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吉林省长春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周测语文试题(十)
长春市第二中学高二年级下学期语文周测十 考试时长:60 分钟 分值:70 分 (一)古代文化常识(共 6 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 1.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整理编写,共 33 卷,分为十二策。主要记载了战国时 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 B.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声调激愤;羽,声调悲凉。 C.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战国始有,秦汉沿 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 D.宗庙,是古代天子或诸侯祭祀祖宗的场所,又称祖庙。古人把宗庙、社稷与国家视为一体,常以宗庙、社稷代 指国家。 2.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与《公羊传》《穀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它们被 称为“春秋三传”。 B.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秦伯、郑伯皆是用爵称。 C.“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古代帝王的谦称,类似的谦称还有陛下、孤。 D.大(dà)夫,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后来 大夫成为一般任官职者的称呼。 3.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一项是( ) A.“秦御史前书曰”中的“御史”是一种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诸侯、官吏,该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B.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之人称为孝廉。 C.班固《两都赋》中“两都”指长安和开封,和张衡的《二京赋》中的“二京”一样。 D.前四史中,《史记》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后汉书》作者范晔,东汉人。《三国志》作者陈寿,晋朝人。 4.下列对诗句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州司马青衫湿”:“青衫”是指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 的情感。 B.“一去紫台连朔漠”:“紫台”犹紫禁,帝王所居。江淹《恨赋》:“明妃去时,仰天太息。紫台稍远,关山无极。” “生长明妃尚有村”:“明妃”即王嫱、王昭君,汉元帝宫人,晋时因避司马炎讳改称明君,后人又称明妃。 C.“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左迁”即贬官降职。迁:改官。有三种情况:一是平调,二是升迁,三是降职。古代常 在迁的前后加字加以区别。如“迁受”“迁除”“迁进”表示升迁;“迁调”“迁官”“转迁”说明调职;“迁谪”“迁 削”“左迁”常指降职。 D.“如何四纪为天子”:“四纪”是指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十二年)为一纪。四纪即为四十八年。唐玄宗当了四十 五年皇帝,故约略称“四纪”。 5.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之人称为孝廉。 B.旬假:当时官员五天休息一天,叫做“旬休”。 C.三径就荒: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子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来三径就成 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D.簪笏:指代官职。簪,束发戴冠用来固定帽子的簪。笏,朝见皇帝时用来记事的手板。 6.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生”,是古代中国对读书人的一种称呼,明清后又指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 B.从弟:唐代以前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唐以后指同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 同今之“堂弟”。 C.崩:古代对死的一种讳称,专指皇帝的死亡。可用 “崩殂、薨、不禄”替代。 D.“陛下”,本指宫殿的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先呼台阶下侍者而告之,后成为与帝王面对面时对帝王 的尊称。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易经·系辞》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按照这个说法,诗词曲赋与琴棋书画等艺术门类 都可归入无形的“道”的范畴,强调哲理和美学意义;而建筑与车舆、衣服、盆碗类似,属于有形的“器”的性质, 注重实用性,兼顾审美,主要由匠人来制作,文人士大夫阶层极少直接参与。由此导致中国古代建筑界虽然巨匠辈 出,巧夺天工,取得极高的成就,却一直缺乏理论总结。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相对得到主流阶层的追捧,出现了《园 冶》《长物志》等理论名著,而在更广泛的建筑领域,相关学问备受冷落,虽然有宋代《营造法式》、清代《工程 做法》等官书和明代《鲁班经》之类的民间著述传世,但数量远远不及西方,而且主要内容都偏于实际操作层面的 记述,没有太多的理论探索,与西方古罗马《建筑十书》以及文艺复兴以来的建筑名著差异很大。 19 世纪末叶以来,随着清朝的衰落和灭亡,中国受到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全面冲击,传统建筑行 业走向衰微,源自欧美的现代建筑材料、结构和形式逐渐在中国各地流行,使得拥有千年历史的华夏大地的城市面 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时至今日,中国的建筑体系与世界其他国家完全趋同,与古代则大相径庭,广大建筑师对 于传统的建筑技艺普遍感到生疏,绝大多数设计作品都近于西方建筑的翻版,失去了本土的文化基因。在此情形之 下,从 20 世纪初开始,一些中外建筑师努力尝试扭转这一趋势,在现代建筑中刻意表现“民族形式”,将传统建 筑的造型与文化内涵融入新的建筑项目,如亨利·墨菲设计的燕京大学校园和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以中国营造学 社为代表的先贤致力于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对中国古代建筑展开研究,梁思成、刘桢等学者四处考察测绘,搜集古籍, 成果斐然。经过几代人的艰难跋涉,对于中国现代“民族形式”的探索仍处于迷途之中,尚未找到相对圆满的解决 之道。而对于传统建筑的研究,长期侧重于历史本身,理论方面的论述非常有限,还不能对建筑设计进行明确的指 引。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香港建筑师李允鉌先生正式出版《华夏意匠》一书,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作者在 《卷首语》中解释:“‘华夏’指的是古代的中国,‘意匠’可作建筑的设计意念,‘华夏意匠’意即‘中国古代 的建筑设计意念’。此书得到海内外建筑界的高度评价,一时洛阳纸贵,至今仍被视为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研究最重 要的一部专著。此书的撰写显然受到西方建筑理论的影响,引述了大量的前人论述和经典实例,完备性超过之前任 何一部研究中国建筑的著作,恰如武侠小说中全真派的全套武功,无所不包,既有“道”层面的精神诉求,也有“器” 层面的实践指导意义,故而难能可贵。建筑史学家龙庆忠先生为此书所作序言中说:“中国古建筑是古今都在东亚 地区,由东亚人民产生的。它是一种赏心悦目的视觉艺术和清静环境,是古代养目、养心、养身、遂生的具体表现。 它既具有几何构成,又有模式表达和逻辑构成。这是出乎西方人意料的。”中国古建筑的产生与发展由中国独 特而广袤的地理气候条件所决定,同时又受到各种社会、人文因索的深刻影响。《华夏意匠》对此有深入剖析,从 各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演进脉络和多重影响因素。 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建筑单体的规模往往有一定的限度,造型上的差异也不大,更注重以群体组合的方式构成 丰富的院落,“由一座变多座,小组变大组,以建筑群为基础,一个层次接一个层次地广布在一个空间之中,构成 一个广阔的有组织的人工环境”。以北京紫禁城与巴黎卢浮宫作比较,可见前者以“数”的集聚完成复杂的总体结 构,而后者以“量”的叠加形成庞大而清晰的多层系统。殿亭楼台分占不同位置,关键在于如何通过巧妙的布局, 在彼此之间构成严密的呼应关系。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如何延续本民族、本地域的传统文化,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大难题。光辉灿烂的中 国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也面临消亡的危险,幸而有诸多前辈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孜孜以求,拯危继绝,传递薪火, 一息不灭,功莫大焉。 (节选自十一贝子《大家·中国建筑如何免于沦为西方建筑的翻版 》,有删改)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根据《易经·系辞》中的观点,艺术门类强调哲理和美学意义,而中国建筑注重实用性,兼顾审美。 B.19 世纪末以来,华夏大地的城市面貌发生变化缘于源自欧美的现代建筑材料、结构和形式逐渐在中国各地 流行。 C.李允鉌先生出版的《华夏意匠》填补了中国传统建筑理论研究的空白,得到海内外建筑界的高度评价。 D.亨利·墨菲设计的燕京大学校园正是一些由中外建筑师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对中国古代建筑展开研究的体现。 8.下列对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文中以《易经·系辞》中“道”和“器”的论述,引出了对中国古建筑缺少理论探索的论述。 B.文中引用建筑史学家龙庆忠的话,是为了论证中国古建筑独有特色,《华夏意匠》一书难能可贵。 C.文章对比论证了中西方古建筑的理论、风格的不同,突出阐述了二者各自的特点。 D.文章分析了中国建筑体系与世界其他国家完全趋同的现状,意在寻求扭转这一趋势的方法。 9.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古代也出现过园林艺术的理论名著和建筑领域的民间著述,但是与西方古代的建筑名著相比,数量不及, 而且差异很大。 B.对于中国现代建筑“民族形式”的探索仍处于迷途之中,至今仍无法找到圆满的解决之道,故而不能对建筑 设计进行明确指引。 C.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建筑单体造型上的差异不大,注重以“数”的集聚完成复杂的总体结构,构成一个广阔 的有组织的人工环境,突出代表就是北京的紫禁城。 D.光辉灿烂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当代面临消亡的危险,我们也要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孜孜以求,传递诸多 前辈先贤之薪火,才能让中国建筑一息不灭。 (三)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王承元,士真第二子。兄承宗既领节钺..,奏承元为观察支使、朝议郎,兼监察御史,年始十六。元和..十五年冬, 承宗卒,秘不发丧,大将谋取帅于旁郡。时参谋崔燧密与握兵者谋,乃以祖母凉国夫人之命,告亲兵及诸将,使拜 承元。承元拜泣不受诸将请之不已承元曰天子使中贵人监军有事盍先与议及监军至因以诸将意赞之承元谓诸将曰: “诸公未忘先德,不以承元齿幼,欲使领事。承元欲效忠于国,以奉先志,诸公能从之乎?”诸将许诺。遂于衙门 都将所视事,约左右不得呼留后,事无巨细,决之参佐。密疏请帅,天子嘉之,授检校工部..尚书,兼滑州刺史、义 成军节度、郑滑观察等使。邻镇以两河近事讽之,承元不听,诸将亦悔。及起居舍人柏耆赍诏宣谕滑州之命,兵士 或拜或泣。承元与柏耆于馆驿召诸将谕之,诸将号哭喧哗。承元诘之日:“诸公以先世之故,不欲承元失此,意甚 隆厚;然奉诏迟留,其罪大矣!”遂拜诸将,泣涕不自胜。承元厉诸将,乃尽出家财,籍其人以散之,酌其勤者擢 之。承元出镇州,所从将吏有具器用货币而行者,承元悉命留之。承元昆弟及从父昆弟,授郡守者四人,登朝者四 人,从事将校有劳者,亦皆擢用。俄而移镇鄘坊丹延节度使,便道请觐,穆宗器之,数召顾问。未几,改凤翔节度 使。凤翔西北界接泾原,无山谷之险,吐蕃由是径往入寇。承元于要冲筑垒,分兵千人守之,赐名日临汧城。凤翔 城东,商旅所集,居人多以烽火..相警,承元奏益城以环之。承元宽惠有制,所理称治。太和七年十二月,卒于平卢, 册赠司徒。 (节选自《旧唐书·王承元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承元拜泣不受/诸将请之不已/承元曰/天子使中贵人/监军有事盍先与议/及监军至/因以诸将意赞之 B.承元拜泣/不受诸将/请之不已/承元曰/天子使中贵人监军/有事盍先与议/及监军至/因以诸将意赞之 C.承元拜泣不受/诸将请之不已/承元曰/天子使中贵人监军/有事盍先与议/及监军至/因以诸将意赞之 D.承元拜泣/不受诸将/请之不已/承元曰/天子使中贵人监军有事盍先与议/及监军至/因以诸将意赞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节钺指符节与斧钺,古代授予大臣作为权力的标志,被授予节钺的大臣称为持节。 B.元和指年号。年号是汉武帝始创的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太和、天宝、庄宗、穆宗等。 C.工部,古代中央官署名,六部之一,是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构,长官为工部尚书。 D.烽火。古代边防报警时所烧的烟火,遇有敌情时通过点燃烟火迅速传达报瞥信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王承元少年得志,屡获举荐。他年仅十六岁,就被兄长奏请朝廷,担任过观察支使、朝议郎、监察御史等多 个职位。 B.王承元不重名位,效忠国家。诸将因他年幼想让他接任亡兄之职时,他拒绝接受,后因诸将答应一起效忠国 家,才同意就任。 C.王承元忠君奉诏,劝谕部下。他不恋先祖旧地,密奏朝廷请求另派节帅,在柏耆宣诏时积极劝谕号哭喧哗的 将领们接受诏令。 D.王承元守职尽责,治政有方。他任凤翔节度使时,在要道修筑堡垒防止吐蕃人侵,在凤翔城东增加城垒护卫 居民安全。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遂于衙门都将所视事,约左右不得呼留后,事无巨细,决之参佐。 (2)承元厉诸将,乃尽出家财,籍其人以散之,酌其勤者擢之。 (四)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送崔珏往西川①李商隐 年少因何有旅愁,欲为东下更西游。 一条雪浪吼巫峡,千里火云烧益州。 卜肆至今多寂寞,酒垆从古擅风流。 浣花②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 【注】①大中元年李商隐途经荆州时,送崔珏前往西川任节度使幕府。②浣花:西川浣花溪。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诗歌开篇发问,紧扣题目,直言“旅愁”,点明了友人西行宦游的情状。 B.颔联用词精当,“吼”“烧”两字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所见景象的壮阔之美。 C.颈联运用典故,以卜肆卖卜人和当垆卖酒人的境况劝慰友人,寓意丰富。 D.尾联通过联想“浣花笺”“玉钩”,劝友人到西川任职后赏美景,尽雅兴。 15.请简要分析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每小题 3 分) 在所有介绍英雄事迹的图书里,连环画有__________的优势: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简捷方便,且读者众多。 比之别的文本的或者是舞台的、影像的记录方式,它的接受范围更为广泛和灵活。即使在连环画已经大大__________ 的现在,这种记录了过去的英雄,也还是一种最为简便最为亲切的读本。《雷锋》《黄继光》《董存瑞》《杨根思》《刘 胡兰》《罗盛教》《刘文学》《欧阳海》《安珂》等等,以英雄名字命名的连环画曾经__________。 日常生活里的英雄未必能载入历史,他们也无法谈得清为历史作出了什么重要的推动性的贡献。他们只是在道 德上、在人格上树立了以自己生命为代价的丰碑,这样的丰碑在某些抱持宏大史观的人看来经常是__________的, 所以由他们把握的历史经常会将这样的英雄有意无意地忽略掉;( ),他们以自己的生命付出维护了社会正 义和其他个体生命,从根本上说有助于改善生活着的人类群体的生活秩序和生命质量。记住他们,对现世、对后世 的人类,功莫大焉。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空前绝后 今不如昔 不乏其人 无足轻重 B.得天独厚 今不如昔 不胜枚举 无足轻重 C.空前绝后 今胜于昔 不乏其人 举足轻重 D.得天独厚 今胜于昔 不胜枚举 举足轻重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这种记录过去英雄的读本,也还是一种最为简便最为亲切的读本 B.这种记录了过去英雄的一种最为简便最为亲切的读本 C.这种记录了过去英雄的读本,就是一种最为简便最为亲切的读本 D.这种记录的过去的英雄,也还是一种最为简便最为亲切的读本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但是忽视他们存在意义的危害是很大的,且已经显现出来 B.但是现实生活着的大众得益于无数的英雄们的奉献与牺牲 C.但是这样的英雄却于现实生活着的大众极为有益 D.但是现实生活着的大众生活秩序和生命质量需要这样的英雄 19.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 (6 分)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_①__,可谓沧海桑田。无数种生命形式起源、灭绝、复苏,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上 演着适应、选择、淘汰与进化……这一切地质历史事件就像情节跌宕起伏的戏剧,只是缺少了人类的参与。地球上 的万物始终变化着,也将一直进行下去。这场伟大的戏剧从不需要观众的参与。根据化石记录,如果从南方古猿算 起,人类的出现只有大约 400 万年的历史,相对于地球上的大多数生物来说,__②__。但是,人类作为地球生命家 族中的匆匆过客,极力寻找着这些沧海桑田的痕迹,运用自身的智慧,__③__,成为地球上沧海桑田的旁观者、记 录者和解读者。查看更多