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卷·2018届河南省郑州市一中高二下学期入学测试(2017-0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卷·2018届河南省郑州市一中高二下学期入学测试(2017-02)

18届高二下学期入学测试 语文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2、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案卷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儒家在当下和未来何以安身立命 陈季冰 由于孔子诞辰日的到来,又有国家领导人的有意识推动,有关儒学与传统文化复兴的 话题近来热度骤然升高。 不过,在经历了从“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到文革“批林批孔” 的全盘激进反传 统运动后的今天,我们再来谈论儒学的复兴,恐怕首先要厘清一些基本关系。如果说儒家 文化 曾经在过去 2000 年里充当过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的话,那么在百余年激进变 革之后, 它自己现在也面临一个如何安身立命的问题。 首先必须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等同于儒家文化。自汉代以后,儒家在政治领域 的确占据了主流地位,但实际上,它从来就没有将其他信仰和价值体系的生存空间挤压殆 尽。在民间,佛教乃至道教等信仰体系与儒学基本和睦并存着。因此,如果将尊重和传承 传统文化简单地理解为阅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尊崇儒家价值理念,恐怕是一种过 于狭隘的理解。 第二,在对待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时,我们应当避免重蹈两个极端的错误。 第一个极端就是前文提及的激进反传统思潮,它将近代以后中国积贫积弱的原因全部归结 于 儒学和传统文化,认为只有彻底打倒它们,中国才会取得进步。这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决 定论”思维。 另一个极端的思潮是最近几年兴起的,它认为,对于中国的现代化来说,传统不仅不 是 障碍,反而是极其重要的资源。如果仅是这一点,我们或许还能够认同。但它进一步认 为, 只要从儒学中不断地挖掘这些传统资源,加以发扬光大,我们就能够顺利地实现民主 与法治 等中国人追求了上百年的现代梦想。这种试图重建儒家政治制度的想法几近于天方 夜谭中国 近代历史已经证明,儒家政治是一种无力应对现代挑战的失败的制度。明确地说, 传统与现代既不是对立关系,也不是自然延续的关系。“现代”不是在传统被打倒的废墟 上建立起来的全然异质的事物,也不是在传统的田园里自然生发出来的甜美果实。两者的 关系如下:现代是在传统的基础之上经过一系列“基因突变”后产生的新事物,它既与传 统一脉相承,但又包含了截然不同的新内涵。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的成功 与否取决于诸多历史和现实的因素,没有一个简单的因素能够充当唯一的决定性作用。这 就决定了儒家文化过去既没有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绊脚石,将来也不会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发 动机。 第三,以儒家为“大传统”的中国传统包含着“器物”、“制度”和“文化”三个不 同层次,很难简单化地谈论尊重传统或尊儒、尊孔。要说传统,女人缠足、男子纳妾都是 传统,我们如何去遵从?因此,任何文化传统本身都一直在随着时间的流淌而演化。简单 地说,一个民族应当传承的是本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价值体系”,至于一些具体的传统社 会制度和传统生活方式,我们不必也不应该墨守成规。 但可以肯定,作为一个伟大传统,儒家思想文化不应该、也不可能就此走向消亡。无 论对中国还是世界来说,儒家思想文化都是一件无价瑰宝,我们这个危机四伏的时代尤其 需 要它。因此,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使命:如何为儒重新寻找一个安身 立命 的现实家园。作为一种精神资源和生活实践的儒学,在未来的可能出路只有到民间社会 中去开创。 不过如果把儒学的前途寄托于民间,那么首先需要让四书五经“不传久矣”的社 会民众经 历一个消除隔膜的再亲近过程。 1.下列关于“儒家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文化作为一个伟大传统,不会就此走向消亡,而今天的我们也面临着如何为儒学 重新寻找一个安身立命的现实家园的、充满挑战的使命。 B.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重视,但我们也要认识到,虽然儒家文化是中 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但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地与儒家文化画符号。 C.儒家文化因其信仰、价值体系的优势而被统治者看重,自汉代以后便在政治领域占据 了主流地位,从而形成了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政治制度。 D.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世界来说,儒家思想文化都是一件无价瑰宝,我们这个时代尤其需 要它,它对中国现代化这一宏大目标的实现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近代以后的中国积贫积弱,这是由很多历史原因造成的,不能归结于儒学和传统文化, 更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有彻底打倒它们,中国才会取得进步。 B.作者认为就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来说,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它不仅不是障碍,反而是极其重要的资源。 C.像女人缠足、男子纳妾之类也是传统,我们很难简单地、全盘地去遵从传统,一个民 族应当传承的是本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价值体系”。 D.中国近代历史证明,儒家政治是一种无力应对现代挑战的失败的制度,在百余年激进 变革之后,它自己现在也面临一个如何安身立命的问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中国传统文化简单理解为儒家文化是狭隘的,尊重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单纯地 学习儒家经典,尊崇儒家价值理念。 B.近来儒学和传统文化的复兴被重视,有关话题讨论的热度如此之高,是因为儒家文化 曾在过去2000年里充当过中国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 C.作为精神资源和生活实践的儒学在现代社会安身立命的家园,未来可能只有到民间社 会中去开创,首要任务是让民众消除与四书五经的隔膜而再亲近它。 D.有人认为,只要不断挖掘儒学中的那些传统资源并加以发扬光大,我们就能顺利实现 民主与法治等现代梦想,这种想法是不现实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42 分) (一)文言文阅读,完成4---7题。(共19分) 唐恪,字钦叟,杭州钱塘人。四岁而孤,闻人言其父,辄悲泣。登进士第,为郴州 尉。县民有被害而尸不获,吏执其邻人,抑使自诬,令以为信。恪争之,令曰:“否将 为君累。”恪曰:“吾为尉而盗不能捕,更俾亡辜死乎?”躬出访求,夕,若有告者,旦 而得尸,遂获盗。知 榆 次 县 豪 子 雄 于 乡 萃 逋 庇 奸 不 输 公 赋 前 后 莫 敢 诘 恪 以 理 善 晓 之 悟 而 自 悔 折 节 为 长 者。大观中,召为屯田员外郎,持节 招纳夷人。 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夷望见欢呼,投兵听命。 徙沧州。河决,水犯城下,恪乘城救理。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 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昌龄怒劾之,恪不为动,益治水,水去, 城得全,诏书嘉奖。 靖康初,金兵入汴,李邦彦荐之,拜同知枢密院事,至则为中书侍郎。八月,进拜 少宰兼中书侍郎,帝注礼之甚渥。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 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使者既行,于是诸道勤王兵大集,辄谕止令勿前, 皆反旆而去。洎金兵薄城下,始悔之,密言于帝曰:“唐自天宝而后屡失而复兴者,以 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也。今宜举景德故事,留太子居守而西幸洛,连据秦、雍,领天 下亲征,以图兴复。”帝将从其议,而开封尹何栗入见,引苏轼所论,谓周之失计,未 有如东迁之甚者。帝幡然而改,以足顿地曰:“今当以死守社稷。”擢栗门下侍郎,恪计不 用。从帝巡城,为都人遮击,策马得脱,遂卧家求去。御史胡舜陟继劾其罪,谓“恪 之 智虑不能经画边事,但长于交结内侍,今国势日蹙,诚不可以备位。”乃以栗代为相。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一十一》) 4.对文中黑体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知榆次县\豪子雄于乡\萃逋庇奸不输公赋\前后莫敢诘\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 \折节为长者 B.知榆次\县豪子雄于乡\萃逋庇奸\不输公赋\前后莫敢诘\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 悔 \折节为长者 C.知榆次\县豪子雄于乡\萃逋庇奸不输公赋\前后莫敢诘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 \折节为长者 D.知榆次县\豪子雄于乡\萃逋庇奸\不输公赋\前后莫敢诘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 悔 \折节为长者 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根据古俗,一个读书人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在书信里签名,在官家书上签名,都要用 该名字,另外有一个“字”,供友人口头语文字上称呼之用。 B.“拜”指授予官职,相近意思的词还有除、授、辟、征、举等。古代表示提升官职的 常用词语有“升”“擢”“拔”“迁”“陟” 等。 C.“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到明朝, 科 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 儒 家经义。 D.明朝洪武元年,中央行政机构设置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各部最高长官为 尚书,其次为员外郎,其次为郎中,其次为侍郎,其次为主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唐恪有孝心,有执政才能。初为官吏时,恪尽职守,不怕牵累。处理人事,能审时度 势,为朝廷做出了很大贡献。 B.唐恪忠于职守,敢于抗上。在沧州做官时,遇黄河决堤,抗洪救灾时,拒绝了都水孟 昌龄索要船只与士兵的要求,一心治水,保全了沧州城。 C.唐恪缺少远谋,主张和议。因为主张割城降金,令勤王大军后退,所以跟从皇帝巡城 时,被都城人拦住击打,骑马快跑才得脱身。 D.唐恪智谋不足,能力有限。曾建议皇帝放弃汴梁迁都洛阳,后遭到了开封尹何栗的反 对,计谋不被采用,后被免去相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5 分) 译文: (2)使者既行,于是诸道勤王兵大集,辄谕止令勿前,皆反旆而去。(5 分) 译文: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共 11 分) 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贬任朗州司马时所作。②刍狗:古化用茅草扎成的狗作祭品,祭 后就 被抛弃。③东瀛:东海。东瀛变,指沧海桑田的变化. 8.古人认为“此春望诗,最奇”,请指出这首诗“奇”在哪里,并简要赏析。(5 分) 答: 9.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2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湘夫人》中借秋景来渲染和深化这相约未见愁情的诗句是 , 。 (2)《蜀相》中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 名句是 , 。 (3)《书愤》中采用蒙太奇手法构成一幅幅堂堂正正、浩浩荡荡军容画面的诗句是 , 。 (4)《越中览古》表达作者对勾践的嘲讽和盛衰无常的感慨的诗句 是 , 。 (5)《扬州慢》中虚写扬州十里长街繁华景象的诗句是 ,实写现在扬 州的凄凉情形的诗句是 。 (6)《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的诗句是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 25 分) 11.阅 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湖桥绝 唱 李培 俊 天成支书不该再唱这出戏的。 大年二十九上午,天成刚从南方收了一笔货款回来,到 家后就觉得身体有些不适, 心脏时而擂鼓一样嘣嘣跳得一下比一下快,时而又扑腾扑腾慢了下来。老伴儿铺好床, 让 他躺下,又在他背后垫上枕头。 天成就要睡着的时候,村里唱戏的锣鼓家伙敲响了,天成一翻身就爬了起来,穿上 鞋就往外走。老伴儿说“你就不能在家消消停停地歇一会儿?唱了几十年了还没唱够?” “天 成唱戏会有唱够的时候?”天成说,“你不知道,那个演秦琼的角儿把秦二哥唱成 四 不像了。” 天成是远近有名的戏迷,不敢听见锣鼓家伙响,不敢听见板胡、二胡吱扭,一听见 人就没了魂儿。正在地里锄庄稼,锣鼓家伙一敲,锄头往庄稼地里一扔,就往戏台上跑; 正 吃饭哩,听见弦子拉过门儿,把饭碗往桌上一放拔腿就走。土地承包那年,生产队分 割财物,那些唱戏的行头分不下去,给谁谁不要。天成就和队长商量,拿一头壮牛换回 了唱戏的行头。为此爹娘和他怄了半月闲气:“你就守着那中看不中吃的玩意儿过日子 吧!让它们给你拉犁拉耙吧!” 天成生来就是唱花脸的料,他演的秦琼秦叔宝十里八村都很有名气。扮相好,唱腔 好, 做功也近乎专业水平,叫板上场,往往都是碰头彩,掌声叫好声压过了锣鼓大钹。 可是近二年,天成已经风光不再。村里人都觉得,生活中的天成和戏里的天成不一 样了,现在的天成和过去的天成也不一样了。以前的天成,戏里戏外都是肯为乡亲们两 肋插刀的英雄好汉:刚当支书没多久,就领人修通了通往县城的公路,开山凿石,脚面 砸肿也不离开施工现场。接着,他又组织村民在东岗山平整出一个千亩果园,栽种苹果、 梨 枣、山楂,分给各家经营管理。嘟噜成串的果子,把大家的腰包撑得满满当当。 坏就坏在天成建了自家的果品加工厂。 那一年,水果不好卖了,各家的水果都是卖 一半扔一半,入了冬天,湖桥村还弥漫 在水果腐烂的酸甜之中。大家就埋怨天成没把项目看准,坑了一村的老少爷们儿。起初, 还 有人为天成说话,劝那些怨天尤人的人家:支书也没长前后眼,能前算八百年后算八 百年?毕竟,他让湖桥富了这些年了。 也就是这时候,天成建了自己的果品加工厂,把大家卖不掉的苹果、梨枣、山楂加 工 成果脯果醋,卖往天南地北,赚了一笔又一笔。 于是,人们便怀疑天成,领人修公路也好,建这个千亩园也罢,其实是为他自家的 果 品加工厂铺垫,是为自家挣钱夯基础。 人们再见天成,便没有多少好气,连面子上那点招呼也敷衍不出来。村里唱戏,招 呼 也不给天成打,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天成却不请自到。他去的时候正是半下午,冬天的阳光软绵绵的,天成的脸上便像 镀了一层金子,黄黄的。有义就说:“支书,你还来唱戏?你的戏已经唱得很有水平了, 跟 真的一样,我看就算了吧。” 天成岂没听出话里的另一层意思?也知道船在哪湾着。但他不在乎,浅浅一笑,把 正 上妆的“秦琼”拨拉到一边,说:“还是我来吧。” 天成到底没能把这出戏唱完。虽然,天成扮相依然利利索索,虽然,天成唱得字正 腔 圆,可就是没人喝彩,锣鼓家伙敲得少气无力。梆子专往牙上敲,老也跟不上趟。对 打的 时候,演敬德的有义使的双鞭,劈头盖脸便往头上罩。虽不至于伤了天成,但那份 重量, 要挡开它们却也颇费气力。 就是这时,天成一头栽在戏台上。天成的丧事办得冷冷清清,大部分人家躲得远远的, 实在碍不过平时情面的几户人 家,在灵堂草草焚上几张纸,掉头走了。打墓时,村主任福海出了东家进西家,求爷爷 告 奶奶,就是把人叫不到地里。这个说要去丈人家走亲戚,那个说要约朋友喝酒。福海 火了, 颤抖着敲响了那口弃置多年的铜钟。人到齐后,福海扯起嗓子就骂:“你们这些 人,良心 都叫狗给吃了,嗯?天成支书可是为咱湖桥累死的呀!” “说他是为挣钱累死的还差不多!”有义嘟囔一句。 “你说啥?”福海伸手给了有 义一巴掌,“放你娘的屁!你知不知道?天成支书这 个果品加工厂是给咱村里办的!他怕看不准,办瞎了,带累乡亲,用自家房产作抵押贷 款……现在销路打开了,赚钱了,年前把厂子转到了村委名下,这两年赚的二百多万元, 一 分不少都在村里账上存着……” 人们如梦初醒,知道冤枉了他们的支书,便哭着,在天成灵前跪出黑压压一片。 正 月十五,湖桥村又唱了一出戏,是铁妮主演的《大破天门阵》。他们是专门唱给 天成支书看的。一大早,福海让人把罗圈儿椅绑上两根抬杆,垫上棉垫,又在上面铺了 一 块红绸布,然后,把写有天成名字的牌位恭恭敬敬安放妥当,抬到戏台下正中间。左 边是 村主任福海,右边是天成支书的老伴儿,后面是湖桥村三千口的村民。 铁妮虽已有七个月的身孕,用布缠了腰身,扮相依然娇俏可人,一招一式,把那个 穆家大小姐演得惟妙惟肖。 戏演过半,铁妮的眉头突然皱成疙瘩,接着蹲下身捂住肚子, 再接着,戏台响起一阵婴儿的啼哭。声音高亢、洪亮,搅得戏台上下骚动不安。村里人 都说:这孩子是天成 支书托生的,他不想离开湖桥的老少爷们儿呀!于是,铁妮生下 的孩子就取名叫天成。 这名字是全村人起的。但不知道这个天成长大了会不会也像 天成支书那样喜欢唱戏。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文章一开始就用一句话独立成段,颇具匠心。不仅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而且 为下文天成死在舞台上做了铺垫。 B.天成支书为村里人做了很多事,却无人理解他;他去唱戏,村人也对他冷嘲热讽,最 终他倒在了戏台上,这场戏成了他的绝唱。 C.天成是个铁杆戏迷,以致他玩物丧志,在生产队分割财物时,拿一头壮牛换回了唱戏 的行头。为此爹娘和他怄了半月闲气。 D.市场萧条的时候,村民看着自己辛苦培育的水果卖一半扔一半,对天成有些猜疑,等 到天成建成果品加工场后,猜疑便变成了深深的埋怨。 E.这篇小说构思精巧,寓意深远,既讴歌了天成这一类人的崇高精神,也警醒像村民一 样的人看问题不要浮于表面,对人不要一味猜忌。 (2)小说在刻画天成支书这一人物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特征?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3)小说有两条线索相互交织,分别是什么?这样的处理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4)有人说小说的最后一段可以删去,你是否赞同这样的看法?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理解(8 分) 答: 第Ⅱ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①中央巡视组在各地巡视时发现,许多政府部门....,一些公务员在完成工作后以 各种无 聊的事情来打发时间,让人以为自己很忙。 ②2015 年两会召开期间,人们在茶余饭后....地谈论着“深化改革”“反腐倡廉” “养老 改革”“环境治理”等话题。 ③一直....的京津冀一体化问题,逐渐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随着路线图越来越明 晰,北 京、天津、河北三地之间的产业转移也提上日程。 ④千古文章一大抄,说“抄”固然偏激,但写作仍然要经过一个模仿,借鉴的过程,这 却 是....。 ⑤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尽量打破“亡羊补牢”的思维定式,对待工作既不凑合也不麻 痹,恪尽职守,力求做到....。 ⑥九寨沟自然山水....,那艳丽典雅的群湖,奔泻湍急的溪流,飞珠溅玉的瀑群, 古穆幽 深的林莽,连绵起伏的雪峰令人流连忘返。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④⑤⑥ D.①④⑤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那么,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就 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魂。 B.一部作品是否真实,不在于它“如实地”描写了事实或现象,而在于它通过生活现象 的描写反映了生活的真实面貌。 C.社会发展引起科学家们的担忧,全球平均智商水平不仅没有提高,反而呈下降趋势。 过去的50年,人类综合智商值下降了1倍。 D.近期,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公布,引起了人们对相关国企改革、人口政策调整、 深化改革开放等问题的重视。 1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面对同一个作文题目,同龄人的观点①是不相上下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要拉开 差距靠的就是语言了。②语言的锤炼,非一日之功。语言的形成和构建,核心③来源于 阅读,实际取决于考生视野的宽度和思维的深度。④语言的锤炼比较难,⑤只要平时用 心, 多阅读多积累,提高语言能力⑥是有路可循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应该 而 仍然 尽管 但 也 B 一定 当然 / 因为 所以 就 C 可能 但是 必然 虽然 那么 仍 D 尽量 / 最好 即使 也 都 1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5分) 人类为什么要有底线?为了生存。人,是社会的群居物。任何人,都不能一个人活 在这世界上。所以,只有让别人生存, ① ;让别人活得好,自己 才活得好。希望所有的人都活得好,甚至为了别人的生存放弃自己的利益,这是“境界。 至少不 妨碍别人的生存, ② ,不破坏社会的环境,这是“底线”。 境界不一定人人都有或要有, ③ 。因为底线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 最后一道防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防线失守,全盘崩溃。 五、写作(60 分) 1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 分) 2016年7月,一张安徽桐城交警开出的“空白罚单”在络热传。收到此张罚单的 是一名外地车主,起因是在六尺巷违章停车。罚单上并没有填写扣分与罚款,而是交警 手 写的警告:“前面有停车场,下次注意。”据了解,这张“空白罚单”实际上是桐城 市交 警大队在优化执法举措后的一种针对外地车首次、轻微违章行为的“口头警告”。 对此有 人为交警的“人性化执法”点赞,甚至称其为“最美罚单”;有人认为这种有选 择性地执 法会有伤执法的公平与公正;还有人认为要做到真正的人性化,就应该提前设 置路线、 停车场等标牌。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要求:明确 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不得抄 袭。 郑州一中 18 届高二语文入学测试参考答案 1.C(“它对中国现代化这一宏大目标的实现将起到决定性作用”表述有误,原文是“中国 的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诸多历史和现实的因素,没有一个简单的 因素能够发挥唯一的决定性作用”。见第 6 段) 2.C(曲解文意,选项表述的内容是“另一个极端的思潮”的看法,不是作者的观点。见第 5 段) 3.A(强加因果,据原文,“骤然升高”的原因应是“由于孔子诞辰日的到来,又有国家领导 人的有意识推动”。见第 1 段) 4.B 5.D(解析:进士分到各部,先补主事,递升员外郎、郎中。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 称侍郎。) 6.C (解析:主张割城是实,但并无降金之心) 7(1)唐恪报告说水势正猛烈,船应当用来防备紧急情况;沧州是最远的边境,军队没有皇 帝的旨意不敢调遣。 (2)使者已经出发,这时各路勤王的部队才聚集京城周围,唐恪就命令他们停止前进,都 回师而去。 参考译文: 唐恪,字钦叟,是杭州钱塘人。四岁丧父.听到人家说到父亲就悲伤地哭泣。考中进士, 任郴洲县县尉。县里有个百姓被害但尸体找不到,官吏抓了他的邻居,强迫他自己承认是凶 手,县令认为真实的。唐恪为那人争辩,县令说: “如果辩护错了就会牵累你。”恪说: “我做县尉而不能捕到凶手,还要使无辜的人去死吗?”亲自外出访问寻找,晚上就有人来 告发,天明就找到尸体,于是抓获了凶手。任榆次知县时,县里有一个豪绅的儿子称霸于乡 里,聚集逃亡者,包庇奸邪之人,不交纳赋税,前后的知县都没有敢问的。唐恪用道理好言 开导他,他省悟自悔(或“觉悟过来悔恨自己”),改变当初行径(或“强自克制,改变初 衷”)而成为一个性情谨厚的人。大观年间,唐恪被任命为屯田员外郎,拿着符节招纳夷人。 夷人开始害怕怀疑,衣服里面穿铠甲来迎接他,唐恪让几十名卫兵都撤离,一人独往。夷人 望见后欢快高呼,扔下兵器服从命令。 调任沧州。黄河决堤,大水冲到城下,唐恪登城抢修。都水孟昌龄发去公文索要船只和 士兵,唐恪报告说水势正猛烈,船应当用来防备紧急情况;沧州是最远的边境,军队没有皇 帝的旨意不敢调遣。孟昌龄大怒,弹劾他,唐恪不为之所动,更加尽心治理水患。大水退去, 沧州城得以保全,皇帝下诏嘉奖。 靖康初年,金兵攻入汴梁,李邦彦推荐唐恪,授予同知枢密院事,到了后又任命为中书 侍郎。这年八月,又任命为少宰兼中书侍郎,皇帝对他礼遇有加。然而唐恪做相,无拯救时 世的大谋略。金兵第二次侵来时,要求割让三镇,唐恪召集朝廷大臣商议,认为应当割给金 兵三镇的人占十分之九,唐恪听从他们的意见。使者已经出发,这时各路勤王的部队才聚集 京城周围,唐恪就命令他们停止前进,都回师而去。等到金兵逼迫城下,唐恪才开始后悔, 就秘密地对皇帝说: “唐朝从天宝年后屡次失去京城又复兴的原因,是天子在外可以号召 四方。现在应该效法景德旧事,留太子居守京城,而皇上您西迁洛阳,占据秦州和雍州,亲 自率领天下的人征讨,从而争取复兴国家。”皇上将要听从他的建议,而开封尹何栗入见, 引用苏轼的现点,说周王朝之失算,没有比东迁更严重的了。帝幡然省悟,改变主意,以脚 跺地说:“现在应当以死守社稷。”提拔何栗为门下侍郎,唐恪的计策不被采用。 唐恪跟从皇帝巡城,被都城的人拦住击打,唐恪策马快跑才得以脱身,于是就呆在家里 请求辞去官职。继而御史胡舜陟弹劾他的罪行,说: “唐恪的智谋不足以经营筹划边关的 战事,只长于交结宦官,现在国家形势日益紧急,确实不可以在这个官位上任职。”皇上就 让何栗代替他做宰相。 8.①内容奇特。此诗虽题为“春望”,但所“望”之景却是野草荆榛,荒祠古墓、颓垣败碑 等荒凉衰败的景象。 ②构思新奇.这首诗首联、颔联、颈联浑然一体,极力铺陈汉寿城遗址的破败和荒凉,为 尾联的富有哲理性的议论作准备,构成了全诗的整体层次。 9.①诗人遭贬谪后的凄凉之感:通过写登临古城所望见的破败荒凉景象可以看出。 ②昔盛今衰之感:借荒台颓垣、荒祠败碑,抒发了此种感慨。 ③诗人不甘沉沦的乐观进取精神:在兴和废的转化之中,在此地还成要路津中可以看出。 10.(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3)楼船夜 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4)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5)过春风十里,尽荠 麦青青(6)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11.(1)AE。答 A 给 2 分,答 E 给 3 分,答 B 给 1 分。答 C.D 不给分。B 项中“无人理解” 不太妥当;C 项中“玩物丧志”不妥;D 项中“猜疑”和“埋怨”位置不妥,起初是“埋 怨”,后来建工厂后才有了“猜疑”。 (2)①嗜戏如命。他是远近有名的戏迷,唱戏扮相好,唱腔好,做功近乎专业水平。(2 分)② 精明能干。他带领村民致富,水果销路不好时及时建起果品加工厂。(2 分)③默默奉献。 独自扛着压力,默默承受村民的误解,最终因为帮村民致富而累死。(2 分) (3)线索:一条是天成唱戏的过程;另一条是天成办果品加工厂与村民产生的矛盾冲突。 (2 分)好处:①两条线索相辅相成,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强化了小说的主题;(2 分)② 两条线索相互交织,使小说的情节更为集中紧凑,从不同方面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2 分) (4)答案示例:观点一:不赞同。①从情节结构上看,结尾交代了村民们对天成支书的悼 念,丰富了小说的故事情节,使小说结构更为完整;②从情感表现上看,结尾进一步表现了 村民们对天成支书的爱戴和敬仰,以及作者对天成这类人的赞扬;③从主旨上看,结尾写全 村人为铁妮生下的孩子取名为天成,暗示天成支书的精神将代代相传,深化了小说主旨。 观点二:赞同。①从情节结构上看,删去最后一段,小说的情节和结构依然完整;②从艺术 效果上看,结尾到真相揭开时戛然而止,情感更加鲜明,能给读者留下想象和思考的空间;③ 从主旨上看,小说的主旨通过前面的故事情节已经能够完全体现出来。(一点 3 分,两点 6 分,三点 8 分) 12.D(人浮于事:工作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的需要,事少人多。津津乐道:饶有兴味地谈 论。与“谈论”重复,且其后常不加宾语,常作“对……津津乐道”。不瘟不火:指表演既 不沉闷乏味也不过火。不易之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曲突徙薪:把烟囱改造成弯 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清除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防患于未然。巧夺天工:形容 技艺极其精巧,多指工艺品。(不能指天然形成的事物)) 13.A(B 项,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应删去“是否”.C 项,不合逻辑,下降不能用倍数。 D 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随着”。故选 A。) 14.A 15.①自己才能生存 ②不侵犯别人的利益 ③但底线却不能缺失 16.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