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论述类文本阅读作业(6)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论述类文本阅读作业(6)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论述类文本阅读 作业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辽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海岱地区这些新石器文化核心区衰落,中原核心区稳步崛起,中原中心趋势形成,这是中国史前文化格局改变的历程。旧大陆西部即我们传统上所说的中亚和西亚传来的农作物(大麦、小麦)和绵羊、山羊、黄牛和马等家畜,显然对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起了作用。同时,伴随着冶金技术的东传,青铜铸造技术在中原地区扎根、发芽、开花和结果,标志着青铜时代全球化的形成。然而,西来的新作物与家畜,对于中原地区的产业仅为补充,未起到多大的作用。青铜时代的全球化对于中原的崛起作用有限。因此可以说,青铜时代的全球化不是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彻底改变的根本动因。‎ 造成中国新石器时代传统核心区域文化衰落以及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彻底改变的根本原因,是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史前商品经济基础与以黄河中游地区(后来的中原)为代表的小农经济基础之间长期博弈。最终,黄河中游地区由于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总体和谐充分适应东亚地区的生存环境,战胜了长江流域的商品经济,导致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 以专营农牧两侧的中间商贸为经济基础的半月带社会政体或文化中心,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传统商品经济文明中心衰落后兴起的,半月形地带的兴起得益于其农牧交错带的经济地理区位。‎ 随着夏、商、周三代东亚文明中心的形成,半月带文化与文明衰落,半月带的功能从欧亚东西双方贸易的媒介,转变为在中原和欧亚草原之间的“保护膜”,如同带有瓣膜的细胞壁,总体上起到阻隔东西方自由交流的作用。正如英国学者杰西卡·罗森夫人所认为的那样,东西双方只是透过半月带即她所谓的“中国弧”进行“接触”,并非“交流和融合”,中原仅仅是有选择地接受西方的文化因素与技术。中原透过半月带这一“保护膜”向西方输出的恐怕主要也只有丝绸和粟了。‎ 考古资料表明,中原夏、商、周三代许多先进的发明和政治策略,都被视为国家机密——核心“秘密武器”而被禁止西传,比如发达的天文历法知识体系、完备的主表测量技术,以及天下观、礼乐制度观念、玉礼器制度观念等,从而进一步加大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此相反的是,中原许多政治发明和技术,却对朝鲜半岛、东南亚地区开放,影响极为深远。显然,先秦时期中原政权始终将东亚大陆视为自己安全的腹地和大后方,而将欧亚草原高地视为外方。‎ 先秦时期中原政权的这种亲疏观念,使得以旧大陆西部为策源地的“青铜时代的全球化”停留在浅表的金属、作物、家畜三类技术层面,并主要将青铜、牛羊、小麦引入“祀与戎”领域,这不仅加深了青铜时代东西双方的异质化,还进而使先秦时期的中原成为坚挺的东亚文明核心。‎ ‎(摘编自何药《中国史前文化格局与青铜时代全球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表现为西辽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等新石器文化核心区的衰落。‎ B.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传统商品经济文明中心衰落后,半月带的兴起,与半月带独特的经济地理区位优势有关。‎ C.西来的新作物与家畜对中原地区的影响有限,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与西来文化、文明无关。‎ D.中原许多政治发明和技术对东南亚等地区影响深远,阻挡了西方文化进入东亚、东南亚地区。‎ 解析:选B。A项,以偏概全,还应包括中原核心区稳步崛起,中原中心趋势形成。C项,“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与西来文化、文明无关”表述绝对化。D项,“阻挡了西方文化进入东亚、东南亚地区”于文无据。‎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分析中国史前文化格局改变的原因入手,阐述了中原核心区崛起的独特的经济、政治因素。‎ B.文章运用了比喻论证方法,如第四段用“细胞壁”比喻半月带所起的作用,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 C.文章引用英国学者杰西卡·罗森夫人的观点,作为文章关于中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的补充论据。‎ D.文章以青铜时代的全球化为立论的前提,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层次分明,逻辑严密。‎ 解析:选D。D项,“文章以青铜时代的全球化为立论的前提”错,青铜时代的全球化是文章提到的一个概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原文明战胜长江流域文明,说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和谐、适应环境的文明更有生命力。‎ B.半月带从欧亚贸易的媒介转为东西方自由交流的障碍,使夏、商、周三代东亚文明中心形成。‎ C.如果中原夏、商、周三代的先进技术和政治观念没有被禁止西传,可以缩小东西文化的差异。‎ D.先秦时期的中原成为坚挺的东亚文明核心,与中原政权对东西方的亲疏观念有密切关系。‎ 解析:选B。B项,“使夏、商、周三代东亚文明中心形成”推断不成立,从原文信息看,应是夏、商、周三代东亚文明中心形成后,半月带才成为东西方自由交流的障碍。‎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民间文化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散发着清新的泥土芳香,闪烁着朴素的哲理光辉,它的巨大艺术魅力经久不衰。千百年来,从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民间文学到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民间艺术,已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民间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和群众性,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亮丽多彩。‎ 民间文化又是传统文化遗产中最基本、最生动、最丰富的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恰是中华文化最丰厚的土壤。尽管厚植文化的土壤肥沃,但从一部电影《百鸟朝凤》中,仍能看到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化浪潮中受到的巨大冲击。这并不是个例,由于近些年来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结构的变动,民间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环境也在改变,许多民间艺术、民间技艺的生存空间受到压缩,遭遇“边缘化”危机,甚至一些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随着老一代传承人的相继离去而失传。“文化土壤”被蚕食,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将面临严峻挑战,守护民间文化刻不容缓。‎ 民间文化活动生于民间、兴于民间、藏于民间,是群众最真实的生命体验。传承和振兴民间文化,意味着整理一个民族文化生活的历史。实施民间典籍搜集、抢救濒危民间文艺、民间历史文化纪录创作等工程须深入民间生活;振兴传统民间技艺,做好现有的民间文化传承保护工作需行走在民间。在此过程中,还应坚持辩证取舍、扬弃继承,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鉴别和梳理,汲取优秀民间文化的精髓精华。总而言之,生活是民间文化的沃土,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发展。只有深入民间,扎根生活,去粗取精,才能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丰厚滋养。‎ 民间文化薪火相传,人才是决定因素。而推动民间文化的现代化转化,首先要做好青少年一代传承人的培养和扶持,创新传统师徒承袭模式,让民间文化事业后继有人。还需善于运用市场机制和科技手段,推动民间文艺资源与文化创意、生态旅游等有机结合,把民间文化元素融入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乡村,打造一批印刻着中华民族独特审美风范的优秀传统文化符号。‎ 传承民间文化就是延续我们的血脉,坚守民间文化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振兴民间文化,关系中华文化根脉,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摘编自孙金行《传承创新,守护民族民间文化》)‎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民间文化各个门类在我国都有悠久的历史,对国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B.中华文化尽管土壤丰厚,但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它的生存仍面临严峻挑战。‎ C.整理民族文化生活的历史,扎根生活,是传承和振兴民间文化的一条有效路径。‎ D.要让民间文化事业后继有人,就需要废弃传统的师徒传承模式,探索建立新模式。‎ 解析:选C。A项,原文为“千百年来,从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民间文学到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民间艺术,已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都有悠久的历史”于文无据,无中生有;B项,原文为“‎ 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将面临严峻挑战”,选项为“中华文化”混淆范围,以偏概全;D项,原文为“创新传统师徒承袭模式,让民间文化事业后继有人”,选项“废弃传统的师徒传承模式”与原文相悖。‎ ‎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民间文化遭受到了现代化浪潮的巨大冲击,面临各种危机,是本文论述的前提之一。‎ B.文章提出用辩证取舍、扬弃继承的态度和方法对待民间文化,并举例进行了论证。‎ C.文章从扎根民间、人才培养、运用市场机制等方面对如何守护民间文化进行了论述。‎ D.文章从民族血脉和精神家园等角度指出了传承和守护民间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解析:选B。B项,原文“应坚持辩证取舍、扬弃继承,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鉴别和梳理,汲取优秀民间文化的精髓精华”,说的是“传统文化”不是“民间文化”,也没有举例论证。‎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能守住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环境,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不会再出现问题。‎ B.保护民间文化,需要根据各种民间文化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和手段。‎ C.社会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天,民间文化也需要跟随时代变迁实现现代化转化。‎ D.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需用市场机制和科技手段,说明其途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解析:选A。A项,“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将不会再出现问题”过于绝对,原文为“‘文化土壤’被蚕食,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将面临严峻挑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