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Word版

大庆铁人中学高二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 150 分,答题时间 150 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阅读题 共73分)‎ 一、现代文阅读(3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山林是一个隐秘的宝库,为隐士们供给了衣食住等诸方面的所需,以维持他们最基本的生活。但有时候,这并不足够。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隐士》里曾说:“凡是有名的隐士,他总是已经有了‘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的幸福的。”北宋时隐居龙山的孔旼,据称有田数百亩。还有一些隐士得到了官府的赏赐或官员赞助,也饶有资财。陈抟就屡次被皇帝接见,受到赏赐,他隐居的华山云台观也为官府修建。这些隐士,大抵可以过着超然世外的生活。但是大多隐士并没有这么幸运,特别是山林隐士,往往是清贫的,为了“讨生活”,他们还是需要从事一两种职业,以谋生计。‎ 农夫是隐士们最普遍的职业。躬耕,作为一种直接作用于自然的劳动,被视为是符合隐士身份的。并且,隐士的躬耕,与求取什一之利的田舍翁不同,被赋予了一种修身的意义。在春耕秋收中,隐士们体会着自然的韵律在土地、植物和自身之上的响应,进而让身心达到与自然同步的境界。正如《高士传》中所言:“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养。”从事躬耕的隐士代不乏人。上古有许由,春秋有老莱子。三国时的诸葛亮在出山之前,也躬耕于南阳,静观天下之变。‎ 渔樵也是隐士从事的一种重要职业。不过,与自给自足的躬耕相比,渔樵因为要出售其剩余产品,不得不与人世发生联系。但一些决绝的渔樵者仍然坚持不在俗人前露面。如南朝人朱百年,以伐樵采箬为业,每次他将樵箬放在路边,自己走开,人们便自取樵箬,按价放钱。朱百年仍可隐藏自己的面目。而有一些渔樵者则选择性地出现,在人世留下雪泥鸿爪。屈原行吟泽畔时遇到的沧浪渔父,《庄子•渔父》中假托孔子所遇到的渔父便是这样的世外高考试时间: 2020 年 1 月 7 日 人。渔父、樵夫来自隐士的世界,却对人世有着独特的见解,只言片语,拨醒梦中人。渐渐地,渔樵问答亦成为世外人看世内事的一种象征。除此之外,隐士还依托山林资源,从事其他职业,如安期生卖药,姜歧蓄养蜜蜂,范元琰种菜,傅山行医等,凡此种种,行于世间。‎ 尽管隐士也在谋生,却无贪欲,所谋乃是最本源的生存需要,而在谋生过程中,他们也绝不放弃隐士的自尊。因此,隐士一般是贫穷的,甚至是赤贫的。而这种赤贫成就了一种高尚,所谓“士不穷无以见义,不奇穷无以明操”。正因为隐士们安于贫穷,不困于功名利禄的樊笼,他们才绝少欲望,无需对繁华世界阿谀取媚,才可昂起高傲的头,立于山林之间。‎ ‎(摘编自《住在云山深处:隐士的衣食住行及其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山林虽然为隐士们供给了衣食住等诸方面的所需,但并没有解决隐士生活的所有问题。‎ B.有名的隐士能过着超然世外的生活,要么自己就拥有良田数百亩,要么靠官府的赏赐。‎ C.躬耕是农夫这一职业直接作用于自然的劳动,但隐士的躬耕却被赋予一种修身的意义。‎ D.来自隐士世界的渔父、樵夫对人世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们能用只言片语点醒“梦中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论述隐士也要“讨生活”,但先从不讨生活的隐士说起,并分析了不用讨的原因。‎ B.文章引用鲁迅《且介亭杂文•隐士》里的话以证明在古代有的隐士物质生活相当优渥。‎ C.农夫、渔樵是隐士所从事的普遍且重要的职业,作者在论证时都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D.文章在论述隐士从事的职业除农夫、渔樵外还列举其他职业,意在表现隐士的生存状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隐士并不需要完全与外界隔绝,即便是不得已与外界接触,也并不影响隐士的身份。‎ B.从一定意义上讲,隐士的贫穷生活成就了其高尚情操,因为安于贫穷也就无需迎合他人。‎ C.虽然有的隐士因生存所需而被迫谋生计,但隐士的自尊却仍然被人们认同,如朱百年。‎ D.在春耕秋收中,隐士们秉承道家“天人合一”之念,进而让身心达到与自然同步的境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材料一:成千上万的法国人跪倒在地上,面对燃烧的巴黎圣母院一直在唱赞美诗。法国人没有想到,这座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安然无恙的神圣建筑,会在今天遭遇一百年来最大的损失。整座建筑受损严重,教堂顶部的木质结构和木质塔尖被全部摧毁。幸运的是,重要文物“荆棘冠”、古老的玫瑰花窗得以幸存。 ‎ 巴黎圣母院是巴黎第一座哥特式建筑,于1163年奠基,最早建造的是歌坛,随后是中殿和十字耳堂西侧。西立面是在公元1200年建成的,后部的尖塔直到1245年才完工。十字形耳堂的北立面约完成于1250年,南立面在8年后动工建造。教堂的全部工程于1345年最终完成,历时180多年。整个工程规模令人叹为观止,光是为了打造它的屋顶木架,工人们就砍掉了21公顷树林、1300棵橡树。巴黎圣母院西立面严格按照黄金分割比,其整个立面与被壁柱、装饰带分割而成的8个矩形单元为相似形,且同为黄金分割比的矩形,看上去和谐、匀称,是世界上哥特式建筑中最美妙、最迷人的。‎ ‎(宗诚《法兰西伤痕》)‎ 材料二: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后,法国总统马克龙第一时间就宣布,巴黎圣母院肯定要修复,“它是我们的文学,是我们的艺术,是法国人的艺术想象力的代表。”马克龙表示争取在5年内完成巴黎圣母院的修复工作,他还称“可以考虑加入现代建筑的元素”。然而马克龙想要重新设计巴黎圣母院的想法引起法国内外的巨大愤怒。民调显示,64%的法国民众希望完全依照原有的建筑风格和材料,将巴黎圣母院恢复成原先的状态。‎ 文物保护专家约翰•罗斯金称:“换了甲板的古船还是古船吗?建筑遗迹也应有它的尊严,我们拒绝赝品。失去的艺术应该让它永远留在记忆里。”建筑师维奥勒•杜克则主张从原建筑师的构思出发,用类似的手法进行完善、甚至是再创作,提出了不抱残守缺,而要创造性修复的思想,以此重现历史建筑原初的精神风貌。‎ 一边是争持不下,另一边修复方案早已是百花齐放。法国团队提出了一个带黄铜面板的玻璃天花板和一个供游客参观的屋顶空间的方案。英国团队建议混合中央楼梯周围的拱门和球体的造型重建尖顶,看上去像一座清真寺。斯洛伐克团队建议设计了一个加长的轻质塔顶,塔尖顶部有一束直射上天的光束,代表重塑哥特时代的精神。荷兰团队则给出了一个以防火塑料构筑平顶的方案,使用这种再生塑料代替木材,可以有效解决木材供应和防火这两个“不能承受之困”。‎ ‎(王海松《圣母院的未来》)‎ 材料三:要想尽可能修复成先前状态,找到完整的历史文物资料及留存的建筑档案等至关重要,巴黎圣母院有专门的修缮专家团队,这些专家将成为修复的主力。巴黎圣母院修复工作将涵盖石材、木质屋架、屋面的技术金属构件和各种技术设施等等。不仅要恢复大教堂的外部环境,还要检查结构要素。根据目前消息,石质哥特结构体系和构件在遭受高温后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相比较而言,这部分修复难度可能是最大的。修复团队警告说,现在的建设能力足够支撑重建,但是很难找到足够的石匠等技术工人。要修复巴黎圣母院,资金需求是巨大的。除了政府拨款,法国的民间基金会已经开始为巴黎圣母院修复筹集资金。很多民众自发通过互联网捐款;法国的诸多顶级富豪愿意为修复工程提供巨额捐助,总额甚至超过资金需求总量。 ‎ ‎(《修复巴黎圣母院有多难?》)‎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成千上万法国人为大火中的巴黎圣母院跪地祈祷,可见巴黎圣母院在法国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B.巴黎圣母院是哥特式建筑的精品,它的美妙和迷人源自于它的立面设计遵循黄金分割,彰显了和谐、匀称之美。‎ C.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文化的杰出代表,这是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灾难发生后立即宣布修复圣母院的重要原因。‎ D.斯洛伐克团队的修复方案最符合建筑师维奥勒•杜克的主张,但与大部分法国民众的想法第二页 共4页 相左。‎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除了“荆棘冠”和古老的玫瑰花窗等重要文物,巴黎圣母院受损严重,几乎被完全摧毁。‎ B.约翰•罗斯金赞同马克龙修复圣母院的提议,但是反对在修复中加入现代建筑元素的建议。‎ C.在如何修复巴黎圣母院的问题上,大部分法国民众比总统马克龙和几位专家都更为保守。 ‎ D.巴黎圣母院的火灾出人意料,但是事实上,这场火灾的隐患在圣母院修建时就埋下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裱画徐 ‎ 马犇 ‎ 裱画是一门传统手艺,淮城自古多文人墨客,裱画的地儿也就不缺乏了。说是裱画,其实字也裱。本土出产的画,外地的画,还有那些需要修缮的旧藏,淮城的装裱市场比较兴盛。但后来,有些作坊后继无人,有些作坊不再经营这老手艺,还有些作坊改成了机裱。不管别人怎样,淮城南门大街东边的一条巷子里,有个徐姓的裱画师,一直坚持手工装裱。‎ ‎ 徐家的裱画史不短。他家祖上学裱画时,认识了淮城人边寿民,后也常给边氏裱画,与其交流,向其取经,渐渐地,他的祖上善裱、能画、工篆刻。这几样,裱画徐全盘承继了。‎ ‎ 边寿民,工诗书画,与郑板桥、金农等人齐名,尤善画芦雁,人称“边芦雁”。他居于淮城天妃宫的芦苇畔,号苇间居士。裱画徐的祖上当时就给裱画铺起名为“念芦斋”,以纪念徐家与边氏的友谊。‎ ‎ 常言道“三分书画七分裱”,不难看出,装裱之于书画作品的意义。裱画的程序复杂烦琐,讲究颇多,对裱画师傅的综合素养要求极高。徐家裱画有三规,不丢画,不作伪,按工艺收钱、不因作者高低调价。‎ ‎ 有些不太识货的人,巧得名画抑或祖上有旧藏,是最易受骗的群体。有一回,南门靠西的一户人家,带着画作,慕名而来。裱画徐仔细着了画,不动声色,又看了看来人,议好价钱,即送走来人。‎ ‎ 此画竟是徐渭的画,裱画徐亦善写意,尤以花卉见长。他能模仿个九分像,不懂行的人根本看不出差别。但裱画徐除了欣赏时间稍长一些,像裱普通的画作一样,平静地按工艺走。裱完后,他在卷轴旁不起眼的地方钤印,此印极小,表明是裱画徐裱的,以防日后起争议纠纷。在约定好的日子,画主交完钱取走了画。此事成了行业里的段子,用来形容裱画的人诚实。‎ ‎ 裱画有原裱和揭裱之分。原裱是裱初次待裱的画;揭裱是重裱已经裱过的画,揭裱最难,很少有人敢接这个活。但揭裱也给部分技艺高超却无良的人有了作伪的机会。一张宣纸可揭出几层,裱画人如存贪念,就会将老旧的名画揭成几幅,这些作品的色彩较原作淡很多,裱画人就上手补救,然后再做旧。一幅变多幅,倒卖给黑市。‎ ‎ 淮城藏家多,很多古画因年代久远,受潮被虫蛀在所难免,对于这些作品而言,每年的梅雨季节更是火上浇油。淮城几乎所有的揭裱都会送到念芦斋,光揭裱一项,经裱画徐手的,少说也有千幅,但他没弄坏过一幅画,也从未借机作伪。就是把顾恺之、展子虔的画送到念芦斋,画主也可安心回家,按日子去取。不会出意外。‎ ‎ 本想平静地过完一生,哪知晚年并不平静。改革开放后,淮城有几个去南方下海的人,禁不起物质诱惑,垂涎于逐渐兴盛的书画市场,而且看中了倒卖赝品这行。他们第一时间想起家乡的裱画徐,他们知道徐老爹裱画、绘画的技艺都很高超。他们或者通过私密渠道搞来原作,请裱画徐借揭裱制假;或者直接报上画名,逼着裱画徐画。‎ ‎ 裱画徐不从,这些人就动粗,见裱画徐想寻死,这些人就留下狠话,“不老实做,我们迟早去海外找你孩子的麻烦。”‎ ‎ 与他们纠缠不起,裱画徐按照要求,完成了一批赝品。这些人拿着这批赝品再次南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多人知道了这件事,他们骂裱画徐早年清高不做假,晚年糊涂,晚节不保。‎ ‎ 不久,裱画徐生了场大病去世了。不久,这几个倒卖赝品的人被抓获。淮城人惊叹不已。‎ 警察通过地方报纸透露了案情。原来,裱画徐临死前给公安局寄了封信,写明事情经过,并说他的仿作在画轴夹层里都盖了一长条印,“身不由己,赝品而已”,还附上了那几个人的肖像,是裱画徐凭印象用毛笔勾画的。‎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从裱画作为一门传统手艺的传承状况写起,这样既交代了写作背景,也将淮城的裱画行业经营不善与”裱画徐”的善于经营形成对比。‎ B.边寿民是和郑板桥、金农等人齐名的大画家,裱画徐在给边寿民裱画的同时,也向他学习,于是裱画徐做到了善裱、能画、工篆刻。‎ C.小说在情节展开时,巧设背景,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淮城的制贩赝品的情况的背景,更能表现小说颂扬诚信为人的主旨。‎ D.小说文字不急不缓,运用叙述和议论结合、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结合等多种手段,非常鲜明地塑造了裱画徐这个人物。‎ ‎7.“裱画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8.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有几处伏笔照应,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6分)‎ ‎ ‎ 二、古诗文阅读(43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7小题,2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5小题。‎ 李郃,字孟节,汉中南郑人也。父颉,以儒学称,官至博士。郃袭父业,游太学,通五经。善《河》《洛》风星,外质朴,人莫之识。‎ 县召署幕门候吏。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郃候舍。时夏夕露坐,郃因仰观,问曰:“二君发京师时,宁知朝廷遣二使邪?”二人默然,惊相视曰:“不闻也。”问何以知之。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后三年,其使者一人拜汉中太守,郃犹为吏,太守奇其隐德,召署户曹史。‎ 时大将军窦宪纳妻,天下郡国皆有礼庆,郡亦遣使。郃进谏曰:“窦将军椒房之亲,不修礼德,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太守固遣之,郃不能止,请求自行,许之。郃遂所在留迟,以观其变。行至扶风,而宪就国自杀,支党悉伏其诛,凡交通宪者,皆为免官,唯汉中太守不豫焉。郃岁中举孝廉,五迁尚书令,又拜太常。元初四年,代袁敞为司空,数陈得失,有忠臣节。在位四年,坐请托事免。‎ 安帝崩,北乡侯立,复为司徒。及北乡侯病,郃阴与少府河南陶范、步兵校尉赵直谋立顺帝,会孙程等事先成,故郃功不显。明年,坐吏民疾病、仍有灾异,赐策免。将作大匠翟酺上合“潜图大计,以安社稷”,于是录阴谋之功,封郃涉都侯,辞让不受。年八十余,卒于家。门人上党冯冑独制服,心丧三年,时人异之。 (节选自《后汉书·李郃传》)‎ ‎9.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代袁敞为司空,数陈得失 B.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五迁尚书令,又拜太常 C.其制稍异于前 门人上党冯冑独制服 ‎ D.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郃阴与少府河南陶范、步兵校尉赵直谋立顺帝 ‎10.下列加点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 时夏夕露坐,郃因仰观 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太守奇其隐德 C.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太守固遣之,郃不能止 D.秦以攻取之外 潜图大计,以安社稷 ‎11.下列每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斯用兵之效也 李郃,汉中南郑人也 B.苟以天下之大 人莫之识 ‎ C.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凡交通宪者,皆为免官 D.然今卒困于此 年八十余,卒于家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郃候舍/‎ B. 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郃候舍/‎ C. 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郃候舍/‎ D. 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观采风谣/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郃候舍/‎ ‎1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太学,我国古代用以培养人才、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太学之名始于西周,之后历代名称不一,制度亦有变化。 B. 分野,古人依据星次的位置划分地面上州、国的位置与之相对应。就天文说,称作分星;就地面说,称作分野。 C. 崩,指帝王或王室成员之死。古代中国不同阶层的人去世的说法不同,除“崩”以外,还有“卒”“不禄”“薨”等。 D. 心丧,指古代弟子为老师守丧,不穿丧服,只在心中悼念;后泛指身无丧服或除去丧服后的深切悼念,如守丧一般。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李郃博学却默默无闻。他继承父业,在太学游学,通晓五经,通晓《河图》《洛书》和占卜术,但外表质朴,并不被人知道。 B. 李郃能依据星宿预测。他曾根据夏夜天上星星的移动推算出,在他负责的馆舍里住宿的两个人,就是朝廷派来找自己的人。 C. 李郃有敏锐的洞察力。大将军窦宪娶妻,天下郡国送礼祝贺,李郃以拖延的方法使汉中太守的礼不能及时送达,最终太守没被窦宪牵连。 D. 李郃非常受弟子尊敬。李郃八十多岁时在家中去世,他的弟子冯胄独制服,为他守心丧三年,这令当时的人们感到诧异。 1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专权骄恣,危亡之祸可翘足而待,愿明府一心王室,勿与交通。‎ ‎(2)明年,坐吏民疾病、仍有灾异,赐策免。‎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东溪 宋 梅尧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注释 ‎(1)梅尧臣(1002-1060),皇佑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皇祐五年(1053),诗人居母丧回到家乡,这首诗作于至和二年(1055)乡居时。‎ ‎(2)野凫:野鸭。‎ ‎(3)蒲茸:初生的菖蒲。‎ ‎(4)住不得:再不能停留下去了。‎ ‎16.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写景诗,写得意新语工,结构严密,体现了诗人浓郁的情趣。‎ B.首联写诗人专门乘舟到东溪去看水,一是说明东溪水好,再就是诗人自己“爱闲”,到了东溪,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不由地流连忘返。‎ C.颔联写了溪边景色,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可体现诗人的心情。前四字写景,后三字写意,有景有意,而意又饱和在情中,使景、情、意融为一体。‎ D.结句“情虽不厌”回应了首句的“发船迟”,“车马”是实写,“疲”是虚写,风景虽好,但不是自己的久居之地,表明诗人内心的冲突。‎ ‎17.这首诗尾联的“不厌”之“情”蕴含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8.(1)李煜《虞美人》中“ , ”两句,表现了作者对江山易主、物是人非的怅恨和叹惋。‎ ‎(2)苏轼“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和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诗句,共同化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 , ”。‎ ‎(3)在《阿房宫赋》中,杜牧通过“ , ”两句,提出了秦国如果爱惜六国人才,就能世代为君、安享天下这一观点。‎ 第Ⅱ卷(表达题 共77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说到传统村落保护,人们会 地想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很多人在精神上、心灵上都拥有乡土情结。就像到了春节,那么多人,为了一张回家的票而 ,这正说明,( 1 )。关于保护传统文化村落的意义,已经 了。但不客气地讲,现在传统村落的保护基本还处于呼吁和呐喊阶段。( 2 );但对于政府部门来,却应该付出实实在在的行动。有必要指出,不是所有的传统村落都要保护,而且保护也不是 地放在那里。保护传统村落来不得半点虚的,必须脚踏实地。今天,是时候放慢脚步思考如何把中华民族文化的根留住。这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应该转化为方方面面的责任,特别是政府责任。只有把其纳入政绩考核,甚至从责任角度出发,才有可能改变传统村落遭受破坏以致濒危的问题。‎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不由自主 颠来倒去 路人皆知 一成不变 B.不由自主 辗转反侧 人所共知 原封不动 C.身不由己 辗转反侧 人所共知 一成不变 D.身不由己 颠来倒去 路人皆知 原封不动 ‎20.下列在文中括号(1)(2)内分别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人们心灵最深处,有着浓重的乡土情结 民间人士所能做的,也许只有呼吁和呐喊 B.浓重的乡土情结存在于人们的心灵深处 对于民间人士而言,也许只能呼吁和呐喊 C.在人们心灵最深处,有着浓重的乡土情结 对于民间人士而言,也许只能呼吁和呐喊 D.浓重的乡土情结存在于人们的心灵深处 民间人士所能做的,也许只有呼吁和呐喊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只有从责任角度出发,甚至把其纳入政绩考核,才有可能改变传统村落遭受破坏以致濒危的问题。‎ B.只有从责任角度出发,甚至把其纳入政绩考核,才有可能改变传统村落遭受破坏以致濒危的现状。‎ C.只有把其纳入政绩考核,甚至从责任角度出发,才有可能改变传统村落遭受破坏以致濒危的现状。‎ D.只有把其纳入政绩考核,甚至从责任角度出发,才有可能扭转传统村落遭受破坏以致濒危的局面。‎ ‎22.请将下列划线句子改写成一组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的整句。(6分)‎ 事物总是由对立的两个方面组成的,希望万事如意是不现实的。希望大路平坦笔直,却常常有岔路和崎岖,希望江河一泻千里,又有旋涡与逆流。有时企盼庄家茂盛丰收,却常常遭遇旱涝与虫害。在挫折和失败中人们往往希望人生幸福美满。‎ ‎23.请你为学校社团“书画社”拟写出下联。(2分)‎ 上联:粉黛染山川秀色 ‎ 下联: ‎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8年10月7日,支付宝官方微博公布了2018“中国锦鲤”获奖者,网友“信小呆”成为了幸运儿,获得中国锦鲤全球免单大礼包。该礼包由支付宝全球200多家合作伙伴提供,包含机票、酒店、餐饮券、景点门票等多项奖品,号称价值近一个亿。为了在截止时间前充分享用,信小呆选择辞职周游世界。为了赶上行程,她经常每天只睡一两个小时,接连的跨国飞行让她无暇适应时差,因为过度消费,她在游轮上刷爆信用卡,导致无钱支付下船费用。因为持续在路上,导致她的身体和情绪出现了问题,她如今陷入焦虑中。‎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选好角度,言之有物,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大庆铁人中学高二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 语文试题答案 ‎1.B(除了“官府的赏赐”还有“官员赞助”)‎ ‎2.C(“都用了比喻论证”错)‎ ‎3.D“隐士们秉承“道家天人合一之念”于文无据。‎ ‎4.B(B项以偏概全,并非所有立面都按照黄金分割比,只是西立面;另外原因中还有“8个矩形单元为相似形,且同为黄金分割比的矩形”这个要素。)‎ ‎5..D(A项,巴黎圣母院被摧毁的是顶部的木质结构和塔尖;B项,约翰·罗斯金并不赞同马克龙的提议,而是要求保留遗址原貌,他反对修复; C项,约翰·罗斯金并不赞同重建,所以不能构成保守与否的比较。D项为正确选项,隐患可以依据材料一圣母院以大量木材修建和材料二“防火这个不能承受之困”可以做出判断。)‎ ‎6.C ‎【试题分析】A项,小说中没有说“裱画徐”善于经营,只是写他一直坚持手工装裱。B项,向边寿民学习的是裱画刘的祖上,而不是他。D项,小说中并没有语言描写。 ‎ ‎7.①裱画的技艺高超。一般工匠不敢做的揭裱,经他手的有千幅以上,他没弄坏过一幅。②综合素养好。他善裱,能画,工篆刻。③坚守诚信。人们的名画旧藏他不作伪,被逼迫做的赝品他都留有标识,并向公安局举报。(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 ‎8.小说在伏笔和照应方面做得很好,使情节结构集中严谨。‎ ‎①裱画徐继承了祖上善裱、能画、工篆刻等技艺,是后文犯罪分子找他做赝品的直接原因;‎ ‎②徐家家规中的“三规”与他给人裱画的做法形成照应;‎ ‎③他装裱之后要钤印,在后文他被迫做的赝品中得到照应;‎ ‎④前文写他能画,与他在给公安局的举报信里用毛笔勾画那几个人的肖像前后呼应。‎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 ‎9.B(数,命运多次;制,格局制作;阴,时间暗中)‎ ‎10.A(因,于是、就;其,祈使语气副词千万、一定代词;之,的代词;以,用、凭来)‎ ‎11.A,判断句( B定语后置、宾语前置;C省略句、被动句;D被动句、介词结构后置) 12. C 13. C 14. B 15. 【翻译答案】‎ ‎(1)而专擅弄权,骄纵放肆,危亡之祸马上就要来了,希望您一心效忠于王室,不要与窦宪交往。(2)第二年,因为官吏和百姓患病,一再出现灾异而获罪,被皇帝赐予策书免了官职 ‎。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尤其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解答此题,可以将四个选项进行对比,找出断句不同的地方。比较四个选项可以发现,主要有两处不同。‎ 第一处“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中,“微服”和“单行”都是使者“至州县”的方式,所以“皆微服/单行各至州县”断法不合适,据此可排除A、D两项。‎ 第二处,“使者二人当到益部投郃候舍”中,“益部”是“到”的宾语,中间不应断开,据此排除B项。 【13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C项“王室成员之死”说法错误,“崩”指的是古代帝王或王后的死。故选C。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B项,“推算出在他负责的馆舍里住宿的两个人,就是朝廷派来找自己的人”错误,两位使者是朝廷派出“观采风谣”的,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第一句中“翘足而待”,需意译为马上到了;“愿”,希望;“交通”,交往。‎ 第二句中“明年”,第二年;“坐”,因为;“疾病”,名词作动词,患病;“賜策免”,被动句。‎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郃,字孟节,是汉中南郑人。父亲李颉,以儒学著称,官做到博士。李郃继承父业,在太学游学,通晓五经,通晓《河图》《洛书》和占卜术,外表质补,没有人知道他。县府召他做幕门候吏。和帝即位,分派使者,都穿便服单独巡行。他们分别到州县,观察采集风俗歌谣。有两个使者将去益州,他们到李郃负责的客馆投宿。当时正是夏夜,露天而坐,李郃便仰望天上,问道:“你们两位从京师出发时,难道知道朝廷派了两位使者吗?”两人默不作声,惊讶地互相看了看,说:“没有听说。”问他怎么知道的。李郃指着星星给他们看,说:“有两颗使星移向益州分野,所以知道这件事。”三年以后,其中一个使者担任汉中太守,李郃仍做小吏,太守惊奇李郃有德却不外现,召李郃做了户曹史。‎ 当时大将军窦宪娶妻,天下郡国都送礼庆贺,郡里也派了使者。李郃进谏道:“窦将军是皇亲,不注意礼仪品德,而专擅弄权,骄纵放肆,危亡之祸马上就要来了,希望您一心效忠于王室,不要与窦宪交往。”太守坚持派人前去,李郃无法阻止,请求自己前往,太守同意了。李郃于是在路上滞留不前,以观察变化。走到扶风,窦宪回到封地自杀了,他的党羽全部被处死,凡与窦宪有交往的人,都被免官,只有汉中太守没有参与。李郃在这一年中被举荐为孝廉,五次升迁,做了尚书令,又被授为太常。元初四年,他代替袁敞担任司空,多次陈述政事得失,有忠臣的气节。他担任司空四年,因受人请托的事被免官。‎ 安帝死后,北乡侯即位,李郃又担任司徒。等到北乡侯生病时,李郃暗地与少府河南陶范、步兵校尉赵直商议立顺帝,正逢孙程等人事先成功,所以李郃的功劳没有显出来。第二年,因为官吏和百姓患病、一再出现灾异而获罪,被皇帝赐予策书免了官职。将作大匠翟酺上书说李郃“暗中谋划重大事情,是为了安定社稷”,于是记下他暗中谋划的功劳,封李郃为涉都侯,李郃辞让不接受。八十多岁时,李郃死在家中。学生上党人冯胄独自制了丧服,在心中悼念三年,当时的人很诧异。‎ ‎16.D项。应该说“车马”是虚写,“疲”才是实写。明明对此情此景恋恋不舍,却压住心头的眷恋,归到城中之后,就免不了车马驰逐,没有东溪那种闲逸之趣了。说明诗人的无奈、矛盾与挣扎。‎ ‎17.‎ ‎(1)对东溪的喜爱和留恋。东溪的美景赏心悦目,诗人沉浸其中,迟迟不愿离开,可见对眼前之景的喜爱之情。‎ ‎(2)悠然闲适之情。诗歌写景意境恬淡,富有闲意,传达了诗人游览时的闲适之情。‎ ‎(3)老当益壮之情。老树绽放春花,焕发出勃勃生机,也是诗人暮年出仕,人老心红的自我写照。‎ ‎18.情境默写【答案】‎ ‎(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2)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19.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解题思路】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控制不了自己。‎ 身不由己:自身的行动不能由自己做主。此处要表达的意思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所以应用“不由自主”。‎ 辗转反侧: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不能入睡,形容心中有事。‎ 颠来倒去:翻过来倒过去,形容多次重复。不能用来表示难以入睡。‎ 人所共知:人人都知道。‎ 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是贬义词,用在此处不合适。‎ 原封不动:完全是原样,一点也没变动。‎ 一成不变:一经形成,永不改变。多指守旧不变或固守陈法。根据语境,应该用“原封不动”。‎ ‎20.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 ‎【解题思路】第一空,从前文看,叙述角度是人,所以此空所填语句的叙述角度也应是“人”,选“在人们心灵最深处,有着浓重的乡土情结”。第二空,从与下文句式对应看,应填“对于民间人士而言,也许只能呼吁和呐喊”。故答案为C ‎21.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辨析并正确修改病句的能力。‎ ‎【解题思路】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把其纳入政绩考核,甚至从责任角度出发”不合逻辑,递进关系不当;二是“改变”与“问题”搭配不当。A项搭配不当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CD两项都是递进关系不当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只有B项修改完备。‎ ‎22.【答案示例】‎ 希望大路平坦比直,却常常有岔路和崎岖;‎ 希望江河一泻千里,却常常有旋涡和逆流;‎ 希望庄稼茂盛丰收,却常常有旱涝和虫害;‎ 希望人生幸福美满,却常常有挫折和失败。‎ ‎23.(示例)下联:丹青夺造化神工 (说明:句式1分,内容1分)‎ 作文立意分析参考:(节选自人民日报评论)‎ 一个必须消费掉的大礼包,看似增加丰富性,其实限制了选择权。经济学上讲“边际收益递减”,信小呆的心情似乎也如此。当每一天都能去旅行,停下来就成了例外;当每一段行程都被关注,稀缺的就是不被打扰的生活。游在五大洋,旅游成了新任务,观光成了新工作,幻想中的休闲,走向了休闲的反面。当物质成为必须消耗掉的枷锁、成为挥之不去的牢笼,可能就是“物”极必反了。‎ ‎“锦鲤生活”不易,“后锦鲤生活”则会更难。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曾提出“棘轮效应”。说的是,消费决策不可逆,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这主要受消费习惯影响。但中奖,最大的问题在于不可持续。习惯了游玩,还愿不愿意工作?习惯了馈赠,如何坦然接受不被馈赠的生活?信小呆的迷茫或许也是很多幸运儿的迷茫。‎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或许能更冷静看待“别人的生活”,正视“自己的生活”。我们当然可以成为“锦鲤”,每个人的人生都可以也应该出彩。但最好的“出彩”,源于由内而外的绚烂,而非生活的染色。因为生活能带来染色的幸运,也就一定会有褪色的失落。身在必然王国的我们,有时以为一夜暴富、有钱有闲就能进入自由王国。但事实上,边际效用可能递减,这山会望着那山高,避免幸福敲完门转身就走,最好的办法还是不懈的奋斗。所以,与其梦想一夜跃过生活的龙门,不妨去中流击水,让你成为自己的“锦鲤”。这正是心为物役,但求一梦枕黄粱;椰风海影,舟车劳顿亦他乡;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少彷徨;敬业乐群,人间正道是沧桑。‎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