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二轮复习语言运用训练(江苏)(1)
2018届二轮复习 语言运用 训练(江苏)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 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父亲的影集为我们留下了丰富难忘的往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可以从照片的背景上体味到诸多往日的气息,追怀旧日。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快乐? ①这个享受是可以让一家人坐在一起共同分享的 ②在外地工作的哥哥们每年回家,大家都要把相片本拿出来从头到尾地翻看一遍 ③在我们家,这就是最大的精神享受 ④几乎每张照片都有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⑤亲戚们乃至邻居们到我家来玩也总爱讨要我家的相片本看 ⑥对于他们,纵然看到的大多是陌生的面孔 A.②④⑤①③⑥ B.②④⑤⑥③① C.④⑥②③⑤① D.④②③①⑤⑥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年轻的时候,读郑振铎先生译的泰戈尔的《新月集》,极其羡慕书中那个稚气甚至近于傻气的小男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思维和行为可亲可爱可信赖可容忍 ②尤其像《孩童之道》《偷睡眠者》《同情》《恶邮差》等 ③他是一个真正的孩子 ④不仅表现了孩子思维的幼稚天真 ⑤让人看到了一个孩子真实的精神世界 ⑥更凸显了孩子幼小心灵的爱心和善意 A.③①②④⑥⑤ B.③①④⑤②⑥ C.⑤②④⑥①③ D.⑤④⑥②①③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________________要尽快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一个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公众热爱科学、理解科学、接受科学的现代科普理念,培养和启蒙国民科学精神的因子。 ①有关部门的一份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公众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的比例尚不到2%。 ②从横向和总体上看,当前我国国民的科学素质不容乐观。 ③这种竞争,最终又必然体现为国民科学素质的竞争。 ④虽然从“天狗蚀日”的迷信,到今天凡有井水处皆争看日全食,我们的国民科学素养,已经有了一个质的提高。 ⑤无论时下还是未来的竞争,都已经是以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为主的综合国力竞争。 A.⑤③④②① B.①④⑤③② C.②①⑤③④ D.④①②⑤③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诗有比其他文学样式更精美、隽永的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诗的美应该是内在的美、本质的美 ②或描绘动人的场景,或抒发美好的情感 ③但是诗的美却不是靠华丽词藻装饰起来的 ④而不应该是浮艳的美、矫饰的美 ⑤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 ⑥华丽词藻的组合不一定是诗 A.①⑤④②③⑥ B.②③⑥①⑤④ C.③⑥①⑤②④ C.②⑤③④①⑥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唐代知识分子不囿于书斋生活,读书之外喜好游历天下。特别是盛唐时期,当时社会财富充足,国库殷实,民生稳定,道路畅通,社会秩序良好。这为读书人的漫游提供了必要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为祖国的大好河山所吸引 ②广泛地接触社会人生 ③广交天下诗友 ④寻求从政的道路 ⑤走出书斋 ⑥他们为昂扬的时代精神所鼓舞 A.①⑥④⑤②③ B.⑥①⑤②③④ C.⑥③①⑤④② D.⑥①⑤④③② 6.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您嘱咐我给您的大作写一篇书评,恨自己只有八斗之才,恐怕难以胜任,敬请宽恕。 B.即将退休的孙老师仍在为培养我们尽绵薄之力,难道我们可以对学习不负责任吗? C.昨日本人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于阅览室,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不胜感谢。 D.拙作奉上,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不吝赐教,斧正为是。 7.下列各句中,所引诗文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虽然年老漂泊、疾病缠身,但这种生活阅历也使这位老人的人生变得更加厚重。 B.“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古代官僚贵族荒淫享乐以致误国,这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要以史为鉴,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C.“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我和朋友在暑期里,乘船沿江而下,祖国壮美的山川深深地打动了我。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先贤为我们树立了标杆,即便身处简陋的环境,我们也要拥有高洁的情操和高远的志向。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为什么我们需要睡眠?为什么睡眠这么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之所以要睡眠,是因为它能够维持我们正常的认知能力,比如演说、记忆力、创造力及灵活的思维等等。换句话说,睡眠对于我们的脑部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①白天所消耗的体力在晚上能够恢复 ②这个问题已经困扰科学家几个世纪了 ③居然只和一片吐司提供的能量差不多 ④有人说睡眠可以给我们一个休息的机会 ⑤事实上足足8小时的睡眠所省下的能量仅有209千焦 ⑥最后的答案依然没人能确定 A.⑥②④①⑤③ B.④①⑤③②⑥ C.②⑥④①⑤③ D.②④①⑥⑤③ 9.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夏夜的西湖边,热闹的不仅是那些可爱的小生灵,更有璀璨的华灯和络绎的游人。 B.“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桂花的风骨,在于它的孤傲;桂花的品格,在于它的清幽。 C.“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高亢的乐声响彻苍穹,回荡在黄沙漫漫的高原上,也打动了他那颗布满伤痕的心。 D.“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在异乡忙于追梦的游子,又怎能体会到母亲在故乡的牵挂和守望呢? 10.下列各句中,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A.今天我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唱我自己写的歌,感到万分荣幸;评委老师的点评让我受益匪浅,谢谢您们的聆听! B.现在我介绍一下我们班的任课老师,他们都是从上届毕业班中直接蹲班下来的,知识渊博,经验丰富,没有一个省油的灯。 C.张经理,您家父今天来公司找您,您不在,我负责接待的;他叮嘱说您回公司后,一定要跟他打个电话。 D.“认识你自己”是一个很深奥的哲学命题,王教授理解深刻,能够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加以解释,讲得非常浅显易懂,我收获很大。 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首先,儒家所宣扬的“礼”究竟是不是“人与人在人格上的平等”?________。 ①这一点,从西汉大儒扬雄指斥“庶人田侯田,处侯宅,食侯食,服侯服”的社会为“法无限”的混乱世界,更能得到说明 ②因为人格的平等不仅立基于道德的平等,而且立基于权利的平等,特别是追求幸福的权利的平等 ③其实,儒家虽然承认所有的人在追求道德上是平等的,但却否认人格的平等 ④秋风先生引述的《礼记·曲礼》中“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一语,实际上并不能证明“儒家坚持人与人在人格上的平等” ⑤恰恰相反,“虽……而况”云云,正表明儒家坚持“负贩”的平民百姓虽然也有一定的尊严,但并没有“富贵”者拥有的全部尊严 ⑥而儒家恰恰坚持人的社会等级性,坚决反对不同等级的人可以有平等的权利 A.③②⑥④⑤① B.③⑥②①④⑤ C.④⑤③②⑥① D.④⑤①③②⑥ 答案精析 1.D [材料首句引出话题“丰富的往事”,④“几乎每张照片都有着一个有趣的故事”承接首句,故应排在最前面;⑤中“亲戚们乃至邻居们”与⑥中的“他们”呼应,故⑤⑥应排在一起;①中“这个享受”承③“在我们家,这就是最大的精神享受”而来,故③①应排在一起。] 2.A [解答本题首先要通读全部文句,把握文段内容,理清思路。其次要抓住句中的关联词、代词等,如④中的“不仅”与⑥中的“更”为一组关联词,⑥应紧跟④后。据此可排除B项。③中的“他”指代的是横线前的“那个稚气甚至近于傻气的小男孩”,故③应排在首位。据此可排除C、D两项。] 3.A [⑤解说首句“不容否认的事实”;③“这种竞争”指⑤中的“综合国力竞争”;④②组成转折关系的复句,指出我国国民的科学素质状况;①进一步具体说明我国国民的科学素质状况,引出后文“要尽快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 4.B [结合语境分析,②是紧承上文说明语言的作用的。③⑥分析“华丽辞藻”,①⑤④注意“是……是……而不是……”的句间关系。] 5.B [作答本题,要在阅读所给材料的基础上分析所给的六个句子。通过分析可知,⑥中出现的“他们”是这六个句子统一的主语,所以⑥应放在首位。据此可以排除A项。而①中的“为……所……”结构与⑥的结构一致,故①应紧跟⑥后。据此可以排除C项。④“寻求从政的道路”是②③的目的,应放在最后。据此可以排除D项。] 6.D [A项“八斗之才”是赞颂别人很有文学才华,不能用来形容自己,可改为“才疏学浅”。B项“绵薄之力”是谦辞。C项“璧还原物”是敬辞,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璧”敬称对方的东西。] 7.C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出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从字面上来理解,它是指满含人民血泪的江水滚滚东流而去,是重重的青山所无法阻挡的;从更深的层次来理解,这两句诗含蓄地传达了词人对抵抗外敌、光复山河的坚定意志。 它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就是大自然和人类社会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都要经历萌芽期、成长期、成熟期,最终走向灭亡,这些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和意识为转移。] 8.C [②句的“这个问题”紧扣前面的两问而放在第1空,⑥句的“答案”紧承②句的“问题”作出说明;答案既然没有定论,那么就可以进一步猜测或探究,由此引出④句的“有人说……”,①句紧承④句;最后⑤③两句相连,由“事实上”一转,列出科学的数字,表示对上面“有人说”的质疑。] 9.C [A项诗句出自北宋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用反衬手法表现的是乡村深夜的清幽宁静景色,故不适用于“热闹”的西湖夏夜。B项原诗句出自宋朝诗人林和靖的七律《山园小梅》,是写梅花的疏朗与幽香,不能用来描写桂花。D项词句出自宋朝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适用于“爱情”而非“亲情”。] 10.D [A项“您们”不能用于复数,“聆听”使用对象有误。B项“省油的灯”含有贬义。C项“家父”为谦辞,用于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1.A [③中的“其实”,直接承接上面的问题,应作第一句;②⑥用“因为”交代上文结论的原因;④⑤举例反驳前文观点;①注意“这一点”和“更能得到说明”一语,宜作尾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