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一中 2019-2020 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因为社会主要矛盾的转 化意味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变化,意味着政府政策方针和发展理念的变化。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 之间的矛盾。这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中国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高,目前,中国 GDP 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总体物质财富比 较丰富,贫困人口只占极少数。在这种情况下,社会的主要矛盾就不再是人民群众的基本需 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供求矛盾,而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需求满足不平衡、 不充分的矛盾。 在总体生产力水平低下的过去,社会首先要保证人们能够获得基本数量的物质财富和精 神财富。在总体生产力水平较高的今天,人们不再满足于消费的数量,而是更加注重消费的 品质。面对这一变化,如果企业还是满足于单纯的数量扩张或规模经济,而不是注重产品的 品质,就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因此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推 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满足老百姓的高品质需求。 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的更高阶段。广义的精神文明,不仅 包括文明礼仪,也包括人们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和环境等各方面的追求,当下 人们除了满足吃喝玩乐,还希望更多地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更加看重社会安全和环境保护, 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需求。为此,除了继续发展生产力,还需要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等。 中国的发展经验表明,先努力发展经济,才能为建设民主和法治强国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反在经济水平低下时贸然进行改革就可能遭遇东欧式的失败。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的物质文化需求是主要目标,因此关键是 快速发展生产力,做大经济蛋糕。而当经济总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如何公平地分配蛋糕日益 成为一个主要问题。当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这带来了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既然社 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那么新时代的工作重心就是努力实现平衡式发展。例如,通过收入 调节政策减少收入差距,通过精准扶贫减少贫富差距。过去中央推行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 东北振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区发展差距。若能做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其成就不亚于 - 2 - 从一个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国家变成经济大国。 (《理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四个维度》)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品质,实际上是应对供给侧转变做出的正确选择。 B. 既要做大做强经济蛋糕,又要分好经济蛋糕,实现平衡式发展,这是新时代的工作重心。 C.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重大论断,是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的重要依据。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而做出的科学论断。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例举了减少贫富和地区差距的一些做法,指出这如同让中国摆脱贫困一样意义重大。 B. 文章从需求不平衡、追求品质、整体发展、公平分配等四个维度解读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C. 第二段辨析了改革初与当下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同,即从供求矛盾到需求不平衡的矛盾。 D. 第四段将美好生活需要区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重新定义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对社会发展变迁的把握,但终归是对人民向往的回应。 B. 只有大力发展经济、具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之后,社会政治体制改革才可能取得成功。 C. 如果解决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就会得到充分满足。 D. 百姓已不满足于吃得饱,更希望吃得好,这启示企业生产应从追求数量转向追求品质。 【答案】1. C 2. A 3. C 【解析】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 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 为正确项。 A 项,张冠李戴,应是应对“需求侧”转变做出的正确选择。 B 项,以偏概全,选项中“这”指“既要……也要……”两个方面,由原文第五段可知,分好 经济蛋糕,“努力实现平衡式发展”才是新时代的工作重心。 D 项,强加因果,由原文不能得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的依据。 故选 C。 【2 题详解】 - 3 - 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 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 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A 项,“这如同让中国摆脱贫困一样意义重大”错误,原文第五段确实例举了减少贫富和地区 差距的一些做法,但效果只是“一定程度上”的,尚不能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此 不能将其成就归于“不亚于从一个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国家变成经济大国”,即“如同让中国 摆脱贫困一样”意义重大。 故选 A。 【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 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 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 C 项,“如果……就……”表述过于绝对。 故选 C。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 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 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 “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 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 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 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 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 “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 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 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11 月上旬,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第十三届大会在西安开幕。习近平主席 向大会致贺信指出,中国愿同各国共享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共促全球卫星导航事业蓬勃 - 4 - 发展。 按照计划,今年底,北斗系统将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通服务。2019 年至 2020 年,我国还将发射 11 颗北斗三号卫星,2020 年服务范围覆盖全球。目前,北斗系统已被国际 民航、国际海事、3GPP 移动通信等国际组织接纳与认可,将为全球免费提供搜索救援服务。 作为中国“智”造的靓丽名片,“北斗星座”将更加闪亮。 目前,北斗系统已覆盖沙特、缅甸等近 30 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蒙古国,用上“北 斗卫星放牧系统”后,牧民冬季放牧时用手机就能详知整群牲畜的位置、数量和生存状态; 在老挝,北斗服务于精细农业、病虫灾害监管;在巴基斯坦,北斗为地籍管理、环境监测、 交通监控等多种信息化管理提供保证……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表示,新时代北斗发展蓝图是构建国家综合 PNT 体系, 就是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核心,建成天地一体、覆盖无缝、安全可信、高效便捷的国家综 合 PNT 体系,显著提升国家时空信息服务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需求,为全球用户 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摘编自王天益等《北斗三号:中国“智”造,惠及全球》,《解放军报 2018 年 11 月 23 日) 材料二 就目前而言,我们手机上的 GPS 导航与定位,美国哪一天想关闭,分分钟就可以轻松关 闭。这种关系国家安危的重大科学技术,我们怎能受制于人?北斗导航系统的性能,丝毫不 亚于美国 GPS。具体来说,一是复杂的星座系统:北斗是唯一一个使用了地球静止轨道、地球 倾斜同步轨道和中轨轨道的卫星导航系统。GPS、格洛纳斯、伽利略都是仅使用中轨轨道,北 斗使用了更加高轨的静止和倾斜同步轨道,卫星轨道运转周期为 24 小时,其信号会长期覆盖 指定区城,且卫星之间形成的数据通信链路也能校正误差、进一步提高精度。二是短报文系 统:北斗的接收机可以和卫星进行交流,发布 140 个字的短报文,就像现在人们平时用的“短 信”,既能够定位,又能显示发布者的位置。打个比方,假如有一天你漂流到了孤岛上,如 果你拥有 GPS,你就只能知道自己的位置,却无法通知别人,只能在荒岛求生。但如果你拥有 北斗导航系统,你不仅可以知道自己的位置,还能把位置发送给几百公里外的人,迅速得救, 离开荒岛。 除了这些,北斗三号身上还有很多创新闪光点:建立星间链路,解决全球布站、卫星境 外监测的难题;开发适于直接入轨、一箭多星发射的“全桁架式卫星平台”;卫星设计寿命 由 8 年提升至 10-12 年…… - 5 - (摘编自顾锦果《北斗三号组网完成,这就是中华民族自强的力量!),手机网易网 2018 年 11 月 21 日) 材料三 日本广播协会(HNK)网站11 月19 日报道,中国19日成功发射将用于被称为“中国版GPS” 系统的卫星,并向部分外国媒体公开了发射情形。可以认为,中国此举旨在展示其太空领城 技术之高超,19 日发射的卫星的位置信息误差最小控制在 2.5 米,该卫星被用于北斗卫星导 航系统,北斗是中国为对抗美国的 GPS 而独立开发的系统,被称为“中国版 GPS”。 报道还称,中国正大力推进太空开发,除下月进行世界上首次对月球背面的探测活动外, 还计划到 2022 年独立建成空间站。中国卫星导航系就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在卫星发射前接 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北斗系统已经在亚太地区提供服务,今后我们将建成新的系统,让用 户在全世界任何地区都可以接受服务。”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胡炜表示, 中国的火箭在信誉和成本方面都具有优势,中国正朝着“太空强国”的方向努力,太空开发 前景充满希望。 (摘编自《外媒评第 18、19 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发射》,参考消息网 2018 年 11 月 20 日)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中国北斗系统目前已被多个国际组织接纳与认可,计划 2018 年年底面向“一带一路”国 家和地区开通服务,2020 年服务范围覆盖全球。 B. 现在北斗系统已覆盖近 30 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为这些国家提供关系国计民生 方面的重要数据和信息,让当地百姓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服务。 C. 构建国家综合 PNT 体系是新时代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则是其 中非常关键的部分,作用不可替代。 D. 北斗系统有短报文功能,所以当一个人陷入困境时可利用该功能迅速让施救者发现自己而 获救,而使用 GPS 则无法让施救者发现自己。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中国开发北斗导航系统一方面满足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表现出一个大国的责任与 担当,促进了全球卫星导航事业的发展。 B. 跟当今世界上其他导航系统相比,中国北斗导航系统中的卫星使用了多种运行轨道,这有 助于进一步提高导航的精度。 C. 北斗三号具有建立星间链路、开发“全桁架式卫星平台”等创新点,再加上拥有复杂的星 座系统和短报文系统,其性能不比美国 GPS 逊色。 - 6 - D. 从日本广播协会网站的报道可知,中国正在展示太空领域的高超技术,并大力推进太空开 发以打造“中国版 GPS”来对抗美国。 6. 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4. D 5. D 6. ①《解放军报》侧重介绍中国愿同各国共享北斗系统建设发展成果,/彰显“中国‘智’ 造,惠及全球”(或:北斗系统为世界服务的现状/和规划); ②手机网易网侧重介绍北斗导 航系统的优越性能,不逊于世界其他导航系统,/彰显“大国自信”; ③日本广播协会网站 侧重介绍中国在太空领域技术高超,/突出中国在向太空强国方向努力(突出中国在大力推进 太空开发)。 【解析】 【4 题详解】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 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 D 项,“而 使用 GPS 则无法让施救者发现自己”理解有误。原文是“无法(把位置)通知别人”。故选 D。 【5 题详解】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 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 D 项,“来 对抗美国”错误,以偏概全,中国“大力推进太空开发”的目的不只是“打造‘中国版 GPS’ 来对抗美国”,还有“对月球背面的探测活动”“独立建成空间站”等太空开发项目。故选 D。 【6 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要求概括三则材料的侧重点,答题时注意根 据材料的内容、标题等作答,重点抓住新闻的导语部分,此题可根据标题“北斗三号:中国 ‘智’造,惠及全球”“北斗三号组网完成,这就是中华民族自强的力量”和文中的句子“可 以认为,中国此举旨在展示其太空领城技术之高超”概括答题要点。 【点睛】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答题时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 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筛选和整合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 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重点注意相关段落的段首句和段尾句。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 7 - 杭州巷 10 号 夏阳 幸福路作为一条商业步行街,每天人流密集,左边有一条非常不起眼的小岔路,叫平安 街,顺着平安街进去百余米,一拐弯,眼前生出一条南北向小巷,便是杭州巷。 杭州巷狭窄细长,仅容得下两人并行,麻石板铺就的巷道,伴随着墙脚一线湿湿的青苔, 一直延伸到尽头。巷子两边的建筑,古朴、荒凉,被圈在高高的院墙内。透过门缝,可隐约 窥见一些雕梁画栋,当然还有断壁残垣。小巷里,渺无人烟,只有寂寞的风,顺着寂寞的巷 道穿过,轻轻吹拂着墙头几株寂寞的茅草。步行在小巷里,抬眼望去,四周就像一幅油画, 挂在墙上沉睡不醒。 我此行的目的地是杭州巷 10 号,那也是整个小巷唯一的住户。我去的时候,正值深秋, 碧空如镜。上午的阳光嫩黄羞怯,在墙头瓦瓴上探头探脑,却无法照进小巷。行走在小巷里, 头上是一片金灿灿的阳光,人却站在岁月的阴凉中。驻足 10 号门前,我感慨颇多,犹豫良久, 那两扇厚重的木门还是被我轻轻地叩响了。 须臾,一个老太太站在门口。她的目光和善,完全没有都市人惯有的那种警惕。我结结 巴巴地说自己是摄影发烧友,爱好用镜头来捕捉历史。老太太把我迎进院内。院子很大,里 面种了不少花草。秋天的菊花开得正艳,五彩缤纷,白如雪,粉似霞,而黄的,则黄得热闹, 亦黄得伤感。院内飞檐斗角,回廊石阶,曲径通幽。难以置信,在现代都市林立的高楼大厦 脚下,竟然藏着这样的深居大院。 老太太说自己有八十高龄,有个留学海外的儿子,如果现在还活着的话,明年也将花甲 之年了。老太太说她姓李,从十八岁结婚那年起,已经在这院子里生活了六十多年。六十多 年里,女儿夭折,儿子客死他乡,佣人被遣散,老伴过世,一个个亲人相继离去,昔日门庭 喧闹的大宅子里,最后只剩下她一个孤老婆子了。老太太说这话时表情恬淡,似乎是在谈论 别人家的事情,看不出有任何的悲伤。 我问:这巷子为何叫杭州巷,和杭州有什么历史渊源吗? 老太太说:现在知道这巷子来历的人应该不多了。说来话长,早在清朝末年,有一批杭 商集体迁移来此,他们开茶庄、丝绸店和当铺等。买卖做大了,赚钱了,在这里扎根,抱团 买地置业,于是就有了这杭州巷。你可别小看这巷子,它可是当年这座城市的心窝窝呢。巷 道之所以修得这么窄,就是为了减少闲杂人员的进入。无论多大的官来访,文官落轿,武官 下马,就是皇帝来了,也得老老实实从巷子口步行进来。说到这里,老太太得意地笑了。 我吃了一惊,没想到杭州巷当年是如此的尊贵显赫。望着老太太一脸甜蜜而略带羞涩的 - 8 - 回忆神情,我依稀看到了当年一个情窦初开的妙龄女子,被浩大的迎亲队伍捧进了这杭州巷。 在杭州巷 10 号,如置身于山野的一处宅院里,都市的喧嚣和车流的嘈杂似乎远去。空气 里,有花的阵阵清香,在明朗的阳光下,微微发酵。和老太太坐在一块儿喝茶聊天,真是一 种享受,仿佛在翻阅一本厚厚的历史书。 我拍了几张照片后,告别老太太,告别杭州巷 10 号,重新回到巷子里。我默默退出杭州 巷时,一个磨刀师傅正挑着担子站在巷子口,高声叫喊着:磨剪子嘞,戗菜刀!他抑扬顿挫 的叫喊声跌落在小巷里,溅起一巷子清脆的回音。磨刀师傅喊了数声,站了片刻,却没有走 进小巷。 我回到单位。主任问我:老太太同意拆迁了? 我默默地望着主任难看的脸色。他的身后,悬挂着这座城市的规划蓝图,上面一条条粗 大笔直的线路,纵横交错,气势凌厉。 我向主任建议道:按照老太太目前的身体状况,是很难熬过这个冬天的。要不,我们等 到明年开春再说,如何? 主任沉默不语。 7. 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人物不多,人物关系也不复杂,以散文化的笔法弱化了故事情节,但非常注重营造 小说的环境氛围。 B. 杭州巷 10 号是整个小巷唯一的住户,小说将户主老太太与其他已经迁走的住户进行对比, 体现了老太太的固执和不近人情。 C. 小说结尾只有一句话,写主任沉默不语,但主任内心可能并不平静,结尾意蕴悠长,也给 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D. 小说写“我”为了拆迁的事情造访了杭州巷 10 号,与老太太交谈后,又打消了向老太太 说明来意的念头,没有完成任务。 8. 小说第二自然段对杭州巷的环境进行了描写,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 画线句子写城市规划蓝图,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文本分析。 【答案】7. B 8. ①所描绘的环境幽深、颓败、荒凉,烘托出杭州巷的古朴、静谧和悠久 的历史。②暗写了老太太处境,杭州巷的落寞衬托出下文杭州巷 10 号的静谧洁雅,能更好的 凸显老太太对旧居的不舍和深厚情感。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写老太太成为杭州巷唯 一的住户,我拜访了老太太却无法说出劝其拆迁的来意作铺垫。④杭州巷浓郁醇厚的古文化 气息,引导读者思考有关历史文明与文化传承的问题,从而深化文章的主题。 - 9 - 9. ①悬挂的城市规划蓝图展示出这个城市现代文明发展方向。②暗示了现代城市规划发展与 古宅保护、文化传承之间的矛盾冲突,引发我们对保护历史文明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③ 表现了作者对以牺性历史文化传承为代价发展城市的深深忧虑。 【解析】 【7 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 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 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B 项,“进行对比,体现了老太太的固执和不近人情”错误,杭州巷 10 号成为最后一户主要 体现的是老太太对其眷恋。 故选 B。 【8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小 说的主要内容,小说的环境描写是高考常考的题型之一,对环境描写的分析要结合文章的主 要内容进行把握,环境描写一方面渲染氛围,增加文章的厚重感,另一方面则对人物形象的 丰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说第二自然段对杭州巷的环境进行了描写,“杭州巷狭窄细长,仅容得下两人并行”“麻 石板铺就的巷道,伴随着墙脚一线湿湿的青苔,一直延伸到尽头”“巷子两边的建筑,古朴、 荒凉,被圈在高高的院墙内。透过门缝,可隐约窥见一些雕梁画栋,当然还有断壁残垣”“四 周就像一幅油画,挂在墙上沉睡不醒”表现了杭州巷荒凉、古朴、幽深的自然特点,这彰显 出一种醇厚的文化气息,引发读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另一方面为下文老太太成为杭州 巷唯一的住户进行描写,表现老太太对故居的不舍的深厚情感,引发人深思。 【9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语段作用、理解主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答题时注意首先概括该语段 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在表达主旨和人物性格塑造方面的作用,还要 注意结合语段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 写城市规划蓝图,“上面一条条粗大笔直的线路,纵横交错,气势凌厉”代表的是这个城市 未来的发展方向,而古朴、静谧和悠久的历史的“杭州巷 10 号”代表的是历史文明与传统文 化,根据城市规划蓝图,杭州巷 10 号在被拆迁之列;这就启示我们小说的主题是在社会物质 文明进步,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如何看待与处理现代文明与历史文明之间的冲突 - 10 - 问题,如何保护历史文明和传承传统文化。写城市规划蓝图,交代出“我”此行的目的与结 果,“我”为了拆迁的事情造访了杭州巷 10 号,与老太太交谈后,又打消了向老太太说明来 意的念头,没有完成任务,是有情感倾向的,表现出对历史文明的敬畏,对历史文明被冷落 的伤感,对现代文明的发达导致历史文明的消失的无奈,对处于拆迁中的老太太现状的担忧。 因此写城市规划蓝图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答题技巧。一是把握主题。虽说文学作品考查八大能力,但其中 把握主题是核心。可以说,阅读题的几个小题都是围绕主题设置的,答每一题都要点到主题, 只不过侧重点不同。因此,不管题目怎样问,考生都要往主题上引。把握主题的方法是,找 点题的议论句。它一般在篇首或篇尾。二是同样的意思要用文中的句或词来做答。因为答案 都是从这个角度给出的。但是一般不去照抄关键句,要压缩精简,去掉修饰,抽取内核。三 是以阿拉伯数字分点作答。一般来说,分值 4 分的题答案有两点或四点,6 分的题答案有三点 或六点。分点答题的作用是,阅卷老师能一目了然,防止误判漏判,考生答题能尽可能答出 每一点,防止漏答。答题“点”到为止,不必展开细答;某一点答得再深入,也不过是这一 点的分,而其他点没有答出老师也不会额外开恩。四是多角度答题。如:解释词义,要从表 面义和主题义角度回答;理解句义,要从句本身义、形式(表现方法、结构作用)、内容(主 题义)角度回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传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 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 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 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 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 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 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 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 - 11 - 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尝 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 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 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10. 下列对文中画曲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B. 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C. 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D. 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11. 下列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九州:古时天下分九州,关于九州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包括兖州、冀州、青州、徐州、 豫州、荆州、扬州、雍州、梁州。九州常用来代指“中国”。 B. 连衡: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合纵:是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 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C. 七庙: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庙居中,左三昭,右三穆。 D. 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乐》久已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 B. 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 C. 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 人。 D. 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官府赦免李白的死罪。 13. 把下例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 (2)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答案】10. C 11. B 12. D 13. ①高力士以此为耻辱,就指摘李白《清平调》中引用的赵飞燕的典故,用来激怒杨贵妃。 ②当初,李白漫游到并洲,见到郭子仪,认为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到这 - 12 - 时,郭子仪向朝廷申请解除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于是皇上下旨把李白改判为流放 夜郎。 【解析】 【10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文言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时首先要仔细 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 句子的翻译是:李白曾与崔宗之一起坐船从采石矶到金陵,他身穿宫中特制的绸袍坐在船上, 旁若无人。“尝乘舟”语意、语法结构独立,“与崔宗之”与“自采石至金陵”联系紧密, 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AD;“自……至……”是固定结构,“旁若无人”是一个词语,联系紧 密,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B。 故选 C。 【11 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 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 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B 项,“合纵”“连衡”表述错误。合纵: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亦作“合从”。 连衡:是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亦作“连横”。 故选 B。 【12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 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 判定。 D 项,“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错误,应为“李白有恩于郭子仪”。 故选 D。 【13 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 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 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 (1)耻,意动,以……为耻辱;摘,指摘。 (2)奇,意动,以……为奇;至是,到这时;请官以赎,请解除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 - 13 - 罪。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 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 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 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 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 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 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 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 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参考译文: 李白,字太白,崤山以东人氏。母亲梦见长庚星生下了他,于是用“白”作他的名,用 “太白”作他的字。李白十岁时就通晓五经,他自己梦见笔头长出花来,此后他天赋过人, 才华横溢。李白喜欢纵横之术,练习剑术为打抱不平,他不看重钱财,乐于施舍。又客居任 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住在徂徕山中,天天设酒痛饮,号称“竹溪六逸”。 天宝初年,李白从蜀中来到京城长安,当时他的本领尚未施展,就把自己所作的诗歌献 给贺知章看,贺知章读到《蜀道难》一诗时,感叹地对李白说:“你啊,是被贬谪到人间的 仙人。”于是,解下自己身上的金龟饰物来换酒,与李白整天为乐。于是向玄宗推荐了李白。 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了李白,与他谈论时局国政。李白献上颂文一篇,皇上很高兴,赐给他饭 食,并亲手为他调匀肉汤,降旨任命李白为翰林供奉。李白曾经在皇上面前大醉,起草诏书, 让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以此为羞辱,就指摘李白《清平调》中引用的赵飞燕的典故,用 来激怒杨贵妃。皇帝每次想要给李白官做,贵妃总是阻止他。李白更加高傲放达,与贺知章、 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饮酒八仙人”。后来他恳求回乡。 玄宗赏赐给他黄金,下诏让他回家。 李白云游四方,打算登华山,带着醉意跨在驴身上,路过县衙门,县令不认识李白,十 分生气,派人把李白带到公堂上问道:“你是什么人,敢这样无礼!”李白在供词中不写姓 名,只写:“呕吐后曾使皇上用手巾擦嘴,吃饭时皇上亲手为调匀肉汤,写字时杨贵妃捧着 砚台,高力士帮着脱靴。在天子殿门前尚许我纵马奔驰;华阴县衙门口,却不能骑驴而过?” 县令看了,又惊又愧,忙行礼道歉说:“不知道是翰林学士来到此地。”李白大笑着扬长而 去。李白曾与崔宗之一起坐船从采石矶到金陵,他身穿宫中特制的绸袍坐在船上,旁若无人。 - 14 - 安禄山叛乱时,玄宗避难蜀中,永王李璘统管东南地区。李白当时高卧隐居于庐山之上,被 李璘招聘为军中幕僚。后来李璘起兵造反,李白潜逃回到彭泽。李璘失败后,李白受牵连被 关在浔阳的监狱中。当初,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认为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 子仪的死罪。到这时,郭子仪向朝廷申请解除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于是皇上下旨 把李白改判为流放夜郎。 李白晚年喜欢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在牛渚矶泛舟,带着醉意捕捉月亮,就沉到水底 去了。当初,李白喜欢谢家青山,如今他的墓还在那里。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共 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 朱敦儒① 直自凤凰城②破后,擘钗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注】①朱敦儒:两宋之交词人,洛阳人。此词约作于金朝灭北宋十四年后,词人避乱南方 时。②凤凰城:汉长安城中有凤凰阙,后因此称长安为凤凰城、凤城。此处指宋都汴京。 14.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凤凰城”原指长安,这里借指北宋都城汴京,“凤凰城破”指“靖康之难”中宋都被金 兵攻占。 B. “信音稀”是说在南北交兵、形势险恶的情况下,亲人离散音讯难通,把词中饱受战争苦 难的主人公的惨痛心境更推进了一层。 C. “辽海”“玉关”代指遥远的地方,而“梦回”“魂断”写出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想要 回归故乡的急切心理。 D. “月解重圆星解聚”用拟人手法,赋予“月”和“星”以人的感情色彩,生动形象,并和 下文的“不见人归”形成对比 15. 结尾两句“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什么作用?抒发了词人怎样 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1)作用:这两句是对全词感情的总括和深化。词人十四年徒望塞 雁归去而自己却不能北归,用人与“雁”的对比,总括了诗人的凄苦之情并使其更为深切感 人。 (2)情感:分离之痛、国破之悲。“塞雁”表现了亲人离散、音信不通的苦闷;“年年看”“一 - 15 - 十四番”,更写足了思念之苦、盼归之切。 【解析】 【14 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 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 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 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C“对故乡的思念和想要回归故乡的急切心理”曲解原意,这两句表现的是对远在天涯的亲人 的思念之情,写出女主人公怀念良人的思绪的纷乱。而非思念故乡。 故选 C。 【15 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句赏析能力。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 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内容,表达了 什么感情。 结尾两句“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意思是,十四年来,每年看大雁来了又回,这是对 全词感情的总括和深化。一方面,通过对比,反衬自己有家难回,“一十四”突出时间之久, “年年”突出思乡之煎熬;另一方面,也暗承前文思念亲人,期待获得音信的内容。这两句 整体上抒发了词人内心的思念之苦、期盼之切,反衬出词人的失望乃至绝望的哀痛心境,在 艺术上则呼应上阙的“天涯海角”和“辽海北”、“玉关西”。上下贯通一气,结构显得圆 润统一。 【点睛】解答情感题要四看,看题目,看作者,看内容,看注释。而内容是主要的,把握内 容需要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 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__。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 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 - 16 - 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故不积跬步 无以 至千里。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 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 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参省、己、知明、跬步、至。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结发同枕席”中“结发”指成婚之夕,男女共髻束发。“六合正相应”中“六合” 指 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都合适。 B.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古代少男少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 角” 指少年时代。我们日常所说的“豆蔻年华”指的是男孩女孩十三四的时候。 C.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望”指夏历每月十五,“既望”指过了望日之后,即农 历 十六。 D. “修禊事也”,“禊事”是古代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 消 灾。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 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 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 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选项 B,“豆蔻年华”指的是男孩女孩 十三四的时候。理解有误。“豆蔻年华”指的是女孩十三四的时候。故答案选 B。 【点睛】识记文化常识。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 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 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这类题目一般错误都比较明显,只要考生平时多积累书 下注释,积累相关的文化现象,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18.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雨果,19 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家,他提出美丑对照的审美原则。这一原则在《巴黎圣母 - 17 - 院》中有集中体现。 B. 巴金的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爱情和婚姻纠葛是《家》情节发展的主线,主人公觉新是一个充满 朝气的叛逆者的典型形象。 C. 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被合称为“乐府双璧”。其中《孔雀东南 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抒情诗。 D. 朱自清和郁达夫同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前者的代表作有散文《背影》《春》等,后者的 代表作有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 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 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 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A 项,“是 19 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家”错误。雨果是 19 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 B 项,“充满朝气的叛逆者觉新”错误。《家》中的叛逆者是觉慧。 C 项,“《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抒情诗”错误。《孔雀东南飞》是叙事诗。 故选 D。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对于校园里时不时发生在学生之间的欺凌事件,很多人都是漠不关心,直到出现严重后果, 才会被人们重视。 B. 一次知识的考试只能检测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根本无法检测出学生的道德品 质状况和人文素养。 C. 青年是在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多维度全方位由少年儿童向成人过渡,进而适应和扮演 成年人社会角色的全面社会化的特定人生。 D.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近 50 岁左右才由经济学转行,开始研究汉语拼 音方案,80 多岁又开始研究文化学问题。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 - 18 - 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 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A 项,结构混乱,“才会被人们重视”偷换主语,在其前面加上“欺凌事件”; C 项,搭配不当,“青年”和“特定人生”不搭配,可在“特定人生”后加“阶段”; D 项,不合逻辑,“近 50 岁左右”连用两个约数,删去“左右”。 故选 B。 【点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等。错误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的叫语法错误,违反客观事理 的句子叫逻辑错误。解题时先确定逻辑类病句,再按照成分分析法排除语法类病句,常见的 逻辑错误类病句有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 20.下面是五种实用文的摘录,请根据实用文体语言特点,找出每种的不当之处并加以修改。 (1)校团委会决定 5 月 10 日下午第二节课后,在学校体育馆举办首届体育节活动。欢迎各 位同学莅临现场,积极参加。(校团委会通知) (2)恩师无恙,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教师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 如意!(教师节短信) (3)各位来宾,各位校友,大家好!今天是我校百年校庆的日子,学校的图书馆、校史馆、 办公楼全部开放。(广播稿) (4)有位同学于 5 月 7 日上午拾得钱包一个,内有人民币 48 元、饭票、手机充值卡等,望 失主前往学校政教处找李老师认领。(招领启事) (5)我来拜访您,您不在。我把拙作《读词小札》放在府上,请您工作之暇拜读并给予修改, 望不吝赐教。(留言便条) 【答案】(1)莅临—来 (2)垂念—常念 (3)全部—全都 (4)48 元—若干 (5)拜 读—阅读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面是五种实用文的摘录,请根据实用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 每种的不当之处并加以修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1)“莅临”,书面语, 多用于欢迎贵宾,用于说“各位同学”,不合适,可将“莅临”改为“来”;(2)“垂念”, 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关心挂念,句中用于说自己,不合适,应改为“常 念”;(3)广播稿中应避免出现听起来有歧义的词句,“全部”会让人误以为是“全不”,可 将“全部”改为“全都”;(4)“招领启事”中不应把金钱的具体数额交代出来,“48 元”应 - 19 - 改为“若干”;(5)“拜读”,敬辞,只能用于说自己,句中用于说别人,不合适,可将“拜 读”改为“阅读”。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 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 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 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 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 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 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 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 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如何让故宫文化被青年一代接纳和喜欢,这是故宫文化推广者常常思考的问题。随着故宫文 创产品的热销,①_______。最直观的反映是“80 后”和“90 后”已成为参观故宫的主力军。 当然,②_______,就要研究年轻人乐于接受的方式,“朝珠耳机”和“奉旨旅行”牌等文创 产品就起到拉近距离的作用。北京故宫的文创之路虽然历时不长,③_______:不是一味迎合 大众,而是以严谨而风趣的方式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最终实现文化的传播与再生。这是目 前推广故宫文化最好的发展道路。 【答案】 (1). ①故宫文化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 (2). ②要拉近故宫文化与年轻人 的距离 (3). ③却迅速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本题是嵌入型补写。解 答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 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 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 本段主要说的是如何让故宫文化被青年一代接纳和喜欢。第 1 空,根据“随着故宫文创产品 的热销”“最直观的反映是“80 后”和“90 后”已成为参观故宫的主力军”可知,此处说的 是年轻人对故宫文创产品的喜爱,话题对象说的是“故宫文化”,推知应填“故宫文化受到 很多年轻人的喜爱”;第 2 空,根据“就要研究年轻人乐于接受的方式”“……等文创产品 - 20 - 就起到拉近距离的作用”可知此处是文创产品开发的目的,推知应填“要拉近故宫文化与年 轻人的距离”;第 3 空,根据冒号的提示,此处应该是一个总结句,再根据“文创之路虽然 历时不长”“不是一味迎合大众,而是以严谨而风趣的方式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推知应 填“却迅速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 四、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材料 1:中国人爱吃野味,在全世界都是出名的。捕猎食用野生动物,源自蛮荒时代人类 的本能。中国不同,作为全世界最早进入农耕时代的地区之一,一直有较高的文明程度,按 理说,会以食用驯化后的动植物为风尚。但今天的华人世界,为什么会逆其道而行之,以吃 野味为荣呢? 材料 2:研究推测,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有可能是——蝙蝠,研究成果预测了武 汉冠状病毒有很强的对人感染能力,为科学防控,制定防控策略和开发检测/干预技术手段奠 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材料 3: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成功证实蝙蝠是 2003 年的 SARS 冠状病毒 的自然宿主,并首次在我国蝙蝠体内检测到烈性病毒尼帕病毒和埃博拉病毒抗体,发现多个 蝙蝠携带的新病毒。 假设你是宇文强,请在思源中学的国旗下发言,主题是“敬畏自然”,注意合理引用材料内 容,但是不要大段抄袭,注意格式,不少于 800 字。 【答案】【参考例文】 敬畏自然,行有所止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武汉全城被封、郑州交通受限,更多国人在这个春节被号召宅居家中;聚会畅谈、把酒 问盏不再是过节风潮,反是一种丧失理性的行为,更是无法原谅的罪过;自由行走今成奢侈, 明眸皓齿素颜朝天微笑待人已成谬误,全国众志成城只为一场浩劫——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 疫情。而追究原因,这病毒之所以在人身上寄存并继而灾难性蔓延居然是因为有些人对野味 的趋之如骛、对野味的饕餮不厌。痛定思痛,我认为:面对野味病毒,早该悬崖勒马,敬畏 自然,远离野味早已是刻不容缓。所以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敬畏自然,行有所止》。 敬畏自然,远离野味,是人类血与命的教训。 2003 年肆虐全国的非典,导火索是可与多种烈性病毒共生存的蝙蝠;去年在内蒙古发生 - 21 - 的鼠疫,病源是呆萌可爱、无可匹敌的土拨鼠;非洲大爆发的埃博拉病毒,主要宿主据说是 果蝠。人类一次次为自己的无知付出惨重的代价,小到个体命丧黄泉,大到一个地域的人风 声鹤唳、如惊弓之鸟般遁藏;旅游困顿、自由受限、经济受阻也自是不争事实。而反观这次 疫情的发源地——武汉海鲜市场,就不能不说触目惊心:名为“海鲜”,标有“野味”的商 家标牌却赫然醒目;标有各种野味价格的价格牌详尽得也是”叹为观止”;售价 60 元的活鹿、 4000 元的鸵鸟、500 元的孔雀、可传播鼠疫的土拨鼠、SARS 病毒的宿主果子狸等等野味更是 应有尽有。人类终究为贪婪、无知又再次付出高昂代价,无畏的人类呀,利欲熏心的人们呀, 不知敬畏自然,不愿远离野味,可悲可笑可怜可叹! 敬畏自然,远离野味,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基石。 一旦脱离了这一基准,缺少了必要节制,已经提升的文明素质便会退回茹毛饮血的原始 粗鄙。从动物园泼硫酸到女子“虐猫事件”,从猎杀野生黑熊到”活取熊胆”,从偷猎藏羚 羊到“屠狗风波”……无不显示着人类对动物的虐待,对自然的不敬。如若虐待动物之风甚 嚣尘上,那么当今人类社会又有什么标志性的本质属性迥异与动物世界?如若人人都是冷血, 野生动物与人类又如何和平共处?人类在无以计数的种类病毒面前,又将何去何从?所以珍 爱生命,敬畏自然,远离野味,必行有所止,必人人为之。 敬畏自然,远离野味,是人类尊重生命、共谋未来的共识。 自然以宽阔无边的胸怀包容了人类的无休止探索,也以一种悲悯的情怀脉脉关照着人类, 无论是其地大物博的给予还是冥冥之中烈性病毒唯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默契,自然馈赠了 人类太多太多。我们人类就不要再得寸进尺,让那些寄存在野生动物身上的烈性病毒在人类 的口腹之欲中,成为传染病毒的瘟疫之源。更不愿再看到如故宫女主那样、如坐飞机驾驶舱 的美眉那样把吃野味的举动拍照于朋友圈以炫耀的丑态。我们相信星际文明,可谁也没有亲 见;我们探索宇宙,可也没有更好的逆旅被发现。敬畏自然,尊重生命,共谋未来,理性而 文明地蜗居于宇宙一隅,早已是我们毋庸置疑的共识。 古人方孝孺有言:“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让我们携起手来, 共克疫艰;也更愿我们铭记教训,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真正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拒绝 野味,给野生动物一线生机,给人类社会一份安宁,莫让悲剧再次上演!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 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 - 22 - 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 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 审题:题目围绕“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铺设了三则材料,材料 1 侧重中国人爱吃野味的饮食 习惯,材料 2 侧重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预测,材料 3 侧重说明 2003 年的 SARS 冠状病毒 的研究成果,后两则材料说明蝙蝠有可能是新病毒的宿主,并指出这类病毒对人类的影响与 危害,三则材料重在指出人类生活习惯、疾病与野生动物的关系。如今新冠病毒的扩散,恰 是我们人类极需反思的问题,杀死动物吃掉它们,我们满足了自己一时的口腹之欲,结果会 带来惨痛的教训,会受到自然的惩罚。自然法则告诉我们人类和动物应当和谐共处。材料旨 在呼吁人类唤醒良知和理智,在与自然相处中要保持平衡,要有敬畏之心。考生写作时应着 眼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侧重分析饮食习惯等不良嗜好带给我们的伤害,提倡克制欲望,倡导 文明生活。本题任务部分要求写作演讲稿,主题是“敬畏自然”,考生要注意演讲稿的格式, 还要注意演讲的对象和情境,表达要得体。 参考立意: (1)敬畏自然,远离野味; (2)让饮食文化与时俱进; (3)请让野味远离餐桌; (4)敬畏自然,珍爱生命。 参考素材: (1)从古至今,人与自然的相处都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只要人与自然失去了平衡,那么 其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从这次爆发的疫情我们便可以深深地体会出来,正是因为人们破坏 生态系统,去捕食野生动物,破坏了生物链的平衡。使得人类自己遭受到了大自然的反噬。 近来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便是因为人类的贪婪,没有底线而去食用野生动物所造成的。人类 与自然中的一切一直都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关系,人不能控制自然,也不能脱离大自然的束缚。 然而只要人类对大自然进行破坏,大自然便会对人类做出相应的惩罚。 (2)人类在不断发展的同时,利用自然中的能源是必要的。但是我们要科学开发,慎重考虑, 在保护大自然的基础上来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互利共赢。从小我们就知道“保 护环境人人有责”这个道理。可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这个的却有多少人呢?因 为自己的一点虚荣心,便去购买这些价格不菲的野生动物。我们在敬畏自己的生命的同时, 也要敬畏自然,敬畏自然中一切同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的生命。 (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现在已经夺取了数百人的宝贵生命,数以万计的人还在经受着 - 23 - 疫情病魔的折磨。为防控疫情,国家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损失是严重的,教训 是惨痛的。疾控专家提示,该病毒可能来源于华南海鲜市场销售的野生动物,这再一次向人 们敲响了敬畏自然的警钟。 (4)野生动物是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一环,是世界的宝贵财富。肆意猎杀和食用野生动物,相 应的痛苦和磨难早晚会转移到人类自己身上。因此,我们要对组成自然的野生动物,要有一 颗敬畏之心。否则不但会危及到自己的生命,有灭种亡国的危险,甚至会危及到人类的生存。 (5)追溯过往,无论是 SARS,还是埃博拉病毒,都与野生动物脱不了干系。也有国际权威专 家指出,目前能够感染人类的已知病原体共有 1407 种,其中 58%的病毒、细菌、寄生虫、真 菌等病原体来自动物。这些病毒对于蝙蝠等动物来说影响极低,但对于人类而言,足以致命。 也就是说,人类吃野生动物的亏,不止一次两次,但直到现在,吃亏仍在上演,武汉华南海 鲜市场野味交易的存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一家又一家的野味菜馆,以及所谓的“野味文 化”,都是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讽刺。 结构示例:《敬畏自然,行有所止》,演讲稿。开篇从武汉封城的现状,反推原因,从而亮明 观点:面对野味病毒,早该悬崖勒马,敬畏自然,远离野味早已是刻不容缓。正文部分设置 三个分点:敬畏自然,远离野味,是人类血与命的教训;敬畏自然,远离野味,是人类社会 走向文明的基石;敬畏自然,远离野味,是人类尊重生命、共谋未来的共识。结尾以方孝孺 的名言扣题收束。 【点睛】材料作文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 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写材料作文,最关键的是审题立意,给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 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因此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其实就是审材 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 道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 的。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 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 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 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 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 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 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 视角度。 - 24 - - 2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