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训练(全国)(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训练(全国)(2)

‎2018届二轮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 训练(全国)‎ 对文本的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例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文心清如许,译笔生豪情 ‎1 912年,朱生豪出生于浙江嘉兴。他幼年失怙,家境中落。然而,他痴迷读书,从无懈怠,从秀州中学到之江大学,教会学校的背景培育了他中英文俱佳的文学功底,诗文清秀,才华颖脱。一代词宗夏承焘先生执教之江大学,对这位学生的才华“一唱三叹”,赞为“不易才”。‎ ‎20世纪30年代,朱生豪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此时国民党当局在“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下进行文化围剿。他在当时上海的世界书局任职,耳闻目睹令人窒息的文化封锁,思想上愤懑彷徨。书局英文部负责人詹文浒先生了解到朱生豪的中英文功底,向他作出了重要建议——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 这个建议让这位温和腼腆、“渊默如处子”的青年文人,胸中翻涌起了豪迈的激情。朱生豪在给妻子的信中说:“某国人说中国是无文化的国家,连老莎的译本都没有。我这两天大起劲……”朱生豪说的“某国”就是当时觊觎中华、到处挑衅的日本。‎ 莎士比亚戏剧大部分为诗体剧。一位学者曾评说:只有诗人方得译出诗人之剧。朱生豪在新旧体中文诗词方面极富才华;他的英文诗歌创作也十分有灵气,具有清新自然的田园牧歌风格。然而,莎剧如按中文诗体来译,难度极大,且在语言文字的使用上受限颇多,最终,朱生豪决定用散文体来翻译莎剧。‎ 尽管如此,朱生豪在处理剧本中的歌词及念白时,仍尽量采取诗体形式,在韵律、节奏和意境的把握上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以图存留莎翁原本的风貌。特别是针对不同的戏剧场景,分别采用了自由体诗或诗经体、骚体、古体诗等中国传统诗歌体裁,最大限度地还原了原文中角色所处的环境与情绪,竭力避免翻译文学中通常会出现的“洋味”和陌生感。‎ 翻译莎剧需要的不仅是激情,也不仅是才华。梁实秋先生译莎剧,最后宣告要与莎士比亚“断绝来往”。虽为危言,并非耸听,梁公花费30余载始得译完莎翁全集。林语堂先生也曾面对翻译莎剧的邀约,但婉拒之,言到老年再作打算。‎ 然而,译莎并非年长者的专利。莎士比亚发表了第一部剧作是在26岁,青年的热血激情只有同为青年的译者才会感受深切。朱生豪翻译莎剧,消耗的是他二十二岁到三十二岁这样充满才情、诗意、热情、血气方刚而义无反顾的精华年龄段!‎ 朱生豪深爱莎剧,在着手翻译之前早已熟读并反复揣摩了原作。在《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译者自序”中,他写道:“余笃嗜莎剧,尝首尾研诵全集至十余遍,于原作精神,自觉颇有会心。”在译著进程之中,他更是每每大声反复吟诵,以此定夺文意优美且适合剧院演出的表达方式。‎ 他在1935年23岁之时开始筹备译莎大事,而手头的工具只有旧版《牛津词典》和《英文四部词典》。从1936年开始的九年间,大部分译作陆续完成。由于日军侵华,译莎手稿两次毁于战乱。直至1944年病逝,他坚持重译被毁的部分,并继续握管不辍,一共完成31部半莎剧的翻译工作。‎ 自1954年以来,朱生豪散文体译本在大陆以单行本、戏剧集、校订补译本全集、英汉对照(注释)版等多种方式出版,出版延续时间之长、出版频率之高、印刷数量之大可谓空前,超过任何其他莎剧中译本。‎ 朱译本的社会影响也是最广泛的。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莎翁名句,如“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哈姆雷特》)、“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威尼斯商人》)等均出自朱生豪的翻译。‎ ‎ (选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1月16日)‎ 相关链接:‎ 朱生豪翻译语言生动、华丽,初读便有起身想动起来的冲动。诚然,翻译是文字的功夫,更是文字之外的打磨。译文对戏剧舞台的亲和力实在是身体力行得来的,并无半分的臆断想象啊。(戏剧导演陈薪伊语)‎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朱生豪幼年热爱读书,勤奋刻苦,教会学校的背景使他具有深厚的中英文文学功底,这为他翻译莎剧奠定了基础。‎ B. 朱生豪对于觊觎中华、到处挑衅的日本,在给妻子的信中以“某国”称之,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C. 作者将梁实秋、林语堂翻译莎剧的情形和朱生豪进行比较,意在说明朱生豪翻译成就的伟大是他人难以比拟的。‎ D. 朱生豪的翻译语言生动、华丽,和舞台契合紧密,人们津津乐道的许多莎翁的名句均出自朱生豪的翻译。‎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国民党当局进行文化围剿,朱生豪苦闷彷徨,为了突破令人窒息的文化封锁,他在同事的建议下,走上了翻译莎剧的道路。‎ B. 朱生豪翻译莎剧采用的是散文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翻译的质量,但这只是白璧微瑕,对译作艺术力影响不大。‎ C. 在翻译莎剧时,朱生豪对不同场景采用了自由体诗和诸多中国传统诗歌体裁,既准确再现剧本中的情景 ,又增强了民族色彩。‎ D. 朱生豪一生一共完成31部半莎剧的翻译工作,无论是译作的水平还是出版的热度、数量都超过了任何其他莎剧的中译本。‎ E. 文章记述了朱生豪翻译莎剧的坎坷历程,介绍了朱生豪在莎剧翻译方面的伟大成就,表达了对他献身文学的敬仰之情。‎ ‎6.朱生豪在翻译莎剧中,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借鉴?请结合文本具体说明。‎ ‎【答案】4.C ‎【解析】‎ ‎4.“翻译成就的伟大他人难以比拟”,理解错误。‎ ‎【答案】5.CE ‎【答案】6.①满怀热情翻译莎剧,消耗了全部青春年华。②译作两次毁于战乱,坚持重译,坚定执着。③翻译前反复揣摩,翻译中反复吟诵,精益求精。④在只有两本工具书的条件下,不惧困难,完成译作。‎ ‎【解析】‎ 注意从“满怀热情”“坚定执着”“精益求精”“不惧困难”的角度作答。‎ 例五:(2015新课标全国1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朱东润自传 ‎1896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21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1929年4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说法,这叫作掺沙子。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大约是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柽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可是在传记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农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 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 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别传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别传”。有些简单一些,也可称为传叙。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 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子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 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由于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会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 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 这时是1940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进城到学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家乡已经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我写谁呢?我考虑了好久,最后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明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寿命。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终于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他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人物。 ‎ ‎(有删改)‎ 相关链接 ‎ ‎①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則传叙二字连用指明同类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朱东润《关丁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 ‎②朱先生确是有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当年有所大学的中文系开传记研究课,课程内容却是韩愈、柳宗元的古文,朱东润就是因为这件事决心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 B.“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这样的表述与其说写出了自己过去的经历,不如说反映了朱东润写自传时的心态。‎ C.朱东润虽然认可国外的传记文学,但却担心“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 D.出于自己的现实关怀来选择传主,是朱东润传记文学创作的一贯原则。有学者总体上对此表示理解,但在态度上略有保留。‎ E.朱东润虽然认为“传叙文学”的说法更加科学,但为了避免常会发生的分类麻烦,还是在自传中釆用了“传记文学”的说法。‎ ‎(2)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冋答。‎ ‎(4)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 ‎【答案】‎ ‎(1)D3分,B2分,A1分;CE不给分。‎ ‎【答案】‎ ‎(2)①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如《史记》《汉书》《约翰逊博士传》《维多利亚女王传》等,并比较它们的异同;②深入研究传记文学理论,辨析不同概念,如阅读莫罗亚的传记文学理论,分辨史传、别传、自传、传叙文学等;③进行传记文学写作实践,如给张居正写传。‎ ‎【解析】‎ 这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的内容涉及到全文,所以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划分。筛选出信息后对信息进行大致的归类,主要是学习,理论研究和写作实践三个方面进行。‎ 这是一道综合信息筛选的题目,题目设置一改往年局部信息的筛选,增加了整合的内容,难度较大,答题时分析题干中要求筛选的信息,找到区位,提取关键词语,做到信息全,然后按着一定的标准进行整合,做到不重复,然后分条作答,如此题的关键就是把信息分为“阅读”“理论研究”和“写作实践”三个部分。‎ ‎【答案】‎ ‎(3)①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②写生平和学术二者交融,呈现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③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 ‎【解析】‎ 这是一道分析文章特征的题目,首先应从内容和风格两个角度入手进行,首先内容和一般传记的区别,然后是风格手法方面的特征。内容上主要是以记述学术为主,风格主要是平易近人。加入文本的特色分析,是较大的一步,有些同学可能不太适应,得分会较低,这样的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和一般的传记不同,那就应该答出一般传记的特征,然后答出本文的特征,然后还要从语言风格上分析,主要是材料的组织,语言的风格,选取的重点等。‎ ‎【答案】‎ ‎(4)第一问①应该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刻画传主的个性。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性,而要是像《维多利亚女王传》那样就不够细致,像《约翰逊博士传》那样细致则难免琐碎。②应该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要是像有些古代文人的作品那样只是歌颂死者就不是传记文学。第二问观点一:①只有入情入理地刻画传主的个性,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具有可读性;②人无完人,只有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才能给读者留下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观点二:①细致刻画个性需要史料支撑,如果史料不足而仍然强调这一点,就会导致不够客观,显得矫揉造作;②追求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不能有效凸显传主的个性。‎ 例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高原上的“雪莲花”‎ 夏静 刘小英 三年坚守,她用知识和爱心耕耘着70多名孩子的未来。‎ 高原之巅,她用热情和青春守护着“高原花朵”的成长。‎ 在海拔1800多米的湖北恩施鹤峰县中营乡,有所高原小学。三年前,大学毕业不久的邓丽来到这里。犹如一朵雪莲花,她为孩子们带来了知识和快乐,为落后的高原小学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一个人改变一所学校 ‎2009年8月的一天,鹤峰县已经很冷,邓丽穿过蜿蜒的山路,来到小学报到。‎ ‎“哇,是个女老师,好漂亮啊!”孩子们挤在她的办公室门口,探着头,用惊奇和欣喜的眼神望着这位新来的老师。‎ 邓丽告诉记者,在她来之前,学校只有7名男老师,平均年龄54岁。‎ 除了是高原小学的第一位女教师之外,邓丽还为学校带来了其他“第一”:孩子们第一次开口说普通话、第一次上了英语课、第一次站上了舞台、第一次吃上了免费午餐、学校举办了第一个“六一联欢会”……邓丽的到来,给高原小学带来了新气象。‎ 在学校,邓丽当一个班的班主任,带一个年级的语文、四个年级的英语和全校的音乐课,还兼任少先队辅导员和女生寝室管理员。‎ ‎“邓老师上的课我们都很喜欢!”孩子们争着告诉记者。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课上,邓丽组织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课下,她教孩子们唱歌跳舞,和孩子们一起游戏。‎ 昔日性格孤僻的山里娃,如今可以在陌生人面前大方地表演。乡亲们说,是邓老师把爱和快乐的种子埋进了娃儿们的心里,改变了孩子们的性格和未来。‎ 只想做一名“纯粹”的老师 邓丽的到来,为寂寞的鹤峰高原带来了活力。但令人意外的是,在来高原小学之前,邓丽在武汉有一份月收入4000元左右的工作,令不少人艳羡不已。然而,一心想做一名“纯粹”老师的邓丽,毅然决然辞掉工作回乡支教,并且主动申请来到了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中营乡高原小学。‎ ‎“我也动摇过。”邓丽坦承,初到时,面对艰苦环境和难熬的孤独,她有过后悔。然而,看到孩子们淳朴的笑脸、渴望的眼睛,邓丽最终坚定地留了下来,并用更多的爱温暖着孩子们。‎ 在邓丽的学生中,有一对聋哑兄弟,父母在外打工,孩子从小被寄放在学校。没有学过特殊教育的邓丽,让兄弟俩捏住她的嗓子感受震动,用夸张的口型、自创的手语、纸条跟他们交流。在她的悉心培养下,聋哑兄弟的成绩从二十多分提高到七八十分。邓丽还特别设计了“我和你们在一起”的手语。当聋哑兄弟哭着想妈妈的时候,当他们孤立无助的时候,当他们缺乏信心的时候,邓丽都伸出双手告诉他们:“我和你们在一起!”‎ 在严寒的冬天,邓丽第一个起床,到教室生火炉,挨个叫孩子们起床。她亲手给学生洗澡,“希望把她们洗得水灵灵的”。在邓丽眼中,每一个孩子都是高原上的花朵,只要用心呵护,他们就能绽放出生命的娇艳。‎ ‎“放心,老师不会走”‎ ‎2011年5月,邓丽考入正式教师编制,可提前结束支教身份,分配到中心学校。但孩子们的眼泪和被需要的幸福感,让邓丽放弃了离开高原小学的机会。‎ ‎“你们放心学习,老师不会走。”邓丽对每个孩子都这样说。今年30岁的邓丽还没有男朋友。追她的不在少数,但都被她拒绝了。邓丽说,首先要支持她的工作,否则不予考虑。“也有人说支持我,但能一辈子吗?”邓丽没有信心。谈到支教期满后的去留问题,邓丽很坚定:“上面派人下来接班,我才会走;如果没人来,我就不会走。”‎ 邓丽的精神感动了很多人,但她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伟大。她说,她只是想找份有幸福感的工作,山里孩子需要她,被需要就是一种幸福。‎ 当她生病躺在宿舍,聋哑兄弟向她做出“我们和你在一起”的手势时,邓丽是幸福的;当曾经自闭的两位女孩儿为她自编、自唱、自跳《邓老师活泼之歌》,作为献给她的生日礼物时,邓丽是幸福的。‎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邓丽来到高原小学支教,为学校带来了多个“第一”,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开创了学校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B. 邓丽在学校身兼数职,既教书又育人,改变着山里孩子们的思想性格,甚至影响着他们未来的人生道路。‎ C. 邓丽毅然辞掉收入可观的工作,选择来到环境恶劣的高原支教,是因为她心中始终有做一个“纯粹”的老师的理想信念。‎ D. 邓丽考入正式教师编制后,本来可以提前结束支教身份离开,但是因为师资短缺和孩子们苦苦哀求,她才选择了留下。‎ ‎6.下列对这篇人物通讯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标题将到高原支教的邓丽比喻为扎根高原的雪莲花,生动形象,富有诗意和美感,突显了其可贵的精神品质。‎ B. 导语部分通过叙述,介绍了邓丽的支教经历,揭示了她的精神境界,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并引出主体部分的详细报道。‎ C. 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邓丽表示自己也曾动摇过,这个细节虽有损于主人公的正面形象,但能够使通讯更加真实,利于读者接受。‎ D. 通讯多次直接引用邓丽及其学生的原话,既有利于展示主人公真实的内心世界、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又能使行文灵活,富于变化。‎ E. ‎ 作为人物通讯,全文语言平实质朴、不事雕琢,叙事客观公正、避免主观抒情,很好地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7.作为一名支教老师,邓丽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分条概括。‎ ‎【答案】5.D ‎【解析】‎ D. 邓丽考入正式教师编制后,本来可以提前结束支教身份离开,但是因为师资短缺和孩子们苦苦哀求,她才选择了留下。理解片面,邓丽选择留下的原因中更重要的是“被需要的幸福感”。 ‎ ‎【答案】6.AD ‎【答案】‎ ‎7.①富有爱心,关爱学生,呵护学生健康成长;②热爱教育,乐于奉献,坚守心中的理想;③扎根基层,甘于寂寞,有责任感和幸福感;④富有激情,勇挑重担,开创性地开展工作;⑤方法多样,教书育人并重,注重激发学生兴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