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8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古代诗歌鉴赏(61页)(含解析)
考点12 古代诗歌鉴赏 一、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注]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注】争:怎。 (1)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此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思维轨迹】抓住感情侧重点来分析。此词感情悲伤,认为见面的欢喜抵不上原来的离愁,随着离别又添了新的离别的悲伤,感情侧重于相见前后的悲伤,只看到了消极的方面;秦词写深沉的爱情,认为感情只要是长久,就不在乎是否日夜相守,是对离别人的劝慰,侧重于表现情感之深,态度积极。 【参考答案】 范成大的词中,重点强调相聚的短暂与离别时的愁绪,强调的是长期不在一起的怅恨与遗憾。感情侧重于相见前后的悲伤,只看到了消极的方面;而秦观的词中强调的是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只要二人同心相爱,空间上的距离无法阻隔他们灵魂的契合,短暂的相聚是他们的欢愉而非愁苦。是对离别人的劝慰,侧重于表现情感之深,态度积极。 (2)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思维轨迹】要赏析对比和衬托手法的诗句。应通过群仙相妒,月、风衬托双星相逢,新欢与旧愁的比较。 【参考答案】①通过“群仙相妒”衬托出“双星良夜”的美好;②通过相逢与别离的对比,突出两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二、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 魏 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的能力。 【思维轨迹】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并延伸到其他篇目,难度较小。饯宴设在靠江的高楼上,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橘柚香”具有时令特征,代表秋天,由此可联想到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之句。 【参考答案】橘柚香。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表达技巧的能力。 【思维轨迹】既为送别诗,又点出“别”,当有惜别之意,此为第一层。又因“醉”字,可推出“愁”情,即借酒浇愁,此为第二层。“江风引雨”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逼人的“凉”意,虽是身体的感觉,却也双关着心理的感受。“引”字与“入”字呼应,有不疾不徐,飒然而至之感,善状秋风秋雨特点。此句寓情于景,句法字法运用皆妙,起烘托此刻悲凉心境的作用,耐人涵咏,此为第三层。 【参考答案】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思维轨迹】鉴赏类题型,包括表达技巧、思想感情、效果等部分。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第一、二两句是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为行人想象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象,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根据诗句内容和“代为之思”一句可知表达技巧为想象,然后结合情感分析将想象的内容具体化,“其情更远”意为将情感表达得更为深切。(意思对即可) 【参考答案】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三、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定 林① [宋] 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②仍:又。 1.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思维轨迹】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显然是在考表达技巧,那么这两句中最引人注意的便是“宿”和“寻”两个动词,从这两个词的角度不难得出拟人手法来。 【参考答案】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宿”和“寻”皆为人的动作,从而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相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 2.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思维轨迹】至于“悲虫”也会有“好音”,完全是因为作者受到打击之后,身心俱疲,需要找一个清幽的环境来休养身心,而定林寺恰是理想的所在。所以作者说“真乐”是无处不寄。由于诗人达到了这样一种思想境界,所以连悲鸣的虫声也感到悦耳动听了,虫鸣之声无所谓悲与不悲,欢者闻之则悦,忧者听之则悲,悲欢之情,在于人心。 【参考答案】诗人罢官后,寄情自然,认为只要超越凡尘,便能随处寻到自己的快乐,即使悲鸣的虫声也是美妙的音乐。 【背景解读】王安石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结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1074年)第一次罢相。次年复拜相。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于熙宁九年(1076 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 四、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 1.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向子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向子,官至户部侍郎,因反对秦桧议和而被免官。 (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 【思维轨迹】分析这一问题,需要从“炼字”的角度,分析选字在句中的意思,运用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在全词结构、表现主题情感意境方面的作用。答题时不能孤立地去分析,要结合全词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参考答案】“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 【方法技巧】答题步骤:第一步,解释选字在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选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选字是如何更好地烘托了意境、表达了感情。 (2) 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思维轨迹】作者在这首词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日百花争艳的迷人图景。写得艳丽浓郁,光彩照人,真可谓字字珠玑,行行锦绣。但结合作者身世遭遇来分析,言语深处,隐然有伤感之意。答题时必须扣紧这一感情脉络。 【参考答案】既有对自然“风与日”摧残百花的伤感 ,又有对社会“风与日”摧残香花所喻君子的伤感。 【方法技巧】第一步,通读全词,分析描述内容,找出所涉及到的具体语句。 第二步,结合作者身世遭遇,揭示隐含在词中的意象的情感。 【全词赏析】上阕仅用寥寥四句,便写出了一片花团锦簇、灿烂耀眼的艳阳春光。“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中,前句使用代称手法,以“红”代花,以“翠”代叶,达到含蓄而不直露的效果;一个“斜”字,写出花朵娇柔多姿、毫不呆板之态,一个“叠”字,则强调了叶片争茂繁密的长势。后一句是对眼前花繁叶茂的美景充满惊奇地赞叹,“何许”,即何处;“献瑞”中的“瑞”是祥瑞、吉祥之义。春天到来,百花盛开,千朵万朵的红花在翠绿的枝叶映衬下明艳照眼,这是何处飞来的花神为点缀人间做出的精心奉献!“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二句,仍然着意写花态之美,前句采用了拟人手法,径直以穿衣着裳的“花神”指花;“粲粲”是鲜明的样子。后句中的“天孙”即织女星,《史记·天官书》中有“河鼓大星……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的记载,在这里则指神话中精于织锦的织女。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花神们身上色泽鲜艳、光华夺目的衣裙,都是用从天上手艺最高的织女的织锦机上割下的锦绣制成。这般景象只应天上才有,人间能得几回看到!这是词人对令人陶醉的春光发出的由衷的赞叹。 下阕四句写花的内在质地与对春光的爱惜。“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中,以纯“真”写花的香,以美“妙”写花的质,真可谓玉质天香,它们怎能经受得住世间的狂风吹与烈日晒的摧残!“着意遮围”之句承上启下,要小心翼翼地为百花遮风挡雨,不使它受伤害,只这样做还不行,要使百花常开不败,关键的是“莫放春光造次归”,一定要拉住春光,千万不要让它轻易随便地归去。这是词人发自心底的呼声,写尽了对盛开的充满生气、携着春光的繁花的缱绻之情。 若沿袭自《诗经》《楚辞》以来的传统来看,词人显然是以香花喻君子,“真香妙质”之句可见;而摧残香花的“风”“日”则隐喻朝中奸佞的权臣。这便给予该词以深刻的社会含义。据该篇后记文字“绍兴壬申春,芗林瑞香盛开,赋此词。是年三月十有六日辛亥,公下世。此词,公之绝笔也”,可知这首词写于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二年(1152)“瑞香盛开”的春天;因词人自号“芗林居士”,可见“芗林”系指其所居之处;是年三月十六日词人要执意挽留的“春光”尚未归去,而词人却与世长辞了,这首留世词作,便成了他向世人向春光告别的绝笔了。 五、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ɡ):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 【思维轨迹】联系阮籍生活的时代背景,联系竹林七贤的常识,联系《滕王阁序》关于阮籍的典故,了解阮籍的处境和思想,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眼思考“凤凰”的品性。饮醴泉——体现爱洁净,提取“洁”;栖山冈——体现居高处,提取“高”;彻九州——以声高写才高,提取“才高”;望八荒——以望远写志远,提取“志远”。 【参考答案】高洁(或“超然脱俗”“清高”);志向远大(或“心忧天下”)。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思维轨迹】咏怀诗一般都是托物言志诗,用所写之物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志向,思考出第二小题第一问,整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抓住关键句子“但恨处非位”,联系“彻九州”“望八荒”,回答第二小题第二问,表现了诗人的情感:英雄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悲伤。 【参考答案】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 六、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北京卷 剜 鳥[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 1.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古风(其三十九) 李 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鸾③。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晖: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⑴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诗歌内容。 【思维轨迹】解答这一问题,需要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然后看诗句的内容是怎样体现思想的,或者分析与诗歌内容与思想是否吻合。全诗来说,主要抒发作者对现实及人生的看法,而且是很消极的看法。A选项却说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这与全诗萧索的特点完全相悖。 【标准答案】A。 (2)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思维轨迹】解答这一问题,需要了解诗末尾一句在全诗中所起到的作用,它是整首诗的总结。而这首诗所要抒发的感情又不仅仅是一点,所以要全面概括。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浮云无定端。”是就人生经历来说的,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鸾。”是就官场现实而言的。 【参考答案】①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 ②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③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七、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 1.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好 事 近① 陆 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蘋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1)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炼字”和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思维轨迹】作者南宋词人陆游,大家非常熟悉。本题的考查点在于“炼字”。“炼字”的关键在于把握这个字所引领的画面和情感,紧扣内容和写法作答。具体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构成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点出表现手法)。考生平时要多读诗歌,注意增加积累和鉴赏经验,并掌握这类题的答题技巧,规范答题。 【参考答案】“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蘋、红蓼相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怡悦人心。 (2)简析下片中作者抒发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 【思维轨迹】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把握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和内心小环境,清楚了两个环境,再套上相应的答题模板,就能很快搞定。 答题步骤:第一步,联系背景(注解),调动积累,品读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在组织答案时,要涉及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赏析的区域为下片,要简述下片的内容;二是指出词中所体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下片紧扣江行特点,抒发了自己只需以酒为伴、生活上别无奢求,乘风顺流、随意飘荡、处处为家的旷达自适的情怀。 八、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 【思维轨迹】解答这一问题,需要把握“子规” 这一意象的延伸意义。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传说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在高中课文中经常提及“子规”这个意象。如“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难》),“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踏莎行》),“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望帝啼鹃”(《窦娥冤》)。 【参考答案】思念故土、有家难归的悲伤。[来源:学*科*网Z*X*X*K] (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思维轨迹】解答这一问题,需要把握诗人的情感轨迹。门外子规鸟叫个不停,日落时分在山村中幽梦不断。即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诗中有寄托、感慨、讽喻之意,有伤离感乱之情,对现实表现了强烈的不满。分析评价时要具体地分析,给出客观的、历史的评价。 【参考答案】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方法技巧】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时,分析和理解是评价的前提与基础,评价则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来进行。因此在评价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具体地分析。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或是把自己的一些猜测和没有证据的材料无限夸大。 ② 客观地评价。对于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内容和作家的观点态度,应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即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辨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诗歌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诗歌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在具体评价时,社会时代背景、作家生平思想、作品创作实际,都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③历史地评价。分析和评价还要从社会历史的实际出发,而不能用今天的观点去强求古人。 九、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 素 蝶 诗 刘孝绰[注]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Z|xx|k.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思维轨迹】 解读出诗中各句的含意,即可总结、整理出素蝶的种种活动。素蝶追随着蜜蜂围绕着绿色的蕙兰飞,为了躲避黄雀藏在绿叶之中,在太阳的映照之下忽然争着飞起,趁着风一起归去。在花中出没,顺着高低不同的绿叶飞翔。写了素蝶的远近高低不同方位的动作,采用细节描写,以蜂、雀、日、风、花、叶作衬托。诗中没有孤立地描写素蝶,而是通过优美的环境表现其自由可爱的本性,所以是借助了其他景物来表现的。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 【思维轨迹】首先结合诗句分析作者笔下的素蝶形象的特点,结合结尾的议论抒情诗句,能够非常明显地感悟到作者对素蝶的喜爱、羡慕之情。本诗中,作者强调的是素蝶面对不同对象时的不同的活动方式,而且是轻松自然,从容应对。尤其是最后一联,非常明确地议论抒情,表达了抒情主人公希望得到一个美好的依靠物。联系注释内容“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可知诗中蕴含着作者期盼能遇明主之意。“嘉树欲相依”为全诗主旨。因为这是一首咏物诗,在诗中作者欲以素蝶自比,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志向。素蝶不同于绚丽的彩蝶,其“素”色自有清高傲世之喻。这与作者自身“恃才傲物”有着相似之处。而且,一般的咏物诗都有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特点。所以,这首诗所用手法也是如此。 【参考答案】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十、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雨 陈与义①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1.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思维轨迹】解答作者的思想感情类题目,如果诗歌有注解,一定要注意。如本诗“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和“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在这种境况之下再来听秋雨,就别有一番滋味了。另外尾联中的“西风”“客” ,联系平时积累的意象,多有羁旅之苦,漂泊之愁。那么第二联中燕子的经年之梦、今非昨暮的梧桐都充满了失落之感。诗歌的标题是“雨”但没有正面写雨,通过作者“凉”的感受,“燕子”“梧桐”来侧面写雨。 【参考答案】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 2.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思维轨迹】首先摆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接着结合诗句阐述怎么用、为什么用了这种手法,最后阐述用此手法怎样有效地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同意。虽然诗题是“雨”,但作者却不是正面描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和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 十一、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1、2题。 雨 雪 曲 江 总① 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 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历仕梁、陈、隋三朝。②榆溪:指边塞。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的能力。 【思维轨迹】解答这一问题,要有整体意识,根据诗中所提供的意象“雨雪” “天寒”“地暗”“鼓声低”“愁云”等意象,我们可以想象出塞外阴沉的自然气氛,从而概括出环境的特点。而“别路”从诗中第二句可以看出这是从军的戍卒刚刚来到了陇西,由此联想这个“别路”应该是指从家乡到边关的路,即别后之路。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别路”指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2.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及了解作者感情的能力。 【思维轨迹】“天寒”加之“雨雪”之天,才使战旗的色彩显得暗了许多;阴暗的天气也使大地一片暗淡,从而使“鼓声”也显得低沉,其实“旗彩坏”“鼓声低”都是心理感受,这样写更显得逼真。回答戍卒的感情要结合边塞诗所表现的几种主要的思想感情:厌恶战争;为国征战、奋勇杀敌的豪迈之情;思乡之情。通过上面的分析,本诗的感情应属于第三种。 【参考答案】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仅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实生动地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十二、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 峡口送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 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 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 蜀 客 雍 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 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 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 【思维轨迹】从第一句“花飞欲尽春”,可以读出写的是暮春季节的事。同时作者所借助的意象“飞花”也就显而易见了。 【参考答案】暮春 飞花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思维轨迹】从“天涯”“客”中我们领悟到了作者的羁旅之情,游子之心,而“自缘身是忆归人”也道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参考答案】思念故乡之情。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衬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思维轨迹】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考生能够自圆其说即可;同时还要熟悉烘托这一手法。它分正面烘托和反面烘托(反衬)。根据烘托的特点到诗中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 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十三、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 中 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思维轨迹】对诗歌思想内容的理解应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结合本诗注释可了解到本诗的创作背景及诗歌的情感基调。“夜凉”暗示了作者内心凄凉的心境,而“路暗迷人百种花”则暗示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这是因为仕途失意所致,“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作者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 【参考答案】表现了:①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思维轨迹】分析每句诗的内容,可看出每句诗都描写了一种场景,所以本诗最明显的写作特色是四个场景组合在一起,一句一个场景;“夜”“笛”“千山月”“路”“百种花”,这些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在修辞上使用了工整的对仗。 【参考答案】①一句一个场景;②拟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 【方法技巧】鉴赏诗歌,一般可遵循以下思路: (1)看类型。从诗歌内容的角度来看,对古典诗歌的考查基本类型有以下几种。①送别类。以抒发离情为主。②怀古类。以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之情为主。③思乡怀人类。以表达对家乡或亲人的思念为主。④战争或边塞类。以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对和平的向往或对国家的忠勇之情为主。⑤闲适类。以表达清闲恬淡心情或对田园、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为主。 ⑥以借景抒情类。以借景物表达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物体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为主。⑦托物言志类。以托物显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之情为主。⑧爱情类。⑨民生类。以抒发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为主。 (2)找意象。诗歌鉴赏的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正确把握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即诗歌中所描写的形象(人、物、景、事)。而古代诗歌当中许多的意象都是有它们各自的喻意的。虽然这种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当中有可能不同,但多数情况之下却是有其共通之处的。比如说梅的清高芳洁、傲雪凌霜;兰、荷的高洁;笛声的思乡怀远;菊的高洁、脱俗、隐逸;梧桐的凄凉、悲伤;杨花的离散、漂泊之意;杜鹃的凄凉哀伤、有归家之意。 (3 )定感情。意象找到之后,全诗感情自然显现。能够表现诗歌感情色彩的词语有:愉悦、欢快、激愤、沉痛、悲愤、哀伤、悲凉、赞美、仰慕、惜别、依恋、豪迈、闲适、恬淡、迷恋、热爱、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4)找技巧。一首诗歌写的好坏,与它所采用的表达技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表达技巧又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三个方面去分析。 ①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议论、说明五种。 ②修辞手法:夸张、拟人、对比、比兴、比喻、借代、设问、反问、对偶、反复、重章叠唱等。 ③表现手法:象征、烘托、对比、想象、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虚实相生、卒章显志、明贬实褒、由远及近、由外而内、即事抒怀、欲扬先抑、以乐景写哀情等。 (5)下结论。即确定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这是诗歌创作的核心,同时也是诗歌鉴赏的核心。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怀古伤今、反对战争、追求和平、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登高览胜、惜春悲秋、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亲、别恨离愁等。 (6)品风格。诗歌鉴赏的最后,或者说到了细微之处,要让学生体会出作者的语言风格及语言所要达到的表达效果。与之相关的一些术语有:刚健、雄奇、悲壮、旷达、苍凉、沉郁、飘逸、含蓄、缠绵、清新、明丽、秀丽、恬淡、凄美、明快等。 十四、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 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北固题壁 [清]郭 麟 青天欲放江流去,青山欲截江流住。侬也替江愁,山山不断头。 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毕竟笑山孤,能留侬住么! (1)简析“片帆如鸟落,江住侬船泊”中“住”字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 【思维轨迹】简析“住”字的含意。因为本词后面没有标注,也没有对作者的身世进行介绍,所以我们只能从原词中把握作者由“愁”到“笑”的感情变化。“住”字的含意也就被理解为它在原词中所表达出的具体意思或它写出了什么。联系上下语境,我们可以“还原”出当时情景:远处的帆船就像飞鸟一样落下来,作者的船只停泊却让作者感到江水停止了流动,实际上写出水流平缓之状。 【参考答案】 “住”字写出了因看不见江水流动而产生的错觉,也形象地表现出水流平缓之状。 (2)词的上阕说“侬也替江愁”,下阕说“毕竟笑山孤”,“愁”与“笑”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思维轨迹】要结合全词的内容来理解。作者“愁”的是“青山欲截江流住”且“山山不断头” ,连绵的山峰阻拦让作者为江流而愁。最后作者情感发生了变化,他笑山的孤弱无力,一个反问“能留侬住么!”借青山毕竟截不住江流表达江水不能留住自己,感情由“愁”到“笑”。 【参考答案】不矛盾。从“愁”到“笑”,表现了作者主观感受的变化。作者先为群山重叠似乎要截住江流而愁。然后,又为青山毕竟截不住江流而喜,故笑。 十五、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岁 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思维轨迹】本题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本诗,了解诗人的境遇、主观志向,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局背景,还要做到知人论世,根据平时所学习的杜甫的诗歌,了解杜甫的终生志向,然后进行综合思考,才能不遗漏要点。 【参考答案】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思维轨迹】一般认为,“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用典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借代和用典都是修辞手法。用典是引用的一种,也叫稽古。诗中的修辞手法还有“对偶(仗)”“双关”手法,如“岁暮”表面指的是时序岁末,深层指作者已进入人生暮年,还指唐朝由盛而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晚唐。描写手法中有虚实结合,如“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朝廷谁请缨”是作者的想象,是虚写;“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是眼下情景,是实写。表现手法中有对比,如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江湖之士的作者“敢爱死”对比;作者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写作者自己的言行反差的对比;“鼓角动江城”暗含战争前后对比;诗开头“远为客”与结尾“寂寞壮心惊”思想感情的对比,等等。 【参考答案】 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事;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十六、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1.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 江 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 【思维轨迹】诗歌的词语一般有表面义和深层义,表面义即诗句字面的意思,很好理解。深层义往往要结合整首诗所表现的诗人的情感来考虑。从这个角度思考此题,答案很容易组织。 【参考答案】①(客观)视觉的阻隔:江水、烟树隔断归路;②(主观)情感的阻隔:思念之情无法传递。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思维轨迹】题干提供了答题思路:上片或下片都有虚实结合,选其一作答即可。虚实结合是常见的手法,眼前所见实有景物为实,想象所见或非眼前事物为虚。本题难点在于要答出诗人的孤独情感或情感阻隔这个主题思想。 【参考答案】 答案一:上片前两句实写远望不见江东路,引起后两句梦中相见慰孤独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相见反衬了现实中的孤独。 答案二:下片前两句实写灯前写信无人传,引起后两句错过大雁传信时的虚写(想象),想象中的暮秋雁断烘托了现实中的情感阻隔。 十七、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访 隐 者 [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①寒云抱泉石。 山翁②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 【注】①坞:山坳。②山翁:此处指隐者。 (1)在诗句中,与诗题相呼应的最关键的一个字是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思维轨迹】解答本题要抓住诗题“访隐者”的“访”字,相呼应的必然是动词“踏”字。 【参考答案】踏 (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 【思维轨迹】解答本题要结合整首诗创设的总体意境来分析鉴赏。根据诗中所出现的意象,归纳总结出主人公的品格、节操、志向等。 【参考答案】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来源:Zxxk.Com] (3)下列诗句与这首诗所寄寓的情怀最相近的一项是( ) A.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B.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D.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内容的鉴赏能力。 【思维轨迹】本首诗描写隐者的隐居生活,与B项李白的《蜀道难》、C项杜甫的《登高》、D项白居易的《琵琶行》显然不合。应和A项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的风格是一致的。 【标准答案】A。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一、(2011·广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苏 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莫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1.词中所写的春天的最美好时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结合词中的描写简要说明。 答: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鉴赏词的内容的能力。考查对词内容的理解,难度较小。词的上阕,黄莺才刚刚懂得开口唱几句春天的歌,天空也刚刚下着如酥的小雨,嫩嫩的草尖刚刚冒出地面,在微雨里,眼前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只有远远望去,才发现有一层的嫩绿铺在地面。词人所写的这些景物都独具初春的特点。 答案:早春(初春)。从“莺初解语”的“初”字,“微雨”的“微”字,“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特点可以看出。 2.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整首词可以这样解:“ 黄莺才刚刚懂得开口唱几句春天的歌,这是一年当中春色最好的时候吧。天空下着如酥的小雨,嫩嫩的草尖刚刚冒出地面,在微雨里,眼前觉察不到它的存在,只有遥远望去,才发现有一层的绿铺在地面。不要推辞会醉倒在这个季节。花是不经开的,人是容易老的。不要等到浓烈的春天回到大地时再触目伤怀,你我颠倒唏嘘、百般感慨在红英凋零、绿苔如茵之间。”根据词意我们可以揣测:趁年轻时潇洒走一回,及时把握青春年华,珍惜一生中最好的时光,及时行乐,不要到年老时后悔颠倒,无所作为,大概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 答案:上片通过“莺初解语”、“春好处”、“微雨如酥”、“草色”表达了词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下片通过“休辞”、“人易老”、“莫待”表达了词人对光阴的珍惜之情。劝导人们不要虚度人生,要珍惜大好青春时光。 二、(2011·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题郑防画夹五首①(其一) 黄 庭 坚 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③。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②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1.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的能力。本诗是绘画诗,鉴赏时要抓住画中的景物,感受其所营造的意境、氛围。要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来进行赏析,还必须结合诗中观画者(作者)的反应。作答时,一要描摹画面景物,二要交代观画者的表现。 答案: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天上掠过归雁;进而作者仿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望着归雁,就想唤一条小船归去;突然,耳旁响起朋友的声音:这是一幅画。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做真景了。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再从真景返回画境。 2.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一般来说,涉及诗评的试题,大多和诗歌表达技巧有关。分析本题,判断是不是“太过”、太夸张了,要看作者的意图,前三句写的是湖中景致及景色之动人,待到作者欲买舟一游时,方明白并非真景,原来乃是画。前三句的烘托,目的全为闪出最后一句,足见颇具匠心,深析透辟,即以意胜。 答案:不恰当。表面看,这首诗确有不合常理处,但其实十分高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欣赏画中景色而产生幻觉的一种独特感受,从而赞赏画的高度逼真。批评者却未能领悟诗的这种佳趣。 如认为前人的说法恰当,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三、(2011·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 山 泉 储 光 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鉴赏诗句的妙处可按以下步骤进行:①说出这个句子在诗中的含意及其描绘了怎样的景象;②分析句子使用的手法和在诗中的作用(如写出了什么或表现了什么等);③点评该句的妙处(如该句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或该句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等)。从内容上说这两句写了山泉美妙的声音与奇异的色彩,在结构上与上面的描写形成抑扬关系,也为下文称赞山泉做了铺垫。 参考答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 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做了铺垫。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分析诗歌形象应走好三步:①分析形象描写,识别性质;②概括描述形象特征;③展示形象的意义。答案由三部分构成:①诗歌塑造了(描述了)什么形象(意境),②形象(意境)的基本特征(如何展现的),③ 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本诗前六句写景,描写山泉的平凡、色彩和声音,最后两句赞美山泉的品格,寄托了诗人的人格追求。 参考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附【赏析】 唐代诗人储光羲,以写山水田园诗著称,其诗多描绘农家生活、田园风光,抒写个人情怀、朋友情谊,笔调质朴、自然、生动。《咏山泉》可谓诗人吟咏山水的著名诗作。 首联叙事点题,紧扣“泉”字,起得平和自然。静寂的深山里,一股清泉徐徐流动,给这僻远之所平添一丝生气;面对此番景象,诗人真想问山泉有无一个让人记得住的名字,可是无从知晓。其既惊喜又遗憾的心情充溢于字里行间。颔联承接上文,从正面立意,描绘山泉的出俗形象。诗人从广阔的立体空间着笔,生动地摹绘出山泉的澄澈与灵动:它流淌在平地之时,恰似一面新亮的镜子将蔚蓝的天宇尽映水底;它飞泻于山下之际,又如潇潇春雨般泼洒半空,煞是壮观。此联取景清晰,摹象精致,对仗谨严,通过大胆的想象,细腻的刻画,把飘逸的山泉的形象描绘得生动可感。颈联从反面立意,转写山泉遭遇冷落的境况:尽管山泉清净而鲜活,可是当它流入深涧,水满溢出,分引到小池的时候,山泉原先的那种澄清,那种灵气,被这窒息的环境遮盖了,仿佛有谁不愿意看到山泉的“映地”“飞空”。这些描写,意在为后文蓄势。尾联由叙而议,点明诗旨:山泉的“恬淡”无人关注,可它仍然年复一年,自洁自清,保持着一尘不染的秉性。 由此看来,《咏山泉》是一首别致的山水诗,其独特的艺术技巧可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媲美:全诗形象生动,画面清新鲜丽,诗人既泼墨渲染,又精雕细刻,把清冷丰溢的山间清泉逼真地展示于读者面前。《咏山泉》又是一首有所寄托的咏物诗——作品采用拟人手法,寓情于景,写山泉的“不知名”,说山泉的“无人见”;写山泉的“恬淡”,说山泉的“长自清”。这一切,都在暗示人们:山泉即诗人自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其崇尚恬淡自然、飘逸出俗的高洁境界了然可观,耐人回味。总之,咏山泉与明心志和谐统一,使本诗“格高调逸,趣远情深,削尽常言”。[来源:Z§xx§k.Com] 四、(2011·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骤 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据文渊阁《四库全书》 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答: 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 答: 3.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答: 【解析】这首诗非常真切地写出了农村中夏日急雨的壮观景象。一个家住溪西的牧童,大清早骑着牛来到溪北放牧。正在放牧的时候,忽然风雨骤至。诗歌就从暴雨将至的一刹那写起。在牧童的身后,乌云密布,一片阴沉。“泼浓墨”是说天空呈现出深黑色,就像泼上了大片浓墨一般。在他的眼前,暴雨已经倾泻了下来。“翩车轴”形容风雨声大,就像是农村里用水车汲水,轴翻水涌,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 首联两句,一写暴雨将至,一写暴雨已至;两者相距仅在“牛尾”“牛头”之间,正如俗谚所说的“夏雨分牛脊”。而颔联的“怒涛”“卷”“十万军声”“吼”等词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渲染出夏雨的来势之猛、之大。颈联,则介绍牧童的放牧情况。尾联则写夏雨来去“骤然”的特点,通过牧童的举动写出了骤雨的情趣。 解答本题第1问,要分析出这两个词语是如何表现“骤雨”特点的。第2问,要分析出 “骤晴”“山又绿”所隐含的意思,可从夏雨的特点及牧童的情绪上考虑。第3问,可根据自己对诗歌前后内容的理解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一问具有探究性,答案也较开放,能自圆其说即可。 答案:1.“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 2.“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 3.示例一:不好。开篇写暴雨骤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重心,冲淡了诗的艺术效果。 示例二:好。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状,衬托出骤雨突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而按照现在的顺序,在表达上略显突兀。 五、(2011·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 朴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②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③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绕曲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从题目看,本诗是一首怀古诗,映入眼帘的是“荒郊”“古碑”“积雪”“残阳”“黄沙”,构成了一幅催人泪下的破败荒凉图,结句的“不堪回首思秦原”显然是对古盛今衰的慨叹。 参考答案: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答: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这首诗运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手法。诗人由眼前的“荒郊”“古碑”“积雪”“残阳”“黄沙”顿生一种伤今哀情,将这种古盛今衰的慨叹融入眼前的景物描写之中。眼前破败荒凉的景物被诗人寄托了一种深深的对现实的慨叹。 参考答案: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六、(2011·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蝶恋花·出塞 [清]纳兰性德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 1.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作用及诗歌内容的理解。上片首句以议论开篇,“今古河山无定据”是一句断语,开篇即言江山多更迭的兴亡之感,其悲慨已见,可谓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答案:总领全词,点明主旨;议论开篇;奠定感情基调。 2.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对画线句子进行赏析要注意首先分析句子的形式特点,再分析这种形式或手法的表达效果以及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答案: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② 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③“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 七、(2011·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琅 玡 溪①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②。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注】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玡溪在滁州琅玡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意境和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第一问:分析诗歌“意境”。 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第二问:分析“思想感情”和作者“观点态度” 。第一步,调动积累,读诗品诗,理解内容,分析情感。思想感情术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本题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本诗,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局背景,还要做到知人论世,根据平时所学习的欧阳修的诗歌,如《醉翁亭记》,了解欧阳修的终生志向,然后进行综合思考,才能不遗漏要点。 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玡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赏析“表达技巧”,一般的答题步骤是: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有时还要指出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本题给出了“虚实结合”这种手法,找出具体的诗句,分清景物中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然后答出手法的作用即可。 答案:实写山花随溪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激发了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附【赏析】 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公元1045年(宋仁宗庆历五年),欧阳修被贬来到滁州,对琅玡山上美丽的景点非常欣赏,写下了组诗《琅玡山六题》,题咏六处胜景:归云洞、庶子泉、琅玡溪、石屏路、班春亭、惠觉方丈。这首诗就是其中之一。 琅玡山最早在唐代被开发,即“凿石引泉,酬其流以为溪。”这条溪被命名为“琅玡溪”,可谓是“自有此山,便有此泉,不浚不刊,几万斯年”(唐独孤及《琅玡溪述》)。琅玡山历史上亦有“溪山”之称。此诗开头两句描绘了琅玡溪冬去春来,雪融水涨的画面,并状写了游人们为欣赏这美丽的山水而渡溪过桥的情景,反映了琅玡溪景色之美以及作者对此美景的喜爱。结尾两句从溪水 漂流落花来写溪流之源头,因见有山中落花从水上流出,源头当在山中无疑,有暗示美景更在深山幽境之意。这两句实写山花随流水流出的景象,虚写山中的春意,以及溪源之远、溪流的曲折。虚实结合,以实喻虚,激发了读者的想象。 八、(2011·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示 秬 秸① 张 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来源:学科网ZXXK]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①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 1.①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 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 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 【解析】选B。本题考查初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富于童趣”错,写出了卖饼儿的艰辛。 ②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赏析。给出了“平实而富有韵味”,注意一定要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答案:要点一:平实,没有华丽辞藻,明白如话,通俗浅显。举例:“捧盘出户”“市楼东西”等,均无任何修饰之语。 要点二:有韵味,写景、叙事,蕴含丰富。举例:开篇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绘出了清冷空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对卖饼儿生活际遇的同情和关怀。其他如“人未行”的空寂街景、“忧饼冷”的心态表露,均语浅而意深。 2.这首诗是张耒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作,请对其中的教育内容和所用的教育方式加以概括,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不少于200字) 答: 【解析】这是一道很有实际教育意义的题目,一改过去置身于诗外纯文学性鉴赏的习惯,贴近学生的生活,切中时代的脉搏,让学生置身于诗内,成了参与者,很有灵活性,也有发挥的空间。 参考答案:教育内容:要点一: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要意志坚定,不畏艰辛。 要点二:要有追求,持之以恒,勤勉而不懈怠。 教育方式:要点一:艺术性,以诗诫子,而不是枯燥说教。 要点二:形象性,以卖饼儿为榜样,激励自己的孩子。 感受:(提示)一定要联系自己的感受,说出观点,有真情实感。 九、(2011·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晓 至 湖① 上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 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 弥漫与天永。 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 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 泛泛逐清景③。 (选自《清诗选》)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 答: [来源:Z|xx|k.Com] 【解析】本道试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要理解诗歌中的感情,必须对诗歌的意境有个正确的把握。厉鹗既是狭义浙派的奠基人,又是广义浙派中一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山水诗,所写不仅仅是风景画,而是对山光水色的欣赏,对人生世事的感悟。诗中有画,画中有人,人有所思,值得回味。此诗用清凉的晨雾,清淡的远山,清澈的湖水,清灵的野凫,构成一幅清新宜人的晓湖之景。表现了诗人平静闲适的心态,愿像野凫一样回归自然的情怀。根据以上体会,便能很好地组织答案。 答案:要点:①喜爱幽静:“人意静”、“寒雾生”等;②亲近自然:“临水”、“稍见初日开”等;③向往自由:“学野凫”、“逐清景”等;④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安得”。(意思对即可)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 答: 【解析】本道试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首先要明确常用的几种手法,包括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其次,仔细观察题目中所限定的两句诗,将这两句诗细化到每一个词语和字。最后,在答题的步骤上应该注意,不能只是简单地说出用了什么手法和技巧,还要结合用这种手法和技巧所达到的效果。 答案:要点: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声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 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十、(2011·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 春 暮 西 园 高 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答: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诗歌鉴赏的能力。角度任选,开放度极大,是本套试卷的最大亮点。它不再是“问什么答什么”,而是“想什么答什么”,给了考生答题的充分自主权。角度不外乎四个:形象、语言、技巧、情感。 答案:提示:从语言的角度:可分析总体的语言风格;也可抓住“满”“过”“知”等字分析炼字的精妙恰当。 从形象的角度:可联系诗中意象做具体分析;也可联系写景状物分析虚实相生、动静皆备的特色。 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可分析白描、渲染、衬托等艺术手法;也可在句法上分析承接的特点。 从评价作品思想内容的角度:可分析作者对“春暮”的态度;也可评价末句暗点“西园”的用意。 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言之成理也可。 十一、(2011·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思想内容的把握能力。该诗是一首律诗,前四句是杜甫对李白诗歌的高度评价,第一句整体评价李白诗的地位无人能比,二、三、四句进一步评价,从“思不群”“清新”“俊逸”三个词语可以推断评价的角度应该是思想情趣和风格两个方面。 参考答案:①诗坛地位,无人可比;②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③诗歌风格,清新、俊逸。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内容的把握和对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从注释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渭北”、“江东”分别是杜甫、李白的所在之地,“春天树”和“日暮云”分别是两人所在之地的代表性景物,我们不难推测出诗句“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中,杜甫是借渭北之景和江东之景,来表达对李白的思念之情。 参考答案: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象李白也在思念自己。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思路的把握能力。全诗共八句,可分为三个层次,一致四句为第一层,对李白高度评价,第五、六 句为第二层,借描写两人所在地的特色景物表达对李白的思念,第七、八句为第三层,直抒胸臆,表达对两人相聚饮酒论诗的渴望。 参考答案: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十二、(2011·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清 明①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②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1.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答: 2.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用典的出处。这首诗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要注意从语言、意象、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来切入作答。第1题考查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抓住首联中“笑”和“愁”,它们同时运用了拟人、对比两种修辞手法,然后结合其表达效果和作用作答。第2题 第一问考查典故的出处,考生可结合对“人乞祭余骄妾妇”的理解(人在坟墓前乞求祭品充饥,反而在其妻妾面前夸耀),从而联系到所学课文《齐人有一妻一妾》。第二问可结合《齐人有一妻一妾》所表现的主旨以及作者身遭贬谪的遭遇去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答案:1.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以乐景写哀情,哀景衬哀情。 2.《孟子》或《齐人有一妻一妾》。表现了诗人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道的愤慨;表现出诗人一种无奈的超脱。 附【赏析】 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首联以清明节时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构成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二联笔锋一转,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正与后面两联的满眼蓬蒿荒丘构成了强烈的对比。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黄土。诗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的命运,表达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间。这与诗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禅宗思想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鞭挞了人性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愤激。 十三、(2011 ·大纲版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 河 令 周邦彦①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①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②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③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请简要说明。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构思技巧的能力。题干已经明确提示从两阕的首句看,而上阕的“渐向暝”和下阕的“更深人去寂静”,是比较明显的一个时间过渡,据此可以看出是时间线索。 答案: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来写的。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时应结合词中运用的具体意象以及由此展现的意境,整体把握作者寄寓在景物描写中的思想感情。从上阕的“凄冷”“无雁影”能看到词人思念亲人却无音信的凄凉心情,从下阕“寂静”“孤灯”“酒醒”“夜永”能看到词人长夜无眠的孤寂心情。 答案: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人的消息,但盼来的只是“无雁影”;下阕写作者本想借酒浇愁,酒醒之后,却愁上加愁,于是感叹不已,使孤栖之愁更深一层。 十四、(2011·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 城 刘 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望湖楼晚景 苏 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1. 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 《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鉴赏能力。答题时要利用想象和联想的能力,还原诗中意境。根据诗中“半有无”“浅深山色”“高低树”,可知《登城》写的应是江南细雨濛濛的景象。 答案:濛濛细雨 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回答此类问题,必须要立足全诗意境,刘诗写濛濛细雨,而“浅深山色高低树”既写出了细雨的景象,又是下一句“江南水墨图”的主要内容。苏诗主要表现的是疾风骤雨,经历了一番“横风吹雨”,出现“雨过潮平”的静景,正是要为下一句“电光时掣”蓄势。 答案: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濛濛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所云“江南水墨图”意境。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来源:Zxxk.Com] 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答题时要根据题干信息,从诗中的关键意象入手,比如刘敞笔下的细雨、山色,再加上想象中的“江南水墨图”可见其“优美”,苏轼笔下的“横风吹雨”“电光时掣”再有“雨过潮平”的蓄势,更见其“壮美”。 答案:刘诗用“雨映寒空半有无”作为背景,用“浅深山色高低树”作为主景,虚实结合,浓淡配置,相互映衬,描绘出“一片江南水墨图”的优美画面。 苏诗描绘的是由疾风、骤雨、雷电所构成的壮美景观,“横风吹雨”“电光时掣”先后出现,中间插入“雨过潮平”的短暂平静,跌宕起伏,更凸显其壮观。 十五、(2011·四川卷)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 【注】天经,姓叶,名懋;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来源:Z&xx&k.Com] 答: 2.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 答: 【解析】绍兴六年二月,陈与义寓居苕溪畔的青镇,怀念对岸的两位朋友天经和智老,因而写下这首诗。作品的开篇写时间变化,一夜之间,春水已涨,尽向东流,顿生怀友、访友之意。但笔意至此,先出一折,从自己写起。安于贫贱,甘于淡泊,在吟诗作赋的生涯中,看到杏花春雨又送来一个春天,心中充满了顺适之感。自己如此,友人又何不然?所以下面写到禅伯之多病,儒生之固穷。实则写己即写友,写友即写己,二者交相为用,互为生发,以见出心灵的相契,见出溪涨思友的心理依据。有了前面的铺垫,末二句就顺理成章地踏上了访友的路途。至于见到友人后的情形,却全都忽略了,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是陈与义的名句,曾经得到宋高宗的赞赏。这一联,就对仗来说,除了“里”、“中”外,其余都不算工对,但也正因为如此,反映了作者在古典诗歌的对仗艺术上所做的探索。 答案:1.诗人形象: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 2.示例:诗人客居外地,以诗自娱,观赏杏花,此种生活,是苦是乐,是愁是喜,诗中并未直接道出,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客子”对“杏花”,“诗卷”对“雨声”,融情于景,以自然清新的笔调表现诗人的平淡闲适之情。 十六、(2011·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 江 【明】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客愁”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 答: 【解析】首联起总括作用,从其他三联中归纳出与愁的表现有关的关键词语,进行总结即可。 答案:奔波忙碌(几问津、忙于我),孤身在外(孤枕),思念家乡(乡国梦),朋友零落(交游落落)。 2.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 答: 【解析】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如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本诗也是如此,用沙鸥的到处飞翔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答案: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附【赏析】 在这扬子江头,我已经是几度经过渡口了,江中的风波还像以前一样,作为客人的我却又添了新愁。在船上,看到向西飞去的白日比我还要忙碌,向南走去的青山冷冷地讥笑我这个失意的人。独自睡去,却又为思念家乡的梦惊醒,破旧的衣服上还沾有京师的尘土。朋友都像星星一样零星地散落在各地,面对着江上飞来飞去的沙鸥吟诗,联想到自己孤单漂泊的情形,心中立刻产生了怆然之情。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1.(2012·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思 远 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诗词的思想感情的能力,从景与情的角度思考。开头写景既点明时令、环境,又点染烘托主题。一“晚”字,暗示别离之久,“千里”点明相隔之远。写出主人公因悲秋而怀远,给下文留下了铺展的余地。 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2)“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第一问:正因无处寄书,更增悲感而弹泪,泪弹不尽,而临窗滴下,有砚承泪,遂以研墨作书。明知书不得寄,仍是要写,一片痴情,用意尤其深厚。第二问:“渐”字宛转、激切。“写到别来,此情深处”,墨中纸上,情与泪黏合为一,不辨何者为泪,何者为情。故不谓笺色之红因泪而淡,却谓红笺之色因情深而无。无论是泪、墨、红笺,都融进主人公的深情之中,物与情已浑然一体。 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2.(2012·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初见嵩山 张耒【注】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1)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要想准确理解作者在诗歌中蕴涵的情感和表现情感的方法,就必须先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张耒的这首《初见嵩山》,写法很别致。作者所见的对象——嵩山直到末句才出现。“数峰清瘦出云来”,是此诗最精彩的一句。诗的前两句不是写嵩山,而是从作者仕途失意写起,“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作者奔走风尘,在困顿和疲惫中,全赖青山使他的情怀有时能得到短暂的开豁。这样,青山便在未露面之前先给了人一种亲切感,引起人们想见一见的愿望。第三句“日暮北风吹雨去”,又为读者拉开一道帷幕。直到第四句五岳之一的嵩山才从云层中耸现出来。本诗写的对象是嵩山,但在很大程度上它又是在表现作者自己。人们在精神上以什么作为慰藉,往往能见出志趣和品格。困顿于仕途,赖以慰藉情怀的是嵩山,作者的情志也表现了出来。对整首诗有了整体的把握,回答第一问作者初见嵩山的心情就很容易答出是“惊喜和亲切”,同时第二问这样的心情是如何表现出来的,也就不难答出是通过层层铺垫委婉地表现出来的。需要注意的是,考生一定要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否则就会流于空洞。 答案: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①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②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 (2)“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精神内涵?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具体考查赏析该诗尾句“数峰清瘦出云来”的妙处和“清瘦”二字的精神内涵。“数峰清瘦出云来”是此诗最精彩的一句。天色向晚,北风吹散了云,吹停了雨,几座山峰的轮廓重又显现出来。浓云大雨中,是看不清山峰的。本来是由于云散雨歇,山影才再次出现的。但是一个“出”字,却把山峰动态化了,像是它们主动从云丛中挣脱了出来。 “清瘦”,使我们感到雨水荡涤后嵩山的洁净和峭奇。那映衬着数峰的天幕,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也是一碧如洗的,是纯净的。因为只有如此,数峰“清瘦”的形态才能被清晰地衬托出来,勾勒出一幅美丽的雨后群峰夕照图。此诗用“清瘦”形容嵩山,不光是造语比较新奇,而且在诗人审美意识活动中也反映了他的精神气质与追求。中国士大夫中一些高人雅士,正是常常留给后世以清瘦的印象。因此,“数峰清瘦出云来”,虽是写嵩山,却又是人与景物融而为一,体现了诗人感情的外化。所以,本题要答得完整到位,不仅要求考生有很深的语言功底,还要求考生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答案:①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之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②“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 3.(2012·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注]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1)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意境的能力。抓住关键词“雨”“萧萧”“江乡”“飘”,可知作者描绘了一幅秋日雨中赶路的画面。作者通过意象语言“雨”和情感语言“萧萧”“飘”等,营造了凄凉、萧条的氛围,表达了羁旅之苦和对家乡的思念。 答案:描写了清晨起航时,江南水乡风雨萧萧、落叶飘飞的深秋景色。营造了凄冷、感伤的氛围。 (2)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的意象的能力。从内容上看,“孤舟”既写“舟”之孤,又写“人”之孤,作者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表达了孤单、飘零之苦;从结构上看,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道中”“晓路”“客程遥”“征帆”“荡桨”“ 系枫桥”,可知“孤舟”既照应题目,又贯穿全文,是本诗的线索。结合自己的理解作答即可。 答案:“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 4.(2012·广东卷)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余杭四月 [元]白 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来源:学科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考生要熟练掌握诗歌鉴赏中的各种表达技巧,答题时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并结合原诗分析答出此手法的表达效果及有效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可采用“手法+分析+效果”的答题模式。 答案:使用对比(映衬)的手法。如上下句之间的朱缨与绿草、青豆与白鹅的鲜明对比(上句中朱缨的“朱”与青豆的“青”、下句绿草的“绿”与白鹅的“白”的对比),表现出景物色彩的鲜丽。 或:使用渲染手法。用丰富的色彩去描写初夏的水果菜蔬(朱缨、青豆)、悦目怡情的青草和白鹅,渲染生命勃发的气息。 或:使用了名词排列(意象并列)的组句手法。如上句由朱缨、青豆、酒三个名词(意象)组成,下句由绿草、白鹅、村三个名词(意象)组成,使人产生一种画面感。 (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文学理解重点诗句的能力。“一晴生意繁”点题并总领全诗,是对全诗的凝练的概括,总写了四月农忙季节的繁忙。第二问可从颔联、颈联、尾联中找到答案。 答案:“一晴生意繁”的意思:雨过天晴,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一晴生意繁”体现在:①初夏成熟的樱桃鲜红,豆子青青,绿草茵茵,白鹅成群。②雨过天晴,江河水满,船只轻快地行驶;微风吹拂,袖影飘动。③村庄里门户紧闭的人家寂然无声,而里面蚕事正忙呢。 5.(2012·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 江 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要能读出这是一首闺怨词。由“恨极在天涯”可以看出,这里是因为思念之人远在天涯而恨。这“恨”是思妇的离愁别恨,是爱极而生的恨,这“恨”字包含了深深的爱和思念而不得见的惆怅。 答案: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指南】 如何鉴赏诗歌人物形象 (1)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三、四两句写山月不知道自己的心事,水风将“我”眼前的花吹落,通过山月、水风的无情来反衬出思妇内心的悲哀。 (2)概括人物的形象特征 这里主人公是一个孤独寂寞而又无人理解自哀自怜的形象。 【解析】这两句意思是说山上的明月一点也不知道“我”的心事;水面上的轻风,竟故意把“我”眼前的花吹落。旨在以山月、水风、落花的无情与“千万恨 ”“心里事”的有情相衬,突出思妇内心的悲戚和哀伤。可见主人公是一个孤独寂寞自哀自怜的形象。 答案: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结句写景,意为“天边的碧云,还是恣意地摇曳横斜”,思妇在百无聊赖之中,再凝望碧蓝的夜空,朗朗月光之下,白云缭绕。随着时光的流逝,它在一点点地、缓缓地斜移,似动非动似的。这里借景物的描写将对远人的思念和心绪的不宁表现得淋漓尽致。 答案: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6.(2012·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指南】第一步:判断诗歌的类别。从诗的大意来看,本诗是一首写景诗。第二步:分析诗歌的意境。从诗歌所描写的景物及其特点判断诗歌整体写的是乐景还是哀景。从“春风”“晴后雪”“红光”“银山”等词语来看,本诗写的是乐景。第三步:通过寻找能体现诗人情感的词语来确定诗人的情绪。从“逐胜”“最爱”等词语可判定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再结合诗歌的意境,确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这首诗从分类上看,应为写景诗,从“逐胜”“忘寒”“春风”“最爱”“晴后雪”等词中可以看出诗人对雪晴后东山的喜爱之情,从而可以分析出诗人悠闲自在、热爱大自然的形象。 答案: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2)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 “涌”二字的妙处。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这句诗中的“软”为形容词,是表示通过触摸才能感知事物特点的一个词,而此处用来修饰“光”,自然突出了夕阳的特点;“涌”为动词,此处用来修饰“银山(雪山)”,赋予了雪山动感和生机,突出了雪山巍峨的壮丽景象。从这些角度来分析二字的妙处,才能更合乎考查意图。 答案:“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7.(2012·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望 江 南 [宋]李纲 江上雪,独立钓鱼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①空。图画若为工。 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 【注】①玉花:喻雪花。 (1)“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这两句的描写颇为精妙,请简要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指南】炼句题答题三步走: 简单地翻 叙述好在哪 运用了什么 译,说明 里,指出所达 手法,起到 写的景和情 到的表达效果 了什么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文学作品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第一小题主要考查鉴赏词句的语言,既要结合作品内容分析,更要答出语言组织中所用到的手法,即衬托手法。第二小题考查的是整个下阕的内容,所以在组织答案时要尽可能回答全面一点,尽可能通过分析意象来理解作者的情感。 答案:(1)“箬笠”“蓑衣”勾勒出钓翁雪天垂钓的外在形象,画面简约,意境空灵。“冰散响”描写轻细的声音,衬托出环境的寂静、钓翁的宁静。钓翁“时振玉花空”的动作,衬托出钓翁的凝定。“但”字写出了钓翁的心无旁骛。 (2)示例:下阕表现了诗人对钓翁简朴而自在生活的倾慕之情。“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暗示钓翁生活的闲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钓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入轻笼”流露出钓翁生活的自得之情;“欢笑有儿童”凸现了钓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 8.(2012·浙江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题。 未展芭蕉 (唐)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来源:学科网]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状态的植物,均以 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第一个空,抓住标题“未展芭蕉”和“未开海棠”,结合诗歌的大体内容,就可以知道两首诗写的是什么状态的植物。《未展芭蕉》细致地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未展芭蕉画面,并联想到了芳心未展的少女的感情与气质。《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中作者以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暗示并告诫自己的儿女们要稳重行事,要像海棠一样不轻易显露自己的芳心,保持自己内心的纯洁。第二个空主要抓住两首诗共同的表达情感的诗眼即可。 答案:还未展开 芳心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第一首诗,首句从未展芭蕉的形状、色泽设喻。第二句写卷成烛状的芭蕉,最里一层俗称蕉心,诗人把未展芭蕉比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第三、四两句又另外设喻。古代的书札卷成圆筒形,与未展芭蕉相似,所以这里把未展芭蕉比作未拆封的书札。第二首诗运用了衬托、对比和比拟的手法写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诗人忠告它“爱惜芳心”,不要轻易地吐蕾。作者以一首海棠诗暗示并告诫自己的儿女们要稳重行事,要像海棠一样不轻易显露自己的芳心,保持自己内心的纯洁。“芳心”是一个双关词语,一层意思是海棠花的花芯,另一层是儿女的爱慕之心。 答案: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 9.(2012·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度破讷沙①(其二) 李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鹈泉②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鹈泉:泉水名。 (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 诗。 【解题指南】要做好此类题目,必须要对诗歌的几种常见题材类型及相关知识有大体的了解与把握,具体参考如下: 题材类型 常用典 型物象 思想内容 及感情 写作手法 作品示例 怀古诗 古迹、古人 怀古伤情、怀古讽今、怀古论事 对比、借古讽今、用典、借古述怀 杜甫《蜀相》、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刘禹锡《石头城》 边塞诗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孤雁、关山、沙场、玉笛、铁衣等 征战之苦、思念之苦、反战情绪、塞外风光、卫国豪情 借景抒情、渲染、烘托 王昌龄《从军行》、王之涣 《凉州词》、李白《塞下曲》 山水田 园诗 山水、田园、梅兰竹菊等 宁静、闲适的生活情趣、隐逸情怀 以动写静、以声衬静、寓情于景 王维《山居秋暝》、陶渊明《归园田居》 送别诗 对友人的 祝福、离愁别绪 借景抒情、渲染、烘托 长亭、杨柳、晓风、月亮、夕阳、大雁等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思乡诗 明月、蓬草、鸿雁、落叶、浊酒等 羁旅之苦、行役之苦、宦游之艰 借景抒情、渲染、烘托、寓情于事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解析】此题考查诗歌的题材类型。整体阅读这首诗歌,我们发现所展现的内容是边疆战士战罢归来的场景,再结合一些典型的意象,如“破讷沙(沙漠名)”“雁”“铁衣”等,可以断定这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 答案:边塞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指南】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回答此类题目,可遵循以下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意境的赏析。解答该题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描绘景物 概括氛围 抒发感情 语言优美 特点准确 准确到位 答案: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步骤一)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步骤二)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步骤三) 附【赏析】 诗题一作“塞北行次度破讷沙”。据说唐代丰州有九十九泉,在西受降城北三百里的 鹈泉号称最大。唐宪宗元和初,回鹘曾以骑兵进犯,与镇武节度使驻兵在此交战。该诗当概括了这样的历史内容。“破讷沙”系沙漠译名,亦作“普纳沙”(《新唐书·地理志七》)。 前两句写部队凯旋度过破讷沙的情景。从三句始写“平明日出”可知,此时黎明尚未到来。军队夜行,“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时而兵戈相拨,偶有铮之鸣。栖息在沙上的雁群,却早已警觉,相唤腾空飞去。“战初归”乃正写“度破讷沙”之事,“雁正飞”则是其影响所及。先写飞雁,未见其形先闻其声,造成先声夺人的效果。两句与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机杼略同,匠心偶合。不过“月黑雁飞高”用字稍刻意,烘托出单于的惊惶;“雁正飞”措辞较从容,显示出凯旋者的气派,彼此感情色彩不同。三句写一轮红日从地平线喷薄而出(因人在西北,所以见“日出东南”),在广袤的平沙之上,行进的部队蜿蜒如游龙,战士的盔甲像银鳞一般,在日照下冷光闪闪,而整个沙原上,沙砾与霜华也闪烁光芒,鲜明夺目。这是一幅何等有生气的壮观景象!风沙迷漫的大漠上,本难见天清日丽的美景,而现在这样的美景竟为战士而生了。而战士的归来也使沙原增辉:仿佛整个沙漠耀眼的光芒,都自他们的甲胄发出。这又是何等光辉的人物形象!这里,境与意,客观的美景与主观的情感得到高度统一。 清人吴乔曾说:“七绝乃偏师,非必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有或斗山上,或斗地下者。”(《围炉诗话》)此诗主要赞颂边塞将士的英雄气概,不写战斗而写战归。取材上即以偏师取胜,发挥了绝句特长。通篇造境独到,声情激越雄健,是盛唐高唱的余响。 10.(2012·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 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 (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Zxxk.Com]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这是一首咏物诗,第(1)题,从“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可以看出野菊的形象特点——幽色、妙香,而且不因无人欣赏而有所减损,彰显了菊花一贯高洁的品性。第(2)题,可从修辞手法、色彩、诗人心情等角度进行赏析,指出诗句中蕴含的意境或写景特点。第(3)题,第一问可从“东篱族”联想到“采菊东篱下”,第二问,“犹向陶翁觅宠光”可知作者与陶渊明有着同样的心性与喜好,再结合上联“便忙也折一枝黄”,更能看出作者的性情特点。 答案:(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2)修辞:对偶,借代。 炼字:“逢”“忙”等。 色彩:“碧”与“黄”映衬。 情感:喜爱之情。 赏析:略。 (3)采菊东篱下。 表达了作者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的志趣。 11.(2012·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柳 堤 明·金銮 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十里笼晴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1)①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C.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暮春时节的美丽景色。 【解析】选C。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三四两句并非纯写晴天景色,“十里笼晴苑”是化用“台城柳”典故,“千条锁故营”则是暗指“细柳营”,这两句主要目的是为了扣住“柳” 这一咏写重点。五六两句也不仅是雨天景色,“风暖落花轻”应是晴天。更重要的问题是三四五六四句的手法绝非以静衬动,因为其中动景是飞燕、落花,但本诗的核心书写对象则是柳,如果说成是以静衬动,则是以柳树去衬托飞燕、落花,主次完全颠倒了。相反,此处应是以动衬静。 ②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与本诗类似的两项是( ) 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唐·郑谷《阙下春日》) 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宋·杨朴《莎衣》) 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宋·刘子翚《海棠花》) D.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元·杨维桢《燕子辞》) E.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明·邱濬《都城春日》) 【解析】选D、E。本题考查理解修辞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表达效果的能力。读题干可知,本题需要选出的是用“嗅觉”表达“触觉”和“视觉”,因此即使考生不了解“通感移觉”的概念,也应该知道此“香”绝非嗅觉上的香味。选项A、B、C写的都是真实的花香,并没有用到“通感移觉”的修辞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要求把握意象和意境的特点,探求作者寓于其中的思想感情,分析诗中表达技巧的使用效果。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并组织答案,即字面意思和内在的哲理。本题题干要求答出两层次要点:(1)任选上述一首诗或自选另一首诗,归纳概括出诗中的“景”和“理”分别是什么内容;(2)在此基础上分析“景”与“理”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什么从这部分内容可以过渡到下一层意思。考生须答全两个层次,并且注意语言文字的流畅表述和层次感。字数需要达到要求。 答案(示例):王之涣《登颧雀楼》:诗人登上高高的鹳雀楼,极目四望,看到太阳慢慢向西山落去,黄河正奔流不息。只有站在这高高的楼上,才能看到如此壮观的景色。诗人由此悟出了一个道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如果想要看到更为广阔的风景,就必须努力再上一层楼。做其他事情亦如此,只有不断努力,不断追求进步,人生的境界才会不断扩展升华。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草离离,生生不已。离离是生长的态势;岁岁枯荣是其生命之律动过程,其意蕴是规律和永恒。然而永恒的生命并不是在平庸中延续的。诗人把它放在熊熊的烈火中去焚烧,在毁灭与永生的壮烈对比中,验证其生命力之顽强。野火焚烧象征生命之艰辛和考验;春风吹又生言其顽强不屈,执著不移;侵古道、接荒城则言其无所不往,势不可阻。 苏轼《题西林壁》:作者通过身处庐山深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描述,形象地启发了读者的认识思维,并告诫读者这样的道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克服认识事物的片面性,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才能实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样“站得高、看得全”的认识事物的要求。 12.(2012·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 城 子 秦 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指南】鉴赏诗歌意象的内涵,实际上就是把握诗歌中物象的特征,分析物象中蕴涵着的思想感情,理解物象的典型意义。只有理解了意象的内涵,才能领会主旨。解题思路: 通读全诗 分析物象 联系诗句 知人论世 锁定物象 归纳特点 联想描述 把握情感 这是一首暮春怀人之作。上片是杨柳勾起的回忆,下片是抒情中所作的比兴修辞。杨柳在词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杨柳,通常使人联想到青春及青春流逝,又可以令人感春伤别。“杨柳弄春柔”的结果是人“动离忧,泪难收”。以下写因柳而有所感忆,给读者足够的暗示。这杨柳是长亭之柳,寄予离人离别之意。好景不长,大凡人都会心生感慨,“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与前文“泪难收”照应,那么这种情感产生的诱因是什么呢?于是便有了“飞絮落花”,在这暮春时节,真正是感慨良多,如何抒写?这就又逼出下面这一传诵千古的名句:“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自是水到渠成,自然蕴藉。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以及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杨柳”即柳树,这是在离别诗词中常用的一个传统意象。“杨柳弄春”,杨柳青青,除了写景之外,还交代了离别的季节,也就是借指初春。联系上片内容可知,这是一首送别词,人“忧”含“泪”,感情悲伤,情绪低沉。表现了离别之人的愁情别绪。下片中“飞絮”“落花”则是暮春的典型景象。联系注释中对“韶华”的解释,可以对下片内容作进一步的解读,即“飞絮”也暗喻了青春流逝。睹此景,词人怎不生万般愁情? 答案:意象的内涵:杨柳,代指初春季节,暗喻离别。飞絮,代指暮春季节,暗喻青春流逝。 表达的情感:伤春伤别之愁,久别怀人之情。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比较异同要注意从选取的意象、运用的表现手法和表露的思想感情等角度分析。根据题干要求,析“同”:两首词都是写愁的,李词“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一个生动鲜明的比喻,用一江春水喻愁,何其愁;秦词“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用一江春水喻泪,用泪来言愁,愁之深,愁之重,生动鲜明。析“异”:首先要从知人论世角度理解愁的内涵。李煜,五代亡国之君,《虞美人》是他沦为阶下囚后所做,所写之愁含亡国之恨;秦观,北宋婉约词人,多写儿女之情,此词表达的是离别之苦。然后再析词句内容,从语言及艺术手法的角度分析效果。李词用江水直接喻愁,而秦词则予以新意,先用江水喻泪,再用泪水言愁,更有意蕴。 答案:同:①写出了愁之深广绵长。②比喻手法及艺术效果:以水喻愁,比喻生动形象。 异:①愁情及其程度:李词表现的是家国之愁,秦词表达的是儿女之情。且秦词愁情的程度比李词有所加强。②表现手法:秦词是对李词的翻新,不是直接以水喻愁,而是以春水比拟泪水,再以泪写愁,写法曲折。 13.(2012·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 贾 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答题模式是首先点出形象特点,然后联系诗句内容进行分析。诗中“马不肥”是说马瘦,“债多凭剑与”是说不单没有钱财,还有债务,“透卧衣”是说衣服单薄,无钱购置御寒衣物。这都表明了邹明府为官勤于政务,衣食节俭,没有搜刮民脂民膏,清正廉洁。 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指南】做这道题,可从表达技巧、内容、作用等三方面入手。 1.细读这两句诗,可明确“藏”是从拟人的角度描写边塞雪景,既写了边塞风光,更突出了行程的艰辛。“透”则突出了天寒人衣单,用词极为形象生动。这就解决了表达技巧的问题。 2.通过这两句诗中的意象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广袤的边塞,大雪纷扬,积雪铺地,杳无人迹,只有天寒衣单的主人公的身影屹立于天地之间,与柳宗元《江雪》有异曲同工之妙。凸显了主人公饱经天寒地冻之苦,却终不改其廉洁奉公之志的高尚品格。 3.最后分析这两个词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细细揣摩,正是这两个词的精妙运用,才烘托了主人公的高大形象,令人钦敬,高山仰止。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炼字)的能力。[来源:学科网ZXXK] 词语含义 展开联想 分析效果 表现手法 描述景象 意境感情 这是一首赠别诗。“藏”,意思是隐藏,雪不会有意识地隐藏道路,所以此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含有雪大天寒之意,既写边塞雪景,又为下句中“透”字张本。“透”,意思是穿透,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风之急、天之寒,而这正是为了写主人公衣单难御严寒。从而烘托出了主人公清正廉洁的高大形象。 答案: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为大雪覆盖的边塞景象,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难辨、行人稀少等多种意蕴。 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14.(2012·大纲版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落 叶 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表现手法。抓住诗中的关键词“重重落叶”“随流水”“乱暮空”,可见第一、三联是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雨打落叶;抓住诗中的关键词“思”“信” ,可知第二联中作者运用了比拟的手法,是从落叶自身的角度对其进行描写。作者通过视角的变化,使诗歌别具情趣。结合自己的理解,整合答案即可。 答案:第一、三两联从旁观者的角度描写了秋雨之后落叶的情态,而第二联中“思”与“信”的主体是落叶,使落叶人格化。第二联插入一、三两联之间,使得全诗富于变化,别具情致。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思想感情。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应”“自立”“不与君同”,诗人笔下的“松”与上文中的“落叶”形成鲜明的对比,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悲叹,表达自己不入俗流的性格和追求。 答案: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来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15.(2012·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 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来源:学科网]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指南】古人做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一般的答题步骤是:①将该字还原到原句中进行理解;②点出该字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或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③该字对全诗起了什么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空”意思是“徒”,即“白白地”,联系全联中的“倦”“低首”“断肠”等词,能够把握出作者无可奈何、无法排遣、不得不为的情感。 答案:“空”字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重点意象依次为“子规”“贪夫”“远客”“锦水春残”“楚天月光”等,可以逐一从象征、衬托、氛围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子规”因其叫声如“不如归去”,该意象常被用来表达思乡情感。 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人归去,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16.(2012·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 鸪 天 [金]王 寂 秋后亭皋①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②,沙鸥相对不惊飞③。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注】①亭皋:水边的平地。②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何说“荒却溪南旧钓矶”?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作概括回答,然后作进一步的解析。分析这两句的巧妙之处,应抓住“瘦”“肥”两个字来思考,不难看出,这是比拟的写法,前一句写的是山腰由“肥”变“瘦”,后一句写水面由“瘦”变“肥”,借这两个字生动地写出了山水的变化,作答时要体会出这一变化的过程。 (2)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思想感情的能力。理解句意应有语境意识,有整体观念,瞻前顾后。这句词是这首词的最后一句,可从前文找原因,同时要结合注释来理解。 答案:(1)运用比拟写出了山水的变化。“晓云散去山腰瘦”,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暗含着晓云弥漫时想象中山峰的壮阔;“宿雨来时水面肥”,既表现出夜里下雨之后水面的宽阔,又暗含着下雨之前水面的窄狭。 (2)因为钓鱼是有机心之事,作者已忘机而不再钓鱼,所以说“荒却溪南旧钓矶”。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