟复为敌巨舰所压,兵皆以头低舰,兜鍪尽裂,仅免。明日复战,偕廖永忠等以七舟置火药,焚敌舟数百。逾二日,复以六舟深入。敌连大舰力拒。太祖登舵楼望,久之无所见,意已没。有顷,六舟绕敌舰出,飘摇若游龙。军士欢噪,勇气百倍,战益力。友谅兵大败。师次左蠡通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水路结衢友谅不敢出,居湖中一月,食尽,引兵突走,竟败死。是役也,通海功最多。师还,赐良田金帛。‎ 从徐达平安丰,又从克湖州,略太仓,秋毫不犯,民大悦。围平江,战灭渡桥,捣桃花坞,中流矢,创甚,归金陵。太祖幸其第,问曰:“平章知予来问疾乎?”通海不能语。太祖挥涕而出。翌日卒,年三十八。太祖临哭甚哀,从官卫士皆感涕。‎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一》)‎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师次左蠡/通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水路结衢 B. 师次左蠡/通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水路结衢 C. 师次左蠡/通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水路结衢 D. 师次左蠡/通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水路结衢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金陵,即现在的南京,史上曾是吴、东晋、宋、齐、梁、陈的都城,被称为"六朝古都"。‎ B. 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另外祖父的父亲也称太祖。‎ C. "幸其第"中的"幸"特指皇帝亲临某地,"幸其第"的意思就是皇帝到他的宅第去。‎ D. 卒,在《礼记》中指大夫的死;另外天子死称"崩",诸侯死称"薨",士死称"不禄"。‎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俞通海擅长水战,深受太祖信任。他归顺太祖之后,太祖喜出望外,高兴地说"天赞我也!"‎ B. 俞通海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在胥口作战中,自己先带头迅速战斗,结果被敌军射中右眼。‎ C. 俞通海忠心耿耿,临危不惧。太祖在康郎山遇险,俞通海奋不顾身,全力营救太祖脱险。‎ D. 俞通海治军严明,关爱百姓。在攻克湖州和攻取太仓以后,秋毫无犯,当地百姓十分欢悦。‎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方谋渡江,无舟楫。通海至,大喜曰:“天赞我也!”‎ ‎(2)从克宁国,下水阳,因以师略太湖,降张士诚守将于马迹山。‎ ‎【答案】10. D 11. B 12. A ‎ ‎13. (1)太祖正在谋划渡过长江,但缺少船只。俞通海到来,太祖非常高兴说:“上天帮助我呀!”‎ ‎(2)跟从攻克宁国,攻下水阳,乘机用水军平定太湖,在马迹山收降张士诚守将。‎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师次左蠡通海进曰湖有浅舟难回旋莫若入江据敌上流彼舟入即成擒矣遂移师出湖水路结衢”,这句话的含义是:太祖军队驻扎在左蠡,俞通海进言说:“湖水很浅,小船很难周旋,不如进入长江,占据敌方的上游。他们的船进入,就立刻可以擒拿了。”于是就转移军队驶出湖,在水边和陆地构建栅栏。根据对原文文句的理解,“舟难回旋”小船很难周旋,“舟”标志着断句,前面要断开,所以可以排除AC两项。根据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莫若入江”不如进入长江,“入江”作为状语,后面要断开,所以可以排除B项。故选D。‎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向的考查方向,要注意平时多积累。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选项B,“祖父的父亲也称太祖”说法有误。祖父的父亲称为曾祖。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明确考点考向的要求,要注意认真理解文本内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选项A,此时并没有“深受太祖信任”,太祖高兴是因为俞通海有水军千艘。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解答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1)“方”正在;“谋”谋划;“至”到来;“赞”帮助。(2)“从”跟从;“克”攻克;“因”乘机;“以”介词,用;“于”介词,在,注意介词结构后置。‎ ‎【点睛】翻译句子的具体方法是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参考译文: ‎ 俞通海,字碧泉。他的祖先是濠州人。他的父亲俞廷玉搬迁到巢湖。元朝末年,盗匪起于汝州、颖州。俞廷玉父子和赵普胜、廖永安等人在巢湖安营扎寨,拥有千艘战舰兵力的水军部队。他们多次被庐州左君弼困窘,派遣俞通海悄悄地从小道归顺太祖。太祖正在和阳驻军,谋划渡过长江,缺少船只。俞通海来到,太祖非常高兴说:“上天帮助我呀!”太祖亲自前往安抚他们的军队。 ‎ 俞通海为人沉着刚毅,治军严明而有恩德,士兵乐意为他 所用。巢湖各将都擅长水战,而俞通海是最好的。跟从攻克宁国,攻下水阳,乘机 用水军平定太湖,在马迹山收降张士诚守将,停船于胥口。吕珍军队突然来到,诸将想退。俞通海说:“不可以后退,敌方多我们少,后退的话,那么我方情况就被暴露了,还不如攻击他们。”于是通海自己先带头迅速战斗,对方箭下如雨,射中他的右眼。不能作战,他命令手下士兵披上自己的盔甲监督指挥作战。敌人把督战的士兵当作通海了,就不敢逼近,慢慢地退兵离开了。俞通海从此一只眼睛失明。 ‎ 陈友谅大力举兵围攻南昌。俞通海跟从太祖攻击敌人。在康郎山相遇,因为船小不能仰攻大船,太祖军奋力作战差点支持不住。俞通海乘风放火焚烧 敌船二十多艘,敌军稍稍受挫。太祖的船搁浅被围困了,陈友谅的骁勇的将领张定边径直向前冲,进犯太祖的船。常遇春射中张定边,俞通海乘飞舸前来援战,船只飞速驶来,带动湖水急涌而至,‎ 太祖的船只得以脱险。而俞通海的船又被敌方巨舰压住,兵士都用头抵住敌舰,头盔全裂,才勉强脱险。第二天再战,俞通海偕同廖永忠等把七艘船装上火药进攻敌舰,焚烧敌船数百艘。过了两天,俞通海又派六艘战船深入敌方。敌方联合大舰船奋力抵抗。太祖登上舵楼远望,很久都没有看到什么,料想俞通海的船只已经沉没了。过了一会儿,六艘船绕过敌方的舰船出现,飘飘扬扬如游龙。军队欢呼,勇气猛增百倍,作战更加奋力。陈友谅的军队大败。太祖军队驻扎在左蠡,俞通海进言说:“湖水很浅,小船很难周旋,不如进入长江,占据敌方的上游。他们的船进入,就立刻可以擒拿了。”于是就转移军队驶出湖,在水边和陆地构建栅栏。陈友谅不敢出来。在湖中停留了一个月,粮食用完,陈友谅带兵突围逃跑,最终失败死去。这场战役,俞通海军功最多。军队回京,赐予良田金帛。 ‎ 跟从徐达平定安丰,又跟从攻克湖州,攻取太仓,秋毫无犯,百姓欢悦。围攻平江,大战灭渡桥,直捣桃花坞,中流箭,伤很重,回金陵。太祖驾临他的府第,问道:“平章知道我来探问伤情了吗?”俞通海不能说话。太祖挥泪而出。第二天死,时年三十八岁。太祖哭吊非常悲哀,随从的官员卫士都感动流泪。‎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渭上秋夕闲望①‎ 潘阆 秋色满秦川,登临渭水边。残阳初过雨,何地不鸣蝉。‎ 极浦涵明月,孤帆没远烟。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②贤?‎ ‎【注】①此诗作于潘阆早年落拓江湖之时。②太公,即吕尚,相传他垂钓于渭滨溪,周文王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为师。后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 ‎14. 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景、叙事,“满”字突出了秋意的浓烈,“渭水边”是诗人选取的登临之地,为下文详细具体描写秦川秋色作了铺垫。‎ B. 颈联中的“明月”二字,照应了诗题中的“秋夕”,“没远烟”写出了水面上孤帆慢慢消失在缥缈的水烟之中的情状,含有一个时间、空间的变化过程。‎ C. 该诗通过对渭上秋夕幽美景色的描绘,借助太公垂钓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又不愿老死江湖,渴望得到重用的情感。‎ D. 尾联使用对比手法,拿“渔人”的“空老”和“太公”的“贤”进行对比,同时也揭示出“渔人”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够。‎ ‎15. 本诗颔联写了哪些意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 颔联主要写了残阳、轻雨、鸣蝉三种意象。采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残阳初过雨”属于视觉描写,“何地不鸣蝉”属于听觉描写;描绘了静谧的黄昏时分,一阵小雨刚过,天上挂着一轮西沉的残口,四周响起了蝉的鸣叫声的画面。(或诗人借助不同景物,描绘出一幅静中有动、时空交融的清新幽美的秋日黄昏图景。‎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手法赏析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审清题干的要求,要注意认真理解诗歌内容,准确把握诗歌的艺术手法。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选项D,“同时也揭示出‘渔人’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够”分析有误。尾联表面是感叹无人如太公之贤,实则是说无人赏识,无太公的际遇。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概括诗歌的意象、赏析诗歌的手法、描述概括诗歌的画面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审清题干的要求,要立足理解诗句,准确把握诗歌的手法及表达效果。本题题干问的是:本诗颔联写了哪些意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考生首先要理解颔联诗句:雨后还能看到残阳,树上的蝉都在鸣叫。颔联描写的意象是:残阳、秋雨、鸣蝉三个意象。通过写看到的残阳和听到的蝉鸣,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描绘出一幅秋雨过后残阳西下,鸣蝉鸣叫的宁静祥和的景物画面。‎ ‎【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只要考生认真研读,仔细推敲即可准确作答。‎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谷中发出的巨大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借鸟兽的啼鸣声表现环境氛围的荒凉凄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商隐在《锦瑟》中运用“鲛人泣泪”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抒发作者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而又无法实现的悲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飞湍瀑流争喧豗 (2). 砯崖转石万壑雷 (3). 其间旦暮闻何物 (4). 杜鹃啼血猿哀鸣 (5). 此情可待成追忆 (6). 只是当时已惘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查的方向,同时要注意理解所给情景,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字形的正确书写。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谷中发出的巨大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借鸟兽的啼鸣声表现环境氛围的荒凉凄清的句子”“李商隐在《锦瑟》中,抒发作者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而又无法实现的悲哀的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豗”“壑”“惘”。‎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哲人有言,“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的确,“钻厚板”才能取到火种,“凿深井”方能得到甘泉,这是干事创业过程中___________的硬道理。(   )不可否认,现实中总有一些人觉得自己付出太多、收获太少,哀怨时运不济、命运不公。其实,把付出转化为养分需要一定的过程,恰恰需要持之以恒地“朝最厚的地方钻孔”。只不过,有的人缺乏闯劲,___________,喜欢简单重复,一味“复制粘贴”;有的人缺乏韧劲,遇到难题___________,“总是在奇迹发生前五分钟停止努力”。凡事倘若追求眼前成绩,没有“再坚持一下”的定力,因此一个人是不可能估透人生的硬木板的。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坠入___________的陷阱。‎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牢不可破    拈轻怕重    举棋不定    自怨自艾 B. 颠扑不破    挑肥拣瘦    瞻前顾后    妄自菲薄 C. 颠扑不破    拈轻怕重    瞻前顾后    自怨自艾 D. 牢不可破    挑肥拣瘦    举棋不定    妄自菲薄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项是(   )‎ A. 因此,成长不能不抄近道,成功不能没有短平快。‎ B. 因此,成长需要不断努力,成功需要不断奋斗。‎ C. 由此面言,成长需要"钻厚板",成功需要"凿深井"。‎ D. 由此而言,成长无法抄近道,成功没有短平快。‎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项是( )‎ A. 凡事倘若追求眼前成绩,只有“再坚持一下”的定力,那么一个人才能钻透人生的硬木板的。‎ B. 倘若凡事追求眼前成绩,没有“再坚持一下”的定力,那么一个人是不可能钻透人生的硬木板的。‎ C. 倘若凡事追求眼前成绩,只有“再坚持一下”的定力,那么一个人才能钻透人生的硬木板的。‎ D. 凡事倘若追求眼前成绩,没有“再坚持一下”的定力,那么一个人是不可能钻透人生的硬木板的。‎ ‎【答案】17. C 18. D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牢不可破:牢:牢固。异常坚固,不可摧毁。也用在指人固执己见或保守旧习。颠扑不破:颠:跌;扑:敲。无论怎样摔打都破不了。比喻理论学说完全正确,不会被驳倒推翻。语境是“硬道理”的正确,所以用“颠扑不破”较为合适;拈轻怕重:指接受任务时拣轻的担子挑,怕挑重担。挑肥拣瘦:挑选肥肉与瘦肉。比喻挑挑拣拣,光要对自己有利的。语境是指“有的人缺乏闯劲”,所以用拈轻怕重较为合适;举棋不定:举:拿起,拿着。拿着棋子,不知该如何下。比喻犹豫不决。瞻前顾后:瞻:向前看;顾:回头看。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语境是指遇到难题后的退缩和顾虑,所以用“瞻前顾后”;自怨自艾:怨:怨恨,悔恨;艾:割草,比喻改正错误。原意是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现在只指悔恨自己的错误。妄自菲薄:形容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心理 ‎ ‎,自轻自贱。指对自己的能力等没有自信,不相信自己可以完成。语境是指陷入自我悔恨的陷阱。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的连贯、语句逻辑严密、语句复位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明确考点考向的要求,认真研读所给文段,准确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这是一道根据文意填空的题目,高考题目一般为科普类的说明性文字,文段表述结尾严密。要求填写的较为准确,这样就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前后文之间的相互的提示和照应,尽量文中的词语组织句子进行填写,这样能够减小误差。本题根据文段前文的语境,是在说“凿深井”和“钻厚板”的锲而不舍和钻研刻苦的精神,所以此处语境应该是填写,成功不能抄近道。观察选项,是对上文语句的总结,要用“由此而言”,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画线句子的语病:语序不当,将“倘若”放在“凡是”的前面。关联词使用不当,“因此”改为“那么”,因为语句是假设关系复句。故选B。‎ ‎【点睛】辨析并修改病句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常见的病句类型例如,成分残缺或赘余: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主语残缺,谓语残缺,中心语残缺,介词残缺,较典型的是介宾短语淹没主语造成主语残缺,修饰语过长淹没中心词造成中心语残缺,结构较复杂造成介词残缺,成分赘余典型的是前后的语意重复,答题是注意划分句子成分,找到残缺的对象。表意不明:是常见的病句类型,主要有指代不明,划分不明,省略不明和词义内涵不明。句子中出现指代性词语,看指代是否明确;查看句子中的修饰成分,看是否能同时修饰后面的两个词语。结构混乱:是常见的病句类型,有句式杂糅、暗换主语和中途易辙等几种,句式杂糅表现为把表示同一个意思的两种说法糅合到一起,中途易辙主要表现在前面的句子没有表述完整,后面又出现的新的陈述对象。搭配不当: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主谓、动宾、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等,较为典型的是一个词语和后面或前面的两个词语配合,和其中的一个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 ‎20.用排比的修辞方式,改写下面直线部分。要求:①句式一致;②字数相等;③与上文语意连贯;④不改变原意。‎ 长途跋涉后,我终于在林中寻找到这幽深澄碧的水潭。这潭水,可以将我的容颜映照在它明镜一般的水面上;我把这潭水当作激发我诗性的佳酿;这潭水还可以成为我的墨池,供我笔走龙蛇。‎ ‎【答案】如明镜,让我映照容颜;似佳酿,助我激发诗性;若墨池,供我笔走龙蛇 ‎【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题目的要求是排比句。‎ ‎【考点定位】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名师点睛】词句属于散句变整句的题目,注意排比的要求。‎ ‎【此处有视频,请去附件查看】‎ ‎21.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两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事例相同。‎ 浪花:如果没有礁石的阻拦,我怎能开得这般的美丽?‎ ‎【答案】雪花:如果没有寒风的迎接,我怎能飘得这般的优雅;烟花:如果没有夜空的点缀,我怎能绽得这般的绚烂?‎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句式的仿写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明确考点考向的要求,仿写有嵌入式仿系、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无论是哪种都注意一个原则,即“形似”“意谐”。形似,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结构、修辞方式及句式上相似。为此,要对例句的结构运用的修辞方法,句式进行分析,弄清例句的“骨架”,外形,这样才能进行仿写。意谐,即仿写的句子要与例句在思路、感情,、语意上谐调,因此,要认真分析例句的思路,理解例句的语意,把握例句在一定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感情,特别要注意例句中的隐含信息,弄清题目中没有明确提出的要求。本题要注意句式特点是:名词——如果——我怎能。同时要注意所选对象陈述句语言逻辑要严密,例如选“雪花”要注意挖掘寒冬季节其飘落的特点。最后要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洁和例句字数的一致。‎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让我们一起学会感恩,收获别样的人生!‎ 请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感恩常记心间 ‎ 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的道理,没有人会不懂,但是,我们常常缺少一种感恩的思想和心理。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们小时候背诵的诗句,讲的就是要感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语,告诉我们的也是要感恩。但是,这样的古训并没有渗进我们的血液,有时候,我们常常忘记了: 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 ‎ 蜜蜂从花丛中采完蜜,还知道嗡嗡地唱着道谢;树叶被清风吹得凉爽,还知道飒飒地响着道谢。但是,我们还不如蜜蜂和树叶,有时候我们往往容易忘记了需要感恩。没错,感恩的敌人是忘恩负义。但是,真正忘恩负义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的人常常对别人给予自己的帮助和情谊、恩惠和德泽,以为是理所当然,便容易忽略或忘记,有意无意地站在了感恩的对立面。难道不是吗?我们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常常是细小琐碎却无微不至,不仅常常被我们觉得就应该是这样,而且还觉得他们人老话多,树老根多,嫌烦呢。而我们自己呢,哪怕是同学或是情人的生日,都不会错过他们的PARTY,偏偏记不清父母的生日,就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 我在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湖南两姊妹在小时候一次落水,被一个好心人救起,那人没有留下姓名就走了。两姊妹和她们的父母觉得,生命是人家救的,却连一声感谢的话都没有对人家说,发誓一定要找到这个恩人。他们整整找了20年,两姊妹的父亲去世了,她们和母亲接着千方百计地寻找,终于找到了这位恩人,为的就是感恩。两姊妹跪拜在地上向恩人感恩的时候,她们两人和那位恩人以及过路的人们都禁不住落下了眼泪。这事让我很难忘怀,两姊妹漫长20年的行动告诉我,到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对有恩于你的人表示感恩。而感恩的那一瞬间,世界变得是多么的温馨美好。 ‎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几年前的一件事情。那天我在崇文门地铁站等候地铁,一个也就四五岁的小男孩,从站台的另一边跑了过来。因为是冬天,羽绒服把小男孩撑得圆嘟嘟的,像个小皮球滚动了过来。他问我到雍和宫坐地铁哪边近,我告诉他就在他的那边。他高兴地又跑了回去,我看见那边他的妈妈在等着他。等了半天,地铁也没有来,我走了,准备上去打个“的”。我已经快走到楼梯最上面的出口处了,听见小男孩在后面“叔叔,叔叔”的叫我。我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便站在那里等他,看着他一脑门子热汗珠儿地跑到我的面前,我问他有事吗,他气喘吁吁地说:“我刚才忘了跟您说声谢谢了。妈妈问我说谢谢了吗。我说忘了,妈妈让我追你。” ‎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孩子和那位母亲,他们让我永远不要忘记学会感恩,对世界上不管什么人给予自己的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帮助和关怀,也不要忘记了感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一篇材料话题作文,考生要注意扣住对材料的理解,明确话题写作的方向。首先要注意抓住材料的关键语句: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让我们一起学会感恩,收获别样的人生!根据对以上关键语句的把握,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来写作:感恩社会、感恩朋友、感恩生命、感恩父母、感恩人生等。以上的角度都可以是考生写作话题“感恩”的角度,考生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挖掘身边的人和事,扣住话题中心“感恩”,深入分析感恩在生活中对人生成长的重要性。‎ 适合本篇作文的素材:‎ 小故事大道理: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次,罗斯福总统家被盗,偷去了不少东西,朋友们纷纷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却说:“我得感谢上帝,因为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贼只偷去我的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谁会想到,一件不幸的事,罗斯福却找到了三条感恩的理由。这个故事,可以说将感恩的美丽展示得淋漓尽致了。‎ 感恩话题的哲理句:山感恩地,方成其高峻;海感恩溪,方成其博大;天感恩鸟,方成其壮阔。“感恩”是出于真诚恳切的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谢,但感恩,并不止于此。当一个人经常说“感恩”的时候,他的生活便少了一份报怨,多了份珍惜;当一个社会经常说“感恩”时,他的世界便少了份纷争,多了份和谐。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是一种知足,一种珍惜,一种前进。‎ 引用诗句写感恩:“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我们的老师不正也有这样的精神吗?老师把我们从无知的孩童,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这里凝聚着他们多少的心血和汗水啊!老师,是您给了我们知识,给了我们力量,给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老师,我们永远感激您。‎ 还记得那首《游子吟》中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亲情中,父母对儿女的爱尤为伟大。我想对他们说:搏击蓝天,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激浪千里,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火炬不灭,是您用生命的火焰在我们的青春里燃烧。‎ 适合本文的结构建议:应试作文上最忌首、腹、尾三段组成的"猪样式"结构。那么怎么办好?我们把中间一大段多分几个自然段,那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因为自然段分得越自然,越显得你成熟老练,最主要的还是能使评卷老师一目了然。把文章分为几段更好?千字以内的作文,分成6段就可以了。在作文段落结构上,我的个人观点是考生要写“长短结合式”作文,即第一段:开篇点题,朴实稳重,切勿追求文采而游离于题目之外。第二段:第一个分论点,注意段首句的锤炼要扣住题目,举例论证不要讲人物事迹,要干净利落的引入论证观点,深入生活做深挖掘。第三段:总结上面的例证,做到由人及己,体现一个生活上的深挖掘。四段、五段同二、三两段,注意第四段的分论点不要和第二段的重合,必须体现一个逐层深入。第六段(最后一段):总结二——四段的内容,进而进一步深化文章的主旨,扣住题目做到首尾呼应,结合社会现实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认识。这样的结构在高考阅卷时间紧张的前提下是非常容易抓住老师视线的。‎ ‎【点睛】话题作文写作注意事项。一要全面,审清命题的所有信息要素。新话题作文文题的表述一般由导语、材料和要求三部分构成。对这三部分用语要全面关注。尤其是“要求”用语,其内容往往涉及角度、拟题、文体、字数、提示、警示等,大都是刚性要求,不可逾越,如2009年高考天津卷“要求”后的1至3点和第5点,而第4点则是一个善意的提示:“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材料表述有时会表明题型如“以‘我说90后’为话题”,有时则比较模糊,需要借助有关信息参比才能半端出题型,如辽宁卷材料表述的第一节“513网上论坛。主题:明星代言”,它意味着以“明星代言”为话题写文章。二要深入,审清话题概念的内涵、外延甚至一些隐含信息。还以“我说90后”为例,其中“90后”应指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而不能理解为时间、时代、社会等。“我”意味着文章应以第一人称表述,是写个人的认识,但不是写自己,并且第一人称还可以用“我们”来表述。“说”导向的文体应该是议论文,是要求作者发表对“90后”群体的感受、看法和评价。三要分析,审清材料的内容、含意以及不同的角度。如辽宁卷“明星代言”,应围绕“明星代言”现象衍生出“小主题”或要点,如诚信、责任、道德与利益、法制等。抓住这些要点便于围绕中心从不同角度逐层论述。而天津卷“我说90‎ 后”材料中“嘉许”、“担忧”、“诠释”三个关键词则是三个并列的角度,最好选择其中一个进行叙事或评说,不要将几个纠合在一起,以至缠绕不清。四要推求,审出话题背后的“命题意图”,以便有针对性地选择写作策略和方案。高考其实是一种社会行为,既要教育考生,又要引导舆论,自然应有积极的命意。话题或文题只是一个“窗口”,它要引导考生张望社会、世界和人生。因此我们应以正确的思维方式联系社会热点,推求命题意图。比如“我说90后”这个话题,是要让考生了解、认识自己所处的这个群体,正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意识到自己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以便更好地健康成长。而“明星代言”这个话题,将材料和社会热点如三鹿奶粉事件联系起来则能推出其“引导考生关注社会民生的热点问题,学会辩证思考和分析社会现象,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批判意识”的命题意图。‎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